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社会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知识经济社会下财务会计改革
一、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1.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首先,知识经济改变了传统会计计量理论,计量对象从有形资产转变为无形资产,加大了计量难度和准确度。知识经济时代,产业主体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创造性、潜在性和后延性,尤其是高新技术类型企业,传统的有形资产计量已经完全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次,知识经济使会计工作重心有原来的重复复杂的日常会计实务转变为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方面,传统复杂的手工会计逐渐转变为智能会计。再次,财务报告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也发生很大变化,比如未来财务信息预测、公允价值运用、无形资产等都发生很大变化。
2.知识经济对会计管理的影响
本质上讲,会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知识经济改变了市场价值形式,相应也影响了会计管理。知识经济改变了会计管理的环境,人才成为企业最大的资产,由于会计管理的主体变化为虚拟知识形式的无形资产,这使得会计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更加倾向于科技、人才、创造力的管理。另外会计职能也由原来的核算、监督职能增加了决策职能,会计工具也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二、我国财务会计改革的主要障碍
首先,随着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力度日益增大,网络经济、高新技术行业应运而生,这就使得原来的制度建设与改革开放的进程不相适应,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其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会计操作的手段和工具也更加复杂,在实际会计操作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一些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再次,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并未与国际接轨,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最后,知识经济与数字信息技术给会计发展带来一个飞跃,这就要求相应会计人员具备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综合素质,会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摘要:
职业教育作用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重视。本文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通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阐述,对比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为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问题,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内容时时更新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发展”是目的,“协同”是根本。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
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探究(3篇)
第一篇:高校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性
摘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二者协调性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普通教育;协调性发展
深入高校教育内部可以发现,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发展明显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相对而言,高校继续教育则处于劣势。立足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这种教育倾斜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的进步以及多样化人才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看,彰显终身教育理念,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推进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设置”则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审视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一、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一)课程体系普教化,成人教育特点不明显
自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其一直被看作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路线,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甚至教材等方面,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明显区别。同时,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大同小异,没有特色,也无明显差别。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特别是理工类课程,实践内容较少,忽视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课程结构正统,体系有失偏颇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在构成中存在着以学科为重点,以教师为中心而设置课程的现象。同时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突出各学科知识的学术性,偏重知识理论性与学术性的传授,造成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脱钩的现象。这对以重点培养成人学习者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成人高等教育而言,是不合理的。
(三)课程目标学历化,技能培养较少
成人高等教育一度以学历补偿的职能不断发展。在这一时期,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中,往往强调以获取学历证书为导向,偏重于通过课程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关学历证书,而对相关职业技能知识传授得较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侧重于提高成人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仅是获得学历证书,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自身素质。
生态位构建下职业教育论文
一、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与产业空间选择的内涵
(一)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
生态位理论认为,个体为适应环境所采取的生存策略,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个体与环境的信息和资源的交换情况;二是个体自身应对环境因子的决策能力。个体在构建生态位过程中,能够实现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并打上环境的“烙印”。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是特定区位环境中(通常指行政区域)的职业教育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占据的位置,反映了区域经济社会对本地职业教育产生的“利基(niche)”现象,体现了职业教育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具体来说,职业教育通过自身要素来影响区域发展的技术、人力资源、社会文化、资金和政策流向,从而提高发展能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生态位构建的目的。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是一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自我调节方式,不仅强调职业教育与区域环境的协同作用,还揭示了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反馈作用。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能够从环境、资源、能力等三个维度分析和解释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相关联的特定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并检验区域经济社会的“系统设计”能力,还可以用来检验职业教育体系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融合程度,体现了职业教育在区域空间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区域社会整体能力提升承担的作用。按照双轨迹演化观点,任何主体在环境作用下的生态位构建过程中会导致进化惯量与动量的变化。同样,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发展的惯性,这种惯性通常为职业教育对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最适宜生态位的贴近程度。职业教育生态位适宜度越高,说明职业教育体系越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反之,则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之相对的进化动量反映了职教主体偏离社会需求的程度,教育进化动量越大,其偏离社会需求程度越大,其趋适性也就越大。双轨迹演化模型的观点不仅反映了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演化规律,还反映了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表现在职业院校发展状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布局和是否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等方面。
(二)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
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就是建立与当地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口数量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布局和层级,并确定自身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我国区域经济通常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形成具有特色的地域板块机构。由于投资主体的关系,职业院校通常由地级市及以下行政机构主办,并承担着为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所以在空间选择上也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通常,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主要与区域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产业类型、人口总量等有关,并影响到职业院校的内部办学活动。区域经济总量的高低直接与职业院校的投入有关,地方经济总量越大,地方财政也就越充沛,职业教育经费自然投入也相对较高,能够改善办学条件。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层级有关。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只有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似,才能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区域经济社会才能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办学资源。此外,产业结构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产业链的层级与职业教育的层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区域经济社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时,职业教育也多半是围绕劳动密集型产业设置中等职业教育层级;当区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占多数时,职业教育也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职业教育结构往往能够通过区域经济社会的反馈效应获得产品市场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从而指导自身发展。人口总量则与职业院校的布局、密度、规模有关。一般来说,区域人口总量越多,学龄人口也就越多,在职教与普教比例相当的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学生数也就越多,从而对职业院校的规模、布局和密度产生影响。
二、职业教育空间选择过程中的生态位构建现象
职业教育空间选择的过程是职业教育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发展出合适的层次、类型和结构并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职业教育选择区域环境后,早期的区域经济社会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投入设备、资金、政策、产业、技术和人才等职业教育要素;当区域环境改善后,职业教育将由补偿发展变为自主发展,如主动吸引企业合作,吸引政府、企业的设备、资金、政策投入职教体系,职业教育以产业增值、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产出回馈区域经济社会,形成一种良性反馈,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在区域经济社会中建立起稳定的职业教育生态位。从职业教育的空间选择与生态位构建过程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以及政府治理结构都决定着职业教育空间选择和生态位构建,而职业教育也能够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职业教育生态位构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适应性。职业教育对区域环境提供的设备、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政策甚至区域文化等具有适应性,并反映到办学体制、发展决策上。二是职业教育具有区域反馈性。以职业院校为例,当其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能够持续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产出时,它们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能够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办学活动中。三是职业教育对生态位具有继承性。职业教育能够在当地现有的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能够对其生态位的上下游传递资源和信息,并施加自身影响,从而完成生态位的“稳定性”。因此,这是一种功能属性的继承,非知识与实物的继承。
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适配性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与过去相比也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管理学科的适应性来展开研究,首先结合现状提出了衡量企业管理学科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标准,然后分析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关系的微观层面,最后,高校管理学科建设必须要与区域产业结构、岗位职业结构相适应。
关键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产业结构;主动性;适应性
经济的发展也让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如今大部分高校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学科的建设,因为这不仅是高校发展的关键,而且也是突出特色办学、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渠道。所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就必须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并不断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上的创新,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地方高校身为创新的新动力,其不仅要建立有规范的师资体系,而且还要保证教学设备的完整,这与社会进步、科技突破、学科创新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所以只有明确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合点,了解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1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程度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在衡量企业管理学科建设是否适应经济结构标准时,其可以将整个体系看成是劳动力结构,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劳动力供求是否平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属于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另一种方式,而在劳动力市场上,教育部门与学校可以看成是“卖方”,属于是文化知识与技能劳动力的供应者,是由不同规格和数量的劳动力比例关系形成的供给结构[1]。由于劳动力结构会将企业管理学科与经济结构联系到一起,所以只有保证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平衡,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相适应,但如果出现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等情况,那么就表示学科建设不适应产业结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调整,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与学科专业结构,但同时教育结构又具有反作用,所以当企业管理学科适应经济结构时,其就能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与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企业管理学科无法适应经济结构时,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企业管理学科建设应该主动与经济结构想适应,并将学科建立在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以学科预测劳动力需求结构。
2区域产业结构对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造成的影响
2.1在经济社会发展下由不断出现新的交叉学科
新发展理念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内容摘要】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紧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和培养方式,以培养国家急需人才为导向,如乡村振兴领域的基层管理人才;协调各方资源,提升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包括企业资源、政府资源、兄弟院校和兄弟专业的资源;坚持绿色办学,以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使用效率;绿色发展,以培养具有先进环保理念的人才为办学遵循;开放办学指要放眼校内外,放眼国内外进行办学;共享办学指办学理念、办学资源和培养的人才可以共享,不局限于某个区域就业。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工商管理;人才培养
一、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了适应新阶段的需要,高校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培养出与新阶段要求相互适应的人才。新阶段对于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新型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中应该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本土情怀,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够掌握扎实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能力。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距离应有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方面,应用型特色体现不够。目前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多,从专科院校,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到研究型大学,都有开设。尽管各个高校层次、办学定位有所不同,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都有趋同倾向,基本上都是大而全的设置。各个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基本包括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几个模块,并且基本上理论讲授较多,实践训练偏少。这样的课程设置显然不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特色化的要求。
(二)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由于各个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趋同比较明显,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方面也基本一致,就使得各个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同质化比较严重。对于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本来应该在应用型方面体现自己的特色。但是很多应用型高校由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不明显,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梳理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比较困难,在实践中采用了与专科院校、研究型大学基本一致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所以导致实际培养的应用型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体现出特色,实际中呈现出同质化倾向。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需要。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基层管理人才,所以需要一种与这种培养目标相互匹配的师资队伍,才能满足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但是实践中发现,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现有的师资对于与专科院校以及研究型大学的工商管理师资对于存在基本一致的现象,都是比较重视理论讲授,实践技能较为缺乏。现有的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师资基本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各个学科毕业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产业了解不够深入,缺乏技术背景,所以培养出的人才只能是偏重理论,实践能力较为缺乏。
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驱动高校创新教育
【摘要】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是高校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也是深入贯彻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途径。以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驱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着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充分激发协同育人内生动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和发展趋势,以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为契机,促进高校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全方位深度融合,对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基于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新系统结构、新本质特征、新组织方式。当前,“双一流”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社会发展需求侧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困境,急需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革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激发创新创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活力,构建基于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和科教融合协同的内在逻辑
(一)逻辑起点。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青年大学生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生力军,高校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努力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发挥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引领效应,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新时代高校实现其主要职能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社会创新发源地之一,内化双创发展战略而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走以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协同发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邀发大学生的无穷智慧与创造潜力,引导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创新型国家和经济社会建设中,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和应有之义。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科教融合协同发展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联结点和纽带。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己任,把高校创新链、人才链充分融合到产业链中去,促进行业产业原创技术的升级和换代,形成高校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有机互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与产教科教融合协同发展,鼓励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构建起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向应用型、复合型模式转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二)价值取向。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和实践维度。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大学教育内容和形式不同,其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实践和促进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教育内容既凸显理论性和前沿性,又重视实践性和操作性,教育形式既开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又采用实践体验式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科教融合,从市场、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出发,整合多方资源,不断探索多元实践育人模式,发挥政府、行业、产业和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搭建创新创业竞赛训练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支撑平台,实现创业信息、创业活动和实践平台的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在创新活动和创新实践中培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科教融合协同发展通过打造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学生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创业生态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践行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实践维度,整合多方高效的实践平台和信息平台,依托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集成优势,充分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实践的高质量开展。借助产教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发挥社会、企业、行业的载体作用,有效开发和整合社会各方创新创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拓展外部资源,从而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向社会。
(三)目标追求。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在新时代“双创”背景下,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追求和内在驱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科教融合协同发展,有效促进育人主体和教育行动的目标追求,从产教共同体、科教共同体两个层面整体、联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完善行业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机制,创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效互动机制,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持续性发展,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将产教科教融合作为基础,优化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快速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僵化、人才培养主体和渠道单一,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合等问题。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与产教科教融合协同发展符合时展特征,转变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明确了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拔尖人才的目标。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与行业市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交互轨道,使学生快速与社会接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把教育教学活动从传统注重理论知识教授模式向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转变,培养基于创新驱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的创新型和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