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设计思维发展浅析

工业建筑设计思维发展浅析

1发展历程

建筑设计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单研究思维的发展是专门的课题,但是,从整体上讲,建筑思维的变化就是利用工业化思维对传统的改造。就工业建筑而言,建筑设计师最初是不参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只是由泥瓦匠或者设计安装的工程师设计,因此,在没有建筑学的背景下,工业建筑的形式和民居是相同的。18世纪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建筑材料和施工空间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发展的需要,于是,便有了建筑的参与,但是,工业建筑并不被建筑师重视,人们只考虑它的结构问题和工业的生产组织,对建筑形象设计的考虑比较少。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工业建筑大多延续当地的形式——接近民居。这些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建筑改变了英国北部的风景,以致于曼彻斯特和西约克被称为“黑暗的撒旦工厂”,而重要的工业建筑则使用了具有纪念性的建筑形式。19世纪初,古典元素装饰的工业建筑开始兴起,比如尤金-艾玛纽尔•维奥莱-勒-迪克等,他们借鉴哥特建筑的结构特点,将结构当作工业建筑造型的基础。1868年设计的位于伦敦东齐普大街的城市醋剂仓库采用了维多利亚式的哥特窗户,用红砖墙装饰蓝色砖带,束柱、壁柱和山墙的装饰则选择当地的白色大理石,同时,山墙上还有旗杆。另外,该建筑为竖向三段,中间尖券窗,顶层开老虎窗,三角形山墙开尖券壁龛。1826年,普鲁士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师申克尔受政府指派考察博物馆建筑,当他来到英国时,令他感兴趣的是铁结构的建筑和桥梁,为此,他绘制了伦敦港口区的工业仓库和产品加工厂的图纸。这一时段的建筑设计思维开始由古典主义向折中主义过渡,经验主义的建筑设计即将被理性、科学的建筑设计所取代,而建筑设计也逐渐反应为结构逻辑。例如,1858年设计的英国希内耳斯皇家海军造船厂。该造船厂长64m、宽41m,是最早采用捆扎铁框架结构的建筑之一。该建筑外部基本没有附件装饰,可以看到结构支撑的梁和柱,而外墙则用护墙板填充,内部纵向设置贯通4层的中庭,并且其顶部自然采光。但是,这一时期还有很多工业建筑没有完全脱离古典主义的影响,它们是用新材料模仿传统的砖石建筑。虽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建筑在材料和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表现出了“形式反映结构逻辑”的趋势,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脱离传统。

20世纪初,工业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界重要的新课题之一。1908年,阿道夫•鲁斯在《装饰与罪恶》中尖锐地批判了装饰的浪费和不必要,他认为这是文化的倒退。同年,威廉•沃林格尔在《抽象与移情:形式心理学研究》中写出了当时建筑抽象趋势的社会心理。而工业化的后发强国德国这时已经开始重视工业产品的设计,在赫尔曼•穆特修斯的倡导下,“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了,提出了“精神远远高于物质之上,形式远远高于功能、材料和技术之上。如果形式处理不好,即使以上3个物质方面都处理的无懈可击,我们仍会生活在蛮荒的世界中”。德制联的建筑师认为,建筑应与工业相结合,从而建造了透平机车间。1914年,意大利的建筑师安东尼奥•圣伊里亚发表了《未来主义建筑宣言》批判复古主义,他认为,历史上建筑风格的变化只是形式的变化,外来城市应该是大的旅馆、火车站,巨大的公路、海港、商场,用混凝土、玻璃和钢组成的建筑,没有图画和雕塑,只有天生的轮廓之体型美,提倡机械美。但是,未来主义的年轻建筑师大多在欧战中牺牲,因此,这一学派在后来的建筑实践和理论中便后继无人了。

1919年,德国的包豪斯是最著名的建筑院校,该校提出了3点建筑原则: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这些原则使设计走向了现实主义,用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代替了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进而推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设计,而“国际式”的现代主义在此后也成为了主流。密斯•凡德罗提出了“机器美学”,1923年,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确立了理论。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具有以结构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但是,以形式为导向的趋势仍然存在。二战前,建筑师在设计工业建筑时不再拘泥于工艺流程,过分关注结构和形式,他们也开始考虑节能环保和舒适度,将现代技术应用到了建筑上。二战后,电子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发明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建筑的发展,但是,随着战后的恢复,工业建筑朝着大型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无人工厂、精密厂房等。这些地方占地面积比较大,进而出现了产业园,但是,环境问题和污染等让人们开始思考现代技术的弊端。因此,控制大城市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马丘比丘宪章》在承认《雅典宪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城市的复杂性,即“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应该按照可能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意义提出与人民要求相适应的城市服务设施和城市形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建筑现象学开始兴起。

2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简要探讨了工业建筑的思维发展历程。虽然笔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有限,但是,还是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邵薇嘉 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