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酒店实习创新分析

高校旅游管理酒店实习创新分析

学校教育是旅游管理理论的形成过程,而酒店实习则是旅游管理实践的过程。将课本中的科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实质结合与运用,是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旅游管理专业在酒店实习的创新模式展开讨论,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有效推行途径,以达到提高实习就业的效果。

一、引言

由于国际、国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国内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尚属平稳,但其发展速度已明显变缓。面对我国经济增速减缓的新形势,各行业对于用工的需求整体下降,进而使这几年的就行形势严峻,其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最为突出,这就要求高校教育需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就业技能等进行强化培训,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相较于生物、科学、建筑等相关专业来说其专业性并不强,所以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相对简单且操作性强。如何在实习过程中进行创新,以实习带动就业,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面临的困难

从学生自身来讲,实习阶段高校学生大学生活的关键时期,是将学校教育中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但同时也是学生告别学校跨入社会的缓冲阶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必然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从学校方面来讲实习基地的选择与确定,实习管理制度的落实,其中要涉及到实习经费、实习时间等问题的合理解决。

(一)实习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与社会相比较是个相对宽松舒适的环境,学生对学校有一定的依赖心理,进入社会后会产生畏惧、胆怯和对未来不确定等恐慌心理。企业是追求利益的,是具有盈利为目的存在,而且酒店作为服务行业,工作岗位对相貌、身高等外在条件要求较多,对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和内在素养要求都有一定的限制。旅游行业属于服务性很强的行业,对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要求很高,对高校实习生的心理素质、独立意识、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提出挑战,实习阶段部分学生容易出现烦躁、抱怨等情绪而影响实习效果。在整个实习阶段结束后,学生对酒店有了进一步认识,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身的金钱观、价值观,使得下一步就业的选择进入纠结的状态之中。

(二)实习基地的选择问题

实习基地的选择要建立在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的基础之上,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高校培训义务。实习基地需要具备系统的培训知识,有其自身的酒店管理服务理念。酒店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需要同时满足实习要求,坚决不能将学生安排到不规范、不够规格的酒店进行实习。不合理的实习基地无法让实习生真正学到知识技能,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学生对工作的偏差认识。

(三)实习管理制度问题

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自身缺乏严格的职业意识,在进入酒店实习的过程中,酒店是否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将奖惩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制度与要求,是实习生良好职业习惯形成的必要前提。要让实习生在酒店工作过程中产生管理意识,按规章制度办事而不再依靠自身习惯、个性、想法等主观的处理事情,这些都需要有严格制度管理和措施控制。

三、酒店实习的通常模式

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有合作酒店的,学校与一些酒店签署了学生实习的相关协议。每到毕业季学校就会安排学生到指定的酒店进行实习,时间一般是三个月到半年不等。实习过程中学校几乎是完全脱离出来,学生的培训管理工作全部落到酒店头上,学校仅仅是负责一些前期的协调辅助工作,如安排学生到位或指定一名实习老师不定期对实习生在酒店的实习情况进行巡视。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酒店对于实习生往往没有专门的培训机制,就和普通的新员工入职一样,仅仅有介绍性的短暂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在领班的带领下直接上岗。学生在酒店中的实习岗位往往都是基层的、对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较低的岗位,实习期间很少有其他任何培训和岗位变动,主要原因还是酒店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而省去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某种程度上实习生成了缓解酒店因基层员工流动率大而产生的劳动力不足现象的救命稻草。酒店的运营性质决定了他对实习生的培训态度,酒店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实习生在实习阶段得不到足够的提高。

四、酒店实习的创新模式

(一)借助行业优势,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的可操作性强,学校教育的基础理论到实践活动的开展其实现途径简单,我们既可以选择让高级酒店中的高级管理人才走进校园授课,也可以让高校专业老师带着学生走进酒店教学。学生在掌握技能课程的同时,对于本专业有直观的教学体验,将校园与职场的分割线淡化,使学生走出校园后更容易融入职场氛围。酒店教育资源的引进应全面包含多个分支专业,因为理论的丰富性与实践的多样性应该是相匹配的。工学一体式的教学理念应该深入广大教职员工的脑海,使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科学合理的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稳就业的最终目标。

(二)导师管理精细化,实现校企合作育苗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保障,前期教育工作主要是校内教师完成的,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专业课、操作课及实训教学等主要内容;后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企业导师完成,包括配合教学老师完成专业实习教学任务,辅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最终还要参与对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评定和考核工作。企业与学校合作后,学校可以针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导师的存在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拉近,为学校的教学目标提供导向作用,也为专业凝练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三)遵循专业特点,实现实习进程的科学指导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期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实习准备阶段、岗前培训阶段、顶岗前期阶段与顶岗中后期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教师的引导与酒店的管理措施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已达到科学的指导实习进程。

(四)注重实习培训,顺利搭乘就业直通车

完成专业知识及酒店管理系统知识的培养后,使得一些学生在实习阶段脱颖而出,顺利搭乘就业直通车,最后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和管理者。学校本着旅游经济发展的办学思路,系统组织开展旅游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服务理念,让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实体有本质上的认识,再运用到实习工作中,得到企业的肯定与认可,最终成为企业的一员,这是实习的最佳效果体现。

五、结语

新形势下托创新型酒店实习模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为主线,探索技术与管理、学校与社会相融合的实践路线,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实现教学与工作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综合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张洋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