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例6篇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二者高度融合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伴随着国门的打开,我国的经济也有了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对外贸易不断增多。国内生产总值年年攀升。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的大肆破坏,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同样失去了美丽的环境和可贵的资源。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河流污染,各种环境问题纷至沓来。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我们这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却造成了别的国家几百年的环境污染。而如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否达到可持续,能否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环境问题已然成为最大的制约条件。我们要如何解决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高需求和资源日益匮乏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协调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环境与的经济关系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从而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人类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错误观念,毫无节制的从自然中攫取自己想要的,而不去合理的保护自然。使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甚至超越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灾害纷至沓来。地震、洪水、冰雪一次次向人类袭来,造成了无数人家破人亡,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都应该是我们警醒,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而不能再继续走那种攫取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经受一系列的教训后,经过深刻反思。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提出了科学的发展道路,将环境保护列为重点,把SO2、COD两项主要污染物作为“十一五”期间地方政府的刚性约束指标。党的十七大又将保护环境写入新,真正的把保护环境重视起来,列入工作日程。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果。因为其坚持 “发展是硬道理,环保是硬约束”环保理念,“三个严格、三个挂钩”等政策措施。全区更是实现了产业优化,将一些破坏性极大的产业进行改革。特别是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把环境问题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对那些对环境破坏大的企业、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低的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污染大破坏性大的项目都不予引进。使环境污染从源头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两大目标。

2、历史性转变是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重要基础

总理曾提出三个转变,第一,要从注重经济的增长,轻视环境保护,转为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列为同等重要。第二,将环境保护落后于经济发展转为两个共同进步。第三,将以往那种依靠政策性办法治理环境问题转为行政政策、法律政策、经济手段等多方面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这三个转变,可以是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以实现二者共赢的目标。 而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则成为重要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放弃这种攫取式的发展办法,使经济发展不在分散,而是实现规模发展。保障经济的发展质量,采用科学的发展办法,建立低消耗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其次,我们应该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焚林而畋、竭泽而渔,应该摒弃那种环境不重要,经济为先的错误思想。真正的把经济与环境列入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的发展绝不以浪费大量的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然而目前为了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资源被浪费,环境被破坏,如果不对这样的经济发展形式加以改变,那么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举步维艰。而三个转变是指引我们正确处理两个关系的重要准则。

3、强化环保政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们国家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们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我们也要意识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不能放任这样的问题继续下去。要成为强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强大,更方面都要强大。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更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关系。否则我们永远不会成为世界强国,人民的生活也会遇到困难,国家安全也没有了保障。

中国的经济发展持续前进,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也将持续向前,经济高速发展,仍然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压力。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环境与经济的融合,使两个得到共同协调发展。

3.1树立大环保思想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不仅仅在于我们要出台多少环保政策,更重要的是树立人们的环保意识。结合实际情况,从本地经济现状制定经济发展模式和环保管理体制,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提前谋划。从宏观和微观上共同推进经济与环境的发展,使得经济和环境良性发展。积极创建保护环境的新道路。

3.2 完善资源价格体系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环境的成本和资源的稀缺性,要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坚持治理污染和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监督企业,使其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实行上市企业公示制度和企业违法信息公示制度。对不合理的企业公示批评。合理的企业予以奖励。

3.3 要加大产业政策制定和贯彻力度

要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1 首先要严格功能区划

要根据各地的资源分布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人口数量以及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来划分不同的发展区位。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科学划定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止、限制、重点和优先开发等四类生态环境功能区。优化产业结构,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大力发展低能耗、少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3.1 加强环境准入的要求

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准入的要求,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消耗型的企业在一开始就不予审批。制定科学合理的审核机制,对无序建设和过度开发项目严格控制。同时要加大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力度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力度。科学的减少环境破坏的风险。从经济发展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3.3 要强化总量控制

“十一五”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指标,作为各级政府的考核标准。我们要加强对两污染物SO2、COD的有效控制,对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从环境总质量上控制。使经济与环境得到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燕丽环境困境与文化审思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53

[2]张玉林现代环境保护理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85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工业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关系

工业经济与环境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工业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自然环境,因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因此工业经济的增长既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约束,同时工业生产又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工业生产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协调环境与工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细致研究,能够有效制定出协调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的措施,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

一、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一)工业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工业的贡献率较高,但是工业本身都是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行业为主, 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强度高等突出特点,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承载能力降低等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例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废弃物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对我国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且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环境污染增长更快,但是相应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太低,且效率不高,这就造成了环境污染不断累积。

(二)环境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环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消纳、分解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但是如果超过最大容量时, 就会导致污染的累积,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影响到工业经济的增长。例如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作为生产必不可少的要素直接进入工业生产过程,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中的自然资源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生产活动。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增大了工业生产的成本。除此之外,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深,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的管制,这样就会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但在工业结构调整期,会因为淘汰企业的关闭而短期内降低整个工业经济的增长率或引起工业产品供求的急剧缩减,而生产性质受固定要素的投入的限制,无法在短期内增加产品的供应,影响市场供求的波动,造成工业经济短期的负面影响。

二、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工业生产活动必须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法规体系

健全法规体系是防止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制定健全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作出严格的监督,有效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开征新税、调节税率、加征环境保护税,尽可能的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成本大于其收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工业企业随意的排放工业生产废物,进而有效提升环境保护的成效。

(二)积极推进工业生产结构的绿色化进程

在工业生产中会必不可免的产生工业废物,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积极推进工业生产结构的绿色化进程,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废物的循环利用。例如在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较大的工业行业,鼓励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建材产品、铺路和回填等。而在造纸、酿造、印染、制革等废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行业,必须要加强废水深度处理,提高水循环利用率。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行业还应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和减少环境成本的支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环境效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的目标。

三、结束语

环境是居民生存的基础,不能为了过分追求工业经济的增长而破坏我国生活的环境,因此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要协调好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制定出保持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保护周围的环境,进而实现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贺俊.胡家连.袁祖怀.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关系;双赢模式

1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1.1资源掠夺的无限扩张

想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最重要的是要有资源的支撑,要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只是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就牺牲了环境,企业管理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在环境保护设备投入方面力度不足,而且还会经常排放污染气体和污水,对整个城市的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噪声,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1.2粗放型经济方式的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托粗放型的增长,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惜牺牲地区环境,尤其是大气污染、水污染、雾霾等污染的加剧,已经严重降低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许多地区仍然是将传统经济作为主体经济,技术水平较差,科技含量较低,主要是能源产业、化工产业、电子产业,忽略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入到空气中,这样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3慵懒埋怨的不作为

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都选择牺牲环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却并没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政府各部门对于环境污染问题都相互推诿,监管和执法力度不足,看到环境污染行为习惯采取包容的态度,环保意识淡薄,认为环境保护不是个人能解决的,这样就导致水土资源的流失,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种类不断消失,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2.1单一发展的趋势

通常所说的单一发展,其实就是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味地破坏生态环境,加强对能源的过度开采,树木过度砍伐,大量污染气体随意排放。地方政府只是以GDP指标来衡量地区的发展速度,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而环境污染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彻底治理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经济发展速度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但是如果气候发生改变,环境遭到破坏,那就容易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增多,将会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

2.2矛盾的统一性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矛盾的统一性。首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矛盾的,想要发展经济就肯定要开采资源,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而一味保护环境,就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出现,无法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相互对立的。其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也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两者之间相互统一,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保障,这样才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尤其是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投入十分关键,这样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模式分析

3.1加强对生态可持续理念的树立

面对当前环境问题现状,我国政府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能联合企业起到带头作用,要始终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要在社会上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要积极提倡绿色消费,政府要制定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帮助民众树立生态可持续理念,要不断宣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为后世子孙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严格杜绝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开拓绿色市场产业链

通常所说的绿色市场主要是指用绿色的理念来实现对经济指标的考核,要有效促进农业经济、新型工业的发展,积极提倡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到一起,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还要提倡对污染产品的回收,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此外,还要鼓励企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提倡绿色工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建立绿色市场产业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3.3严格执法,依托科技改进环保

当前我国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机制的健全,各部门要紧密协作,实现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要严格执法,发现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积极鼓励民众参与到环保监督中来,定期对企业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有效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强科技创新,依托科技改进环保,要不断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将环保任务下达到各个地方政府,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管理,有效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存在矛盾,又相互统一,想要实现两者的共赢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树立,还要对绿色市场产业链进行开拓,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效保护环境。

作者:马井全 单位:赤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参考文献:

[1]李晓超.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J].统计研究,2015(11).

[2]宋永利.新时期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关系探究[J].品牌(下半月),2015(09).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4

(一)经济的发展促进会计的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人们为了使剩余的产品得到保留、交换或分配,于是出现了管理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简单的人脑记忆和计算为主的记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复杂的商业行为,于是出现了会计的管理。会计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管理、生产行为的需要,是符合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是商品经济活动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的萌芽引发复式记账方法的出现,工业革命导致成本会计的产生,经济危机情况下出现“公认会计原则”,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会计的产生。(二)经济环境能够影响会计的发展经济环境是会计发展的前提,经济环境决定了会计的存在形式。经济发展状态对会计的发展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好的影响。比如说现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对会计的发展就有积极影响,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对会计人员的培养由仅仅侧重于会计、财务、审计等经济管理知识向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发展,并提出了完善环境会计的对策:1、完善环境会计体制,健全环境会计法律法规。2、明确会计核算主体,确立低碳经济环境责任。3、规范环境会计的披露方式,完善低碳经济披露。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的发展有利,但是也有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多数企业为了度过难关,不惜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以便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不良的经济态势严重影响了会计的正常发展。所以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会计的发展。(三)经济环境的变化给会计发展带来了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同时也会给财务会计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比如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不仅促进了会计记录和数据处理上的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因为信息技术产业和互联网的发展,会计工作本身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对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使得传统会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难以应用。而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其实时性特点也会对定期进行会计报告的会计制度提出质疑。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而如此重要的知识资产,在传统会计中却得不到反映,使一些技术型企业报表披露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会计信息使用者仅仅通过媒体或传闻来了解他们所关心的信息,这无疑会增加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企业之间的隔阂,甚至造成误导,这是与披露会计信息的初衷相违背的。(四)会计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会计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向着多元化发展,企业内部结构也逐渐呈现多元化,此时就需要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通过会计活动,进行企业内部监督、控制,促进企业内部积极有效地执行经济活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从国家角度来看,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提供的会计信息,运用会计手段,监督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正确的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管理,从而避免限制、阻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协调因素,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互动。

会计作为一个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合理有效的会计信息,为经济发展服务,所以,不单是经济环境影响会计,会计也反作用于经济环境,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那么如何实现经济环境与会计的和谐互动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政府合理干预经济,规范市场经济环境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是吸收国外市场经济的优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本身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使市场实现社会供求平衡。但是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各种经济行为,这就需要政府出面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合理地干预经济,规范市场环境,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较为稳定的、成熟的经济环境。(二)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目前,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国必须加快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参照国际会计惯例变化的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侧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避免主观随意性,减少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种选择性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三)改进会计核算和计量模式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决定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不再仅仅是产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更重要的是人力资产、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和金融衍生资产等。因此会计核算的重心应从有形资产转到无形资产和金融衍生资产上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计量模式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缺陷也日益突出。货币计量的最大局限性体现为将会计片面理解为关于计量和传递货币性活动的学科,把大量对使用者的管理和决策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非货币信息排斥在会计信息系统之外,严重制约了会计学科在企业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因此,会计必须扩大会计信息的容量,增加非货币信息,同时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提供传统会计信息所不能容纳的企业员工素质、市场份额等非货币量化的信息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使得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全面有效。

三、结语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和谐

一、主要概念及指标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时期内从贫穷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更意味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环境保护是指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有: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氧化碳、工业固体废物、氨氮、烟尘和工业粉尘等),城市环境保护指标(如城市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噪音标准、绿化标准等),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如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海洋保护区面积、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保护、土壤质量、农村饮用水级灌溉水质量以及物种等)。

二、相互关系及作用

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首先我们弄清楚前提和基础的区别,在现实中还有不少人习惯性的将两者混为一谈,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二者的关系必须清晰明了。一般来说基础是已然存在的事实,而前提则为假设的条件或需要达成的条件,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文学基础好而不能说文学前提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的基础是平时学习认真、知识掌握的牢固,前提则可以多样,比如考场环境好等。

经济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因为保护环境需要各种投资,比如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有能力去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研发或购买环境保护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设备。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比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好,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们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收入高、居民生活富裕,所以就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环境保护这方面来,再加上他们工业化程度高,教育和培养水平高,所以他们更容易研发和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是他们社会发展水平高,企业、政府及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比较高,这就使得环保政策的执行更加容易,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收到的成效更好。而反观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欠发达,政府的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发展本国经济、摆脱贫穷和饥饿、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没有多少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这并不是说政府不愿意保护环境,而是他们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也大都为生计奔波,没有意识也可能是没有能力去保护环境。所以说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府有相对足够的能力了,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把环境保护做好。

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除了地球以外任何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这颗星球我们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却对我们唯一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森林滥伐、大气污染、水污染、沙漠化加剧、物种锐减等等,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说经济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到保护的基础上,环境一旦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必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文明的消失。公元前2500年前,拉丁美洲曾出现过高度的人类文明——玛雅文明,当时当地气候适宜、降水充足、土壤肥沃、各种资源丰富,玛雅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当时高度文明的农业社会,但是后来随着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玛雅人想到了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短期内耕地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是长期下来,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当地气温上升,环境已经变得不在适合居住,玛雅人只好背井离乡,留下永远的教训警示后人。这个例子说明,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合适的环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它,保持生态平衡,一旦使用过度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类离灾难就不远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能提供人们需要的各种资源,人们只有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加以利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要得到全面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基础。经济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前提,从现在来看环境被破坏已成事实,保护迫在眉睫,然而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保护的能力,再怎么提倡都只能是空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经济发展需要利用环境、利用资源是事实,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利用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自身有一个承受能力,在环境承受范围内利用是不会对其造成破会的,在这个范围内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然后再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回来以破坏的保护环境或者是用来防止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这样的行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范文6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more and more problems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especially with less attention to the western reg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in Xi'an, finds that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an city is growing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s gradually improving, and propos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Xi'an based on the status and issues.

关键词: 西安市;人居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Xi'an city;living environment;soci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2E+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323-02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开始转型升级,中国经济由“高投资、出口拉动”逐步转向为扩大内需带动。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其规模不断扩张。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城市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的无序发展也导致大量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在生活品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开始渴望享有优质的人居环境,发展与治理城市开始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治理城市的根本要求,而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

1 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西安市古称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南靠秦岭,北临渭河。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同时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市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推动西安建设成适宜的人居环境和走向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经济综合实力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的深入,西安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2年西安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36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5.6亿元、1881.8亿元、2288.8亿元,由此可以看出,西安市的第三产业在贡献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投资消费方面,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63.86亿元。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届时,西安无论是在科技实力还是历史文化底蕴方面都将具有国际影响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西安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276.38亿元,占全市GDP的52.1%,实现工业增加值1340.75亿元。三大产业结构由4.44:42.12:53.44调整为4.48:43.34:52.18。详见图1。

从三大产业结构的就业结构来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就业结构也开始不断发生转变。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缩减速度最快,虽然第二产业整体上就业比例变化不大,但随着近年来西安不断进行结构转型与升级,就业质量开始显著提升,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增加。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来看,出现了较大比例的提升,说明西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始显现,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十足。

1.2 社会发展状况 2012年中国社科院《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该报告中西安在全国294个城市竞争力中排名第36位,与2010年相比,名次上升3位。西安拥有众多先进科研试验单位和高等教育院校,是我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其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在科研单位中,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尖端设备,科研实力较强。

西安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中国西部航空、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截止2012年底,西安已开通了80多条国内航线,13条国际航线,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枢纽之一。

2 西安市人居环境发展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西安市位于北纬34.15度,东经108.55度,市境东西长204公里,南北宽116公里。气候温暖湿润,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最高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年最低温度在-8摄氏度左右,年平均温度13.6度,年温差为26度。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2012年全年日照时数为1602.361小时,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平均降水量为736.4毫米。

2.2 人文社会环境现状 西安市作为历史文化悠久古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一是旅游资源总量丰富、欣赏价值较高。二是旅游资源中人文资源及其丰富,在2000多个旅游资源单位中,人文资源占到资源总量的96%。

2.3 人工建设环境现状 近年来,西安市将创造高质量的人文、人居和发展环境,形成一流的旅游、休闲城市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推行了一系列改善人工环境的举措。①建设免费城市公园。截止2012年底,全市已建成的公园总数已超过60座,这些公园都已全部免费向公民开放,大小公园以及绿化带遍布市民主要的居住区。这些公共场所成为居民早起晨练和饭后散步的重要休闲胜地。②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市政府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已存在问题为突破口的“蓝天行动”,积极推行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工艺、新技术。全市全年满足二级天数的比例由2002年的49.97%上升到2012年的89.4%。③城中村改造。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许多“城中村”。其杂乱的规划治理、缺乏基础设施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在切实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城中村改造刻不容缓,应采取必要措施切实改善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使这些群众融入城市,不断提高市民意识,同城市共享人居环境的改善。

3 结论

总之,未来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还要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根据西安的情况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①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城市环境;②加强新区建设,调节城市人口密度;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配套水平;④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档次。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西安市的城市建设会拥有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