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教育范例

经济文化教育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1

一位教育家这样打比方,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知识,算是次品;有文化知识但是没有健康的体魄,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劳动,算是废品。但是,如果一个人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健康体魄却没有正确的思想和道德,不愿为社会做贡献,甚至有反社会情绪,那就是一个危险品,将来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不管这样的比方是否足够精确,但是从中不难看出,思想道德教育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2004年3月22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和道德品质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政治课作为目前学校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有着学科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单纯地要求学生记住和回忆已有的政治理论,已经日益显现出其消极的一面,学生除了对政治考试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外,对其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涵义理解甚少。

一、政治课教学中经济文化渗透教学的必要性

(一)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对广大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刺激性推动因素,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经济和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很快地找到思想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课堂教学的兴趣,在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例如在讲解“诚信”时,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关于“考试作弊”的问题,让他们从分析作弊的缘由到作弊的过程最后到作弊的结果,客观合理地分析“考试作弊”的有利之处和有害之处。让学生在讨论中真实地感悟“诚信”的涵义。

(二)可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持久性效果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因素,不但能让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有一个立体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堂外的生活中对所学习过的思想道德课产生联想思维,从而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持久性。比如在讲解正确的价值观时,可以直言指出现在学生中出现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现象,并让学生说说“交朋友”的标准和“过生日宴请同学”的好处和坏处,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自己日常生活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同时也能对正确的价值观有比较感性的认识。

(三)可以更好地辅助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在现今应试的教育体制下,政治、经济、文化被分成了独立的学科进行考核,导致学生在学习各门学科时也是独立进行的,很少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主动地将思想道德教育联系渗透。近年来在国际上频频出现科技欺骗、学术论文造假、黑客攻击等丑闻,让人们渐渐意识到了在政治教学中渗透经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政治教学中渗透经济文化教学,不但能够达到政治课堂的教学目标,同时对长久地树立学生的思想品德有辅助作用。

二、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的渗透教学

本人结合自己的授课经历以及对政治课教材的理解和研究,就如何有效地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的渗透教学提出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以模仿、操练、回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这样的关系是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作为人文科学的政治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来讲,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摆脱为了“应试而教”的束缚,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要注意人文教育,教学生做人,健全学生人格。

(二)做到思想道德教育与各学科的有机结合

由于各学科的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脱节,老师在政治课教学上只是将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加以讲解而很少与各科知识相联系,从而使得政治课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将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上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理解。

(三)充分发挥课堂自由辩论法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法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2

高职职业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磨合与融合的产物。高职职业文化具有明确的行业和职业指向,加强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能促使高职学生就业后尽快完成”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推进高职教育和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也有利于提升涉海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一、海洋经济特色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的内涵分析

(一)核心:职业文化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p#分页标题#e#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职业文化内容

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四)教师队伍建设渗透特色职业文化元素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3

 

自新中国1984年首次参加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了取得了163枚金牌、117枚银牌、106枚铜牌。而这些为国争得了荣誉的健儿有九成以上来自各级各类体校的输送,体校也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当前,随着形势的发展很多中等体校都与相关高校合并成为职业技术学院。但是,在这些光鲜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残酷的一面,那就是淘汰率高,据统计,我国竞技体育队伍每年培养4000多名运动员才能产出一名世界冠军。其他大部分还将面临升学和就业问题。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结合机制,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主要由体育部门来抓,体育系统搞教育毕竟不是专长,教育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等教学资源总体而言仍相对不足,加上“成绩第一、金牌至上”是其首要目标,文化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障。   (二)学生家长及本人对文化教育重视不够。有的是受到社会现象的影响而不重视文化学习,比如国家对获得大赛冠军的重磅奖励,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赛冠军可在与著名企业的合作而获得巨额经济收入而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好工作并非易事等等。如果学生自身有一些体育特长的表现,就很自然地产生希望通过优异的比赛成绩来体现人生价值的想法,于是进入各类体校,然后拼命的训练而忽视文化学习。有是恰恰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才从事竞技体育,希望以此能过特长生、单招生等渠道升学,结果文化学习越不行,越希望加大训练力度,反过来又使文化学习更不行。   (三)文化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所在的体校与普通学校不同,训练和比赛要占去很大一部分时间,文化课的学习的时间无形中就会受到影响。同时,由于训练非常辛苦,休息不好,课堂的文化课效果也受到影响,在大赛前的集训更是会离开学校可能长达几个月,文化课的学习受到的影响会更加突出。   (四)文化课程的设置上和文化课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都是在比照普通学校的基础上降低标准。文化课的对他们而言过于枯燥,同时应用能力的提高也不强,难以引起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   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薄弱的后果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薄弱,对学生本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也对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一)对学生本人的人生发展产生了不良后果。文化基础的薄弱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就升学而言,打好文化基础,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课基础,是将来进一步深造、进修的重要保证,文化课成绩不好,如果无法进入专业队,那升学也会成为问题。就就业而言,由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淘汰率,使大量的运动员中途被淘汰,在自主择业的大环境下,学历层次低、文化水平低的他们显然无法在各种应聘和考录中占据优势,从而成为就业的弱势群体。最终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二)对竞技体育事业产生消极影响。竞技体育事业的兴旺发达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但由于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和文化教育时间不足,加上转户口的引力和包分配优势的消失,许多家长不再愿意把有运动天赋的子女送入体运动学校,而是充分利用了我国230多所高校具有可以特招高水平运动员的政策,将他们送入高校。但是高校的运动队与专业队之间没有衔接机制。一方面,这使多年来形成的三级训练体制受到冲击,影响了体育后备人才的生源。另一方面,使得高校中大批本可以成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没有进入专业队。这也是教育系统培养的运动人才对世界三大赛的贡献率支微乎其微的重要原因,这既使人才、科研和设施等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无形中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探讨   (一)要理顺体制,作好“体教结合”。这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搞好体校与普通中小学有机结合,使后备人才的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两不误。这种结合既可以是合作,还也可以是合并。   (二)要作好相关规定的落实工作。目前,在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中,文化教育教学已开始作为相关条目纳入认定条件,并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从制度层次为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加强文化课提供了动力。因此要根据认定条件充分作好相关工作。   (三)要加强体校文化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各种筹资渠道,加大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语音室、实验室的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保证优良的教学条件。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社会渗透;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主要文化缘起。正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华民族得以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曾经预言,人文社会科学的21世纪应该是中国的世纪。这个预言的理据无疑在于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对过去文明”拥有庞大的记录。但是,对于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一度采取了批判和疏离的态度,挖掘和利用不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面临诸多问题。

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1.1传统文化的定位和传承的问题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强大的“坚船利炮”、科技以及政治文明,中国人一改往日的文化优越感,基本上以学习者的姿态按照西方的理论和观点去看世界,甚至一度认为西方的理论观点就代表着先进性、时代性和普遍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伴随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文化激进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以中国近现代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为先导,主张以西方理性主义为主导否定传统文化,或者是极端否定和排斥传统文化,大致经历了从梁启超、严复等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否定,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激烈批判,到“”十年中国民众与传统文化的“决裂”,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和价值领域中反传统主义思想的蔓延等几个阶段。“文化激进主义”大致经历了这几个阶段。虽然在此进程中,也有一些学者,如辜鸿铭、蔡元培等人反对“全盘西化”,一些本来主张反对传统文化的学者,后来也力推传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比如梁启超、胡适等人,但这种激进的文化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目前“传统文化断层”的现象。中国社会屡次出现的否定、排斥传统文化的思潮,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巨大损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国民的精神生活越发空虚和迷惘。中国人心灵的回归和精神层面的渴求从中国社会多次流行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等现象中可见一斑。当然,学者们对“国学热”的态度持有争议,有批评也有称赞,也有学者认为“国学热”恰恰映照出一大明显缺失,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1]。因此,虽然当前中国社会开始重新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社会如何定位,应当秉持怎样的态度以及怎样进行转化和传承都是需要统一思想和进一步探索的。

1.2西方价值观和思潮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西方的生产力发展、科技文明等是中国社会发展汲取的主要内容,但在思想领域,中国社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不良价值观和思潮的侵蚀和冲击,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个人利益至上、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西方价值观和思潮一直相伴而生。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以“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价值观上崇尚“重义轻利”,经济上则主张“重农抑商”和“重本轻末”。因而,在历史文化的长久积淀中,塑造了以“温和敦厚、勤俭质朴、宽容友善”为特征的民族文化性格,这种民族文化品格既来自于对“农”的品性和情怀的升华,也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伦理道德的约束。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接受了竞争、效率优先等市场经济观念,这虽然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市场化浪潮下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和侵蚀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中国乡土文化中“熟人”道德规范的互相约束以及淳朴的民风正在逐渐遗失,同时社会成员关系渐趋冷漠、自私,甚至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南怀瑾曾用“失去了可循的准绳”“盲目自恣”“陷于一片迷惘的境地”来说明他对物质文明发展背后的社会思想、心理状况的担忧。他分析,“现代的道德观念,由于物质文明的发达,工商业快速发展中的刺激反应,它逐渐接近以经济的价值观念而定,下意识的只有有价值与无价值的辨别。过去的善恶观念,是以人性本应善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善恶,具有宗教性的报应而定论。现代的善恶观念,由于科学促使物质文明重要,同时曲解自由而又极度偏向个人的自私,几乎走向以需要与不需要来决定善恶的标准。”

1.3传统文化教育难以渗透和施行

自古以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社会教化进行熏陶,二是通过家庭教育养成。传统社会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教育范式,修身是基础和起点,终极目标在于追求“内圣外王”之道。因而,传统教育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获得这种知识,更是为了养成这种人格。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也与之相契合,认为一个家庭的荣光不是极尽能事进行敛财,而是“耕读传家”,既学谋生,也学做人。然而,目前主要承担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学校面临困境。首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面对考试升学压力以及市场选择的社会大环境。这就导致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偏重知识、看重分数,或者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次,由于缺乏传统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适合的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很难被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难以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物质的渴求和欲望也在增长。有学者分析,中国家庭中逐渐出现了一种贴近生活原生态的平面文化模式,缺乏社会价值情怀和目标,而将理想追逐的目标和本质定义为实现生活中的衣食、物质等现实利益。虽然,国家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美好愿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功利心态引导下,人们不知不觉中逐渐“放弃了传统精英文化中用理性、人生的价值、历史的意义、人的终极关怀等深度文化价值取向为大众构造的理性文化或理想文化空间,开始向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日常生计回归,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以此时此刻关切为中心、以吃喝玩乐为基本内涵的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3]。虽然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人才的职业素质和文明素养有很大的提升和促进作用,但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的人才以及社会精英才是事关国家未来发展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未来需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渗透,对青年一代进行人格熏陶和人生志向的引导。

2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2.1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适应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观

十八大以来,在多个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当前中国的发展步入新时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涉及民族独立精神的延续以及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5]。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首先要从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定位我们民族的未来。同时,中华文化是“历史的、当代的、民族的、世界的”,因此“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6]。总之,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既要反对文化激进主义,也要反对文化保守主义;既要立足历史与现实,民族性与世界性,吸收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在继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超越。当前世情、国情在不断地变化,在应对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蚀,回应社会矛盾高发期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以及宣传作用。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7]因此,全社会要以传统文化观作为实践指导,树立正确的、适应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传统文化精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生活。

2.2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相结合

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渗透性,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相结合。文化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撑,同时也是国家竞争的软实力。以日本为例,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始终主动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从未全面否定和批判儒学。即使是二战投降后,日本实行美国式的民主制度和教育制度,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但仍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以儒学和禅学为基础的日本传统文化。日本传统文化至今仍在社会经济生活和价值观念中得以体现。日本具有“工匠精神”的民族工业,富有禅意的园林环境,东方意蕴的建筑设计,虔诚的国民信仰,朴实宁静的乡村,国民的高素质等等都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养。传统文化不仅惠泽日本现代经济和日本国民生活,还对日本国民高素养人格和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我国应鼓励和发动全社会对传统文化予以重视,一是注意将传统文化与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二是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三是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性问题。为此,国家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社会文明素养、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挖掘、阐释与教育工作,支持和推广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民众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礼仪规范等方面结合,加强传统文化在现实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和渗透。同时,反对和摒弃那些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不利于当代现实生活的糟粕,形成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情感认同与文化自信,进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2.3通过政策激励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广

普及推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出台一系列推广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凡是真正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国家,如西方的美国、英国、德国,亚洲的日本、韩国等,无一例外地实现了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同时,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些发达国家从没有放弃过传统文化精神遗产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越发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比如:韩国在1968年《国民教育宪章》中明确了“教育应有助于韩国国民树立牢固的国格观念,培养尊重历史与传统的态度和创造性进取的先锋精神及发展性的价值观”[8]。美国1984年《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对衰微不振的人文教育表示关注。韩国于1997年更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策,将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提高到国家文化战略的层面。日本也正是基于对本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于2000年在《关于全球化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诉求(答申)》政策咨询报告中将通识教育置于日本顶尖大学精英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层面去讨论[9]。因此,我国也应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将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给予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政策性倾斜。一是政府要解决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问题,可以设置专职岗位聘请专业人士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二是推动有条件的、符合资格的高校申报设立国学研究院,或者培养传统文化教育方向的专业人才。三是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中专院校、高校设置衔接性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同时,建立通识教育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改革与教学中去。四是大力鼓励学校针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并创新,鼓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创造性成果的转化,表彰成果显著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政策性支撑,提高学校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结语

总的来说,面对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国家、社会、家庭、学校4个层面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为如果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即使国家政权再巩固,经济再发展,生活再富裕,教育再普及,也不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进步、真正的幸福和真正的文明。因此,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联动政策,打通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各个环节,还应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传承,并将之转化为适应当下现代化生活需要的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107-113.

[2]南怀瑾.新旧教育的变与惑[M].北京:东方教育出版社,2015:5-6.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73.

[4]余卫国.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6.

[5].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002).

[7]索丰.儒家文化对现代韩国基础教育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2(9):11-14.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5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由于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它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也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一)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给青少年的自主学习以及知识的获取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这是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只要拥有一台与互联网相连接的电脑,他们就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任意的时刻通过网络自由、自主地去浏览和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可以平等地与他人聊天、交流思想。这种学习模式适应了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逐渐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利于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主动去追求新知。因此,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获得的教育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教育,这对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各类知识、开阔眼界和提升学习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消极影响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也不例外。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自由度极高的世界,这就使部分网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淡化,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行以及传播的信息缺乏责任感,让一些不良思潮和低俗文化轻易地泛滥,如有些网民用语不文明,捏造事实、制造谣言,有些网站刊登虚假信息,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阶段,对于网络文化中的负面内容辨别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影响而产生不健康的行为与思想,轻则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下降,重则思想观念扭曲,走上犯罪道路。

二、网络文化环境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导向性作用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特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的技术。而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它的内函由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作为一门直接以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信息技术课不但要做到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学生们接触网络文化的接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导向性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心理和思想上都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从互联网中吸收有益于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容,同时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染,担负起青少年的网络文化教育这一重大责任。

三、针对网络文化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建议

(一)开放自由,积极融入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属于网络的时代,计算机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率也在逐年上升。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因为考虑到网络文化中存在的糟粕而强制性的将学生与网络隔离开来,甚至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禁止学生上网,不向学生传授网络知识这些行为是十分不明智的。这种方式既无法从根本上达到保护学生思想健康的目的,更容易使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上,对待网络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自由的,开放的。教师需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网络,利用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指导他们以健康的方式融入网络文化中。

(二)引导为主,教育为辅

不同于传统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自治性,在互联网中学习知识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得到极大的调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过多的说教反而会使学生的主动性降低。因此,在指导学生接触网络文化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的方向,向学生展示网络中积极正面的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引领到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开阔见闻等有利其健康成长的行为上。同时,还可以讲解一些网络文化中负面内容引发恶性事件的案例,使学生对接触不良信息的后果有所了解,形成对待网络文化的正确的是非观。

(三)轻松教学,寓教于乐

我国古代时,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互联网最吸引青少年的一点也在于其具有很大的娱乐性。如果我们能够将网络中的娱乐与知识结合起来,就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孔子所说的“乐学”的境界。为此,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从电脑游戏等娱乐中发掘新鲜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同步学习。例如很多目前流行的游戏原本为国外游戏公司所开发,教师可以寻找这些游戏的外文原版,鼓励学生对照中文版理解游戏过程中出现的英文单词,将“乐”与“学”有机结合。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文化环境蕴涵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介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思维特点,使人的思想品德在不知不觉中打上文化的烙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然受到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环境对人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含义及其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含义。

    文化环境是指“社会文化系统诸要素的总和,从一般意义上讲,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统治思想、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的道德面貌和教育、科技、文体事业的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及哲学、法律、伦理、宗教等思想理论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指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观念形态所构成的影响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与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文化因素的总和。相对于人的主观世界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具有很深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是凝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具有凝聚社会成员认同、保持社会成员认同、促进社会成员认同统一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各种形态都粘和着文化圈中的每个成员,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对其它各种观念起到整和和统一的作用,进而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都遵守和接受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核心观念。

    二是教化功能。所谓教化功能就是指文化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各种行为对社会成员思想的教化。“在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开发方式方面,要开发环境的教育功能,突出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创造富有特色的‘软’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对人的教化主要通过对人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技能的教化等方面来反映。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提供着人们判断社会是非的标准。社会意识教育人们完成社会角色转变,使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要求协调一致。

    三是定向功能。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通过社会共同理想来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能够统一社会的共同理想,理想作为价值观念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一定时期内人们最基本、最稳定和最持久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作为主导价值观念必然受到文化环境的制约。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变迁及其困惑

    所谓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基础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文化变迁都有一个现实基础,即当生产力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与它不相适应时,就会发生变革,它是隐藏在社会历史背后的真正动力,是一切精神力量的最终原因,是动力的动力。”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经济体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中国的文化模式、文化结构等文化因素也形成了新的内涵,由一元走向多元,从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变迁。

    多元文化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和困惑。

    第一、由于多元文化自身的特点和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多元文化的平面化导致人们思维的惰性,造成人们思考事物本质、追问事物意义能力的萎缩,使人们沉溺于感官享受而缺乏应有的精神追求和理性思考,导致跟着感觉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思维走向物化,一切从物的价值来衡量人的价值。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的宗法伦理道德逐步淡化,物质的追求和满足成为人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化、区域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发展出现差异与鸿沟。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中国作为一个各种文化的复合体,各地区之间的文化本身就存在的重大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具有重大不同。在这种基础上我们的文化也出现了贫富差距。西方文化的引进有助于人们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交流和借鉴,但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人们的传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意识,使人们滋生盲目推崇的心理,由此导致对主流文化的冷漠和排斥。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文化环境的构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营造和构建健康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文化环境必须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面向时代和立足现实的和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具体来说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分页标题#e#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根本,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利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

    构建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就是要立足时代和社会发展,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头脑。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第二,就是要坚决抵制封建主义文化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就是要强化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牢记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后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深刻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对社会道德的新要求,牢固确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

    总之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统一起来,使之成为有机整体,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融入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

    2.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推进文化创新。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即成的事实,文化的全球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还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文化环境,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与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当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以求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我们所倡导的和谐文化与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之间并不全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相互借鉴、共生共荣的。我们应该从保护民族文化、维护文化主权的高度,把好西方文化的“入口”关。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没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没有不同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也就没有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但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的特殊环境。我们要根据我国国情有选择性的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把民族的利益作为衡量和择取西方文化的标准。在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并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创造新的本土文化。这样既具世界性又保留了本民族特色和保证了国家文化安全,又为人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既开放又和谐的文化环境。

    3.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观,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以人为本,对于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为人民大众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过去,我们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着眼点是管理、教育人民群众,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以人为本是时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这就要求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作客体、手段和工具,而是当作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的理念出发,有助于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人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人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人们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建设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现实,站在时代前列,创造出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文化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开展与时代旋律合拍、与生活节奏同步、与人们兴趣相投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具有特色的文化生活,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所能,使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的过程成为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成为教育人、引导人、团结人、塑造人、鼓舞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7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源于文化的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康持续的发展,不仅表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适合我国国情,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也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并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但不可否认,在文化融合、联结的过程中,这种新型的市场经济文化必然会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分析市场经济文化的精神,推动我国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1市场经济文化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的冲击

市场经济文化是指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现象下,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活动方式。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市场经济文化开始日益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并影响着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个人价值观的盛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是基于“人是理性的”这一基本假设的研究,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充分肯定和鼓励个人对利益的合法追逐。在此理论支撑和体制引导下,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潜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能力竞争获得经济地位开始成为人们个人价值追逐的新舞台,并且其地位日益牢固。这种文化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文化形态(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等)、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文化形态(平均主义)不相一致的。这种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个人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实现了社会的利益。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对经济利益的过渡追求,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盛行,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人际关系的冷漠,个人对新产品、新关系、新环境的迷失,也使传统道德文化观念下的许多“不合理、不光彩、不正当”的行为,变成了天经地义,社会道德水平疏离和滑坡。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文化冲击了传统中旧的陈腐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也侵蚀了主流价值观念。因为任何经济行为除了法律约束之外,总还伴随着道德观念的制约,而且人们总会对经济行为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和道德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当人们都处于高道德成本状态下,而有道德人低经济收益,无道德人高经济收益时,社会就会趋向无道德状态,社会问题也会曾出不穷,并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2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个人本位”观的冲击市场经济承认个体经济,提倡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经济收益,鼓励个人公平竞争。这种富于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打破了对非经济关系的依附,体现了人的独立和自由,提倡个人通过创造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引领个体形成独立的道德人格。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甚至中国人道德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受到了英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很大影响,尤其是英美国家极端的“个人至上”观念的影响。中国儒家文化长期孕育出来是一种很浓厚的“集体主义”文化观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强调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暂且不论那种文化观念更加优越,在两种观念融合的过程中,如不加强道德教育引导,我国的社会道德文化观念就会呈现混乱的局面,甚至颠覆我国的正统文化观念。

1.3开放精神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引导现代市场经济是典型的开放型经济,市场经济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开放精神。有学者曾认为“,重商、逐利”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强买强卖”式的商品交易也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能够存活和发展的精髓在于公平交易和持续的创新动力。而这些需要整个世界、社会甚至个人都要有开放精神。市场经济这种固有的开放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抛弃传统的封闭狭隘的文化观念,开阔视野,树立开放意识和文化观念。树立开放观念,从市场经济角度看,首先要有开阔的意识,要在广阔的市场内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其次要在市场内建立完全自由的流通机制。在自由、公平的大市场内,通过持续的创新去竞争、去生存、发展。

2市场经济文化下道德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加强文化建设,重在学校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根基,也不能完全迎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应高于现实,应指向未来,引领道德主体的精神追求。

2.1坚持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培养道德主体的超越品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通过自身努力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精神迷失的现象,既重视功利,又希望提升情感和精神价值,这种人的两面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我们必须警惕由于财富的持续积累而造成的人格萎缩和单面人的出现,预防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个体精神与价值缺失现象在我国的出现,主动引领个体在追寻利益的同时,追求人文情怀。“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自觉开辟一块金钱失效的领域,以便消解金钱尺度的独断地位,为道德的存在和进步留下地盘。”这就需要首先坚持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即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塑造精神的领域,不能被动地适应经济文化的蔓延,而应具有一种超越品格,站在高于当前经济形式的角度,全面审视道德主体的完整发展。其次,要培养道德主体的超越品格,即重视对人自身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属性的教育。

2.2辨证统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我国传统的社会本位观念教育下,个体往往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这对个体人格的发展、权益的维护往往会起到压制作用,弱化个体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个人本位观,则恰恰相反,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教育,对两种文化观念应扬长避短,采取辨证态度,兼顾二者的平衡发展。在马克思哲学观中,个人和社会是辨证统一的,在这个统一体中,社会是个人存在的根本,社会规定着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的存在并不是由于人的个体规定性,而在于其自身的社会规定性。而社会又是由个体组成的,当这种社会规定性约束个体的发展时,社会也就止步不前。因此,真正的社会是由完全独立的、富有个性的人组成的联合体。从这个角度看,个人和社会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统一自我价值和集体价值。#p#分页标题#e#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8

(一)提高旅游教育水平

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中国之迅速崛起令世界瞩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的实力作为支撑,培养人才的大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和总理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要聚焦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紧密结合教育实际,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如果想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化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必须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创新学生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959所,在校生49.4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73所,在校学生27.72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1832所,在校学生为77.16万人。旅游教育改革将直接影响到七十多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未来发展。

(二)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2012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高达1020亿美元,约占全球出境游消费总额的9.5%,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国。同时,我国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7.7百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此外,我国拥有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人次高达29.6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高达2.27万亿元。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旅游中心逐步转向亚太地区,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将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国内旅游人才竞争日趋加剧。因此,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将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旅游教育只有与国际接轨,站在全球的高度,厚积薄发,兼收并蓄,才能培养出旅游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国际化背景下旅游教育存在问题

作为国际化人才,应该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适应国际市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对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国高职院校在旅游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滞后

国际化的背景要求旅游教育必须放眼全球,从观念上和行为上真切落实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尽快与国际旅游教育接轨,更新旅游教育理念,用国际视野来审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是现在我国旅游教育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愿景,缺乏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和服务社会;缺乏对于国际上人才市场需求的关注,缺少国际化发展及国际范围就业的理念;从而导致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学生就业流失率高。

(二)课程设置宽泛

国际化背景下的旅游专业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旅游从业经验,具有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现在我国高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专业方向不突出,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既缺少扎实而深厚的本国知识基础,又缺少国际化交流合作能力的训练。与国外课程对比,旅游管理专业在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性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较为全面,但是在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与国外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学内容也未能与时俱进。双语课程教学中过于偏重词汇以及阅读能力的训练,专业知识探究、分析深度不够。

(三)教学方法单一

知识经济时代,大量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教学方法纷繁多样。但是现在一些旅游教学中依然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思维方法、人生态度疏于点拨,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学习效果考核普遍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缺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感知效果和实际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学生在观察判断、沟通和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系统性强,但是缺乏灵活应变能力,难以适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四)质量保障缺失

国际化背景下,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化旅游产业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符合国际企业准入资质,满足国际人才标准的高技能人才。但是现在我国旅游教育院校各自为政,缺乏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督机制。学生只要入校,基本都能毕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国际、国家视野的监督和检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也大多流于形式,含金量低,最终导致毕业生缺乏进入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实力。

(五)师资经验不足

国际化背景下,教师要以国际化视野熟悉本学科、本专业国际发展的前沿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入职限制较多,高职教师主要包括两部分:年长者专业知识强,但是外语不好,对于国际前沿知识不感兴趣;年轻人大多数是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虽然外语基础好,但是专业知识不足,思考深度不够。教师缺乏国际化、跨文化和全球化观念,难以站在全球的舞台思考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问题。教学主要以学院教师为主,缺乏对于旅游业界精英的引入机制。

三、国际化背景下旅游教育改革建议

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立足于国际舞台上,更新教育理念,用国际标准审视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进行教育改革。

(一)培养目标国际化

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改革,首先要以各种方式熟悉国内外旅游教育研究的现状,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康乃尔酒店管理学院将自己的使命确定为:塑造全球接待业管理知识库。酒店学院以构建和规划全球酒店行业知识库为使命,以培养学生成为酒店业领袖为目标。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酒店学院能够在当前变革的环境中占领竞争的制高点。我国高职院校旅游教育要明确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在对于国内外相近专业确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定位,对于学生的行业观念、专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有明确的规格标准,培养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跨国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围绕专业发展目标,有选择地进行国际合作,开辟国际市场。借助国际酒店或者其他平台,给予学生在境外顶岗实习的机会,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国际化酒店工作经验,强化学生外语能力,提升其国际意识。

(二)教学内容专业化

课程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国际化是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旅游高职教育想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根据国际旅游行业需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完善现有的知识结构。首先,对比国际高职院校同一专业所开设课程,比较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利用国际网络平台,共享国际信息资源。兼收并蓄,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设计开设课程,从而使学生既掌握同一专业国际化的同一标准,又能够根据国情具有个性特征。日本旅游高等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就增设了国际合作旅游开发、外国地志、各国语言与文化、比较文化论等国际化教育课程,可以学习借鉴。第二,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从而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从应用的角度加入专业内容,强化听说,以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求。第三,实现高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可以和万豪等就等管理集团合作,与其共同开发旅游方面课程,同时引入相关国际原版教材,通过选用或改编,以满足旅游高职教学的现实需要。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以国际化背景为依托,旅游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学方法,如“3P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国际案例教学法”等。采用国际案例,进行专题研究,以团体和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推进体验式教学,以情景模拟为基础,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互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追踪和研究学科热点及前沿问题,使学生学会面对复杂的环境具有敏锐的专业意识。同时,借助于互联网,基于E-Learning环境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事先设计好教学过程,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相关图文、视频,尤其推荐网易公开课程中相关国际专题,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其专业能力。

(四)质量保障标准化

优秀的教学质量需要一套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依托。国际化背景下,旅游专业要借鉴其他国家、其他专业先进经验,建立专业化的质量保障体系。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教学质量评价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选择专业化的评估团队,专家队伍既有来自高校的各位专家,又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定期与不定期评估相结合,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旅游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与国际接轨,结合国际旅游行业技术标准制订课程标准,从而指导和监督教学质量。

(五)师资培养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