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会经济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社会经济理论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理论以及基本经济价值观的学习和研究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性,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也逐渐成为中国新时期经济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对此,笔者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学习和实践,对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意义和基本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能推动我国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创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

在《视察河南新乡经济建设道路的讲话》中谈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这是改革开放攻坚期和深水期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理论基础。可见,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无论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面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时候,都已经不能给予精确的解释和指导了,必须在原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

一、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所有社会主义理论的总领性理论,是社会主义的基石。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包括三大部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学习和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可以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增加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化理解。根据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社会物质社会是经济生活的根源,因此在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中,市民需求需要从物质价值中进行寻找。但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既具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元素,又具有政治经济学倡导的政府调控元素。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

当前社会,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逐渐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在经济的发展中,遇到了马克思时代没有的问题和情况。在这种环境下,寻找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寻找答案,还是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相关理论重要补充,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道路上的重要探索。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性和可控制性。使我国经济始终处于平稳有序的发展中,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保护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三)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价值决定价格,西方经济学认为需求决定价格。两种理论之间的价格决定方式之争在本质上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人民基本社会价值观和世界观争论的缩影。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的政治经学,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升新时期经济形势下的商品属性本质,有助于党员干部了解商品与货币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助于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方略的实现。

二、中国特色政治经学创新与发展的关键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理论一样,在时代变迁中寻找生机,同时也需要注意对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关键关系的处理。

(一)原理与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发展基础上,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和部分内容,同时马克思又在《资本论》中系统的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工资分配理论。而上述理论也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原理和理论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在政治体制上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决定了社会性质与马克思时代有了根本性的不同。所以我们又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就需要在处理好原理与现实的关系的基础上,完成经济学理论的现代化发展。将基本的经济原理与当社会经济的形式相结合,补充理论的漏洞和与现实相悖的地方。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指导思想。

(二)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在经济学的理论中,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技术方式上有着显著地不同,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比如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两者都主张由国家控制金融经管控工作。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寻找我国经济与西方社会经济在本质属性上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分析当前政治经济学对于货币、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经济学中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进化的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的经济也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所以必须处理好两者经济理论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中的关系,实现有机融合,发挥“1+1>2”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研究对象与现实生产力的关系

在现实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中,需要着重对两种关系在当前社会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看到经济制度带给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重要改变作用。认真研究生产关系的演变与生产力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必然性联系。结合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能力与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分析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矛盾点,找出适用于我国当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态下的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因此,无论是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都应该从社会现实经济状况出发,研究和引导经济的合理有序发展。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经济已经无法单独使用资本主义西方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指导,只能在原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寻找属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政治经济学,方可发挥出经济理论在意识形态上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前行。

作者:马学军 单位:山东省临沭县沭新街新党校

参考文献:

[1]陈伯庚,陈承明.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01).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2

关键词:国家转型;宏观经济理论;政策演变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水平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进程当中,并且在最快的速度发展到了繁荣的时期。在当前国家实现发展和转型的大环境下,国家出台的各项经济体制也在同步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变革,从而探索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将其始终贯穿于整个历史进程当中。沿着当前国家转型的发展脉络,关于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极为重要的问题逐渐凸显: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其宏观经济上的调控是怎样的;人们应当如何理解当前宏观经济理论,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如何实现在宏观角度上对经济的整体调控和转变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家转型过程中宏观经济调控重要程度不断提高,而这些问题的最终结果会决定着国家未来主要的助力方向。长期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过程正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在现代经济学领域当中存在的研究内容过于宽泛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对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过程中存在严密性不足的问题。正是由于上述两种主要问题的存在,才使得当前与宏观经济理论相关的研究不足以支撑国家转型所需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开展国家转型背景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演变分析研究。

一、形式化宏观经济发展理论解读

在社会经济及其附属产业不断发生变革的背景下,经济新增长理论在市场内兴起,经济动态均衡理论在其所属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截至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化宏观经济发展理论。要实现基于此种社会大环境下的国家经济稳定建设,对此,有关金融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市场经济现状,进行了宏观经济发展理论假设的提出:此过程是一个社会群体产出滞后到产出高效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人口转型、工业发展形势变革,产业经济将呈现一种动态化变革趋势,而此时,仅按照常规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经济产出的阐述与解释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在对形式化宏观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度解读中发现,解读的过程不仅要阐述长此以往经济的停滞状态,也要解释与经济相关产业的结构变迁,因此,对于此方面的描述可以从经济长期停滞层面入手。一方面,可以认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属于国家的“分内之事”,是为了推进新中国到来的必然性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宏观经济效应的产生与“马尔萨斯陷阱”理论与假说呈现对接。当越来越多的经济研究学者提出了此假说后,产业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原因也就此浮出水面。综合现如今的研究成果,造成经济停滞不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产技术落后、人口数量增长比率与人均产出呈现一种反比例关系、土地资源开发的不完善或对现有国土资源利用得不充分。而提出的因素也恰好印证了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形式化宏观经济发展下,社会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国家多次了人口增长鼓励政策、了土地资源规划方案与执行标准参照文件。总之,只有在满足了上述提出的多个因素正向发展要求,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宏观发展需求。

二、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变革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近十年的经济学研究中,市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不断发生变革,与之相关的经济指导文件与产业发展方案也越发完善,尽管这一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价值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干预到了国家经济的宏观环境。其中受到影响最为显著的市场经济要素为“通货”,通货膨胀是每个国家均要考虑的问题,当居民群体的工资与收入持续增长后,为了维持日常生计,市场哄抬物价。一旦这一过程出现失衡问题,便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会出现“经济攀比”的问题,这些问题均是由于增长率的差异性与增长不确定性导致的。与通货膨胀对应的现象为通货收缩,针对此方面的研究需要从需求角度出发,当群体端需求与市场前端需求不匹配时,市场整体价格下跌,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制度与经济体制的运营将出现障碍,最终影响到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国家转型背景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演变

1.第一阶段演变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演变的第一个阶段在 1978 年 ~1996 年,在此阶段,相关理论指导政策的出台在市场内仍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已出现了严重的宏观失衡问题,主要现象为群体需求膨胀与社会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为了改善或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有关单位首次提出了“十年规划”方案,以此种方式对产业经济结构进行针对性调整,但由于当时政策的指导思想与社会发展存在偏离问题,因此在政策与宏观指导政策落实后,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扭曲现象。产生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十年规划”方案过于求成,导致理论指导内容偏离社会发展实际。在此方案实施的三年后,党中央及国家附属单位意识到了市场形势变化的问题,并在组织多次指导会议后制定了新的产业发展指导方案,制定的方案结合当时的多种政治举措,对社会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过于迅猛的趋势进行了制止。截至 1983 年,市场宏观经济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入趋近于稳定,并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内。在国家经济发展经历了大型变革后,党中央在国家第十二次代表会议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改革目标,即农业生产社会总产值同比当年“翻两番”,与此方面相关社会政治战略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刺激社会经济建设的作用,在新政策的刺激下,资本主义开始了二次盲目投资,此种行为导致了当时时期市场内物价迅速提升。为了制止此种不规范的市场投机行为,有关单位再次提出了“双紧”政策,即财政紧缩政策与信用贷款紧缩政策,并对企业与工厂的工资发放情况进行了协调与控制,通过多方的集中整治,有效地缓解了当时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态势,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经济的可持续与稳定发展。

2.第二阶段演变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演变的第二个阶段在 1997 年 ~2012 年,在此阶段,市场经济变革与发展已趋近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框架已基本健全,此阶段的演变背景是对经济体制的持续完善,以此更好地面对国际市场与外部风险对其的冲击与干预。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建设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方向,但在转折区间,产业出现了严重的过剩问题。除提出的相关因素,在十八世纪发生的金融危机事件,也加剧了产业需求矛盾,导致市场与群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供需不足问题,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此阶段中较为缓慢。

3.第三阶段演变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3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应用型高校;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引言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多层次人才为目标,而《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应用型较强的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应用型大学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成效。所以,对应用型高校所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显得非常必要而重要。《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基础学科课程,它以宏微观经济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去把握现实经济的运行规律,有助于更好地去理解现实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1]以及政府实施各项经济政策的缘由和预期效果[2]。然而,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该议题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3—5]。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在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时,普遍存在着缺乏理论基础支撑及研究“碎片化”等问题。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人、机、料、法、环)的理论视角来系统梳理与分析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益的教学改革建议。依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要素可以划分为五大维度,分别为:人、机、料、法、环。其中,人是指生产者内在素质及能力的高低;机是指生产设备或设施的实际状况;料是指生产物料或材料的质量水平;法是指生产方法或方案的优劣程度;环是指生产者所处微观和宏观环境[6]。受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发,近年来有学者基于“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来系统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6—7],但是尚未发现有学者基于该思路来审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在参考现有研究[6—7]的基础上,拟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来对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机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其中,“人”方面是对教学师资力量进行分析,“机”方面是对教学设备(设施)方面展开研究,“料”是对教学案例材料方面进行探讨,“法”是对教学方法或方案展开分析,“环”是对教学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然后,基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及挑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弥补现有研究缺乏理论基础支撑及研究“碎片化”所带来的不足,同时为我国应用型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一、研究设计

为了充分把握我国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遵循现有研究[8]的方法及思路,通过不同类型的途径来收集多种类型数据。例如,通过现场调研与访谈来收集原始数据,通过查阅调研对象的内部档案资料、权威报告、媒体报道以及研究文献来获取二手权威数据。然后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三角印证,来确保所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提高本文的研究信度及效度。首先,通过CNKI、百度学术、Google等网页搜索工具来追溯与分析那些与本文研究议题密切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开发出用于现场调研的半结构化调研访谈提纲。其次,笔者在2018年6月份基于所开发的调研访谈提纲对我国东部地区7所应用型高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相关教师展开现场调研来收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及材料。再次,笔者将所收集的全部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并构建了研究数据库,确保研究结果能够再次重复,提高了本研究的信度[9]。最后,笔者基于所收集的各种类型数据,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开展数据编码,建构数据间“证据链”,为下文分析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提出教学改革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养成经济学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与理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同时又进一步指导现实经济生活,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然而,经过笔者的现场调研访谈以及分析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发现我国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及挑战,主要体现在“人、机、料、法、环”等五个维度。

1.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理论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与中国现实国情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国内经济现象及特征可能更能唤起他们的浓厚兴趣[10]。作为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融入中国特色的经济元素。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很多应用型高校的师资队伍中不乏博士、博士后甚至海归等高层次人才,但是很多教师普遍缺乏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他们的人生轨迹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我国实际经济国情及运行情况把握不够,造成了他们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拘泥于教材和西方理论,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和经济模型的讲解,较少联系与分析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以笔者所调研的某高校经济管理学院为例,该院所有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后成为高校专职教师直接走向讲台上课。由于缺乏国内经济实践背景,他们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经常理论脱离实际,在论述经济问题时欠考虑国内的现实情况,直接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照本宣科。每当课程结束了,学生只记得碎片化的经济理论模型和专业术语,无法使用所学到的经济理论知识去解读国内的经济问题,使得《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机:实践教学设施资源严重不足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1],要求教学能够紧扣社会现实,反映经济的实际状况。因此,实践教学在西方经济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很多应用型高校并没有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配备丰富的实践教学设施及场所,也缺乏各种《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模拟软件,影响了这门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实施。这可能与很多学校对西方经济学存在误解(认为该课程是纯粹理论课程)而导致实践教学缺乏资金与政策支持有关。以笔者所调研的某大学商学院为例,为了应对《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对设施资源和场所的刚性需求和学校缺乏配备该课程实践教学设施之间的矛盾,该学院做出各种努力。例如,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和场所,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来完善教学实训体系。即使如此,由于实践教学设施的紧缺,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3.料:本土案例材料较为缺乏

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抽象难懂,而鲜活的社会经济案例材料有助学生去理解和把握该门课程大量比较枯燥的经济术语,帮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经济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生活中所发生案例结合起来去了解和把握经济的运行及发展规律,从而真正地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然而,经过笔者调研发现,高质量的本土案例材料和数据对于很多应用型高校而言非常缺乏。《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案例几乎均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现实情境存在着一定区别,导致学生对教学案例缺乏感性的直观认识。即使有些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偶尔加入了一些中国案例,但是往往没有依据中国现实情境来对西方经济模型的适用性做出分析和调整,导致一些西方经济理论难以对中国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总体上,很多应用型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遇到了“无米之炊”的困境。

4.法:“一言堂”教学模式较为普遍

相比其他课程,《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较为抽象,数学公式和图表较多,内容相对繁杂[12]。该门课程需要开展经济原理的推导、分析与归纳,以培养学生娴熟地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来对现实问题做出专业判断与预测。这些特点导致这门课程遇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笔者对东部地区7所应用型高校进行调研发现,它们开展《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普遍采取“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更多地扮演着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而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扮演着“倾听者”和“接受者”的角色。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双方缺乏充分的互动与交流,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3]。此外,这种“填鸭式”课堂讲授往往让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非常枯燥难懂,更谈不上学习兴趣。总之,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缺乏自己独立判断与思考,学生的经济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5.环:重视实践教学的环境尚未形成

西方经济学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能否有效地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决定着《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教学的成败。经过笔者调研发现,很多应用型高校受到传统理论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少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觉得学生只要拥有较为深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就能够理解和把握社会经济运行问题和规律。基于以上观念的影响,导致不少应用型高校开展《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状况,实践教学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甚至一些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仅将《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停留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实施,也没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客观评价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洞察力。

三、《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思路

作为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西方经济学是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师讲授好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我国的经济现象及背后所蕴藏的影响机制,这对引导我国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1.人:优化教学师资队伍

通过《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作为教师应该要教会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现实所存在的经济问题出发,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所面对的最大实际就是中国的国情[13]。那么对于担任《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而言,必须除了要拥有较高的经济理论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外,还应该对中国经济现实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然而,很多应用型高校普遍缺乏这种“全面型”教师。为了应对这个局面,学校要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学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去推动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的纯理论型教师积极深入社会实践,多关注中国经济现实问题,充分挖掘经济学理论所蕴藏的社会现实意义。其次,学校应该大力支持教师所研究的课题与中国现实国情充分结合,使得教师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现状及存在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最后,学校主动邀请那些对中国经济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对纯理论型教师进行交流与培训,使得他们对中国现实国情形成更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通过以上措施培养出来的教师在讲授《西方经济学》时,就不会仅限于教给学生教科书上的专业术语、原理和模型,还教学生如何面对实际,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和运用西方经济理论知识去解读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经济现象,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去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2.机:丰富实践教学设施资源

西方经济学理论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较为抽象难懂,需要与实践情景相结合去理解把握。为此,需要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及场所,包括与金融证券机构联合建立实习教学基地,为《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进行有机结合。此外,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所需的设施场所更需要经费和政策支持。鉴于此,学校应该加大对《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设施资源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加实践教学场所,积极引进各种经济实践教学应用软件,确保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去把握我国实际经济情况,以及熟悉地利用理论知识来解读政府所颁布的经济政策目标导向和经济运行背后的规律及机制。

3.料:建立起本土化经济案例库

对于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较为难懂,因为它存在着大量枯燥和生硬的经济术语和理论模型。而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其源于社会经济现实生活的鲜活性与生动性,可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经济理论知识,使得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联系实践[10]。鉴于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普遍缺乏本土化经济案例,应用型高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加强关于以中国国情为主的经济案例研究,建立起能够更好地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质量案例库。例如,学校以“教学改革”课题形式去鼓励教师有意识地开发本土经济现实案例,从现代经济学理论视角出发去观察、分析和解释我国经济现象,力争实现经济案例的本土化。此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师收集开发与中国本土案例存在鲜明对照的欧美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案例,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引用不同国情背景下的经济案例来开展国际化比较分析,以揭示西方经济理论模型的普适性以及不同国情背景下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在比较分析过程中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

4.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课程。它不仅能够解释社会经济现象,而且能够提供一套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事经济学研究是从社会经济实践问题出发,而不是从书本理论出发。这就要求讲授《西方经济学》的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讲解书本理论知识,更应该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去学习和研究经济学[13]。那么,如何有效地克服现有教学方式的不足就变得非常重要。首先,应该打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吸纳多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开展课程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乐趣所在。其次,在课堂上采取讨论和现实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围绕某一个议题和案例展开辩论,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不断质疑,甚至鼓励学生对某一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新知识和锻炼新思维,加深对现实经济现象背后所蕴藏的规律及机制的理解。

5.环:改变“轻实践教学”的办学环境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4

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趋势;探讨

对于经济学的划分,西方有自己的研究规定,他们通常将经济学划分为两大类,主要依据它所针对的研究经济的不同分为,资源最佳配置的微观以及最佳利用的宏观经济学。首先,就宏观经济学而言,国民的收入状况为其主要的核心,也是其最终的决定理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民族经济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总量分析的方法所进行的。将国家经济的民族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将社会所存在的生产资源及利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部分。并根据这一研究结论反映出社会所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社会经济正常运作的规律。

一、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对于国家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的研究就称为西方宏观经济学。对于其所研究的对象具体化就是研究经济发展的波动现象。其中,主要研究的对象为有,属于中心问题中的总产出,以及国民就业状况,以及物价、国际的汇率等相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行展开,其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的失业就业论、还有座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收入支出决定论、经济运转周期与增长论、通货压缩与膨胀论等等一系列问题。

1.是国家进行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平衡,可以依靠市场的需求来保持就业平衡。因此,政府部门在国家经济的运转方面就不需要过多的进行干预。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持续较长且较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社会生产力降低且失业人员大幅度的增加。对于已经完备的经济学理论而言,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再能够满足垄断主义的需求。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凯恩斯经济学说逐渐的发展与完善,演化成为适应社会经济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这一全新的理论属于全新的混合型经济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所展开的。其中,它所针对的混合经济,不仅包括作用于存在的私有企业基础上的市场机制,还包括了基本的对于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调控机制。

2.是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理论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又可称为政治经济学,简称“庸俗政治经济学”。这一经济学理论体系,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所特有的特征为在这一研究中运用经济以及物质方面的技术来代替生产技术,并且对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代替对经济现象的本质。它主要是以国民的收入为经济中心且对所存在的变量进行与研究,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经济模型。这一经济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今后分析资本主义产生波动的具体原因提供参考。在具体的分析出所存在的原因之后,对这些原因进行总结与归纳,从而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宏观调控机制。以期为后续资本主义所产生的经济危机以及失业等一系列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案。其中出现失业这一状况最根本的因素便是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上的不足。

二、西方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与实施

目前,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走出了国门,从而开拓了国民的眼界。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依据市场体制的建立与管控工作,需要以深刻开放的技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产生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全面的掌控。进而达到一定的专科学研究与探讨能力。因此,西方经济学逐渐在我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的建立与政策的完善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与制约。

1.趋势

我国对于现代宏观经济的引用与参考接近了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经历了多个环节,首先是对西方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吸收,随后在转化为自己内容之后进行了思考与批判。随后进行了借鉴。首先,我国在1949年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这一阶段,对经济额发展主要实行高度集中责任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因此与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宏观经济是不适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现状。因此,对于我国目前所存在的经济体制不能全面的进行应用与推广,所以,现代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以及发展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分析

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发展程度不同,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与实施,必须要全面的根据我国发经济发展的程度以及形式,且要全面的考虑我国的国情以及这一体系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条件。这一制度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都必须将这些理论建立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因此,对于它的应用与借鉴,不可以对其理论内容进行原封不动的照抄。而是要将这一理论体系与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相协调并结合,从而制定出一套完备的,且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学体系。及时西方经济学在合理科学正确,但不符合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那么它依旧不适用于中国。

3.借鉴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西方的宏观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我国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借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用的理论内容,可以进行具体领域的实施。因为我国无论是从经济的发展状况,还是字社会制度的建立上都与西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之前,专业人士要全面的考虑这一体系是否可以在我国这一社会制度下进行应用。进而探索出适用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运行商所共存的体系。在对中西方所共存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还是存在一定的共同点的。

三、西方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探讨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也逐渐提升。随着对西方经济体系的不断引进与完善。这一经济学体系可能在今后实现全面的综合。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加强了对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在对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方面,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且对于研究结果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增长模型。每个模型的提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造的,对于模型的创造也是将其长处与短处相结合的,也不存在一种模型会取代另一种模型的状况。因此,这一创新模型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并且在未来对于经济增长的规律以及过程也会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额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制定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可以将预测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进而为各国在数据以及生产率的理论知识加以创新。

2.宏观学和政治学理论两者将有效的融合

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认识到了学习国外的高新技术的重要性,进而全面的引进与学习国外的科学技术,因此,对于在国外引进的经济学理论也全面的进行研究与分析。政治宏观经济学理论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层面,主要有宏观经济和经济的增长以及国际关系。属于全新的研究趋势。这一理论更多的关注于经济、政策以及政治等相互作用的层面。尤其是对政治要素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这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也就是宏观与微观经济学间的融合。这种融合的真正形成是在“理性预期革命”中,卢卡斯和其他专业人士试图运用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方式、动机等,来进行对宏观经济和政策展开解释。因此,这一应用是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来以微观基础说明经济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所制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虽然,在这一基本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是它的适用性较强,不仅仅对于商品经济的规律进行了探讨,也对社会化中所存在的大生产现象进行了分析。因此,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这一体系,要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不能对于其存在着弊端就全盘否定。一方面,不仅要从这一体系中看到市场调节的规律,还要看到西方经济发展的阶级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国社会经济公有制与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要从根本上看到两者的不同之处,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平稳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杜文娟,刘强.对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构成的认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6-28.

[2]范书夏,于温申,柳景.新宏观经济学的演进及研究对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37.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5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核心,经济学的每一个分支的发展,如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等都需要计量经济结论的支持,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表述理论,使用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的结论检验理论和假设。因此,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与应用,就成为经济学科的学生和从事经济和金融研究职业研究人员必备的工具。计量经济学难教、难学是高校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其主要原因有:其一,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与其他经济学课程比较,必须使用较多的数学和统计学,导致诸如模型设定、估计方法和估计量的性质与分布、假设检验等内容,很难理解得非常清晰与透彻;其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现象的联系似乎不太紧密;其三,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一般还需要更多的课程之外的知识,从这个意义来说,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应重在对基础性计量经济模型和方法的正确理解和延伸,引导和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与研究能力。对于上述的问题,国内外的计量经济学教师,纷纷从改编计量经济学教材和讲述方式入手,使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与社会经济现象及相关数据相联系,与Monte-Carlo仿真相联系,从而改变计量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关键

经济学是描述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社会科学。计量经济学特别是应用计量经济学则是揭示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或者经济行为的数量关系。因此,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具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对经济现象进行观察,能否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模型、对模型进行正确的估计和检验,使检验和估计结论准确揭示社会经济现象所蕴含的经济关系,据此评价或检验经济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计量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与世界上研究发展的水平相比,还有差距。现在,计量经济学已被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加快计量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具体而言,为提高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计量经济学人才培养应着重在以下方面。

1.观察和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高等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计量经济学“思维的独创性”,在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实际的社会经济现象,其实质是基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使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实际的经济现象,提出研究的问题。比如,在观察通货膨胀时,应联想到相关的经济理论,进而质疑经济理论能否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我们以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动为例分析始于变动为例2009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见图1)显然,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和感受了这一轮通货膨胀,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通货膨胀,居民感觉到物价上涨,学生感觉到食堂的饭菜价格普遍上涨,等等。对于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人来说,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通货膨胀,首先提出这一轮通货膨胀是否是货币过量发行所引起的。其次提出是这一轮通货膨胀与之前的通货膨胀的特征是否相同?我们将这些问题带进课堂,在学习和讲授关于通货膨胀的内容或者相关的计量经济模型时,适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经济现象,研究类似于上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2.基于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恰当的计量经济模型或者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应用经济学理论认识经济问题的学习过程。从经济学教科书和文献可以看出,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对于同一种经济现象,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一方面,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实际的社会经济现象也随着社会经济行为和方式的变化而呈现出千变万化。因此,准确地解释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取决于恰当地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使其结果不仅能够准确解释观察到的经济现象,还能够揭示特定经济时期的数据特征。仍以我国的通货膨胀为例,也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标准教科书中的货币需求函数,为此,我们比较CPI和广义货币M2的数据。(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M2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快速紧缩,但是对应的通货膨胀却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意味着,如果简单地使用线性货币需求函数,就不可能揭示这一轮通货膨胀的特征。而基于非线性的货币需求函数,有可能揭示不同时期货币需求与通货膨胀的特征。因此,引导学生针对我国数据的特征,创新性地研究我国的通货膨胀与货币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培养学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能力,也能培养学生针对我国数据的创新研究能力。

3.在研究的过程中发展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能力。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体现在能否发展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检验相关经济学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经济现实。如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图1和图2,提出下面的问题:通货膨胀和M2的数据是平稳还是非平稳?如何检验非平稳?通货膨胀和M2以及相关变量(如利率)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这一长期均衡关系是否是非线性的关系?如何检验和估计线性和非线性的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提出,我国的CPI是否存在周期?如何分解它的周期?通货膨胀的周期与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有无关系?如何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这一轮通货膨胀是否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要弄清上述问题,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之中,而要正确应用相关文献中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针对数据特征和研究的问题,扩展和创新相关的前沿方法。例如,图1中的CPI是非线性非平稳还是线性平稳过程所生成的数据?研究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扩展现有的计量经济学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和应用有限样本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针对数据特征进行创新和扩展现有方法,是计量经济学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二、当前计量经济学教材和课程的教学实践

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发展起来的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应用,其重要的标志:一是数据的非平稳性和使用非平稳数据的模型、估计和检验方法;二是动态性及其描述动态性的模型;三是使用不同数据(面板数据、空间数据、时间数据和经典的横截面数据)建立的模型,相应的估计和检验方法的区别,与之对应的教材、课程以及讲授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针对我国学习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现实,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计量经济学的能力,我们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和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调整。#p#分页标题#e#

1.融理论、方法和应用于一体,从经典理论适时适度地延伸至现代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使用我国的具体数据建立模型,并基于此清晰阐述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并适时简洁地引出若干前沿理论和方法。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计量经济学的能力关键在以下几点。其一,清晰地讲授总体回归模型的形成及其特征(存在但形式未知的、真实的经济关系)。但是,真实的经济关系可能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行为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引出计量经济模型不断地发展,估计和检验方法也随之而不断变化。其二,使用我国的数据建立不同的模型,培养学生理解和针对我国数据特征建立适当的模型的能力。例如,我们使用我国的消费和收入的数据,分别以边际消费不变、边际消费递减和基于预期的消费模型,分析模型的错误设定及其检验方法,从而将消费理论和模型设定与我国的经济现实(数据)相结合。其三,适时适度地延伸。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学深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在相关文献之中。因此,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应适时适度地从课堂和教材延伸到前沿文献中。所谓适时,是指在讲授相关基础理论时直接延伸。所谓适度,从应用的角度来说,一般是指基本了解并且可以操作相关软件而得到结果,正确地解释结果。我们在讲述样本异方差时,适时地延伸到White检验方差和协方差的稳健性估计和ARCH模型;我们在讲述序列自相关时,适时引出非参数方差和协方差的稳健性估计和ARCH模型;我们在讲授面板数据模型时,延伸到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矩(GMM)估计,并以我国各省市农民收入的面板数据作为例子,简洁地阐述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GMM估计的基本思想和估计结果的意义。这种适时地引申,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清晰理解相关的基础概念,还引导学生如何扩展现有的方法,使学生能读懂相关的文献,应用新的知识进行应用性研究,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其四,从相关的基础理论引出重要的计量经济理论和模型,并且对其进行重点分析。我们基于例子和现实数据,将时间序列模型AR(MA)扩展到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引出单位根和时间趋势平稳检验,协整和ECM模型,以图形和例子直观给出协整与ECM模型的含义。

2.针对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难懂的现状,我们使用MonteCarlo仿真技术,将计量经济学中难以理解的估计和检验理论编成程序并给出仿真结果,从而将对数学公式的理解,转变为对仿真结果(图形)直观的认识。如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量(BLUE)和估计量的性质,既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也一直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难懂的内容。又如假设检验等内容,本书通过仿真实验和仿真图形,将基于公式对BLUE和估计量分布的理解,变为对仿真图形的直观理解。再如模型的错误设定及其产生的后果,是理解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关键,不仅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也是教师难以讲授的问题。我们通过仿真,以仿真和仿真结果清晰的展示不同错误设定模型所导致的后果。这样的仿真,不仅使学生对正确设定的模型产生清晰直观的理解,也起到了对学生研究现实的经济问题产生具体指导的作用。还有关于单位根和协整与ECM模型,我们基于仿真和仿真数据的图形,直观讲解单位根数据的特点和检验的难点、协整和ECM模型的含义。这样的仿真和讲授不仅弱化了数学,强化了直观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先进的学习理念、自己动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我们知道,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一开始就与“计算”和计算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计算机已经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大量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新的理论和方法,无不依赖于计算机实现估计和假设检验,或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验证和发现问题。学生是否具备理解仿真程序的能力、是否具备自己编写程序进而发现计量经济方法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我国的大学都开设计算机课程,基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只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就可以基于课堂讲授而理解仿真程序。另外,现在的大学生都喜欢“玩”计算机,从直观意义来说,计量经济理论的计算机仿真,实际上是将学生“玩”计算机的兴趣转化为在计算机上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因此,这种转化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学习和研究计量经济学的兴趣和能力,这一过程也是高等教育学中正确接受知识的过程。

三、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策略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通过课程的讲授而培养学生计量经济学学习兴趣与研究能力,这是计量经济学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和“干中学”的理念和讲授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以下策略。

1.课堂教学和讲解方式立足于引导和启发。计量经济学课程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能否培养出计量经济学的“粉丝”,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讲授立足于“引导”和“启发”,一是要清晰地分解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与方法,适时地提出后续问题,讨论课程前后内容的逻辑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展计量经济理论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估计量的BLUE性质时,我们首先应分析估计量是被解释变量的样本的线性组合。基于此启发学生理解估计量的随机性,引导学生将估计量理解为一个特殊的随机变量,由此提出估计量是否具有具体的分布、期望和无偏估计量,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估计量的方差以及方差的大小和比较对象。基于此最优(方差最小)估计量,进而提出渐进无偏和渐进最优估计量。在此基础上,适时在课堂上演示BLUE的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理解重要的计量经济理论,将启发学生学习与“教会学生学习”融为一体。

2.课堂讲授应随机或者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与学生合作式的讨论问题,解答问题,甚至是延伸或者扩展问题,将学生适时引入到相关的前沿文献之中。如为什么使用标准差度量估计量的精度?OLS与ML的估计原理有没有区别?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分布为什么不同于常规的分布?ECM模型与协整的关系?不断地提出这一类问题、与学生“合作式”讨论并且解释问题,不仅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延伸,还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作用。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6

1.1体育经济学认识分析

体育经济是以发展体育事业为根本目的的,体育经济学是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体育实践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习惯对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影响等等;体育资金的有效利用、体育行业的投资与收益等。提高各种投资在体育实践中的收益,使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绩。第一,随着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体育经济研究者的付出,我国体育经济研究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包括体育经济学相关专著的发表,体育经济学相关学刊的发展等。第二,体育经济学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三,高校对于社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的促进了体育业的发展。当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在发展、体育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的扩展,只有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2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体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育经济现象及实践研究中,人们不断的发现、总结其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体育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首先,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律、特点,联系实践在体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定位。其次,对于体育经济学定位过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领悟,不能盲从他人观点,轻易做出结论。例如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面对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属性”、“经济学属性”、“多学科交叉属性”这三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要联系实际,通过对体育实践中经济现象的发生、体育实践问题的解决等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属性定位,以创新思想求得该学科的最有利发展途径。再次,研究定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现象,深入体育经济发展的核心,找准影响体育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定位。第四,人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培养的定位要联系社会实践,突破学科差异、思想差异,以人力资本论为基层,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业和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4.结语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7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在给帝国主义沉重一击的同时,极大地推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变革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其中的民生主义理论,直接撼动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经济思想的基础,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开启了大门。作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端与起点,辛亥革命还为日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垫定了基础。特别是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阐释的民生主义,更是为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最初的贡献。

一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端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近年来新建立的崭新学科,是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来关于振兴中华、富民强国的一系列经济观点、思路、理论及学说的总和,是在中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并借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验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以追求并实现经济现代化为核心的经济理论体系。这就是说,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从总体情况看,起始于辛亥革命。虽然从经济理论的性质、目的与基本内容的不同,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理论;中国国民党的经济理论与非国非共的“第三理论”,但就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干部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创新而言,应当说,也是辛亥革命为其开创了坚实的基础与广阔的前景,其早期形态———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也正是随着辛亥革命及其影响的深入而逐步拓展为以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论、过渡时期经济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造论、工业化道路论、经济改革论、市场经济论和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理论体系,从而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毋庸置疑,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端,就中国国民党的经济理论而言,是基本没有异议的。但是,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象征性起点,仍有不少异议。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上线应该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这样,中国经济思想史近现代部分的历史分期与中国经济史近现代的历史分期才能吻合。其实,中国经济思想史同中国经济史是截然不同的两门学科。

对于中国经济史来说,它是以中国社会历史上各种不同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形成、发展、变化及演进过程和必然归宿为研究对象,用大量的具体史实揭示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的不同结构与形态及其发展变化的运动规律。其中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限一般划在1840年,下限划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样划分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因为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中国经济思想史就不同了,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思想、理论、学说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条件、特点及状况,探求并说明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及阶段的内在规律性。其中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上限亦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但下限不是划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而应划在1911年辛亥革命。基本原因在于:

第一,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经济史面对的是经济实在,而经济思想史面对的是思想观念。研究经济思想史无论如何不能脱离经济史,但经济史的研究却绝对不能替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经济思想相对于经济现实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如果把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套到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至少是混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

第二,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看,虽然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性质,并未因为以为标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划分而发生根本变化,但是,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相应的主体经济思想,其性质、特点及基本内容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就为经济思想史不同时期的划分提供了实质性的依据。以辛亥革命为界,在此之前,经济思想的主体是封建经济思想与封建改良主义;在此之后,经济思想的主体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

第三,从中国独特的实际情况考虑,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显然属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范畴,当然也属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范畴。作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自然包括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新)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经济理论。

我们不能认为,辛亥革命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不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不能认为,辛亥革命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不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背离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目的、内容及基本原则。因而,把辛亥革命后(新中国之前)的中国经济思想划入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范畴加以阐述是不妥的。当然,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的主体具有不同性质,各自形成的条件和特点也不相同。

首先,从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的性质看,一方面大量继承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经济思想遗产;另一方面,又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吸收了欧美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来说,虽然其中有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影响,但封建经济思想仍然是主要的,是主体部分。而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虽然也与欧美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密切相关,但其封建性已不是主导,主体部分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实践,其性质既不是封建主义的,也不是资产阶级的,而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其次,从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看,虽然同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各自具体的客观条件却相去甚远。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其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入侵,这种入侵使得中国原来封建社会的性质、矛盾、特点以及前途都出现了扭曲,已经不同于原本意义的封建社会。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却是1911年辛亥革命所开创的“共和体制”及1917年十月革命与1919年所预示的中国走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p#分页标题#e#

再次,从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各自的特点看,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在急剧发展的形势下,一般具有变化颇大,更替迅速、内容和形式都很不稳定的特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则与此不同,不仅目标坚定、任务明确、观点独到、内容丰富,而且明显地具有革命性、实践性、真理性、创新性特点,这也是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所不同的。

综上,将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端及研究对象的上限是客观的,符合其学科性质。这里,进一步认识孙中山三民主义经济思想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对于客观把握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包括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关系甚为重要。孙中山最早用三民主义把中国大同主义与西方社会主义相联结,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有了自己的最初形态———民生主义。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人民真正达到民生主义,亦为达到社会主义,也就是跨入了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孙中山对于实现民生主义定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平均地权,另一个是节制资本。”[1]“平均地权”,实际上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土地纲领。在当时,平均地权的提出不仅跨越了旧、新民主革命两个时期,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在孙中山看来,中国的民生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民的民生问题。“土地问题能够解决,民生问题便可以解决一半了”。之所以要提出平均地权及其基础上的民生主义,其目的在于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不均。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意义在于:一是解救中国大多数农民免受痛苦,实现耕者有其田;二是避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甚至前途,力主实行社会主义;三是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以解决革命的根本问题。孙中山以平均地权解决中国农民与土地问题的思想与实践,在客观上已具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

“节制资本”,实际上是孙中山民生主义富民强国的经济纲领。节制资本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节制私人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首先要限制私人资本的活动范围;其次,以赎买私人资本的方式有效地控制和防止“资本家压制劳动社会”;再次,是采用“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的办法限制私人资本的过度发展;最后,节制私人资本还必须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节制外国在华的一切垄断性企业。“发达国家资本”,即发达国家的国有国营实业,这是在中国实行民生主义之要义。“发达国家资本”的实质内涵则在于“大资本国有”。在孙中山看来,只有节制私人资本,才能避免中国重蹈欧美资本主义之路;只有发达国家资本,才能发展经济,富民强国;只有既节制私人资本又发达国家资本,才能使中国成为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更深层次地认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不能不联系后来的“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孙中山明确指出:“十月革命使人类产生了大希望,从今后只有沿着苏俄指出的道路,革命才能成功。”两国的“革命都是一条道路。”这是“联俄”;中国共产党要推翻“三座大山”,实行新民生主义,实质上是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因此要实现民生主义,即社会主义,就必须与中国共产党结成革命同盟,此乃三大政策的中心环节。这是“联共”;“农民是我国人之中的最大多数,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质言之,即为农夫、工人而奋斗,亦即农夫、工人为自身而奋斗也”。此乃联俄、联共的必然结果。这是“扶助农工”。[2]

“三大政策”的提出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体现了此时的孙中山在革命斗争中难能可贵的三大转变:一是他把学习的榜样从西方的资本主义转向了东方的苏俄社会主义;二是他把革命的联合力量由大军阀、大资本家转向了中国共产党;三是他把革命的基本动力由资产阶级转向了工农民众。这三大转变是根本性的。联俄,走社会主义道路;联共,干社会主义事业;扶助农工,唤起社会主义的力量。当年,列宁曾把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称为“主观社会主义”。现在,“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已经实现了革命性的“三大转变”,因此,“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已经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性内容。如果说,由于马克思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那么,由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所引致的新三民主义的“三大转变”就使得他的民生主义从“主观”变成了现实。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列宁当年的评论错了,而是孙中山后来对于三民主义的解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考虑到中国现实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特点及中国的特殊国情,孙中山当年所阐释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及其有无时代与现实意义,亦就迎刃而解了。“平均地权”与后来的、再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节制资本”与后来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国家资本、再后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虽不是简单的逻辑回归,但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们所设计的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

之所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在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原则在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必然要具体化、多样化、特色化,而且在于社会主义得以在中国实践的环境系统,亦即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得以实践的客观条件。首先,中国的基本国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差异颇大;其次,中国民主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决定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再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铸就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任务与核心范畴。因此,我们回过头来认真而又科学地考察孙中山民生主义经济理论时,不能不特别注意其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只有如此,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经济理论的评价才可能是科学的,对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关系的认识才可能是客观的。#p#分页标题#e#

二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

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独创性伟大贡献。它是在旧中国独特的国情环境中产生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农业国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与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成功的探求与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第一步在经济理论方面的概括与总结。中国的实际国情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表现为“后封建”和“穷”两个方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性。与孙中山都清楚的认识到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经济理论。从实质性内容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又具有一致性。正如所言:孙先生和他所代表的苦难的中国人民,下决心实行“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当然不是偶然的。“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3]始终认为,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中山先生的学生,而且是中山先生事业的继承者。

首先,与孙中山构想的新社会的经济基础或经济制度相一致。孙中山认为,中国未来社会的经济结构,一方面和欧美式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区别。其民生主义经济制度实际上包括了多种经济成分:国有国营经济、地方公营经济、合作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总之,孙中山所构想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公营和私营兼顾,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包括: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富农经济)、合作经济和个体经济等经济成分。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加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其次,与孙中山构想的社会上层建筑相一致。从社会的政治法律上层建筑看,孙中山所构想的民生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独特的,即应当在中国建立一个人民性的共和国———人民共和国。这个人民共和国,实际上是一个由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人所构想和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法律上层建筑同样是独特的,1949年总结性地写道:“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第三,孙中山在设计与阐述自己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既强调实业建国,提出了我国第一个经济现代化的设想,又主张实行开放主义,包括引进外国的资金、设备、人才、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法等。在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中,“民生”既不是贫穷,也不能封闭。在阐述中国革命的过程与前途时,曾十分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计民生’,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也决不能是旧的半封建社会。”[3]63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呢?众所周知,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亦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期准备,或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的这段阐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一致性。

三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也为后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基本与核心思想与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始终保持着一致。关于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依据正确的“国情论”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问题;之后又进行了多方面艰苦的探索,“国力论”为现代化建设积累了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之后,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之上,科学地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使得“国情论”与“国力论”理论上升到战略高度。实际上,孙中山、、邓小平以及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关于中国国情的认识亦是大同小异。孙中山概括为一个字:“穷”;认为是一句话:“一穷二白”;邓小平认为是:“人口多、底子薄”。这些认识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初级阶段论”实际上是依据中国国情客观地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历史地位的理论。“初级阶段论”是更高层次的“国情论”,是综合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历史等各方面,既考虑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又注意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性质与状况,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与社会交替形态的必然规律概括出来的现代化建设环境论。

应当说,自辛亥革命以来,对于这一重要问题的认识,一直是不断深化、细化和具体化的。辛亥革命的大功劳在于,把对于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及其意义提到了日程上,并且为此创造了必要的社会环境。没有中山先生对于中国国情认识的基本概括,也就没有后来的一系列国情理论,这是一个逻辑的理论序列,也是一个必要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特有历史阶段,是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发展转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先进国家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要把发展生产力置于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科学认识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也是制定和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p#分页标题#e#

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其实就是中国的工业化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大贡献。从过去了的实际情况看,世界上出现过的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从经济落后国家变革而来的,初期都面对如何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问题。在中国,历史与国情的基本事实更把中国工业化问题摆到了一个特殊的基础、环境与起点上,从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的一系列基本内容及其重要特色。例如,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不仅是马克思再生产学说在中国的具体化,并且极大地深化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当然,在中山先生那里,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问题同样相当重要,他的建国方略洋洋大观,极为具体,至今不失现实性和前瞻性。由新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农业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农业工业化的进程中,“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举足轻重,必须置放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依然是“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农业工业化过程中的具体化。农业问题,说到底是生产力问题,具体表现为增长方式与经营方式;农村问题,说到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差别与工农差别;农民问题,说到底是经济关系与经济成分问题,具体表现为劳动者的素质与利益实现形式。由“三农”问题引发的“农民工”问题(“四农问题”),说到底是农业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具体表现为工农与城乡差别。这些问题,既是旧中国的遗留问题,也是新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要解决这些问题,从“平均地权”到“家庭联产承包”,从“节制资本”到“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解决的方案与方法大同小异。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农业的综合开发,逐步、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要大力转换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使之尽快提高商品率,实现市场化;要尽力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迅速地提高,从而为农业的集约化提供基础性支持并现实地弱化工农差别以及脑体差别;要迅速推进社会的公共服务均衡化,以利于尽快消除“三大差别”。积极、慎重地推进并实现农业工业化,即从发展农业生产力这一根本入手,则是有效与妥善解决“四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创新之举。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与研究中国实际及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环境、定位而形成的崭新理论,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群众长期奋斗、力争早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经验总结。

关于改革开放理论。改革与开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策。通过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力,是发展的原动力;对外开放,也是由中国国情和所处历史阶段决定的。放眼世界,“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历史上落后,就是因为闭关自守”。[4]因此,我们要发展,必须开放。在改革中开放,在开放中改革。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就斐然,通过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转变:从思想向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百姓生活的平均与贫困向以人为本的小康与富裕转变。辛亥革命后,尽管社会动荡不断,直到新中国成立,但是,变革一直是主线。变革的主线不仅没有背离中山先生的基本思路———实现民生,追求现代化,而且中山先生关于实行开放主义思想,包括主张引进外国的资金、设备、人才、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式方法等等,在其后的实际过程中不断得到实践和发展。一方面,通过30年来改革,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另一方面,2001年11月11日,我国成功加入了WTO,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中国在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以及民生与国有企业方面的再改革也成为新时期最根本的任务与内容。

社会经济理论范文8

(一)传统经济:传统经济的指导思想起源于西方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主要由三个观点,又称为三最大原则: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从18世纪以来,人们基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不断的向自然索取,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也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然而,发展的背后,也埋藏了巨大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工业生产依赖的石油、煤炭、天然气、钢铁等资源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现今,人类生活和生产已经饱受传统经济发展带来环境和资源的问题的伤害,三个最大原则已经难以为继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未来发展令人堪忧,为了解决人类未来发展的困境,创造出新的经济理论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已经迫在眉睫。

(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新的生产方式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包括科学、教育、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代表,之后该委员会起草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设想一文字形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解决了传统经济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以破坏生态求经济发展的难题,为人类未来经济发展,如何与生态、自然相处指明了道路,这是科学的发展观或可持续发展观。

(三)循环经济的形成:鉴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一词,他的“宇宙飞船经济”的基本观点是: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将耗尽而毁灭。地球经济系统,有如一艘宇宙飞船如不借助太空帮助,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废物最终会污染“飞船”舱内的一切,到那时,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所以,人类必须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将传统经济逐步过渡为循环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形式基本“3R”原则:第一、减量化原则(Reduce):减量化原则是把握生产环节的入口,主张利用原料和能源的低投入,尤其是环境友好型的原料和能源,达到预期的生产和销售的目标。追求较高的资源生产率(其中有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的生产率),不能将地球既当作取料场,又当作垃圾场,把人的理性需求和减量化原则相结合,创造出人的理性需求和自然生态承受力以内的良性循环。第二、再使用原则(Reuse):再使用原则是把握生产运行的过程,尽可能的使用能再次使用的原材料来生产既定的产品,延长产品的服务期限或使用寿命。追求较高的资源重复使用率,必须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将其它企业生产残留的废弃物,作为最初产品的生产原料,真正的做到无废物,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再资源化原则(Reresource):再循环利用观念主要是企业生产的废物利用,要在在企业内部建立循环;再资源化原则是把握生产过程的结尾,要求没有不合格的产品,即使不合格的产品能作为原材料再次投入生产资料领域,追求较高的废物利用率,可以减轻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将不同的产业部门和不同的产业体系形成互补的统一体,转变传统经济粗放开链的发展模式,形成集约闭环的新经济发展体系。

(四)循环经济的演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并且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中国人也完全有能力创立自己的新经济学派。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思想和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入思考,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印发的吴季松老师写的《新循环经济学》,得到了国内外经济学专家的肯定。吴季松老师的新循环经济学理论在早先的循环经济理论的原则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又创新的提出新循环经济的的“5R”理念,创新性的提出了再思考(Rethink)与再修复(Repair)两个新的理念,将传统的清洁生产“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总结出了现今新循环经济理论。1.再思考(Rethink):新循环经济学理论创造性的在关注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的基础之上,还要关注自然资源循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社会新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第二财富:修复与维系被破坏的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生态系统。不能以自然财富的减少为代价来片面地增加社会财富,实现两种财富之间的循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例如:一座豪华大厦建在将荒漠化的地区,其价值将可能为零;所有的五环、六环公路如果没有水的支持也会变成一片荒漠。2.再修复(Repair):为了更好的创造出所需要的社会财富,必须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工程,修复社会财富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伤害,维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提高以后再增加社会财富生产,形成良性循环,与自然和谐。例如:大力发展生态工程。

(五)新循环经济理论创新方面:相比传统经济学,新循环经济学中吴季松老师创新性的提出了五种转变。

1.由一变二(提出第二财富:自然财富):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思想中,社会财富是人类社会拥有的唯一财富,他主要是能够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同时提供人类其他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以及一些基本的设施。然而,新循环经济提出一种新的财富:自然财富。认为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对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修复也是在创造财富,换句话说创造社会财富和修复自然财富是进行社会生产的目标。

2.由一变三(包含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将自然生态系统看作外在部分,不关注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变化,同时把科学技术作为假设条件,着重研究的是社会经济;新循环经济学是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也成为其组成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它们整体的发展变化,描绘出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关系。

3.由二变三(增加资源循环):劳动、资本、资源这三者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被视为生产的三要素,其中针对资本循环和劳动循环都有充分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理论和实际研究成果,例如:“退休制”、“八小时工作制”、“最低工资制”等,但是对于面临较多困境的自然资源循环使用的研究却为数不多,而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新循环经济学认为在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下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转变到对资源的循环使用方向上。现在急需解决的是资源的匮乏、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危机的问题。

4.由三变四(大力倡导科学技术):虽然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可能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当今信息瞬息万变的科学社会,科学技术应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已经超越传统生产三要素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所以新循环经济理论认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函数的要素之一,它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要保证。

5.由旧“3R”到新“3R”(理性的要求,循环经济与能再生的资源):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循环经济学,通过实践对其进行了延伸和拓展,传统的清洁生产三原则的内容也有新的拓展。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经济活动的源头,做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教导人们更加理性的认识自己的需求,不能是为了欲望,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即可,将经济哲学的“理性人”的观念扩展为“知识人”的观念。再使用原则:再使用原则针对生产的中间过程,将传统的关注产品使用周期和使用寿命,做到一物多用,转变为多个行业共享生产资料和产品信息资源,建立不同产业部门之间产品或者废物的循环使用,建立“再制造”产业,最大可能的使用可再生的资源代替稀缺的生产资源。再循环原则:传统的经济形式是开链的,从原料的投入到产品的制造成功和废物的排放,没有形成产业之间的原料循环体系,包括原材料投入,产品制造,废物排出,其他产业的生产原料。总结:由上述论述不难发现,新循环经济学识一种新的经济学,他不同于传统西方经济学,也与循环经济有一定的差异,他与这两者在“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比较重要的经济学问题研究上都存在差异和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的遵循的准则

对于循环经济来说,其主体很明显的是企业,也只有企业才能展现出循环经济的理念。企业在实施循环经济时要遵守的准则如下:

(一)整体系统分析准则:应用一系列的新理论、新学科,如应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生态学以及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等等,全面地分析投入与产出,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方面的大系统上具体研究其中满足经济原则的客观规律,企业在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效益上要做到量力而行,完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标志着企业和工程的现代化,也是它们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循环经济生产的准则:在传统的经济理念中,大自然既是采集地,又是垃圾场,这种属于线性经济模式,列如很多企业和工程把河流既当成“饮水源”,又当成“排水渠”。然而循环经济属于闭环经济中的生态环保型模式,根据生态学中食物链的链接方式,使经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模式。

(三)生态成本总量控制的准则:成本也理所当然的要包括生态成本,因为在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后进行修复是需要代价,所以成本理应包括生态成本。据报道,我国因为防治污染的环境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占有很大比重,这还不包括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如果再修复投入必将更大。

(四)生产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准则:利用一些再生能源(如水能、太阳能、核能等),全方面的运用现有的生态环保技术,例如无土栽培技术、基因从组技术以及废弃矿山复垦技术等等。企业离不开水、土地、能源这些必备物资,这些物资作为企业的命脉,应该受到企业家们认真的对待,把该科技运用到企业发展的技术中去,合理的利用企业资源,给企业带来划时代的进展。

(五)尽量将高科技应用于生产和工程过程中准则:所谓在生产和工程过程中运用高科技,实际就是表明要加大知识投入的比例,在一些传统的企业中推行高科技,创造高新技术,例如在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中应用新的生物知识,创造出高质量的污水处理技术。

(六)生态工业链的建构准则:生态产业链的建构是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将不同的产业联合起来,形成功能强大的产业链,在原材料和最终排出物之间建立循环利用的关系,从而促使不同的生态产业之间发生联动效应。

(七)以生态建设作为各项建设的基础的准则: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中,生态建设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础,若要提高整个生态环境在经济前进中的容纳能力,就必须加强生态建设。目前国家比较提倡的建设生态系统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四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蓄还流、退田还湖。

(八)消费体制的绿色化准则: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一旦消失将永远不再出现,因此应该利用行政或是技术上的方法来减少对以这些资源为原料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另外对于一些华丽的包装的生产也要运用税收等的方法加以限制。目前国家就提出在塑料袋的消费中增加税收,这一发展趋势应对企业有所启示。上文所论述的八大准则虽然是新循环经济所必须拥有的主要准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求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这八大原则。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