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程造价教学探索(3篇)

高职工程造价教学探索(3篇)

第一篇:高职工程造价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

一、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内容包括基本构件理论、结构设计和结构施工图识读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构件理论,主要探讨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受弯构件、受拉构件、受压构件及受扭构件的截面设计和截面复核,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计算理论和配筋构造要求。第二部分为结构设计部分,主要包括楼盖结构、单层厂房结构和多层框架结构房屋的设计,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结构设计基本步骤,学会将结构分解成结构构件,再采用基本构件理论进行配筋计算。第三部分为结构施工图识读,此部分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其专业及岗位性质决定了此部分内容显得更为重要。课程特点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改进教学方法之前需要深入分析课程的特点。本文认真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课程并总结出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性强。

混凝土结构课程包含大量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涉及建筑材料、建筑制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等先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理论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计算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情况表明理论计算能力正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这直接影响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综合性强。

混凝土结构课程是继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专业基础课后开设的专业核心课,即该课程融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必须熟练掌握先修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特别是三大力学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在短时间内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是不现实的。

3.实践性强。

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内容表明了结构设计理论转化为用于工程实践的结构施工图的过程。同时,设计的过程中也采用大量的经验公式、构造要求,这些内容主要来源于实验结果和以往工程实践经验总结,这表现为经验公式多、基本假定多、法定条文多、设计方案不唯一。这种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教材的选用应紧跟国家规范、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及学生熟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二、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学生的特点是课程教学的影响因素之一,在进行课程教学改进之前有必要分析学生的特点。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仔细分析了高职学生的现状并总结出高职学生的如下特点:

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差。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主要为高中阶段基础较差的学生,部分还是文科学生,还有相当部分来自单招学生,这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精简,注重实用性。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笔者调查,高职学生普遍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再加上本门课程知识点多且分散,极易造成在学习过程中讲完就忘。有必要在课堂上尽量做到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尽可能做到课堂内当场把知识点消化掉,并且在完成该门课程后,以课程实训的形式进行强化。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不爱算、不会算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厌恶计算,这导致抄袭成风。为避免此类问题,可以多采用课堂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以学生之间的交流或教师帮助的形式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并及时敦促学生的学习。

3.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积极性。

现实社会大环境存在的严峻就业形势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基础差的特点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三、课程教学改革

现有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注重将基本构件理论和结构设计方法完整地讲授给学生,这容易造成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有必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改进现有的教学,寻找适合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材的选用要紧跟国家规范。

考虑到学生将来毕业后在工作岗位所用的施工图纸设计依据均为国家最新规范,教师在选用教材时需要符合国家最新规范要求。

2.重新定位课程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定位混凝土结构课程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时,需注意课程的实用性。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开设混凝土结构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结构设计的工作,而是培养学生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以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胜任工程造价岗位。在定位混凝土结构课程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时,还需注重课程的技术性和技能性。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建筑业生产、造价管理等一线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了达到注重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和技能性的目的,有必要对现有该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对于基本构件理论可以侧重于帮助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于结构设计部分内容可以将其删除,对于结构施工图识读部分应不断细化、加强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以达到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的目的。

3.课堂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以及该课程在工程造价专业中的作用,全面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理清每一次课的教学内容,把握好关键知识点,针对每一个关键知识点设计课堂强化练习。每讲完一个关键知识点及时进行课堂强化练习。练习时采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及时对课堂练习进行过程检查,其过程检查结果与本课程考核结果相结合,同时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共性问题并统一解答。

4.采用适合课堂内的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

对于高职院校土木工程类学生,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需注重实用性、技术性和技能性。为了达到此目的,采用实践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如何进行实践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目前一般认为到现场工地参观能够帮助学生对结构施工图纸的直观理解,增强如何由施工图纸转化为建筑产品过程的感性认识,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方式。然而,现场工地参观会带来一些现实问题。首先,最大的问题是在工地现场学生的人身安全难以完全得到保障;其次,在现场工地实践不便于组织管理;最后,工地现场散乱,易造成学生参观重点不明确,参观的结构施工过程一般不可重现,其结果就是学生仍然对一些问题还是一知半解。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有必要采用课堂内进行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工地现场参观。课堂内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选用的教学手段有:对于课程中的实验部分可增加实验视频教学环节;增加结构施工图实训环节,具体可以从结构施工图纸查错、施工图纸各构件符号含义解释和混凝土构件钢筋类别、数量、长度分析计算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对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采用基于BIM技术的仿真软件,使学生以生产者角色充分参与到“工程实践”中,既能增强工程感性认识,又能将课程理论与工程实践联系起来。该类基于BIM技术的仿真软件能够让学生理解采用混凝土结构平法标注法的结构施工图与照图施工以后的结构构件情况的关系,并且可以反复操作,让学生不用到实际工地现场也能将结构施工图与工程施工结果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场工地参观所带来的问题。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总结了混凝土结构课程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并结合这两方面的各自特点,分别从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改进措施。教学内容考虑了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删减,体现了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和技能性,这更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基础、突出重点。教材选用紧跟最新国家规范的要求,使课程教学能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专业工作岗位服务。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手段注重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钟伟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

第二篇:高职工程造价职业能力分析

1.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的工程造价专业是从原来的土建类专业分离出来的。2003年“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目录得到教育部批准,截至2012年底,我国内地已有396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工程造价专业。目前,有关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较少,更没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所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是依托各自的办学背景来进行制定的,例如:在工程技术类院校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依靠土木建筑类专业,具有鲜明的土木工程背景支持,强调专业的“技术性”;在管理类院校里,课程设置上具有鲜明的管理工程背景支持,管理平台的课程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在财经类院校里,经济平台课程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而技术平台课程则相对较弱。这样“以我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不符合工程造价专业的自身特点,更不能体现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特色。要想制定一个符合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得从研究就业开始。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方向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普遍就业于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招投标单位、施工单位(建筑、安装、装饰、水利、市政园林)、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其中,造价咨询单位、招投标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为五大就业主体单位。

3.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3.1造价咨询单位工作任务

依据施工图、招标文件等相关资料,编制工程预算、结算;审核工程预(结)算书;收集建筑材料等价格、建立数据库;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技术服务;提出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建议;计算已完工程量,计算已完工程款(中间支付);竣工结算审核,处理工程价款争议、分歧。

3.2招标单位工作任务

编制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编制工程预算。

3.3施工单位工作任务

收集、整理工程技术及造价管理资料;参加施工图会审;工程预算编制(含工程量清单计价及定额计价);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班组核算;工程结算的编制(与审计部门的核对);投标商务标的编制;合同谈判及合同起草;索赔及结算纠纷问题的协调处理。

3.4监理单位工作任务

进度款结算审核,造价审核,工程投资控制

3.5建设单位工作任务

参加施工图会审,人工、材料、机械价格的确定与收集,工程进度款的核实,现场隐蔽工程的签证,招标文件的制定,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预结算的编制与审核,项目的投资分析。

4.工程造价专业对应岗位职业资格的专业能力分析

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岗位的性质与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学生在就业初始的岗位是建筑生产一线的施工与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由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上岗资质的从业人员担任,如造价员、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招投标管理员等。

4.1岗位职业资格分类

4.1.1造价员(预算员)

编制工程造价方案;处理工程竣工结算;参加工程施工工程变更索赔事项处理;向各班组下达核定施工定额;核定项目成本管理。

4.1.2施工员

施工图纸自审和会审;编制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工程竣工交验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参加工程竣工交验,负责工程完好保护。

4.1.3资料员

负责保管工程项目的文件,图纸、工程设计变更、通知等资料的签收交接;负责工程现场签证单、工程联系单等有关与建设方联系资料的签字盖章确认工作;负责工程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归档工作;起草各类文件及打印复印文件资料;负责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编制以及各方的签字盖章确认工作。

4.1.4监理员

现场监理;检查、验收;掌握工程全面进展的信息;复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

4.1.5招投标管理员

建立公司资质文件业绩档案管理;与招投标活动有关的其它信息的招标公告、招标信息的信息管理;标书编制;投标管理。

4.2岗位专业能力分析

分析与解剖岗位能力,可以总结为三项职业核心能力:工程计量与计价能力,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能力,工程经济评价与控制能力。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与控制能力是如何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招投标合同管理能力是如何进行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如何签订工程合同,处理工程造价纠纷和索赔。对应三个职业核心能力,有两类岗位,第一类造价员岗位,对应工程计量与计价职业核心能力;第二类经营管理岗位,包括资料员、监理员、招投标管理员、施工员,对应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工程经济评价与控制两项职业核心能力。

5.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将高职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在一线管理层,即面向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结合造价员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创新能力,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岗位职业能力,满足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复合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一个导向,两个岗位,三个能力”进行,即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造价员岗位和经营管理岗位的专业知识拓展模块的培养,形成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经济评价与控制三个职业核心能力,实现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多方位就业的目标。

6.结语

近年来,每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以20%的规模递增,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通过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上的不断探索和尝试,我们希望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现阶段市场需求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

作者:孙杰 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思路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规格对应“造价员”,重点培养学生动手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能力。通过研究与实践,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参考工程造价行业与建筑类企业对“造价员”岗位能力的要求,遵循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规律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编制真实建筑工程的造价文件为目标,依据“识图-施工-计量-计价”的工作过程建设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能力的三个层次的递进式增长;选择“校企合作、学做合一、多证融合”为道路,“多方联动”,实现合力;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渗透了“过程导向、工学交替、能力递进”。

二、以“两个参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参照行业与企业对“造价员”岗位能力的标准和要求,按照工程造价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规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1.工程造价协会对造价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工程造价协会的性质:各级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是由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单位、注册造价工程师及工程造价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代表各级工程造价的行业协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级社会团体。协会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造价员”的执业与职业资格进行考核。在历年的“造价员”考试中,实务(案例)的成绩一直都偏低,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考生此方面能力的薄弱。在2009年的“造价员”考试中,首次实行了可以用实务中的超过标准线的分数来换算基础的分数来增加通过率。这也说明了加强实务能力锻炼的重要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实务在具体的工程造价过程中的难度与关键作用,当然也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重点所指。

2.就业岗位的主要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走访企业与毕业生,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施工员”与“造价员”,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是建筑类施工企业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岗位能力:编制建筑与装饰工程造价的能力、编制安装工程造价的能力、编制招投标文件的能力、签订与管理合同的能力。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应能够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独立编制工程造价文件;能够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并能够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能够编制、签订并管理建筑工程合同文件,具有工程索赔能力;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和使用造价专业软件。

三、课程体系的建立

在实际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建筑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构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围绕编制一栋建筑物工程造价文件来开展。一栋建筑物一般分为土建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结合计量与计价规范可开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造价课程,同时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为指导建立课程体系,可以按照“识图—施工—计量—计价”这一工作过程建构课程体系。

1.工程造价工作过程

工程造价的工作过程是:识读施工图,确立施工工艺,进行工程量计算并编制工程量清单,对相应的工程项目进行计价。工程造价贯穿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其中最为活跃的是工程交易阶段,因为参与交易的单位比较多,要编制的工程造价文件类型也较多,虽然形式也不太一样,但是基本的工作过程与内涵是一致的。

2.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确立

工程基础技能与专业基础技能属于建筑类通用技术能力,而专业核心技能属于专业技术能力,综合技能就属于综合运用能力,课程体系围绕能力递进式培养,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三层进阶”式能力提升。

四、走“校企合作、学做合一、多证融合”道路需要“多方联动”

1.“校企合作”是高职办学的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被公认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认真研究行业特点,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是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路线,工程造价专业可以与施工企业的经营部以及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考虑将其引入校园内开展深度合作。

2.工程造价文件编制的实践性需要“学做合一”

工程造价核心课程都是对应于编制具体的工程造价文件,光学不做、不练等于没学。只有练习、练习、再练习,切实推进“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的模式,学生的造价文件编制能力才可能得到充分锻炼,其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质量与速度才可能达到行业与企业的要求,才可能成为合格的“造价员”。

3.“多证融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

要求学生取得多项证书不是专业培养的终极目标,学生在为取得证书过程所付出的努力,进而实现能力的提高才是“多证融合”的目的。同时这也是实现“教、考”分离的一种方式,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以上三点的实施都需要“多方联动”,行业与企业自不必赘言,对于学生而言则分为两个层次,在校生是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落脚点,只有不断研究学生的特点与人才培养规律才能找到适合的措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而对于毕业生而言,应该建立毕业生回访、反馈制度。结合社会第三方的评估调查报告,对毕业3—5年的毕业生跟踪回访,一方面促进教学反馈,另一方面也是紧密联系行业的渠道。

五、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参透“过程导向、工学交替、能力递进”

“过程导向”与“能力递进”已经阐述,“工学交替”应该是三个层次的概念。其一是在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将学生引入实际的工作情境与工作状态之中,加大这部分的授课课时。其二是利用寒、暑假,将学生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督促或者组织学生进入工作场所,结合本学期开展的课程进行深化学习与提高。对于这部分安排要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纳入正常的考核体系,保证相应的质量。其三是要利用超过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要与实际工作真正接轨,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六、深入分析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1.综合性

工程造价专业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上有多学科的交叉和相关知识的有机组合,这些学科与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经济理论基础、工程技术经济、建筑企业管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等。上述相关知识的有机组合,使之成为一个比较合理的整体学科,并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在专业课程的开设方面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单兵作战,注意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这就要求教师之间进行业务的沟通,多渠道、多方位强化知识的融合。

2.政策性与时效性

(1)为了宏观调控、指导和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建筑经济技术政策,而本专业所讲述的工程计价定额、工程费用定额、工程造价编制等,无不与国家建筑经济技术政策有关。学习本专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了解、掌握这些政策规定和政策精神,以便今后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应用。(2)工程造价专业要适应经济形势,发展较快,现在主导思想是“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从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现在过渡到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近年因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动了教材的建设,但是真正符合某一院校特点的教材不是很多,因此编制校本教材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与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一些具体规定,按照“教培融合、强调技能、依托实例”的原则,积极引入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内容,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行业管理人员参与,参考企业、行业和国家职业标准,以真实的实际工程为蓝本推行“项目化”教材编写,打造精品教材。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修改、补充内容,使教材紧跟形势变化。

3.实用性与实践性

(1)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工程造价本身在不断发展,在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注意结合国情,因此非常实用。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中要认真调研企业要求,认真分析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2)建设工程造价的编制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本专业在内容上,力求使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以实际应用为学习重点。为在教学中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中要专门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性教学和现场教学,并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独立完成多个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编制全过程的练习,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4.行业指导

工程造价行业协会在本专业居于绝对指导的地位,本专业认真分析协会对于造价人员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将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课程教学之中。

作者:张晓东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