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融资范例

金融学融资

金融学融资范文1

关键词:金融学;证券投资行为;投资策略

一、引言

证券投资作为一种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和参与的投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但较多类型的投资产品类型也增加了证券投资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因此,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对证券投资市场及投资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弥补传统金融学理论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高证券投资者行为的科学性,避免投资者认知与行为的偏差,从而优化证券市场投资环境。

二、行为金融学对证券投资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对于证券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对投资者的心理与投资行为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科学合理性,避免投资活动失误情况发生,帮助投资者提高对投资风险的把控能力。行为金融学结合对投资者投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对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并引导投资者深入地了解证券市场的实际运营情况,明确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投资者能够在行为金融学的引导下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和投资能力,对影响证券市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投资者利用行为金融学知道了该如何有效利用投资信息,并对自身存在的非理性的投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投资中将自己的主观意识与科学理性的判断分析相结合,从而使投资行为更加理性,在增加自身的投资收益的基础上推动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营。同时,行为金融学弥补了传统金融学中的缺陷,使金融学研究领域上了新的台阶。从整体上看,行为金融学有利于指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于促进我国金融领域更加长远稳定地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行为金融学下证券投资者的心理特点

(一)过度自信。许多投资者在证券市场投资过程中缺乏对自己决策与投资能力的准确判断,往往认为自己具备较强的证券市场判断与分析能力,因此会导致自身在投资中出现过度自信的心理,在这种主观意识的影响下,往往容易导致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进而使投资者面临较大风险。一般来说,投资者过度自信会使自己无法准确分辨手机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各种手机软件会给投资者推送各种金融证券信息,其中包括错误信息,投资者容易依据这些错误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不利于提高投资的合理性。同时,投资者过度自信还可能将影响投资效益的信息过滤掉,不愿意将手中亏损的股票卖出,不承认自己的投资决策失误,因此容易导致自身承担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从众心理。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改变自身的投资偏好与投资决策。很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证券市场的判断与分析能力,难以准确把握投资取向,而为了获得投资利润选择相信大多数投资者的选择,这样盲目跟风的投资的现象称为“羊群效应”。投资者的这种从众心理是缺乏理性和判断性的,羊群效应会导致股票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而且不利于金融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处置效应。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的心理及行为偏差是导致证券市场较大风险的主要因素。投资市场中,许多投资者高估了自己的决策与投资能力,表现出过度自信,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一旦投资出现严重亏损,就会造成投资者较大的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也会导致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认知偏差问题。金融市场中的股票都处于涨跌状态中,而投资者往往在股票价格上涨时将股票全部抛出,在股票价格下跌时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股价还会上涨,因而在股价下跌严重时通常不抛售股票,这样的投资行为难以保证投资者获得较高收益。

四、行为金融学下证券投资的策略

(一)变量交易投资。 变脸交易投资指的是投资双方在进行股票交易之前对股票的交易量以及收益进行预先设定过滤准则,在股票交易量和收益满足该过滤准则投资者就会开始进行股票操作,决定股票的买入或卖出。从行为金融学来分析这种投资行为主要能够对变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采用这种投资策略有利于减小证券市场中间价格浮动对股票造成的影响。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来看这种投资行为,在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质量较高时,该股票的价格不会产生较大浮动,通常会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因此,通过对股票交易的市场变量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增加投资利润。一般来说,在金融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往往会导致证券市场出现非正常现象,因此,投资者要想在投资操作中始终获得利润,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决策与投资能力,依据行为金融学避免自身的心理及行为偏差。同时,利用变量交易投资科学预测交易市场内外部环境的发展情况,对各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从而保证投资计划的科学性与完善性。此外,投资者还可以与专业人士进行学习和咨询,对投资过程中是否存在认知与行为偏差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投资能力。

(二)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的目的主要在于对投资者过度自信以及认知偏差等现象进行纠正,通过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实现逆向的投资从而获得利润。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如果存在认知偏差或过度自信心理,那么通常情况下会出现盈利者会高估股价、损失者低估股价的现象。行为金融学理论中指出,大部分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往往对于冷门股票不会有较高的预期,而利用投资者这样的心理采用反向投资策略,有助于提高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科学性。在进行股票交易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的近期表现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引导投资者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对表现较差的企业股价进行过度低估,并过度高度表现好的企业股价,利用这种反向投资策略使投资者获得高于预期的收益。

(三)时间分散化投资。在金融投资市场中,投资期限越长,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就会下降,时间分散化投资指的就是利用这一关系,在投资者年龄较小时将资产组合中较大比例用于股票的投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将投资的比例更多地放在债券上。这种投资策略主要是利用时间来分散投资者所承担的投资风险,是根据行为金融中股票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的理论形成的。投资者在采用这一投资策略过程中,需要避免频繁交易,保证投资行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成本平均投资策略。在金融市场中,一次性投资往往会使投资者面临着较大投资风险,因此,为避免该情况发生,投资者会将投资成本按照预定计划根据不同价格进行分批投入,这种投资方式称为成本平均投资。行为金融理论中指出,投资者采用成本平均策略进行投资,每期买入的股票的金额都是固定的,而股票的数量是不固定的,如果股价下跌,那么投资者购买的股票数量就会增多;股价上涨则投资者买入的高价股票数量就会减少,从整体上看,投资者低价股票的买入量要高于高价股票,因此,投资者在各期买入的股票花费的平均成本普遍低于股票的平均价格。

(五)小盘股投资策略。小盘股投资策略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小型企业,这种投资策略指的是投资者在大量买入和卖出价值较低以及大量股本数额的股票过程中获取差价的投资方式。一般来说,来自于小型企业的小盘股价格相对较低,投资者将大量小盘股买入后再以高价卖出,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大利润。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股票而言,小盘股的收益较高,但由于自身综合实力及市场运作能力等方面因素导致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的情况,股票会出现上下波动,因此,在实际进行股票交易过程中,股票持有者需要对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准确地预测,从而保证自身获得较高的收益。ST投资是小盘股投资中的特殊情况,指的是一家企业成为潜在的可并购目标,这类公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且在国内市场较为稀缺,因此,通过对这类公司的小盘股进行科学合理地买入和卖出,有利于投资者获得较高收益。

五、结语

在金融证券投资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会造成其投资行为的偏差,进而给证券市场带来较大风险。因此,在金融市场的未来阶段,需要对行为金融学及传统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充分利用行为金融学弥补传统金融学的缺陷和不足,帮助投资机构更加全面地了解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引导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不断提高自身的决策与投资能力,从而提高市场对风险的把控能力,保证金融证券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财铭.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研究[J].现代商业,2020(13):103-104.

[2]陈财铭.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者心理研究[J].中国市场,2020(16):25+27.

[3]王晓健.浅谈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研究[J].青年时代,2018(23):286-287.

金融学融资范文2

关键词:量化投资;本科;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金融市场的投资理念与技术开始向数量化转变,越来越多的证券及衍生品的投资手段开始依托量化技术,金融市场对量化投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对冲基金管理资产合计已超过3.1万亿美元,其中量化基金规模占比高达30%左右。相比之下,境内量化私募基金的占比低于10%,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可见,量化投资作为当前投资领域的发展趋势,前景十分广阔。当前,已有部分高校认识到培养量化投资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相应的实践性课程。但整体上,高校在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务、量化技术滞后等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探讨量化投资模拟实验在金融科技本科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对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量化投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量化投资模拟实验的设计内容

1.1选股模拟。运用量化方法选股时,往往须结合一些数量指标,或是结合一定的计量模型。教师可以介绍传统和新兴的选股指标,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有关文献,详细阐述量化选股的思路与方法。为更好地激发、培育学生的兴趣与实操能力,学生可自行选择不同的量化模型,并对选股依据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培养了文献阅读能力,又掌握了量化选股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实践投资夯实了基础。以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为例,学生可采用账面市值比、市盈率和公司规模指标作为选股依据。具体步骤为:从数据库中下载一定区间内A股股票相应的指标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按照账面市值比高于某一数值、市盈率大于某一数值、公司规模小于某一数值的标准筛选出一定量的股票代码。在掌握最基础的量化选股模型后,学生可进一步加入更有效、更优质的定价因子,探讨获取更高收益率的选股模型。由于量化选股的策略较多,在教学中应贴合学生实际,选取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的策略。

1.2择时交易模拟。运用量化手段开展择时交易是量化投资模拟实验的重点,也是金融市场实际操作中运用量化技术的关键。这部分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对最佳买卖资产时点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且对学生的编程能力要求较高。教师既可以介绍一些传统的择时指标模型,演示择时交易的具体步骤,也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前沿文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指标进行实操。一般而言,有关择时指标的选择有市场情绪、牛熊市指标、趋势追踪、异常指标等。为更好地进行量化择时交易,可以采用融资融券交易股票、期货等有“T+0”操作的投资标的,以更好地检验学生的量化择时交易能力。

1.3课堂量化投资比赛。开展量化选股和量化择时交易课程后,教师可在课堂内举行模拟量化投资比赛,作为评定学生本门课程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赛程为期四周,初始投资本金为股票账户100万元和期货账户100万元,选股能力主要通过学生在此期间交易股票的最终收益来判定,而择时能力则采用交易期货的最终收益来衡量,最终账户余额作为最后比赛成绩的主要评判依据,占课程总分的60%。此外,学生需要将选股依据、择时指标选取、交易细节等形成详细的文字报告,总结自己在量化投资模拟实验中的优势与不足。若交易依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授课教师可适当为学生加分,此部分成绩占课程总分的40%。

1.4其他量化投资模拟。量化投资的内容丰富繁杂,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料,供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如衍生品套利、统计套利、程序化交易等。上述方式也将进一步运用统计分析、人工智能、数学方法(如分形理论、随机过程)及计算机技术等(高祥宝,2016)[1]。

2量化投资模拟实验设计的保障

2.1专业知识学习。虽然量化投资课程的重点是量化技术的应用,但其仍以投资学专业知识为基础,是一个将理论知识具体化的过程。以选股为例,指标选取的原则是投资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学生需要学习成长性指标、资本结构指标以及基本面因素和技术性指标,只有掌握关键理论,才能更好地使用量化工具进行选股决策。

2.2以数理、计算机课程为基础。量化投资对数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要求较高,在设置金融科技本科生培养计划时,应加大对数学与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为后续的量化投资课程打好基础。除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等基础课程,对于蒙特卡洛方法、数据挖掘等处理方法的学习也至关重要,应当将其作为量化投资课程的前置课程。对于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如python、R语言、matlab数据分析软件、SAS、SPSS等,教师可根据学校和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展教学。例如,R语言中以quantstrat为核心的系列包开发时间较早,且能免费使用,具有完善的系统和框架(付志刚和沈慧娟,2018)[2],在目前的高校量化课程中出现频率较高。近几年python较为流行,其在投资实操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是比较好的选择之一。

2.3数据资源整合。量化投资模拟实验的首要硬件基础与前提是完善的金融交易数据库和模拟交易系统。当前,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具备金融实验室,但存在设备陈旧、教学数据库资源缺乏、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孔傲,2019)[3]。学校应配备正版学习软件,以方便教师的教学。同时,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总结相关功能的使用体验并向学院反馈,建议相关软件提供机构进行更新与内测,并增添一些符合教学实际的功能。2.4师资队伍的培养当前的投资学教师普遍偏重理论教学,对于量化投资实验教学的经验不足,对量化投资课程的交叉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视也不足(杜红军,2017)[4]。因此,应聘请一些具有量化投资背景的全职教师和非全职教师,为学生传授更多关于量化分析和投资实战的经验。此外,金融科技专业教师应该与教授计算机课程和数理化课程的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如何将金融科技类课程与数理、计算机课程更好地交叉融合,打造有复合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2.5优质教材的建设由于量化投资课程在国内设置较晚,目前几乎没有关于量化投资课程的统一教材,且相关书籍也较为缺乏(王彦,2015)[5]。量化投资课程的开设符合当前金融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高校金融学专业的改革形势需要,量化投资课程相关教材的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重要保障之一。学院教师团队可以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尝试撰写金融科技量化投资教学教材,并不断修正、完善。

3量化投资模拟实验效果评价

由于量化投资模拟实验属于较为前沿的教学方式,尚未形成体系完善的整体教学方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总结课程的优点和不足,并做好记录,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对量化投资模拟课程的评价,除要对教学方式的整体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考查外,还应考虑学生的最终实验报告结果、课程吸收程度、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等。

4研究结论

适应金融市场对量化投资人才的需求,培养大批兼具金融理论基础与实务操作方法的量化投资人才,是高等教育当前的重要目标之一。将量化投资模拟实验引入金融科技本科教学,提高量化投资教学的实操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实验教学模块设计,有助于提高模拟实验教学的教育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在量化投资方面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祥宝.量化投资创新性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8):281-284.

[2]付志刚,沈慧娟.《量化投资实践》课程建设方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214-215.

[3]孔傲.关于金融类专业“量化投资”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9(2):99-101.

[4]杜红军.金融学专业《量化投资》课程建设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69-72.

金融学融资范文3

关键词:自主学习;金融学;网络环境

金融学作为财经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结构繁多,涉及面比较广。若是只依靠教师的教学,是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因而,在学习金融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学生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打破以往的局限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一、运用网络环境实施金融学教学手段的改革

构建主义人士认为,学习是学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境中,充分运用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适当借助他人帮助,从而获取相关知识。也就是说,在金融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再是以灌输式教学作为教学手段,而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实施教学。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过程比较鼓噪无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多样,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基础。学生可以不再依赖于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形式来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网络环境所具有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网络环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学习金融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金融学学习交流群,根据时事热点、财经新闻等新型传媒内容,为学生设立相应的金融学研究课题,使学生深入探析金融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运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指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性格、学习状况等的差异,引导学生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并指导学生给小组选定组长。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放在一起,通过共同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为了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一旁的指导作用,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和课题,引导学生掌握资料收集的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明确分工,进行目的性的学习,使各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获。

(二)运用案例导向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金融学教学实践中,案例导向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践,为学生选取特定的教学案例,这个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这种以特定案例作为依托,以教学内容作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金融学的热情。这种教学方式是以真实的金融事件作为出发点,通过其中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金融事件的本质原因,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教学考核的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金融学的考评形式主要是以试卷为主,非常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改变这种考核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为学生设计学生自评、学生他评、课堂表现等多种评价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四、结束语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更多的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更多的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金融专业是一门知识繁多、内容复杂的课程,单靠教师讲解是无法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在外还能进行自主学习。要使得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分析,从而掌握金融知识和技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金融学融资范文4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自己建构知识。大多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贮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或经验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涉及同化和顺应。自主学习由于内容枯燥、缺乏指引性和时间安排,很难被学习者使用。而网络环境中信息存储量大、搜索方便、传递迅捷———这降低了自主学习的难度。在互联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学生可以快捷地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获得信息,所以将网络环境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构建知识。当前,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建立了金融学习交流群,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通过网络浏览财经新闻、接触金融热点话题以及观看金融脱口秀节目等,当然面对网络中庞大的信息量,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给学生提供教学相关的主题、网址和任务,使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去搜集资料,通过对各种知识和信息的整合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运用案例导向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案例导向型教学法,是在一般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立足教学目标需要,为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提高教学效果,选择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的对某章、某节或该章节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和知识点,结合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案例实施课堂教学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它通过真实的情景或事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同时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提问强化了学生对重点知识分析和思考,充分调动了学习能动性。在本课程的案例选择上,除了运用一般的金融案例或事件,教师也从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金融事件入手来编写案例,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再结合案例和教学目的抛出具体的问题,给出详细的任务说明,从而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运用合作学习法能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由几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有效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要扮演好监督员的角色,要求四人一组,先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对小组名单进行调整,并选出组长,即使这种方法实施的初期无法形成合适的组合,那么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灵活地进行调整。给小组布置任务时,教师要说明任务的要点、搜集资料的渠道、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要求以及明确各个组员的分工,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和探讨。尤其是在课堂小组讨论中,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启发新思维,激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新颖观点,碰撞出新火花。在遇到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知识点或理论时,鼓励学生通过课外的进一步合作学习来解决,将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互教互学,博采众长,培养了合作能力,促进了自主学习意识,加强了情感沟通。

(三)运用主题演讲法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合作学习法和主题演讲法结合起来运用,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轮流给学习小组布置主题演讲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老师的角色给同学讲课,这就要求轮到主题演讲的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做好课件及讲稿,由于教科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对经济理论的阐述既枯燥又抽象,这就促使学生们利用网络环境去获取更多信息,并且通过自学对相关的知识加深印象,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教师要发挥引导员的作用,利用网络交流群学生可以事先将草稿发给教师,教师及时给出修改意见,这样加强了课外师生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在规定的十分钟讲课时间内有效地展示自学成果。通过主题演讲法教学,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强了合作意识,活跃了思维,收获了知识,锻炼了口才,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改革

金融学是一门涵盖面广、综合性强的基础学科,涉及了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金融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一些金融事件是比较感兴趣的,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去关注金融新动向和新话题,这就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地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教授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同时,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延伸,理论结合实际,贴近生活。如,在讲授金融机构时,增加了民营银行的延伸阅读,探讨民营银行的前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们提供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有效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形成了基本的经济思维。

四、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考核形式改革

金融学融资范文5

1课程特色

传统的投资学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长期停留在静态板书、口头讲解、课堂灌输上,缺乏模拟实践手段和实际操作流程的展示,学生无法获得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目前,大多院校都已建立起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环境。(1)本课程主要面向本科生教学,在理论内容上力求全面、完整,理论体系严密,使学生系统接受本课程的理论教育。(2)本课程注重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重点讲授金融投资的基础理论、运行理论、决策理论和调控理论,涉及金融投资技术、技巧分析时,在理论上也侧重于理论方法的阐释,以期在理论层次上体现出“金融投资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点和要求。(3)本课程注意与金融相关学科如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风险管理等理论知识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形成较合理的知识结构。(4)理论课程注意吸收学科最新成果,特别是关注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最新知识,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地将传统理论与现论进展有机结合起来。(5)精心设计与理论教学的配套案例,运用到教学中。

2.基于行业标准《金融投资学》教学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以及发展,金融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向多元化发展,非常注重金融从业人员的应用能力,注重其对金融市场变化进行决断的胆识、气魄和把握机会的能力。金融市场的需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导向和目标,因此,作为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金融投资学》,应该在研究金融行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后,增加对多教授理论内容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型,培养学生领悟、理解金融市场的能力,从而达到社会需求的目的。

2.1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填鸭式教学,即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听,这种讲课模式对于《金融投资学》这样的应用型课程而言,不能达到增强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而应该提倡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师生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方法是对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作为老师,应该能够做到对金融市场动态有深刻的关注和了解,试试关注社会经济新闻热点,在课堂中经常穿插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市场动态,形成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如何避免以及改进。对于《金融投资学》的教学案例,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去寻找金融市场自己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形成PPT,在课堂的最后二十分钟,上台进行分析。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行当前事件进行分析的能力,而且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2进行案例教学

《金融投资学》理论体系比较复杂,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和掌握金融工具的基本知识和投资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进行案例教学,首先要对实际可得的金融案例进行精心选择,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在学生对所选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关于案例的问题及讨论对问题的见解后,便可进入案例的分析讨论环节。可采用的方式有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方式。讨论中,授课教师不仅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独到见解,还要把学生的各种想法进行联系,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及时的案例总结和评价。

2.3进行模拟交易

金融学融资范文6

(一)“羊群行为”分析

研究大量实证表明,大量与市场假说相反的非正常现象存在于金融市场。从投资方式分析,“羊群行为”是最容易发生的切最常见的。它是一种由信息恶性的连锁反应而导致的非正常的行为方式,现象比较复杂,原因多样,例如投资者的从众心理、缺乏有效信息、需求报酬声誉。“羊群行为”对市场的价格产生三方面的影响:第一,“羊群行为”导致投资者没有主见而丢弃自己的信息而盲从别人进行投资,因此导致市场信息被中断,传递链链接失误;第二,“羊群行为”一旦超过某个限度,就会产生过度反应;第三,“羊群行为”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导致市场价格变得不稳定、脆弱。

(二)有限套利行为分析

信息获取需要成本,交易行为不全理性,交易者不能一同获取信息,信息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差异,交易者行为有差异,信息不对称是证券市场的特征。交易的过程是在噪声中快速做出的,交易者的信息不充分。交易者的信息集合中,投资者对某一信息投资越多,他就越要利用此信息来获取利润,这就导致了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这个效应使专业投资者收集分析数据时,关注点由重要的且与基础有关的信息被错误的引导到大家所关注的信息上。所以市场的某些反应导致了投资者的信任套利行为,但是不能依靠套利消除非理性行为导致的资产价格非正常波动。

二、投资者待改进的地方

投资者的不理性行为以及其导致的市场效应,在行为金融学上明显揭示出。从一个方面分析,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非理性的考虑自身问题,另一方面非理性地把握市场才能得到额外的收益。研究市场是否处在非理性中并且到达极端状态时,投资者必须十分清醒自身情况,不能盲从不能臆断。研究市场对新信息是否会反应不足或者过度时,投资者也必须考虑自身是否存在以上现象;很难想象,一个投资者自身存在非理性心理和行为怎能把握住市场的非理性创造的机会。行为金融学研究并总结之后,给予投资者以上重要的实践建议,同时这也是投资者待改进的地方。

三、结束语

行为金融学在研究证券市场投资行为中更具有科学性,所得出的结果更加可靠。行为金融学,摒弃理性人的观点,认为人在认知市场、情绪过程、决策过程中会产生偏差,并且会相互影响,其借鉴心理学原理,以投资者的心理为基准,给大量与标准金融学不符的现象做出了合理圆满的解释,同时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也被考虑到其决策制定过程中,使金融学研究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金融学融资范文7

首先,市场中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他们在面临不确定的境况时,受先天条件、知识储备、生活环境、获取信息渠道及处理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不总是能够严格依照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有时投资者虽能获取准确充分的信息却无法做出正确决策,有时具备信息分析能力却苦于没有获得信息的渠道,种种因素都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使得投资者只具备有限理性。其次,市场有效假说认为投资者无法获得超额利润,但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发现“中期惯性”现象,DeBondt和R.Thaler(1985,1987)的研究发现“长期反转”现象,投资者基于上述现象采用合理的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最后,证券市场上价格波动异常。依据EMH理论,市场出现利空或利好消息时,证券价格随之上涨或下跌。但在市场交易中,会出现证券价格不明原因的上涨或下跌,例如现资(股票代码000900)于2011年12月28日到2011年12月30日期间,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达到20%,而该公司不存在任何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为了更好的解释、预测和研究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微观个体的决策行为,经济学家将心理学引入到金融学中,力求找到一种可以准确反映现实市场状况的方法。我国证券市场中散户投资者人数众多,这部分投资者受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策略制定、选择能力的限制,在进行投资理财活动中容易忽视风险选择回报均等风险较高的策略或厌恶损失选择风险均等回报较低的策略。以下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简要分析我国投资者在理财投资决策实施过程中极易发生的几种行为偏差。

(一)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在投资理财行为中赋予主观判断较大权重而低估客观实事的行为。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特别是具备一定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的年轻散户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往往会过于依赖自己对某只证券收益率的预测,而低估产业周期、行业竞争、替代品、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策导向等等客观环境和因素的影响,有选择性的接受能够证实自己对未来收益预测的信息,忽视与预测相悖的信息,从而高估或低估证券价格,导致交易次数频繁、交易量增大,扰乱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刘善军(2009)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市场存在过度自信。

(二)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投资者将收益和损失放在两个心理账户里,当取得的收益与避免的损失相等时,投资者的心理满足程度不同,往往前者小于后者。在现实生活中,中小投资者在调整自己的证券组合时,为了实现盈利落袋为安避免证券价格回调造成的收益缩水而卖出赚钱的证券,同时否认证券价格下跌带来的潜在损失保留亏损的证券。损失厌恶使得投资者在熊市时深度套牢,牛市时只能获取少量收益。

(三)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是指在无法获取市场中所有信息的情况下,当投资者做出的判断或决策与市场中的大部分投资者不同时,会倾向于选择多数人采用的决策的行为。导致这种行为的动因是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过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投资者每天面对着大量的信息,很难筛选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即使可以也会耗用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为了降低做出错误决策的概率,投资者会收集市场中多数人的行为决策,并一次作为个人投资的基础。裴宝刚(2011)利用上海和香港两个股票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交易活跃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大陆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要强于香港股票市场。

(四)过度反应

过度反应是指某一利好或利空消息时,投资者对于证券预期收益率的估计高于或低于证券价格应有的涨跌幅度,随后逐渐修正价格缩小背离程度。我国证券市场中散户投资者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更容易产生过度反应行为。在证券价格上行阶段,投资者预期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上涨的趋势不变,此时利好消息的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证券价格超额上涨。反之,在证券价格下行阶段,投资者对市场缺乏信心,认为此时投入资金发生亏损的概率要远远高于获得收益的概率,当市场出现利空消息时,尽管该重大事件与影响证券价格下跌的关系不大,投资者也会敏感的捕捉这一事件的影响,作为个人投资决策的基础,从而导致证券价格超额下跌。例如2007年5月,财政部出台规定将印花税率有0.1%上调至0.3%,A股市场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累积跌幅达到21.45%,后经多次修正达到正常水平。

二、投资策略

上述讨论的偏差在我国投资者决策行为中极易发生,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处于弱有效状态,意味着证券价格只反映历史信息。面对这一境况,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投资策略,合理利用行为金融学揭示的认知偏差,理性投资,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反向投资策略

针对过度反应投资者可以应用反向投资策略。在理财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对于市场、行业或某家公司的近期数据会赋予较大权重,而对于远期历史数据给予较小权重,这会使得近期业绩较好的证券被过分高估,而业绩较差的证券过分低估。基于过度反应理论,这些证券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会被投资者反向修正,使得高估的证券下跌低估的证券上涨,逐渐回归到内在价值附近。利用这一原理,采用反向投资策略,即买入近期下跌的证券卖出上涨的证券。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应结合证券基本面分析和公司外部环境影响,找到价格与价值偏离的证券,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在合理的价位买入或卖出证券,寻求获利机会。

(二)成本平均策略

当投资者无法精确把握合理的买入价格和买入时机时,为了降低风险,可以结合证券收益率波浪理论,在波浪的较低点,选择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分批次购入不同价格等级的证券,使证券投资成本平均化,这种投资策略被称为成本平均策略。这个策略比较适用于散户投资者,尽管会降低收益水平,但会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损失厌恶变差,减少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适用成本平均策略时,要着重注意两方面内容:第一,有计划的分配资金,合理配置投资资金和留存资金。第二,事先明确投资价格区间的极值,避免证券价格持续下行过程中错误估计波段谷底导致的深度套牢现象。

(三)集中投资策略

与成本平均策略相反,集中投资策略适用于机构投资者或具备丰富知识储备和投资经验的中小投资者。该策略也可称之为价值投资,即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少数证券并长期持有。该策略的投资对象一般为行业领头羊或具有潜在的长期发展趋势但现阶段被低估的证券。一旦投入,坚决持有,不会因短期证券价格的波动而频繁换手,投资风险相较于成本平均策略大,交易成本较小。投资者在实施这一策略前,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分析研究市场,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证券,抓准时机,迅速出手。应用该种策略需关注两方面问题:第一,止损点的设定,因为投资者只投资于有限的几种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程度降低,一旦投资失败,损失是巨大的,为降低损失金额,应设定止损点并严格遵守。第二,使用集中投资策略构建的投资组合中证券种类较少,因此选取证券种类时,应选择不同领域、收益相关程度较低的证券,力求能最大化分散风险。

(四)时间分散化策略

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投资者的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资产结构,年轻时资金多用于风险大收益高的资产,年老时降低资产组合中高风险资产的比重,更倾向于投资债券等收益稳定的资产。这一策略基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制定,投资人在年轻时为了获取更多收益对风险的容忍程度较高,而依据历史数据,股票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债券的投资回报率,投资者会增加个人资产结构中股票的投资权重,力求赚取更多收益。投资人在年老时投资理财的目标主要是保值,他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会选择债券等收益率低风险小的资产作为主要投资对象。

三、总结

金融学融资范文8

行为金融学是证券投资的重要参考,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其作出正确、理性的投资行为,有效避免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当中的误差,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确保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结合行为金融学进行投资分析,解读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取最佳的投资策略,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关键词:

行为金融学;证券;投资行为

行为金融学涵盖了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的多个学科的内容,基于金融投资分析,围绕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了解其对于金融投资的态度和方向,加强其对于证券市场的了解,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判断。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投资者能够保持理性的投资心理,保证其正确的投资行为,避免金融投资受到干扰,从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机遇。

一、行为金融学对证券投资的积极影响

行为金融学是证券投资的指导性理论,通过对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准确分析,使投资行为更加理性,纠正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当中的错误。基于行为金融学,让投资者正确对证券市场和金融投资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金融投资行为进行分析,了解投资人的投资心理,准确预测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纠正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认知上的偏差,正确反映出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而帮助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基于行为金融学,打破传统的投资观念,不再局限于回避风险和理性预期,而是需要对其他影响因素加以考虑,避免由于投资者的主观判断而导致其决策与理性相偏离。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理性,更具市场竞争力,进而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为证券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行为金融学有效的结合理论和实践,更加准确、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

二、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一)“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证券投资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投资者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加上市场信息不足,盲目追求投资回报,很容易导致其非理性投资。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投资者缺乏主观性意见,盲目跟从他人,得不到准确的市场信息,导致传递链链接过程中出现错误,形成投资风险。由于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往往存在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做出改变,市场价格会出现不稳定的变化。“羊群效应”给证券投资行为带来了盲目的导向,使投资者失去的自己的投资观点和方向,这种非理性投资行为很容易导致投资失误而发生亏损。因此,在证券投资当中,投资者要以清醒的头脑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不盲目跟风,以行为金融学为参考,保证理性投资[2]。

(二)过度自信。

证券投资的过度自信主要体现在投资者过高估计其判断和决策,从而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对于证券投资的过度自信,过于信任市场信息,对于其中的虚假和错误信息未能有效的予以辨别,很容易导致投资选择和决策的失误。投资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心理,往往会导致其盲目的投资行为。在进行信息的收集和过滤过程中,会出于主观意识,往往会选择符合其投资心理的有利信息,而忽视不利于投资决策的信息,不承认自身判断与决策的失误,极大的增加了投资风险。

(三)套利行为。

由于证券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易者的行为。而投资者在信息获取方面投入越高,对于信息所带来回报的要求也就越高,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就由此而产生。该效应会影响投资者信息数据分析,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引导,投资者所关注的信息偏离了理性的方向,导致投资者的信任套利行为,这是证券市场当中普遍存在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之一,给市场资产价格带来不正常的波动[3]。

三、行为金融学指导下的证券投资

(一)回避损失。

行为金融学指导下的证券投资,通过对投资者投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解读,帮助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和决策,有效的降低投资风险,回避损失。证券投资的核心目标在于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回避损失就变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投资人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性。证券投资要“趋利避害”,要将回避风险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追求利益,这是理性投资的重要体现。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投资者能够权衡投资的利弊,“弊”的权重要高于“利”。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判断时,首先要将不利于投资的因素加以考虑,有效的识别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以达到回避损失的目的,才能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回避损失是行为金融学指导下的理性投资行为,为证券投资做出正确的导向[4]。

(二)反向投资。

反向投资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的有效策略,能够有效纠正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在预期的范围内进行市场价格反转,进行套利投资。反向投资能够有效应对证券市场的变化,及时的洞察并采取应变手段,能够有效避免“羊群效应”对自身的影响,深入到证券市场当中,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对投资行为存在的偏差予以分析,进而对市场形势进行预测和判断。投资者在投资过程能够对自身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证券市场有着正确的认知,有效的把握市场信息。以理性心理引导理性行为,抓住良好的投资机遇,进而创造良好的投资收益。

(三)利用行为偏差。

受到主观意识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证券的市场价格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而很多这样的行为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为了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和回避损失,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行为偏差,作为证券投资的重要参考。受到投资行为偏差的影响,在证券市场当中,存在着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买入和卖出,即买入低估股票,卖出高估股票,进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准确判断证券价格的上升或下跌的走向,采取惯性交易策略,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反应的延迟性,有效把握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利用行为偏差,指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四)捕捉并集中投资。

在证券投资当中,投资者参考行为金融学理论,超前获取市场信息,掌握最新的证券市场资讯,以在证券市场经济活动中占据优势。高效处理信息,综合分析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好投资行为,掌握其认知和投资行为偏差,进行成本集中投资,能够游戏有效的降低风险,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利用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理性进行投资,更好的在证券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进而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为证券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时捕捉错误的股票定价,进而采取集中投资策略,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5]。

结论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通过对投资者心理准确、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对证券投资予以有效的指导。针对“羊群效应”、过度自信以及套利行为所引起的非理性投资,采取最佳的投资策略予以避免。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通过回避损失、反向投资,利用行为偏差,采取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进而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作者:王颖 单位:国信证券江苏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金飞.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探析证券投资[J].现代商业,2013(07):36-37.

[2]付一为.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6.

[3]马广平.行为金融学理论角度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0(2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