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会体育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社会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1

(一)各院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进行的资源配置状况

10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为适应社会体育人才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音乐、美育等。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体育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等,并在健身类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作为术科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专业必修课程还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养。在师资、技能训练、场地、器材配备、实践能力上,各院校根据学校情况进行了较大投入。

(二)已毕业学生对在校期间资源配置满意状况的调查

通过对已毕业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评价结果如下:满意的为16%、比较满意的为24%、不满意的为60%。多数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学习的公共必修课如计算机应用、音乐、美育在后续的工作中有较大用处,其他的公共基础课程都可以借助现代网络的便利进行学习。在对待专业必修课程上,80%的学生比较认可。在专业选修课程上有90%的学生认为课时不够用,因为从事体育教育需要以运动技能和实践为主要手段,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技能学习和实践才能在后续工作中有据可依。在师资、技能训练场地、器材配备、实践能力上,被调查的毕业生对学校师资队伍有较大争议,特别认为技能教学和培训实践方面的师资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三)已毕业学生对就职单位资源配置满意状况分析

针对已确定就职单位的毕业学生,调查问卷对就职单位和原学校资源配置上进行了对比,70名已确定单位的学生中,从事体育教师工作的共有15名,其中有4人在高级中学,10人在中小学,1人在大中专院校,在对单位资源配置的评价中,认为课程设置合理的仅有3人,对场地设施上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有4人,在单位资源配置上普遍认为所在单位与原毕业学校有较大差距。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有12人,其对所在单位的资源配置都比较满意,主要原因为其从事的都是在社区进行健身指导,而近年国家在基础体育设施上进行了较大投入。30名从事健身教练员的毕业生普遍认为就职单位在资源配置方面比原毕业院校有较大优势,主要原因为其大都在私人开设的健身俱乐部从事健身指导工作。从事群众体育活动、大型赛事组织管理工作的13名毕业生,认为由于在原毕业院校实践经验较少和实践范围的狭窄,偶尔感觉不能胜任工作。

二、河南省招收社会体育专业院校的教育目标

实现过程流程安排状况分析各院校实现教育目标的流程安排主要体现在学生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上,具体为:入学第一学年主要学习公共必修课,第二学年开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第三学年主要是专业必修课,第四学年主要是针对就业的理论、技能的实习。

(一)已毕业学生对在校学习训练流程满意状况分析

对发放的240份问卷中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在学生对在校期间学习训练流程安排满意状况方面,选择的测评依据是其就职单位对其知识、技能的认可,出现对在校期间学习训练流程不满者占据大多数,主要原因为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不佳,对院校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设置出现抵触心理。

(二)已毕业学生对就职单位和学校教育目标

流程适应状况的对比分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流程安排并不能适应毕业生的就职需要,通过对部分学生就职单位的访谈,发现其主要原因为毕业生在校期间对学校教育目标不太认可,导致在学习、训练中态度不积极,本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出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力不从心。

三、结论与建议

河南省10所招收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的专业教育目标绩效并不十分理想。在对教育目标的认知上,毕业生与就职单位需求的人才存在偏差,主要原因为学校教育目标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并不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学生在校期间对待学习、训练态度不积极,甚至出现抵触心理,增加了毕业后的就职难度;学校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也造成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目标绩效不能最终取得预想结果。针对上述状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河南省招收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应根据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进行宏观的、动态的教育目标调整,根据人才市场的未来需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并依据教育目标的绩效整合学校资源,打造特色社会体育专业。

第二,要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2

本文在科学地分析了素质教育和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论述了对于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内容设计、学生个性发展的优化及科学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措施,从而有效地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素质教育;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理念是结合我国学生本身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所需而科学研发一种高效教育理念,它要求学校在教育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当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德智体艺美劳等全方位的个性化发展,而小学体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正是这一素质教育理念实现的重要渠道之一。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特色教学手段之一,它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生存技能和良好学习习惯等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有效提高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质量,必须积极应用素质教育理念辅助教学与设计,从而有效实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提高。

1.优化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有效开展、提高教学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同时是小学体育教师应用素质教育理念辅助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应用中介之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有效提高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合理性,首先应当加强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使其更符合现代小学学生体育发展的需求。根据素质教育的科学理念,小学体育教学除了要注重小学学生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结合体育健康训练技巧、快乐运动的心理健康培养、文化传统等方面内容开展教学,因此,小学教师在设计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时,应当将这些教学需求元素有机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比如以我国某城市的一所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改革为例,该所小学以现代素质教学改革为改革背景,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局的科学素质教育精神,给予学校本身的课程资源开发、教育基地的开发及教育科研的开发等多方面内容的需求,合理地确定其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核心内容应当以学生的学科专业技能运用、身心健康发展为主,并合理地借助社会教育资源为小学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平台,科学地进行小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合理地探究素质教育对于现代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帮助作用。

2.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要重视小学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小学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新型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提出,现代小学体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主动精神,科学地发展小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注重小学生的大脑智慧潜能和创造潜能的挖掘。因此,小学教师要有效地应用素质教育理念辅助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就必须在教学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需要不断创新来推动,提供动力,而创新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创造的人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特性,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因此,为了避免由于同一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抑制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和个性发展,小学教师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个性的培养,注重小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强化,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智慧潜能的挖掘。

3.建立科学的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对于小学体育教师和小学生共同而言,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小学生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效果、小学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知识的掌握及运动技能的强化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最佳评价机制,它对于小学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体育兴趣爱好强化、身心素质健康发展等具有非常强大的指引和促进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有效地提高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质量,促进小学学生体育素质的科学提高,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小学体育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体系,这也是素质教育理念所支持的一种教学优化手段。首先,在教学评价对象方面,小学体育教师不应当仅仅将评价对象局限于小学生身上,还应当对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教师和课程内容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然后,对于教学评价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在评价学生基础体育理论知识学习质量的同时,应当对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地打破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促进教育评价体系的方法多元化。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3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现状和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诉求的变化入手,指出了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并给予合理化建议,旨在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体育人才;社会需求

1、前言

自1978年我国高校恢复招生工作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鞠躬尽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此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呈现不断快速增长的趋势,体育运动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部分,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原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这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当前我国社会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家通过深入的调研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旨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制培养计划,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教育理念,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优秀体育教育人才,总结以往经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2、体育教育专业现状

2.1、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国家根据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需求的规格进行设定的培养标准,是一定时期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反映,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先后经历了五次较大的改动,从上个世纪末期提出了培养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工作者(其目的是解决体育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开始,到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理论素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从培养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人才,到培养能够服务群众体育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适时的做出了调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全民健身运动深化发展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胜利举办后,无论是竞技体育事业还是大众体育健身都快速发展,于此相对于的是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规格也悄然的发生变化,具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综合能力的新型体育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热求人才,有鉴于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适时而变。

2.2、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内容之间的有机组合形式,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选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主要是由公共基础课和运动专项课组成,其中运动专项有分为主修和副修项目,从上个世纪末期我国高校开始恢复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根据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需求,不断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此相对应的是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的调整完善,由最初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体育运动专项人才,故而将运动专项的必修课设定为占据教学总内容的90%以上,到目前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高综合素质人才,故而将体育教育专业专项技能的必修课课内容设定为占60%和培养综合能力的选修课占40%的变化,从最初的重视专项运动实践教学而轻视理论教育,到理论与运动实践并重的改变,足以说明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不断的调整完善,其目的在于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体育人才。

3、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分析

3.1、对学历的需求不断增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化改革,我国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需求的类型也不断的提升,不仅注重体育人才运动专项技术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更加看重体育人才理论水平的高低,此外对体育人才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不断提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具有高等体育专业学历凤毛麟角,到今天体育专业本科、硕士数量众多,分析其原因,社会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更为深刻,对体育的需求由最初的娱乐转变为对自身健康的需求,为此人们希望得到更多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新型体育专业人事的帮助;另一方面,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面向中小学培养体育教师,随着招生人数不断扩大,而中小学能够吸纳的体育教师数量有限,致使大量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堆积,超过了中小学的吸收能力,为此很多用人单位通过提高学历来设置人才遴选门槛。

3.2、对个人综合能力的需求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正在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体育作为社会的重要有机组成,也随着社会的深化发展,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尤其是人民群众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具有较高运动水平的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具有全面体育专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是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应具备以下三点:首先从事体育教育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具有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不仅能够指导学生学会运动技能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还要及时发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讨并积极总结给予改正;其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生还应该具有较强的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胜任各种规模的体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最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来自于社会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3.3、对学科交叉能力的需求增强

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体育教育人才也应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许多中小学体育用人单位,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体育专项素质能力和教育素质能力,同时还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与体育相关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运动休闲、运动娱乐和运动保健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未来体育教育人才在交叉学科知识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此外,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人际沟通与管理能力也提升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与体育界人事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还要与其他领域的人才积极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形成第一手的信息、资源交互作用,对于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体育赛事组织管理能力,还要具有体育经济管理和体育人才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此,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引入相关学科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努力培养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4、社会需求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4.1、人才培养中主体地位被遮蔽

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滞后,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只注重体育专业素质培养,而忽视了个体对体育理论文化的诉求,置社会发展需求于不顾,无视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由此可见,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才是主体地位,对人的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有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物化”理念严重,只注重专业项目的运动成绩而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置若罔闻,严重的阻碍了人才正常发展诉求,偏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很多体育理论课堂上教师讲授应付了事,学生更是无心听课,玩手机、睡觉和逃课者比比皆是。而到了专业实践教学当中,这些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则发生了天壤之别,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偏离与教育的正轨。

4.2、人才培养忽视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

虽然体育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学科特性和规律,但作为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教育规律依然适用于体育人才的培养,任何体育专业都不能凌驾于该规律之上,体育教育专业亦是如此,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喜好和自身特点给予其自主选择权利和探索的空间,在体育教育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是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重实践技能培养而忽视体育文化理论层面的教育的局面,紧跟社会和时代的步伐,因势利导,顺应教育和体育人才培养的规律,瞄准体育发展的各种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高校应以体育专业知识为本,时时更新知识,将最前沿的体育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诉求,根据社会对人才诉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始终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4.3、培养人才缺乏社会适应性

随着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体育教育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呈快速增长模式,而于此相对的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大幅度下滑趋势,大量体育专业毕业生积压,进一步增加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压力,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准确的心理定位,不愿去农、偏、边、山等地区从业,致使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另一方面是部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明显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竞争力弱,致使待就业数量不断增多不断积压,导致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实用性提出质疑,新的体育就业难,学体育无用论逐渐显现。

5、有效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的对策

5.1、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使用依然延续十几年亘古不变的目标,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热爱祖国体育事业,具有较强体育实践能力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此目标是针对建国初期我国体育事业百废待兴,国民身体素质水平急需提升,而于此相矛盾的是体育人才凋敝数量严重不足,为此国家针对此种情况设定了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在短期内培养了大批具有较为优秀专业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日新月异,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层次和类型都在悄然的发展着变化,体育人才的划分也更为专业和细致,由此可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适时而变,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仅要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应该注重专业知识文化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脱颖而出。

5.2、适应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课程体系

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体育教育专业体系的建设的相辅相成的统一体,随着社会发展,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然随之转变,这也就必然需要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在竞技体育的积极推动下,人们对体育运动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体育不仅能够为民族增光,更能为自身的健康与和谐生活添彩,这已经成为人民大众的共同认识,随着国家提出了全民健身运动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无论是竞技体育运动还是群众体育事业都达到了巅峰,于此同时人们发现我国体育事业已经由竞技体育一家独大的特点,悄然的转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重的发展模式,国家和社会对群众体育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这种悄然的变化必然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成体育课程结构和体系,增加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内容,同时还可以增设体育管理等相关知识,培养复合型、实用性体育专业人才。

5.3、建立适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

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应结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注重实训能力培养,学生应该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构建成为“重四维”教学模式(即重理论、重实践、重能力、重个人发展),理论教学要注重对体育时代需求的剖析;实践教学则是根据理论的剖析和定位,有针对性的练习社会需求的体育技能和知识;能力教学则应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提升其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个人发展教学则是要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刘日良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4

1.国家体育展开的逻辑起点

在器材理性教育理念看来,教育即是国家进步的手段,回首人类教育进步的过去,人类的教育基本上表现为器材的教育,生活技能方面的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器材人员实现生存所需的教育。在器材理性教育理念的作用之下,我们国家的体育教育不管从国家机关还是学术界基本上全部将体育教育锁定于给予人一定的学识、生活本领的低阶段研习。我国体育教育一贯以来的宗旨与任务核心是把“足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塑造”作为价值导向。当然,如果想要帮助社会个体的逐步顺应社会、职业职务发展的条件,必须增强社会个体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水准,这一点十分重要。然而,培育社会个体的的生活技能仅仅是社会个体教育宗旨的最浅目的,愈加值得重视的是需要塑造社会个体的身为社会一分子的社会观、信仰、价值观还有文化求索。推动人的生活进步和性格健全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体育教育亦是相同的道理。

2.社会各界体育教育展开的问题所在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体育教育愈来愈呈现出急功近利、固定形式化以及技巧化,所有的教育行为的宗旨都集中在现实与功利的内容,并不是真实的人,教育的进程完完全全是技能化与方法化的出产步骤,并不是促进个人多方位进步的内容。因此,在人们惊异于体育教育取得的迅猛进展时,领域的扩充,样式的丰富,然而教育却成为愈来愈空洞的、表面的形式,渐渐脱离了人们的真实想法与现实的生活。同一时间,器材理性社会个体教育理念亦为体育教育摸索带去了磨难,如此急于求成的想法造成了我们国家体育教育知识摸索的功利和焦躁。因此,质变学习理论有助于人们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个体教育进行反省与深思,同时对于我们国家社会个体教育的归来、社会个体社会观以及心理特性的塑造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

3.社会进行社会体育展开的目标与实施

3.1开辟社会个体教育目标

在摸索与实际之中,质变学习理论尤其重视关心社会上的妇女、儿童以及老弱病残群体的社会个体的,这些人具有的相同之处是身处于风险和窘境之中。回顾世界社会个体教育一直以来的进程,社会个体教育需要面对整个社会上的社会个体的,尤其包括弱势群体和底层的教育即关怀,因此诸多的研究人员觉得社会个体教育是展现社会平等、自由的有关行动。但是我们国家社会个体教育不管是在实际还是概念摸索中一直以来仅仅限制于文凭教育和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局限性让我们国家爱的社会个体教育与实际的社会个体社会与社会个体生存相分离,而且我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将足够的注意力放置于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的关注之上。因此,社会个体教育必须探究到全部存在的社会角色、每一个人群、各个地区社会个体的教育,尽力推动、曾庆十几人群的综合素养。

3.2社会体育教育要基于个体兴趣而展开

众所周知,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对于大多数个体而言,参与体育实践的逻辑起点也在于兴趣,而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对技术动作、竞技能力的关注,因此,在社会体育展开之初,要深入地关注社会个体的兴趣所在,从具体的团体与个体出发,从国家层面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师资方面的促进。这一点,全国各个基层站点与各类体育机构均有着非常重要的功用。其中,高校作为体育技能发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一方面可以输出体育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输出体育知识。但针对社会个体对体育兴趣逻辑起点而言,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强化普遍化、专业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同时,还要增加特色化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大众兴趣化的需求。

3.3促进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支持体育发展

体育教育一方面培育的不仅仅培养一个个可以工作、能够开动机器的社会个体,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可以培养是富有思维、节操还有素质的公民。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仅仅通过专业常识教育人是不足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只能让学习者学会如何使用器材,而不是一名德才兼备、顺应社会发展的优秀的人才是社会所缺少的。因此,社会体育发展具有极为的重要的功用。然而,有一点也是非常清晰的,体育教育的展开不是一方面的因素,需要政府、学校、机关单位与个体的协同发展,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体育教育的实践与发展,因此,为了促使社会体育的多方面发展,则需要社会各方面群策群力来合力促进体育教育的实践与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晋萍.基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4(09):13+109.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快、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1]。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体育院校(系)最重要的专业之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是向学校、社会提供体育健身、健康知识和技能,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健康需求的主力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体育强国路的建设。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转型,市场需求的不断转变,正需要一大批应用型、创新型、实干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本文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四个方面剖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基本思路和创新点,旨在培养专业基础宽厚,具备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相关概念界定

1.1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将这种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直接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才”[2]。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在德、智、体、美等方而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木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首岗胜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体育教育专业课程

教育部制定的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三部分组成。其中专业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等。

2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改革

2.1向实用型、服务型转变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应逐渐向实用型、服务型转变。实用型是建立在应用型基础之上的,实用型课程注重专业技能的发展,是直接能够将技能转化为效益,为社会生产提供服务的课程类别,具有高效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在建设和改革时应以这类课程改革为主,旨在提高生产效率,最大化地满足市场需求。党的十七大打报告指出: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性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加强服务型理念的传导,研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如何服务群众等,旨在满足大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体育服务产品。

2.2体育课程与课程体育

体育课程与课程体育的目的都是育人。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包含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而课程体育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观。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不能仅局限于野蛮的身体练习,更要从国家的发展出发,在日常的生活、学习、生产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勇于拼搏、坚持不懈,将实现“体育强国梦”、“健康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应加强挫折教育、敬业教育、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的融合。

2.3加强体育文化内涵建设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状况存在着以下特点:文化基础和技术技能基础薄弱,兼具文化和技术技能优秀的学生很少[3]。体育文化内涵即体育精神文明建设,体育精神是由具体的体育行为反映的,在参加体育比赛时体现出的公平、公正,奥林匹克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强等,这些都是人们挑战自我、追求极限的具体行为所反映的体育文化,这种文化精神是对自然法则的尊敬,是促进人们不断传承勇敢、拼搏、奋斗、创新的不竭动力。体育精神同时也促使体育行为产生,为了更好地生活,从石器时代人类团结协作共同狩猎到工业时代人们的勇于创新再到我国的解放战争奋勇厮杀再到改革开放的勤劳致富,各类社会生产活动中都体现出了体育精神的存在,高校体育教育加强体育文化内涵的建设不仅仅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观,还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及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

2.4着力打造地方特色体育项目

将特色体育项目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是促进全民健身、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又一重大举措。打造体育特色项目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创造力,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体育发展。打造地方特色体育项目需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一线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以建设“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之路为目标,注重金牌的同时更加注重群众体育的发展。

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3.1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合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建设完善,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在不断产生并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体育教育正在向现代化逐步转变。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帮助下,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得到了改变。如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将要教的内容通过互联网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能够获得充分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等。相比其他课程,体育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够更加直观地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少。此外,教师可以构建校园阳光体育教学平台,将不同项目的运动进行分类,并编写学习内容、方法、目标及考察办法,而且根据网络学习的考评进行打分等,这样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信息化需求,又提高的学习效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3.2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即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长期以来,我们在高校体育中都是以大锅饭的形式进行教学,从管理到教师再到学生,即便是开设了选修课也不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发展需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老师做到以人为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需要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展示或比赛,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升体育文化素养,惯于抛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拓展学生体育视野等。

3.3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示范、教案、科研、技战术、组织、表达等能力。科学合理的教法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标准的示范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及学习目标;规范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良好的科研能力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较强的技战术是支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全面连贯地讲解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老师的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3.4教学评价模式注重技能应用与创新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课考察办法仍以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进行考量。那么平时成绩如何更加科学地考察,期末考察是不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为出发点,这都是当下体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评价模式需要注重学生技能地运用,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要将学习的技能和知识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生产的技术本领,这就要求学生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更加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创新才能够不断地开发学生的体育潜力,满足学生不同体育健身需求。

4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高校具有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全面的公共体育服务配套设施、科学健全的体育发展理念、系统的体育健身方法、一整套的健康发展经验。高校应发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主体优势,将自身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实践基地。既能够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有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需从5个角度出发:第一,明确公共体育服务对象,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第二,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内容,改善群众体育水平和素养;第三,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机构,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第四,制定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管理办法,确保科学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并存;第五,合理的的评价及反馈机制,优化资源利用、促进效益增长。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既能够服务于高校体育专业建设和实践,又能够服务于社会大众,满足社会生产需求,切实把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在实处。

5一专多能型向多专多能型转变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培养高技能的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体育院校适应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需要[4]。一专多能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就是在某个专业或岗位上较为突出,而且能够胜任其他专业或岗位工作的人才。随着社会地不断进步,市场的不断改善,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人才需求。多专多能行人才培养模式是相对一专多能型人才而言的,总体的目标是培养出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多项专长,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裁判组织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5】。

6结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要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产、为社会生产创造财富为出发点,向实用型、服务型转变。“体育课程与课程体育”并轨,加强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抓学生实践能力(教法、示范、教案、讲解、科研、技战术、组织、表达等)培养,教学评价模式注重技能应用与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与实践要以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基础,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应用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一专多能型逐渐向多专多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最终实现产教融合,助推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教育部文件,2015.

[2]武常宏,宋伟,王大志,耿海燕,蔡志强,王光光.“应用型人才”理念下对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普修课程考评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J].运动,2017,3(158):76-77.

[3]李正洪.独立学院体育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6):24-25.

[4]徐烨,刘礼国.凯里学院“十三五”时期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6,12(6):159-161.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6

 

“专业”是指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规定,是联系学科和课程、学校培养规划与社会需要的中介,决定着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方向,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关键。进人90年代以来,中日两国在专业设置上均进行了大的调整,旨在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当代中、日高等体育院校专业设置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1专业调整的社会背景   1.1日本高校体育专业最初也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且课程内容自明治n年(1878年)至80年代中期均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国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人口组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给体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12一17岁中学生占日本人口的比例在逐年下降;2、18岁人口从1992年的峰值2肠万人开始逐年减少,1999年减少到153万人[lj,因此参加大学人学考试的人数也在逐年减少,体育专业人数也不例外,减幅近15%;3、体育人口大幅度增加。据文部省调查,日本体育人口已从197。年的40%增加到1992年的66%,社会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在日益高涨。因此,当前日本体育师资的供求处于过剩状态,同时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则不断增长和日趋多样化,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教师的毕业人数逐年减少,就职于企业的则不断增加。每年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仅占30环左右闭。因此现行的专业教育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以培养体育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计划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多种体育人才的需求,提供多种教育计划,培养多方面专业人才已势在必行。日本体育大学在其学校概要中明确指出:“本学校在100年的历史中,尤其以学校体育指导员培养为使命左发挥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一使命也发生了变化。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在各行业都能出色工作,具备实力的毕业生是我们当前的教育目标。”鹿屋体育大学则以“掌握娱乐经及武道基础科学知识,具有广泛的运用能力和优秀的实际指导能力的体育指导员”为其办学宗旨。   1.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掌握竞技运动技术   为主的运动教育论和以锻炼身体为主的体质教学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支配着各个时期的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方向,加之我国学校体育师资的严重缺乏,致使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始终局限于体育师资。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专业目录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共设置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体育生物科学、体育保健康复、武术、警察体育、中医骨伤科字,体育新闻八个专业川,呈现出多领域、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但深人分析不难发现,此专业设置仍局限于为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两大领域服务,对社会体育基本未涉及,并且90%以上的体育院校只开设了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甚至只是体育教育一个专业。因此从根本上说,高等体育院校没能突破以体育教育为主的格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体育事业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体育的功能”已不再被简单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满足于生存的需要,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融人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人际关系的交流和改善服务的体育现象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三维体育观”的形式,拓宽了体育在健身、娱乐、竞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决定了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多样化,以往专业设置及由此而决定的课程设置上的局限性和不足日益显露。因此有学者提出:中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应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以需求为导向、以开放为特征的流动作为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环境驱动,改革的思路首先是引人市场机制,培育具有多样性、选择性、流动性、灵活性、自主性的体育教育市场;其次,适应政治与管理改革大趋势,重构政府、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是充分估计区域对高等体育教育的差异性,实施体育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2中、日高等体育院校专业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2.1中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设置的内容与分析   根据时展对高校培养人才要求的新趋势,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要求各高等院校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并于1999年9月开始实行新的教学计划。根据教育部对本科目录的审订,体育类专业有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5个专业。这5个专业基本改变了以往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对社会体育覆盖不足的缺陷,体现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基本需求。   我国体育专门人才需求虽然也趋于多元化,但地区差异性较大:各中小城市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较发达的大城市以及沿海城市对体育师资的需求则已基本过剩,开始以培养社会体育人才和保健类体育人才为主。同时,“现在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某个学校、某个个人的问题,说到底是体制、机制问题,即制度问题。’心〕高校领域由国家实行集中计划,地方分权和多元办学等理论上的共识还无法付诸实践,或是实践的步伐明显落后于理论的呼唤。中国高校体育类专业课程体系逐渐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充满惰性的东西。新的体育专业设置虽然比较科学地反映了社会的需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具体体现在:1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设计不够,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异构同质”的倾向,重心仍在体育师资的培养上,未能很好地突出各专业的特色,体现行业特征;2、作为专业存在实体的课程体系,各专业在新开设课程上存在很大的共性,表现为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专”忽略“广”。   3日本高等体育院校专业设置的内容与分析   据文部省《全国大学一览》统计,日本体育院校现有8个专业,即;体育学、健康教育学、体育学健康教育学、武道学、社会体育学、体育和运动、运动科学及运动管理。同时一些专业还是呈现出进一步分化的特征,尤其以社会体育专业的分化较为突出,如日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设有运动与健康、社会教育和室外休闲3个专业。此外,早稻田大学将原有的体育专业改为运动科学专业,并人新成立的人类科学系,运动科学、人类基础科学和人类健康科学共同组成了人类学系,这是日本体育专业史上第一次用其它名称,而非“体育”一词来标记这一学术领域,这同近30年来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等的发展趋势类同。此外,当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职业需求发生转向时,大学通常以课程为单位对其做出反应.即一般不立即设置新的专业,而是先开设一门或几门课程,只有当新的体育职业具有相对稳定的人才市场,新的课程体系也相对完善及新专业开设所必要的师资、生源和相应的硬件设施具备后,才正式开设新的专业。#p#分页标题#e#   作为教育最高管理部门文部省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是积极的,它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这支“无形的手”对一整个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对于如人才规格、人才供求、课程安排等中观或微观层面的具体事务则由各大学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自主管理。法制的健全给了各高校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旧本高教法规达80多种),自主管理则使得日本的体育高等教育能博取众长,以市场需要来决定各自的专业设置,这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但是过分注重市场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和超前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中国和日本的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均能从社会需要出发来进行设置,培养目标呈现出多领域和多元化的特色。   4.1.2中国体育高等教育虽已形成“三维体育观”,但教育目标和专业设置在不定期程度上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由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统一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各高校很难创建自己的特色,以提高竟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1.3日本高等体育院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上能灵活机动地紧扣社会需要,适应能力强,实效性高。但是过分注重市场的变动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超前性。   4.1.4作为专业存在实体的课程设置,中国体育高等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异构同质”的现象;日本体育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则较为成熟,走开设相关课程—求证—开设新的专业的路子。   4.2建议   4.2.1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是运用市场法则,而非计划法则。我国体育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就是要充分运用市场法则,由各体育院校根据市场供求来自主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使之与市场经济体制及教育和体育的发展相适应。   4.2.2健全的法律是市场经济下体育高等教育顺利发展的保障。我国目前虽已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但很明显,体育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监督机构以及评价标准,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同时,数千年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仍影响极深。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和体育法体系,变“人治”为“法”,为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法治教,依法治学。   4.2.3培养一专多能具有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高等体育教育培养的人首先应该是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合格的“社会的人”和公民,一个能突破专业职业限制的“自由人”。98年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的大调整,其宗旨就在于彻底转变过于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拓宽未来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也决定了我国各地体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体育高等教育必须面对这一事实,切实可行地根据自身特点和当地需求,在现有专业设置基础上,以拓宽专业领域,改革课程体系为目前体育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7

关键词:体育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从竞技体育成绩的不断刷新、群众体育开展的如火如荼、学校体育的大力改革到体育产业的迅速升温,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进程。体育院校作为为国家培养体育领域专业人才的摇篮,将为体育强国的建设输送专业人才。因此,体育院校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关乎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体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体育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意义

1.1未来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体育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体育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要进入体育领域工作,或担任体育教师,或作为社会体育工作者,或进入体育相关产业,因此,他们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具备强烈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担当,能否在体育领域积极传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发挥体育强身健体功能的同时,在社会中传播体育正能量,从而保证体育事业朝着健康方向不断发展。

1.2祖国下一代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基础

当前,体育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体育教师的重任。作为体育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另一方面要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影响感染学生,以实际行动来展现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因此,体育教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坚定的理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在课内课外影响并引导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是祖国下一代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基础。

1.3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不竭动力

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体育院校培养的体育人才未来将走向体育战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帮助他们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成为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不竭动力。

2体育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建立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的保障下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优异成绩,每一次成绩的获得都强烈地激发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当中国军团以金牌和奖牌总数均位居第一时,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当奥运赛场上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时,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被点燃。体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实践活动中又包含着公平、诚信、友善、顽强、奉献等优秀意志品质,因此体育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从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体育精神入手,充分挖掘体育领域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1依托体育专业特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机制

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具体体现在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同时还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保障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营造校园文化方面,应考虑充分体现体育专业特色。校园中国的横幅、标语可以用体育领域中的口号来展现,如生命因运动而精彩,体育让梦想成真。又如健我强健体魄,养我浩然正气,等等。校园微信平台可以增加体育赛事相关报道,既兼顾国家层面又可兼顾学校层面,既有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的风姿,又有校级代表队在国际国内赛场的各种拼搏的身影。同时,各类展现力与美的体育雕塑、体育壁画也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带给学生健康、阳光的积极暗示,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挖掘体育教育资源,健全科学的保障机制

体育院校领导层面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狠抓落实,建立以体育教育资源为核心的保障机制。在全校层面倡导突出体育优势,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均应充分挖掘体育教育资源,让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阳光氛围浸润整个校园,让体育运动传递的正能量体现在广大学子身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也将出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全员育人合力。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举办体育类主题竞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感受运动的快乐,体验体育的魅力。活动开展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教育,将体育活动中同学们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典型事迹加以宣传、报道,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品质。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动作的教授外,还应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中展现出来的积极品质,如团结协作、尊重对手、顽强拼搏、公平竞争、科学创新、胜不骄败不馁等,在专业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化于无形,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时,还应借助视频教学、案例展示、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大型体育赛事、关注优秀运动典型事迹、关注体育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与体育领域的事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关注的领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内涵,进而作为价值理念进行内化,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想引导功能。

2.3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创新有效的接受机制

一是创新教育方法。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积极的创新精神探索并构建科学的教育方法体系,如案例教学、视频展示、观察体验等方法,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效果。二是创新教育形式。要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借助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开展或参与体育相关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体育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促进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学生心理形态转化,成为学生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才能真正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

2.4以体育精神为鼓舞,形成能动的学习机制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内化为自身信念,需要形成能动的学习机制。首先,受教育者即体育院校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以体育精神作为鼓舞,向体育院校学生宣传体育领域的爱国精神、宣传体育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宣传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场上中国女排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多地关注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进而将自己作为体育人的使命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过程便注入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其次,体育院校的教育者也应以体育精神为鼓舞,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体育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基础上,以体育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质。同时,还可以以打造学校项目代表队的方式,来在大学生中营造一种积极、主动敬仰体育精神,赞美体育精神,传递体育精神的良好氛围。运动队队员平日的刻苦训练,目的就是在各类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母校争光,这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运动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赛场上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优秀品质值得同学们学习。当运动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时,校内学生在官方微信上的不停的点赞、打call,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通过采访、报到运动队队员的刻苦训练的日常,让执着、坚强、奉献的青春正能量在学生间传递,这些恰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青春风采。

3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体育类专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良好的教育机制将是未来体育事业将康发展的保证,是祖国下一代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基础,是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不竭动力。体育院校应依托体育专业特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机制;挖掘体育教育资源,健全科学的保障机制;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创新有效的接受机制;以体育精神为鼓舞,形成能动的学习机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琴.论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5):48-49.

[2]孙泊,陈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3):48-50.

[3]王金剑.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3):58-59.

社会体育教育范文8

面对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衍变,随着科技高度发达,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生存能力有三个具体表现:体能是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能够适应环境的身体,生存是无从谈起的。技能是生存的保障。就人类的生存发展史来看,没有技能,人类甚至会在大自然的挑战中无法生存下来。智能是生存的前提。人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人必须是社会的人,必须组成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就要社会化,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应在体育课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中,通过各项体育技能传授、竞技比赛,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能,掌握1~2门锻炼身体的运动技术与方法。在技能学习及竞赛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集体团队意识,学会沟通协作,磨练大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健康健全的人。

二、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就是在学校通过一系列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过程。其生存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意识的培养;二是生存能力的培养;三是优良品质的培养。

1.生存意识就是一个人对有关生活问题总的看法及内心感受,它包括生存环境观、生存价值观和生存危机感。一个人的生存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危险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沟通与合作能力教育,集体观念教育,教育学生对未来生存和发展树立信心。

2.生存能力培养生存能力就是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总称。它包括个人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高校体育生存教育要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沟通和合作能力,保存生命的技能方面下工夫,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做支撑。高校体育课及课内外多种体育比赛、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游泳、武术、防身术、体育保健等都是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最好的方法。

3.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个性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面貌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产物。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并获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可以通过各种项目的身体练习、各种竞赛及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沉着冷静、勇敢顽强、机智果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遵守纪律、集体观念等优良个性品质,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三、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目标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目标是进行体育生存教育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体育生存教育目标,体育生存教育内容设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高校体育生存教育模式构建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存在于高校的体育课内、课外体育竞赛及其他体育活动中。过去高校体育只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现在高校体育注重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其实过去和现在的高校体育教育都进行了生存教育,只是没有把生存教育显性化,没有把生存教育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基本以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选项分班上课为主,个别高校高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结合课外体育比赛、社团活动构成。

我们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行细化和突出生存教育,把大学生的生存技术、生存能力、生存价值观、生存学习方法等融入到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中、课外体育竞赛中、社团活动中及自己所需学习的运动项目中。该模式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高校的人、财、物优势,开拓生存教育的活动场所及内容,创新体育生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整体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的目的。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