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管理范例6篇

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范文1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教室常规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教学、评价和管理三个方面。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也是提供教学活动反馈信息的途径,具有诊断、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而管理,则贯穿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强调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预防问题行为的产生。

课堂教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功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1.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教室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

2.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制定了基本的教室常规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步骤得以实施,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课堂气氛按照师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见附表)。为了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了解学生的需要

这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毕竟,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应当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例如,在刚开学初始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期望;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等。事实上,通过收集学生对“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的描述,我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老师抽烟,衣着不整、无精打采,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部分优生还具体提出老师应当多讲学习方法,典型题目以及解题技巧,平时还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以锻炼思维等;而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希望老师讲课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讲基础题目,甚至要求尽可能减少作业和考试等。通过这样一些做法,教师可以提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程度的教学目标。

(2)建立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满足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期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容性,相互产生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尊重、喜欢教师,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接纳各项教学措施;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地展开。

学生的群体,不论是正式的班集体、团队组织,还是非正式的友伴群体,同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优秀的班集体,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群体规范,有较强的凝聚力,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而对于学风不浓、学生问题行为较多的班集体,教师则应当采取控制性的管理,培养学生骨干,逐渐引导班集体的群体行为形成规范,同时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都应当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或讲述科学趣闻、名人佚事,或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或是就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背景,提出值得探讨,富有趣味的问题等。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活动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适时地抓住时机进行教学活动。例如,笔者在高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通常会介绍一些数学趣闻以及数学史上的经典问题。当我问道,:“同学们知道陈景润么?”全班都知道他是位著名的数学家;再问:“那么,他有什么成就呢?”这时,有的说他证明了“1+1=2”,有的说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接下来,又问“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1+1=2又是什么?”知道的同学越来越少了,而不知道的同学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迫切地期待着老师的答案。当老师详细介绍完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的工作进展,最后指出“陈景润的结果仍然还是剩下最后的一步,未能圆满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而这个最后的工作,就等待着在座的各位去完成了。”看到学生们若有所思和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又大大提高了!又如,在“集合”一章的导入课上,我拿着准备划分学生喜好的苹果和梨走进教室时,全班都好奇地盯着我,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我身上、并期待着我的解释……

接下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保持自始至终都积极参与的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每节课都应当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策略,以下一些具体方式可供参考:

紧扣教学内容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艺术。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激发兴趣等。例如,复习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为新内容的学习作准备;随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的讲授,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小结性提问可以训练学生自己去整理已学习过的知识,归纳、提炼一些方法和技巧,等等。同时应当注意,提出问题要面向全体,掌握难度,因人而易、有针对性;一般使学生能够圆满回答,以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要注意避免诸如“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不假思索的简单问答,以及借提问惩罚学生。

指定学生板演题目。数学课上,课堂练习必不可少。此时指定个别学生上台板演习题,同时要求台下的学生演算完后检查黑板上答案的对错,然后由老师评定。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对形式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规范的订正,一举多得。

此外,教师还应综合应用幻灯、录象、多媒体课件等工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例如,在我校的公开课上,老师组织学生们通过辩论“曾国藩的功与过”学习历史知识;参观新都可口可乐工厂学习地理的工业布局;表演英语剧目《项链》练习口语;研究“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数学中曲线的对称美,等等。这样的课堂,连旁观者都兴致盎然,何况参与者──学生们呢!

总之,课堂学习管理得当,组织有力,为学生创造和保持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将促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书目

课堂教学管理范文2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课堂管理;教学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政策有所调整,招生途径呈现多样化。与本科院校的同学相比,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相对较弱,加上地区英语教学水平的差异带来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作为高职基础课程的高职英语,其课堂教学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教育学》指出,课堂管理是指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其目的是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场所,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学习策略相对贫乏,缺乏主动英语学习的动力。课堂管理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学会运用一些课堂管理的技术。目前,国内外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管理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要想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必须在优化课堂教学管理方面下工夫进行研究。

二、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现状

1.基础参差不齐,管理标准不一。由于录取途径多样化,学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经济发达区域的生源英语基础明显好于经济相对较弱地区。与来自农村的同学相比,来自城市的同学英语水平明显较高。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较大,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前期生活背景的差异,英语学习的定位也不尽相同,这在课堂管理中亦有显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基础差,对英语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很多学生对大学英语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甚至干脆放弃。如果在学习,也是上课时在老师的督促下没办法学点知识,课后对英语完全放弃。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会对一年级的新生进行英语摸底考试,然后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从课堂教学上看,分层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开展。但是,分层次教学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文化和生活背景上的差异,在课堂管理中仍然有一些个性化的问题亟待解决。只有通过课堂管理策略的实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不同需求,使之更快地适应并融入到新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新的教学思维和理念,才能够建立主动学习愿望,通过实用英语课堂的学习,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学习目标。2.采用大班授课,课堂管理困难。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因为师资短缺和教学场所限制等原因,高职英语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多数合班的人数都超过100人。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教室只能使用阶梯教室,一个教师每堂课都要面对100多个学生,因此很难顾及每个学生的需求。这样一来,在短短90分钟的上课时间内,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能跟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由于教室太大,坐在教室后排的同学距离教师较远,很容易开小差。由于教师不能够兼顾每个同学,因此课堂约束力较弱,课堂纪律难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从而使教学效果削弱,最终影响教学质量。针对高职高职英语课程大班授课特点,我们可以学习并运用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师生缺乏交流的现状,加强课堂的有效管理,提高课堂约束力,从而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3.教师背景不同,缺乏管理策略。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都是非师范类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是工作后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才走向教师工作岗位的,因此他们在课堂管理方面明显感到力不从心。由于这些教师在大学中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管理方法,多采用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忽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导致学生的积极性提不上去。同时很多教师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在了解学生方面不够深入,很多教师一学期下来,对学生的名字和状况都不清楚,更不用说从学生的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了,因此,在不了解的学生基本情况下是很难有效地上好课的。课堂管理需要教师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多重知识,并在课堂管理中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协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认为,在高职院校里自己的任务就是课堂教学,课堂管理方面应该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任务;也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已经成人,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和干涉。所以很多教师只管教学,不看效果,对课堂管理策略的态度冷漠,对学生放纵不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能使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也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殊不知,如果课堂缺乏规范性的管理,就没办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向这些非师范类的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岗前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有助于其在教学中积极地实施课堂管理策略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技能性。

三、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策略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实用英语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有效地使用如下课堂管理策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1.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的课堂氛围是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的关键因素。高职英语教师除了要充分备课外,还要花心思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而不仅仅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开展和管理,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个性都比较强,教师要走入学生之中尊重和关爱他们,与他们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只有融洽学习环境气氛,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比如在讲到“Pets”宠物这一课程内容前,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准备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资料,然后让同学在上课时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展示给大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积极与教师互动,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新时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提供语言实践机会、协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任务、设计课堂学习方案、咨询和指导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成果并提供有效的反馈。除了课堂主导者的角色外,教师更应担当管理者、协调者、咨询者和评估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多参加课堂上的活动,例如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准备,然后进行表演等。此外,要多鼓励学生多参加第二课堂,例如英语角、英语竞赛、英语演讲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他们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角色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要知道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这样既能掌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又能成为有独立学习能力的终生学习者。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把英语学习与自己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学习效果只有通过考试唯一的形式来检验。部分同学平时学习很认真,但是考试成绩不理想,这非常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肯定学生英语学习中取得的进步,通过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形成性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帮助教师很好地了解和掌控学生的表现,反馈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而且能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自己的近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可以从多方面来考核,如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活动的参与及课后作业情况,把这些要素作为期末考试平时成绩,避免了只通过期末考试片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可以加入同伴评估的因素,鼓励大家相互学习,鼓励基础较弱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参与获得肯定。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和鼓励学生自觉学习的重要手段,规范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课堂管理。

四、结语

管理是一门艺术,高职英语课堂管理则是一项将科学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面对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现状,我们要积极探索课堂管理理念,学习科学的课堂管理方法,提高课堂管理效率,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行之有效。同时,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素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可以促进这些课堂管理策略的实施,提高课堂管理的层次与水平,继而从根本上强化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刘友全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春.课堂管理,会者不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

[2]杨金龙.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能力、水平和效果分析[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54-57.

课堂教学管理范文3

教师的素质主要指道德品质、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及人格魅力。教师是社会人,更是一面镜子。从教师身上,不仅可以折射出当代社会的知识、科技发展状况,更能体现出当代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其取向。教师进入教育岗位后,特别是老教师,知识滞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正如有些人所说一样,教高中几十年,只有高中生的水平了,教初中几年之后,也只有初中生的水平了。同时,继续教育也流于形式,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程度不高。如函授教育,年限一到,人人毕业;各种培训,绝大部分教师的目的不过是获得几个分数,为晋级而作准备。这在教育界难道是个别现象?因此,教师要得到学生从内心发出的敬重与信服,必须提高自身修养。这就要求教师有广博的学识———不仅精通本专业,还要懂其它学科知识。有些教师,对于本专业知识,比较熟悉,但对地其它学科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吗?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怎样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博才”,笔者认为,读书看报,读教育理论专著是比较好的途径。此外,无论是进修学习,还是继续教育的各种考试,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掌握真实的本领,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教学。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管理课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课堂管理上,“宽”与“严”相结合

在全国上下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横观现今的课堂管理,基本上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宽松型。所谓“宽松”,把课堂管理中宽松的氛围,是指学生自觉遵守,不作强制执行的方面和内容,多以提倡的形式出现。这种课堂管理的实施有一定的背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课改,实施素质教育。在这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由传统授课转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有些教师上课,课堂气氛很热烈,只听到学生不停的说,不停的讲。但是,结果证明,此种在课堂上放任学生的行为,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低于传统教学方法。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管理太宽松,开始讨论学习时,学生基本上可以围绕课堂问题展开,但时间长了,学生与课堂无关的话题,乘讨论之机也展开了“讨论”。作为教师,只有两只眼睛,一双耳朵,无法兼顾到全班四五十人。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严”指课堂管理中的严格要求,具有强制性。指那些必须履行,并且以强制手段作保证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在传统的教学中,在强调“师道尊严”的教学活动中,这种管理方式普遍运用。在当时背景下,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必须遵规守纪,不得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在这种情形下,师生关系是“单向型”。所谓“单向型”,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学生被动接受教育。这种方式的教育,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难以进行自我完善,难以做出独立的判断。从以上弊端可以看出,课堂管理中必须做到“宽”与“严”的结合。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但不能放任自流,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可以说,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不能做,不能说。两者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管理中,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在减负这个大环境下,课堂上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

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知识技能的培养,课堂势必会变得死气沉沉,不利于对课堂的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教师而言,最为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教师不管传授给多少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学习方法,获取到的知识将是无限的。那么,怎样才能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抓好课前、课后、上课的各个环节。学习的环节就是:课前预习,上课专心,课后复习,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因心中有“货”,参与热情就会显得高,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其次,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要启发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要多种方式结合,要读、思、议、做、写。在学生个体上,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有的人适合通过听来获得知识,有的人喜欢静静地阅读,通过视觉学习知识,有的人觉得边听边记学习效果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观察学生,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会运用到课堂学习中,教师的课堂管理也显得相对容易。

四、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课堂教学管理范文4

在实践中,我们常看到一些课,容量小、难度大,如在跳箱和400米跑的教学中,需要的场地、器材是比较复杂的,女生的练习次数少,两项教学内容技术动作相对比较难。学生处于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被动”状态。这样不仅造成浪费时间,课堂气氛沉闷,还会滋长学生的惰性,课的密度和负荷难以达到。而另一些课则是容量大、难度小,如球类技术教学比赛课,虽说学生应接不暇,课堂气氛活跃,课的安排也很紧凑。但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和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上流于形式,囫囵吞枣,造成了学生不动脑筋机械性的运动。

二、管理时间分配

所谓管理时间分配就是各部分的时间、内容及各个练习的时间安排,对教师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来进行管理,它的作用是为了强化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把课堂时间合理的分配给各个部分、各个环节、保证各部分教学任务定时实施、定时完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避免教师随意地减少内容及拖延上课时间,目前管理课堂教学时间的当务之急是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确定教学的时间比例。

三、管理组织教法与手段

合理的教材搭配及时间安排配合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管理教研、教改等手段,使教师体会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活用等特点,强制教师树立教学方法的意识,重视教学方法的学习、探索、改革、创新。特别是重视当前的教学理念的尝试及运用,把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彻底改变一个场地一份器材,一本教案打天下的心理,真正实现少时低耗,高效优质的教学途径。鉴于上级教育部门每学期开展的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体育教学研究活动,学校体育学科应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做到务实、坚持每月一“大研”,每周一“小研”,积极开展学法研讨等活动。

四、管理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管理范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 情绪的管理 情绪发生机制 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有遗传的因子,但更多是后天可以培养的。说到培养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健全人的事业。而学校教育又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培养人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学校教育的身上。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可以说一切培养都源于此。我们要培养健康情绪情感的人也要从这里开始,从课堂教学中情绪的管理开始。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情绪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师生的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优化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人们从最初的吃饱、穿暖等的基本需要向着更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发展,因而需要不仅是情绪发生发展的内驱力,而且还影响着情绪的极性、种类、强度和性质。例如,一次考试成绩得85分,甲原来每次考试都只得60分,对甲来说是大大满足了需要,于是产生了高兴、愉快等正面情绪;乙原来每次考试都得90分,对乙来说是不满足需要,于是产生了不高兴、沮丧等负面情绪。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决定了情绪发生的极性。一般地说,客观事物满足个体需要产生正情绪,如快乐;不满足个体需要则产生负情绪,如痛苦。[1] 客观事物满足个体需求的程度越大,情绪越是强烈,反之,则越微弱。

是否满足需要是个体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中介就是预期。预期是个体依据以往的经验对事物发展状况的估计,如果事物的发展在个体的预期之内,情绪波动就较小,如果事物的发展超出个体的预期,则会引起个体较大的情绪波动。客体与预期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情绪发生的强度。[2] 如果客观事物大大超出了个体的预期,则又会形成惊奇一类的中性情绪。例如,本来今天安排了一场考试,可是教师临考前通知有事所以不考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对不考试的原因的惊奇一类情绪,但是情绪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要看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如对那些害怕考试的学生来说满足了他们的需要,他们在惊奇过后便是高兴一类的正情绪,而对那些想通过考试展示自己能力的学生来说没有满足其需要,则会产生失望、沮丧一类的负面情绪。总的来说,超过预期是可以引起个体对事物短暂的好奇和兴趣的,这点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无论是需要还是预期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作用在自己身上的认知评价。阿诺德著名的情绪理论——“认知评价理论”是20世纪情绪研究的重要标志,阿诺德认为,情绪产生的充分条件是主观上感受到的刺激事件的评价。阿诺德还强调,情绪的实质是一种感受到的经验。[3] 现代心理学越来越重视认知评价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例如,同样是受到教师的批评,具有辩证思想的学生则认为是教师对他的鼓励,而具有偏激思想的学生则认为是教师对他的否定。同样的客观事物,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认知评价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概括出情绪发生的一般模式: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我们时,我们便将它与自己的需要、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知评价,这种评价既与我们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信念和价值观等有关,也受外部诱惑、劝说的影响;认知评价的结果决定了情绪的极性、强度以及种类、性质、水平等(见图1)。[4]

情绪的发生除了以上心理机制还有其他的诱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①现实情境中他人表情诱发。这是情绪感染最普通、最基本的方式。②再造情境中他人表情诱发,如演员的表演。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由他人的表情中就可以联想到自己经历时的情绪。③语言描述的诱发,如阅读文学作品时发生的情绪感染。以上的方式都可以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置身于他人的情境中,这是发生情绪感染的关键。情绪发生机制的理论对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启示,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它为课堂教学中情绪的管理提供了基础,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管理

(一)教师自身情绪的管理

教师也是带有情绪和情感的人,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对整个课堂的氛围以及对学生的情绪状态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由他人的情绪诱发自身情绪的发生,如果教师今天遇到喜事,很开心地来到课堂,那整个课堂必定充满愉悦的气氛,学生的情绪自然也是愉悦的;如果教师今天遇到不好的事,带着郁闷、伤感的情绪来到课堂,那么整个课堂的氛围必定是沉闷的,并且学生也会感到莫名的不开心。教师自身的情绪感染着学生,诱发着学生情绪的发生,而情绪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充满着积极情绪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效果都好于充满消极情绪的课堂,并且这也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师必须控制自身的情绪,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就要抛掉个人情绪,以一个师者的身份来到课堂,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和管理好自身的情绪,不能因为一些小事而或喜或怒,对待事情要张弛有度,尽量赋予其正面情绪。

两个第一,即学生第一和教学第一可以有助于教师调整自身的情绪。教师要谨记这两个第一,把它们作为自己教学生涯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旦学生第一和教学第一在教师的心中占据上风,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就会油然而生,此时教师的精神和情感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自然之前的个人的情绪就被淹没掉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出现怎样的状况,教师都能理智地去处理,这种积极的心态也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使得整个课堂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

(二)教师对学生的情绪管理

1.教师直接对学生的情绪管理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不只会对学生本人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情绪状态。例如,学生因为题目不会做或者听不懂上课内容而情绪低落,变得烦躁,严重的会感到灰心进而放弃这门学科。这对学生本人的影响相当重要,然而这种情绪也可能会影响周边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不可无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要随时观察和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用自己的言行、情感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引导,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情绪进行直接的管理。这种直接的管理是有难度的,这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专注于教学,而且还要求教师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状况,并且要做出判断,判断出学生的需要,还要用策略引导、满足其需要,这要求教师有相当高的教学智慧。教师不应该只是学习既定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以学生为本,只要是为了学生,对学生好的就应该去学,如表情学、行为学等都应该略懂一二。

教师直接对学生的情绪管理是快速的,并且有利于学生的获取。例如,当学生因不会做题而烦恼要放弃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对学生的作用也是非常之大的。又如,当坐在后排的学生感到孤独、垂头丧气时,教师走到该生身边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这样一个微乎其微的举动对学生的意义却是非比寻常的,它满足了学生被尊重的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情感上的关注是必需的,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对学生直接的情绪管理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助于完成情感教学目标。

2.教师间接对学生的情绪管理

(1)教材情感因素的充分发掘和利用

课堂教学中的教材就如同巧妇手中的米,如果教师没有教材也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承载了知识、技能和情感,教师如何将教材的情感因素充分地发掘出来,并且利用其达到情感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的情绪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教师通过教材中情感因素的发掘来间接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管理。

教材情感因素的充分发掘和利用实质上是一种心理匹配策略,是从情感维度上处理教材、呈现教材的一种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了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和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5]

对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要利用教师的语言、表情和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进而感受、理解教材中的情感。对教材中的隐性和悟性情感因素,教师需要利用生活经验充分领悟和发掘,并且通过共情、移情等方法将这份情感迁移到学生身上。而对于中性情感因素教师则需要尽量赋予其情感因素,这类教材大多是理科类教材,此时教师要利用比喻、拟人以及想象等来赋予这类教材以情感,以便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的选择

有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如何将这情感因素以及教师自身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这要取决于我们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式选择正确了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无效果。教学方式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这是教师在从事任何教学活动时都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以学生为本的教师了解学生,对学生当前已获得的知识经验都了如指掌,只要在掌握学生当前水平的情况下,才能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否则即使教师教得再出色,学生也无法理解,无法产生共鸣。

身体力行的原则。教师不仅要通过言语进行教学,同时要伴有身体语言,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教师不仅自己要身体力行,更要组织学生身体力行,通过角色扮演等课堂小组活动使学生真真切切地体悟情感。

方式为目标的原则。任何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不可偏离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教师为了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有效的管理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也是在教学目标之内,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的选择还受限于既定的客观因素,根据以上原则在既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师和学生的最大情感交融,最后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管理

(一)教师对学生的情绪管理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中心位置,不管教师对学生是直接的情绪管理还是间接的情绪管理,最后都要转化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管理。中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以及心智未完全成熟的原因往往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力较弱、外显性较强,当学生显露出情绪时,教师对其进行回应,或是言语的,或是行动的,或是表情的,教师发出了信号,学生在此时接受信号,光接受还不行,还需要学生进行心理反应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成实质的情绪,这个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情绪管理的一个过程。例如,当学生感到不被重视、感到情绪低落时,教师鼓励的语言就相当于信号,学生接收到信号,这个信号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学生将其内化,摒弃掉低落情绪而表现出满意的情绪。又如,当一个一贯受到教师批评的学生突然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的表扬是信号,学生接收到信号,这个信号不但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而且超出了学生的预期,学生此时立即将信号转化成喜悦的情绪,并且转化成的喜悦的情绪比起只满足需要的信号更加强烈。

(二)学生同伴的情绪转化成学生的情绪管理

学生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之中,每天都与各种性格的同伴打交道,与其中一些同伴也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在情感上互通,他们相互理解和支持。当同伴因失去亲人而伤心时,学生也会同样感到伤心,这是基于感情之上的情感互通,学生同伴的情绪移情到学生身上,这时学生就需要对自身的情绪进行管理,将这份悲痛转化成正面的情绪,并且帮助学生同伴尽快走出这消极情绪。

(三)学生自身的情绪管理

学生会因各种因素产生各种情绪,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学生需要根据各种场合来调节自身的情绪,以免在特定的场合产生不适宜的情绪。学生可能会因天气不好而感到莫名的不开心,会因为上学路上看到一些事情而感到沮丧,也可能会因为生病而感到虚弱,这些情绪都是不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这首先就需要学生明白自己的使命,明白在学校、在课堂中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对自身的情绪进行管理,克制负面情绪,倾向正面情绪或将负面情绪转化成正面情绪。学生自身的情绪管理是课堂教学中情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卢家楣. 关于情绪发生心理机制的需要——预期假说 [J].心理科学通讯,1988(2).

[3]乔建中.当今情绪研究视角中的阿诺德情绪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08(2).

课堂教学管理范文6

1、教师必须按规定时间上课、下课,上课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上课,下课铃响后方可离开教室。

2、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备好课,每堂课必须有教案,教导处将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

3、各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私自调课、占课,调课、代课必须按规定提前到教导处办理调、代课手续。

4、做眼保健操时,当堂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做眼睛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

5、上课时,不带移动通信工具进课堂,不使用移动通信工具。

6、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罚学生站着或蹲着听课、写作业。),不剥夺学生的上课时间(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不准因迟到不让学生进课堂),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7、课堂上教态稳重,行为文明,正常情况下不得坐着讲课。上课语言文明、规范、使用普通话。

8、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9、按课程表组织和辅导课外活动,不得占用体育课、音乐课等时间补课或做作业。

10、上体育课时,在老师指定的区域开展老师安排的活动,不得随便出入教室或进入教室外走廊。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奖惩条例:

1、上课铃响后,迟到5分钟到岗位,扣当月津贴5元。20分钟不到堂算旷课一节。(见学校惩罚条例第十六条)

2、教师上课无教案者,发现一次年度考核和职评各扣1分。

3、私自调课、占课,发现一次年度考核和职评各扣0.5分。

4、上课期间,使用移动通信,发现一次年度考核和职评各扣0.5分。

5、做眼保健操时,上课教师,不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或占用时间,挪作他用的,发现一次年度考核和职评各扣0.1分。

6、私自调课或不按课表上课,发现一次年度考核和职评各扣0.5分。次年度考核和职评各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