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问题及对策

高校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突发事件的频率和危害也随之提高。高校环境较为封闭,人员密度大,学生群体较为脆弱,突发事件易造成较大危害。本文通过提出高校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的不足并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高校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提出建议,改善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提高应急管理效率,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机构;高校

2003年“非典”事件后,我国形成以应急预案为核心,同步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管理法制的“一案三制”[1],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高校环境特殊,突发事件具有时段性,情绪性,危害性的特点[2]。因此,高校应对应急管理工作需加以重视。

1高校应急管理机构的概况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应急管理工作由校长办公室统一领导,结合保卫处、教务处、校医院、团委和党委等职能部门组建应急管理常务委员会,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形成应急管理小组,进行突发事件现场控制并进行后续相关安抚与援助工作,当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平息之后,应急管理小组往往会在总结工作之后解散,直到突发事件再次发生。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统一由校长办公室领导,直线结构使指令能够更快地传达,各部门能够更加高效地执行由上级下达的命令,从而对突发事件进行控制。

2高校应急管理机构的现存问题

(1)领导权力过度集中,应变缓慢。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往往由校长办公室直属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全权处理。在这种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中,指挥连过长却使得应急管理效率有所下降,降低各个职能机构的灵活性。(2)职能分散,主体责任不明确。高校突发事件涵盖自然、社会安全、,卫生、信息沟通、科研等多个方面,复杂程度高。高校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能相对分散,既有一定交集,又相对陌生,面对突发事件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偏差和工作交接失误,影响责任界定和管理效率。(3)档案记录与信息传递建设不足。档案机构影响整个备案系统的完善和政策的创新升级,导致了政策与理论实际操作性差的现实。应急管理机制是一个民众,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及国际组织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共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方法[3]。高校信息收集与沟通机构较为分散,各机构都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保存信息的能力,而缺乏统一管理,导致信息不对称为校园突发事件埋下隐患。

3高校应急管理机构的优化设置对策

基于对我国学者关于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有学者提出,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应着重加强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应急预防和预备体系、应急响应运行体系和应急响应运行体系[4]。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应急管理也应该重视监测预警,信息沟通,管理训练和恢复评价等方面[5]。本文将应急管理工作划分为先期前馈阶段,中期处理阶段和后期反馈阶段,重新构建高校应急管理机构,如图1所示。(1)前馈阶段机构设置与职能。信息科:负责联络各职能机构,收集整理各类信息,防止各部门信息不对称,保障沟通畅通无阻。收集整理组:从各职能机构,学生与教工的不同层面通过面对面交流访谈,网络,邮箱等多种方式收集并整理信息。沟通交流组:将收集整理组分类的信息与各学院,各部门交流,让各部门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和掌握的信息,做到信息共享与相互督促。监测预警组:构建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对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诱因进行分析,并向有关部门预警,令有关部门做好解释,说明,调整和防控工作。预案科:制定高校应急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计划与目标,对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进行解读与宣传,组织各类演练进行初步实践。预案制定组:以信息科收集整理的信息和监测预警的重点为基础,与高校其他组织机构充分研讨交流,制定高校未来一段时间的应急预案。宣传演练组:依据应急预案制定应急管理手册,与各组织机构密切合作,解读和宣传上级的指示政策。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练,促进工作重难点的锁定。物资科:负责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和后勤保障处相协调沟通,依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储藏应急物资,是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够尽快做出反应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组:在各职能机构中选出代表进行联络,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尽快进行联络抽调人手。物质资源组:与学校后勤和财务处加强联络,依据应急预案,预留出遭遇突发事件所需的必要的资金和物资,保障应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2)事中反应阶段机构设置与职能。反应科:负责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传递分享信息,联络并辅助各机构开展工作,监测整个应急处理过程。行动联络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依照应急预案进行统一指挥,联系各职能机构代表任务,进行信息共享与资源配置,辅助各机构完成应急任务。应急监控组:对整个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及时纠偏,督促应急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地开展。做到及时公开相关信息,防止谣言和舆论传播。机动行动组:弥补人手不足,增加有生力量。对可能对学生,教工和学校整体造成不良影响的衍生事件及时控制,灵活处理,减少负面影响。(3)事后反馈阶段机构与职能。恢复科:对当事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进行补偿,对公共资源进行恢复,对错误信息进行澄清和公众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心理干预组:开展心理建设,使当事人尽快恢复并融入日常生活。并对当事人及其周围人群进行长期跟踪心理监测,加强心理干预。恢复援助组:弥补当事人物质和精神损失,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法律援助,加强受突发事件影响而受到破坏的公共设施与物资的维护与重建。档案科:对突发事件发生和平息的整个过程和为处理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应急手段进行档案记录,为应急预案的调整和编撰提供科学支撑。监督反馈组:对事前预防阶段和事中反应阶段的各项工作和各部门具体活动进行监督,总结其适当之举和不当之处,并反馈给各部门。档案编撰组: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到结束以及后续影响和相关部门从预案编撰到平息事件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归档。高校应从应急预案做起,通过构建应急管理机构加强各个职能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突发事件的处理列为详细的计划与步骤,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在具体实践中进行调整。

4结语

应急管理重在实践,不同环境条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机构设置不尽相同。高校人口密度大,易受情绪影响,管理难度大。本文设计的高校应急管理机构,从预防到治理再到反馈均有所覆盖,促进高校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不断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闪淳昌,黄敏.中国应急管理及运行模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22-26.

[2]徐震.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3]王梦婷.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的多边合作网络[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4-26.

[4]贾水库,吴振民,何伟.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0(3):86-88.

[5]施雪华,刘耀东.中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1(2):49-52.

作者:高晨 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