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隐性课程开发途径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隐性课程开发途径

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分析隐性课程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效用基础上,立足于隐性课程的四个层面要素,探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隐性课程的开发途径。

关键词:旅游管理;隐性课程;非智力因素;职业意识

一、前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为旅游服务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课程,作为重要的中介系统,在培养高级旅游管理人才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要涉及高校人才培养,就必定涉及课程的规划、制定及实施,但在高校各类专业课程中均呈现“显性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也不例外。纵观全网,涉及高校或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文献研究比比皆是,但涉及相关专业隐形课程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百链等期刊网络上搜索“旅游隐性课程”“旅游隐蔽课程”“旅游非正规课程”“Hiddencurriculumoftourismmanagement”等关键词,检索到的相关文献统计如图1所示。其中通过“职业院校旅游隐性课程”和“旅游管理专业隐性课程”两个关键词所检索的文献与通过“旅游隐性课程”检索到的文献有重合,因此国内相关文献共4篇,国外2篇,国内相关文献研究最早出现在2008年12月,最晚出现于2016年4月。这样的局面十分不利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完整发展,不利于该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不利于践行素质教育方针政策。因此,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隐性课程的相关研究十分有必要。

二、隐性课程的概念

隐性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研究者杰克逊的书中(其书被译作《教室生活》《班级生活》《课堂中的生活》等),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在翻译过程中难免有分野之处,但笔者较为认同隐性课程这一说法。本研究相关概念依据为:隐形课程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氛围、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

三、隐性课程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效用

由于隐性课程在学生的施教机制过程中具有愉悦性、开发性、易接受性等特点,有别于显性课程的强制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接受显性课程的同时,身心能潜移默化接受隐形课程的教育,这不仅是发挥课程完整功能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高校及旅游管理管理行业培养优秀人才。1.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关于非智力因素对于人发展的重要性的研究灿若繁星,而关于隐形课程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的研究却如凤毛麟角。隐性课程能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除了“智”以外的其他四个方面从广义来讲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媒介之一就是隐性课程,苏立坡等人曾在其研究中表示“道德不是教来的,而是通过感染获得的”,而隐性课程中隐含的施教机制就能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道德等非智力因素。能“于无声处”调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意识、行为。2.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显性课程的学习。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呈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从课程角度来说,隐性课程能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在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中促进课程完整功能的实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隐性课程能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经验结构日臻完善,教育学界也较为流行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隐性课程能间接地促进显性课程的学习。3.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指的是人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Albrecht将“服务精神”定义为“一种基于确定的态度”,关于人、生活和工作的价值观和信念,使人心甘情愿为他人服务,为他人的工作感到自豪。不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还是服务精神等,从广义上来讲都同样属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范畴。而对于该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培养一定不是通过显性课程的直观教学所能企及的,尤其是在帮助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和职业意识时,很难通过几门课程或者一两次实践活动“简单粗暴”地实现预期目标,因为直观的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抗拒心理,而且树立职业意识及专业认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隐性课程成为布帛菽粟,因此,合理的对隐性课程各个层面要素进行设计,克制隐性课程的负向功能,有利于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正确专业认知。

四、隐性课程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开发路径

1.教师行为层面。我国古代第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学记》上曾述“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阐述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教师只有让学生“亲”“尊”“信”,所传授的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认可和吸收。因此,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从教师行为层面入手。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仅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师德,在各类相关服务活动中,更要体现出旅游管理行业专业人才具备的行业行为和服务意识;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的服务类专业,这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但将知识通过何种方式或手段传递给学生更是教师层面该思考的问题;积极上进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显性课程的学习的催化剂,而良好的课堂氛围由师生共同缔造,教师在氛围缔造的过程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明确自身的责任,在课堂内外做到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专业的行业素养教化学生。在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中充分发挥该专业教师的效用;同时教师还要在隐性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自身可控要素范围内,充分挖掘整理隐性课程资源。2.制度层面。制定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考核制度。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不仅通过显性课程的考试方式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进行评价,同时也要根据隐性课程发挥的功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尝试性的进行考量。隐性课程和非智力因素虽然都具有难以测量性的特点,但既然二者可以被感受到,便可以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未来职业发展的特点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初步的评价。制定服装穿戴制度:服装是一个行业特点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场合穿戴不同的服饰不仅是对他人及行业的尊重,更能产生一种仪式感。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制定合理的穿戴制度十分有必要,根据专业的需要及通过师生之间共同商讨,安排适宜的时间规定学生穿戴相关行业的服饰。制定相关协会社团管理制度,模拟社会相关旅游行业公司、企业或部门等模式成立学生社团,制定相关奖惩模式等,同时还要对其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等进行改良创新,以适应学校团委的管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既是对学校社团的创新,又有利于在这样的制度中让学生了解行业实践知识,以尽早适应未来职业需求,又为学生创建专业认知的隐性环境。合理的制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能向学生传递正向的价值观。3.精神层面。在隐性课程精神层面中,既包含实体性精神层面又包含非实体性精神层面,在此项研究中主要指非实体性精神层面,如旅游管理专业校园舆论、校园行业赛事氛围等。校园非实体性精神层面的相关氛围需要集体行为共同创建,若要在学校其他专业师生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创建良好的旅游管理专业舆论,可以在学校各类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为活动提供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既深化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又能通过良好的服务在学校其他师生中树立良好的舆论;多举办与旅游相关专业的校内赛事,不仅赛事种类要多,还要赛事参与人群多,赛事种类不仅局限于旅游相关专业的行业知识竞赛或服务大赛等,更要结合国家旅游的发展导向和社会潮流,在时下倡导的“全域旅游”“康养旅游”的语境下,可以扩大校内赛事活动种类。扩大赛事活动参与人群,提高其他专业学生赛事参与度,同时,相关赛事活动还应有教师参与,构建良好的师生赛事活动的参与氛围。这样不仅能促进学校精神环境的建设,创建良好的旅游管理专业舆论,更能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比赛中培养竞争意识、参与意识等其他行业需要的非智力因素等4.物质层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詹姆士•威尔逊(JamesQ.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L.Kelling)提出“破窗效应”,无不揭示了物质环境对人的暗示作用。因此,一个学校的硬件设施也能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意识形态”的知识,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学校相关的实习实训场所是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硬件基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室的筹建不仅要符合高校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突出专业特色,要使实习实训场所与社会相关行业相适应,使学生所学相关专业的显性技能符合社会相关领域的发展和需求。另一方面,实习实训场所不仅是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重要基础场所,更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化专业认知、树立职业意识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因此,实习实训场所的筹建一定要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将学校的校训及专业的发展理念通过实习实训场所的硬件设施进行隐性呈现,利用实习实训场所创造的实体环境激发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学生进入实习实训场所时能由内而外地散发服务热情,意识到自身职业的重要性,产生良好的职业荣辱感。

五、结束语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深刻认识到人的非智力因素在服务行业中的重要性,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课程中的均衡分布。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对隐性课程的开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践探索。由于隐性课程产生的功用具有两面性,在设计及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力控制其负向功能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李慧敏.广西本科院校武术隐性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李慧敏 单位:贺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