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价值观范例6篇

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范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一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想用今天的机会谈一谈一名药品经营行业的普通工作者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与体会。

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要回答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简而言之,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奋斗的,我们人生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回过头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将其精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十一个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涵被进一步拓展为立意更为宏大深远的“中国梦”,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法与目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企业职工,热爱企业,勤奋工作,严守法律和工作纪律,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是我始终坚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

爱国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体现的是每一个公民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我所在的企业,是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企业,热爱这样一个集体,与她“同呼吸,共命运”,与企业的每一名同事一道肩负起保护顾客健康的重任,是我体现这种责任担当的方式,也是我热爱国家的一种方式。

药品经营行业是一个“人命关天”的行业,工作的要求不仅仅是勤奋,而诚信绝不止于“不卖假药”,药品的质量必须得到120%的保证,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时刻遵守法律和工作纪律的严格约束。我已经在这一行业工作十数年,仍然要日日温习工作制度,经常参加专门的培训,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每一名顾客都可以买到安全、对症、有效的药品。

我从事的职业,让我无比的骄傲。虽然清贫、虽然渺小,但是这份职业所承担的责任却是神圣的!我愿倾注我所有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在为每一名顾客服务,坚持着“质量零距离、服务零投诉、零缺陷,顾客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只要我们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同情心,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我们有信心打响服务品质,为医药的发展和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爱国而爱企,因为敬业而勤奋工作,因为诚信而严守法律和纪律,因为友善而真诚对待我们的每一位顾客。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口号,而可以融入到我们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中去的人生理念。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演讲题目,而是我们作为一名平凡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最好方式。

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二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当穿着校服,背着新书,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我有种感觉:宽阔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校园绿化,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是那般的具有活力。再加上同学们的笑脸,这不就是朱自清散文《春》所描述的春的气息吗?

这一切让我倍感亲切,更加珍惜。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人为什么活着?很多同学都纷纷地说出了自己的幸福,我总觉得这样回答不对,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别人给予的幸福吗?这样的人生也未必太自私了。此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身上应该承担的的责任。而且我的每一层身份,责任都不相同:做为一个父母的孩子,责任是体恤和孝敬;做为一个学校的学生,责任是努力与发展;做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责任是热爱,建设与奋斗。要让我们中华民族继续在世界屹立,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肩负的责任,只有用今天辛勤的汗水,才能汇集明天价值的辉煌。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看到同学们的希望,有的还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远大的目标与计划。可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同学厌学了,晨读静了,自习课闹了,上课是睡着了。当我把惊讶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却处之泰然,用三个词语描述了一学期内我们的情状:学期开始雄心壮志;学期期中半涂而废,学期期末销声匿迹。并一再告诉我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听了父亲的话,我震惊了,一个人的意志对于走向成功有多么的重要。我也发现了身边的一些同学,成绩差的原因不在于智力和基础,而是在于拥有太多的惰性,缺少坚强的意志。有时课后和要好的朋友谈到意志的时候,有朋友拍着胸脯说:“我要是生长在我爷爷的那一年代,我肯定是一位大英雄。”时世造英雄,的确有些道理。可把它作为一句不愿奋斗的理由,又多么的滑稽可笑。是啊,我们同祖辈,父辈比较,最大的差别是在艰苦奋斗的精神上。虽然我们的艰苦岁月没有了,可在逆境中的奋斗精神不能丢。要知道艰苦奋斗的精神,那是成长的财富,更是让民族屹立的脊梁。

很多长辈都认为我们这一代人自私。或许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索求,或许是我们在得到之时仍没有停下贪婪的“奋斗”,或许是我们在接受父辈们的辛勤劳动时,我们竟没有半点的感动。一个个的坦然,恰恰是我们一点点自私心的显示。我们需要向孟郊一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细细地去感受母爱,感受父爱。当我们用心去感动,当我们懂得感恩,说明我们是在健康成长。

同学们,我们的健康成长是父辈们的期待,更是祖国的希望。因为祖国的屹立需要栋梁的支撑,而我们就是明天祖国建设需要的栋梁!大难显示大爱,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坚强与团结;动荡显示富强,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友好与奋斗。同学们为了民族的希望,就让我们用稚嫩的肩膀,学会承担;让我们拉起细嫩的小手,共同努力,去创造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我坚信,祖国会因为我们而骄傲!

社会主义价值观演讲稿三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讲话主题是: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谈几个问题:

一、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精辟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是: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作为学生,毫无疑问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

什么是正能量?英国人怀斯曼在《正能量》一书中这样解释,所谓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通俗的理解正能量就是“正气”,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践上就是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作为青年学生来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爱国--就是要把伟大的爱国精神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发奋读书、勤奋工作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学校,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上。敬业--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勤奋读书,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诚信--就是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友善--就是要尊敬师长,听从教育,服从管理,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想你身上就凝聚了“正能量”

在我们学校,我们同学身边其实是凝聚了大量的“正能量”的:我们有省、市、学校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学期最高成就奖、学生领袖奖、学业优异奖、公民责任奖、追求超越奖、文明班级、学科竞赛获奖者、学校成绩优秀者、青年志愿者、文明守纪、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同学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学校的正能量,这些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在我们的学校大量凝聚这些正能量、传递这些正能量。

让我们的学校充满“正能量”还要预防种种“负能量”引发的破坏力量。反思我们同学中有没有“负能量”存在呢?我认为或多或少是存在的。比如说:旷课迟到、无心向学;损坏公物、乱丢乱仍;不听教育、不思进取;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唯我独尊、不敬师长;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不文明、不守纪、不规范的行为今天我把它统称为“负能量”,这些“负能量”如果在我们学校大量存在,必然会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必然会危及同学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摈弃,我们决不能让这些“负能量”在我们的学校有生长的土壤。

一个国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社会层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个学校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稳定、发展、积极、向上;一个人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变得自信、积极、乐观、向上。同学们,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让我们的学校充满着正能量。

社会主义价值观范文2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理论上的逻辑论证不能限制现实生活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在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这样,怎样认识、处理社会主义价值与它的实现基础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即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成了每一位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无法回避、绕开的问题。列宁从社会主义实践固有的规律性出发,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求解,从而大大充实、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应该说,列宁和俄共(布)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是有一个探索过程的。列宁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明确表示过在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得以确立的主要方面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初期,他还提出过“从商品生产的发展,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及发展为社会主义这个总的基础出发”的设想。但总的说来,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的认识是不足的,在他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着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或者说急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倾向。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中,他都提出要废除军队、警察、官吏,一切公职人员只领取普通工人的工资,土地、银行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等等,并把这些说成是巴黎公社的经验。在这里,急于过渡的倾向是显见的。十月革命后,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这种设想后来逐渐成了党的主导思想。从时间上看,从1919年3月俄共(布)起,列宁和全党就已不再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作应急措施,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应采取的涉及所有经济领域的完整经济体制。用列宁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正是出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国内战争胜利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不但没有终止实行,相反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这就导致了苏维埃俄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普遍出现。特别是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暴露出了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对此,列宁指出:“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列宁全集》第41卷第52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原因何在?他敏锐地指出,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当时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大生产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同上书,第70页)。“现实生活说明我

们错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同上书,第720页)在列宁看来,这种危险不仅来自苏维埃政权将丧失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且来自工农联盟的即将瓦解。这样,实行“退却”,“通过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同上书,第660页)

那么,如何“退却”?新的途径又在哪里?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数额大大低于余粮收集制的征购数;发展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制定新的工资条例,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供给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在企业中推行经济核算制;等等。从价值观意义上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列宁扬弃了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开始正视在一个农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在此之前,列宁虽也说过落后国家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比较容易,完全建成社会主义则比较困难,但这主要是作为理论上的完整性而提出的,他的着眼点在于论述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列宁真正从现实意义上认识到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比较困难”,是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

列宁在总结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的经验时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使我们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同上书,第662页),“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虽然比我们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到了一定的时候,前进的步子就会加快到我们现在梦想不到的速度。”(同上书,第664页)

在这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速度“慢得不可估量”,乃是出于非常现实的强制,而列宁接受这一慢速度,表明他对现实的正视。

同样,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出于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思想。列宁说:“虽然大工业转到国家手里,靠它供给农民产品的尝试还是没有成功。既然这一点办不到,那么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列宁全集》第41卷第334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说;“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选集》第4卷第51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相比于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退却”。但是列宁并不把新经济政策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应急的权宜之计。他说:“决定下来的这一政策是认真的和长期的”(《列宁全集》第41卷第34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这意味着,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俄国这样的农民国家,在国民经济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条件下,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这里深刻地体现了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视。

但是,实行新经济政策,重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建设,是否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将走向通常的资本主义国家”?换言之,它把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推远了,还是拉近了?当时俄共(布)党内有过激烈的争论,一些同志,包括参加共产国际的一些外国同志,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目标的推远甚至失落。时至今日,一些学者还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加剧了”“列宁主义政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目标之间的不一致”,它“仅仅保证了一个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莫里斯·迈斯纳:《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第9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持审慎的看法。一方面,从形式上看,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推远了。但是,坚持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是否带来社会主义价值的真正实现,实践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停止执行,正是实践固有的规律性作用的结果,此后的社会主义运

动史上,这一规律性一再得到体现。因而,上述的批评是欠妥的。另一方面,上述批评中也暗含了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落后国家漫长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不致淡化、丢弃?说这一问题重要,是因为确实存在着把社会主义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的危险性,以及在这种发展的祭坛上牺牲社会主义的各种价值的危险性。

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任务,是与他对社会主义前途的终极关怀分不开的。他强调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只是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并没有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也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目标,因而不是什么“蜕化”。他多次提出在苏维埃国家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谁会最终胜利的问题。在他看来,由于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牢固地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国家资本主义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是必定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常常提醒全党:“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我们要记住的基本点”(《列宁选集》第4卷第67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就是要防止它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为此,无产阶级必须善于使自己掌握的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

值得指出的是,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在这里,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同的是,列宁显然是把农民与无产阶级一起当作社会主义价值的主体来看待的,这体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体现了俄国的具体国情。同时,为了确保这一价值主体的先进性,列宁提出要“引导”农民。为此他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提出了完整的关于通过合作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可见,列宁既不像机械决定论者那样,认为经济发展尚未使大多数居民无产阶级化的时候,应该等候,而是提出了联合、团结农民的主张;也不像民粹派那样,认为未经资本主义“污染”的农民是“天然的”社会主义价值主体,而是提出了引导、改造农民的任务。这其中,无疑同时蕴含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义。

总起来说,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反映了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向俄国社会现实基础落实的过程。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列宁全集》第43卷第302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这生动体现了他对坚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性的自觉。

二、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俄国实践的产物,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也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这一新思路在列宁的晚年思想中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发。

列宁的晚年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于1922年底到1923年初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5篇文章中。在这些被称为“政治遗嘱”的文章中,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一探索,主要是通过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经验,来求解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如果能,何以能?道路何在?

十月革命爆发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和孟什维克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批评和攻击。他们据以立论的基本观点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客观经济前提,而俄国目前还缺乏这一前提,俄国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实行社会主义的程度。考茨基曾把十月革命比作一个“早产儿”,并说它是“活不成的”。(《考茨基言论》第295页,三联书店1966年版)普列汉诺夫也说十月革命的发生使他“痛心”,认为它会造成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普列汉诺夫:《在祖国的一年》第462、464页,三联书店1980年版)

应该指出,考茨基、普列汉诺夫在对十月革命的批评中蕴含着一个合理前提:社会主义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水平的。对此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列宁是予以肯定的。他早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为了强调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十月革命后,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列宁也是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了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迂回道路的提出,都表明了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占绝对优势这一基本国情的正视。在晚年著作中,他同样说道:“我国的文明程度也还够不上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选集》第4卷第79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但是,和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不同的是,列宁绝无他们身上的“学究气”,他从不对马克

思主义原理作机械的、僵死的理解。在列宁看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是必要的,但并不一定按部就班地必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取得。他指出:

“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那又该怎么办呢?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是不是因此改变了呢?”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同上书,第777页)

列宁还特意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再看分晓。”这样,他就既回应了第二国际理论家和孟什维克的批评,又指明了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革命形势下,首先不失时机地用革命手段取得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化水平的道路。这条道路,既不同于民粹主义,又不同于经济主义,甚至也有别于马恩当年的设想,它的提出,表明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果说,列宁的以上论述主要解决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即怎样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为此,列宁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样是他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俄国这样小农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将农民的小私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大农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困难、最复杂的任务,不解决这个任务,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为此,列宁深入研究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系统论述了关于合作社的思想。他指出,改造小农的最好组织形式就是合作社。因为合作社能将农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并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同时,合作社还是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这样,建立合作社,不仅仅把小农经济逐渐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而且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而陷于帝国主义包围的“我们共和国的命运归根到底将取决于农民群众是和工人阶级一道走,忠实于和工人阶级的联盟呢,还是让‘耐普曼’即新资产阶级把他们和工人拆开,使他们和工人拆开”(同上书,第783页)。因此,列宁断言:“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上书,第773页),它在实践中解决了“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碰到的绊脚石”(同上书,第768页)。

同时,为了确保在俄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列宁还把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称为“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同上书,第773页)。由于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很少经过比较认真改变的旧机关,列宁认为,如果不把这些沙皇及资本主义官僚制度的旧痕迹铲除掉,国家机关就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是社会主义的、苏维埃的机关”(同上书,第785页),更不可能取得工人阶级、共产党以及全体人民的信任。他主张吸收更多的工农群众参加对国家的管理,实行广大工农群众对国家机关和干部的检查监督制度,在选拔人才时须注意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等等,还提出了“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改革原则,以便使政权更好地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更好地体现工农民主的本质。

社会主义价值观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总书记在2006年3月份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简明扼要、精辟深刻,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和社会规范调节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有鉴于此,深入、全面地解读和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增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及其社会价值理念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它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认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荣辱观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其内容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不同经济形态间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荣辱观也和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具有内在的历史传承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是非、辨善恶、别美丑,告诉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与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倡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倡的“以德治国”等思想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呼声、富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植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奋斗实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在整合中华民族已有思想材料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创立的。从现实层面来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荣辱观思想以及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经验总结的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思想,对党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崇高道德品质进行了科学概括和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继承发展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荣辱观思想的基础上,孕育于新时期改革创新伟大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创立的,并彰显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的时代特征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十一五”时期,我国现在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二者同时存在的关键时期,为适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准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家都是为了温饱而疲于奔命。现在就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正好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层次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所倡导价值取向的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中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进行了整合和重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会主义荣辱观如同一场及时雨,汇聚了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精华,密切联系当今社会风气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一正一反、旗帜鲜明地把道德领域中的是非黑白划分开来,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修养指明了最基本的底线标准。

总结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和社会规范调节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有鉴于此,深入、全面地解读和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增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价值观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基本关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2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在价值层面上的具体表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核心价值体系得到高度概括和提炼升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意。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的指导地位,助推我国价值哲学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深厚的现实价值。

一、相关内涵的科学界定

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它反映的是客体的存在对主体需要的效用、意义、关系和某种需要的满足。核心价值指的是一定社会群体中人们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或价值原则,它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指导地位,表明某些事物对人们具有普适性的、一般的有用价值。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通常是在统治阶级的号召或倡导下形成的,它对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提升本民族的认同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在一个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所谓价值观,就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是在价值评判、价值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言行准则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原则立场、价值评判、态度需求等。价值决定价值观,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反映价值本身。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理念,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尺度和理论守则。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哲学层面和价值领域的根本表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稳固的生产关系及价值目标追求的集中映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和价值升华。它纵观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学说、现实运动、根本制度和社会形态中,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驱动和内在需要,是一个相对稳固的思想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关系

从实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重于横向解析的话,即偏重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宏观领域方面的内容的话,那么核心价值体系则更倾向于纵向解构,即更倾向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等意识层面。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稳固深厚的价值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和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

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为自为阶级,由自发斗争转为自觉斗争,其目的就是要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本身就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在价值层面的同义表达。这一最高价值观本身就内蕴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表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和价值抉择。

马克思在依据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从宏观的社会场域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国家作为整体的价值取向,即在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微观个人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内在地包含着个人生活得到富裕、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文化修养得到提升、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等内容。可见,既注重国家的整体利益,又不排斥个人的合理诉求,既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权利,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借助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才能真正得到最后实现,才具有现实性、普遍性、彻底性和人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这种社会主义能集中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它时刻折射出公正、平等、共享和改善民生的人文理念,因而它本身就具有内化为大众信念、外化为群众生活实践、转化为人民生活能力的诉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强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规律性的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目的性的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合规律性的又是合目的性,必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

一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爱国是具体的、历史的,国家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表现出来,爱国也就转化为热爱一种社会制度的行为,在现实中国,这种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爱国从本质上看,也属于一种集体主义,或者说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集体主义。因为国家就是一个“放大”了的集体,是单个集体的社会化。所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就是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旗帜。体现时代进步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这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和主义的重要品质,能够被人民群众以一种平等的主体姿态、共同持有的自觉信仰、精神价值取向和现为规范准则,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征。

另一方面,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引和价值准则。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最核心的价值导向。

三、结语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关联性,又各有侧重点,相互区别。从某种角度上说,二者是表象和内容、外延和内涵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递推式演进。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和最高抽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精神,决定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走向,引领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范式和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人民群众把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坚实感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章龙.冲突与建构—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社会主义价值观范文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途径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只有在这一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指一定的教育主体以知识和能力教育为依据,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价值观念教育,如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教育、科学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以使学生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更新,从整体上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不断增强,诚实守信、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念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

但是,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价值选择上产生犹豫,甚至步入价值观念的误区。如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影响着大学生,给他们的思想、心理带来矛盾、冲突和困惑,使他们在价值观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与时代特色和大学生思想特点相适应的价值观教育。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1.引领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的价值信仰

价值观是受信仰支配的,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不迷失方向,才能不受错误思潮的影响。坚持指导思想的引领,一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势;二是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尤其要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2.引领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既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看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要教育学生将个体追求融入共同理想之中,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还要教育学生实现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时刻准备着担当历史重任。

3.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规范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大学生分清是非,区分美丑的能力,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价值规范,有效地反对和抵制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念。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1.强化政治理论课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首先是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与政策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在大学生思想上引起共鸣,使其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2.加大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力度,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心感悟

校园文化建设是价值观教育中优化环境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依靠潜移默化的情感沟通,思想感化和行为习惯,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思想和心理发展,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高校应在现有的物质环境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优化育人环境,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具体来说,高校要完善学校的舆论环境,营造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开展校园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学术活动等。

3.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结合,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同时可以使他们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社会实践的内容安排上,应充分考虑青年人的特点,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恰当的形式来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社会主义价值观范文6

摘要:公、平、正、义、和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升华。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现实基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为时代背景,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了西方近现代文明成果,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亲身践行和倡导的价值理念。它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辐射力,可以在国家、市场、社会、家庭等各个领域进行价值引导。它形式简洁、内容丰富、拥有广阔的诠释空间,这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适应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之价值需求成为可能,也为它的稳定性提供了担保。

关键词:公;平;正;义;和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000-05

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炼出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凝练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以及能被全国各族人民广泛认同的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在认真总结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以中国共产党在过去90年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践行和倡导的基本价值观为参照系,提出“公、平、正、义、和”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形式,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公”

“公”是会意字,《说文解字》对“公”作如是解:“平分也。从八从厶。八尤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八”表示“相背”,“厶”乃“私”的本字,意为“个人”、“自我”。“八”与“厶”合起来表示“与厶相背”、“分厶为众”。其本义是把属于个人私有的东西平分给大众,并逐渐被赋予道德正值,比如克己奉公、一心为公、先公后私、夙夜在公、公正无私、公而忘私等等。将“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主要出于如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公”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价值升华。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定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反映。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它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等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基本标志,也直接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反映这一最根本的经济基础。电只有在意识形态领域同时确立以“公”为“基本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第二,“公”是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的要求。我国是建基于“在民”的根本原则之上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群众在整个国家中占统治地位。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一方面是“天下为公”(“在民”)的民主理念的制度化;另一方面又是“天下为公”的民主理念的制度支撑,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以“公”为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表现,又是指导整个国家制度建构的核心理念,是引领和保证我国的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行进的法宝。

第三,“公”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核。集体主义的根本思想是正确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大前提下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背景中,面对当代中国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集体主义的基本道德要求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心为公”的最高层次,“先公后私”的中间层次和“公私兼顾”的基本层次。不难看出,“公”是贯穿以上三个层次的一根红线,是集体主义道德要求的灵魂之所在。

第四,“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核心。“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核心,也是整个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不断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凝练了许多以公为本位的脍灸人口、千古流传的名言名句,如“夙夜在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公本位”的传统精神往往还渗透在“家国”、“天下”、“民本”、“群己”等观念体系中。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首的“公”乃是对“以天下为己任”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

第五,“公”是现实公共生活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体间的交往也随之普遍化和频繁化。在交往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公共生活日益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生活中,由于交往主体的复杂性、交往范围的广泛性、交往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活动结果的相关性等特点,就迫切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否则人们的公共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而良好的公共秩序的形成,不仅需要外在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则等的约束,还需要培养人们内在的公共精神和公共道德。公共精神和公共道德的养成需要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具有“公本位”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因此,“公本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维系交往实践和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

总之,以“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价值升华,又是对传统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以“天下为己任”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继承,还是现实的交往实践和公共生活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崇高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二、“平”

“平”在《说文解字》中乃指语气平和舒顺的意思,在《康熙字典》中,“平”有多种含义,如“平,正也”、“平,和也”、“平,齐等也”、“平,均也”、“平,均赋”、“水土治曰平”、“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正义曰:平谓政教均平也”等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则取“平等”之义。

“平等”是非常古老的概念,它伴随着文明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自从私有制的产生使人类从原始的自然平等状态推向不平等的等级制社会之日起,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对平等问题的讨论和平等理想的追求。这一方面或许源于“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一种古老观念,另一方面也许源于对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的控诉和反叛。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文明传承,平等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已经深入人心,以致哪怕是最龌龊的政治势力也不得不打上平等的旗帜。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平等所指向的具体内涵是不尽一致的,不同的社会主体对平等的诠释也是大相径庭的。比如在西方的基督教中,平等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原罪的平等”或“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儒家中则是基于性善论的“人人皆可以成圣”的“圣凡平等”,在道教中是一种“普得济度”式的平等,在佛教中则是一种“众生平等”,在农民运动的政治纲领中是“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平等,在近代的资产阶级政治哲学中则是个人权利的平等和“平等交换”,在无产阶级的哲学中则是指向实质性的社会经济利益的平等占有。

如果说在前现代社会中,人们主要是在宗教和道德等形上领域讨论平等问题的话,那么在近代社会中人们则将平等视为一种天赋的政治和社会权利,指向一种现实的利益诉求和革命行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以普遍人性为基本假设,以理性为主要武器,向中世纪的王权和神权展开了猛烈批判。“权利的公平和平等,是18、19世纪的资产者打算在封建制的不公平、不平等和特权的废墟上建立他们的社会大厦的基石”。资产阶级高举“天赋人权”的旗帜,发起资产阶级革命,了封建统治,实现了政治解放,将生命、财产、自由等权利确定为不可剥夺的人权,平等也随之被确定为资产阶级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使人类在追求平等的大道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由于滋生不平等的土壤——私有制——没有被铲除,资产阶级只能在形式上、在他们的理性王国中宣告平等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仍然是一个特权世界,“一切封建特权和政治垄断权合成一个金钱的大特权和大垄断权”。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抽象平等”进行了批判,认为资产阶级所谓的平等不过是“平等地剥削劳动力”、“平等竞争”、“等价交换”、“机会均等”,不过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应该超越资本主义的政治平等和法律平等,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实现实质性的平等。为此,无产阶级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同时尽可能增加生产总量,否则一切平等的美谈都是乌托邦。显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人类平等权的最终实现寄望在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诉求和本质规定,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追求平等、反抗压迫的优良传统。秦末农民起义中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实际上就是对世袭的特权政治的质疑和反叛;类似这种天真而乌托邦的平等观念在历次的农民起义中无不充当着一种具有极强政治煽动力的意识形态,这在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得到了极致发挥。在这次运动中所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共享天父上主皇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绝对平等的社会。的主要发起者康有为在《大同书》所建构的大同世界也是建立在“人类平等”这样一个“几何公理”之上的。孙中山所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以平等为基本目标的,他说:“民族主义即世界人类各民族平等,一种族不能为他种族所压制……民权主义即人人平等,同为一族,绝不能以少数人压制多数人。人人有天赋之人权,不能一君主而奴隶臣民也。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等[者]压制贫者是也”。经过辛亥革命的荡涤,传统的封建等级制观念受到强烈触动,平等、民主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在随后的“五·四”启蒙运动中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和旗帜。遗憾的是,不论是传统的农民阶级还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未能真正找到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只是诉诸“天父”(洪秀全)、“几何公理”(康有为)或“天赋人权”(孙中山)等历史唯心主义的假设来诠释平等和寻找实现平等的路径,结果沦为空想的乌托邦。

平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依循的核心价值之所在,也是她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将传统的“大同世界”之平等理想置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使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平等理想真正找到了实现路径。领导中国人民三座大山,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和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为国民的平等权的实现打下了经济基础和政治前提。邓小平在已有的经济关系和制度前提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开放,着眼于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双重维度实现平等(“共同富裕”),并将之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内在地蕴含着对平等权的追求,因为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也不可能有全面发展的前提。等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对平等理想的自觉追求和奋力践行。尽管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仍存在很多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但平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所奋力追求的目标和倡导的价值理念。

总之,在当代中国,将平等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就可能性而言,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前提以及现实的物质条件使中国人的平等理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就必要性而言,在当下中国社会,平等——特别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平等——并非是一种“实然”的状态,而仍然是一种“应然”的理想,现实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的事实迫切需要平等的价值观来加以指导和引领,绵延两千多年的等级制观念也仍然有待平等的价值观来加以肃清,以此培育社会成员的平等观念和平等意识,特别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权人格的培育。更有甚者,平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和优越性的表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如果说资本主义倡导的是“自由优先”的理念,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则要奉行“平等优先”的理念,自觉扛起平等的大旗来引领时代步伐。而且在21世纪,平等理念已经具有新的诉求,不再是资产阶级意义上的抽象的政治权利的平等和法权人格的平等,而是更具实质性的社会平等和经济平等,在后一领域实现平等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

三、“正”

“正”原意为不偏斜,在伦理学上,“正”往往与“邪”相对,是充塞于天地间的一种“正气”,在中国的语言系统中被赋予道德正值,比如忠正、廉正、正当、正直、正派、正道、正统、正义、刚正不阿、正确、正大光明、正人君子等等。所以“正”是道德的象征,且具有很强的辐射力,以“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全社会加以倡导和践行,必定能起到匡正驱邪之功效,使整个社会充满正气。以“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具有重要的传统理据。

我们知道,在传统儒家的德政体系中,“正”倾向于表征一种正当的政治伦理。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将“正”与“政”联系起来,比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所有这些都是提倡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公道办事,不徇私情,身正行直,藉以服众。在这种德政文化土壤的滋养之下,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诸如魏征、狄仁杰、寇准、于谦、文天祥、岳飞、包拯、海瑞、林则徐等一大批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仁人志士。并留下了许多千古传唱的有关弘扬正气、崇尚气节的名言佳句,比如孟子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的“精忠报国”等等。在近代历次的反侵略反压迫的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上,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生活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视死如归、正气凛然、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革命烈士和英雄楷模,这与中华民族弘扬正气、扶正祛邪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曾说过:“讲正气,是中华民族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秉承并发扬了中华民族崇尚气节的优良传统。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岁月中,出现了无数的正气凛然、铮铮铁骨、清正廉洁、不怕威逼也不受利诱的优秀共产党员,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将中华民族的正义感和讲正气的精神升华到了以往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高度。党的历代中央领导人不仅是清正廉洁的典范,而且始终念念不忘地告诫全党要保持革命气节,反对各种歪风邪气,并通过整风、反腐、教育等各种途径来维持党的革命气节。

弘扬正气,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治党治国的需要。一方面,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本身就是反抗剥削和压迫,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的人类最伟大的正义事业。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说道:“共产党就是代表人类正气的。我们要发扬和提高这种无产阶级的正气,克服一切的邪气”。因此,树正义、扬正气,是历史赋予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使命。另一方面,由于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滋生各种歪风邪气的私有制土壤仍然存在,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滋长的各种不良风气仍然时不时地侵袭着党、国家和社会的肌体,这就迫切需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弘扬正气。弘扬正气,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指出:“一个人必须树立正气,必须有正义感。有了一腔浩然正气,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进,才能不屈不挠地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一个人只有一身正气,才会在国家危亡之际表现出民族英雄的节气,在生死考验关头表现出革命志士的骨气,在逆境之际表现出卧薪尝胆的志气,在困难之际表现出顽强拼搏的锐气,在暴徒面前表现出挺身而出的勇气,在是非面前表现出拍案而起的胆气,在利益面前表现出大公无私的爽气,在遇人有难之际表现出倾囊相助的义气,在路见不平之际表现出拔刀相助的侠气。一个人只有富于正义感,才能做到“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总之,将“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发扬;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治党治国的要求,还是培育富有正义感的社会公民的要求。古人云:“正气直行,众邪自息”。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全社会弘扬和提倡崇尚正气的精神,才能扫除当前社会中的种种歪风邪气,才能保持我们国家和社会永远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

四、“义”

“义”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己之威仪也,从我羊”(繁体字为“羲”)。与“善”同意,故从羊。在《礼记·中庸》中,义通谊,指人的言行合宜得当,符合道德准则和要求。将“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出于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是出于趋利性的市场经济的现实考量。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重义思想十分普遍,尤以儒家为甚。义在儒学中是个重要的道德范畴,在“五常”(仁、义、礼、智、信)中仅次于仁。义往往与利相对,“义利之辩”贯穿于整个儒学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儒学的历史脉络中,尽管不同的儒学形态在义利关系上的看法不尽一致,但整体而言则是沿用其鼻祖孔子的“义以为上”的致思径路,即义具有内在的价值和至上性的性质,不需要借助利获取合理性,与之相反,利则需要义的规约以取得正当性的理由。如果不合乎义的要求,则虽有利也不可取,这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还一再告诫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并将义利的取舍视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更甚于孔子,把义视为比生命还重要,认为当两者产生矛盾时,应“舍身取义”。荀子在《劝学》中将义视为人与禽兽的界线:“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后来汉代的董仲舒以及宋明时期的理学家也都强掉义的重要性。概言之,传统绵延两千年多年的重义论思想一方面为我们重塑义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为我们重新提倡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知道,缘于价值规律、优胜劣汰、效率优先等的刺激,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具有本能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实际上就是这种本能倾向得不到有效遏制的结果。为了防止这种本能的趋利倾向恶性滋长及由此而引发社会的混乱与不安,除了需要法律的强制外,还需要有道德的自主调节。通过重塑传统重义论的道德观念,或许可以对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本能起到一定的平抑和引导作用。也许有人会问,传统的重义轻利的观念是否会走向极端而不利于人们对功利的追求呢?这种担心如果在古代社会尚且合理的话,在现代的市场社会中则是多余的了。因为功利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追求功利是市场经济社会下人的一种本能。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这种趋利的本能在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引导下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不至于使整个社会因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陷入混乱。

总之,将“义”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是完全可能的,从市场经济的社会现实而言,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和”

“和”在《说文解字》作“相应”解。“和”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如《尚书·尧典》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和”作为形容词,用以描述事物“顺其道而行之”的状态,即适度,不过分的意思,如《新书·道术》中的“刚柔得适渭之和”,《广韵》中的“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乃指和谐、相安、协调、和合等意。与“义”一样,以“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需。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范畴。早在西周时期周太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重要命题,认为五味相和才成佳肴,六律相和方为音乐,执政者只有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形成“和乐如一”的政治局面,如果“去和而取同”就必然要灭亡。在儒、道、墨等诸子百家中,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和”作了重要论述,并共同汇聚成中国传统“和”的思想体系。比如儒家侧重于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伦关系谈“和”,如《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中的“和则一,一则多力”。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实乃从人际关系乃至国际关系视角谈“和”。道家侧重于从自然和天人关系的视角谈“和”,比如《老子》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著名命题,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中的“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强调应遵从自然规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之后的禅宗侧重于从理欲、身心等视角谈人内心世界的和谐,重“治心”、“安心”,倡导内外无著、返观心源、自性解脱。宋明时期的二程和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将“和顺”视为天道和自然本性。从中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对“和”的关注一以贯之,从未间断过。因此,将“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是对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和谐理念的逻辑继承。

将传统的和谐理念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对于我们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由于工业的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使得周围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由于市场经济各种利益机制的刺激,很多人往往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惜牺牲他人与社会的利益,使得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由于物欲的膨胀与有限的社会财富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之间的矛盾,再加上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使得很多社会成员的身心关系失衡;由于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紧张和冲突也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变革现实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机制体制,还需要借助于相应的价值理念来加以积极引导。而传统的和谐理念无疑是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对于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比如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之于当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和为贵”的理念之于社会成员间的矛盾冲突、“协和万邦”的理念之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的关系、“和而不同”的理念之于多元化的思想观念、禅宗的“心性和谐”思想之于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问题等,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概言之,将传统的“和”思想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需要,亦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