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人才范例

创新技术人才

创新技术人才范文1

一、充分发挥江苏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现实优势

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出台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创新40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科技改革30条”)、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人才新政26条”)和建立健全“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围绕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关键环节,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品质,营造人才服务氛围,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实现了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2019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825万人和414.8万人,均居全国第一。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突破10万人,人才贡献率超过40%。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骨干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关键技术的研发人才队伍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全省新增专业技术人才55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6.01万人;2019年,全省上市企业中,先进制造业人才数量占比超过60%,人才增长11%,其中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增长21.1%,全省人才向新兴产业集聚的特征日趋明显。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生态体系日益完善。以省“双创计划”为引领,全省各地出台近100项引才计划。支持政策包括创新创业经费资助、个人生活补助、计划项目扶持、生活配套服务等方面。省级层面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8000多人、团队近400个。围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遴选培养一大批中青年拔尖人才,在累计2万多人次、1.7万人培养对象中,有70多人成长为两院院士。以“333工程”为代表的人才工程成为极具江苏特色的人才培养品牌工程。实施产业教授、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经理等系列人才计划,推动科技人才到基层和企业一线创新创业,不断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政府引导和市场作用相互促进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二、着力破解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

先进制造业集群产才匹配有待提升。2020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4.6万家,营业收入超过12.2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7100亿元,均占全国近1/8,工业投资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正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相比之下,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相对滞后。根据对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偏离度测算结果,产才偏离较为明显,其中,前沿新材料、28核心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产才偏离度分别达到1.9、1.2、1.1,产才匹配失衡问题相对突出。产业技术高层次人才集聚有待加强。目前,全国有两院院士1696人,其中江苏籍院士463人,位列全国第一,但在江苏工作的仅有102人,远低于北京的605人、上海的183人。在苏两院院士主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江苏产业技术领域世界级科技人才、战略科学家相对紧缺,高层次人才集聚不足。江苏高校毕业生在产业就业比例仅为24.6%。2020年,江苏仅有7家企业上榜中国创新企业百强,与广东、北京等超20家企业上榜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亟须加强知名企业和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集聚。产业技术人才供需结构有待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相对偏理,教学环节重视知识传授而对实践技能培养不够,学术研究多而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较少,校企之间缺乏有效合作,高校与产业对接成效不高,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不太满意。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高校培养的产业技术人才供需占比仅7.5%,高技术人才供需占比仅4.0%。企业对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训投入不足,技术骨干人才流动频繁,造成人才队伍不稳,苏北企业人才紧缺尤为突出。

三、着力落实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的关键举措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产才深度融合。一是完善产才融合组织推进体系。成立省产才融合发展工作领导专班,由省领导牵头,省人才办、发改委、工信厅、教育厅、科技厅、人社厅、科协等部门协同,发挥省、市、县(区)人才工作合力,统筹推进新兴产业与技术创新人才融合发展,引导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明确技术创新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二是组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战略联盟。以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和中介服务机构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战略联盟,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人才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合作组织。三是推进产业高端智库建设。围绕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批由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领衔,国内外院士和世界级创新人才深度参与,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产业高端新型智库,组织智库与相关政府、行业协会、产业技术人才联盟协同开展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高端咨询。加大引进力度,着力做大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规模。首先,统筹布局战略科技人才重点引育领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目标,针对重点产业领域,加强战略科技人才引进,强化国内外产业科技合作,加快建成十个国际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以江苏战略科技人才为主,发起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吸引海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参与。其次,大产业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机制,定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全球搜集掌握前沿科技成果、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顶尖人才和团队分布,动态急需紧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目录和人才地图,每年支持重点产业企业引进100名以上高层次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和10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团队。最后,深入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后备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开展江苏省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高校行系列活动,面向产业领域国内外知名高校,重点引进一批满足企业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创新开发所需,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和海外留学归国产业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围绕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关学科,建立健全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学科协同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机制,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重点建设一批产业技术优势高校和学科专业,开展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改革试点,不断完善江苏高水平产业技术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创新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在苏高校、科研机构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建立市场导向、灵活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推荐遴选领军型产业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副校长,企业高管到高校二级学院担任产业副院长。支持开展校企合作完善新型学徒制,改革课程体系,推广订单式培养。在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培养计划中,重点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实行“一人一策”;依托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每年遴选资助100名左右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聚焦自立自强,释放产业技术人才创新红利。一是超前部署前沿专项计划。

创新技术人才范文2

关键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面对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一个企业要获得无限发展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就在于创新,创新是公司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集聚人才、技术、品牌的竞争优势,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抢占竞争的制高点,获得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技术创新人才队伍。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的立业之基、固企之本、强企之道、发展之源。建立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培育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技术创新人才界定

    技术创新人才是指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能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并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既包括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还指具有创新管理才能的企业管理者。

    技术创新人才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深厚的基础知识,精通的专业知识,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独立自主,善于抓住机会,敢于大胆创新,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企业发展中一种稀缺的资本。

    二、技术创新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1)创新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说明了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为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尤其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当作发展的第一资源,依靠专业知识背景厚实,技术创新能力强,思想活跃,头脑敏锐,眼界开阔,勇于创新的人才,集聚人才优势,企业才能在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过程中取得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好的市场价值,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长盛不衰。

    (2)创新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核心竞争力即即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在市场上又兼具企业创新人才、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综合优势。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一个重要载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缺乏创新人才将会制约着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企业发展取决于科技发展的水平,核心技术的掌握,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自主创新活动的主体,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人才的能动作用。一个企业的衰落,所缺乏的不仅仅是知识,更缺乏的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的主体,在核心竞争力诸要素中占据第一位,处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地位。创新人才正是通过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发展和进步。一个企业若拥有了创新人才,就能掌握新技术,领先于其他企业。技术创新要靠人才,有了人才,才能创新、发展,才能提高竞争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激励机制

    人才培养靠环境。恩格斯曾指出:“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这一论断阐明了创新人才与创新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创新环境的营造。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环境,是取得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持续实现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技术创新活动还处于较低水平,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科技人才的内在潜力,吸引并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当务之急。

    (一)物质动力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自我的价值,自我价值的认定是多元的,创造财富的价值已作为当今人才的一个价值目标。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为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享受和便捷,人们不再讳言对物欲的追求,这就使得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显现出更多的物化色彩。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利己心是人作为生命本质追求物质利益的表现,他把自利心看成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一切经济行为的原始动机。 随着科学逐渐从业余爱好变成一种职业,科技人才从事科研的动力不再仅仅是满足好奇心,他们也需要足够的报酬、奖励等来维持自身正常的个人经济需求。报酬和奖励的获取体现着技术创新人才的经济价值,获取报酬和奖励的多寡,反映了自身的能力、水平、本领和未来潜力。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薪酬待遇,给予技术创新者应得的报酬,对作出技术创新成果的创新者,给予股权或成果效益提成等各种形式的物质激励,将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创新人才视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在利益分配上重奖,充分体现“尊重人才、积极创新”价值观。重视技术人员的待遇、福利及薪酬,有利于激励科技人员在进行创新活动的道路上,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创造、不断奋斗,大胆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物质刺激作为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在技术创新中起着核心作用。

    (二)精神动力

    人的价值体现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如果那样的话,技术创新活动就只是被当做一种纯物质利益的索取。柏拉图认为,善和德性是至高无上的,人应当克制自己的物欲,以追求道德。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很显然财富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善,它只是有用的东西,以他物为目的。亚当斯密的一个著名的观念是,财富和幸福不必是一致的。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不仅需要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的刺激,更需要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肩负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因而,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和爱的追求也愈发显得重要。个人希望能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个人的成就与价值,个人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物质待遇的提高,还希望在工作的同时找到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和认同感。#p#分页标题#e#

    企业就需要给予个人足够的自主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让他们有足够发挥才能的机会,这为企业的成功也创造了条件。

    企业管理者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风范,大胆用人,敢于对人才委以重任,让他们放手去做事。只有个人感到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信任,才会更加竭尽全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那些为企业做出科技贡献的人才,应及时给与宣传表彰,授予先进荣誉称号,给予破格提拔或晋升,形成尊重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氛围。

    领导应主动在工作上、生活中关心人才,了解人才需要,让人才感受到企业的人情味,体会到自己受到尊重理解,激发人才的主人翁意识,愿意与企业共命运,发挥更大的创业激情,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工作的热情中。

    根据人才的具体情况,企业为人才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计划,职业生涯规划,使人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前景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样不仅实现了技术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留住人才,又能有效防止了人才的流失。人才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融洽的沟通,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就一定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可观的收益。

    (三)制度环境  

    制度是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硬环境。好的制度可以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不好的制度会把有利因素转化为不利因素。企业应制定一些鼓励创新的政策,设立创业基金,意在支持各类技术创新的持续进行和蓬勃发展。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有利于对关涉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技术项目,进行引导性投资,从而激活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降低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顾虑,支持和鼓励技术人员大胆进行各种技术创新活动。

    企业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必要的物质激励,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如解决住房问题、子女上学安置、养老保险等,给人才以安全和归属感,稳定人才,凝聚向心力,激励人才不断创新和奋斗。

    为适应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需要,企业应大胆进行各种组织结构调整,放宽管理政策,通过充分授权、弹性管理等方式,企业允许员工在一定的时限内离开本职岗位,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创新活动,人性化管理更能激励企业员工的技术创新活动。

    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技术创新成果实行量化评定,按照岗位、业绩综合评定,对特殊岗位的技术创新人才给予特殊生活补贴,对做出重大贡献的技术创新人才给予重大奖励,体现不同人才的个人价值,薪金待遇透明化,坚持公开公正分配制度,鼓励人才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

    社会需要是刺激和推动企业技术变革的强大动力,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企业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热情,同时,由技术创新成果需求推动的创新能够激发技术人才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对创新人才的规格做出明确的要求,指导技术创新人才的学习发展方向,激励技术创新人才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朝着企业的要求迈进。

    人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其价值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又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既是实现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目的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目的。尊重人的目的性价值就要充分尊重人的权利和选择,不仅需要物质待遇和物质条件,还需要创造精神性的相互关怀和理解、相互信任和尊重。技术创新人才自身的特点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使得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成为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探索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有利于发挥技术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张践明,经济哲学问题探索[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版

【4】王彦梅,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2007

【5】金吾伦,创新的哲学探索,上海:东方出版中心[M],2010年版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M],1998年版

创新技术人才范文3

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校企融合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该学院与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广泛合作,形成“依托一家、合作十家、服务百家”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成立了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和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混编教师+企业工程师+企业认证讲师的教学团队,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双证融通、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成效.

关键词:

校企合作;师资建设;职业技术教育

1通信专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深化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有效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选择[2G3].通信技术是高速发展的技术,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通信技术专业[4].近年来,4G/5G、NBGIoT、SDN/NFV、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等与通信相关的新技术层出不穷,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从而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也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跟上技术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这也是通信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特殊性所在[5G6].选择与通信设备生产企业进行合作,是高职院校通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必然趋势和最佳选择[6].首先,国内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在行业发展、市场引导、标准制订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其次,这些企业拥有众多的下游企业,而下游企业将是重要的就业市场,能充分满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7];第三,企业经常对客户和商进行技术培训,拥有成熟的培训平台和培训资源,能够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第四,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因此,高职院校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更便于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促进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集聚和服务社会功能的拓展,最终达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8].

2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紧随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应用潮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依托一家、合作十家、服务百家”的校企合作模式[9].依托一家,就是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十家,就是与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多家大型企业开展合作,如兰州电信、兰州移动等;服务百家,就是最终服务于上百家相关企业.

2.1成立中兴通讯电信学院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校企资源深度融合的方式,共建了中兴通讯电信学院,通过“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开展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兴公司给予学校以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指导;学校给予中兴公司以学校化管理指导.校企相互配合,共促合作.在教学方面,中兴通讯电信学院遵循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方向,在此基础上引入职业化管理模式,加强学生准职业人的导向训练、职业定位和求职能力提升训练.

2.2共建教育部G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公司联合建设ICT行业创新基地.校方提供场地和配套设施,企业负责实训平台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基地以通信运营商的商用系统为标本,以通信行业项目端到端交付的全流程为背景,高度贴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组建了固网实训基地、企业信息化实训基地、移动通信实训基地、通信工程施工实训平台等实训平台和管理系统,总价值达1032万元,成为甘肃省高校通信技术专业中设备最全、仿真系统最多的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于2014年7月被认定为“教育部G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10].实验基地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引入全天候学习实践方式,建立了设备高效率使用机制.实训基地在加强学校专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形成强大的辐射功能、示范功能和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实训基地向社会开放,与有关部门及行业密切配合,开展广泛的技术培训和社会服务.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基地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在师资培训、学生技能集训、产学结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3混编师资教学团队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构建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的双师型混编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项目任务或实体业务,参与专业的教学建设和教学实施,随着项目的深入和群体的壮大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以教师的“增值”实现学生的“增值”.在团队的具体分工上,学校专业教师承担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授课任务,中兴公司派遣资深工程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课程实践、指导毕业设计工作.企业工程师可以作为学校师资办理入职备案,学校原有师资在符合企业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加入企业师资团队.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塑造了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老中青搭配、“三师”(教师+企业工程师+企业认证讲师)结构优化、开放进取、充满朝气的专业教学团体,获得了学生和行业、企业的一致好评.

3通信技术专业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1以行业胜任力模型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根据教学规范和人力资源需求,以通信和ICT行业胜任力模型为导向,与学校专业负责人联合制订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授课计划和课程标准.引进企业的培训教材,实行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的技术标准和技能训练方法融入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11].人才培养方案在符合学校统一审定的前提下坚持每年更新,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落实“双证书”建设制度,鼓励学生考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2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依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在内部营造了典型的企业环境,实现教与学的紧密结合,使实践教学、实习实训不再完全依赖于企业.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学院不只是重视教师是否取得了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还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和解决企业疑难问题的能力.中兴通讯电信学院要求教师在企业中承担企业内培讲师、企业项目经理、企业技术总监等角色,实现了教师角色从“双师型”到“三师型”的转变.切实把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过程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的教学以通信工程项目端到端交付的全流程为背景,采用以师带徒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将工程项目的交付过程搬到校园内.课程教学以岗位胜任力为依据,导入学生职业化管理、工程师自主教学、按需培养、MIMPS(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就业服务体系等,面向通信行业内的设备生产企业、工程外包商、运营商和代维公司等,培养即懂理论、又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12].

3.3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立企业化办学氛围,把传统的学生管理升级为职场管理,把传统的校园环境升级为企业环境,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升级为工作过程,建立区域人才培养优势,帮助学生获得职场竞争先机,实现学生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的沙盘推演仿真教学和三段式项目驱动工程师培养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变教师主动教学为受邀指导,实现工程教育的项目式教学创新.学院每年投入经费近5万元,用于开展各种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和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完全模拟ICT企业的组织架构,成立了由学生完全主导的ICT虚拟公司.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担任公司顾问,并在资源和运营方面给予协助,而ICT虚拟公司的日常管理均由学生独立负责.结合企业运营实践,引入了KPI管理考核体系,组建专业的兴趣小组和创新创业团队,在企业资深工程师的带领下开展活动.

3.4人才培养与行业认证紧密融合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双证书模式.将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技能训练方法融入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并鼓励学生在毕业前考取ICT认证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学生可考取的证书有无线技术工程师(分为LTE、WCDMA、CDMA2000、GSM、网规网优等方向)、交换技术工程师(分为程控交换、NGN等方向)、传输技术工程师(PTN方向)、数通工程师(路由交换方向)、接入网技术工程师(xPON方向)等.

3.5依托企业就业联盟,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质量

选择通信行业适合学生创业的机会点,指导学生掌握创业的思路和基本技能.依托企业的行业龙头地位和人才就业联盟企业分布在全国的行业商和分销商,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推荐,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近几年内,在保障本专业学生100%就业的前提下,更关注学生就业的对口率和升迁率.为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施全员、全程、全面导师制,对一年级学生实施准职业人导向训练,对二年级学生分别实施职业定位和发展训练,以及求职能力提升训练.

4结语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职业院校内涵、凸显高职院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通信设备生产企业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在网络学院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师资培训、双证书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与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引领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创新合作思路和方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共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持续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士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86G89.

[2]李衔.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169G172.

[3]王南.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学校如何推进校企合作的启示:以德国希斯公司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142G143.

[4]史红彦.高职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31G32.

[5]陈健,唐彦儒,刘昊.浅析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的师资队伍建设[J].才智,2016(1):136.

[6]齐俊峰.浅谈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6(9):26.

[7]张士辉.基于CDIO的卓越工程师订单班课程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87G190.

[8]谭显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0(28):60G63.

[9]张士辉,严玮,田红,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132G135.

[10]周祖才,胡佳.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166G168.

[11]刘长生,侯雪梅.职业院校深度“融合式”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2):49G51.

创新技术人才范文4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

1背景资料

在过去的G20杭州峰会上了一份《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该倡议指出:数字经济在当代的解释是,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现在社会的新兴生产要素,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作为载体,用有效的通信技术提升效率,推动结构优化改革。并且随着现在工业机器人、共享单车、网络支付等的出现,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受到了冲击。经济社会即将进入产业、设施、方式的信息化,在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时代,人们的基础生活方式、经济的运营模式等都将发生质的变化。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会对财会职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培养出顺应社会发展的财会人才,成为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数字经济时代财会人员转型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势要求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管理精细化,深度挖掘管理因素在经济转型中的巨大潜力,打造升级版经济,在此中间财会人员的转型势在必行。近几年的大数据中显示,由于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并投入使用,对会计从业者的冲击日益凸显,数据分析在未来的职业“被淘汰率”中,会计的被淘汰率高达98%,位列第三名。在2018年5月的一场财务新兴科技分享会上,德勤的税务管理咨询合伙人、德勤智慧未来研究院机器人中心成员叶建锋,给大家展示了德勤机器人“小勤人”的一项数据,一个“小勤人”三四个小时就完成了正常财务人一天的工作,而一天更是做完了正常40个财务人的工作,经试验发现其任务的精确度也远远高于人工。接近80%的基于规则的流程可以被“小勤人”所代替。但同样也有机器大数据所不能替代的,这就要求在数字经济下财务人才培养转型势在必行。

3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直是基于职业为前提,一直把职业能力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而如今对于财务人员的需求在于高质量的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知识以及技能。

3.1传统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培养一直以财务核算为主体,而这正是数字经济智能化将会替代人工的部分,尽管在培养过程中辅助了软件,但是仍旧以基本理论的讲授为主,缺乏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远远高于实践能力的锻炼,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严重失衡。但是归根结底教育应当是服务于生产,学校的专业教育必须与就业岗位对接,现阶段会计在职人员都面临着转型或失业的危机,学校的教育更应该顺应社会及时进行调整。3.2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变化在数字经济时代,要求对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围绕社会环境及时调整,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职业价值观培养中要凸显“可持续能力”的建立,对信息的筛选甄别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3.2.1职业知识的融合性

互联网的普及给社会营造了数字化的环境,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涌现也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与分析处理能力的学习,不仅要懂财务,更要对新技术保持职业敏感,认识、解析、预测企业生命周期,能够应对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在马上要到来的数字经济时代下能和财务机器人并肩作战,要求财务人员需要增加大数据的必修课,像IT知识、程序化算法等。职业教育的知识面从之前单一的管理向“信息+管理”发展,知识的融合性更加凸显。职业知识是职业能力的基础,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职业能力在融合性的表现上要包含会计核算及实务处理、涉税、财务分析等能力。

3.2.2职业技能的多元化

经济时代对于财务的解读早已不再限制在账房先生的角色中,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看待,财务人员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正视企业发展中的一切经营问题,所以对于财务人员的技能要求也应随着社会需求逐渐从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做出转型,突出职业技能中的分析、决策及数据管控等能力。职业技能的“多元化”,不再拘泥于基础的会计报表数据,更要结合宏观经济、行业等情况,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关键,结合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要学会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财务软件信息平台进行企业管理,多元化成为职业技能发展的方向。

4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数字经济时代下全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会计专业这个特殊专业高职院校的培养也应跟随时代做出创新发展,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信息化等发面,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4.1培养目标创新

数字经济时代中,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广泛应用,影响着社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标准,当代财务人员需要吸纳更多的新技术、掌握“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数据的更新维护等,成为更加综合型的财务信息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时展及专业优势,应顺势做出如下创新:整体培养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非营利组织等基层业务和管理岗位,培养出具有会计基本职业素养,扎实掌握基本理论与技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进行财务处理,最终培养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管理类专门人才。

4.2课程体系创新

除了目标的调整外,还应通过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对于课程体系六部分进行创新:一是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应用统计学等;二是财务管理类课程,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管理会计等;三是计算机类课程,包括数据库及其应用、金蝶、用友等;四是研究类课程,包括文献检索、数据报告撰写等;五是业务类课程,包括沙盘、企业经营模拟实训VBSE等;六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类课程,包括会计信息系统、ERP等。通过以上“专业+信息”结合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成为专业与信息双扎实的新时代财务人员。

4.3教学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要积极转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及团队意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状态,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及应变能力。

4.3.1信息化转变

高职院校也应当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改变教师教学意识,信息的获取不单单是技术的介入,还要将信息素养融入各个课程中,推动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师身为知识的引路人和教育的关键人,对于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利用信息化教学对学生进行信息化启蒙,使学生更好地熟悉信息化技能,具备信息化素养。

4.3.2产教融合

互联网的高速普及使得传统的手把手、面对面实践教学已经不能顺应社会需求,而且不适合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给高职院校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产教融合。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利用网络教学及云平台等信息资源,以云平台、共享中心为基础进行实战演练,不仅锻炼学生职业技能,还能提升学生沟通协调、企业管理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卞鹏飞.数字经济时代财务转型的原因及实现路径[J].中国市场,2018(36):192-193.

[2]王晖,李玉曼.数字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专业信息特色建设[J].中国市场,2018(29):186-187.

[3]胡淑红,刘海利,汤百智.数字经济是余下告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商业会计,2018(11):124-125.

[4]杜珊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会计教育,2018(2).

创新技术人才范文5

“创新理论”一词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解说。自20世纪初该理论提出以来,创新理论所表述的内容丰富而具体,涵盖技术、知识以及制度等诸多方面。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历程来看,创新人才培养无一不是作为推动国家高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我国的高等教育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的学生不能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而要造就一批具有杰出思想、具有真才实学的科技实用性人才,就必然要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的钟秉林校长曾经把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创新型人才强调的是首创精神和超越能力。面对问题具有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欲望,并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险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敢于对已有知识、结论提出质疑、挑战,进行批判性思维;善于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创造性成果。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赣西地区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路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学院的重点专业和江西省高职示范性专业,根据职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专业适应性和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从2010年起,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3次修订与完善。按照“厚基础、知识面宽、更新内容、整体优化、加强能力、提高素质、减少课时”的思路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探讨。具体的做法是: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岗位能力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举措。强调以工作岗位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我院创立的“递进式144”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顶岗实践,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递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岗位为中心,按“岗位素质”“岗位专业”“岗位技能”“岗位拓展”四个模块开展教学,按照“岗位认知→仿岗实训→岗位实践→定岗实习”递次推进能力提升的四条培养途径,培养既适应专业岗位,又有广阔领域发展前途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独到之处就在于为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空间。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为参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强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以创新课程标准为基准。

淡化专业,推行能力和素质教育。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往执行的课程体系设置更多地倾向于专业化标准,与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医学检验创新型人才目的相距深远。为此,在做出市场调研、行业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和设置进行整合,以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培养作为两条主线,维持教学总量基本不变,仅在所开课程门类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教学和人文教育环节,根据专业特点增加部分选修课程,将基础性、验证性的实践教学内容缩减整合,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时的比例。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学编排上,突出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结合,使能够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融入社科类课程。调整后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体现了地方性与应用型、综合性与复合型、适应性与多类型的特点,既能满足为赣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体现地方特色的需求,又在整体上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

2.以创新实践教学为重点。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手段在于实施有效实践教学。为此,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比例就显得意义非凡。具体的做法是将我院现有的基础、药学、医学检验各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营造大学生创新试验区,纳入行业标准,引导学生早期接触工作任务;率先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实行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和医院实践“教、学、做一体化”。下一步,将依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省级重点专业的契机,集中学校与校企合作方的优势资源,打造融医疗、卫生、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让教师、学生从课堂走出去,深入基层、接触社会实践,将教学、科研、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课堂教学和社会服务中,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3.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去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创新型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问题探究式、案例分析式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极为有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有利于创造性和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论教学就尝试过“PBL———问题式”学习法,采取“一堂课一个问题”的教育模式,课前教师向学生发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写出答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内容。PBL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在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时,通过团队的合作来寻求解决方案。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4.以创新师资队伍为核心。

实施创新教学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推进我院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制定了各项政策和制度来确保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发挥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从本地区引进专家学者、行业能手从事专业教学。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医院或行业进行实践锻炼,使他们能及时地把握行业的新动向,将实践过程中掌握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融入教学之中。二是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增加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毕业生来我校从事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工作,使本教学团队中不断注入新思维、新方法。三是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相关奖励政策向一线教师倾斜,在职称晋升、学历提升等方面优先考虑,特别是要提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本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参与到相关行业进行实践锻炼。四是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高职能教学团队。

5.以营造创新型大学文化为灵魂。

创新技术人才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专业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状

1.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教学的时候,没有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学,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面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问题。虽然高职院校设置了诸多艺术课程,学生在校园内学到很多理论知识,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不注重对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2.课程体系陈旧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采取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特色课”模式,虽然这种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但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在创新创业以及文化产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仅拥有设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这样的课程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3.实践教学不足

实践训练条件的限制使得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的时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而在校园内进行实训主要依靠计算机。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候,并没有机会参与到项目设计中,即使学生能参与设计又因为不了解生产材料和费用,在设计的时候无法全面考虑工艺、材料以及对产品的影响,往往出现产品要求和设计不一致的情况。

二、高职院校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方法

1.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高校应将学校广播站、网页、杂志、论坛、报纸等传播媒介利用起来,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创新创业氛围,让创新创业在学校里蔚然成风。要想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高职院校应多举办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意以及设计作品,同时给予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邀请设计专业的成功创业者到学校分享创新创业经验,鼓励学生借鉴和学习他们的技巧和经验。

2.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应明确自身的办学思想和目标是向企业、社会输送拥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应开设富有特色的、适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课程,并对人才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高校应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优化,对课程做出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使艺术设计学科的先进性得以保证。要想使得艺术设计学科与创新创业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有效衔接,高校应加大考试制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3.构建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应通过校外、校内以及与企业联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其中,实验室以及专业资料都应该实施自由的管理模式。在教师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高职院校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定期举办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设计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进行专业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应积极引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参加设计大赛,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学到设计技巧和设计理念,也便于学生认识和了解市场动向,为以后的创业、就业打下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过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积极研究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当前高校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艺术人才、为社会输送拥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邱德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方法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9):148.

[2]李志港.产教深度融合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以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J].工业设计,2017(6):72-73.

创新技术人才范文7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实训环境、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互联网+电力电子技术资源库”平台建设以及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及素质提升起到显著效果。

关键词:

创新创业:电力电子;学生能力

近年来,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加大办学体制,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大力建设教学团队及实验实训室,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及素质提升起到显著效果。

一、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面向哈尔滨地区电力电子行业的人才需求,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利用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将专业技术、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融为一体,构建了“两平台,四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于“互联网+电力电子技术资源库”平台旨在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环节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在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有利于培养面向电力电子行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教育体系。

二、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作用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高学生就业率

电力电子技术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之路,对电力电子技术实施“两平台,四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传授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同时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经调查,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5%,25.3%学生在电力电子行业企业从事设计类岗位,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企业认可。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7.6%,比例明显提高。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在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进行课程实施,通过基础课程平台创新创业特色模块中“新企业创立”,“创业企业融资”,“创业型企业营销”,“经营和财务”传授学生自主创业基础知识,通过专业课程平台中创新创业类课程“创新制作”,“创业实战”等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赛。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显著,培养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TI杯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TI杯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十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叁等奖等多项奖项。

(三)教学实训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三年的建设,形成“一体化实训室+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新创业基地”的教学实训环境,其中包括电气工程学院34个专业实训室一体化实训室,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及均衡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生产车间,哈尔滨威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富奥电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实际企业以及电力电子行业协会,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学生在这些综合实训环境中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素养及职业规范的训练、创新实践及创业体验,实现零距离上岗及创业。近三年,获取双证率(职业资格证书及毕业证)达到99%,比例大幅度地提高。

(四)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学院建设一支由人力资源专业教师、学生工作教师、社会各界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组织教师每年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学院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项目,与青岛金博士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风力发电实训装置的发明创造,教师创新技能得到提升。专业教师到新加坡、北京、天津、深圳等地职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的CDIO项目式教育教学理念,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五)“互联网+电力电子技术资源库”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结合“互联网+”,建立国家新能源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并建设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互联网+电力电子技术资源库”平台,形成了“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学习”等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能动性,经过统计,72%的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在互联网世界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寻找到高效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质量,综合能力也将达到提升。

(六)形成创业孵化平台,扶持学生创业

学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形成了创业孵化平台,其中电力电子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走向社会搭建了平台,提供创业孵化场所,开辟了一条学生走进市场的通道,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三年期间,共有12支创业团队在创业园区进行孵化,其中“双维电气技术公司”等6个项目成功实现项目实施,创业孵化平台效果显著。

三、结束语

创新技术人才范文8

关键词:“一带一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国际人才;培养模式

1“一带一路”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意义

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决策。这一倡议决策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东中西互济、海陆统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世界繁荣发展与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为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进行,需要本国专业技术人才的群策群力。同时,拥有一批专业型知华友华的国际交流路桥建设人才也至关重要。人才交流是国家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民心互通的重要途径。我国现有较健全的国际人才交流运行体制,实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等沟通。教育部于2015年3月16日了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信息,数据显示:在2014年,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总计164394人[2],其中职业教育交流人才不在少数。因此,如何培养路桥建设国际交流人才,使其掌握专业技能,为我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实现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交流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一方面决定于其群体特殊性。另一方面,注重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特点也使其与其他人才培养有所差异。如何在国际交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质量和数量并重,探索出满足其自身发展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目前,针对职业院校,尤其路桥专业国际交流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鲜有涉及。因此,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进行职业院校路桥专业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2“一带一路”倡议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国际交流人才的创新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政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贸易等诸多方面。其发展阶段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如果不连不通、连而不通、通而不畅就将对深化区域合作构成障碍。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2020年,亚洲各国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累计约为8万亿美元,其中68%为新建项目,32%为更新维护项目[3]。为保证这些项目的建设顺利完成,需要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的公路、桥梁等产业的工程建设技术技能人才[4]。工程建设各行业技术人才中,尤以道路桥梁技术人才需求为多。这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路桥专业”)职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历史机遇。培养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的路桥建设人才,学校的培养模式就是关键,而单纯的培养技术型人才,在国际复杂的形式下,已经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这就对国际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创新要求:一是应对国际工程项目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跨文化技术交流能力和全局性的国际化视野;三是丰富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四是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了解我国及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复合型、专业型知华友华的国际交流人才。

3“一带一路”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国际人才培养模式

3.1制定优质的路桥专业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方案

优质的国际交流生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有效保障。

3.1.1路桥专业的国际交流生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

(1)坚持知华、友华、懂华、爱华的教育宗旨,摈弃只学技术,不懂对华礼仪的教学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国际交流生的品德培养,服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发展。(2)坚持多元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以国际交流生多元智能发展为目标,更加关注国际交流生发展多路径成才需求,推进国际交流生既掌握本专业技能,也能与国内相关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3)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交流生,在招生、培养过程中,要深度融入交通行业产业链,突出交通特色,与国内知名施工企业深度合作,让国际交流生掌握国内的一线施工技能,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

3.1.2确定路桥专业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良好素质道德和创业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土建施工和现场管理能力,有良好的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一带一路”交通基础建设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国际交流人才。

3.1.3构建路桥专业优质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路桥专业国际交流生的培养,既要有中国职业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又要兼顾国际化的教学过程。课程体系要包含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等多种模块,并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以开阔留学生的视野。3.1.4路桥专业国际交流生技术能力培养路桥专业国际交流生培养,同样需达到以下技术能力要求:道路、桥梁工程土建施工、勘察测量、试验检测、路桥工程施工组织、质量控制、计量支付等。对应的工作岗位、课程设置和能力要求见表1。

3.2打造路桥专业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要培养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路桥建设人才,拥有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基础和根本。要通过引进高水平大学、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自己现有教师队伍,送教师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习、交流,掌握地方文化和技术技能;增加在一带一路沿线施工企业工作的兼职教师,用他们经验和技术,为学生上好课。同时引进国外优秀师资,邀请国外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开设讲座。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素养和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国际化思考问题的能力。

3.3开发国际化的教材,让路桥专业国际交流生享有国际化的教学资源

走出去、联合“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开展联合设计教学活动,如跨文化的交流讲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院校开设在线课程,通过贵州在建的大数据和云技术构建具有“互联网+”特色的课程框架,优化课程结构,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享有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3.4联合国际化施工企业,为国际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校企一体、任务驱动”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