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籍管理应用(4篇)

高校学籍管理应用(4篇)

第一篇:高校学籍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

摘要:

高校教学管理中所包含的内容众多,其中学籍管理工作是最为关键的内容。随着科技发展浪潮的不断推进,新技术层出不穷,很多高校也在与时俱进,转变了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采取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大大增强了管理的成效性。基于此,现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籍管理;应用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很多高校也在顺应时代潮流,不管是在教学改革方面或者是管理方式上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加快了高校发展的步伐。在高校教学管理的众多内容中学籍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多,学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无疑给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若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则很难满足实际所需,因此,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应用,可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确保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意义

1.1有助于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效率

纵观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方式不难发现大都采取的是人工方式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如若需要查询某个学生的学籍信息,需要管理人员亲自操作进行查询。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院校学生数量较多,则无疑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再加之人为操作中若一时疏忽将会造成信息失真,对学生毕业找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在学籍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大大增强了学籍管理的成效性,一方面可节省一定的资源,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也能确保所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学生在查阅时也比较方便与快捷。

1.2便于统计、查询检索学籍档案信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也都在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发展。作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应不断发展,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构建学生学籍信息资料管理的网络体系。其能为院校学籍管理者在工作中带来一定的便捷,在查询某一学生信息时可直接检索即可了解该学生的全部信息。教师也可借助学籍档案信息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学生的管理力度。校园网的有效构建,能实现全校资源及时共享,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1.3有利于学生学籍信息的保存

传统的学籍档案大都是纸质档案,如果学生数量较多的话则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存储,考虑到学生学籍档案的重要性,院校还会指派专人进行管理,这不仅耗费一定的人力资源,而且耗时耗力。如若保管不妥当,学籍档案遗失,那么学生的学籍信息就会消失,而重建学籍档案难度很大,无疑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可有效缓解上述难题,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学生的所有信息全部保存起来,这样不管是对于学校或者是学生个人来说如需查询只需进行网站搜索即可,方便快捷。如果学生的基本信息出现变动,管理人员可登录学籍管理界面进行修改,确保学籍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应用策略

2.1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作用

处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高校在学籍管理中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制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首先,要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力度。基于计算机技术下的学籍管理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所能完成的,需要多个部门共同配合。比如对教育管理系统来说,各学科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待学期末组织考试,并做好各学生成绩的汇总工作。而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大都是学校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指派几个工作人员进行负责,而实行信息管理系统以后,学籍档案工作就需要各个部门的鼎力配合,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学籍管理工作应逐渐向二级管理方向转变。即由传统的教师全权管理逐渐向以系级的学生管理转变,这样不仅可减少工作量,而且还能提高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高校还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网的有效性,构建学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自动化,以方便不同系别的老师或者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信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只有构建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学籍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籍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它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作,作为管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多思考、多总结,不断寻求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学籍管理的有效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2完善学籍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高校学籍管理系统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但大都是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比如学生的基本资料以及在校期间的考试成绩等内容。若受到网络黑客的侵袭,则很容易使得学籍数据库发生破坏,从而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引发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所以,优化系统设计,切实保障系统的安全等级则显得尤为重要。安全保障方面可从以下几点加以强化:一是采取数字证书的方式做好用户身份的认证工作,对于连续密码输入三次以上的用户可限制其登录,避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其他手段获取系统口令。二是访问控制数据库由多张数据表组成,这样若某一数据表出现失误或者遗失时不会对其他的数据造成影响。三是访问页面配置了页面权限以及验证模式,确保访问的安全性,避免数据泄露以及不法分子篡改数据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学籍管理的安全性。

2.3加强对学习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在高校学籍管理中,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否达标直接关系着管理的高效与否,因此高校在人员的配备上应聘请专业技能扎实的人员,定期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比如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以及管理内容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让学籍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的应用以及安全维护方面有一全面的认识,这样如遇到突发状况时他们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解决,以尽可能地减小损失,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高校还应制定出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在管理中创新意识强,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保持忧患意识,这样在工作中才能不断奋进,为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可靠的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学籍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学籍管理中通过引入计算机技术一方面为学校节省了一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然而计算机技术属于新兴技术,在高校学籍管理过程中还需不断改进与优化,确保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以促使我国教育事业得以稳步发展。

作者:刘乐妍 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昭.基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河南科技,2013(12):10.

[2]马粤衡.计算机管理学籍的应用与发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4):276-278.

[3]宁爽.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计算机学籍管理的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3):105-106

第二篇: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思考

[摘要]

学籍管理信息化是指应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学生学籍管理,与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相比,其突出的特点便是在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力的滥用。目前,民办高校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存在着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学籍信息化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民办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

0引言

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及民办高校持续扩招,使民办高校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新形势下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不断完善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学籍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相比,其突出的特点便是在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力的滥用。但是,近年来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逐渐凸显出一系列的问题: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学籍信息化管理不够规范、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及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投入较少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对民办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1民办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学生学籍信息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琐碎的工作,学籍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计算机技术水平才能够胜任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工作。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在校学生群体已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团体,这就使民办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工作任务变得更加繁重。但由于目前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人员多为临时聘用,随时准备通过各种途径跳槽,流动性较大,缺少专业的管理培训,学校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不严等因素,导致了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1.2高校领导对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高校领导认为学生学籍管理是一项十分简单的工作,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正是这种偏颇的认识导致了高校领导对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正因为领导的不重视,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费不足、学籍管理人员配备不齐等问题。同时由于领导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能力较差,使在学生学籍信息的管理上频繁发生一系列错误,对学生的顺利毕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学生在快毕业时才发现个人的姓名、身份证等信息有误,导致了领取毕业证时间的延迟甚至无法顺利毕业的严重后果。

1.3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不够规范

目前,很多高校存在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不够规范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少专门的学生学籍管理规章制度。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不明确,缺少学籍管理工作的准则,造成工作中出现偷懒和责任推脱的现象。其次,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缺乏安全性。个别高校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缺少专人负责,没有专门存放档案的地方,缺少完整的交接记录,有时学生的纸质档案会被随意存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再次,学生的学籍档案不够完整。学生学籍档案的内容较为空泛,缺少学生个人在校表现的详细信息,如奖惩内容,学籍的变更内容,往往只有入学和毕业的登记表,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综合素质。学生学籍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缺少有效的结合,学籍信息的检索方法也较为落后,方式不够简便和灵活。

2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2.1努力提升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应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努力提升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客观方面,学校应多为学籍管理人员创造提升自身能力的条件,例如定期组织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在主观方面,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应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应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身的工作能力,例如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

2.2加强对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视

作为校领导,应当加强对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并投以人力、物力、才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只有领导重视了,工作人员才能更有责任心地工作,更好地完成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工作。

2.3建立规范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规范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让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具体的做法有:首先,要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并进行政策宣传的教育;其次,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的督导,定期对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成立有效的奖励制度,通过各项奖励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结语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高校领导对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不够规范。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建立规范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等,不断完善学生学籍管理的工作,进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作者:仇永明 单位: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叶俊锋.对民办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37).

[2]潘莉娟.新形势下对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1(32)

第三篇:高校学籍管理三严三实教育实践

摘要

“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活动,是党和国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法宝,具有很强的教育特征,对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学籍管理工作者应把握这一活动契机,努力结合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添动力。

关键词

三严三实;教育特征;学籍管理;实践意义

2014年3月9日同志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认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法宝,也是国家各领域、各部门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的坚实基础。2015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各地高校也相继启动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作为高校很有必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特别是这对高校学籍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三严三实”活动开展的教育特征

1.“三严三实”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体。严以修身着力提升人的道德境界,追逐高尚的情操,从而塑造人的品格的完善。党员带头示范,尽力到达真善美的彼岸,体现了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严以律己使人和动物严格地区分开来,动物控制不了“七情六欲”,但是人在各种戒律面前容易产生敬畏感。孔子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6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2]177。如此一来,日积月累,便能达到慎独的境界。严以用权,使权力行使的根本旨意在于为民谋福,在于发展人,在于实现人民群众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本质上这就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谋事要实,就是要使工作方案、决策方法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不照搬照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业要实,就是要我们坚决杜绝只说不做,要勇于直面矛盾,要善于解决问题,要立足点滴,注重细节,不要好高骛远。做人要实,对党和人民忠诚,公道正派。古人云:“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3]148。历史上无数重大理论创新和发明创造,都是从实实在在的实验实践中得出的成果,“实”就其本质而言,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

2.“三严三实”是思想革新和行动革新的结合体。“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国影响深远。“严”字当头,党员干部着实进行了思想革新。对待权力的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一些贪腐之官接受人民审判,深深悔恨以权谋私,无视人民重托;党员干部普遍认识到,权力是公器,领导干部是“掌权人”和“无权人”[4]的统一体。普通群众心中的镜子更亮,用来照干部,心中的干部清正为民、境界高尚跃然镜中;用来照社会,风清气正。不唯官,不唯情,不唯金;只唯法,只唯制,只唯真。“实”字落地,党员干部切实进行了行动革新。这次专题教育活动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实”,思想教育和实际工作从来没有分开过,开展的三个专题,每一次教育必谈工作,每一项工作必有思想认识。“三严三实”不是“头脑风暴”运动,过了就忘了,他时刻在思想上使每一位党员干部有一根弦,不敢懈怠、不能懈怠、不想懈怠,因为他时刻和工作挂钩。一些制度顽疾得以暴露,不再“坚持”;一些体制弊端见之桌面,集体研究;一些细节瑕疵成为重要抓手,立行立改。活动开展以来,在思想上,看问题不再见怪不怪,特别是对过去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要在思想深处进行反思,从行动表现迎新常态。对暴露的问题及时整改,对存疑的问题彻底弄清,对隐藏的问题绝不隐瞒,让“不严不实”成为历史。

3.“三严三实”是形式说法和内容说法的结合体。过去政治学习的一大弊端,就是很容易走形式主义。但“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无论是活动本身的形式还是活动内容,都体现了形式说法和内容说法的完美结合。各地各部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既有专题学习(分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等三个专题),也有综合学习(进行集中总结,专题交流);既有领导报告(地方领导报告、学校领导党课),也有生动影片(观看“较量无声”等教育片);既有精神传达(部门领导精神传达),也有个人交流(人人发言);既有案例教育(反面典型),也有理论教育(的理论读本)。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形式扎实。每一名干部把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论读本放在案头上,经常读,反复读,带着思想,用“三严三实”理论照自己、找问题。“三严三实”活动现身说法,“三严三实”内容更是扎实可见。

二、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鲜明特点

学籍管理是高校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高校的管理工作涉及招生、教学、科研、基建、人事、财务、党建、就业等方方面面,但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管理最系统莫过于学籍管理,它是学生根本利益的维护和保障,有着鲜明的特点。1.法律性。学籍管理是高校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学生报到入学、学籍注册、学籍异动、成绩记载、学业预警、毕业审查、文凭发放等全程管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为代表的学籍管理制度体系。按行政法原理,学籍管理是典型的职权主义管理,必须在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内行使权力,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是越权、渎职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法规的惩处。2015年1月,湖南大学一次性违规接受17名研究生转入本校就读,引起公众强烈质疑,一批涉事相关人员受到严肃的处理,充分说明了学籍管理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价值受到法律的坚定保护。2.规范性。法律法规从宏观上授予高校学籍管理权,对高校学籍管理过程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规定,但学籍管理内容烦琐、过程复杂,高等学校必须从微观上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学籍管理工作者严格执行,彻底落实提供依据。学籍管理的规范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规范。无论哪一所高校都应该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本校发展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体系。具体说来必须至少有“学籍管理规定”“成绩管理规定”“学位授予办法”“学历证书管理办法”,依照这些规定和办法来规范教学行为、规范管理行为。二是操作规范。教师要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课堂管理和学业评价;学生要遵守制度,按时注册,认真学习;管理者要经常分析学生数据,了解学生动态,加强思想教育,规范学籍处理行为。学籍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数据的管理,学籍库和成绩库是两个重大的数据库,对这些数据的操作,必须要有规范的程序、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与教育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完全对接。3.教育性。学籍管理的中心是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入学以后的系列学籍管理过程本质是教育学生、规范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教育性。学籍管理的教育性表现有三:一是矫正,矫正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从高中考入大学后,普遍存在不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育的模式发生变化,教育的目的发生变化,教育的环境发生变化,学生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跟不上大学的节奏,学籍管理就是要矫正学生的学习行为,变被动为主动,使其把适应大学的使命和个人成长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规律地谋划大学学习。二是引导。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同时,发现学科知识领域的未解之谜,发现专业知识领域的应用前景,发现个人专长和社会需要结合点,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三是激励。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取得优良成绩,促进自己身心健康成长。学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引导教师规范教学、公正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三严三实”在高校学籍管理中的实践意义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的高等教育持续扩张,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成倍增长,特别是一批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要不断提升保障能力,更要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在这些工作中,学籍管理尤为突出。学籍管理的法律性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确保学生合法权益得以保护,确保正义的价值得以实现;学籍管理的规范性为管理者的工作提供思路,为高校的改革保驾护航;学籍管理的教育性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坚实基础。近些年来,不断出现的“冒名顶替”“学历学位的纠纷”“证明的证明”等现象,使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要更进一步强化学籍管理。“三严三实”无论是与学籍管理的本质特点,还是与学籍管理的工作内容都是完全吻合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1.严以修身,不断提高学籍管理者精神境界和业务水平。古人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5]6治国从修身开始,学籍管理也不例外。学籍管理和教师的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种赋有良心的教育活动。作为学籍管理者,要始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用一颗细致而热忱的心去做好服务,而不是马马虎虎,特别是不要用一种司空见惯的态度,对待所谓的“问题学生”。学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极强、技术性极高的工作,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才能适应多元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要。严以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对一个学籍管理者来说都是必备的基本素质。

2.严以用权,使学籍管理的权力在法律和制度轨道上运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行政法学角度来看,高校学籍管理权是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权,依法管理学籍,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高校实际的行政管理体制,学籍管理权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校长为代表校级领导的学籍管理权,第二层次是以职能部门为代表的学籍管理权,第三层次是以院系和教师为代表的学籍管理权。三个层次权力各有分工,是事实上的行政主体的代表,都指向行政法律关系的另一方即学生。如果不严格按照规则,依法用权,极易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使学校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3.严以律己,使学籍管理者高标准地发挥“窗口”和示范作用。学籍管理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校的窗口,是学校管理水准、治理能力、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其人生态度、思想活动、行为举止对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具有很强的示范性。首先,学籍管理者的按时上下班特别是随叫随到的工作态度会给家长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其次,学籍管理者的热情的接待、人性化的解释、娴熟的处理,使办事者感受到高校的高素质,进而推演出高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准。再次,学籍管理者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有一个慎独的思维和护正的决心,影响着教师,感染着学生,传递着正气,久久为功,校园文化、社会风气不断趋善向好。学籍管理无小事,学籍管理者若不从我做起,严格要求,竭力垂范,长此以往将铸成大害。学籍管理干部要始终站在学校的起平线,站在教育的高度,用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规矩,向师生示范,向社会示范。

4.谋事要实,要结合学籍管理实际、遵循学籍管理规律、干出实绩。一是要遵循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事先要充分调研,做到决策科学;事中要监管到位,做到过程落实;事后要反思总结,做到不断提高。比如修订《学籍管理规定》这项具有全局性的制度,必须经过充分调研,认真学习上位文件,多方位征求意见,表述上字斟句酌,请法律专家审议,校长办公会进行审定,学校办公室发文。二是具体事务要落细落小,确保每个环节的过程到位、内容到位、目标到位,注重各环节的有机联系,形成完整的工作链。比如处理学生提出的学籍信息的修改需求。首先要从招生数据和档案材料开始核实学籍取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次要对户口和身份信息进行认真的调查,确保前后信息的一致性和真实性,最后要结合学籍管理规定,将学籍信息和身份信息联系起来,比对、分析数据修改的合法性,再报主管部门审批。三是要不断反思,经常总结,把烦琐的事务过程建成有规律的工作流程,把浩瀚的学籍数据、成绩数据建成适应工作需要、管理极其方便的数据库,把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提炼成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代代相传。

5.创业要实,要深化改革使学籍管理成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强大动力。学籍管理要紧跟高等教育发展步伐,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增强提供条件。比如,在学分认定环节上,要打破固有的理论应试模式,采用口试、面试、论文、报告、策划、设计、活动等多种考核方式,允许考场设在企业、允许操作代替笔试、允许线上取得成绩,松绑桎梏学生创造力的传统模式。在专业选择和个性培养上,在不违反公平正义、法规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满足学生成才的愿望,努力开拓双学位等辅修渠道,努力举办基地实验班,努力进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努力实施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制,不断适应学生多元化的需要。学籍管理不在管,而在理,用人才培养的理论去创新工作方法;用教书育人的道理,去创造良好的学生发展环境;用科学的真理,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愿望。

6.做人要实,强化责任担当、保持工作定力忠诚做事不攀比。学籍管理工作一定程度和做学问的态度没有两样,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学籍管理事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数据、小环节。所谓大数据是指学生的成绩多达千万条,学生的学籍信息多达几十万个元素;所谓小环节是指每一条数据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微观流程形成的集合,每个流程都要靠教师特别是学籍管理者用心的维护,每个小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学籍管理者的心态很重要,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总有忙得不亦乐乎,也有工作任务不太重休息时间比较多的情况,还有责任轻重不一的情况,太在意会致心理失衡,行为失态,工作失德。当老实人,干老实事,未尝不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学籍管理者要保持工作定力,遇事不急,遇难不畏,遇强不亢,遇责不推,忠诚做人,干净做事。唯其如此,才会实起来。

作者:许中华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吕坤.呻吟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4]李鸿忠.遵规守法不谋私筑牢底线,勇于担当谋发展用好权力[EB/OL](2015-09-14).

[5]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3B195)。

第四篇:高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学籍管理思考

摘要:

对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和学习上的特征进行分析,训练方面的特征表现为目标的功利性、集体的离散性、训练的业余性和竞赛的局限性;学习方面的特征表现为文化基础薄弱、身份的双重性、专业的局限性和学习的间断性。在分析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学籍管理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以育人为本原则、就业为导向原则、“校园竞技文化繁荣”原则重构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学籍管理模式。应对策略是应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文化教育与学籍管理模式,结合专业特征设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进度,激励部分高水平运动员选择体育类专业方向并提高学历层次,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与学籍管理模式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学籍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1987年国家教委办公厅便下发了《关于试点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办法(试行)》(下面简称《办法》),文件在第三部分鲜明提出了高校在运动员教学与学籍管理方面的总体要求,并具体从学分学制、教学形式、教学安排,学籍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这成为我国普通高校在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学籍管理具体政策制定和落实推进的基本模式。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普通高校的办学成本和竞争压力空前提高。在运动员明星效应的重大诱惑下,很多高校为了快速提升本校的竞技成绩以及提高国内外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选择与高水平运动员甚至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联姻”。不少运动员摇身一变成为名牌大学学生,诸多普通高校也堂而皇之成为知名运动员的培养单位和母校,俨然有高校“体教结合模范”之样。另外,更有部分运动员在学历上可谓平步青云,成为博士在读的现役运动员。然而,学历的获得是否是运动员回归教育的标志?显然不是,《办法》曾明确指出,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目标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科学文化知识合格,并具有较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专门人才,保证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工作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1]。由此可见,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本质是“体教融合”,让运动员成为掌握具有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因此,如果普通高校通过变相变形的“体教结合”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则这种模式将给我国普通高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学籍管理政策提出更大挑战,甚至会进一步亵渎文化教育的权威。本文将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运动员文化教育与学籍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与困惑提出拙见,以供参考。

二、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训练和文化学习上的特征

(一)训练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目标的功利性。自国家出台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以来,我国各大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热情得到了激发与点燃,上至国家重点大学,下至地方院校纷纷对高水平运动队的试办权趋之若鹜。数据显示,具有试办权的高校从1987年最初的51所增长至2007年的235所,短短20年间已经达到最初规模的将近5倍[2]3。毫无疑问,试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需要一定的门槛,必须在师资、场馆、学科专业等各项软硬件方面达到教育部的严格规定才能取得申办资格,同时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对高校来说也是提升档次和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各大高校势必力争自己的高水平运动队通过全国大学生运动会、CUBA、大学生足球联赛、CUVA等重要赛事取得佳绩,从而反馈学校,为学校赢得荣誉和声望。因此,高校往往在安排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时,首要的训练目标便是围绕上述各项赛事展开,而并非仅仅是单纯的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更不会优先将运动员文化教育放在首位。总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目标带有较为鲜明的功利色彩,赛事导向的训练目标往往导致整个高校高水平运动系统处于自给自足,封闭对抗的态势。其次是集体的离散性。当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模式可谓五花八门,除参加正常高考进入学籍的运动特长生外,诸多高校招收退役或现役运动员成为提高高水平运动队档次以及更快获得显性运动成绩的捷径,更有部分学校选择与专业队联办模式,直接将现役知名高水平运动员揽入门下。但无论是哪种身份的运动员,由于各运动项目训练安排的差异性以及不同项目运动员比赛的交叉性,因此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往往处于长期离散状态,他们可谓聚少离多,繁重的训练和竞赛任务使他们长期处于疲劳应对状态,因此即便对这部分群体实行单独编班进行文化教育,其学习效果也很难得到保障。再次是训练的业余性。除去部分“挂名”就读的知名高水平运动员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大部分运动员仍然属于专业训练系统退役的运动员或业余训练系统出生的普通学生运动员,这部分运动员一方面不能享受知名运动员的“特殊待遇”,另一方面也要求首先完成高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在现有的专业训练体制下,要达到世界先进的竞技水平,没有十足的训练投入是不可想象的,同时他们也深知自身竞技水平提升的有限性,因此对于这部分既无创造显赫成绩可能,又有毕业就业压力的运动员而言,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对他们而言成为较为实际的选择,因此他们虽然具有繁重的训练任务,但训练的投入及其积极性也无法得到彻底激发,进而他们在训练质量上根本无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比起专业运动员无论是在训练强度还是训练质量上更多的则是属于业余性质。最后是竞赛的局限性。从竞赛体系而言,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从早期的赛事不足到当前赛事逐渐增多,体现出了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逐渐丰富的特点。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赛事体系相比,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的参赛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低位。

(二)文化学习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文化基础薄弱。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是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普遍具有的特征。有研究表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主要为专业队和体校,所占比例达到69%,有72%的运动员达到了国家一级以上水平[3]56,这主要是由于2005年以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政策发生改变,一级以上的运动员可以免试入学,同时由于各大高校在竞赛成绩上互不相让,因此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其竞技水平与等级,文化水平成为可有可无的条件,这就造成所招收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之间的文化水平差距渐行渐远。另外,即便是竞技水平相对较低的二级运动员,虽然他们深知自己在训练与竞赛中很难再有作为,而为了能够顺利毕业也更加关注自身的文化学习,但在学习过程中也显得相对吃力,文化学习成绩也相当一般。其次是身份的双重性。随着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逐渐向招收专业运动员倾斜,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更加明显。一方面,他们作为高校在籍注册的学生,享有普通大学生一样的学生权益,因此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是学生运动员;另一方面,具有现役专业运动员背景及其训练任务的“学生”,他们还在为专业队、地方队甚至国家队效力,常年在外训练和参加比赛的他们很少能够像普通大学生一样在高校进行正规的学习,因此他们又被称为运动员学生。他们的主要身份还是作为运动员进行训练和竞赛,而非将大学专业学习作为主业。具有双重身份的运动员在文化学习安排方面大都享有特殊的照顾,这就造成文化教育质量起点和终点都处于偏低状态。再次是专业的局限性。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入学时文化基础的局限性,造成其知识储备和学科潜能相对不足。另外,由于大多学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已经为其指定或规定了相应专业,以及教练员为了便于掌握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从而推荐安排一些固定专业,这些因素都造成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调查显示,如果让高水平运动员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他们基本上会选择一些文科当中比较容易毕业的专业,而高校所指定的专业也基本是一些文科专业[4]57。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选择专业时更多的是考虑能够取得毕业资格获得学位,也就是说在相当程度上,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专业学习上是处于应试与被动状态。最后是学习的间断性。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以后训练任务相对繁重,有调查显示,很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都是常年训练,同时有一半以上的高校一周安排5次训练课,一次训练课的时间在120分钟以上[5]61。在如此繁重和疲劳的训练之余,高水平运动员的很多课程都可能被打断,文化学习的进度很难得到保证,尤其是在比赛集训期间内,为了备战重要比赛,训练安排基本是固定的,文化课学习则一般都是延后补习。另外,大部分高校还根据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等级给予相应的文化课考核和学分上的减免,这就等于间接的鼓励运动员以运动成绩来换文化课学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就不免有流于形式之嫌。

三、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与学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文化教育与学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各高校学籍管理政策条例层面上的问题。各高校在高水平运动队学籍管理条例内容制定方面基于以运动成绩为导向,而非以文化教育为导向。为了规范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与管理过程,高校一般都各自出台了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条例。笔者通过搜集相关条例,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后发现,从学籍管理条例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一般普通高校都通过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难度和学业难度。比如部分高校规定运动员只需修满一定比例的学分即可,部分学分可以通过运动成绩来抵消;再如有些高校在修满一定学分的表述上并未明确要求与普通学生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是用较为含糊的“规定”学分来表述。另有部分高校则是明确提出可通过延长学制的办法来完成本科学业。可以说,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学籍管理条例制定上具有很大的伸缩性,鱼龙混杂,但基本是以运动成绩为导向的,具有“照顾”高等级运动员的特点。第二是高校学籍管理的实践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很多高校规定高水平运动员单独编班教学与考试,因此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所学的文化知识内容在难度上必然要大大低于普通学生。第三,对现役高水平专业运动员的学籍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难点。部分现役知名运动员仍然具有繁重的国家队训练和比赛任务,留给他们在校的时间极为短暂,因此在文化学习方面更多的可能是在校外完成,并且要求有相应的高水平教学团队辅导才可能完成相应的学分学业。但对于长期处于训练比赛氛围中的专业运动员而言留给他们的闲暇时间少的可怜,是否有精力学完、学好专业性较强的本科课程值得质疑。

四、文化教育与学籍管理模式重构的基本原则

(一)育人为本原则

国家近年来多次发文强调要求各单位加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一方面主要是基于促进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顺利推进,为其提供文化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则是基于运动员进一步深造成材,充分利用和发挥这部分运动专业人才服务社会的潜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经历告诉我们,文化教育不能放松、更不能放水,学籍管理不能宽松,更不能宽大。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在运动员招生和学籍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严进严出,当前很多高校基于社会影响和竞技荣誉的考虑而主要选择招收已成名运动员,坐收渔翁之利,而并非将培养运动人才作为首要职责。这就违背了高校“育人”的基本宗旨。因此在文化教育和学籍管理模式重构过程中需要转变发展思路,首先从文化育人开始,激发运动员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在文化学习上有作为的运动员进行相应奖励,而非是根据运动成绩减少其文化学习负担。

(二)就业”导向原则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容易被社会所淘汰和抛弃,因此在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过程中需要联系社会需要。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而言,选择和学习的专业不能简单的以毕业容易为前提,而是应该以就业容易为前提。就目前而言,纯理论的专业和学科在就业前景和需求上无法与应用型专业学科相匹敌,因此在设计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和学籍管理上更多的应该鼓励其选择实践性和应用性更强的专业,选择更加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专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让其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培养与提高其行业技能,有效提高其学业与就业的衔接度。

(三)校园竞技文化繁荣原则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收与培养必须与校园竞技体育文化的培育结合起来,促进大学形成独具特色、传统优良并且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的校园竞技体育文化。如果高校所试办的高水平运动队及其招收的运动员不能引领和带动本校体育文化的繁荣和群众体育的开展,则高水平运动队无异于空中楼阁,达不到接地气之作用,更无法体现真实的社会存在价值。当前,诸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部分知名高校已经在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格局,同时也形成了自身较为鲜明和颇具社会影响的校园体育文化,但更多的高校则是属于为了办高水平运动队而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状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远未能融入高校自身发展的体系之内。因此文化教育和学籍管理模式的重构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高水平运动队与高校体育发展间的互动性、融合性和整体性。

五、文化教育与学籍管理模式重构的对策

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文化教育与学籍管理模式。简单式和笼统式的管理方案并不利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因此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应更加注重分类管理。应根据其性格特点和理论基础的储备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在学籍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对运动员所学专业的课程应做到分类管理,比如主干专业课程尤其涉及到专业就业方面的应用类课程,在教学上应做细、做精、做真、做实,严格考核。另外,可根据其以后的大致就业方向选择和构建适合的专业课程框架体系。其次,应结合专业特征设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进度。通过延长学制使运动员顺利毕业。如果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时间仍然远远少于训练、比赛时间,则必须结合专业特征来设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进度。尤其是以主干专业课程为主的学习阶段,应该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渐进性、紧密性、衔接性、深入性以及实用性,从而能够促使运动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专业知识进行强化训练,系统性掌握专业知识。再次,应激励部分高水平运动员选择体育类专业方向并提高学历层次。总体而言,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比起当前的普通体育专业学生在技能上具有更高的水平,理论背景相对多元,因此发挥他们在体育学科上的文化潜能,对体育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激励具有理论深造潜力的部分高水平运动员从事体育类专业的深入学习很有必要,这对于塑造一支理论技能都过硬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具有深远意义。最后,应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与学籍管理模式的监督机制。需对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过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与验收。建立较为严谨且可行的过程评估机制,重点监督培养单位在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学籍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最终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监督机制。

作者:浦义俊 戴福祥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试点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办法(试行)[Z].[87]教体厅字012号,1987-7-30.

[2]张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