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情绪管理论文

高职院校辅导员情绪管理论文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现状分析

1.多重角色。

高职院校里的辅导员与班主任同为一人的现象居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几手都在抓,几手都不硬”的现象。当下很流行把高职院校辅导员称为学校的“消防员”、学生的“保姆”和“警察”、学校机关部门的“勤务兵”、院系的“服务员”等。辅导员一人分饰多种角色,学生的日常事务要处理,特殊事务仍要处理,使其疲于应付。其实,高职院校里的辅导员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学生心灵的雕琢师。

2.工作繁杂。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但很多高职院校的比例远远超过这一比例,一般都是1:180或1:200,而且在部分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既是班主任,也是辅导员。辅导员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中,或在教室、或在寝室;或布置任务、或开展第二课堂。工作头绪多,事无巨细,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就业、党团等各个方面:如监督学生晨跑、晨读;检查宿舍卫生、学生上课出勤情况、晚自习及学生就寝;评定班级各类先进、奖学金;办理助学贷款;催缴学费;办理学生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会议、讲座、仪式和各类文体活动等等。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里,只要有与学生有关的事情,不管是否属于辅导员的职责范围,辅导员都处在首当其冲的位置。“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真实写照。

3.结构欠佳。

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整体学历层次偏低、知识、年龄结构不合理、理论素养不高等问题。2014年3月,笔者就自己所在高职院校做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中本科学历占了60%,硕士学历占34%,学历层次总体水平低于普通专业教师;同时,高职院校辅导员在知识、年龄结构上比较单一。就调查结果而言,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为85后或90后,所占比例为59%。对于这一群年轻人来说,自己尚处于热血贲张的年龄,想要在学生中树立合适的威信度,尚需时间;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所学专业大多为体育、艺术或本学科专业,在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社会学、哲学等学科方面的理论功底较差,缺乏必要的科学管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另外,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要有指导学生如何生活起居的耐心,要有及时发现学生情绪问题的细心,要有在繁杂琐事中坚持的恒心,要有帮学生成长的信心,更要有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的爱心。“五心”缺一不可,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寝室,听得进倾诉,融得进活动。

4.队伍不稳。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一直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高职院校辅导员自嘲“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工作繁忙、科研受阻、早出晚归、事无巨细、责任重大、薪资偏低、晋升无门等所有现状累积一起,造成辅导员队伍不稳。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情绪特点

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高职院校辅导员情绪有哪些特点呢?

1.紧张、焦虑。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每天要面对的可能是学生各种问题引发的校园危机,处于高度的心理戒备状态,因此总是体验到紧张、不安、提心吊胆等焦虑情绪。

2.愤怒、自责。

“只要学生不出事,就是天下太平”,这已经成了辅导员的口头禅。学生工作持续而琐碎,难出成绩,没有成就感、面对暗淡的发展前景,感到失望;面对学生的各种“简单”问题和“幼稚”思想,感到无助和愤怒。情绪极易受学生事件的控制,起伏较大,学生有了成绩,兴奋异常;学生出了问题,虽积极处理,但情绪低落、难过。

3.失落、厌倦。

在主观心理体验和职业行为方面,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要表现为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对学生疏远、冷漠,期望值降低,开始厌恶恐惧自己的工作,试图离开本岗,另觅岗位或职业。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他们需要加强自身的情绪管理水平。

1.改善辅导员管理体制。

作为高职院校,应重视辅导员的发展,建立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多元化学生管理体制。同时为辅导员建立明朗、清晰的发展前景,提高辅导员的薪资和地位,使其在职称、晋升及其它方面与专业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2.加强自身情绪管理。

2.1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情绪心理学的认知理论表明,认知在情绪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高职院校辅导员应主动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感知并接受自己的情绪,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节,将负性情绪转化为正向情绪。

2.2学会宣泄情绪。

2.2.1文饰法。文饰又叫“合理化”,这是一种用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困扰的方式。它的表现形式可概括为“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当一个人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以减少懊丧情绪。与此同时,又以“甜柠檬心理”来肯定自己的成绩和价值,以减轻内心“求而无果”的痛苦。

2.2.2移情法。在遭遇情绪困扰时,通过转移注意力,使自己能较快地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理平衡。

2.2.3暗示提醒法。当产生激烈的消极情绪时,可以通过自我提醒,使自己明确将要采取的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进而解除迷茫,冷静面对现实。

2.2.4升华法。改变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和欲望,而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是对消极情绪的一种高水平的宣泄。化悲痛为力量,是升华法最好的说明。

2.2.5另外,还可以用谈话法、幽默法、拒绝法等,排解自身的情绪困扰。若以上方法均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忙疏导自己的情绪。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学生管理的工作岗位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者:于俊红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