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案例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危机案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经济危机案例

经济危机案例范文1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在物物交换时期,交易货币是一些贝壳、兽皮、布帛之类的实物。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与交换范围的扩大,货币的形态逐渐转变成了耐储存的金银等实物,它们是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中独立出来及较为固化的充当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从历史上看,贝壳、羊、金银等都固定地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当人们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固定为金银的时候,一般价值形式就转化为货币形式。货币的出现激化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并带来商品内部矛盾新的表现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价值符号的最初出现是由于大量携带金属货币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银票之类的货币符号便顺势而生。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商品交换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货币符号使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得商品和货币的对立更加尖锐,便孕育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尽管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没有见到过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市场和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但已深刻地预示到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货币危机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在考察信用制度和货币流通关系时指出,信用货币成为货币的重要条件是其名义价值大小代表现实货币,当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为货币形式,进而表现为生产领域以外的东西,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危机。根据马克思的论断,商品生产的目的在于价值增值,不断增加货币或财富。在资本增值过程中,货币成为财富的创造起点和财富的最终载体,在货币转为资本的基本公式(G—W…P…W’—G’)中,G—W作为资本运动第一阶段,是指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即“买的最终目的是卖”;第二步是生产阶段,其公式为W…P…W’,这一阶段是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转化的过程,即“剩余价值产生过程”;第三步是销售阶段,其公式为W’—G’,这一阶段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货币作为资本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的形态,往往成为了资本家最关注,甚至根本追求的财富形式。资本家进行生产投入的目的,不再是中间的生产资本或商品资本,而是获得更多的货币,追逐更多的利润,这就有可能促使资本家不顾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实力,不顾一切地达到货币增值的目的。表现为纯粹的公式G—G’,即资本家更多地依靠信用促使货币增值。一旦资本主义信用发达起来,便有了一批疯狂投机的金融资本家,产生大量的信用泡沫,泡沫破灭,金融危机便会随之而来。马克思对金融资本家为狂热赚钱而不择手段的投机行为有过深刻揭露。他说到,“信用为资本家和被认为是资本家的人提供了一定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体现在支配他人的资本、财产以及劳动。批发商人进行投机的行为,就是拿其他人的财产冒险。”“信用导致一些投机者的冒险精神越来越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信用下,一大批具有狂热赚钱动机的冒险家和赌徒,不仅拿自己的钱运作升值,而且拿他人的财产来冒险赚钱。

马克思描述到,当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一旦完善起来,货币市场就诞生了,在伦敦就出现了这样的典型市场。这种货币市场也是证券交易的平台,在这个证券交易平台上,投机者吸纳和集聚了公众的货币资本进行投机。马克思从货币运动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他对可能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某些形式或类型也有深刻的预见和描述。马克思认为,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形态上的对立,孕育了债务危机可能性。商品买卖的时空分离,意味着货币与商品之间的转化是不确定的。卖方存在货款不能同步的现象,例如,卖方可能先取得了物货交换中的货币,但是,商品的使用权的转让,可能出现了滞后,就导致了货币短时间内退出市场流通,但是,转让的商品却还在市场等待。在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中,商品买和卖的分离,孕育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即存在交易中断的可能性,可能会导致危机的发生。在信用制度产生与完善后,商品的买卖不一定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出现了赊销的形式,当赊销达到一定程度,企业出现资不抵债情况时,债务危机就可能发生。在马克思的思想中,金融危机具体表现为单一的货币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同时发生的金融危机。他指出,商品市场上买与卖的分离孕育了危机的种子。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这种危机将会转化为货币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马克思指出,之所以发生单独的金融危机,主要源自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即金融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当金融产品买卖分离时,金融产品很可能与货币产生绝对对立。在马克思研究商品和货币之间的矛盾时,将上述“绝对对立”视为两类金融危机发生的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现实可能:货币运动孕育的条件

在马克思的分析中,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之所以成为现实,离不开两大条件:一是商品生产过剩,即商品的生产量,高于有购买能力的需求量。生产过剩,不是突然出现,而是逐渐累积的,借助于利润率下降、信用支持、资本转移等逐渐扩大。在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时,会出现商品与通货的绝对独立,从而导致经济或者金融危机的发生。马克思同时还指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是经济危机的两大表现形式,但是当现实的买卖量超过了社会需求的限度,社会大危机就会发生。二是资本主义信用的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是由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的债务以及债权的延伸造成的。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过程中的货币危机只有在支付锁链和抵销支付制度充分发育的背景下才会发生,此时,货币由观念货币变成现实货币。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时,其内在的矛盾就会暴漏出来。上述两个条件具备后,利润一旦随着市场价格下降,最终降到一个不能接受的程度时,危机就有可能产生。马克思指出,当利润即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下降到某一点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会发生混乱与危机,资本的周期性贬值扰乱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甚至生产过程会陷入突然停滞,这种生产过程的停滞,破坏支付锁链与信用制度,引发突发性的巨大危机。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依靠高度发达的信用关系存在的经济,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和迅速膨胀的信用经济势必造成虚拟经济的无序膨胀。作为一种特殊的货币形式———信用货币,其本质上还是商品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真正的货币,就产生货币转化的问题。马克思描述到,在经济危机产生时将会产生独特的需求,一系列的有价债券以及众多的商品,会通过各种渠道迅速转换成货币,而货币又通过交换转换成黄金。马克思还说:“社会性质的劳动,最终一旦通过商品的货币表现出来,体现为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如上所述,金融危机的产生需要具备生产过剩和信用高度发展两个现实条件。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迅速覆盖的今天,更使得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关系日益密切,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可能会诱发金融危机的发生,也可能因为虚拟资本的过度背离实体经济而爆发。其中,虚拟资本的过度背离实体经济,很可能导致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爆发。

三、案例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货币越来越背离商品,虚拟经济越来越背离实体经济,成为金融泡沫、金融危机乃至全面经济危机的内在成因。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以及信用支付链条的断裂,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近些年,自由主义鼓吹的过度金融创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和虚假繁荣,由此金融资产愈加脱离其现实价值。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冰岛国家破产事件”和迪拜债务事件,都是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以及信用危机的典型。一方面,次级贷款使得原本没有购买能力的人,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另一方面,借款人进行偿还,需要的是现实中的货币,即代表社会财富的货币,一旦信用货币量超过了现实交易的需要,或债务规模超过其支付能力,货币危机就可能发生。自由主义催生了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危机爆发前,以自由主义为指导的美国拥有五大顶级投行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口碑信用好,支付信用链非常发达。但是伴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价下跌,买房人或因还不起贷款或因不划算而不愿意偿还贷款,导致支付链断裂,引起信用危机,随着信用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冰岛除金融业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支柱产业。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远远超过了其他产业。冰岛的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冰岛国家破产埋下了隐患,当支付链条出现断裂,冰岛随之陷入危机。迪拜危机的爆发,同样归因于金融泡沫巨大和信用危机导致的支付链条断裂。

2.资本家对金钱的狂热追逐,将资本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催发了本次金融危机的形成。

马克思分析货币资本循环时指出:“等质异量的G—G’,深刻阐释了资本家为更快更多的攫取利润,试图绕过生产过程的行为。”G—G’这一过程,充分说明资本家为了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而绕开了生产过程,也就是说,虚拟经济背离了实体经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为了10%的利润,资本就会被到处使用;为了20%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活跃;为了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1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正是资本的贪婪和人类的有限理性酿造了这次金融危机。资本市场生财具有快、多、高等特点,符合资本家贪婪和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的本性。因此,大量资本家绕过生产过程,而直接采取G—G’这一快速赚钱方式。以冰岛为例,冰岛能源工业、生物医药业、旅游业非常发达,但是广大资本家觉得做实业资本增值速度太慢,纷纷转向金融业,效仿其他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投资高获利长期资产,如房地产、次贷按揭资产等,导致冰岛金融业负债过多,金融业外债已经超过1383亿美元,而冰岛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冰岛国家破产事件”是典型的资本家过度追逐利润和贪婪造成的恶果。

3.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缺陷,是危机的根源所在。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注定了是为少数大资本家和资本家集团的利益服务的。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有人归咎于金融创新过度和政府的监管失位,而实际上金融资本家的过度逐利性是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

四、结论与启示

马克思关于货币运动孕育经济(金融)危机的观点,为金融危机及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成因以及危机防范,提供了重要启示。

1.无论是次贷危机、债务危机、信用危机还是经济危机

其可能性已经包含在货币与商品的分离,尤其是货币形式变化以及货币运动游离与商品运动之外具有相对独立的运动轨迹这样的历史进程中,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使得这种可能性经常变为现实。美国大危机的爆发、“冰岛国家破产”和迪拜债务危机本质上都是货币与商品背离、货币游离于商品之外的结果。

2.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控制货币运动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使之不过度脱离实体经济。

货币与商品的背离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造成了过多的金融泡沫,最终引发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危机。无论是美国还是冰岛、迪拜,都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但金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实体经济逐渐“空心化”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给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在经济繁荣时期,这些问题都被掩盖了,当经济危机爆发,对这种类型的国家的冲击远远大于对有扎实基础的实体经济国家的冲击。从上述分析可见,我国经济发展应始终围绕实体经济而行。尤其在当前,在经济金融化步伐加快的同时一定要协调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维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适当比例。

3.要充分理解市场经济和资本的两面性特征,规避市场经济和资本的不利影响。

市场经济具有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特性,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经济激励,但同时也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生产过剩,从而导致危机。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的核心资源,但资本逐利的本性,容易引投机主义的不良行为,引发经济失衡,造成严重危机。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其相关的信用体制,从体制上加以防范。

4.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安排。

对待资本市场,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资本准入机制,对不符合手续的资金和来历不明资金,坚决不允进入资本市场。其次,应继续加强监管和规范,严查资本市场可能存在的一切不明来源资金。严厉打击资本市场投机行为,净化资本市场风气,消除资本市场赚钱快、易、多的错误观念。最后,在资本市场上建立并实施完善的制度惩戒措施。

5.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经济危机案例范文2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课程,由于特殊的教育功能,使其在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学科发展地位。当前,伴随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本人就理论和教学当中如何凸显时代性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能有所帮助。

一、丰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容,凸显时代性

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对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围、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的高度概括,它是学科间相互区别的重要基础。一门学科只有确立科学的研究对象,才能建立它合乎逻辑的学科体系。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明确写到:“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即马克思明确把生产方式作为《资本论》的首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在我国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几乎都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生产关系,出现了不重视对生产方式的研究或撇开生产方式抽象地谈生产关系的现象。而当前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把财富增长和经济增长问题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理论研究的重点也集中在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上。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其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达到该制度所能容忍的最大公平。因此,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从以往主要研究生产关系转向生产力,主要研究市场中资源配置如何达到效率最大化的问题。这一社会现实,让以往主要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陷入了困境,甚至让人们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观点已经过时。固然,在财富对一国及个人的影响日益重要的今天,如何让资源配置合理、高效以实现国家富强和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每一个人也包括当代大学生应该关注的。但弄清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背后的本质关系,弄清转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质,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指导社会实践的必需。生产关系研究的弱化或缺失将不利于学生对当前我国经济关系的把握,削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性、发展性和科学性。因此。政治经济学必须把研究对象坚实地树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在把握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二、理论体系的构建应增强现实说服力

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应该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其理论必须具有现实实效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二战以来,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蓝本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和政治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如果教材理论不能根据实践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的话,必然削弱理论的权威性和信服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一些经济理论和经济范畴其含义和所指向的内容、范围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拓展,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对这些经济范畴及经济理论作出符合社会现实的解释和说明,使理论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如关于资本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而当前,资本与我国经济建设互为促进的功能已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对资本的界定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上,把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运动所具有的特殊形态上升为一般的话,显然不利于我国建设一个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只有正确界定资本的内涵,才能对资本的功能地位做明确的评价,而地位的清晰将有利于资本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再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它承认信息、科学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认为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劳动者,使劳动者的复杂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这样的认识与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化企业生产当中。一些学者因此对劳动价值论产生质疑,甚至否定理论的现实功能。要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唯有创新,依据实践去丰富和发展理论,这才是实现理论生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目前我们教材所使用的一些数据明显陈旧,如教材126页表8-1“美国制造业的剩余价值率”,引用的是1929-1985年的数据;在说明当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新形式时,教材165页引用的仍然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垄断组织。[3]数据、实例等如果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整个理论大厦的信服力无疑是受到很大的影响,课程教学的目的性和作用力也会大打折扣。

三、借鉴其它经济理论的内容和分析方法,夯实和发展理论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如上述所言,除自身理论应该随时展需要拓展和丰富外,还应引入、借鉴其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及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以此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论证能力。

第一,与其他经济学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20世纪中后期以来,区域经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包括汇率等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之一。按理说,这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是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等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和个别性,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经济规律的普遍性、一般性好象联系不大。但实际上,一般的基本的经济关系与这些个别的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关联性;一般需要通过个别体现,个别通过归纳上升到一般。因而,给予这些具体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正确的解释和深入地分析是政治经济课程的时代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时展,恰如其分地借用和引入其它分支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有机地融合进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之中,增加理论的新颖性、多样性,丰富和拓展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借鉴其他经济学的现代分析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开创性的分析方法,对于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基本矛盾,合理预测社会的发展方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也证明了这种逻辑分析的科学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以研究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无限欲望之间矛盾的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经济模型和定量分析等主要分析方法,不仅在理论上,在实际的经济决策和管理中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实际上,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曾运用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方法解读《资本论》,从数量经济的角度证明了《资本论》的正确性,这种分析方法无疑让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得到承认和传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借用这种现代分析方法不会影响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只会让它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4]#p#分页标题#e#

经济危机案例范文3

【关键词】问题解决;经济学;教学改革

一、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发展

在问题解决研究方面,波利亚的贡献在于启发了问题解决研究的方法,他强调问题解决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教条之内,而应该利用一般方法来解决。之后,人们开始将问题解决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对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另外,问题解决研究方法将多门学科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利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这一门学科,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问题解决开始涉及到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等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这进一步的促进了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而且不仅仅在数学教学中,在其余学科的研究中也被广泛应用,因此对于问题解决的认知也不仅仅局限在数学这一门学科领域内。而是成为了整个教育界的教学规范。虽说如此,我国在社会科学教育中应用问题解决来进行教学应用仍然不算太多。因为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和研究方法差异巨大,而数学一般被归类于自然科学方面,因此在从数学教学向着经济学教学过渡的时候难免存在着障碍;其次我国在教学方面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就是采用统一模式的教学,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这样一来,便失去了创新的条件和便利;除此之外,学校教学模式向来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便很难推行,即便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更符合教育改革理念以及市场的需求;而中国学生长久以来的学习方式已经让他们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是单纯的满足应试教育,对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足够的习惯和兴趣来接受。

二、经济学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的意义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已经渐渐成熟,且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严密,但是在表述方法上面却仍然抽象化。将经济问题进行抽象化处理对于经济学研究来说是一次不同的尝试,而对于经济学学生们来说,抽象化教学使得经济理论和实际的差距逐渐增大,从而对经济理论和模型的科学性以及实用性产生了怀疑。有些学生不认为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经济学,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学生们对于经济学的教学存在着疑惑。抽象化的理论是实际应用的基础,而理论的形成又要得益于每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理论和实践从来都不能剥离开来。回首以往的经济理论发展历程,几乎每一次经济学理论的突破都要伴随着实践的解决。20世纪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危害巨大,不过之前的经济危机是靠着市场调节的力量而化解的,因此对于此次经济危机,理论界仍然遵循国家不干预、仅靠市场调节,不过这次的危机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似乎并不能够有效的化解,因此美国政府开始推行“新政”,之后美国经济开始回暖。也正因为“新政”的推行,使得经济学理论史开始爆发异常革命,也就是注明的凯恩斯革命,在这场革命的推动之下诞生了宏观经济学。自此,凯恩是理论开始在经济学界盛行并且在五六十年代间得到了快速的推广。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经济滞胀的现象,当时许多人又开始怀疑凯恩是理论并且提出质疑,而与此同时新型的经济学派开始诞生。中国的经济学实践对于世界经济理论的发展的影响虽然不如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来的深远,但对于今后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也越加重要,与此同时,很多资本主国家的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开始到中国来寻找经济学素材,研究中国经济实践对于世界经济理论的影响。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问题解决而诞生和发展的,因此要理解经济学理论就要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而经济学的教育也要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来进行改革。

三、问题解决中案例教学的重要影响及设计原则

在学习经济学理论、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中案例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通过列举案例来向同学传递经济学理论,理解经济学实践,能够增加学生们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并且能够感知到学习经济学所带来的实际应用的价值。案例分析教学可以增加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能够对学生的创造性的提高有所帮助。通过列举案例,促进学生们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研究,从案例出发来理解相应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而不是像传统课堂那样,一味的记忆那些单调枯燥的经济学理论避免了死记硬背对学生兴趣的消磨。案例教学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教师能够与学生更好的交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案例分析的应用方面,我国应用于管理学教学中比较多,而在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比较少,一方面是关于经济学方面的案例搜集比较困难,素材较少;另一方面是对于案例的整理也较为困难,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育中的应用。经济学问题解决教学案例应该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遵循典型性原则。教学案例的选择要慎重,不是所有的教学案例都可以拿开参考的。所谓的典型性原则是指教学使用设计的案例要对国家经济生活甚至是经济学的理论产生重要联系或者影响,并且案例中存在明确的政府调控手段和目的,操作方法要符合规范,政府调控的结果和预期的结果相符才行,这样设计的教学案例才能够保证从中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和教材上的理论相符合。第二,遵循完整性原则。案例教学的重要一个因素就要要保证经济学案例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在使用教学案例的时候,要确保将这个案例的发生背景、经济特征、产生的影响交代完整,同时要给出政府调控的措施以及调控之后产生的影响和结果等等,因为要保证案例的完整性,因此这样的案例通常需要跨越较长的一个时间段,至少几个月甚至是几年,不过一定要确保案例的完整。第三,遵循简单性原则。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时候通常会重点关注经济学中的主要矛盾,而对于次要矛盾或者不占主要地位的方面会置之不理。因此设计出的经济学模型相对来讲比较简单,那么在进行案例设计的时候也要遵循这样主次有所取舍的做法,选择相对简单一些的经济学案例。符合以上三条原则的案例在世界经济史上有众多的案例可以参考,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拿来做案例分析。

四、问题解决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经济学教学案例中存在着众多的经济问题,要保证案例教学中案例的真实性,而问题情境可以说虚拟的,当然也可以是真实的。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无法进行相同条件之下的重复试验,那么也就是说经济学的问题情境无法与历史的案例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表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那么针对案例就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来对问题进行分析。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遵循真实性原则。所谓的真实性原则是指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基于历史上真实的经济事件来进行,只有依托于真实的经济事件,才能够让案例更加具有说服性,才能更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二,遵循时效性原则。所谓时效性原则就是在对经济事件的产生和存续时间而提出的。在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为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现在的经济情况有所指导,最好选择离当下时间较为接近的经济事件。第三,遵循本土化原则。经济学理论主要来源于国外,不够在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不能以国外作为基础,应该选择本国的经济事件。这样的问题情境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并且接受,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切身感受,能够更加深刻的人知道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事件的影响。第四,遵循开放性原则。经济学理论的教派较多,而且对于同一个问题具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因此在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主动的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解决经济问题。

五、问题解决教学的知识建构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的知识建构途径是通过符号化的学习,这种途径虽然能够保证系统化以及概括性的实现经济学的学习,但是同时也具有教条化的缺点,产生的结果就是学生只知道一味地学习理论而对于实际问题往往没有能力去解决。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要知道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下进行分析,通过对特殊个体的理解和分析,提炼出其中的普遍规律,在案例分析中积累经验,理解经济学理论。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具体的经济事件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经验,最终完成知识的建构。本文通过对于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为引子,探讨了问题解决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路。问题解决教学能够摆脱传统的符号化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理论,并且提高解决经济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付岱山,李倩,马千里.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经济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

经济危机案例范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

引言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是属于经济学的范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国高等学校必须要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的立场以及方法,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帮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其中的教学效果也能够直接反映出课程的目标。要想解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问题,就要从解放思想路线方面来考虑,正确的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行总结,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在2010年的时候就有相关学者对高校中开设的原理课程进行了研究,经过调查发现超过50%的学生对这种课程的兴趣一般,有33%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了能够修够学分,有40%的学生出现了逃课的现象,针对教材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理科生认为课程的内容比较复杂,没有体现出少而精的特点,因此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缺乏一定的指导性,还有一些文科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太过于抽象,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通过调查数据能够显示出现在的高校教学中面临着困境,教师应该积极的做出响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时代的产物,它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经济的支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能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进行分析,并且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初期,先后有很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且制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也是在实践方面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虽然这样的社会历史已经远去了,但是存在记忆中的近因效应,这给马克思主义存在疑惑的人们带来了很多方法,此外,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过程都阐述清楚,这也是很困难的。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强大的逻辑性以及高度的浓缩性才提高了背景的复杂程度,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存在困难。

二、原著与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结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过程以及评价共同组成的整体。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与学生认识体系的纽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在于,要将教材的内容转变成是学生的认知与素养,如何让学生懂得不运用教材也不用局限于教材的施教过程,让学生真正的发挥出主体的作用,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资本论》就能够展现出最完整的经济学学说,因此教师能够认真的研读名著,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都熟练地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的程度来进行知识补充,这样也能够提高教师言语的逻辑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能够完全展现出现实发展中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案例的方式来进行理论教学,能够将理论通过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显示出来,这样也能够降低理论的理解难度。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我国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两大类结构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在20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将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个类型,优点就是可以对经济理论进行阐述,缺点是结构不对称。2.三篇结构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可能是受到当时其他国家经济体系的影响,让我们的经济学体系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无论是从运用抽象还是具体的方法方面,都是有逻辑性的。3.四篇结构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这种体系能够将商品、社会生产都独立成一些内容,他们都是按照一定的科学逻辑规律,但是不同的经济制度,在运行的时候内容也是交叉的,因此如果都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这样的分割方式是不完美的。

三、提高原著与案例在教学中应用的路径

1、研读经典原著

作为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之一的《资本论》,能够完全展现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不断的完善教学理论体系,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程度,来提高课程的难点与重点。此外,对于教材体系的知识扩展方面,利用经典原著就可以为教师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关于价值体系的发展是有原因的,将教材中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略的回答,可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商品价值的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同时货币包括五种职能,即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对于商品的价值形式来说,是什么样的职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怎样的应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运用教材,向学生阐述清楚出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研究《资本论》的第一篇内容,就会发现马克思从基本的案例中,引出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概念,也能够将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表明清楚,对于货币的职能来说,要对概念解释与案例说明都一应俱全,还要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商品流通中需要考虑到货币的影响以及计算,还要考虑到货币危机以及经济危机。

2、注重案例积累

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应用案例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也能够降低授课的难度,让教师的讲解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对学生也有好处,学生能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教师要重视案例的使用与积累,这样更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的接受度,在原理课程的教材中,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公共事业规制要从某些产业出发,包括电信、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在对这些内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要突出教师讲的重点,进行自然垄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允许企业进行生产,两个相似的厂商平均成本会高于一个企业,这种解释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会存在理解方面的障碍,但是如果是非经济专业的学生就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对于学生的质疑,生活中的案例就是最好的答案,一个城市的自来水供应占据着供水管线的大部分,一个城市存在两家自来水公司,那么就需要有两套供水管线,这时市场的份额就能够减少一半,如果政府不提供给这样的条件,那么可以让同学考虑自己家庭所在城市的供水情况,这样更加方便于学生的理解。

3、关注现实问题

理论是需要实际相补充的,如果社会科学理论不能够解释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那么理论就不能被人们所信服,政治经济学要求时代的发展要有针对性与现实性,课堂的讲授也要结合现实的生活,这样既能够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让学生学会去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金融危机让资本主义世界受到了重创,但是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研究其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矛盾之间的问题,在涉及到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根源的时候,主要是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矛盾,最本质的表现就是生产的过剩,以及负债消费的刺激经济增长,这种阶段性的情况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能力,也将劳动人民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解决了,如果这种矛盾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控能力,那么危机的爆发也就成为了必然情况,一切危机出现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限制。

4、创新要足够开放

马克思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吸收一切人们能接受的文明成果,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认为只有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才能够进行原创性的贡献,《经济表》对马克思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总资本理论也有所启发,并且进行了很好的阅读与科学的评价,西方经济学在开放与竞争中得到发展,与《资本论》这样的经典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相比较,能够更好的将各种理论分配到社会劳动等各个部门,还能够从社会主义的角度代替资本主义来进行研究,例如对于马克思的实体经济进行分析,这样的研究对我们分析现实问题有着启发性的意义,也让自己的概念与逻辑变得更加的现实化。结语综上所述,主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多样化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将资源以及财产都归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那么就能够奠定制度基础,政治经济学也可以分为几大块,分别是经济增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资源产品分配的经济规律。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以及分析方法,在这样的理论体系中,能够进行合适的理论假设,但是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理论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刘儒,呼慧,李超阳.不断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5):21-24.

[2]张晖明,陆军芳,张成强.求实、求真、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全面创新[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10-15.

[3]王朝科,冒佩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权:历史、反思和启示[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7(2):18-26.

[4]崔宝敏,董长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逻辑思路——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38(1):14-19.

经济危机案例范文5

关键词:金融危机;科创板;海外并购;策略研究

受2007年8月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场危机中,很多过度投资次贷金融衍生品的公司与机构都濒临倒闭的边缘,并导致了严重的信贷紧缩局面。次年9月,直到雷曼兄弟的破产与美林公司被收购,全球性金融危机开始全面爆发。此后危机蔓延迅速,2009年美国实际的GDP降低了2.5%,创二战以来最低纪录。部分国家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勉强在此次未击中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但和美国有着密切经贸联系的国家却不能幸免,经济纷纷陷入衰退的行列中。此次金融危机不仅通过贸易体现出其巨大的破坏性,在金融货币层面也体现出来,而且并不亚于前者。为顺利走出这场危机,美国实行极度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基金利率调至接近于零,大量的货币被注入到市场当中。国际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场全球性的灾难。

一、国际金融危机指标分析及预测

(一)金融危机指标分析

金融领域内全部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急剧恶化,并对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或大或小的危害,就标志着金融危机的出现。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股市的暴跌、资本的外逃、银行信贷关系遭的破坏、以及货币大幅贬值与通胀等。根据BusinessInsider的报道,2018年3月29号下午,2年期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缩减至47个基点,创2007年10月以来的最低纪录。短期与长期债券收益率之差,即所谓的期限利差。期限利差的收窄意味着收益率曲线趋平,如果短期国债收益率高于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就会发生收益率曲线倒置的情况,而收益率曲线倒置通常是一种经济进入衰退期的信号和警示,因为倒置表明从长期来看的话投资者预期投资收益会大幅度下降,未来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历史经验表明,收益率曲线倒置发生后的经济状况都会大幅度衰退。在过去的60年中,几乎每次经济发生衰退之前,收益率曲线都会有倒置的情况出现。一般意义上来讲,导致收益率出现倒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金融危机以来,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经济持续宽松,以至于长期美债具有相对较大的吸引力,长期美债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价格也不断上涨,从而相应的收益率就会下降。最重要的是另一个方面,———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走势并不怎么看好,以至于不断下调经济增长的预期来调整。一旦经济发生衰退,股市就会大幅度下跌,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也将逐渐加大,同样的道理,长期美债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价格也不断上涨,从而相应的收益率就会下降。

(二)美国金融危机预测

(2020)历史数据证明,2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倒挂已经成为美国经济衰退的信号和标志。自1950年至今,美债市场总共有9次发生收益率倒挂现象,与此同时,收益率倒挂发生后经济衰退的持续间为15-36个月不等。根据数据显示,仅1989年以来就发生了四次收益率倒挂现象,即海湾战争(1990)、亚洲金融危机(1998)、美国科技互联网泡沫破裂(2000)、国际金融危机(2008)。从历次倒挂的经验和数据来看,只有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短暂的倒挂,其他周期都比较长。一般来说,倒挂现象发生3~6个月后,经济就会慢慢进入衰退期。根据以往经验和数据分析,目前又有发生收益率倒挂现象的趋势,经过本次倒挂后,美国经济可能会在2019年初步入衰退,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很有可能在2020年到来。

二、科创板当前应用发展形势分析

科技创新板,即科技创新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于2015年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设立。该板块主要服务的对象是那些尚未建立起成熟运营机制但又具有发展前景、科技活力和创新性特征的中小企业。为了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更加完善,提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其市场是不依赖于主板市场的独立的新设场内市场,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打造和提供了更大更好的平台。科创板的推出不是对以往主板市场简单的补充和重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科创板的设立使得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加完善,而且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也大大提升,也正因为如此,其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大大增强,资源配置的效率也迅速提升。科创板及注册制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先驱”,同时也是我国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举措。主要有三大助推作用:一是助推国家“科创引领发展”战略发展。以前生产要素主要是以是土地、基础设施等不动产为主,而现在则强调技术、人才、品牌等的价值;二是上海作为国家的科创试验中心,具有很多发展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条件和基础,科创板的推出就是对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一项具体行动上的落实;三是助推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科创板在激发资本市场活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毫无疑问,科创板的设立会占用和分走一部分市场资金,但也并不是全无好处,科创板的设立也会对股市带来一定的好处:一是科创板有利于蓝筹板块,反过来这些品种可以成稀缺资源来进一步稳定大盘;二是科创板导致市场小盘股的估值水平不断降低,对于个股的炒作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估值压力;三是整整一个板的开发使得目前主板市场的IPO得到很好的缓解,不用再急于推进常态化!当前来看,科创板主要通过高新技术以及市场的需求来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其中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也正逐渐被纳入其中。在所述产业领域内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以前在市场上根本没有按预期要求达成盈利目标的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也将有机会在科创板上市了。从长期来看的话,技术创新和投资者回报之间的平衡点不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去设定的,而是要交给市场规则去评判,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权威、公平、公正的结果,科创板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了二者的平衡点。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策略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领域的风险问题也在不断地加剧。倘若无法及时针对金融风险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我国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金融危机,从而对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甚至波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各相关负责人应该对我国当前的金融风险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并结合当前科创板的热潮,借鉴2008年金融危机的收购形式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策略。

(一)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兼并收购分析

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灾难,使得全球经济增速骤降,全球并购的数量与规模大幅缩水。2008年,全球并购的数量为31500,而次年上半年数量仅有13000。就全球跨国并购来讲,2008年其规模下降到3.3万亿元,次年继续下降至2.4万亿元。两年分别同比下降31.25%、27.27%。在全球企业并购处于低迷期的时候,对中国企业来讲确是一种巨大的机遇,中国企业抓住历史的机遇纷纷选择走出国门,于是掀起了“海外并购”的浪潮。图2反映的是2006-2011年来中国海外并购、国内并购、外资并购交易量变化形势。分析可知,跨国并购数目在金融危机期间大幅下跌,尤其在2008年,跨国并购交易量以及交易额都回落至当期最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在短时间内死而复生,而且保持连续的增长态势,说明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企业的并购影响不大。

(二)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1.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应该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往金融服务等领域扩展,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大力并购海外资源型企业。应该抓住每次时代赋予中国的机会,以低成本并购更多的海外资源型企业,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向更大的国际化舞台。2.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作为活跃国内市场以及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国家对于民营企业的扶持少之又少,今后,国家应该在政策上向这方面适当的转变,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3.在“抄底”诱惑面前,资金问题已经不再是并购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而是应该思考金融危机如何使优良资产物超所值,吞并作为并购的第一步是基础的,成败的关键则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就实力而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一员,科创板的设立是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解决了科创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更应该抓住机会,利用科创板聚集的大量资金低价收购美国公司,并从中获取他们的科技和技术。

四、结语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发展,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积极融入世界已成为大势所趋。海外并购作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在当前“科创板”的浪潮下,中国企业更应积极参与跨国并购,不断推进国际化,当然在此过程中并购所带来的风险也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从而规避并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孙青藤.经济危机问题研究———以2008年经济危机为案例[J].现代交际,2019(04):62-63.

[2]陈道富.2008年金融危机的形而上思考[J].中国银行业,2018(12):63-66.

[3]杨德龙.科创板制度创新将带动整个科技板块[N].证券日报,2019-02-20(A03).

[4]王璐.科创板:中国创新的新动能[N].金融时报,2019-02-25(009).

[5]沈建光.推进制度创新-发挥科创板桥头堡作用[N].中国证券报,2019-04-16(A03).

[6]丁辰.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J].金融经济,2013(16):12-14.

经济危机案例范文6

关键词:九寨沟景区;危机管理;对策

1旅游危机管理概念

“危机管理”这一术语最早是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并用于政治领域,后来也适用于其他行业。旅游危机是指影响和妨碍旅游业正常行动的任何非预期性的突出性事件,旅游危机管理应提高防控危机事件的前提性意识,有效避免旅游景区的危机意识,强化旅游危机的事件处理能力。使得政府及旅游景区等部门认识到危机事件的危害,掌握危机事件的发展规律,树立危机事件预防和解决的意识,正确看待旅游危机,在面对危机事件不再慌乱和畏惧,尤其是旅游景区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要注意建立体系化的危机管理体系,不仅要优化事后处理,还要防患于未然。旅游危机管理的核心在于日常的管理和预防上,防微杜渐,这样在危机爆发之后才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政府机构及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完整的预警机制,健全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应当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启动危机处理预案,制定出危机对策决定机制,保持信息渠道的通畅,阻止危机发生或把危机影响最小化,而不是在危机发生之后慌乱地进行灾后的处理。受到本次地震灾害的影响,九寨沟景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树立良好的危机意识,积极寻求政府强力支撑和积极援助,强化景区防控管理,构建坚强的精神防火墙,使得景区处理旅游危机事件的能力大大增强。

2九寨沟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类型

首先,九寨沟景区最大的危机是自然灾害危机事件,主要有地震、山体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森林火灾等重大灾害引发的危机。九寨沟景区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大,造成的损坏巨大,灾后的管理工作难度大、耗时长,对当地的旅游业带来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九寨沟景区针对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是首位的。其次,危机还包括九寨沟景区旅游营运管理范围内直接威胁游客、从业人员生命安全或影响景区运营管理的重大事件等,如旅游交通事故、旅游节庆活动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游览意外事故等。再次,九寨沟景区的危机来源还与社会稳定有密切的联系,社会就业、人民活动、民族习俗等都会对景区旅游业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九寨沟景区还会遇到经济类事件,包括经济危机、经济形势等变动会给当地的旅游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政府设立专项的管理部门应对此类经济危机。

3九寨沟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旅游危机管理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景区的危机管理上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九寨沟景区日常的危机管理意识较一线城市而言严重不足,政府多数是在危机发生之后开始着手对遭受重创的旅游业进行恢复工作,这样的管理现状使得危机预警系统效用发挥得较慢、较晚。首先,九寨沟景区没有设立专职的旅游危机管理部门,专门管理景区游览安全、旅游交通、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管控缺乏,不能有效地发挥旅游管理的统筹作用。其次,旅游危机管理尚未树立起预警防范意识,景区的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紧迫性、破坏力强的特点,预测基本不可能,对于危机的预警和防范缺少重视会导致危机预警处置体系不健全、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经验不足、人为操作失误等现象,从而难免出现管理不善的问题。最后,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危机管理没有健全专业的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机制,演练是最好的培训,也是提高综合应急能力的有效途径,九寨沟景区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特殊,管理人员对基本的危机信号缺少识别能力,防灾避险意识不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经验不足,专业综合管理能力尚待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4九寨沟景区旅游危机管理对策

针对本次地震带来的灾害,当地的政府应当树立全面的危机管理意识,完善预警、保障、信息、救援、专业救助等机制,做好微机控制,遇到突发性事件快速反应,避免灾害的发生给当地的人民财产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在九寨沟景区,应深入分析当地地质结构和自然条件,建立主动危机管理意识,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性地进行危机处理,主动构建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反馈的管理体制。危机管理体制的运行如下图所示:危机预防是危机管理中非常必要的阶段,自然灾害是天灾,事前做好危机处理和预防,可避免或降低天灾的发生给景区和当地自然环境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景区管理中应当树立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危机敏感度,强化全民危机意识,经常性地开展高危行业或领域生产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和第一时间应对处理突发事故的技能,教育群众掌握避灾、救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本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灾害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使得所有的工作人员建立危机防范意识,提高危机的处理能力。在危机预防的时候高中层管理人员要合理评估景区的危机因子,全面分析当前景区管理的危机,对山体崩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以此为依据建立完整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变系统。针对灾害性的危机,九寨沟景区可以组建专职危机管理机构,组织协调景区内出现的突发事件,学习和做好应急救援的工作,分析历史上灾害发生的原因、事件以及地质规律,最大程度地控制危机的蔓延,消除或弱化危机对旅游发展的危害。九寨沟危机管理机构要对景区运作情况进行情报监测,压实预警预报,杜绝景区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完善基础设施储备,丰富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管控广大游客的游览动态,树立科学危机管理的意识。在进行九寨沟景区的危机处理时,要对当地存在的潜在危机进行排除,及时有效地运用管理工具进行危机状况的处理,降低危机存在的负面影响,与当地的媒体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使得景区参观游览的危机预防、处理理念可以传递给广大的居民和游客,将危机过程中的正向理念传递给大众。在九寨沟景区危机处理过程中,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应当积极参与,日常的服务不仅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还要做好资源的全面整合,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做好信息的传递,以及开发与管理,与政府合作建立双赢机制。同时,还应建立危机的处理管理,组建危机案例库,建立危机处理的默契,尽快恢复景区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目的地未来的安全建设,强化旅游行业的营销,创新市场要素机制,消除旅游者内心的心理影响,恢复九寨沟地区旅游的良好形象。并在危机处理之后对所有的安全程序进行多方面评估,致力于改善和优化旅游服务质量,并组织优化完善旅游投诉部门,使得上层的危机管理部门和游客之间可以及时沟通,激活九寨沟地区的旅游形象,消除负面影响,平复旅游公众产生的质疑。对危机管理后要做好反馈信息的处理,出台完整的旅游营销方案激活九寨沟景区管理信心,使得政府、旅游企业以及相关的管理机构可以正确评估危机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使得危机成为九寨沟地区后续发展和进步的推动性因素。在分工协作旅游危机管理体系中,各参与部门要充分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部门对危机进行风险评估,在危机的预防监控阶段,做好协调与领导工作,旅游景区做好协调与应急处理工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做好配合工作,作为社会管理者对公众危机进行处理,分别执行发挥相关的角色机制,有效处理景区出现的危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促进九寨沟旅游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5总结

虽然地震给九寨沟地区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但是在灾后重建和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完整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在政府的主导下正确运行危机管理机制,带领全员防患于未然,树立危机意识,贯彻执行危机预防和处理机制,将危机降低到最小,确保旅游安全得到全方位保障,提高九寨沟景区旅游质量,促进政府与九寨沟景区的合作模式建立和运行,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创立健康、安全、稳定、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实现绿色发展,并将九寨沟景区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典范。

参考文献:

[1]章小平.基于管理熵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10.

[2]李倩.自然灾害对旅游地社区满意度影响探究——以四川省九寨沟景区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190-193.

[3]官海明.分析旅游景区危机管理[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1).

[4]刘泽华,张宏磊,陈星.自然灾害型危机事件后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恢复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6,31(6):104-112.

经济危机案例范文7

关键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国际经验

一、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背景

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报告上,要求在扩大社会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改革原有“需求侧”的被动供给与无效供给的不足,通过制度供给,推动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在改革制度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产权的基础上,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低效或无效供给,通过调整供给结构、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出发,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制度供给的效率与质量,减少低效供给,提高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的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希望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把高质量的、普惠性的、均衡的教育发展好,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起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全球竞争态势的加剧深感危机。二战后,美国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开始干预教育的发展。《国防教育法》《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及新世纪后的《美国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回应世界之挑战:为21世纪而加强教育》等一些法案与报告的出台都是美国面对高等教育的问题与全球的激烈竞争而采取的做法。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欧盟各国纷繁复杂的学位制度、参差不齐的质量标准,极大地影响了欧洲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限制了国与国之间的教育国际化进程,阻碍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与大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在高等教育的封闭性、与非国际化等问题上备受质疑,被各方指责为“大学在知识的创造中没有提出任何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生产力与竞争力的方法”,教授们被指责为“效率低下并试图掩盖缺点的群体”[2]。第二,经济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冲击。21世纪初,面临全球的经济危机,政府财政税收减少,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不足。日本文部科学省划拨给国立大学的办学经费减少6%。2010年夏季的一份报告称,未来3年文部科学省将再削减10%的预算,这对日本高等教育来说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政府也宣布在2011-2022年将减少5%-10%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由于经济危机引发的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也是各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诱因。第三,国内政党理念的促进。美国与保守党两个党派不同的党派意志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代表的克林顿总统上台后不久即颁布《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将美国的教育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而后,小布什在当政期间采取新保守主义理念,使美国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少数族裔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下降,造成学生群体的不满。奥巴马在上台伊始就提出许多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与公平发展的改革举措。日本在结束“五五年体制”后,出现多党执政的局面。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呼声高涨,迫使政治人物不得不思考是否该顺应民意做出一些改变,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提高效率等举措成为日本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总之,教育质量下降、国际竞争加剧、政府财力不足、教育国家化程度不高、政党力图通过教育改革赢得民心等,都是世界各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原因。

二、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经验与特点

1.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出发提高供给效率

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供给效率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尽管多数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不同、历史长短不一、办学目标多样、培养人才的方式有别,但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的是通过调整结构来提高教育资源供给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清除低效供给,合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20世纪90年代,日本通过“远山计划”将耗资巨大、运行机制僵化、办学效益不高的一些国立大学进行重组与合并。改革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由国立大学自主选择合并对象,对自身的选择负责。改革后,日本原来近百所的国立大学减少近三分之一,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了大学的办学活力,还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第二,实行优势互通,提高供给效率。欧洲博洛尼亚进程亦是整合高等教育、调整高等教育供给结构的典型案例。如推行“博洛尼亚宣言”签约国共同设计的、全面介绍学业课程的解释性文件,即毕业证书补充说明(DiplomaSupp1ement),旨在提高学业水平国际透明度以及欧洲通用的可比性学位证明。再如,学分转换系统(ECTS)、教育联合学位制度(jointdegrees)[3]都是欧洲调整高等结构、提高供给效率的举措。此外,德国高等教育的优势互通还体现在大学与相关专业的研究机构合并,以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联互通。如慕尼黑大学合并了在20世纪中叶成立的欧洲著名的经济信息研究所,该所依旧相对独立,在慕尼黑大学开设了大量的课程,这一做法使慕尼黑大学的教学质量与研究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科院校卡尔斯鲁厄大学(KIT)通过合并以粒子物理研究见长的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希望可以帮助该校与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相抗衡[4]。第三,鼓励私立大学发展,与公立大学并举。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都鼓励私人投资高等教育,其私立高等教育比重都达到30%以上,其中,日本对创办私立学校的有关人士提供资助与低息贷款,同时为选择私立大学的家长减免税收,其私立高等教育比重已经达到60%以上。韩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70%,远远超过公立学校的比重[5]。在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府鼓励本国私立大学与欧美大学合作,实行跨境联盟。第四,分层办学,保持其发展的多样性。德国高等教育供给特色主要体现在将大学分为七个不同层级的办学类型[6],通过各个层级之间的资源互补,既保证了大学免于“同质化”的倾向,又避免了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提升了整个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2.从供给需求着手提高办学质量

立足需求的针对性供给是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供给改革的经验之一。第一,迎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力求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如美国社区学院产教合作(CommunityCollege-IndustryPartnerships,简称CCIPs)制度[7]。这种制度主要指学校根据当地企业、商会、行业协会或个人的需要提供人才,同时获得对方贡献的资金、设备等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第二,面向全球,满足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英国开放大学、美国的虚拟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的设立是为了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及社会背景群体的教育需要。开放大学在以高质量著称的同时,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尤其是对弱势群体与处境不利群体提供均等入学机会,并提供补偿拨款或减免学费。此外,日本还提出“建设30所世界高水平大学计划”简称“G30计划”,并将这些大学作为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心来引领整个日本社会的国际化,这些大学计划在2020年接收30万的外国留学生。第三,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筹资。政府拨款不断下降、经济危机此起彼伏、高等教育自身资源消耗巨大等原因导致的资金短缺是各国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直接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大学除了争取政府拨款、购买债券、寻求社会捐赠等方式以外,还拓展了其他的筹资方式。如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等地区已经通过教育彩票筹集大量基金用于学校建设以及科研经费及奖学金资助。另外,以美国大学为代表的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募款,以加拿大高校为代表的房地产信托及资产证券化投资,都是国外高校为增强供给而选择的筹资方式。

3.以制度供给立足带动高等教育创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制度供给,目的是创新。通过制度供给推动高等教育创新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手段。改革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变更结构供给模式。这类模式是把制度理解为一种结构,变更其内部的要素如规则、任务、时间、人员等,通过调整结构中的要素来推动创新。代表案例有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和英国的华威大学。例如,马里兰大学旨在改变学科结构提出《未来十年发展规划》,为促进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培养能力与学科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了如全球环境变化、纳米生物科技、语言、文化与认知等大批的交叉学科。华威大学2010年启动了“知识中心”(Knowl-edgecenter),通过整理五大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敏锐地嗅到前沿信息,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再如,哈佛大学首推的“弹性选课制”和“学分制”,规定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学校选课,学生只要修满学分,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都可以拿到学位。这种制度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以及创造力。二是政府主导的供给模式。该模式包括政策法案的推动以及专项资金的扶持。如政策法案方面,日本政府在21世纪初专门出台了助推高等教育创新的法案《第二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法案中明确提出“争取用未来50年的时间培养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8]。三是利益关联模式。该模式旨在调动和引导大学组织外的社会资本参与,使其作为大学创新的加速器。例如,芬兰国家技术局(TEKES)的企业资助项目明确规定,企业要想获得资助,必须寻找大学或研究机构作为合作伙伴,才能得到资助,同时大学或科研机构想获得更多的资助也要与企业合作[9]。再如,哈佛大学艾略特校长提出的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与“公民意识”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自然科学成果的快速孵化,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的《为了以大学为起点的经济活性化的构造改革计划》,明确提出创新大学与创新企业的互助制度。

三、启示

1.发动政府与市场的“双引擎”效力推动供给效率提升

比较国外的改革经验,我们可以发现清除低效供给、整合优质供给、公立与私立并行发展等举措为其高等教育供给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效率依旧不高,表现为投入与产出效益不高、自身资源配置低效、教育的接受者满意度不足等。针对上述现象,许多教育改革人士以及学者也都提出大学应该“办出特色、分层办学、分类发展”等实施办法,但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根源是我国大学依旧没有处理好与政府、市场的关系,而这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与政府的关系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目前是政府与大学博弈的产物。大学与政府的博弈是一种“非零和”博弈、不对等的博弈,政府对资源的控制使其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大学被动地迎合导致其发展的“错位”与“趋同”。如果高校得到政府的“护身符”,就会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我们的高等教育看似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实际上是迎合政府的需要,是一种低效的供给。与市场而言,它并不是慈善机构,不能满足教育市场中对公平的需要。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能以同样的价值来满足市场对它们的交易需要,它的唯一原则是等价交换。因此,市场只是关照了少数名牌高校,并没有给多数大学带来更多利益。这种由市场引发的大学之间的差异也导致高等结构的严重失衡。因此,在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现实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若想提高供给效率,必须改变政府独大的局面,采用政府与市场的双引擎共同发力。一是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虽然不可动摇,但是可以做出政策性的战略调整,如在区域分布上,应通过建立区域教育财政补偿扶持制度与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来打破中西部地区教育的结构性失衡现状。在对失衡的结构性资源配比的同时,应加强分类指导与评价,侧重与社会经济需求深度融合。在层次分类上,应进一步调整本专科教育比例,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持,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在办学形式方面,应鼓励多元主体办学,如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终身教育的推行。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如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高校所提供的同类专业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开,根据市场的选择进行优胜劣汰。此外,还应鼓励建立专门人才市场供需信号的机构,减少高校专业的设立与淘汰的周期。总之,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建构多元、和谐、共融且可选择的供给结构,通过协调政府、市场与大学的关系,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

2.立足需求构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供给渠道

与其他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我国居民教育消费层次呈现出多样态特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因此,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才是未来大学必然之选,多元化的优质教育供给势在必行。参考欧美发达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经验,我国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着手:第一,扩大高等教育的供给渠道。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失败经验表明,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收社会资本,构建起合理的教育多元化供给制度。同时,应鼓励各大学采取营销式引资战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优势进行市场定位,在历史、学科和专业优势、区位优势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准确定位捐赠市场,才能选择独特营销策略以争取有限资源。如行业学校可以针对自身专业与某一行业的内在联系,与潜在目标建立合作关系,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影响力,吸引行业内部捐赠。地方高校则可以强调自己对地方建设的推动作用,发挥在地方的影响力,争取地方政府、企业以及祖籍本地的海外华人的支持等。总之,多主体分担教育成本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内在要求,是缓解财政压力的必然之举。第二,增强民办教育的办学活力,增强其公益属性导向。根据国际经验,在公办教育财政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民办教育是教育资源补给与缓解资源压力的优选。重视发挥民办教育的“鲶鱼效应”,通过民办教育供给的改革与创新推动教育系统的整体发展。此外,政府应根据不同民办高校公益性程度的强弱,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拨款或专项资金扶持,对公益性较低的营利性民办高校采取保底线的基本补贴,政府通过购买教育服务与委托培训等形式拨款。对满足人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的民办高校应给予鼓励与扶持,如学生奖学金、教师科研经费等。总之,要通过竞争机制培育一批优质大学,淘汰落后高校,形成竞争有序、和谐共生的高等教育生态圈。

3.建立有利于高校创新能力发挥的制度体系

经济危机案例范文8

关键词:出版;危机;公关;管理

目前,国内出版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各种不稳定因素,危机事件产生的概率越来越大。出版社集文化性和商业性于一体,一旦出现企业危机,对自身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将不可估量,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将会遭遇信任危机,企业的文化信仰将会面临社会质疑甚至是否定,其产品将会失去市场,出版社将遭遇经济危机,甚至引发生存危机。因此,出版社应将危机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并予以高度重视。危机管理是对出版社应对能力的综合考验,是出版社遇到危机时能转危为安的重要手段,是出版社立命安身的重要保障,是出版社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1出版企业风险防范

出版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因素是导致企业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出版企业应针对图书生产过程中编校、成本、进度三个主要内部风险成因来切实防范企业风险和危机。第一,严把质量关,从源头杜绝出版产品质量风险。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加大对编校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提高编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出版社内成立专门的质检机构,如笔者所在出版社设立的审读部,这类机构和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科学可行的出版物质检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全社尚未出版的和已经出版的产品进行质量上全方位的监督和管控,及时发现和防范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风险。第二,全方位监控出版项目各环节进度,杜绝因图书生产进度问题导致的企业危机。出版社设专人对出版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实时的进度跟踪和检查,收集出版物生产进度的资料;明确出版物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负责人,明确其职责,严格按照设定好的进度安排工作,保证出版项目如期保质完成;定期召开出版物生产工作会议,充分掌握出版项目进展动态,全力做好出版社部门之间、项目之间的衔接工作,提高总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第三,做好成本管控工作,杜绝因成本问题引起的企业经济危机。出版企业在出版物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效果,决定着出版物的定价范围和盈利空间。与此同时,成本管控还制约着出版社内部的现金周转利用率和投资决策。出版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全方位评估出版项目,少做或不做危险投资;整合人事资源和物质资源;合理节约设计费用;科学采购纸张;合理设定出版物印数和定价;等等。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有足够的空间继续发展,为出版项目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与此同时,出版社要树立危机意识,必须对外部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出版社需要谨记:所有的优势都不是绝对的,如果不能做到及时反应、谨慎处理和深刻反省,就很有可能在突如其来的企业危机面前一败涂地。

2建立出版企业危机预警机制

第一,聘请熟悉出版和著作权实务的专业律师做专项法律顾问,或成立法务部门,从出版项目合同文本设计到运营全过程都有专业化的法律服务相随。第二,做好信息的收集与监测。一是多渠道收集产品的市场使用反馈信息,严密监测可能引起危机的各种因素和表象;二是深度了解并掌握行业相关信息,及时研究和调整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三是研究同行业和跨行业竞争对手,知己知彼,找出自身不足,提出改正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四是对收集和监测到的信息进行细致专业的甄别、分类和分析,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预测和评估,并在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第三,定期举办危机处理理论研究、经验学习、方案设计、知识储备等内容的培训班;开设企业危机应对讲座,邀请行业内专家及法律专家给职工讲授相关知识;不定期进行企业危机应对模拟演习,将所学理论投入实践,切实增强职工的危机应对意识和能力。

3设置出版企业危机专项决策体系

出版社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由社委会直接领导,以危机管理委员会为核心,以危机风险部(或专门人员)为操作手段,并与业务部门紧密配合。该管理部应独立于业务部门存在,只对危机管理委员会负责。业务部门如总编室、出版部、财务部、发行部和编辑部也要设立单独的危机或风险管理人,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其业务风险负责,使危机管理横向延伸,纵向控制。

4出版企业危机处置

4.1快速反应机制

在处理危机时,出版社相关职能部门如总编室、法务部、财务部在整个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管理和服务,先准确识别危机的性质,然后快速反应,主动采取措施,控制局面。如针对出版物质量危机,出版社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发行部召回已经流入市场的不合格出版物。对不合格的出版产品进行召回,是出版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出版企业危机公关中最有效的手段,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出版社自身形象和信誉。

4.2有效沟通机制

1)出版社要掌握对外报道的主动权,第一信息源必须真实可信,要如实地向公众传达事件的全貌。例如,某出版社下属杂志社因涉嫌版面买卖和“一号双刊”而被读者投诉,后被上级管理部门责令停刊整改。该刊物曾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型期最有影响力的纯文学杂志之一,曾经一度每期发行量能达到两万份之多,众多文学青年都以能在该刊刊登作品而引以为傲。危机事件的发生对该刊物产生了非常致命的影响,如何处理和化解危机决定着期刊的生命。首先,该出版社负责人就该事件对公众进行了如实的解释说明,并诚恳道歉。其次,该出版社针对网络媒体负面报道进行了紧急的危机公关,消除了大部分负面影响。再次,该出版社深刻反思问题所在,积极进行整顿,切实保护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品位高度。经过合理科学的危机管理及之后多年的再建努力,该杂志社重获大众的信赖,仍然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们提供着健康良好的创作环境,重塑了自身信誉和形象。出版社在应对诉讼事件的危机时,由法务部门负责诉讼事务,公关部门负责对外宣传,积极透明地面对媒体,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事件信息和进展。2)危机事件发生后,出版社在态度上要真诚、积极,要能与相关媒体和其他外部组织进行有效合作。不久前,某出版社与浙江省某民营公司合作类教辅项目因字词、计算、答案有误等内容质量问题被读者投诉至当地新闻出版局质检处。出版社经过调查,发现该教辅当季并没有在出版社办过手续,责任编辑甚至没有见过稿件。该批教辅图书是在出版社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当地公司私印并流入市场。为了维护出版社的信誉,出版社责成当地公司及时召回这一批不合格的教辅,同时,责任编辑和公司相关人员一起,找到了这位读者,真诚地向他道歉,获得谅解。同时,启动这批教辅编印发流程,保障当地师生正常使用,最大限度地消除该事件对出版社造成的负面影响。

4.3协同应对机制

出版社危机公关需要多部门统一配合进行应对处理。出版社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应该有意识地挑选训练有素的人员来协助危机公关活动,在对外宣传上口径必须一致。如果不同部门的对外宣传解释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极易让社会和公众对出版社产生怀疑、不信任,甚至是否定,对出版社危机的处理和解决百害而无一益。

5危机事件的善后工作

第一,进行危机的评估和总结。记录、检讨危机事件的经过,制订靶向明确的反危机预案和危机管理计划。[2]第二,针对产生危机的问题进行整顿。排查危机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症结,总结评估,提出改正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进一步修正、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经营模式等。第三,走出危机,寻找商机。危机往往能为企业制造新的经营或生存环境,出版企业管理者要基于“责任高于一切”的原则,把握“态度决定一切,行动胜于语言”的关键,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探索企业经营发展的新路子。

6结语

新时期的出版社在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必须从战略高度谋求企业内部变革和科学合理转型。这要求出版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企业科学管理,狠抓各项制度建设,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危机管理作为出版社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并积极付诸行动。危机管理应纳入出版社的常态化管理之中,并成为出版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一,应该伴随着出版社的成长和成熟而日益完善。做好危机管理工作,能对出版社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能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添砖加瓦,成为其“二次创业”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范晨芳,王敏.出版社危机防范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与出版,2008(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