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危机管理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

高校危机管理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

一、网络时代的高校危机管理的意义

从2004年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件,到2013年复旦大学饮水机毒杀室友案件,高校危机频发时刻警醒着我们要加强校园危机防控。然而网络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其日常行为借助互联网的隐秘性特征,给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新、更艰巨的挑战。要想有效实现危机管理,就必须先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蕴藏的潜在危机。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四种:第一,危害国家、社会安定团结的行为。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与流通功能,传播虚假信息、极端思想,发表煽动暴力恐怖言论,危害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第二,实施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大学生可能会利用自身学到的先进技术,从事窃取信息、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非法入侵系统等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第三,侵权性的网络抄袭行为。通过互联网这一巨大的、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实施某些直接复制、抄袭等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第四,成瘾性网络沉溺行为。内容极为丰富的互联网对青少年有着巨大吸引力,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色情无法自拔,长时间连续上网,严重危害了身心健康。大学生处于成长过程的青年中期,智力水平较高,思想意识趋近成熟。但是这一群体在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社会经验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容易在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世界中实施不良行为,从而导致高校危机的产生,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适应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的各种危机和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化解。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与危机形成的原因分析

就以上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来看,四种行为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危机。首先,通过互联网传播极端思想、煽动恐怖暴力行为的言论就是高校危机产生的源头之一。如2012年的918反日游行活动就发源于网络,并且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然而,由于参与者鱼龙混杂以及极端情绪蔓延,很快反日游行演变成了暴力活动。一些开日系车的同胞不仅车辆被砸,还被打伤致残,成为游行暴力的受害者。这已经背离了理性和法制的轨道。而这些违法行为的参与者中,大学生不在少数。大学生冲动参与变味的暴力游行活动,高校管理者就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引导和干预,将大学生从背离了理性和法制的歧路上拉回来。其次,大学生实施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也日渐增多、趋于严重。许多理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必修或选修的计算机相关课程,他们智商高,学习能力强,掌握了大量的计算机尖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制造计算机病毒、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行为不仅能给他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心理快感、还能带给他们可观的现实利益。因此,众多大学生热衷于钻研黑客技术并加以运用。据2008年11月2日的《民主与法制时报》报道,十余名大学生利用黑客技术篡改江西省卫生厅考试中心网站数据库资料,按照入侵网站——修改数据库——办理假证——贩卖假证——使用假证——办理从业许可证等环节,实施造假行为、牟取暴利,损害了政府部门的诚信,并且涉嫌严重的违法犯罪。如果高校学生有组织地参与网络犯罪活动而没有受到监控和制止,那么必将酿成严重的高校危机事件。第三,侵权性的网络抄袭行为。如今网络抄袭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经形成了一股不良风气,上至大学校长、知名教授,下至普通学生,抄袭现象屡见不鲜。参考、借鉴他人论文中的思想或者成果本应是在学术研究中十分正常的现象,但在我国论文成果与职称直接挂钩又缺乏有效监管的环境下,这种“借鉴”变成了赤裸裸的抄袭。此种歪风的形成,无疑将是高校面临的最大危机,它将威胁到高校之根本。而网络抄袭的便捷和低成本特性又导致了这种行为难以被发现和禁止。剽窃行为不可能产生新鲜的学术成果,其成果必然是学术垃圾和泡沫。这种泡沫的不断复制与再生产的背后,造成的不仅仅是中国学术的虚假繁荣,更是时间成本、研究经费的浪费。

如果大学生从学生时代就受到这一不良风气的沾染,那么这必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最后,大学生成瘾性的网络沉溺行为也是高校面临的一大危机。不少学生抱着“中学辛苦、大学好玩”的心态踏入大学校门,对待大学学习。结果发现大学里也存在很大压力,如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远离家人时会有孤独感,各种竞争的激烈等等。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学生,逐渐发现了网络这片“乐土”。有的学生说,网上无论何时都有人听你的倾诉;有的学生描述,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很有成就感,可以互动,很有趣、很刺激,没有包袱,没有压力。可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压力。然而,网络行为很容易产生心理强化作用,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的吸引力一旦被强化,就极容易产生“网瘾”。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因为通宵上网而导致上课睡觉的现象十分严重,更有甚者直接逃课上网,已经影响到了高校教师的正常授课。大学生沉溺网络而轻视学业,无疑是对高校培养人才职能的重大打击。

三、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应对策略

严峻的现实让我们意识到,必须将应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这一问题上升至高校危机管理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解决。如今学术界对于网络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已经相对充分和深入,从各个层面提出了许多优秀的解决办法,如加强思想教育、提供心理干预、强化监管措施等,均有一定道理,但过于宽泛,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角度,减少网络行为失范对高校管理造成的潜在威胁。

(一)以疏代堵,引导健康网络行为取向网络本来就是相对自由的虚拟空间,大学生可以畅快地遨游其中,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高校管理者应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来实现一些积极健康的活动。比如,大学生向往“黑客”技术,高校便可以主动邀请些技术专家到大学校园讲座,让同学们了解,“黑客”并不是只会入侵他人系统、四处传播计算机病毒,危害网络安全的“恐怖分子”,而是一群热衷挑战、崇尚自由、能够通过自己的技术帮助某个系统发现漏洞从而加以完善的有责任的技术者,帮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榜样。

(二)学以致用,创新网络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与大学生专业和兴趣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网络科技创新活动,达到防范网络行为失范的目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寻求导师帮助、与同学合作,参与网站建设、数据库开发、网络通信技术研究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充实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还能学以致用,满足其成就感,甚至让学生们提前为就业打好基础。通过这些实用性的网络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广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用途,培养起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三)完善校园软硬件设施,让校园比网络更加精彩如今很多高校都在迅速扩张,但与其单纯地扩大校园面积和学生人数,不如大力加强校园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校园环境和校园服务的质量。大学校园就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如果在校园里图书馆是最漂亮的建筑,有最明亮舒适的环境和最丰富的学习资源,热爱学习的同学们不用再辛苦排队抢座位;如果体育场馆再增加一些,让热爱各种运动的学生们每天都能享受运动的活力;如果实验室有充足而先进的仪器设备,能供学生轻松预约使用,那么校园的魅力,也许会让更多沉溺于网络世界的学子们回归美好校园的怀抱。

作者:肖力诠 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