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实训总结范例6篇

汽车营销实训总结

汽车营销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汽车营销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46

教育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而职业教育则是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职业人员的基本需求,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将对学生的培养重心转向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的应用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颁布了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书,其中明确表明要将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考核实现校内与企业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校内实现、企业实训和实习的三个方式实现课堂教学和实习一体化。根据意见书的指导方针,我校的汽车营销课程一直是由我院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担任的,2015年起对该课程进行了课改尝试,参与此项目的班级为汽车运用技术1407班36人。在本文研究中,主要是以汽车营销教学过程为例,通过引入汽车营销工作环节来开展相关的教学过程,而后总结最终的教学效果和成果,从而为提升汽车营销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研究背景

1.1 企业背景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现有汽车4S四百多家,仅乌鲁木齐市,就有有近170家汽车4S店,所以对于汽车销售行业来说,对于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量非常高,对于汽车营销课程来说,就业前景非常可观。根据近些年的企业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学生的反馈效果来看,他们对于学生的汽车专业知识还是比较肯定的,但是学生的市场调研的能力以及企业营销策划的能力一直是欠缺的,仍旧是企业最关心的。如果大量招聘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生,由于缺乏对汽车行业的了解、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反而成为了开展营销策划和汽车销售的瓶颈。新录用的人员都要进行系统培训后才能上岗,这无形中造成了汽车4S店的招聘成本和生产成本投入,所以很多汽车4S店在反馈的意见基本上集中在一点,是希望我们提供的毕业生能够在市场调研与营销和汽车专业知识两方面都能充分掌握。

1.2 现有实践技能的评价标准不够清晰,考试方法比较单一

根据课程标准,汽车营销实训项目中要求包含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汽车4S店工作人员的商务礼仪的实训,再者是对汽车4S店实际的工作流程进行实训,另外,要求对整车销售过程、基本的维修保养流程以及汽车的库存管理方式等内容都要靠开展相关培训,最后要对六方位绕车和相关操作进行培训。一般说来,在教学计划中,都会有相关的标准和说明,但是汽车营销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各个标准很难量化来测定,再加上当前很多都是以笔试为主,通过试卷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测评非常不科学。加上笔试机制引导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获取更高的学分,反而压抑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

1.3 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较大

目前我国汽车的营销主要是在各汽车生产厂商建立的4S店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去这样的单位进行实习,才能掌握真正的汽车销售的办法。但事实上汽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往往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用人挝换于商业机密等一系列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接收或者是不愿大量接受实习生,这就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为此,建设好校内的实训基地就成了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主要解决办法了,但是汽车营销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并不像其他的一些工科专业那样便于实现,要模拟出一个真实的汽车营销的环境,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很多时候预一算出来,学校就打退堂鼓了。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学生没有过汽车销售的现场感受,如何能做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呢?

1.4 老师实践能力不高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老师的学历越来越高,甚至有很多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加入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来,但是很多老师由于从学校直接进入教师队伍,实际的企业营销经验很少,大都没有经过汽车4S店中实际的营销过程的锻炼和洗礼,最终导致了对于实际的汽车营销技能不了解,实际的营销实战经验验证不足。再加上老师自身学识来自于高等院校甚至是研究生阶段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应用型的高职教育有些格格不入,导致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教学主题,或者把握不到整个课程教授的重点。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汽车营销实战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习培训、讲座等各种方式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为汽车营销课程带来极大的便利。

2 利用汽车展作为汽车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实施课程改革

2.1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新疆卓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为我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新疆卓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注册资金4121万元。是全疆最大的东风日产专营,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乌鲁木齐市市天山区金银路611号,紧临外环路,背依国际大巴扎,交通便利。目前在新疆地区有11家4S店,年销售量上万台。是集整车销售、售后服务、备件供应、信息反馈为一体的大型汽车销售集团。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了解企业在营销中最急需最主要解决的问题, 发现基本集中在客户满意度、消费趋势、客户关怀等方面,而营销主要的方式有促销、团购、车展等。本课程期间恰逢新疆冬季国际车展,经与企业沟通协商,汽车1407班36名学生参与车展,利用汽车展作为汽车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企业完成车展销售任务。车展实践教学: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完成车展活动策划。学生完成本教学任务的过程是首先了解营销策划的理论知识,然后根据企业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品牌、特点、宣传的重点、促销的目的、提供的经费和人员情况等相关因素,完成一份车展活动策划;企业在规定的完成时间内,评判各组上交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

将汽车营销部分课程放至企业进行,教学由学校课堂转换到企业,学生由企业专业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市场营销和销售技巧培训,并有学院专业教师陪同指导。经过集中培训后,学生完成活动策划书后,学生参加在红光山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15年冬季国际车展,到真实的销售岗位上去锻炼技能,检验学习成果。

2.2 参加汽车展的其他教学目的

汽车展上展示的内容很多,包括了汽车上的各个部件以及经典车型,利用最新技术开发实现的零部件,各种汽车实物展示、模式展示、部分实物解剖,借助多媒体、3D动画技术展示的汽车特技或技术信息等。通过对车展的参观以及对现场技术人员的沟通,从而获得更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汽车文化、汽车企业的了解,感受了企业氛围,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最后,参加车展极大地提升而其对汽车专业的热爱,通过了解产品和技术,增强了自己未来职业的美好憧憬,从而对汽车营销专业更加热爱。

3 汽车营销课程校企合作改革实施效果

3.1 贴近市场,联系实际

改革意味着压力,课程改革不仅需要老师在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压力的。在课程改革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实际分配的任务都很迷茫,这说明了学生对实践性的教学的不适应。但是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学生逐步地完成了分配的任务,自信心建立起来之后,自我学习的动力和模式就逐渐运作起来了。通过学生更加贴近市场了解实际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地完成相应任务,最终通过感受实际的工作氛围以及完成工作的成就感来带动学生后期学习的开展,感受营销的魅力。

3.2 解决了企业短期用人需求,为学生就业打基础

汽车营销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教、学、练 角色互换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18-01

引言

汽车,至今为止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近几年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关注的焦点,他们纷纷开始来我国投资建厂、设立销售点、维修站等,无形中带来了许多商机和就业的机会。汽车工程系于2006年开设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相应的开设了汽车市场营销的课程。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既能从事幕后的修车保养工作同时也能从事台前的汽车销售服务工作。

汽车市场营销是建立在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了汽车的行业特点、发展规律并总结了大量的汽车营销实践而发展起来的。笔者从尝试讲授《汽车市场营销》课程中总结出一些讲授课程的心得和体会,供课程建设参考。

1.教学内容

本门课是一门专业课,按照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在毕业之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相关院校对该专业课程的介绍,了解到大部分学校的在课程设置里只突出汽车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而销售实务所占的比重很少,很显然这与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是相背离的。对此作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更加明确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其一,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其二,学会一定的汽车销售的技巧。市场营销理论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讲授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汽车销售技巧中有许多汽车专业知识的应用,这对于学生来讲不陌生,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的积累,对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所以讲授中要在突出结合实际岗位能力训练的同时讲解实际销售技巧方面的知识讲解。

2.教学方法

2.1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在每一个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讲授之后,都安排一个训练任务。任务驱动法的运用需要进行精心备课,教师是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何让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要对课程任务进行精心设计。比如在讲授市场营销的环境分析时,主要讲解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方面。宏观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政策法律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企业微观环境包括企业自身、供应商、营销中介机构、消费者、竞争者以及公众。而这些因素对企业经营到底有哪些影响呢?学生往往因为理论的枯燥性而产生学习的反感。如果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任务“假如你拥有80万元资金,正准备开设一间网吧,请分析一下即将开业的网吧的经营环境。”由小组成员分组讨论,结合真情实景,最后由组长上台发言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教师给每个小组记一个成绩。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企业的营销环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全体参与、全过程参与。同时增加了师生间的沟通,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教 学 练

本课程在讲授汽车销售技巧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讲授、学习、实训结合的教学方法。

2.2.1角色扮演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在汽车销售业务中,讲授重点为车辆介绍中的六方位车辆介绍法和FABE法。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两名学生为一组,分别扮演销售顾问、顾客的不同身份并进行练习。扮演销售顾问身份的学生就要按照职业规范的要求来进行练习,扮演顾客的学生则是促进的因素,配合销售顾问的扮演者更加努力的训练。采用这种方法,促使学生提高了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许多课上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实训中表现得兴趣高涨,认真练习,学习主动性大增。尤其是在六方位车辆介绍法和FABE法的实训考核时,更是表现出完全融入工作情景,全身心投入良好的学习状况。又例如在介绍讲解服务礼仪时,安排学生分别扮演面试考官和应试人员的不同身份进行练习。由于学生们正处于就业状态,对这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通过整个训练,展现出学生在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资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2职业素养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当中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职业人”,培养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在讲授汽车销售技巧过程中,服务礼仪的相关知识显的尤为重要。据笔者了解,学生接触到的礼仪知识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根本就谈不上应用,更谈不上正确的应用礼仪规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将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当中,例如在汽车销售技巧的礼仪实训教学时,把职业岗位的要求作为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课堂上严格按照汽车销售4S店接待大厅的礼仪规范进行教学,强调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学习礼仪相关知识也一丝不苟,同时做礼仪动作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3.考核成绩

由于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根据教学进度由不同的任务组成。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学生获得一个成绩,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把任务汇总共占总评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学习的氛围。我们称此方式为过程管理,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与它所受的教育成正比的,考核时为加大过程管理的力度。严格过程管理的效果是在学生就业后由用人单位来检验的。

4.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课程学习的领路人,也可以说是课程的导演。为了使课程进行的更加合理和完善,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身处飞速发展的汽车时代,从世界汽车格局产生的新变化到吉利公司收购沃尔沃,以及2011年汽车业合资自主强势而起,微博营销等等。这些身边发生的实事要闻点点滴滴都可以利用在课堂教学上,从而达到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目的。

汽车营销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与思考

自2008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五年间,大赛对于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成果、推进中国特色职教体系建设、营造发展职教社会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全国高职院校营销技能大赛。

1 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背景

为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进一步深化“教产合作、校企合作”,提高社会参与面和专业覆盖面,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组织化水平,努力扩大国际影响与合作。

2 全国高职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规程

2.1 2012年技能大赛的特点

2.1.1 大赛的目的。搭建高职院校全国范围的汽车营销职业技能竞技平台,构建汽车营销职业技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明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育目标,展示并检验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引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促进全国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2.1.2 大赛的基本原则。①竞技性原则:作为一项比赛,其体现的是竞技性和竞争性。②引导性原则:比赛能够展现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够对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核心能力要求有一个明确的提示。因此,比赛的赛项和内容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展开,引导专业的建设和发展。③职业性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落脚点,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比赛的赛项内容取自岗位上的工作任务。④交流性原则:比赛不仅是一个竞技的平台,更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2.1.3 大赛的内容。定位于对汽车营销专业核心技能及相关拓展技能的考核,在考核专业能力的同时,兼顾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考评。设置:汽车营销知识竞赛、汽车销售业务操作技能竞赛、汽车销售基本技能竞赛和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四个赛项。①汽车营销知识竞赛:此赛项以机试的形式进行,旨在测试对汽车营销业务岗位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最新知识和前沿技术的了解、掌握情况,既考察选手作为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对汽车营销及其相关知识、方法掌握的面,又考察选手对新知识和前沿技术的了解追踪情况。此赛项的赛点包括汽车原理与构造的知识点,汽车新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知识点,汽车营销原理和方法方面的知识点,汽车保险理赔和汽车信贷方面的相关知识点。②汽车销售业务操作技能竞赛:此赛项通过机试的形式进行,旨在考察选手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解决、处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选手在实际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考察。此赛项的内容包括汽车销售业务、售后服务业务及配件管理业务记录的操作和汽车保险业务流程的操作。要求选手对典型汽车服务企业的销售、售后的业务流程及保险业务流程有较熟悉的掌握,能够根据业务要求迅速确定流程内容,并熟练地在计算机上迅速并正确的进行操作。③汽车销售基本技能竞赛:此赛项通过面试的形式进行,竞赛题目以汽车销售企业汽车销售中的真实事件为命题,考察选手对汽车营销基本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能力及服务质量。本赛项此赛项的赛点是对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和汽车保险理赔业务方面所出现异议提出解决方案。要求选手能够运用营销及销售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形成解决方案,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④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此赛项通过情境演示的方式进行,是在真实的汽车销售场景下进行的汽车销售全过程演练和展示,旨在考核选手对整个销售流程的熟练程度和应对不同类型、背景的顾客所表现出的销售技能与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此赛项的赛点包括商务礼仪规范、汽车销售流程、车辆介绍规范与技巧、交流沟通与话术,解答与应变技巧,是对选手汽车销售技能的全面考察。要求选手具有商务礼仪的良好训练,对汽车销售业务全过程的熟练把握和销售技巧的灵活运用,同时要求具有娴熟的语言沟通技巧和灵活恰当的应变能力。

2.2 2012年技能大赛组队要求 所有赛项全部是团体项目,参赛队由两名同校在籍高职学生组成,指导教师有两名,是一次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对整个赛项的分析,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参赛队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3 汽车营销比赛项目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建设与思考

笔者所在的院校代表广西二队参加2012年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汽车营销,取得全国二等奖的成绩(第18名,全国共64个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体会和收获,为汽车营销专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要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高职学院把人人成才观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才规律,让行业和企业全程参与,按照企业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平台,构建适应汽车营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标准,并贯穿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就是汽车营销比赛项目对汽车营销专业的建设与思考。

3.1 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

由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企业和高职学院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相关汽车整车企业在全国拥有众多的4S店,通过大赛校企双方从不了解到认识;从认识到深入交流和合作。通过技能大赛为企业和高职学院合作搭建平台,为此,相关高职学院以此为契机,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这就要求高职学院利用国家对学院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建设的投入,引企入校,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厂中校”和“校中厂”,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2 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汽车营销比赛项目是由政府部门组织,行业与企业积极参与,为相关高职学院汽车营销专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了机遇。众所周知,对于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的省份,影响专业建设因素之一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由于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能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总决赛是代表学院办学水平较高的指标之一,这就使得相关院校对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和服务环境、真实的生产(服务)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通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设计与布置,因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开展的实训项目可以来源于行业企业真实的项目,也可以是模拟的教学任务。对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技术规范、最终成果的形式等也严格按照行业企业的标准;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包括考勤、调度、计划、流程、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至着装等都严格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以实现实训过程与服务过程的一致;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或技术服务成果的质量、效率、成本、流程选择等在接受学校“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还要参照行业和企业、客户对服务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总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情境和工作氛围的企业化,生产(服务)任务的真实化,运行和管理模式的企业化,成果评价市场化,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点。而笔者所在的省份选拔赛当中,确实有一些参赛的院校参赛团队取得的成绩不是很好,通过交流得知,缺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也是比赛成绩偏低一个因素之一。而通过技能大赛平台的展示,成绩不是很好的院校会推动学院的相关领导和系部主任把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3.3 增强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最高水平的技能大赛,俗话说:“高中有高考,职业院校有技能大赛”。能代表所在的省份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的院校是一项很高的荣誉,也是一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全国各个省份选拔赛当中,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因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每个省只有1至3个名额(多数是2个名额),比赛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选拔赛当中,为了2个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名额,有的省份有多达20至30所院校参与竞争。这就是参加技能大赛的世界杯选拔赛,而要想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就相当困难了。这就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参加技能大赛是展示比参赛团队的综合实力的话,还不如说是展示指导教师的综合实力。俗话说:“营销是一门艺术”。通过技能大赛,会进一步推动汽车营销专业的教学团队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热情。因为,要想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可能的,教师不但能讲、能做、能写,还要能演;要学会发现困难、分析困难和解决困难;要把每一次技能大赛当作实践、教学和科研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学团队是“复合型”教学团队,教师不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要把汽车营销当作汽车生产力来对待,要深刻领会“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

3.4 推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过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把职业技能大赛相关教学资源融入到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中去,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把技能大赛的教学形式贯穿到常规教学中去,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村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

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教育部到各级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它对于汽车营销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有力地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和发展,当高职院校汽车汽车营销专业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时,这才是我国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鞠锡田.基于“倒副理论”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8期.

[2]俞启定.高职应当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8期.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充分发挥行业指导

作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汽车营销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汽车营销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217

当前,我国汽车的数量持续增加,而汽车品牌也大量涌现,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服务与营销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我国一些院校相继开设了汽车服务与汽车营销专业,但是依然难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方面,院校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满足行业需求,促进我国汽车服务与营销行业的发展。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措施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院校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并且行业为导向,向社会输送具有^强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现代化人才。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主要从事服务接待、汽车理赔与保险、二手车交易、配件销售、信贷交易以及汽车销售等工作,因此,院校要将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充分结合,构建符合岗位要求的培养模式,并且针对行业要求确立课程体系,进而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快速融入到岗位中。

(2)创新专业课程体系。首先,院校要保证专业课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课程体系在汽车营销与汽车技术的教学中要做到平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给予汽车技术以充分重视,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其次,院校要对最新的专业技术进行调查,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更新,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专业性;最后,院校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3)创新教师团队建设。当前,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任课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缺乏一线生产的经验,其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有所欠缺。一支高管理、高技能以及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院校要创新教师团队建设,派遣专任教师和专业带头人进行外出学习和培训教育,并且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提供给教师挂职锻炼的机会,到企业一线生产中熟悉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进而提高教师的服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院校还要邀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践教师,进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院校要建立多功能汽车服务与营销实验室,其中主要包括营销软件、4s技术服务、汽车商务软件、仿真接待培训室、仿真营销培训室等。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同时,院校还要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分析,针对岗位需求制定相关教学体系,结合企业对人才要求开展能力培养,其主要包括售后管理、维修与保养、定损与核损、理赔和保险、配件管理以及汽车销售等方面的能力。

(5)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训课程。在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理赔、汽车保险、客户接待以及商务谈判等,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之后,院校要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开展实践训练,并且由企业人员和指导教师共同负责。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管理以及理论教学,企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院校还要根据学生的实训情况,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实现对学生岗位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

(6)重视服务与营销技能比赛。通过专业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院校一定要充分重视技能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通过比赛优化学生的职业情操和职业兴趣,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2 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当前,我国院校在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建设成效包括以下几点:

(1)调研资料。其包括网络资料、教师研讨资料、会议记录、毕业生座谈、专家会议资料以及调研记录等。(2)促进校企合作。其包括专业实习管理制度、实训考核机制、实训管理机制、学生实习顶岗、实践运行机制、教师聘用机制以及教师管理机制等。(3)创新课程体系。院校建立了以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训制度,并且通过工作任务以及驱动式教学为载体,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新构建,并且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4)完成教师团队建设任务。通过人才模式的创新,任课教师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结构等方面更加趋于合理,并且实现了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5)完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院校与更多的企业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企业成为了院校的实训基地,进而充分满足了院校的教学需求,为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因此,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深化作何,明确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为社会输送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延廷.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专业建设成效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230-231.

[2]袁慧彬.发挥示范专业建设效应,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135-137.

[3]刘辉.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立体化”毕业设计作品创新改革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7):124-126.

[4]田朝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证研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7):69-73.

汽车营销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汽车营销,实训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关键产业,近几年来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做为湖北省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单位,应立足本地经济,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我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培养的汽车营销专业毕业生大部分留在武汉。现在武汉市提出的“中国车都”战略已升级为省、市发展战略,目前武汉已拥有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三大整车厂。2012年3月随着上海通用落子江夏,武汉的汽车产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预计用5年时间,江城汽车产业的产能达到300万辆。伴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是对汽车营销人才的大量需求。一方面是汽车产业越来越重要,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对汽车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高职学校较为传统的实训课程。因此,结合汽车经济高速发展对汽车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高职院校应大胆的将主要被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中的胜任胜任力模型应用到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来,力求做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培养轨道的顺利对接,构建出全新的汽车营销实训课程体系,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绩效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一、胜任力模型简介

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要做好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3个要素,即胜任力的名称、胜任力的定义(指界定胜任力的关键性特征)和行为指标的等级(反映胜任力行为表现的差异)。胜任力模型,希望通过通过对工作中表现优秀与一般的员工的具体行为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识别能够真正区分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McClelland把胜任力划分为知识、能力、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六个层次,并进而提出了“冰山模型”。他把人们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个模型为我们高职的实训方案制订提供了重要方向。

二、以胜任力模型构建汽车营销实训课的必要性

1、是高职以市场为需求的必然。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就业为导向,是指高职教育要以解决学生就业为目标,把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做为学校办学工作的衡量指标。只有切实解决学生的就业,培养大量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才可能获得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在各类高等教育中,高职学院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联最为直接和紧密。不断地为当地经济输送所需要的人才也必须是高职教育的立足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对企业所需要的营销人才的胜任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

2、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切实提高实训效果,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它培养的是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尤其是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人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很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特定的职业和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的讲授和训练,但在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和整体塑造方面仍存在不足。学生认为只要参加实训课程并取得理想成绩毕业后就可以顺利上岗,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对高职汽车营销学生就业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发现企业普遍认为学生到企业后动手能力不足,缺乏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也对每年毕业的学生 进行了问卷访谈,发现85%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很好的完成了学校实训课程,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符合企业要求,但同时也有40%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在单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人际沟通能力欠缺,团体合作意识不强,难以承受较大压力,流动性大。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实训课程虽然在认真教学,但课程体系却不是按照企业汽车营销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胜任力来构建的。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高职汽车营销专业的实训课程建立在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并以此做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实训课程的效果,提高学生积极性,为企业输送竞争力强的人才。

三、以胜任力模型构建实训课程的思路

1、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汽车营销人员素质要求。根据J .Meooper和W.A.Weber的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实训课程体系应该是清晰定义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达到的能力的实训课程。因此,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实训课程中来,必需清楚哪些能力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对人才的要求又是怎样的呢?为了收集第一手的资料,我们在汽车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实训课程中,设置了问卷的调查这一内容,对武汉市的20多家4S店营销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营销经理和负责人进行了面访。调查结果显示:营销人员的胜任力可以归纳为几个因素,见下表:

为了更好的开展汽车营销实训课程,我们可以在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课程体系。同时汽车营销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还要以学生最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依据。具体而言,从职业能力来看,高等职业学院汽车营销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应该是:汽车营销专业能力,汽车营销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汽车营销专业能力包括汽车专业知识和营销专业知识两方面。汽车营销方法能力则指学生在汽车营销的岗位中应具备的与人沟通,讨价还价,组织活动等的能力。社会能力则是指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应具备的人际交往能力。表1中涵盖的实训课程内容能较好的体现学生的这三方面的能力,且需要不断地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更新。

2、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实训课程步骤

在找到了汽车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后,我们建立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实训课程开发步骤,如

四、实施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实训课程体容易进入的误区

目前,我国学术界和业界都对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很多高校也尝试建立了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胜任力模型,然而在实训课程实施时却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将建立胜任力模型和实训课程分开,在实训课程设置和实施时没有按照胜任力模型中构建的能力因素来进行。还有岗位的需求分析不够深入,许多院校在开展实训课程时不重视企业的需求分析,也没有意识到汽车营销人员胜任力要求是动态的,或者是将实训课程做为一个短期和孤立的行为。我们在实训课程实施时,除了满足该岗位短期的技能要求以外,还要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成员职业生涯开发。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应该从员工在企业的职业发展岗位入手,通常,学生进入汽车营销企业后面临着从初级岗位到高级岗位的职业发展生涯,如表2

因此,我们的实训课程不仅要建立在胜任力模型基础之上,更要看到学生将来在企业的职业发展所可能面临的工作内容及对应的胜任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设置实训课程。

五、总结与前景展望

实训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设置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应以行业和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依据,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

以胜任力模型来构建汽车营销专业的实训课程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尝试,是符合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潮流的。同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制度上的保障,需要与企业不断融合,需要双师型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因此,实训课程的改革还有很多内容要做。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武汉市在国内汽车生产和销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立有效的实训课程为高职院校培养优秀的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对企业市场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进行不断的分析,在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和不断改革实训课程的内容 ,才能缩短目前我们培养的人才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更好的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25(5):513-516.

[2]杨东涛,朱武生.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9):8一10.

[3]McClelland,D.C 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汽车营销实训总结范文6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我国汽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汽车行业对服务以及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本文主要针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专业建设成效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汽车教育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汽车营销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当前,我国汽车的数量持续增加,而汽车品牌也大量涌现,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服务与营销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我国一些院校相继开设了汽车服务与汽车营销专业,但是依然难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方面,院校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满足行业需求,促进我国汽车服务与营销行业的发展。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措施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院校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并且行业为导向,向社会输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现代化人才。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主要从事服务接待、汽车理赔与保险、二手车交易、配件销售、信贷交易以及汽车销售等工作,因此,院校要将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充分结合,构建符合岗位要求的培养模式,并且针对行业要求确立课程体系,进而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快速融入到岗位中。(2)创新专业课程体系。首先,院校要保证专业课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课程体系在汽车营销与汽车技术的教学中要做到平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给予汽车技术以充分重视,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其次,院校要对最新的专业技术进行调查,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更新,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专业性;最后,院校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3)创新教师团队建设。当前,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任课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缺乏一线生产的经验,其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有所欠缺。一支高管理、高技能以及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院校要创新教师团队建设,派遣专任教师和专业带头人进行外出学习和培训教育,并且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提供给教师挂职锻炼的机会,到企业一线生产中熟悉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进而提高教师的服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院校还要邀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践教师,进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4)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院校要建立多功能汽车服务与营销实验室,其中主要包括营销软件、4s技术服务、汽车商务软件、仿真接待培训室、仿真营销培训室等。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同时,院校还要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分析,针对岗位需求制定相关教学体系,结合企业对人才要求开展能力培养,其主要包括售后管理、维修与保养、定损与核损、理赔和保险、配件管理以及汽车销售等方面的能力。(5)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训课程。在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理赔、汽车保险、客户接待以及商务谈判等,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之后,院校要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开展实践训练,并且由企业人员和指导教师共同负责。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管理以及理论教学,企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院校还要根据学生的实训情况,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实现对学生岗位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6)重视服务与营销技能比赛。通过专业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院校一定要充分重视技能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通过比赛优化学生的职业情操和职业兴趣,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2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当前,我国院校在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建设成效包括以下几点:(1)调研资料。其包括网络资料、教师研讨资料、会议记录、毕业生座谈、专家会议资料以及调研记录等。(2)促进校企合作。其包括专业实习管理制度、实训考核机制、实训管理机制、学生实习顶岗、实践运行机制、教师聘用机制以及教师管理机制等。(3)创新课程体系。院校建立了以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训制度,并且通过工作任务以及驱动式教学为载体,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新构建,并且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4)完成教师团队建设任务。通过人才模式的创新,任课教师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结构等方面更加趋于合理,并且实现了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5)完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院校与更多的企业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企业成为了院校的实训基地,进而充分满足了院校的教学需求,为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因此,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深化作何,明确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为社会输送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延廷.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专业建设成效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230-231.

[2]袁慧彬.发挥示范专业建设效应,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135-137.

[3]刘辉.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立体化”毕业设计作品创新改革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7):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