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视角下医学教育再认识

社会责任视角下医学教育再认识

当今世界,众多国家都面临着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发展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合理医疗卫生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实现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替代策略?强化作为医疗人力资源直接来源的医学教育的内在社会责任性已经成为各国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选择。2010 年,来自全球130 多个组织的代表和专家齐聚加拿大,围绕医学教育的责任、专业化的原则和政策开展了三轮德尔菲分析,就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应对社会未来医疗卫生挑战的能力展开讨论,并最终形成了2010 全球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标准共识(Global Consensus for Social Accountabilityof Medical Schools,GCSA2010)。本文将从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划分等方面回溯全球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标准共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卓越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进行再认识。

一、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多元化社会需求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离不开日益显著的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引发的开放式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管理透明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维持经济增长与社会正义间的平衡的呼声愈发强烈,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公共利益所涉及的资源。医学教育机构跨越卫生与教育两大领域,对于解决社会医疗卫生需求与挑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承担的教学、研究、服务三大功能以及一定的医疗管理和医学人力资源分配作用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常,一个国家国民医疗卫生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充分关注社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反馈,且不断提高其内在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并将这一价值理念内化到医务人员的服务过程中以便更好地表达其内在意义[1]。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价值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通过有针对性和统筹协调的服务措施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公平性意味着社会中人人能够享有相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针对性是指优先关注民众最需要和最普遍的医疗问题以及社会弱势人群。效率则是指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来帮助普通大众。由此,形成了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所涉及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四个价值衡量维度。

(二)医学院校的行业与社会影响力医学院校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通过其外铄和内隐的行业与社会影响来实现。那么一所医学院校如何通过其所蕴含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最大影响力呢?图1表明一所医学院校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应有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社会责任[2]。以教学功能为例,计划阶段对于公平性的关注可以通过是否具有解决不同地区和领域医疗卫生不均衡发展的培养计划体现,具体而言,即为医疗卫生服务不足地区和领域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执行阶段则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专题课程培养学生服务于某些特定地区的能力或为一些卫生领域急需项目的医疗、教学、研究进行相应资源的再分配来体现。影响阶段包括与政府、医疗机构等利益相关方进行积极协商,拓展社会急需卫生领域的岗位,以聘用更多的毕业生。目前,随着对于教学、科研、服务活动的环境、共同一致的基本价值观、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和同其他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视,医学院校获得了更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产生积极影响力的条件。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并不完全仅取决于卫生服务体系,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生物等一系列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医学院校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需要诸多因素采取共同和协调的行动。例如,通过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对医疗服务产生影响就需要卫生政策制定者、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卫生从业者本身等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协作行动。

二、基于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

(一)社会责任层次划分基础Boelen和Heck在1995年提出,有必要建立一种具有共识性的医学院校社会责任促进标准,并将其作为诸多国家医学教育评价认证方案设计的内在指标性元素[2]。社会责任标准的本质在于,通过推动有意义的实践来努力实现服务社会的计划目标,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获得卓越,以期对医疗卫生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并能直接或间接地有助于人们的健康。这说明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医学教育追求卓越的社会性基础条件。因此,WHO 将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定义为: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应优先满足由政府、医疗机构、医学专家和公众共同确定且是社区、地区或国家亟待解决的医疗卫生问题,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1,2]。当然,这是一项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任务。虽然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项目的初衷都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众的健康需求,但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教育和卫生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适应系统,加强和改善原有的医学教育。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在 2004 年提出,建立分层分类社会责任履行模式,促进医学教育探索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同正确的伙伴进行正确的医学实践,以培养优秀的医生[3]。然而 Neusy 等人认为,医学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不会出现一种固定不变的医学院校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路径和评价模式,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一种具有反馈环路的分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4]。

(二)社会责任层次结构根据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提出的分层分类原则,社会责任感(SRb)、社会响应力(SRv)和社会责任标准(SA)三种不同分类代表了社会责任实现的三个不同层次[5]。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是指能将对于社会职责的认识转化为行动;而社会响应力是指努力专注于在课程中付诸行动来回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社会责任标准则扩大了行动的范围、增加了医学院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的书面说明文件要求,通过书面阐述行动理由,说明付诸行动可能获得的结果和前期论证结论,并且强调作为医学院校回应社会责任行动重点的优先解决事项需要各利益方共同参与完成。社会责任图 1 不同阶段社会责任的价值观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由低到高呈现梯度化发展。图2描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满足不同梯度社会需求从“隐性”到“显性”的飞跃[6]。其中社会需求必须通过患者、公众、家庭、当地社区和整个社会等在广泛范围内进行理解。图 2 社会需求分层反馈[6]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由图 2 可以看出,在第一层次即社会责任感状态下,内隐性地表明学校的任务目标并不直接来自于对社会需求的仔细分析,存在着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高风险,且无法解决目前评估或认证机制中社会责任评价的缺失。例如,就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而言,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校虽然能提供包含对医疗卫生不足和差异产生影响因素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相关的课程,但不能帮助学生全方位接触到该领域的真实生活情境[6]。而一所有社会响应力的学校则不会局限于社会责任感状态,而会鼓励学生参加以社区为基础的活动并将之贯穿到课程当中,借此来评估学生能力,鼓励学生更多地服务于最具有需求的人群,引导毕业生流向医疗卫生欠发达地方。如图 2 所示,从学校培养目标到毕业生结果又返回目标的反馈环路作为补救措施而存在,因而形成了一个改进后的社会需求响应系统。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社会需求”是管理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7]。学校通过参与需求分析,调整教学计划和活动项目,并论证前期预估的目标结果是否通过毕业生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当然这一反馈循环模式也可同样用于医学院的研究和服务功能。#p#分页标题#e#

(三)不同层次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关系图 3 在 6 个基本维度上比较了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组概念,并解析了社会责任范围的逐步拓展并最终到达社会责任标准的过程。三个概念并没有严格定义各自的具体特点,而是主要描述了一个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渐进过程,有助于医学院校社会责任响应系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聚焦于社会需求的不同层次。社会需求只是作为客观依据,既不暗示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也不明确产生社会响应力或是有预见性地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社会责任标准则要求医学院校在全面研究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好准备,以应对社会未来在人口学、流行病、经济、医疗卫生系统调整和卫生专业人员角色变化等方面的可预见性转变,通过积极的系统反馈循环和自我能力适应尽量将不良风险最小化[8-10]。首先,就医学教育机构目标而言,医学教育机构的任务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条件之一。其目标的有效性是基于准确描述社会当前和未来需求的结果,因而应更多地考虑社会意见而不是教师自身直观的想法来定义医学教育机构的目标。其次,就教学计划而言,当前以理论学习为特征的价值取向正向以反映学生未来医疗服务工作的社会服务性学习的价值取向转变,因而大大增强了学校教学计划同社会责任的相关性,也十分有利于社会责任标准理念下学习者对于社会环境背景的充分认识,有助于学生在专业方向上选择社会最需要的领域。再次,就毕业生质量和评价重点而言,通常所说的“优秀毕业生”并不是一种准确表达医学教育成果的方式。相对而言,将医学教育成果解释为学生符合“专业化”的需要则更加贴切。因为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医务人员、患者自主权的支持者和社会正义的倡导者。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毕业生更应成为促进公平和有执行力的医疗服务系统的积极推动因素之一。由此,最新的基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服务性学习”概念建立了积极的学习反馈循环,纳入了有责任标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认证机构和改革者采纳了这一概念,将充分参与服务性学习作为评价的关注重点[8,9]。图 3 不同层次社会责任概念辨析[6]最后,就评价主体而言,图 3 说明社会责任义务评价的本质有别于其他同类概念。社会责任感主要聚焦于过程和学校内部参与认证的评价者,而社会响应力则扩大到关注对社会需求产生影响的成果并且要求外部同行评审。Woollard 指出,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应努力优化和配套干预策略和措施,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应对社会面临的挑战,并和利益相关方一起更多地参与服务社会,从而最终实现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预期结果。因此,对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而言,其关注范围应扩大到能够对医疗卫生系统产生影响的绩效和改善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且社会民间代表作为其合作伙伴参与认证评估和反馈工作[7]。

三、卓越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再认识

(一)“卓越”目标与GCSA2010全球共识2011年,Charles撰文指出,追求以循证医学为特征、基于社区实践的科学方法影响和改善公众健康的行为应被视作追求卓越的标志之一[6]。现今西方大部分顶尖医学院校将努力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视为未来的最大挑战,这也是医学院校追求卓越和履行社会责任标准的首要目标之一[9,10]。200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版的《医学教育发展白皮书》建议将社会责任标准纳入医学院校的共同奋斗目标之一,并提出了10 条建议原则,以适应医学教育未来发展需要。其中第一条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标准应成为医生和医学教育机构的核心价值观,起着观念性的指导作用。个人与团队、医生和医学院校应该努力应对和满足多元化的个人和社会需求,承担与国际要求相匹配的责任[3,5]。2010年形成的 GCSA2010 全球共识对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进行了功能性定义,因而其所包含的 10项基本原则方向和每个方向下的具体标准也就成为了卓越医学教育再认识的基础[11]。其核心在于:致力于改进医学教育质量,从本地区到全球范围内对人们的医疗卫生需求产生影响并促进医学教育标准、评价工具和认证制度的发展。无论各个医学院校在执行社会责任标准时如何变化,但是所有关于社会责任的工作都围绕着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核心理念———帮助医学院校明确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的服务社会责任方向,并努力保证各项工作聚焦于这一过程,以社会责任标准原则为基础,对教师、研究人员、医务人员、学生和管理者等参与方的行为和服务社会责任的可用资源进行管理[12]。就 GCSA2010 共识的整体而言,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但具有结论性的10 项基本原则方向共识反映了各方普遍认同的医学院校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标准[11]。由表1 可见,这 10 项基本原则方向围绕对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产生影响这一核心目标,从医疗卫生需求分析到需求影响效果确认,涵盖了一系列完整的系统性社会责任标准问题。这是一个始于理解社会大环境、分析医疗卫生服务面临挑战和需求并建立伙伴关系、开展有效行动(方向 1 和方向 2)的逻辑过程。而作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策略的制定应来源于实现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所需的医务人员工作角色和工作能力(方向3和方向4),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其与研究和服务策略的一致性。同时,通过标准的建立引导医学院校去追求卓越的高水平(方向6和方向 7),并将这些标准上升到国家教育认证层面予以认可(方向8)。当然,虽然社会责任标准已经成为西方医学教育的一种普遍认同价值(方向9),但本地社会仍然是卓越医学教育最终成效的评价者(方向10)。表1 GCSA2010的10项基础原则方向

(二) 以 GCSA2010 共识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社会性评价在GCSA2010 出现之前,对于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应用评价主要在理念层次,而采用的标准也主要是诸如 WFME2003 这样的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内的社会责任标准内涵元素。但随着 GCSA2010 共识的形成,新的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评价逐步偏重于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在内的多阶段过程评价,其内在具体元素应从 GCSA2010 所包含的 10 项基本原则和现有的医学教育标准中进行提炼和筛选。2010 年会议后,Boelen 和 Woollard 在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的经典分段式理论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将 CPU 模式(C 是概念化,P 是成果,U 是可行性) 作为社会责任标准的评价框架[9]。CPU 模式中的三个具体概念虽然互相连接又互相依赖,但每个概念下的具体组成元素都围绕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化。“概念化”一级指标下的元素包括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标准化指标元素和系统需要使用的指标元素。“成果”一级指标涵盖学习和培训所需要掌握的大部分重要能力。“可行性”一级指标主要指院校应采取基本的主动行为以确保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社会需求作出最佳回应,并且其内涵应优先考虑措施和要素的“可用”或“有用性”。此外,还需要强调能力、真实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三者的统一。#p#分页标题#e#

四、GCSA2010共识对我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2011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准备组织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全球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新标准对我国即将起步的卓越医生教育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与服务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服务医疗体制改革为目标,主动全面对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民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改革试点计划项目前期,不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注重客观分析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医学院校的服务社会功能,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服务社会责任层次的重点。在项目中期,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医疗卫生需求和高校的自身情况,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个层面上有序展开并有所侧重,着力从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医疗卫生不同需求的能力,鼓励院校在培养计划中建立社会需求反馈机制,实现服务社会责任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责任分层标准并纳入现行医学教育标准当前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中有关社会责任标准的内容主要存在于毕业生等指标的内涵之中,缺乏对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清晰表述。可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 GCSA2010 共识原则的基础上,围绕现阶段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这一核心目标,建立与医改大目标和具体目标相适应的医学院校社会责任分层标准,并将标准上升到国家教育认证层面。也就是说,将其纳入到目前普遍使用的国家层面医学教育标准,并同院校准确定位、内涵建设、优势特色等综合评价标准结合起来,贯穿医学教育质量标准的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

(三)社会责任标准评价与专业认证紧密结合社会责任标准的反馈离不开评价。目前,西方医学教育将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反馈同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进行了有效衔接。这也为我国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提供了思路,有利于从宏观制度层面引导医学院校主动对接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使社会责任感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同时,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标准评价框架的本土化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借鉴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的经典分段式理论,尽快提出符合我国医学教育特征的社会责任评价模式。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纳入GCSA2010的评价标准,制定符合国际通行要求的医学教育社会责任认证指南或手册,明确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认证程序,保证社会责任标准评价成为医学教育认证的核心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