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例6篇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1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电子技术发展呈现出裹挟之势,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堂教学作为基本的实践课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整的学习框架,确保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需求相贴合,从而建构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学成效的升级。本文从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价值入手,着重分析了焊接技术和电路改进技术的课堂教学以及评价过程,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关键词】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堂教学评价;案例;项目教学评估机制 电子技术在职业院校中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由于其本身就是实践性要求较强的科目。因此,电子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价值也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利用不同的n程设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得到提高。因此,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估机制,能直观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也能实现整体教学结构的优化目标。一、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课堂教学的教学价值在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诉求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学习互动。只有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在实际教学结构中,教师要将任务驱动作为教学目标进行集中的实操训练,提升学生对于电子元件的认知能力,并且在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也就是f,对于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提升操作的规范性,才能真正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实效性。在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在之前对电子技术技能并没有过多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清单,确保学生迅速的摆脱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而借助电子技能训练课,能为学生建立一个贴合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框架,确保学生能对课程要求和课程教学结构建立优化认知[ 1 ]。二、教学案例分析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贴合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机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建构有效的教学过程。(一)电子技术技能训练之焊接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电子产品要保证质量,就要经历元件的焊接和装配,而在讲解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针对元件的识别和使用建立有效的管控措施。并借助技术讲解,提高学生对检测项目的认知,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习框架。教师要对电路图的识别以及实施训练测试技术进行集中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于焊接技术的认知,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控制框架,从而建立健全完整的技能操作规范。在实际焊接项目运行时,主要的关键步骤就是三点,第一,要对电烙铁入点进行分析,保证整体电子产品设计框架的完整度。第二,要对焊丝切入方式进行集中管理。第三,要对焊丝撤离项目和电烙铁撤离项目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演示实验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需要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分析措施,保证实习训练机会能得带有效锻炼。(二)电子技术技能训练之电路改进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电路改进教学对于电子技术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价值,教师需要借助不同的功能电路提高设计原理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另外,在电路改进项目运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对原理图以及装配图进行集中的学习,也要企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调整工艺设计结构和元器件的选用问题[ 2 ]。在电子技术技能训练项目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教学功能和技能项目的培养机制。第一,教师要统一向学生讲解工艺流程,确保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建立有效的沟通环节。第二,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修改组装图方法,确保学生能在创新学习过程中,实现整体教学评估的有效性。三、利用项目教学机制评估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时效性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反思,教师借助学习框架对自身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思,对于学生也要实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才能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在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实际课堂以及实际教学流程进行集中的分析,确保教学评估措施能完全贴合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实践关联学科能建立有效的学习流程。借助项目教学评估机制对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进行解构,能在提高教学框架和教学流程完整度的同时,提高应用价值,并且能借助学生自拼、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多元化机制,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在学生自评过程中,学生能对自我发展进行多元化分析,提升学生自我发展成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建构完整的学习评价体系。在教师评价中,教师的指导建议非常重要,学生和教师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学习互动,而教师要从教学宏观结构层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优势。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过程评价的实效性。也就是说,对于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程来说,教师的课堂评价是对整个课程和教学效果的总结,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重要,并且通过教学评估建立具有时效性的教学建议,从而顺利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 ]。四、结语总而言之,教师和学生都要对电子技术技能训练课提高重视程度,确保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有效的能力升级,真正发挥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价值,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机制。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且贴合度较高的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内化能力的升级,将协作教学框架和教学结构统筹管控,确保学生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2

关键词: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精准化训练

一、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与特点

(一)综合性

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各项内容之间,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课堂教学技能的运用受制于课文内容、体裁和中小学生的心智能力等因素。在具體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和中小学生的心智能力,通常要综合运用到两种以上的技能。像导入技能中,往往融入了提问技能、组织教学技能与讲解技能等等,反馈与强化技能又少不了演示技能、变化技能和提问技能的支撑。从课堂教学技能的运用情况来看,它富有综合性。

(二)实践性

课堂教学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堂技能训练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让师范生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情境中加以运用与实践。1994年的试行大纲规定,训练中讲授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2.有些技能如变化技能、讲解技能、反馈与强化技能及组织教学技能等,不是一次实践就可以获得的,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才能掌握。

(三)个体差异性

师范生的天生禀赋和兴趣爱好各不相通,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练习课堂教学技能时,由于素质和能力不一样,练习效果参差不齐。以组织教学技能的训练为例,有的一次训练就能达到预期目标,有的则要经过不断的训练才能掌握。因此,课堂技能训练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训练模式,要根据师范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实现训练目标。

二、初等教育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精细化训练的必要性

“精细化”的特点是具体化、明确化和有效化。在素质教育新时代,鉴于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分工合作性与个体差异性等特点,为提高训练质量,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师范生加以精细化的训练。

(一)课堂教学技能的特点决定了精细化训练

精细化训练的特点是细致、精准和有效。课堂教学技能具有综合性、选择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鉴于初等教育师范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有必要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制定详细的、个性化的训练目标、训练方式和训练时长,以对初等教育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具体、明确和有效的训练;鉴于课堂教学技能的选择性和综合性特点,教师要针对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中小学课文,以小学生的心智特点为依据,对初等教育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加以细致地训练,使训练精准、有效。

(二)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召唤着精细化训练

新时代国家教育部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初等教育师范生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未来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学生发展素养外,还须具备过硬的课堂教学技能这一重要的专业核心素养。以往高等师范院校训练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时,采用的是传统的“理论学习———试讲———实习”训练模式,虽然成效不小,但是初等教育师范生个体教学技能的提升参差不齐。主要原因在于训练的粗放性和模糊性。在倡导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有必要采用精细化的训练模式,大幅提升初等教育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夯实他们的专业核心素养,为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储备高素质的教学人才。

三、初等教育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精准化训练的对策

技能训练属于行为主义学习,注重实践性。在对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技能精准化训练时,要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设计有效的训练对策。

(一)训练目标精准化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目标是训练应该达成的结果。初等教育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有10项,每项又分为很多小类,具有选择性、非唯一性和综合性。为实现训练精细化,达到精准、细致和有效,在进行训练时,首先要将训练目精细化。师范教师应设计分阶段、递进式的训练目标,先是根据课堂教学技能的选择性和非唯一性特点,设计单个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再根据课堂教学的综合性特点,确立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目标。以保障训练效果的精准化。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3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之一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使学生在接受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着重论述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特点及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课堂教学改革则是核心之核心,它担负着将要为人师的学生把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教后实践有机结合互为转化的重任,是联结高师院校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在培养合格教师的目标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院理论性、知识性的课程所占比重大,而实践性、技能性课程所占比重小。“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堂教学重理论轻技能,也没有体现学科特点,因此在教育实习中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短期内难以纠正,学生就业后又要有一个新的调整适应过程,这使“缓苗期”不可避免的延长。为了尽快缩短乃至消除“缓苗期”,我们教研室在97级和98级“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把实践环节重点放在模拟教学上,形成了“四步训练体系模式”。

一、“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的特点

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使学生在接受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教师职业技能,从以学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教为主。尽早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换位,培养知识、技能素质俱佳的教师。它的基本内容和操作程序如下:

第一步训练,以课堂体态语为切人点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我相信在高等师范学校里,将来必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练,我是想象不出来可能进行教师工作的:”这是他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课堂上教师体态语重要性的充分肯定。体态语是教师的职业技能之一,它直接作用于学生,起到用有声语言无法达到的效果。它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形象工程,体现人类的精神文明,越来越受到重视。由学生向教师过渡的第一关就是体态语,最好的训练方法是把学生请上讲台,面对全体师生讲授本课的有关内容。教师除了注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侧重对学生的站姿、走姿、面部表情、手势运用的观察对非规范动势当场予以纠正,并给以正确的示范。

第二步训练,以讲授技能为重点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毛泽东同志曾经把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手段形象的比作“过河”和“船、桥”之间的关系,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起着桥或船的重要作用。“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授技能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协同性和开放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观点,在复杂事物发展中同时存在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起着决定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讲授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结构中最重要的技能,其它技能的运用都需和讲授技能配合。它贯穿于整个技能训练的始终,必须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全力以赴地把训练做好,课上教师设计题目学生互练,课下学生自练;慢起步、渐加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座着听,不如到前面站着讲。

第三步训练,以教学艺术为创新点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教师教学要讲究艺术,成功的教学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方式的运用它的实质是创新和育人。教学艺术不是脱离教学方法而独立存在的,它是教学方法熟练运用的最高水平,体现对美的追求;是教师创造性劳动同尊重学生独立性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教学艺术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品乃是学生美的心灵。

第四步训练,以心理素质教育为根本点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教师的各种职业技能都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心理素质是学生迅速和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能否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并走在时展的前列,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是否健康向上。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单纯自然发展的过程,而是通过科学的、有目的教学实践活动,使他们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有机结合才能使之转变为主体内在的素养和技能。有的同学训练动力不足,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有的信心不足而产生怯场现象、要帮助同学过好自己这一关,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生存模式中。 转贴于 二、“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的理论基础

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类认识运动总规律和斯纳金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理论上讲,教学过程和人类一般认识过程一样。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师范生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是:认识(即各种知识)、实践(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见实习等)、再认识(在见实习中加深对理论的掌握和产生新的认识)、再实践……。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通过实践使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不再是观念的、静止的而是变成了真实的、动态的、有生命的东西。正如毛泽东曾指出的那样:“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教育脱离实践,学生的学习将是狭隘的,其发展也将是偏缺的。

当代新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派著名代表斯纳金认为:一种复杂的行为可以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并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问题并系统排列起来,通过编好的程序逐步地提出问题(刺激),学生选择答案回答问题(反应)。回答问题后,立即就知道学习结果,正确的要得到鼓励(强化)并进入下一程序学习,如果不正确就采取补充程序即再学习同一内容,直到学会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继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生“脑中有书”便于“以身试法”,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理论,还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其次,我们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是教师通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重要部分,其它技能还是侧重理论讲授在形成和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整合训练,使各种单项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

三、“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的操作原则

1.小步子接近原则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行为,不经训练无法胜任。我们必须把这种行为微观分解,大问题小步子,由小到大层层靠近:目标简明具体、高而可攀,使学生学的省力,信心十足,少犯错误,并能连续正确地投人学习中

2.及时确认原则

采取各种渠道充分注意获取有关训练结果的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成功心理得到满足,以激发他们尝试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使之完成从语言使用者到语言教师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3.树立榜样的原则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4

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的政治课教师是地方高师政教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在专业课程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定位要准确,要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否则将模糊专业培养的师范性。首先,政教专业培养方案要将教育类课程(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育实践三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班主任工作》设为必修课。如果以师范生可选可不选的任意选修课方式出现,将导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不完整。职业技能训练除了利用好合理的课堂教学时数外,还要充分利用好不占学时的第二课堂活动这一途径,它能有效解决职业技能训练总量不足,也避开了技能训练受教学课时制约的问题。其次,教师职业技能需要长时间、持续的训练,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为养成过程。因此培养方案要均匀安排教育类课程在各学年或学期中的分布,确保职业技能训练在4年中持续进行。根据对学校政教专业毕业生上岗后的随机访谈调查发现,把技能训练集中安排在第六学期,让学生自主训练,一次练成的模式很难训练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岗前教师职业技能,应该让职业技能训练有节奏的安排在整个大学四年各学期的教学和教学实践环节之中。第一学年侧重“三字一话”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学年侧重政教专业课堂教学技能的单项训练,课堂教学单项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综合教学技能等10项技能,训练中围绕这10项专业基本教学技能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和评价标准。第三学年侧重综合技能的强化训练,具体分为教学设计技能、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等5类。通过教学见习和校内分组模拟试讲,同时开展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第四学年侧重教学实习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技能。

二、形成政教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整体合力

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需要受训者先形成技能意识和熟悉技能规范,然后经过多次重复训练而成,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指导和对受训者重复约束。1.发挥专业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政教专业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既传授理论,又在进行教学示范。任课教师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课堂教学示范作用对开展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有深远影响。当我们谈到提高专业教师对职业技能训练的指导能力时,首先强调的是要发挥专业教师在技能训练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在校内模拟试讲和实习教学中,学生在技能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问题是解析教材不准确,知识讲解不到位,对知识的逻辑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甚至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内容错误。这说明我们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既要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同时又要注重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指导。2.发挥专业教师在职业技能训练中的督导作用首先,成立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督导组织,统筹安排技能训练。政教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还得依赖本专业教师,尤其是本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要发挥统一的整体合力必须有统一的组织力量,成立本专业的职业技能领导小组是最便捷的方式,以单位领导为组长的职业技能训练小组,能统筹单位的各种力量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其次,以学科教学法教师为主导和教研室全体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技能培训。目前中学政治课课程改革导致中学教学实践变化非常快,地方高师政教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有跟不上中学变革步伐的趋势,学科教学论是与中学政治课结合最直接的课程,教学论教师相对比较熟悉中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和技能需要,对中学教材和学生的了解更多,将政教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基础教育联系起来有独到优势。但学科教学论教师没办法独自完成职业技能的训练任务,需要与全体专业教师结合才能保证训练有序进行,技能训练可采用集中训练与分组训练,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论教师在集中训练和综合训练中通过讲解、分析、点评,典型示范等方式让师范生知道技能规范,然后把师范生分成若干小组,专业教师分到各组任指导教师,负责各组的技能训练指导。3.组建学长指导小组,用技能方面比较成功的高年级学生指导刚进入技能训练的低年级学生,这是一个双赢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式。低年级学生在接受教学论教师的分解讲述和典型案例展示后,在优秀学长的帮助和关注下去模仿和体验,能少走弯路,提高训练效率,学长在帮助低年级初学者的过程中自身技能也能更完善。采用学长指导小组指导技能训练,能避免专业教师由于对职业技能规范和要求不明确下的盲目指导,也减轻专业教师的工作量,更专注课堂教学质量。4.通过学生工作队伍组织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高校的学生活动非常丰富,有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活动等,其中一部分活动与教师职业技能有关,如演讲、辩论、书法竞赛等。参与这些活动的选手往往是经过多次自觉训练后才上台比赛的,因此,参与比赛的学生越多,自觉训练的面就越广,对技能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三、地方高师需要持续重视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投入

采用微格教学来培训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是实践证明最合适的方式,在多年的技能训练过程中,地方高师政教专业缺少相应的训练设施支持始终是难解决的问题。目前能应用的训练场所是大教室,大班训练效果远远比不上小班训练或微格教室训练,专业技能训练需要有专业实训室(微格教室)保证,学校应该加大专业实训室的投资建设,为各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物质技术支持。采用随堂拍摄也是训练的一种好方式。目前,大学生电脑普及率比较高,职业技能训练的实现方式可以利用这一点,随堂拍摄学生的训练情况,再把拍摄资料及评价反馈给学生,学生在个人电脑上反复回放,慢慢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后续的训练体验中克服问题。这一种训练方式的效果和微格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投入远比微格教室少,只要求有拍摄工具,而回放设备可以借用教室原有的多媒体系统和学生自有的个人电脑,简捷易行。随堂拍能有效降低经费投入,对于经费有限的地方师范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可行方案。

四、编写政教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和考核体系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5

摘 要 本文以乒乓球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访谈法,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围绕乒乓球的技术特点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影响乒乓球课堂教学活动的思考,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促使乒乓球课堂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分析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教育者全面掌握乒乓球的课堂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正确的掌握乒乓球技术,使乒乓球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得以改善,建立独特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 乒乓球 课堂教学 教育者 学生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乒乓球运动已走入课堂,但通过观察发现,一些课堂教学只是将这项运动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未有更深层次的造诣,学生对于技术的掌握又是浅尝辄止,令教学活动的开展存在相应的难度,为了能够使乒乓球运动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所以,对于乒乓球课堂教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乒乓球教学训练的主要方法

我们以技术实践课为例。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和从事该项目运动的人群不同我们通常将乒乓球的课堂教学训练归纳为基本技术即基本功的训练,技战术组合性训练,模拟比赛式训练和多球训练等。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初期我们除了要进行徒手训练之外还应进行多球练习以确保技术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在对新技术的熟练掌握之后要注意步法与全身的协调配合、灵活多变还要加入适当的实战演练使学生能够不断摸索技术的用法与战术意识相融合,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二、改革中的乒乓球教学方法

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多年来都是按照体育的专项来开设体育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和本身喜欢的体育项目,满足了学生们的愿望。

(一)提高认识,培养兴趣

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但对于体育的认识却不足。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玩乐乐,混个及格就行,用不着那么正规地去上。尤其是乒乓球课,认为二人互相练习打就可以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在教学中提高了认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体育的快乐,学生才能对运动逐渐产生兴趣,能积极投入到学习锻炼中来。由于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教师应抓住以学生为主体,以其内在需要为主线,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加强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与兴趣。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以基本教学为主,把教学内容上下浮动进行,在照顾大多数的基础上,又要考虑两头的差距和实际来进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别指导多个层次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同一课堂中,在自己的基础和起点上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练习内容及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阶段都有不同内容的多层次教学,

(三)形式多样,手段灵活

课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教学手段要灵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新旧内容要搭配。另外,在同一次课中,让不同打法的人在一起练习也能相互领会各种打法。这样既能使课堂更加活跃,又能让学生取长补短。

三、乒乓球教学中的一些新尝试

田径运动手段化:指将田径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训练内容适当降低难度,应用于乒乓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专项训练,增加专项训练过程中趣味性。传统的乒乓球专项素质训练过多的强调了训练的过程,由于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造成了学生或运动员对专项素质训练的抵触情绪,因此不利于乒乓球专项技术水平的提高。田径运动手段化应用于乒乓球课堂教学中,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或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训练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单调,主观的情感和能动性得到了更大的调动。

四、小结

课堂应属于全体同学,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观众。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乒乓球属于技能类项目,在过去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技术的灌输,教学方法单调刻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免感觉枯燥,学习兴趣受到打击。在教学实验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的主体作用并重,并注重对运动技能掌握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培养学生除基本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外,对其扎实掌握各项最新技术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技术能力方面也要协调发展。总之,乒乓球课教学应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全民体育的热潮的高涨,对其课程教学进行不断地探索、创新和改善。

参考文献

[1]郝恂,龙太国.试析教学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J].教育研究.1997(12).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6

作者:赖南燕 黄晓雷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根据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现状分析,我们将努力探索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把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入到课程体系,并加强考核和管理。多样化活动与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教师专业思想教育是师范生成为合格教师的立足点和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端正专业思想。例如,各专业可以借助新生入学教育这一有利时机,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坚定的职业信念。聘请小学特级教师现身说法,使师范生受到教育和鼓舞,认识到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是崇高和伟大的。安排大一年级学生到小学见习,让他们快速熟悉小学、感受教师角色,让他们在与小学生的接触中,看到小学生的天真和可爱,从而产生想要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愿望。我校还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网站首页设置“校友风采”栏目,在师范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激励他们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目标引领和任务驱动相结合各师范院校可以根据当地地方特色、本校培养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及未来工作的特点和需要,结合师资力量与设备条件等拟定具体可行的训练目标,设计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如我校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作了明确的规定,十大“教师职业基本功”即书写、普通话、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简笔画、美术字、视唱、唱歌、队列指挥、韵律操;“教学基本技能”即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说课评课、使用多媒体、指导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撰写教育论文。此外,不同专业的师范生还应具备进行小学某一学科教学所需的专业技能。如数学教育专业对数字、算式、符号的写法、速算、教具制作、绘图技能等有特殊的要求。让学生一入校就能够了解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细化和明确每一技能或训练项目的标准和具体要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了解各学期的训练目标,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自主参与训练,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切实提高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相结合从入学开始,结合贯穿三年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制定各学年的训练任务。依靠学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含必修课、选修课等)教学来加强训练,教师职业技能的相关内容应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遵循教学规律,做到课内专业教学与课外技能活动衔接,课内侧重指导,课外侧重训练。教师口语、书写、教学具制作、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教学专业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相应的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以教会学生技能为宗旨,通过案例教学、课堂展示、操作示范,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技能训练的要领。课外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应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开展技能训练活动,保证每周安排3个课时的固定训练时间,每个学生一块小黑板,课外训练有专人负责,指导教师应该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技能训练课上围绕训练内容,指导、督促、检查学生的训练过程,把课堂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有专门的场地、按要求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的职业技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长足的保质保量的训练与发展。教师指导与学生辅导相结合技能训练课的指导教师并不是万能的,他们对本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可以进行指导,但对其它各学科的教师技能,如简笔画、普通话等就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而学生中却有强人,指导教师要注意观察,并和相应的职业技能课程教学的教师取得联系,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这些学生参与、共同负责指导其他同学的训练,充分发挥“小先生”的作用,有助于取长补短,提高训练的实效性。教学技能训练中可以采用微型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师按训练班级的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实践的机会就增多了。由组长负责组员的技能训练,小组合作交流,这种自主训练方式能大大减轻学生的压力,使他们更容易适应和发挥自身水平。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为了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将这一工作抓出实效,必须建立一套明确的、规范化的考核机制,如《第二课堂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学生“教师基本功技能”训练与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做到有章可依,保证了训练的可能性和持久性,保证了职业技能培养的质量。严格每项技能的考核制度,通过《课堂教学技能评价表》《导入技能评价表》《教学设计技能评分标准》《说课技能评分标准》等考核标准,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达标考核的办法,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系统地、分阶段地进行训练和检测。技能评价应注重全程化,把阶段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测评相结合,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训练落到实处。

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师范院校应重视校内实训环境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师范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创造优良的条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建立的多媒体教室、微格训练室,教学具制作、操作室、计算机房等实训场所,开展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走出学校”即到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和教学实习,在实习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班级的教学、学生的管理和学校的工作,实现了对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岗位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顶岗实习支教,这是师范生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的良好平台,也是师范生快速成长的途径。学生在“走出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从教技能锻炼与提高的同时,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切身体会到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鞭策自己,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加强学习和锻炼,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训练结果与成果展示相结合为学生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给学生自我表现和个性发展提供舞台,极大提高学生的成功感。可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开辟训练园地,将学生好的作品进行展示,或拍成照片挂在课程网站上供大家学习。可以举办校内的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演讲比赛、三笔字比赛、说课比赛、教学课件制作比赛等,以赛促训,以赛强训,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把卓有成效的活动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特色活动。通过举行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竞争,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下届学生参与训练的欲望,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