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策略

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各种服务行业也逐渐发展壮大。伴随着我国网络电商的不断壮大,我国的物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当下,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相关的配套技术、人员培养、基础设施都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物流行业的实力还无法满足我国物流市场的需求,因此对传统的物流教学进行创新,培养更多物流方面的人才便成了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文中将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浅谈如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下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物流管理;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物流市场要求越来越高,物流行业为我国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在稳步上升。目前,物流行业已经发展成了我国经济总量中的一股重要来源,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支撑,但是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难以达到市场需要,因此,院校方面应当改进培养模式,为我国的物流市场培养出更多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使物流行业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创造经济价值。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为了使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可以为我国的物流行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高校首先应当对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培养模式做出一定的改革创新,而在改革创新之前,院校方面首先要做的是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在教学过程中院校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对症下药,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创新措施。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方面存在的教学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1.1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由于开办时间较晚,教育资金不足等因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比起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除此以外,高职院校的口碑在社会各界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和家庭普遍都对高职院校存在着一些偏见,这导致学生也不太可能会把高职院校作为自身的入学第一志愿,相反,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只会将入学高职院校当作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在这样的情况下便会导致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普遍都会出现学习目标模糊,学习的意志不坚定,对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之类的情况,这也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始终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徘徊,而反映到物流管理专业上便是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低下,使其无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

1.2院校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于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的总体思路不够清晰,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定位和教学思路比较模糊,这样一来,即便是目前我国的物流市场需要大量的有关物流专业的人才,但是出于自身的种种原因,高职院校仍然无法为市场输送足够多的合格的人才。

1.3师资力量较弱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在一定的层面上代表着学校的科研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强大的师资力量还可以使院校之间形成一种合作网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且在工作中可以少走弯路。但是与本科院校相比而言,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处于不利地位的,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成立时间普遍较晚,等到院校成立的时候,本科院校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时间;另一方面则是高职院校取得瞩目的成果甚少,使得优秀的教师和学生都不会将高职院校作为自己入学或者入职的首要选项,而经过时间的推移,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便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目前,在高职院校里的专职教师的数量大概只能达到本科院校同等专业的三分之一,而教师队伍的薄弱反映到教学质量方面便是: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成果方面,高职院校一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况,始终都无法突破界限,为我国的市场输送更多的人才。

1.4教学模式单一

当下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旧是比较刻板的,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体,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难免会被消磨掉,甚至学生还有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绪。而高职院校方面由于自身的教学理念落后而且同时受制于教学体制,院校方面在教学方面投入的教育资金也比较贫乏,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上一直无法取得显著的成果。

1.5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下我国的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课程是不太合理的,院校方面首先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完善的教学体系,这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是比较松散的,自始至终都无法形成一个完全的体系;其次,院校方面在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方面也有不足,虽然设置的课程数目足够多,但是却缺乏安排上的合理性,虽然课程的内容看起来是充实的,但是教材上的知识永远都是处于理论层面的,和目前我国的市场实际情况几乎没有联系,学生过多的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一个运用知识的场所和时间,教学和应用被人为分隔开;最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低下,无法合格的承担起社会的相关责任,也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2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策略

2.1明确教学任务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对自身相关的专业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态度,高职院校应当看清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即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创新培养措施。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院校方面应当从自身的实际办学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一系列课程,在考虑社会舆论关注的同时,也要将自身的目光放长远,从院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角度进行考虑,综合制定学校的教学发展战略。

2.2加强师资力量

我国的高职院校想要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因此,院校首先应当舍得花功夫,愿意用优渥的条件吸引社会上优秀的教师入职;其次,院校方面应当加强和当地相关物流企业的合作,院校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的工作地点进行参观,也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优秀技能人才或者从业骨干作为学校的名誉讲师,或者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到院校里进行讲座等,这是从引进的角度来考虑师资力量的加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院校方面对待自身已经入职的教师应当贯彻考察培养的制度,院校方面对待在学校中专职的教师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考察机制,从教学成果,教师道德,专业知识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同时实行分级管理的策略,对待那些考核结果优秀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委以重任,较差的则要给予一定的鞭策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措施力求为院校培养教学经验丰富,道德水平高,专业知识扎实的优秀教师,从宏观的角度上调控师资力量的发展和结构组成。

3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各界更多的需要那些为社会服务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而物流行业恰巧就在这个行列之中,因此,在未来可以预见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不断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方面应当对自身的教育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在物流人才教育这项长久的工程之中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和外界的相互合作,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物流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从军,夏瑞洁,付友良.科教融合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14):54-57.

[2]刘照军,王秀荣.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职业,2018(05):52-54.

[3]齐君伶.企业需求视角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75-77.

[4]隆惠君,江涛涛,蔡建飞.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体两翼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06):158-160+163.

作者:唐佳 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