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知识范例

经济社会知识

经济社会知识范文1

1.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首先,知识经济改变了传统会计计量理论,计量对象从有形资产转变为无形资产,加大了计量难度和准确度。知识经济时代,产业主体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创造性、潜在性和后延性,尤其是高新技术类型企业,传统的有形资产计量已经完全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次,知识经济使会计工作重心有原来的重复复杂的日常会计实务转变为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方面,传统复杂的手工会计逐渐转变为智能会计。再次,财务报告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也发生很大变化,比如未来财务信息预测、公允价值运用、无形资产等都发生很大变化。

2.知识经济对会计管理的影响

本质上讲,会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知识经济改变了市场价值形式,相应也影响了会计管理。知识经济改变了会计管理的环境,人才成为企业最大的资产,由于会计管理的主体变化为虚拟知识形式的无形资产,这使得会计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更加倾向于科技、人才、创造力的管理。另外会计职能也由原来的核算、监督职能增加了决策职能,会计工具也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二、我国财务会计改革的主要障碍

首先,随着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力度日益增大,网络经济、高新技术行业应运而生,这就使得原来的制度建设与改革开放的进程不相适应,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其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会计操作的手段和工具也更加复杂,在实际会计操作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一些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再次,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并未与国际接轨,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最后,知识经济与数字信息技术给会计发展带来一个飞跃,这就要求相应会计人员具备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综合素质,会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改革分析

1.会计理论改革创新

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重视知识经济对会计环境的影响与改变,加强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将会计目标转型,转变为以计量企业资源和权益的变动、收益过程的企业主体性会计目标模式。对于会计假设也要相应改变,包括假设主体、非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等。对于会计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界定,从会计利润角度看,明确现行的资本制度下的利润含义,对现行的资产含义进行扩张,进一步丰富资产内容,引入无形资产和知识资产概念。

2.会计实务改革创新

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实务的改革创新应集中在会计职能改变、弹性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具体方面,针对知识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出现,并且以逐渐成为主要的会计计量对象,因此应研究引入新的计量手段和方法。比如以历史成本为主、多重计量属性并存,多元记账等。知识经济对人才的依赖使得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主角,应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财务报告进行改革,比如会计披露范围进行创新,扩大披露范围,将无形资产、非财务信息等引入披露范围,披露方式借助数字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增加纰漏方式,使其灵活多样。

3.会计管理改革创新

经济社会知识范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

现实生活中,由于主体的需要、动机和目的的不同,因而利益也就不同,在交往的过程中利益的不一致,必然导致冲突的发生。现代社会的分化和分层的加速,使利益冲突更有扩大的趋势,不仅存在着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而且存在着主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制度作为调整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规则体系,目的在于解决主体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利益冲突,这是通过制度的激励功能来实现的。

1制度伦理的内涵

要了解制度伦理的内涵,首先就要弄清楚制度的基本含义。制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范畴,可以多学科、多角度来加以界定。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制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准则体系和某群体、行业、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它包括规则、法律宪法等正式约束和行为规范、习俗、自愿的行为等非正式的约束;一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制定、完善并执行准则规章的活动及制度建设。早期制度经济学派的创造人之一康芒斯认为,制度是指约束人的行为的集体行动;诺斯也把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实施及其特点作为制度的重要构件。因此,制度既指准则也指准则的活动[1]。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建立制度伦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的需要。如果在设立经济、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制度时没有任何道德上的考虑,在这些制度中排斥任何伦理因素的影响,那么,合乎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等要求的行为就可能同时违背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等的外在压力强于伦理道德的外在压力,伦理道德的实际作用就会被大大衰减,道德建设就会被驾空,就不会落到实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同志所讲的制度“好”和制度“不好”就是对制度所作的道德价值评价。因此,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是当前道德建设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许多制度和举措都在从根本上反映着制度伦理的要求。制度伦理从人类社会有序化、规范化发展目标中,揭示制度蕴含的公正、平等、自由、权利等伦理学意蕴,用以调节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及其利益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而且,制度伦理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制度变革与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诺斯说过:“一个社会的健全的伦理道德准则是使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活力的粘合剂”由于市场经济体现着各种利益之间的竞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造成经济上的不平等。由于经济不平等,出现贫富两极分化,金钱侵犯权利等现象。就是说,由于利益关系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竞争,加剧了伦理关系的紧张和冲突。为了合理调整利益关系,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实施一种以平等和公正为基础的制度安排成为日益迫切的要求。在此意义上,建立制度伦理成为制度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2]。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伦理建设的内容

要解决上述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进行制度创新,也就是使一些伦理道德规范制度化,借助外在强制实践伦理原则。考虑到经济制度分为实现宏观层面的根本制度,中观层面的体制制度和微观层面的具体经济制度三个层面,因此我们在构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也相应地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是实现共同富裕;中观层面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微观层面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是实现自主意识和公平竞争[3]。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所蕴含的根本伦理目标和价值取向,因此宏观层次上的市场经济制度伦理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大优越性所在,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体现。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人类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等和共同富裕。因为,在公有制下,生产资料的占有才是可能和现实的,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起点上的公平竞争,最后结果的公平分配才是可能和现实的。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这就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伦理道德的价值,是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和现实、目的和手段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们都过上富足文明的好日子,共同富裕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根本价值目标。第二、自主性和公平性是市场经济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微观层次上的市场经济制度伦理是实现自主意识和公平竞争。马克思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作为权利主体,它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它们的交易是“自主自愿,任何一方都不使用暴力”。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式的经济,而竞争的前提是自主和平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体的制度伦理必须具有自主性和公平性。市场经济制度所坚持的分散化自主经营原则,强化了各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平等性原则唤起了人们对公正精神和有序竞争的渴求。市场经济制度的活力正是来自各经济主体的自主意识和公平的有序竞争。因此,实现自主意识和公平的有序竞争就构成了微观层次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总之,这三个层次的制度伦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宏观的制度伦理是中观和微观制度伦理的价值设定,中观和微观的制度伦理服从并体现制度伦理,体现出现行市场经济制度多蕴含的道德价值理想。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2-15.

[2]龚天平.论制度伦理的内涵及其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2-26.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335.

经济社会知识范文3

关键词:地学智慧;元素;高校环境;景观设施设计;地域文化;环境设计

引言

国内高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可读性逐渐引起了社会关注,各高校在文化引申中外延了包含艺术、情感以及诸多其他感知要素的内容。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约旦,在开学典礼中曾对环境空间与高校文化的关系有过一段精彩的讲话,“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1]构筑物发展的历史离不开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沿革,其形态的生成逻辑也与人的精神形态、当地地域条件、场所的历史脉络紧密联系,从而反映着所在地域特有的文化。可见校园构筑物与景观陈设在提升校园环境空间的内涵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由它们引申象征出的文化精神,更构成了当今高校教育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现今校园的景观环境表现出了较多的问题,大多数高校校园,从规划格局到植物配置,从环境要素到景观陈设,往往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单以环境空间来看,各高校间似有诸多雷同,故往往难以通过高校环境空间来辨别各校的文化与当地特色,更无法从中感知其特有的文化脉络与场所精神,这是一种缺失地域文化元素的体现。另外,当谈到对校园环境的设计,大部分高校在规划设计校园空间时往往重轮廓,轻细节。对于校园特征的体现,一般校园在设计时通常只考虑图书馆与礼堂等重要建筑的形态与相关设计,而容易忽略那些与师生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观场所与设施的设计,这种仅关注主要建筑的校园空间往往是缺失整体协调性美感与地域环境特征的。所以针对上述提出的高校校园问题,为有效改变现状,避免校园空间的单调性,强化高校环境景观设施及其场所的地域特征。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将提出“地学智慧元素”这一概念,并将概念引入到高校的景观设施与空间场所的设计中去。“融入环境,而非环境适应人类”,地学智慧元素在高校环境空间中的渗透应当呈现出一种油然而生的状态,这种对地学智慧元素进行吸纳的设计在师生的校园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提升上,也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是设计者在设计前期应当去思考的内容。

一、地学智慧元素的概念及前人研究

(一)“地学智慧元素”的概念定义

“地学”,指基于地域文化延展出的学问研究。它由各维度与地域相关的信息,如当地自然环境的风格特征、人文历史的发展沿革、特色产业的形成脉络以及相关社会环境组成。地学是一种综合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以时间与空间为轴双重维度发展,并着重以地域为基础展开的学问研究。“智慧”突出了这一概念的特点,是对“地学”中丰富而庞杂的学问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炼浓缩与合理抽象。“元素”,则是将经地学智慧浓缩出的文化信息进行符号化的提炼[2],成为可视化、可运用的符号标志,并转化为可多维度运用的元素融合到景观设施与小品的设计中去。图1为剖析上述步骤的分解流程图。本文将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即针对高校环境景观设施的设计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学智慧元素的引入方法探索。需要注意的是,“地学智慧元素”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但较之是更为深层次的递进概念。相比通常论述的地域文化,地学智慧更注重其中能够被拓展,延伸,追根朔源的具体要素,是一种以具象的形体展现抽象文化的方式。引入地学智慧元素对高校的环境场所与景观设施进行设计,将不论从轮廓还是细节上,都可以相呼相应,相辅相成。高校作为诸多文化的载体,成功引入这一概念进行设计的成果可成为其文化的宣传实体,成为高校环境内在的品质与风范,形成一种“态”,而这种“态”对环境的融入也可以更好地塑造每位环境体验者的内心。

(二)国内高校引入“地学智慧元素”的相关设计研究

通过调研分析,现国内许多大学的校园景观设施及场所设计,已有较多以地学智慧元素作为设计切入点的案例。主要表现为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保留与融合,对周围环境风格的吸纳与对场地肌理的顺应。[3]首先介绍的案例,是将保留历史作为校园景观设计切入点的北京大学,北大校园内保留了多处古园林遗址与一批经典老建筑,充分体现了校园对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校园以未名湖为中心点,在校园主轴线上分布了诸多体现地学历史文化价值的景观陈设,如蔡元培雕塑,钟亭,翻尾石鱼等,这些文化构筑物以未名湖为中心进行环绕排布,产生了一种文化的向心性。同时,该校诸多学生设计团队也在不断基于地学智慧元素对校园空间改造提出意见,产生新的景观改造项目。对于环境风格的吸纳汲取,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环境空间设计是应用这一地学智慧元素线索的典范。作为中国最有历史沿革的艺术院校之一,王澍先生以“山水观”作为校园设计的基本理念,校园中的建筑、景观空间、构筑物的设计都汲取了江南地区山水交融的风格特色。这一地学智慧理念在整个校园空间中交融贯通,校园融汇了杭州最原始的山水文化,使这里的环境与现代城市缺少特色的钢筋水泥丛林分离而自成体系。校园内一系列山水画卷式极具江南风情的景观设施与构筑物,成功塑造出了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山水书卷式校园。[4]对于地域肌理的顺应,本文将主要以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为研究对象。川美的校园设计,结合着重庆原始的农业产业以及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以“乡土景观”为地学智慧主题。整个校园的环境设计,从自然界面到人工界面,从建筑物到景观构筑小品,无一不顺应着场地肌理与人文肌理。校园内布置着各类具有乡土特色的环境艺术装置,景观小品设施,这些设施的建成空间也都保留了诸多场地原始信息,将整个川美校园营造成一处颇具艺术气息的山林桃源。[5]以上引入地学智慧元素营造校园景观环境与设施的研究案例,可为本文提出设计策略做参考。下文将对几所高校的案例进行更为细致的剖析,分析它们应用相关元素的具体手法,这样可进一步帮助探索“地学智慧元素”的研究切入点与引入方法,并进行相应设计策略的归纳总结。

二、地学智慧元素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该部分将剖析几所高校景观设施设计案例的优缺点与具体操作手法,总结引入地学智慧元素进行设计的一些已有方法。从而这些实践研究可为最后梳理出应用地学智慧元素进行设计的方法策略做支撑。

(一)以地域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地学智慧元素应用

以北京大学的“果雨花园”项目为例,该项目将重点放于利用原有地域资源进行景观环境设计上,对原场地的自然资源采取了环保的再利用措施:设计团队将几段原场地中从被大风吹折的古树上切好的木桩,进行修整与塑形,作为了场地里的临时座位。利用场地原有的清水混凝土墙强调空间边界,甚至激发了一些其他功能—墙顶部的台沿面被作为了一种非正式的座位,可供过往的学生休息,作为了一种临时休憩场所。同时,场地环境中原有的柿子树和核桃树被保留下来,进行了再利用,利用它们限定出主要的活动场地,避免了使用其他材料来限定空间的不必要资源浪费,也回应了场地原有的自然地学环境,如图2。由此案例可以得到一些今后设计的理论实践经验,在这个校园空间改造项目中,对于原有地域资源的再利用手法多而丰富:如取材于校园内被风吹折的古树,将之进行简单处理后作为天然的景观座椅,是一种贴近周围地域自然环境的校园家具[6];同时,该设计也利用场地原有的混凝土墙与果树进行空间界定,尊重自然,顺应地域的同时也避免了额外界定空间的材料资源的浪费。通过多种手法利用了周边自然地域资源,紧密结合自然环境关系[7],该案例的操作手法是一种典型的,提取了与环境相关的地学智慧元素进行设计的策略,从而使该处景观空间具备了地域自然环境中的特殊性。

(二)地域历史文化为主线的地学智慧元素应用

若要做到应用以地域历史文化为主线的地学智慧元素进行设计,应当提前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沿革与成因,从而梳理条条脉络与线索。一个地域长时间发展以来的传统根基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脉络是重要的地域历史文化线索,也是设计景观设施时应当进行研究和利用的地学智慧元素。以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为例,重庆的根基产业为农业,四川美术学院校区内的景观设施也都遵循着当地的文脉印记[8],相关设计都广泛吸取了诸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元素。在校园的景观设施中,将很多传统农业生产用具如石磨、水车、耕地犁,以及农村传统生活用具如水缸、陶罐以及古建中的花窗,都转化为了景观小品,一并融合到了乡土特色的景观环境之中。[9]将传统根基产业内的乡土材料与现代艺术设计手法相结合,是现代高校空间艺术设计与乡土地学文化元素充分结合的代表。

三、地学智慧元素在高校景观设施中的应用策略

在地学智慧元素中“地学”含义的中,最核心的要点就是其“地域”。地学智慧元素的形成与表达,离不开与地域相关的各分支脉络。由“地学”引申出的设计策略分为表象层面与内在层面。表象层面通过即日常可观察到的空间环境特色,如以选材与形态为出发点提取地学元素运用于设计中。内在层面则是剖析与地域环境相关的历史文化,结合当地人们相关记忆,探寻该空间的场所精神,从而引申出与之相契合的环境设施内部的文化内涵与寓意。[10]

(一)以地域环境因素为要点进行设计

应用地学智慧元素的环境设施设计首先应当植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高校所在场地的地形地貌、原生自然植物、当地气候变化等自然元素特征都可引入地学智慧元素的设计,这些与表象层面的相关元素往往能给设计形态带来十分直观且显著的影响,也使设计具有了特殊性。对于地域环境的特征元素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来进行具体提取与利用:

1.提取地域特色文化凝炼为设计元素:地域环境要素的提取,也可以以某一地区的特色文化为设计灵感,如江南地区的纹样多变的花窗窗格。图3是笔者的一项设计成果效果图,本方法将以该设计项目为参照进行阐述。该项目设定场地于江南地区某大学校园内的一片空旷湿地处,面朝溪水,设计内容为一处特色窗格文化廊架。该设计着重以江南地区建筑立面上的的窗格纹样为灵感,笔者收集、整理并提取了各式窗格纹理,进行了窗格形态的归类,从而将选定的,提炼出的窗格纹样图案通过艺术处理手段,运用到廊架隔断面的设计当中。如图4的廊架立面图可见得,用文化窗格的方式代替传统形态隔断的设计效果。这项设计以窗格纹样为元素设计廊架内部隔断;顶部以不规则起伏面做构筑物屋顶,两端相对来说起翘,也是提取了传统中国建筑屋顶中飞檐翘角的特征;支撑柱伞状撑起屋顶,其形态远看正如水乡常见的油纸伞形态。上述手法均是以地域特征作为地学智慧元素主线的策略与运用手段,使得该构筑物除形式上较为新颖,风格上更加契合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作用上,镂空的窗格相较于传统的实墙面,更易于促进廊架内外空间的渗透,加强构筑物两侧的空气流通,光线交融,配合特殊的窗格纹样,阳光洒于地面,更形成了特殊的光影艺术效果。同时,灵活的风格空隙更增加了过往人群的视线交流。无形之间,廊架成为了校园空间内的一处文化纽带,易于唤起师生对中华传统优美纹样的记忆,更是一处能够校园地域片区特色的象征。这种从地域环境要素出发进行设计的手段,因其设计成果的文化易读性,且地域指向性明确,可作为是一种对江南地区窗格纹样魅力的弘扬手段,是一种将地域特色文化转化为地学智慧元素的操作手法。所以,该项目的设计手段可为今后着重于地域要素进行地学智慧元素的引入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2.选材于周边已有构筑物进行设施设计:对于应用地学智慧元素的环境设施设计,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场地区域内周边原有构筑物的材料、形态等来进行相契合呼应的设计。这种契合具体表现可以是在设计时,选材于周边已有构筑物,或吸取其形态特征,这样的设计对周边地域环境的创作包容度更高,可以使环境小品和谐地融入到周边环境中。例如,若周围大都是砖石材料的构筑物,则可以设计以砖墙等砖石作材料的环境小品作为校园内的空间分界设施,以起到装饰校园、分隔校园功能区的作用;同样的,如果周围大多是钢筋水泥的现代构筑物,那么也可以相应选用合适的混凝土、玻璃、钢等作为材料以及现代造型的设计形态,设计具有现代感的环境设施,配合极具现代感的流线型造型设计景观座椅、景观花池等小品以契合整体氛围。[11]

3.提取自然风格融汇于设计基调:针对地域环境因素的景观设施设计,另一种设计策略是要顺应当地的风格基调进行设计。一般高校的风格与城市风格是融汇一体的,就好比在江南地区,应当融合依山傍水的江南风情,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园内构筑物设计大部分都吸取了江南地区典型的白墙灰瓦的颜色特征,运用清淡朴素的颜色,以及运用木材、灰瓦等材料进行校园休憩构筑物的设计,让师生穿过廊架等构筑物时仿佛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感受到宁静的水乡地域氛围;在地势复杂的区域,则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层叠变换的地形,将之转化为设计的独到亮点。如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在多级高差处设计层叠向上的景观大阶梯,相关小品的形态都顺应着特殊的场地特征,多运用曲线、折线等不规则无序元素设计构筑物形态。这些操作手法可以化解地形起伏不规则的难题,同时又有着与平原地区不同的特殊环境装饰效果,也具有着引导行人行进方向等其他的作用与功能。从而这些操作手法与策略都可以做到融汇当地城市或片区风格,设计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景观环境设施与空间。

(二)提取人文历史元素为文脉进行设计

以历史文化元素为文脉的地学智慧元素主要指高校所在的地理片区,历史上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淀,文化与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历史文物、民俗文化、自然古迹等并与所研究高校有所关联的人文文化历史遗存元素线索。[12]这种历史遗存元素,时刻渗透着人们与高校师生的生活日常,配合时间线的串联,形成历史脉络。设计者应当在了解当地历史与文化沿革的基础上,汇总分类不同主题的发展线,将主题精神融入到地学文化符号中去。

1.以历史沿革为设计脉络:一所高校的建校历史往往是与社会历史相互交织而非常复杂的,其中将对高校历来有所贡献的人物线索,建校历史上着重突出的事迹线索,两条线相串联起来,就是一条具有丰富内涵与深刻纪念意义的历史遗存元素脉络。以历史人物与事件为设计主体,首先应从高校的历史文化脉络出发,进行相关梳理总结并作为设计主题。设计调研初期可以从探访校史馆,研究母校前身开始,探寻根源。如原国立中央大学后拆分为江苏九所高校,并有被九所高校着重纪念的九鼎。以此为法寻得根源后,则可以相关事件作为题材,可将纪念性的年份数字、地理位置信息、名人寄语等元素进行相关艺术处理,将之可视化、实体化、元素化,以此为源设计出的相关景观雕塑小品将带有强烈的纪念性,更易唤起师生归属与认同感,凸显高校悠久的历史沿革。同样的,对本校发展极具贡献的人物也可以作为纪念性对象,设立雕塑小品于纪念性广场中或相关教学楼前,配以相关历史背景介绍,也是一种凸显高校地学历史文脉的典型操作手法。

2.以文化学科产业为设计主体:对高校历史文化事件追根朔源的同时,不能忽略相关特色学科产业的历史发展沿革。这种更深层次的历史发展脉络,往往对高校的历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推进作用。这些设施小品的设计若做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或是感官体验,方能体现地学智慧元素的应用。例如江苏大学的特色农机学科,中国美术学院的国画学科等,都是值得被各高校重点宣传展示的对象。可以将这些重点学科的特色通过相关学科成果的形式展现、宣传,并将之转化为相关主题的设施设计,例如在江苏大学设计相关农机应用的小型环境小品,给学生提供与小品互动参与的可能性,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这些小品设施与学科的相关性,体验其可操作性,更能给人以强烈的肌肉记忆,并深化精神感受。这样可互动性的环境小品,往往便是设计能够体现文化学科产业特色,应用地学智慧元素的环境小品的切入点。

结语

经济社会知识范文4

关键词:社会转型;经济法;价值;实现

因为社会转型是一个需要全人民参与的系统的工程,在社会转型视域下,社会转型的重点应放在经济法价值理念构建和具体实现思路的思考上,使社会结合经济更加和谐是重中之重,让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得到平衡,以上问题在经济法价值实现中都要认真思考妥善解决。如果处理不好,即会使市场化程度削弱,还会危害消费者应有权益。

一、价值与理念

经济法的理念,经济法作为经济方面的基本宗旨,偏重点在于实际的正义,侧重实质性的正义,它也在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成为更高水平的标准。而旧的法律体系太过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意义,人们在经济上不够自由,并且,损害了个人利益,甚至限制了社会利益。致力于整顿经济法现状,即提出了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方案措施,又要担负社会转型进步的职责,使人们养成公平、自由等习惯意识。从经济法理念层面上说,社会本身就是基础,社会需要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实现共同进步协同发展[1]。而且,经济法的理念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要随着社会改变而进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经济法未来的建设和执行。经济法的价值方面,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公平、平等、自由等几个方面始终是价值体系的宗旨。一些学者认为对于经济法,公民的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因为它的价值客观存在。然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是统一主体和客体的桥梁,经济法价值有目的性和工具性两种,主要负责目标的实现和执行主导过程的是目的性价值,而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是工具性价值。经济法的机制和价值具有一定通性,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都十分看重,将这当做基本目标,向着社会统一共荣的目标前进[2]。

二、经济法价值的实现路径

第一,说明政府的管制权利。首先确定政府管制的权利,了解其管制对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便行驶其管制权利。如今的经济市场行业垄断横行,而且充斥着恶性竞争。作为经济管制行业中一员,要努力改变现状,对目前社会环境认真调研,及时颁布相关法规,要明确管制对象,解决管制内容混乱问题。市场管理过程中,在调节市场活跃性时,可以通过经济法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从而实现其价值。然后,在政府管理体系当中,管制主体要明确并进行阐明,要明确其各部门具体职责,划分职权。各部门应该严肃履行相应的职责,严防出现一个职权被几个部门争夺的现象,再者,用流水线一样的管理措施高效高质量管理经济市场,使管理更加有序。在实现经济法的价值观念时,重点在于管制方法,即能够依据合适的管制措施规划行为方式,也能够依照行政经济法的内容划分管制措施,将合适的经济法理念融合到管制措施中,这样各种经济产业全能被合理规范的管制。第二,创新公共治理模式。在原有的管理体系中,政府在管理中占绝对主导,而社会和公民地位被动,只能听从管理,接受政府分发的各项权益。如今社会正迅猛发展,这促使法律并不能使全方位管制成为现实,政府作为管制的主体没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管理方式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多维立体式主体的构建,应该将权力作为基础,改变将社会政府作为主体的现状,全民参与管制,才能更准确体现出公正、平等理念。公共的治理模式需要全公民的参与,要激励公民及时自我保护,提高自保意识,并认真履行职责。与此同时,政府应该时常和公民进行交流互动,举个例子:政府应构建处理解决公民自身困难的网络平台,公民也应自觉做好监督工作,以确保政府顺利开展工作。由此可见,在建设公共管理模式时,学习借鉴国外成功案例是可行的,将借鉴来的方法灵活合理的应用于经济法中,让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得到发挥,从而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同时让平等的价值理念得以真正实现。第三,规范社会保障机制。首先,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在一些管理决策中,必须明确各机构间经济、业务、风险等具体情况,原因是虽然听证设施齐全,但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其次,经济法明确示意,具有听证机制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其合理正确地执法。最后,通过改进公益方面的诉讼机制,以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尽量防止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冲突。另外,公共管理与社会利益关系紧密,从根本上说,政府将自身职权赋予公民,在政府、公民共同治理的情况下,使多种形式的利益需求得到满足,这就是公共治理。

三、总结

公共治理要实现要通过如下几个方式:首先,从当下视角分析,需要消除权利的中心化,以便建设合适的服务模式。其次,需要公民积极地加入,以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工具,使生产方面实际需求得以满足,使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继续保持统一。最后,合理规范程序的保障制度。社会转型视阈下,探索价值理念如何实现的方法是最关键的,并且,促进公民、政府、社会三者协调发展是最重要的理念。更多的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应用法律管治市场的秩序,最后将经济法的价值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曹胜亮.社会转型视阈下经济法价值的实现理路研究[J].政法论丛,2016,12(3):137-146.

经济社会知识范文5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经济体制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提高对农业的投资比重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重建农村基层组织,改体制为实行生产责任制和政社分设,建立适应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新型组织体系,确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济经营体制。这些改革在农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使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发展。自1985年开始,伴随农产品产量的迅猛增长,农村改革由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延伸,政府开始积极引导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依据不同情况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在稳定第一产业的同时加大力度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对乡镇企业进行政策帮扶,使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加快发展小城镇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阶段的改革使农村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89年,农村改革进入了调整期,这一轮经济的调整仍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持续深化改革的同时抑制通货膨胀,调整投资结构,将投资重心向农业转移。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在践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出现了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收回农民承包地以及任意改变土地承包合同等做法,导致在农村出现了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质疑的声音。为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家庭分散经营有效对接大市场以抵御市场竞争带来的巨大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运而生。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实现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推动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以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到了21世纪初,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点之一。主要是通过取消农业税费,加大政府补贴,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实施“三权分置”,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可流转,这既保障了农民利益,又有助于发展规模经营,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经营权,可以更大胆投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从40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看到,不同阶段的改革策略体现出对农村格局和主攻方向的动态调整,体现出从震荡效果最小的环节切入,通过物质积累和体制机制的逐步深入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农民与土地关系始终是改革主线,市场化是改革方向,因此,40多年来,农村经济改革具有主线的连贯性,方向的正确性,并成为支撑和驱动整体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表1归纳了自1978年以来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2.1农业生产经济组织化程度不高

当下,伴随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入,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围绕粮食过剩问题将通过种植面积的调整进行改善,但与之相伴随的是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将严重影响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无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在调节生产、稳定供求的作用,同时缺乏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也就无法改善农民在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自然较差;再加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无法及时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同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节本增效措施,导致无法降低生产成本,也就无法应对进口产品的价格冲击。

2.2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障碍

由于户籍制度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未发生改变,导致城乡之间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仍面临着社会保障资源分配的失衡,农民仍具有职业和身份的双重特征,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仅仅体现为促进就业的意义,这不仅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也积聚了社会矛盾。

2.3农产品市场体系落后

当下农业市场主体发育不足,要素市场发育不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价格保护机制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落后,交易模式单一,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无法实现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建议

3.1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方向,培育新型农业综合主体,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农机、农技、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以改善农民在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做好对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利益的保护,完善补贴机制;在确保口粮安全和谷物基本供给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化与“价补分离”的改革方向,允许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由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引导资源配置,从而减少价格扭曲和资源错配。

3.2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党的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应的,我国社会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二元结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表现,因此政府应加快户籍、土地、就业、教育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性制度安排,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并轨,实现城乡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双向流动,同时鼓励引导广大非公有制企业,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等形式与农村开展产业合作,推进城乡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之间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3.3加快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提高市场化程度,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新“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机制改革,以稳定农户的积极性和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同时,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集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物流集散于一体,促进产地和市场的紧密衔接,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引导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得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从而提升市场主体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双林.怎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人民论坛,2017(23):25-25.

[2]冯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案例探究教学——从豫中农村一农户的变化认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8x):16.

[3]钟桂荔.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与改革路径——基于吴忠市盐池县20个村的调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63-68.

[4]周敏.浅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J].经贸实践,2017(8x):141-142.

[5]王劲屹.农村金融发展、资本存量提升与农村经济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2):64-81.

经济社会知识范文6

【关键词】社会实践;育人价值;新时代;大学生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1]。近年来,党和国家以及各级高校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育人,2018年多次在座谈会上提到青年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大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要与第一课堂中学到的理论文化知识相结合,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落到实际行动上。

一、新时代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

(一)社会实践有利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就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高校要将新时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第一,积极参加科技文化竞赛等类型的社会实践一方面能够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促进大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第二,参加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及道德品质的发展,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社会实践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杀、抑郁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高校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第一,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树立正确的、符合自身发展的人生目标,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第二,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能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3]。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第一,参加科技文化竞赛、创新创业类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积累创业就业经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第二,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就业形势、理性地对待就业压力,并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及就业取向,理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二、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充分利用价值引领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体现在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信仰,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锤炼品德修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一新生入学后每月举办一次“爱国爱党教育日”活动,同时,利用晚自习每周定期播放《大国工匠》《榜样》《信仰》《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开讲啦》《理响新时代》等10几部教育片以及《战狼》《流浪地球》《建国大业》等红色电影,切实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一百周年等为契机,创造性地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价值的引领作用。

(二)充分利用知行大讲堂,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十佳优良学风班”、“十佳学风宿舍”、“十佳大学生”“十佳考研之星”、“十佳自强之星”等一系列的评选活动,充分挖掘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每月举办一次“知行大讲堂”,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获得者以及十佳系列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举行仪式,加强学生的仪式感,并让这些同学向全院学生作报告,发表感言,讲述自己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等事迹。在“知行大讲堂”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讲者既能获得仪式感、荣誉感,又能为全院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同时,对受到资助的学生举行内部的仪式,保护好贫困生的自尊心,并利用“知行大讲堂”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鼓励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要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回报社会。

(三)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要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志愿服务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大学生要勇于担当。利用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走进养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另外,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弘扬“雷锋精神”。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服装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织梦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播扎染、刺绣等知识,继承民间传统技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同时,高校要利用重大国际赛事,如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世博会志愿者、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等,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四)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辐射带动作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党性修养,举办院级“青年马克思工程”学生党员骨干培训班,针对班干部和积极分子开展共青团知识、党史、学生干部工作方法的培训。每年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全部参加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走访老党员,重温峥嵘岁月等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党史,提高学生的党性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另外,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帮一扶”实践活动,对存在学业困难、心理问题等重点关注学生进行帮扶,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榜样,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利用科技文化竞赛,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高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等部门举办的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同时,高校也可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开展符合学生发展的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业活动等,如德州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开辟“创业谷”,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等。

【参考文献】

[1]伍廉松.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北京青年研究,2019,2:97~102

[2]思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立德树人价值研究[J].才智,2019,4:110

经济社会知识范文7

关键词:金融资本主义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全球化;建构;创新;改革

如何在金融资本主义体系中谋求发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中国道路”,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因此,只有准确分析中国具体国情,深刻洞悉国际资本主义秩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才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准确的建议。

1国际资本主义体系的扩展逻辑

资本主义最初萌芽于意大利,但兴盛于英国、法国和美国。在其确立后的两百多年里,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其核心源于资本的“魔力”。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不断地扩张,由此带来了两个积累,即资本的积累与贫困的积累,因此,资本主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国际分工的基本建立、世界市场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出现、全球殖民体系的建成为主要标志的一个世界性的国际资本主义秩序开始形成。在这个体系中,欧洲列强转型为现代民族国家。由于资本的积累和贫困的积累不断地进行,两极分化日益加重,生产的不断扩张和工人生活的日益贫困使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达到了边界,只有通过刺激消费和创造新的经济空间来解决;贫困达到了边界,则会引发社会革命和严重的经济危机,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深层次分析,是资本主义强国瓜分世界,赢得更多经济空间的必然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在遭受惨痛的教训之后不得不重新反思现代性的后果。一方面,经过战火的洗礼,世界各国人民都不愿再重新卷入战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矛盾仍然没有克服,资本依然要寻求扩张的空间。因此,在美苏等大国主导下建立的新的世界秩序就是大国直接相互博弈的结果。在这个秩序下,资本主义通过新的方式在全球进行扩张。

(1)产业链:建立国际生产线,母国遥控他国,通过产业链进行生产控制,具有科技含量和高额利润的研发和销售在母国进行,利润率低、缺乏科技含量的生产环节在他国(一般是第三世界国家)完成。由此形成产业链权力结构。

(2)金融链:主要依靠虚拟经济网络。金融权力使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资本具有预付的性质,通过金融网络把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为产业链提供资金保障。预期产生了虚拟性,金融链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权力结构。大众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个国际网络也是不平等的结构,发达国家通过发行大量金融衍生品,不但吸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同时达到了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的目的。

(3)贸易链:资本只有制造流动壁垒,才能促进高额利润的产生。通过诸如“知识产权”“关税”“劳动力”等要素,通过不平等的贸易,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

(4)文化链:以西方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文化符号系统,占据国际文化的统治地位,形成国际文化霸权,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主宰。发达国家通过上述四个链条,实现了资本全球化扩张,扩大了资本主义的生存空间,极大地推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战争动摇了殖民者的权力,众多民族主义团体在混乱的战争中逐渐积聚起自利的影响力,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驱逐了殖民者,实现了民族独立。这些新兴的国家急切地希望实现经济增长,追求有效的民族国家,他们需要国外的资本和技术帮助自身实现发展,因此,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在这种新的国际秩序下形成了互动关系,相互影响。然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空间逐渐被压缩,开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放缓,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拉美和非洲地区出现了社会动荡。发达国家同样爆发了严重危机,两次海湾战争、“911”恐怖袭击事件、2008年金融海啸,给美国主导下的国际资本主义秩序带了来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谋求发展和地位,美国一方面不得不接受国际合作和支持的现实;另一方面加紧军事准备,重新调整军事战略,不愿放弃其所谓的领导地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这对中国既是契机又是挑战。

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

“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它必然都面临着资源有限和人的需求无限这两个约束条件,能够在这样苛刻条件下发展就必须采取两种变革:一是建立一个有效分配和合理利用经济资源的经济体制;二是有一个具有现代意识,并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政府。而上述的经济体制的基础就是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是否存在较为发达的市场机制和体系,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一个分水岭。”邓小平在会见吉布尼时指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中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冲破“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僵化思维,从计划经济理论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二个阶段:从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第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创新(十四大到十八大);第四阶段: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这四个阶段既是实践发展的结果,也是理论跟进的过程。中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国际环境。

(1)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时,工业基础尤其薄弱,即便是在1952年新中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时,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其中手工生产的轻工业又占了工业产值的72%之多,重要的工业产品不但产量非常低,而且质量达不到要求,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中国的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势必会受到国外资本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是最好的选择。经过30年的努力,到1977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74.8%,而其中重工业又占工业产值的56%。至此,国家工业体系的构建基本实现,中国经济起飞所必需的物质资源积累也基本完成。新中国摆脱了对国外资本的依附,真正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但是计划经济发展到后期,其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经济缺乏活力与创新、效率低下、体制僵化、人才流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国际环境的变化。20世纪后半叶,各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国际资本主义秩序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尤其是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发展迅猛,在20世纪70年代末均已实现了现代化。但是,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空间不足的危机已经开始显露,这些国家拥有大量资金和技术,急需到海外寻求市场,中国是最理想的地方。

3国际金融资本主义秩序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探索

进入新时代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改革方向。这是权衡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做出的正确判断,是有步骤有计划推进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正确解读“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内涵。

(1)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我们正确解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社会主义是为了克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而来到世间的。”[3]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要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吸收资本主义国家一切有利的经验和成果;另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市场起决定作用应在什么层面,什么领域内起决定作用?怎样起决定作用,这些仍是当今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事实证明,新自由主义在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尚且行不通,在中国更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尤其在当今国际资本主义秩序下,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通过文化链更为隐蔽而有效地渗透进来,更应引起高度警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应牢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矛盾,才能使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2)国际金融资本主义秩序体系需要中国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大量多重管理、过度管理的现象。在信息革命时代,产业链、金融链、贸易链、文化链通过网络形成了更有效的控制,没有有效的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管,给资本的负面影响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经济发展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不但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反而给我们的改革道路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市场起决定作用的一层含义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管理科学方面,可以大胆借鉴西方的经验。

经济社会知识范文8

为了能够活下去,人们要么完全脱离学术工作[沙波什尼科(Н.Н.Шапошнико)],要么完全更改学术专业,停止研究经济理论问题[斯卢茨基(Е.Е.Слуцкий)],要么投入执政党领导发起的同“人民敌人”斗争的运动[皮里亚文(Пилявин)]。在后一种情况中,科学被意识形态所顶替,而学者则变成了党的宣传员。后一种社会学的“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数众多,正是其中的一些人构成了那时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队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在我国经济学所处的这种艰难时刻开始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是按照上级命令进行的,并非经济科学内部的发展逻辑使然。

1936年年初,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政治经济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决定。其中谈到教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人们在“苏维埃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这门课在1933年取代了“苏维埃经济理论”,然而在理论和方法方面两者并无太大差别)的框架内研究了苏维埃经济。这纯粹是描述性的教程。它们给学生提供未经加工的说明国民经济某些部门发展的实际材料,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实际上其中并没有理论,如果除去诸如“计划(苏维埃经济理论)或者无产阶级专政(经济政策)乃是苏维埃经济运动的规律”之类的议论。经过对上述联共(布)中央决定的讨论达成共识:经济政策教程“乃是经济措施史教程,而不是政治经济学教程。那种经常建立在部门观之上的经济政策教程,不能深入说明整个苏维埃经济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性”③。

然而,承认对苏联经济做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身,远不足以赋予这种研究以真正的理论性质。对苏联经济发展动力的唯意志论的观念仍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石,也是执政党积极灌输的观念,是解决这一问题难以克服的障碍。这种观念也从苏维埃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教程原封不动地转移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去。身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初创阶段的波里林(Б.Борилин)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规律性是社会主义工农国家自己创造的。”④在这种方法论基础上当然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常常有人抱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缺乏理论,这种怨言一直延续到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此时经济理论的方法论问题被推到次要的地位。1937年4月《布尔什维克》杂志的社论指出:“……我们的经济学杂志,例如《经济问题》,很少或者几乎不提理论问题。这些杂志不研究也不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⑤这种状况当然不是偶然的。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名义下创造了阶级斗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增长而尖锐化的理论。

斯大林这样做依据的是列宁以及斯大林本人的各种发明,尤其是上述理论。在建成社会主义基础之后正式承认阶级斗争必然尖锐化,是为了扩大大规模镇压,在这以后已经几乎没有人来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了——到30年代末有学识的经济学理论家已被消灭殆尽;至于青年学者,他们无法获得必要的理论修养,被党教育坏了,不能把理论同意识形态区分开来。由执政党的政策造成的战前苏联经济科学的尖锐危机明显表现在以下事实上,1937年经济研究所没有发表一项学术成果,甚至一本小册子,虽然其计划中有137项,1937年3月,苏联科学院主席团认为研究所的工作不及格;1938年经济研究所总共出版了两本小册子;1940年年底《经济问题》杂志指出,“最近几年”经济学家的著作“几乎没有提出一个国民经济的大问题”①。

直到1943年斯大林才明白,露骨的唯意志论是同真正的科学不相容的,并且这正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注定失败的原因之一。1943年第7~8期《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的社论反映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新理解,其中写道:“没有规律,没有合乎规律发展的地方,也就没有科学的地位”,“一个社会,不论其形式如何,都是按照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之上的一定的规律发展的”。由此得出结论,存在客观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不过立即做了重要的补充:这些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意识和意志”表现出来的,因此这是“被认识到的规律,被苏维埃国家自觉地运用和利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的规律”。列举的这种规律的例子就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上述补充意味着承认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是表面上的,新观念的真正使命是赋予当时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以客观经济规律的地位,从而保持对这一政策的绝对正确的信念。竭力赋予政治口号以科学的外衣的努力在斯大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原罪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始终没有能够消除。在它存在的整个时期都一直在意识形态上帮助执政党,为其服务,这是它的主要职能。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主导经济学家们指出,“我国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由“苏联进入开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决定的”②。稍后承认,提出开展共产主义建设这样的目标纯属乌托邦。20世纪70年代苏共宣布在苏联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后来承认,这过急了。苏共中央在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所做的政治报告中说:“……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在我们这里广泛流传的看法是针对解决共产主义建设任务的道路和时间的简单化的观念的。但以后对发达社会主义解释的着重点逐渐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