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教育范例

高校师德教育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1

高校师德即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模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等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师德师风主流积极向上。2013年,“师德标兵”不断涌现,他们用自身的行动诠释高校师德的良知,积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不可摧的基础。高校师德师风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一些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如有的教师思想政治学习不够,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有的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不够,治学不严谨,轻浮;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只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投入精力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经济利益的驱使诱发了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二是道德教育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只是走走形式;三是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奖惩机制没有充分建立。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师德师风建设与高校教育质量的关系

师德师风建设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相辅相成。师德师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建设什么样的师德师风,怎样建设师德师风”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它是建设优良校风的关键,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造就,关键在于教师,而优良的师德师风则是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即使个人的业务能力再强,科研水平再高,也不能从根本上带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整体的教育质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才能最终提高高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趋势。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培养能力,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导师的作用和影响力尤为深远。高校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高校师德师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和思想道德。因此,高校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现实工作中的不足,急需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高校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和成果转化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

三、以师德师风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教师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首先,教师要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于律己,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同时要尊重学生,切实维护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境界,诚信是重中之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只有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传递正能量;再次,教师要甘于奉献,把满腔的热血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深入到学生中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教师要志存高远,不断强化业务能力,不断自我完善。只有多措并举、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使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实效化和持续化,才能真正为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制定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无规矩不成方圆,师德建设的有效实施需要管理,需要制度。建立有效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不仅是一种制约和威慑,更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政府和学校需要在这方面共同努力,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尽早推进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统一标准,让广大教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和奖惩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实效化。评价反馈机制是检验制度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奖惩机制的有效建立能切实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先前的规章制度并没有量化和细化师德考核的指标,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水平都需要完善的监督体制,因此高校应当切实结合学校的实际探索和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机制并合理、有效利用考核结果,有效落实师德建设工作。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2

关键词: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理论;实践

师德是教师素质构成中的首要因素。良好的师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品德产生“身教”的作用,更能成为坚守社会道德的排头兵。2014年9月,在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进行座谈时,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师德建设的指引,鼓励教师们从自我做起,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加强自身师德建设[1]。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全程德育和全面德育[2]。关于师德的重要讲话,为在新时代进行师德建设提出了新方向。2018年3月,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了今后五年教师教育振兴的目标、任务和计划[3]。其中,师德养成全面推进计划是教育振兴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教师培养的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所应担负的光荣而又有挑战性的使命和责任。

一、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新意义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养成,即为培养。师德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从点滴做起,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经过道德认知、体验、情感等心理过程而内化,形成师德观念和品质。

(一)教师素质完善和提升的必然要求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生力军,应勇于担当起新时代拥有良好风貌和完善的教师素质的重任,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师的职业道德,亦即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对教师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师范生形成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爱教、乐教、爱岗敬业等,本身作为一种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教师完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促使教师勇于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实现不断地自我发展和超越。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内在的推动,教师很容易自我满足,陶醉于过去,从而被时代所淘汰;最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形成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关注“教学是什么”等实然状态,更强调一种应然状态,如“应怎样教育会更好”“在教育中我应该追求什么”等,帮助教师对未来自我形象、理想、追求等进行设定,从而形成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信念[4]。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

师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时代背景下社会普遍的道德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当前,以为中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共进,共筑梦想,将中国的社会和发展带进了新时期。从道德层面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凝聚着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和价值追求,是社会道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属于公民个人道德规范部分[5]。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追求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期待。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社会其他行业来说更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师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时代赋予的新内涵,充分发挥其对于教师和教育事业的道德与价值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代的师德建设和师德养成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本质反映[6]。

(三)当前教师师德问题的现实要求

拥有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自身不断的道德要求,更是家长与社会的殷切期盼。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并存,少数教师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有所迷失。近年来师德建设引起了教育领域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7]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及师德师风的考核,强化师德考评,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等,以促进解决师德失范与学术不端等问题。因此,加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也是解决当前师德问题凸显、促进师德师风根本改善的现实要求。

二、当前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范生德育管理体制缺失

对于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及其管理,需要地方高校建立与之配套的师德教育管理部门。然而,当前不管是在师范院校还是在非师范类综合高校中,都缺乏专门性的、统一的师德管理部门。各二级学院对本专业的师范生师德教育与管理,往往由本专业的党总支书记或辅导员等负责。如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师德教育与管理,由美术学院的党总支书记或辅导员负责,其他二级学院情况类似。各二级学院往往在工作上相互独立,因此在师德养成教育的措施、成效及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也很难进行相互借鉴与学习。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认识误区,使师德养成教育在现实中,往往被安全教育、纪律教育、问题总结等所取代。可以说,地方高校在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和管理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实施机构,更广泛地存在着师德管理教育不落地的不良现象[8]。

(二)专业定位受市场冲击而淡化

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很多高校在办学定位上都开始朝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型。一方面,大量增加就业前景较好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相应减少与市场关系较远的传统专业。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朝着应用型一路高歌猛进。就师范专业来说,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人才培养目标,往往都重应用、重培训、重能力,而轻思想、轻道德、轻理论,在师德养成教育和管理上毫无特色。以中文学院所属的中文教育专业为例,中文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上,与非师范类的中文专业差别极小。总之,在市场与就业这两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师范生的专业定位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点。

(三)师德养成教育课程流于形式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是对师范类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传授与教育的课程,对师范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基础而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一般应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如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师德规范训练等。更重要的一点是,师德养成教育课程,绝不是师德养成教育的全部内容。因为真正的师德养成教育是对师范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所进行的全面师德考量、监督、培养和教育。而现实的情况是,首先,在很多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中,都没有教师职业道德的课程设置,仿佛教师的职业道德可有可无或者可以自学完成;其次,即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以必修课的方式被开设了,该课程的教师在授课时,基本上都是满足于课内教学,课上完了也就完成任务了。至于课外活动,最多是走走过场;最后,对师范生的全面师德考量、监督、培养和教育,更是鲜见。

三、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践创新

(一)健全领导机制,实施多元化管理

地方高校的师范类专业,往往分散在学校所属的各二级学院中进行,造成工作上互不来往,缺乏统一认识和统一行动。因此,应以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为依托,设置专门的教师(师范类学生)教育科以及更细化的师德管理岗位,对各二级学院的师范生进行统一管理。师德管理岗的管理人员与各二级学院的相关领导、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共同构成师德管理的五元管理模式,对所有师范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师德养成教育与管理。在工作中应做到: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尊重道德教育与师德养成的特点与规律,开展师德养成教育的相关活动,切不可以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或问题总结等取代师德养成教育;二是管理者要结合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开拓师德养成教育的新内涵;三是要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内容、方式、方法等,使师德养成教育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四是师德养成教育应做到教育与监督相结合、监督与反馈相结合、教育与考核相结合,使师德养成教育贯穿于师范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始终。

(二)加强理论教学,凸显师德课程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是对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无需多言。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其作为必修课进行设置,课程学分也应适当增加;其次,教师在授课上应改变以课内讲授为主的现状,代之以更有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如课内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鼓励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在课外活动方面,应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与内容,进行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如学生师德学习体会、师德电影欣赏、寻访师德姐等,使活动卓有成效;最后,师德课程授课教师应从自我做起,做好师德模范,通过自身力量感染和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任务绝不仅仅只是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及授课教师的任务。其他课程和教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师范生的所有授课教师,都应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和政治学习,加深理论素养,保持自身的政治先进性。在授课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教育。

(三)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携手,共建师范生成长平台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3

1.职业素养。

关于职业素养这一类,主要设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育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有70%的学生选择表示认同。二是在“下列哪些行为造成了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问题中,有27%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经常不备课就开始上课,有7%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上课时接听电话,有9%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无故缺席和与其他科任教师换课,还有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并没有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在逐渐降低吗?”有接近87%的学生认为没有,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有7%学生的保持中立态度。通过职业素养方面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还是存在教师采用比较散漫和随意的心态上课,并且这种教学观念有可能会继续存在。

2.道德品质。

关于道德品质的调查设立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不平等地对待、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存在”,只有5%的学生认为存在,还有少数学生表示没有感觉到这种问题的存在,有95%的学生认为并不存在。二是“体育教师待人真诚,能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吗?”,有93%以上的学生一直认为体育老师平时待人比较热情、诚恳,并把体育老师树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三是“下列哪些行为影响了你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评价?”其中认为教师在评判学生时用语不文明的占6%,教师的形象(举止、着装等)不具有表率作用的占14%,认为教师社会公德心不强占10%,还有72%的学生认为教师形象较好。四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在逐渐降低吗?”9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有降低。通过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调查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教师的道德品质还是不错的,但还是存在少数道德观念较低的教师,并不能通过教学在言论、行为、生活作风和思想意识方面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推动等积极向上的影响作用。

3.高尚情操。

体育教师是否具有高尚情操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会经常发牢骚,比如在课堂纪律不好或是其他情况下”,其中有28%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平时上课确实会发一些牢骚。二是“体育教师以家庭背景好坏来对待学生”有10%的学生选择了同意,75%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剩下学生保持中立的态度。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高尚品质在逐渐降低吗?”有27%的学生认为是的,有73%的学生认为并没有降低。通过上述问题,可以了解到虽然体育教师在情操方面的表现不算差,但是学生却对教师今后情操的提升抱有不看好的心态,因此,体育教师的高尚情操培养也是不忽视的问题。

4.教学能力。

这里的教学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在教学能力方面我们设置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体育教师的知识体系丰富,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知识丰富,博学多才,其中有15%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缺乏丰富的体育知识。第二,“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高吗?”,有83%的学生经常与老师互动交流,17%的学生很少与体育老师交流甚至一次都没有交流过。第三“,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是体育教师最为欠缺的?”有17%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氛围的制造,有10%的学生选择了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还有10%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而有63%的学生则认为并不欠缺。第四,“当学生的观念与教师的观念产生分歧时,教师最常用的方式”,其中有40%的学生选择了探讨式交流,有35%的学生选择了说服学生,有6%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忽视,还有19%的学生选择了各存争议。第五“,你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必要进行提升吗?”有1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85%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有些教师还喜欢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上课敷衍,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对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行改进和加强是很有必要的。

二、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各项指标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不端正,比较敷衍和散漫,个人品行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及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自身、学校的管理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本文立足产生的问题,将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体育教师个人对师德修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缺乏教学责任心,部分体育教师仅将教学生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并没有把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品行端正、技术水平高超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不仅认为只要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完就算是完成任务,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将体育知识点消化理解,体育技能掌握熟练与否,而且缺少更新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因此频频出现工作态度较差、职业素养较低的现象。二是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并不认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品德能影响到学生,只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书,锻炼好学生的体能和提高技能即可,不具备以身作则的思想理念,因此,当学生不好好学习时,就采用严厉的语气和粗俗的语言来评判学生,这种行为为学生所诟病,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师者形象。

2.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提升的监管体制。

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学校给予监督和引导,但是很多高校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因此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个人品行的监督不到位。另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建设缺乏具体措施,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国家和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法规也没有真正落实,从而造成了教师师德修养水平逐渐下降的现象。

3.社会不良风气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造成的不良影响。

虽然这一因素在影响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作用较小,但是社会的腐败思想和消极生活态度,对于部分立场不坚定、思想觉悟差的教师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意志薄弱,对职业的认同感低,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职业道德败坏行为。

4.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措施。

4.1学校要积极开展增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活动,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意识。

首先,学校要定期让教师学习师德修养课程,如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等,了解教师师德修养是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其次,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和任务,从而能自觉更新知识体系和观念,并自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以此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必要的师德修养活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达到师德规范的标准。

4.2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要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师师德修养考核机制,首先,必须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以实现客观和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或是涨工资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最后,考核内容要从备课、言行举止、着装、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以做到全面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客观公正的评选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个人修养的养成。通过一定的制度及规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教师自觉完成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4.3体育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来促进师德修养的培养。

友好的教学气氛不仅能让教师轻松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状况,而且也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从而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教师的行为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更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形式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结语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4

关键词:教育学;师德;辅导员;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师与生之间,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交往与联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微妙的情感,相处和谐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相处不当便易造成学生叛逆,甚至是自弃人生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力量使用正确便可以凭借和学生所建立的那种“天然”的情感纽带关系,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上所具有的优势,入心、入脑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帮助大学生认清在他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所遇到的诸多迫切需要认识而自身又难以认识清楚的问题〔2〕。

一、辅导员工作角色内涵的转变

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由于角色任务的不同,必将导致处事的行为存在差别。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有多元化的任务,在与学生交流的不同情境中,展现出多重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辅导员角色并非一成不变。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开放程度和民主化程度都在提升的趋势中经历着各方面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影响当代高校环境发展的外部环境。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传统辅导员工作角色内涵的“四个强调”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角色内涵要扩大,具体表现如下:

作者: 单位:

(一)传统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内涵强调辅导员是社会的责任者,忽视了辅导员的个体生命价值

辅导员肩负完成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责任,社会责任极重。与此同时,辅导员如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需要帮助他们完成专业化的成长,从职业新手到职业专家的成长过程;从关注职场到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经历此过程,辅导员便在职业生涯中完成了社会责任与个人自我生命价值的双实现。

(二)传统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内涵强调辅导员的权威性,忽视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合作关系

受这种权威性的思想影响,高校学生具有了较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不言而喻,教师在学生心中具有天然的权威,虽然此种权威有利于辅导员开展工作,但是单纯靠权威来维护辅导员的特权是不可取的,久而久之极易产生专制的教育行为。所以辅导员要树立改变传统观念的意识,学会尊重与信任学生,建立新型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高校学生虽然处于拔节孕穗期,但他们自主独立的人格已经初步形成,并且经过高中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通识性知识,具备完成一定教育活动任务的能力。辅导员基于学生能力的前提,与学生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通过发挥同辈群体的力量打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化的有效途径。

(三)传统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内涵强调辅导员是实践管理者,忽视了辅导员是理论研究者的角色

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琐碎、欠缺规律性、时常突发棘手事件,这些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该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应该渗透着人文精神,是一种不间断的、无止境的探究与完善的过程。教育家波斯纳认为:成功=经验+反思。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反思形成工作理念,用于指导工作。这便是一种研究,可是行动研究,也可是叙事研究。只有不断反思、总结、研究,才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获得成效。

(四)传统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内涵强调辅导员的单边管理,忽视了教学管理的双边性

辅导员虽然在教育管理中是占主动的一方,但是高校学生有权且具备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所以同样应重视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在双边互动关系中,生成各自的意义,继而相互影响、相互交换,最终创生出管理育人的新境界。辅导员在实践“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三全育人”等教育管理理念中,要学会建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新关系,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角色,主动帮助、指引学生成长,而非强制性地塑造他们。

二、辅导员师生关系与师德

高校学生作为青年人的主要群体,容易受到多种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得更加困惑。若辅导员自身的道德行为与给予学生的道德教育之间不一致,会导致学生滋生两面人格,行为表里不一。师生关系的存在形式是判断师德优劣的重要外显因素。若辅导员具有较高的师德,必将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将长期盘踞,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从师生关系的心理交往层面来看,可将辅导员的师生关系对立地分为两类:

(一)辅导员师生关系表面化

由于辅导员工作内容的琐碎、管理人数较多等因素,导致大多数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属于表面化。其现象就是,有些学生总是在辅导员面前展现自己完美的一面,但离开辅导员后立即“打回原形”,可谓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在同学中恶意破坏辅导员师德风范形象。更有一些同学为了在校期间可以多获些荣誉而刻意与辅导员接近,这样的学生内心深处充满了功利色彩。即使他们能顺利地将辅导员布置的任务完成,但其心里却是充满了抱怨。卢梭在《爱弥儿》中论述:“学生把老师只看作他在儿童时候遇到的灾难,而老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他卸掉;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刻早日到来;由于他们之间从来没有真心诚意的依依不舍的情谊,所以,一个是心不在焉,一个是不服管教。”〔3〕这与辅导员的师生关系表面化何其相似。所以出现此类问题辅导员应引起警觉,要在反思自我的基础上,对他们投入更多有效的教育管理经历,及时予以正确价值观引导。当然,有些时候师生关系表面化的问题也会出现在辅导员一方。他们会抓住这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他们趋近功利之心帮助辅导员完成教育管理工作,这样甚是不该,更有悖于师德规范。从表面上看这类师生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但内部却是钩心斗角,还会波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单从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角度来看,虽然在这一师生关系中辅导员也可将学生管理工作做好,但是这种管理是处于较低层面的,缺少情感的,未能给予学生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辅导员师生关系心理化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想化的师生关系。它将辅导员和学生的心紧紧系在一起,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亲情体现。这种关系一旦确立后,学生将把辅导员当作亲人般来依靠。因此此种师生关系也最具真实性、可信性。正如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条定律:“倘若你给予一个人充分的信任,那么这个人将不会轻易做出背叛你的行为。”所以作为辅导员,应该学会抓住各种机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与辅导员之间能彼此信任、相互关心、共同成长,那么心理化的辅导员师生关系就此产生,继而学生便能按照辅导员的育人计划成长。虽然建立这样师生关系有一定困难,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应成为辅导员在职业生涯中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三、理想的辅导员师生关系的建立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教育管理以及大学生成长规律,树立科学教育观。在教育管理中,辅导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促其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使他们具有适应社会和时代的素质。

(一)在尊重学生人格中建立辅导员的师生关系

在人格上,师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辅导员与学生都是一定社会中的独立个体,都是社会公民的一分子,处于政治上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如果是辅导员的主动行为对学生的人格产生影响,那么此过程中辅导员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反之亦然。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相互对立,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换,所以辅导员为主体与学生为客体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变。因此以尊重人格来说,师与生可以在主客体关系相互转换中得到同步促进式发展。教育家刘道玉曾这样提问:“究竟怎样才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呢?”他回答到:“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大学不仅因大师而大,还因大学生而大,无论大学生或是小学生,他们的人格必须得到尊重,教师用语必须人性化,禁止使用伤害学生心灵的语言,他们的志趣和爱好必须得到保证,他们有学习研究著作署名和发表不同学术见解的权利,包括分数在内的隐私必须得到保护〔4〕。”辅导员和学生应在不同角度成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这是一种教育行为的尊重,是一种人格平等的表现。

(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建立辅导员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对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外铄与内发的差异,但古今中外就“教育首要应是道德教育”这命题观点一致。在德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双方道德都不断地提升。辅导员是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在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影响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同时,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教学相长”,因此,大学生的某一积极的道德行为也会引起辅导员的心理变化,从而触动辅导员转变不良的认知和观念,使自身道德结构不断完善。这一规律实则也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主客体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促进理想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在师德制度建设中建立辅导员的师生关系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少数辅导员没能抵挡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身在曹营心在汉”,没能把全部精力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把经济大潮中一些不良的风气沾染至教育管理领域。然而,除了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交往建立师生关系外,辅导员自身师德的示范也是建立理想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校管理情境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力求以制度促保障,适时出台相应的制度对辅导员的师德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如北师大,学校组建了党委教师工作部,成立了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健全师德师风日常督导评估机制;学校成立人才引领跨部门审核小组,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设置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内容,严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的入口关;在职称晋升、续聘、考核中专门增加师德师风审核环节〔5〕。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对辅导员师德规章制度的建立,坚持不懈地把师德师风作为辅导员评价的第一标准,明确对辅导员的师德要求,使辅导员的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管理的典范。

(四)在主体性教育中建立辅导员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现实领域,存在两种传统的师生观:一种是专制型的师生观,一种是放任型的师生观。这两种师生观的教育结果都会导致师生之间没有真正的情感。主体性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关于传统教育中两种对立师生关系命题的合题,体现了教育爱与教育责任感的有机统一,它认为师生关系应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科学的学生观一脉相承。对学生而言,学生是需要辅导员指导和社会关爱的生命个体。他们是学习的能动体、创造体和自由的选择体,是具有自我思想感情、独立人格、受法律保护的个体,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绝对主体,他们的需要、尊严、兴趣都应当得到合理的满足与尊重。因此不应把学生简单化地当做可屈服、任辅导员摆布的对象,也不能对学生采取“树大自然直”式的任其放任自流的成长。

(五)在情感化的关系氛围中建立辅导员的师生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大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着眼于学生的精神生活。辅导员不能物化地将学生看作是没有生命的客观物体,是消极被动的需要接受教育的对象。教育应是充满情感的活动,辅导员应由物化的教育走向有情感的人化教育。高校的教育在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的思想教育在于人的培养,使人成为人,使人过得有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劝诫:“未来的教师,我亲爱的朋友!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6〕大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体,他们要求自由的发展。辅导员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其本质是促进学生个体的精神成长,这种对于学生有情感的教育符合人的本性的要求。从无情感的物化教育向有情感的人性化教育转变,要求辅导员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尊重学生的权利、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六)在全面引导的理念中建立辅导员的师生关系

031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主体建构过程,辅导员应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大学生素质的养成,不可能靠单纯“一刀切”式的成批量完成。其中,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作为一个全面的引导者:第一,辅导员要牢记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使命,明确要在教育管理中面向所有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成长的巨大潜力;第二,辅导员要慎重地对学生展开评价,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动态地理解人的价值,注重评价与个体生活相联系;第三,辅导员要有反思的能力,能察觉出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是否因材施教,在实施奖励时,是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第四,辅导员要经常了解学生们的意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五,辅导员要帮助学生们树立前景性目标,时时了解学生达到的进程及效果,督促审视,随时修正。在全面引导的理念中,辅导员与学生稳步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七)在开放动态的学生观中建立辅导员的师生关系

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出学生是具有不同素质的人,还表现出学生是拥有不同爱好、兴趣、追求,有独立意志的人。例如:学生面对没有被录取到自己所喜欢的专业,不免有一种失落感,甚至会不安心学习。教育家刘道玉曾言:“你们大可不必闹专业思想情绪,可以积极设法转入所喜欢的专业。”如果转专业没有达到,也不用气馁,把专业当作一种“载体”,着重训练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同时不要放弃自己的兴趣,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兴趣发挥到极致。因此辅导员能否巧妙地运用教育管理智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是对辅导员职业素质的考验。辅导员只有在尊重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权威,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辅导员不懂教育智慧,甚至滥用,将在学生的发展上起到教育的负向功能。辅导员面对大学生要本着发展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看到学生在发展上的巨大潜能。由过去封闭静态的学生观转向开放动态的学生观,以生成性的目标引导学生发展,看到并引发学生内在强大的“向上生长的力量”。大学与所有学术研究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育人为自己的崇高使命,而学生永远是教育的中心,不尊重人性的教育很难成为理想的大学。理想的大学理念中,辅导员与学生的理想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过程,是一种育人、育心、育德的教育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心灵沟通的、精神相契合的、价值观得以传递的实践教育活动。同时,辅导员在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把“利器”,有利于化解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矛盾,有利于师生双方道德及人格的共同升华。

参考文献

〔1〕经柏龙.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144.

〔2〕曲建武.建好辅导员队伍[N].光明日报,2012-06-25(16).

〔3〕卢梭.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9-30.

〔4〕刘道玉.教育问题探津[M].北京:北京出版社,2020(6):9,55,208.

〔5〕程建平.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中国高等教育,2018(10):13-14.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综述

1引言

新时期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建设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积极应对新要求,如何不断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解决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办法,研究新对策,已经成为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课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21世纪,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主要分析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高校师德建设”为主题词都能检索到论文百余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师德相关领域的专著:浦卫忠和周敏主编的《高校师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安云凤主编的《高校师德论》,钱焕綺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等。以上诸多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出高校师德构建研究的重要性所在,也反映了目前学界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入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国内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师德概念及内涵:大部分学者将“师德”等同于“教师职业道德”或“教师伦理”,认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研究和分析:学者们普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于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宏观上看,例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向出发,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放在战略工作的高度加以重视,还从微观上具体总结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还有一些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关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研究:此类研究主要从机制上和制度层面上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的对策,如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学习机制等,这些研究成果是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重要理论基石,对高校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现状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可变性,我们的研究也很难尽善尽美,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不足:对象针对性不强: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将教师作为共性群体来普遍性对教师群体师德构建进行一般性的无差别研究,这种一般性研究忽视了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及不同专业背景老师的诸多差异,搞“一刀切”研究,很难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与时代脱节严重: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中国社会群体中的知识密集型和思维密集型群体,具有极其敏锐的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因此最易受到社会环境变迁地带来的影响并发生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青年教师师德培养模式就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目前的学术研究对于此类问题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虽然专家学者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但从总体说来说大多数研究提出的对策都是有交叉和重复的,而且在现实中的实施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可操作性较差。这些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今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和关注的方面,也是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研究并解决的关键问题。

4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1研究目的

厘清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探索一套符合时代特征、专门针对40周岁以下高校教师队伍、可操作性强的青年教师师德培育模式,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既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素质修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又可以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4.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有利于结合时代需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科学发展;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有利于为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探索正确的师德建设路径、建立全面的师德培养模式。(2)实践意义。首先,加强和改进当前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准,对于建立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觉悟高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有助于在实践中形成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长效机制。师德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应着力关注这支队伍,应着重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培育的长效机制。第三,有助于厘清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生个人的重大影响。厘清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个人的重大影响,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青年教师师德培育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张宏宝.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养成的影响因子及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7).

[2]虞文娟.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德育;教学模式;变革;核心素养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德育理论指导下,在丰富的道德教育实践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所形成的稳定而鲜明的德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体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程序和方式。”[1]欧盟对核心素养这样界定:“核心素养是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2]它包括沟通素养、自我调控素养、批判素养、德育素养等,高校德育教学模式变革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校德育教学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校现有德育教学中存在固有模式

由于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我国高校德育教学主要以教师单一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往往被看作“听话、顺从”的主体,其需求和创造性被忽略,德育教学特征可以用“尊师重教”“服从”来简单概括。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习了苏联高校德育教学模式,之后,也一直对高校德育教学模式变革进行探索。可见,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德育教学也始终备受重视,但这些德育教学模式都没有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因此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高校现有德育教学中仍存在不良模式。

1.德育师资队伍缺乏

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缺乏,素质不够,这主要由重智育轻德育的理念导致。

2.教学目标陈旧

在课程标准设定方面,还是沿用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这几方面教学目标,没有明确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现阶段德育教学目标围绕政治教育展开,没有进行深层次多层面教育,尤其是情感教育,比如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负责任、如何更加独立等,因此课堂教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很难起到作用。

3.德育评价单一

德育评价形式以应试为主,用分数来量化学生德育素养。然而分数只是结果,并不能概括学生整体素质。这种德育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过程,并不能使学生德育素养以至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4.教学方式固化

课堂上教师主要以灌输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成了课堂的唯一主体,忽略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与学生形成互动模式。并且现阶段德育教学主要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本,教学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不能进行有效拓展,无法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政治学等形成联动效应。一方面这与教师个人素质有关,一方面与全国范围内教学大环境有关。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

现有德育教学中主要是给学生灌输枯燥的德育理论,缺乏相应实践德育教学环节。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教学反感,也很难将理论联系实际,难于理解,无法达到内化于心外表于行的效果,也就很难形成多层次高水平的核心素养。这些固有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道德理论,很难将其融入到思想意识中去,更不用说内化为道德素质。因此,容易形成德育与学生素质自由发展两极分化局面。

(二)沧州四所地方院校对高校德育教学方式变革效果差强人意

河北省沧州市是一个地级市,虽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但以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校教育发展也相对缓慢,主要是以大中专院校和职业院校为主。近几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沧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以沧州师范学院和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为本科院校,以沧州医科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专科院校模式,涵盖了文科、理科、医学和技术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四所高校也在德育教学模式改革上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了一些变革和探索。通过发放网络问卷形式,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对这四所学校部分德育工作者进行了调查,最终收到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0份,并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以及德育教学工作方式变革情况,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第一,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重视。对问及教师“您认为贵校对德育问题的重视程度怎么样”时,选择“重视”、“一般”和“不重视”的分别是99%、1%、0。第二,德育工作者普遍认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对教师问及“您更看重自己学生的哪方面发展”时,选择“成绩”的占14%,选择“身体健康”的占30%,选择“道德品质”的占40%,选择“能力”的10%,选择“其他”的占6%。第三,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丰富。在调查中,对问及教师“贵校开展德育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数量是什么情况”时,选择“非常多”“比较多”“一般多”的分别占46%、32%、22%:第四,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当问及教师其“请问您觉得传统德育方式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请选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时,25%认为德育教育目标片面化,可见占比很大。第五,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与学生脱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25%的人认为学校德育工作脱离学生需要,37.5%的人认为德育工作方法单一,50%的人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忽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教育者与学生未能形成可靠交互。第六,德育工作缺乏合理评级机制,较难进行深一步工作。当问及教师“您怎样评价德育教学效果”时,12.5%认为没有衡量标准,50%仍然选择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只有37.5%的人开始从核心素养体系评价德育效果。第七,德育效果实效性不强,与学生成长需要脱节。当问及教师“您认为贵校安排的各项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总体上来讲如何”时,选择“很好”“好”和“一般”分别为:13%,20%和77%。而德育活动实效性差的,给出的原因有德育活动流于形式,不符合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德育活动过程中只顾红火热闹,缺乏有效的引导;德育活动开展敷衍应付,活动设计不精心等。第八,几乎所有教师都已开始德育教学方式改革,但只有37.5%的人认为效果很好,62.5%的人认为针对某些学生有效果。从对沧州四所高校德育教学模式调查研究情况来看,核心素养被融入其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细究起来,变革效果并非令人十分满意。学校和教师虽然已经有了变革意识,但是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变革并非多数,而且德育效果实效性不强,变革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有必要加大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校德育教学模式变革力度和研究,以此来指导高校德育教学更好的发展。

(三)新时代下学生素质发生了明显变化

现阶段大学生主要是1995年后出生的,这一代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一定发展后成长起来的,网络化使其接受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头脑灵活,应变能力强。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多,充满自信,但自我意识太强,不能为他人着想,交际能力薄弱。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吃苦能力差,遇到困难也不能很好地克服,心理承受能力差。95后大学生虽然有其性格和能力优势,但也有劣势。然而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高智商的人才,更需要高情商的人才。因此,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德育教学,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情感能力,培育新时代下高素质的大学生。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校德育教学模式变革的可行性

以核心素养框架培养人才能够“实现成功生活与发展健全社会、指向终身学习、关注21世纪职场需要”[3],也备受推崇,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很多已经构建起以核心素养框架来培养人才。德育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具有一致性。“德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健全人格的人,在哲学意义上是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和老师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应该是道德的主体,都应该全面发展。”[4]核心素养关照的是人的各方面素质,构成要素多种多样,一个人的核心素养越高,能力就越高,情感越丰富,这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校德育教学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只能考高分和索取的自私之人。核心素养是人在学习生活中的素养,而德育教学则指向教学事业,因此高校德育教学模式改革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培育人才。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校德育教学模式变革对策分析

(一)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具有关键作用,好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打开学生心灵,启发学生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情操,因此德育教学模式变革关键在于培育具有高素质的德育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德育教师数量能够完全胜任工作量,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师理论素质。教师首先应该拥有崇高的师德,热爱德育教学;其次,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德育理论素质。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学生心理更是变化多端。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还要分析学生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德育教学。

(二)完善课程设定标准,突出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社会的发展使学生认知提高,情感更加丰富,核心素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高校开展德育教学提供了依据。首先,核心素养对于课程内容设置有指导作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标准是指导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5]每门课程都要根据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学科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其中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德育素养更是高校德育教学模式变革的依托。因此,如何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结合起来,将知识、能力、情感与社会相统筹成为新的课程设置任务。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课程内容,明确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的定位。核心素养应当作为课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语言素养、批判性思维、科技素养、人文素养等都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标准,在这种多元标准的衡量下,教师和学生才能具有多元思维,才能获得更多能力。更好适应社会应当被作为德育的最终目标,学生遇到挫折时懂得如何处理和渡过难关才是德育目标,而不是期末试卷上的高分。注重提升道德教育比重,尤其是增加道德实践课时和进行综合等级评价。对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这三方面的教学应该权衡好,让学生能够懂得和学会如何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政治教育从显性趋于隐性,爱国从被动变为主动。

(三)实行多元德育评价方式,淡化唯分数的应试影响

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查,提高测验技术和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摆脱传统意义上“听话”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勇敢地表达内心的想法,激发起对社会的热爱,使得情感素养、语言素养、科技素养等得到提升,用多元评价标准来对待学生成长,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不是唯一评价标准,只是一种显性标准,应该增加更多隐性评价标准,如道德、情感、交流能力等。德育培养的不仅是合格公民,更是具有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如果学生和周围人关系不好,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学生自身存在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理和生活动态,关注学生需求,及时鼓励学生和做出相应举措,而不能到最后用分数来评价。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R•温克尔所言,课堂教学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相长的心态来面对课堂,将学生融入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生活做起。这就自然而然地把课堂生活化,让学生觉得上课很轻松,愿意表达内心想法。面对社会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编排成相声或小品等形式加深理解,提升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6]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抽象理论教学后要及时进行实践教学,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参观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组织社会志愿活动等。高情操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氛围,而且能够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素养,如沟通素养、领导力素养、审美素养、合作素养等,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四、结束语

核心素养体系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素,其中德育素养是构建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学生只有树立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具有良好的态度,更加积极和主动,才能成为一个热爱社会和国家的人,有才而无德终会无益甚至危害国家。一个积极的有丰富情感和高尚道德的人,才是我们德育教学应该培养的人。高校德育模式变革要想有所发展和突破,就必须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德育素养为核心搭建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更快促进学生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因此加快德育教学模式改革是如今德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更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何欢.互动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5).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3]师曼,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其素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3):29-37.

[4]杨晓津,胡明丽.高校德育模式教育改革探讨———浅析人本化综合德育模式[J].科技信息,2010(10):472.

[5]姜宇,辛涛,刘霞,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16.

[6]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5):74-81.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7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育部2017年8月24日的数据显示,40岁以下的青年专任教师89.3554万人,占普通高校教师总数(162.7182万人)的54.914%,说明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1]因此,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回顾学界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可以为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提供建设理路。

一、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内涵及基本要求研究

对于师德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或教师伦理,主要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但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具有独特的内涵,将教师的诚信、团队合作及创新纳入到师德内涵范畴。[2]有学者关注到青年教师的心理人格素养并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内涵目标除了具有高尚品德,爱生育人,先进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3]此外,有学者认为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教师师德内涵得到拓宽,提出教师要在教书育人活动中,主动探索学科领域前沿,并不断加强服务意识。[4]在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上,学者将师德内涵与要求综合,认为“敬业爱岗、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创新教育”六项基本要求是造就一支适应办高水平大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5]还有学者以教师职责为核心,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提出了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应树立良好师德风范、忠于教学、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学习习惯等。[6]

二、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分析,首先体现在青年教师这一群体自身的特殊性。有学者从高校青年教师的群体特点出发,即“成长环境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地位的特殊性、生活阅历的单一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7]等方面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受制于主客观环境,其自身素养的提升要求亟待加强师德建设。其次,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要求,更是国家、社会和高校建设的迫切要求。赵金瑞,李大伟立足于社会,高校与青年教师自身三个维度,主要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以及青年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8]由此可见目前学者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主要集中在国家、社会、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等角度,但我们也要认识到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对象即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加强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三、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分析的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现状分析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两方面,从问题出发再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

(一)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总体情况研究

纵观学术研究成果,学者们基于实证调查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主流趋势还是较为理想的,但仍有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在一些方面存在师德失范的问题,自身素养有待提升。

(二)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学界研究基本上是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出发来探讨其建设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师德认识问题、师德情感问题、师德意志问题、师德信念问题和师德习惯问题。如赵金瑞、李大伟立足于师德信念、师德意志和师德习惯三个维度,指出当今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为理想信念动摇,敬业意识淡薄;价值取向倾斜,注重个人功利;为人师表欠缺,学术诚信失范。[9]夏远永基于实证调研,提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缺失主要集中在师德认识、信念和意志等方面,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淡化、功利倾向严重、网络言论不当、法治意识淡薄、重专业轻德育、民主意识缺失。[10]刘建华,陈芳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面临的困境出发,分别从“不愿抓、不善抓、抓不好”三个层面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乏力及工作效果不甚理想。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学者们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相对成熟,对于问题的归纳已比较全面。但学者们较少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去研究。在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会呈现出时代性,一方面,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方面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如合作精神欠缺等。另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同样会存在新阻力,如文化多样性特征给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影响因素研究

目前学界主要从社会环境、高校建设、教师自身以及网络传媒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王红艳,边云霞在实证调查基础上,提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注重指标化发展模式、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乏力、青年教师自身因素导致对师德理解不深刻。[12]蔡信强就新媒体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进行了探究,指出新媒体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面临思想和利益诉求多样化的挑战,思想整合难度加大。[13]曾绍军在主体性视域下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失范进行了归因分析,指出影响青年教师师德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因素表现在“道德评价机制的缺位,以生为本理念的缺位,人本关怀的缺位”。[14]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影响因素分析较为全面,涵盖了社会、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到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执行力,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学界大多围绕环境优化、高校制度建设、青年教师修养三方面进行研究。在环境优化方面,马书文提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创造关心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环境。[15]张泳、张炎从管理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活环境三方面提出优化高校管理水平,营造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营造良好的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人文环境;创造条件改善青年教师的生活环境。[16]无论是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以及青年教师生活环境都在影响着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环境的优化将给师德建设提供稳定的前提。在高校制度建设方面,学者们从高校教师准入制度覆盖到教师师德、领导、教育、考评、激励与监督机制。姚昌、张晓波提出,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需要构建领导体制、入职师德把关机制、师德教育机制、考核和监督机制、激励和惩处机制。[17]佟书华、郑晗认为要建立“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体系,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与教学督导共同参与师德监督,并针对《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师德考评“一票否决”制度提出应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实际出发,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8]此外,刘建华、陈芳从整体性出发,认为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保障链条确保师德制度规范在实践操作中具有约束力和可行性、要强化政策保障、要健全工作机制以形成工作合力。[19]在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修养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青年教师职业观念、政治素养、道德人格修养以及与学生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等方面。张建松提出高校青年教师要自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坚定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主动加强自身人格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与学生、同事的沟通与交流。[20]此外,蒋燕从教师信念、判断、实践三方面论述了教师自觉提升师德水平,主要体现在:坚定信念,树立三种观念;敏锐判断,把握好四种关系;主动实践,提高四种能力。[21]另外还有学者从单一的角度来研究增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实效性,如魏晨,赵天姿等学者从高校工会角度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实效性研究,并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例。[22]陈刚从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相互关系的视角,探讨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多途径建设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23]由上可知,学界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体现了整体研究与局部渗透相结合,研究的视角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供宽广视野,但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还需在实践中检验其实效性。此外,对策的提出还应深度结合新时代背景,以期增强时效性。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8

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1.1爱国守法、敬业爱生

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热爱祖国,拥护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严格遵守宪法及法律法规,自觉贯彻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把依法执教作为自己的职业义务,坚决不做出任何有损于国家利益的言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其基本要求就是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安心于教育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热。同时,我们要真心关爱学生。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而高校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主要就体现在了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2教书育人、严谨治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教师敬业的首要表现就是做好教学工作。科学研究是艰苦的、严肃的事情,需要严谨的精神和态度。但是在教师中也出现了求名争利、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等问题,突出表现形式就是科研成果的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甚至出现了伪造数据、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等现象。南京大学韩儒林教授有一副对联: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作为高校教师要要摒弃浮躁情绪,有耐心下苦功夫去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要坚决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

1.3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所谓服务社会强调要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而为人师表则要求教师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要言传,更要身教,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措模。说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当代高校教师,要用自身的良好行为,从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治学态度、行为举止等多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们通过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的处事态度,教给学生怎么做人、如何做学事。正是这种示范作用,一直以来“为人师表”都是学生们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往往“胜于言教”。

2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2.1提高高校教师法律素质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们在校期间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所体现出的法律素质,会对学生们产生直接的影响。老师们应积极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提高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树立法治的思维习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法律专业的书籍、参加法律讲座、关注与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来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树立法治意识。

2.2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学习

品德高尚的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来的努力,尤其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修炼与自我完善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不会在提升道德修养中迷失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高尚的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主要是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和相关部门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不会受时间、地点得限制,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是受个人水平和自控力等方面的影响,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组织集中学习,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职业道德学习,能够克服自主学习的不利因素,使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

2.3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最终归宿,只有通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道德实践,才能真正对自身塑造良好的师德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做法有三点:一是钻研业务。二是科学研究。三是关心爱护学生。

2.4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