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分析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分析

摘要: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聚集给城市轨道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武汉作为华中最大的城市,具备强大的人口吸引力,在武汉开设城市轨道经营与管理专业非常必要,为了办好该专业,必须走产教融合之路,通过产教融合,设立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同时提出深入产教融合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课程体系

城镇化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升,城市人口不断聚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断出现。因为资源不足产生的城市病是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通病,譬如交通拥挤就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公共交通不足直接会给区域经济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在2017年,最为拥堵的哈尔滨,年度人均拥堵额外耗费的经济成本为2537.24元,排在拥堵经济成本榜单第四位,其中北京位居榜首,年度人均拥堵额外耗费的经济成本为4013.31元。城市交通拥挤给投资带来众多不利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后续发展的动力,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倡导公共交通出行,轨道交通建设几乎成了唯一可以解决的途径。截至2019年6月30日,国家批复线路总规模达10706公里,已运营线路5643公里,初略估算,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规模达5063公里[1]。我国的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轨道交通系统。目前轨道交通开通最多的省份是江苏,湖北省除了武汉外,宜昌和襄阳都进行了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有可能在未来的合适机会被批复和建设。

1武汉轨道交通发展和人才需求预测

武汉轨道交通主要包含地铁和有轨电车。截止到到2019年6月,武汉开通了1、2、3、4、6、7、8、11和阳逻9条线路,武汉开发区T6和东湖高新开发区光谷T1和T2三条有轨电车,总计364.3公里,在我国轨道交通排名当中,京沪穗占据我国轨道交通的前三,武汉市在总里程数、客运量均为全国第6位,总计车站206座。目前武汉在建和批复线路众多,根据最新的规划,到2049年,武汉地铁将会形成城市圈地铁群,以武汉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覆盖,规划建成线路包括25条线路、总线路里程超过1100公里,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可能会有更多的周边线路加入武汉城市圈地铁网络[2]。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地铁每开通1公里,所需的人才大约在50到80人,随着未来武汉地铁每年陆续开通,武汉地铁人才缺口很大。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基本原则,开设专业也必须以当地产业结构为前提考虑条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较好的满足了武汉轨道产业未来的人才缺口,有着很好的产教融合的基础。

2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的确定

为了积极服务武汉地区轨道交通的运营和服务,需要调研武汉轨道交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也就是确定总体的人才目标。该专业熟悉武汉地区交通状况,尤其熟悉武汉地区轨道发展,了解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熟悉各种设施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较强的沟通、服务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主动服务他人,有一定的计算机信息化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这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总体的培养目标,由于从事岗位的不一样,需求能力有所侧重点,为了更好的设计课程体系,必须通过调研,遴选该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通过岗位描述和岗位技能需求来确定相关的课程对接[3]。通过对武汉轨道交通的调研,目前人才缺口和高职主要从事的岗位有:客运组织、票务管理、安全管理和机电设备管理。为了培养与武汉轨道交通对接的人才缺口,所有的课程体系必须以岗位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锻炼符合岗位的能力,达到实现设定的培养目标,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实现学生的就业、学校的口碑和企业人才保障三方面的共赢。

3岗位描述和课程体系的确定

3.1岗位描述

通过对武汉地铁集团的调研,对人事经理、部门经理和岗位员工的走访,调研和问卷,确定了专业对接的岗位,以及这些岗位基本的工作职责,并且基于职业规划的考虑,也考虑了员工后续的职业发展和拓展情况,基本的岗位主要描述见表1。随着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专业知识的加强,他们逐渐会走上相关管理岗位,有可能成为站长、部门经理和主管,这些岗位对沟通和管理的能力要求更高。

3.2课程体系的确定

3.2.1理论课程的设计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大约只有2年半,在这2年半时间里,除了完成专业课程以外,还有各种公共基础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为了培养拥有核心技能的毕业生,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对武汉地铁公司的调研和其他专业的先进经验,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分为2大类。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则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

3.2.2实践课程的设计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和技能目标,是熟练进行轨道交通运营工作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一方面要覆盖所有的职业范围,另一方面要不断的练习,在课程体系中为了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必须提升实践教学的学时数量和实践教学的课程门类。为了体现实践教学的逐层深入,根据学生所掌握技能的程度,将实践教学均匀的分布在每一学期,结合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设定了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第一学期参观轨道公司和学校的设备主要是让学生对工作的环境和岗位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让他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树立对学习的兴趣和工作的热情。独立的单元训练主要是根据岗位来展开,如票务管理主要是票箱和钱箱的更换、故障的处理、报表的填写和充值设备的使用。车辆调度作用则是绘制车辆运行图、车辆调度等工作。技能竞赛主要是以赛带练习,推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积极准备国家相关的技能竞赛。专家指导主要是将校外专家带入课堂,如消防的管理,防爆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等,企业专业有着很强的实践经验,他们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生产和顶岗实习就是积极联系武汉轨道公司,空出岗位直接让学生在岗位上学习,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直接提升了实践处理能力[5]。

4深入产教融合途径

4.1教学资源共享

有些学校为了建立专业实训室,购买了大量的设备,如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急救与消防设备、火灾自动系统、电梯和车门系统等等。为了减少资源采购的浪费,可以将武汉地铁公司的技能竞赛直接在学校内展开[6]。轨道交通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新设备的出现层出不穷,尝试以后武汉地铁公司采购新设备的时候,考虑和学校共同采购,将最新的设备安放在学校实训室,不仅学生可以学到最新的东西,而且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减少企业和学校相关的采购资本。

4.2师资共享

武汉高职轨道交通专业教师都是由原来的铁路或者交通运输专业教师转变而来,他们理论知识很强,实践能力存在欠缺,为了短时间内弥补专业的不足,可考虑将企业师资引入,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指导。学校的教师理论知识、管理知识和行业前瞻知识丰富,有能力胜任企业的干部培训讲师,提升武汉轨道交通企业的管理层次人员的管理水平。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成立一个师资共享的机制。

4.3政府桥梁作用

为了更好的做好课程的产教融合发展,武汉地区开设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关专业学校之间要形成联盟,积极寻求政府相关和行业协会的帮助,积极和企业互动,定时开展相关的会议和研讨会,就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集中智慧一起寻求解决方案,同样政府部门作为企业和学校的桥梁,一方面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另一个方面对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和学校给与相关的财力和政策支持。最终企业、政府和学校三者实现共赢,区域经济得到发展,武汉轨道交通发展得到了人才保障。

作者:罗想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