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地方文化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地方文化研究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1

针对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失能”现状,提出了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讨了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案、自主学习的着力点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以期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导入研究与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

0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10)强调英语教学应注重学习者综合文化素养的培育,这“不仅表现在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上,而且表现在培养其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上”[1]。然而,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过分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学习者中国文化输出的“缺失”现象非常严重,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很弱,尤其不能用英语流利表达那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且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特色文化的失能,不利于国际交流中文化自信心的树立,不利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不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研究形成了以下观点: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之中,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2];明确教学大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相关细则,实施教学、评估一体化[3];增开中国文化英语选修课,完善中国文化英语教材建设[4,5];将中国文化内容纳入考试体系[6]等。国外没有对中国文化英语教学进行研究的文献,但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专家学者针对外语学习者中的文化边缘化现象(marginalization)提出外语教学中应适时、适当、适度地导入本国文化[7],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间的对比分析[8]等策略,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对地方文化融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成功案例总结较少,对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本文尝试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旨在通过口语教学、文化体验、自主练习等多种形式,完善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英语认知建构,增强大学生用英语弘扬中国文明与地方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中国优秀地方文化的对外传播。

1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原则

将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亲历、感受和实践地方文化的情境中,实现“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和“本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此,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1教学实施的综合性原则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类课程,内容涉及文学、美术、音乐、建筑、戏剧等多个领域。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应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语言学、翻译学、社会文化学等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同时教学实施中又不能脱离“口语”这个主线,不能把课程上成文化课、翻译课,或者说是其他的课程,而把口语能力提高置之于不顾,或者是仅有形式仅有热闹,而达不到口语教学目标。

1.2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原则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是指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要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观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形成与习惯养成;注重开展以体验、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口语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对地方文化进行开放式英语表达,引导学生主动发起文化交流的话题,并积极参与话题讨论;着重培养学生在围绕地方文化的练、说、唱、演、录、玩等多模态开放式的小组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下提高地方文化的英语口头表达水平。

1.3教学活动的学生主体性原则

围绕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当以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与文化素养的形成为旨归,学生的发展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发展及学习活动本身的基本规律组织教学,应始终强调学生是言语实践与文化体验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2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2.1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学资源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完善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及合理应用,将极大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9]。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资源的建设,首先要多渠道网罗收集地方文化的英语资料,这些渠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外事办、旅游局、文化馆等部门的门户网站,以及国内外专注于中国地方文化介绍与宣传的权威网站、报刊、书籍与杂志等;然后根据英语口语的教学规律及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上述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有效的归类。以独立的文化专题为主要内容,将其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句法操练、回答问题、朗读、口头翻译、角色扮演、游戏、采访、讨论、文化体验等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文化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口语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才能完成。如,待口语教师视听并确定好音视频资料的有效性及难易度后,然后由技术人员按照需求裁减成时间长度不等的若干片段,利用编辑和转化工具将其转化为“.flv”格式的教学用音视频。

2.2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

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以专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口语练习和文化体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力求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对地方文化的独特判断,提高审美能力。

1)口语技能训练。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中,可通过下列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培养语感:播放地方文化的英语音视频材料供学生欣赏,并要求仿读、背诵,使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针对材料中的常用表达方式进行诵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材料输入,熟记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句型;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句式以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活用所学句型进行地方文化的英语复述,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点评和指导,并记录成绩。

2)专题讨论。提高地方文化英语口头表达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地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通过专题讨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方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助于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正确得体的英语口头交际。比如,进行“南通历史(TalkingabouttheHistoryofNantong)”专题教学时,在学生学习完相关视听材料后,可安排“我眼中的南通”、“南通与‘中国近代第一城’”等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并做好记录。

3)文化体验。地方文化是某一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其内容、典故和风格意境与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显著相关。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准确得体地用英语将本地文化介绍给他人,亲历亲为的文化体验或考察活动便成为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比如,在进行“南通工艺(TalkingabouttheCraftsofNantong)”这一专题教学时,可安排学生参观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南通沈绣博物馆,或开展学做风筝或者是染蓝印花布活动。唯有亲自参与,才能将地方文化讲好、讲活、讲深。

3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

学生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需要找准着力点、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进行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与文化素养。

3.1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语音语调练习

基于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学习,最终目的是对外交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介出去,倘若发音错误或不够标准,则很可能会引发交流的不畅,从而影响到推介效果。因此,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一个着力点应放在语音学习和语调完善上,力求将体现地方文化内涵的每一个英语单词都能熟练而准确地读出来,并要细心观察和认真模仿英语本族语者的纯正发音。

3.2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词汇量积累

词汇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所说,“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二个着力点应放在地方文化英语名称、概念、术语等专有词汇的积累上。地方文化的英语介绍中,专属于某一文化项目的特色词汇不在少数,对于那些已被中外读者广为接受的词汇,如“蓝印花布”(bluecalico)、“盆景”(bonsai)等,应通过学习与体验将其作为积极词汇纳入到心理词库中去。对于那些由于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而产生多个英语名称的文化项目,如“城隍庙”的英语表达就有“CityTemple”、“ChenghuangTemple”、“TownGod’sTemple”三个不同版本,学习者应多方查证,找到最权威、最恰当和最为英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法。

3.3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句型句式操练

强化句型句式操练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有助于提高语速,而且有助于增强口头表达的流利性与准确性。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三个着力点应放在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句型句式的记忆和操练上。这样,对于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大学生而言,在用英语表达地方文化时更加胸有成竹,心理压力小,一串串贴切、简单而实用的蕴涵地方文化信息的英语精句便可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有利于树立对外交流中的文化自信。

3.4地方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

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最终目的是将文化项目的浓郁地方特色及深厚的内涵积淀用英语忠实地推介给读者或听众,因此,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除尽可能多地掌握语言知识、补充大量的专业词汇和句型句式外,还应将着力点放在加强文化和审美方面的修养上,努力提高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与理解深度,这样才能通过准确的英文将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及独特魅力表现出来,才不会使受众接受错误的信息,误解中国优秀的地方文化。

4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评价

4.1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原则

地方文化与英语口语教学的融合需要地方政府的外事、文化及教育部门等多个主体的参与,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需要上述各方积极参与进来,评价的维度应该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全面地认识了家乡、深入地了解了家乡,是否养成了热爱家乡、推介家乡的思想感情,关注学生在家乡文化的对外交流中是否更加自信、是否能够积极作为,还要看教学实施产生了多大的社会效益,教学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是否对改善地方文化的外宣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4.2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方法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教学专题、不同的活动方式应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举例而言,地方文化的英语视听活动可以采用选编、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考核学生的鉴赏与领悟能力;地方文化的体验与考察活动可以采用汇报、表演等形式考核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综合能力可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法及文化意象的传递等方面进行评价。词汇和句法能力的测量运用Wolfe-Quintero等人提出的三个参数,即流利性(指和本族语者说话一样快)、复杂性(指能够运用多种且难度指数高的结构或词汇)和准确性(指所用语言中无错误)。文化意象传递能力的测量通过观察学习者对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策略的选择以及解析听众的理解和反应两个方面进行。

5结束语

本文对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但尚不完美,还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地方文化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成功融合及其最大效益的产生还有待于更多的专家学者在今后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深入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实际落实好这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用准确而流利的英语弘扬中国优秀地方文化的人才。

作者:张成国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31.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肖龙福,肖笛,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6.

[4]杜凤秋,李静.论英语专业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原则[J].学术论坛,2011,(8):202-205.

[5]张艳玲.跨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许昌学院学报,2012,(1):149-152.

[6]曾洪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5-107.

[7]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75-80.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2

养成教育是培养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成败关系到科教兴国重大战略能否实现。地方文化是长时间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活习惯、精神情感、价值观等,可以尝试在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中融入地方文化这一宝贵资源,为教育提供人文基础、素材和环境。从设立研究所、丰富教育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营造环境、强化实践五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地方文化;养成教育;策略

一、融入地方文化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客观要求

养成教育是培养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大学生终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他们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成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人在20岁-30岁10年中对社会价值贡献约占整个人的37%,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已成为社会发展中重要部分[1],同时也是国家培养目标和地方文化熏陶的综合体,倘若大学生的成长教育工作忽略地方文化,教育内容会枯燥无味,教育形式自然而然的会显得更加单调乏味。从而使得许多高校在研究分析当地文化结合了当地的历史遗迹、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并且采取了最直接的方面,让大学生的成长教育更加接近同学的现实生活、心理状态,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理解、转化、运用的能力。将地方文化元素引入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是必要的。

二、地方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地方文化含义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居住的百姓,随着历史发展、世代传承、自然环境的改变等原因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习惯、情感、追求,这些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淀而成的,或者是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优秀的人物,又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只要他们能够凸显出时代的变化、岁月变迁等特点。地方文化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一)淳朴自然性

文化积淀的过程也是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运用聪明才智不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并能够使特定的地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是自然环境的标志。地方文化的产生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随着时间的积累,当地文化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简单而真实。

(二)丰富多样性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民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各个地方政治经济发展快慢不一,便导致了地方文化发展的不协调,出现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

(三)自主连续性

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延续、发展不是被动的,是独立又连续。这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自主形成的[2]。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积累,地方文化已经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四)地域特色性

在一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文化的发展必须具有地域性,在时间的积累和演变中,保留当地文化是最能反映当地社会风俗、文化风格的一部分,淮安的文化特点因处于南北交汇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如伟人文化、运河文化、曲艺文化、淮扬菜文化。

三、地方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关系

(一)地方文化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人文基础

高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提高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作为目标,高校的文化大多被地方文化感染,大学生将生活和工作在一定的地方文化氛围中,他们成长离不开地方文化的熏陶。地方文化以深厚的底蕴、鲜明的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并转化为他们精神支柱[3]。换种说法,缺乏文化教育的地方,就像白色的纸张,不添加任何颜色,永远不可能达到色彩斑斓的效果。

(二)地方文化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素材来源

优秀的地方文化是长时间积累了的,在积累过后都是文化的精髓,从大学生的成长教育看来,这些优秀的本土文化元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材料,无论是从精神、智慧、思想方面,优秀的本土文化无疑是高校养成教育的最大支持者。无论哪所高校,它必须在特定的地方文化中,学生在一个独特的地方文化,必然在不经意间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比如,地方文化元素体现在当地的风俗、历史和文化中,体现在博物馆、历史遗址、纪念馆中。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发展教育的源材料。此外,这种教育材料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使这些教育材料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地方文化元素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依托环境

优秀的本土文化能为高校开展教育提供坚实的支持和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本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当地优秀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去更好的发展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发展大学生的教育。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优秀的本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让高校养成教育工作有了很好的环境依托,一个好的依托环境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学生的人生观、道德和价值观的养成。优秀的地方文化能够让学生摆脱消极,悲观和坏的想法,它的正面思维可以刺激人们的精神力量[4]。在依赖于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孩子的教育所受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样可以使得养成教育工作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四、地方文化融入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中的策略

中国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非常高的思想价值。对优秀的地方文化进行研究、承载、渗透、弘扬、践行,将优秀地方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学生的自觉行为,促使大学生的“实践养成”。

(一)研究地方文化,融入大学生养成教育创新中

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被充分发挥,推动地方文化融入教材、课堂,文化管理被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汇集了大量的学者和专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地方文化传承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学校更加注重地方的历史文化,一大批教师自主研究当地文化,研究收获很大。学校成立了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研究所、淮安商业文化研究所、地方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大学生素质教育文化研究所,在校内已经建成五观馆、淮安商业文化馆等场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让学生对地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二)以教学体系为载体,多层次融入

目前高校应将养成教育放在首位,使用课堂传播知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当前,地方文化被作为必修的课程被学校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堂教学里,而且,上课方式也有所改变,任课老师通过代表性的案例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提高人文素质。与此同时,学院将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为了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修养,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法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创作比赛,通过竞赛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良好。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本土文化教育不是主要的”的思想在转变。设计的开放性实践项目的主要形式有很多,如漫画和微型电影的创作,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和专业技能。

(三)渗透地方文化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大学专业教学中大学生的成长教育都离不开文化教育这一平台,凸显了地方文化的系统性,促使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格素质的培养、研究中国本土文化中所具备的现代因子,如今看来,要想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新时代里重新阐述本土文化,优化课程体系。同时,在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5]。养成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在第二课堂中通过诗词鉴赏读书会、古诗朗诵、文化活动和社团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示地方文化的精髓,以地方文化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发扬奋斗的精神。

(四)弘扬地方文化,营造良好环境

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地方文化教育融于任课教师的言行、素养中,运用符合大学生思维方式特点的方法,影响和作用将更大。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地方文化长廊”,并确立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子项目,并将其纳入省级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在规划设计中以淮安地方文化为题材,以校内人工湖为依托,以渗透忠诚、廉洁、爱心、感恩、创新等教育为目的,构建了“一线”“三区”“八景”的基本建设构架。学校唱响主旋律,将伟人文化与校园文化完美结合。师生征集并投票表决确定题词“努力学习,精益求精”为学校精神表述语,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除了这个以外,还要在其他方面进行宣传弘扬地方文化,比如:社会公共舆论领域、利用学校报刊、学校的广播站、社团,都要承担起弘扬本土文化的重责,让大学生生活环境要充满着地方文化元素,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产生好的影响,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健康发展。

(五)践行地方文化,强化养成教育

社会实践逐渐成为了教育大学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规划教育。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也要去认识社会、熟悉社会,不忘本心,积极融入社会,为国家地方建设贡献力量。学校可以开展了实践活动去激励学生,例如:组织学生去参观纪念馆,去故居学习了解的精神,这些都是为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高校在养成教育方面,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设置开展“京杭大运河非遗研究”专题调研项目,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在过程中的思考,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在调研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地方文化的含义,能够自主地去践行地方文化。此外,要想学生在好的环境中有所启发,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学校还应该通过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作者:刘嵘 姜潮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烈.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62-63.

[2]李民,魏饴.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推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20-22.

[3]袁春波,李娅琳,陈晓靖,赵垒.地方文化在高校学生传播的实证研究—以淮安高校为例[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4):76-80.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地方文化资源;合理利用

地方文化资源对于中职美术教育来说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培养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形成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民族文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将学习成本进行降低,有机结合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以及家庭资源等,将中职美术教育的目的进行完成。中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你将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利用,我国教育改革近些年不断进行深化,逐渐趋向感性和理性。

1概述地方文化资源

美术驾驭在艺术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教育需要文化内涵,艺术教育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务以及社会行为,艺术文化教育包含着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复合性整体。地方文化美术资源体现出地方相关的精神财务。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使美术教育具备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对于现代化的美术教育特征比较符合,对于比较落后的地区,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原生态传统文化资源。在这些地区的美术文化资源主要由两个品种组成,分别是公共文化传播媒介品类和民间传统文化品类。公共文化传统媒介品类主要指的就是美术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等非教育类的教育结构,其中包含着各种美术文献资料等,还定期举办相关的美术活动,这些都是美术教育过程中丰富的资源。而民间传统文化品类指的就是在民间艺术当中的各种艺术资源,可以和民众之间产生心理互动感应,这也是民众的一种感情寄托。这些民间的各种艺术形式,是当今中职美术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资源。

2中职美术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2.1学校需要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中职美术教育要想将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需要让学校的各个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美术课程资源,将美术教师的长效激励机制进行健全,使其成为中职院校校本教研的动力,对于学校层面的地方文化资源的客户才能建设需要给予重视,使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主题,从而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客观制度和条件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2.2教师需要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中职美术教师需要将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进行放弃,利用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进行大幅度的提升,面对美术课程的资源开发,将教师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使教师成为美术课程的编制人员,也要成为具体的实施者和评价者。美术教师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将自身的只是观念和教师观念以及课程观念进行更新,使自身的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调,利用比较开放的心态面对地方文化资源,从而实现探索和研究,这样一来,中职美术课才会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2.3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中职美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文化素材就是地方文化资源,从而构建出来的教学方式可以符合当今的教育理念,中职美术教育也可以回归到我国民族文化的本真,这样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才会得到满足。在中职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和地方文化资源产生良好的互动,建立出来的美术教育氛围需要将生活性和现场性以及感染性进行彰显,为学生提供出有效的环境,可以将其美术文化能力进行深化,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教师的教学空间进行有效的拓展。2.4具体的操作: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丰富的手段,转化地方文化资源,使其成为美术课程资源。在中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利用当地的器物或者艺术品,将当地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进行分析,结合年龄和条件从而转化论证教育资源,使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在中职美术美术教育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需要和中职美术教育实现同步发展,对于市场不断变化的个会自动需求进行满足,在开发和利用地方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社会效益需要放在首要位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进行统一。开发地方民族问哈资源,其出发点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满足,使社会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中职美术教育需要将民族文化进行拓展,加强宣传和联系,让人们可以对于民族地区的状况进行了解,使民族经济自身可的变革力度得到加强,并且通过对外宣传的方式,将地区文化产业的知名度进行,从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外资。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将其经济文化差异进行缩小,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使不同的文化实现碰撞,产生出创造力,使更多的美术创新人才可以大胆的进行创新,将中职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妥善的继承和方我国名族文化。

3结束语

中职美术教育需要将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使美术课程可以具备系统性和深入性。在实际拓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创建出具备本土化特点的美术体育体系,从而可以继承保护我国的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出更多的高层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昕.当代美术教育与地方本土文化的传承———以豫南地区美术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J].大众文艺,2010,16:267-268.

[2]张波,姜旬恂,张群.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学校美术教育整合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地区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7:159-161.

[3]徐泳霞.高校美术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以美术学科公共选修课程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57-60.

[4]王亚萍.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探索———以河南省各地中学开展美术教育的情况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3,05:49-51.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路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高校社会服务不仅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1]。因此,作为高校内设机构之一的图书馆,不仅承担着为本校师生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职能,同时还要面向社会,为高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做出贡献。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服务形式单一,服务范围狭窄”等缺失[2]。事实上,诸多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0月31日),若以“高校图书馆”和“服务地方”作为关键词来检索中国知网(CNKI),可以找到500多篇的相关文章,而且文献数量从2007年开始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若以“高校图书馆”、“融入”和“地方”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能够查到的论文不足5篇;如果以“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和“地方”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关文献。有鉴于此,主要探讨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问题,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虽说“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由来已久”,并且“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3],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日益走向深入阶段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更要进一步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服务,这是新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首先,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党的报告明确提出:为了更好地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迫切需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4]。要实现这样的文化发展目标,全国各地的公共文化机构都要充分发挥服务效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自然包括当地政府管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除此之外,地方高校管理的图书馆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智力支持和文献服务。其次,这是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当前阶段,我国对外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格局看待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发展要因地制宜,重塑当地文化”[5]。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大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在资源建设、文献服务、文化传播、数据统计等方面敞开服务空间,为各地的文化形象传播和文化品牌打造提供技术支持。再者,这是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融通多媒体资源”以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等重大举措[6]。与各地其它公共文化机构相比,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理应在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为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平台支撑。另外,这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水平大学的缔造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文化建设,因为“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品质的提升,必定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必定增强学校的竞争力”[7]。对于一所高校的文化建设来说,图书馆至关重要,因为“图书馆建设是高校文化的建设高地”,它成为高校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品牌”,因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8]。可以说,图书馆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高校的学术资源建设、提升教职工的业务工作水平、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高校图书馆需要借助社会实践平台,需要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维度的社会服务。

2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困境

尽管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地方文化建设方面拥有较多优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有不少高校图书馆无法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这是因为部分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一些难以回避的困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建设规划缺乏深入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正向深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聚散地、单纯的文献信息系统,公共信息将成为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9]。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向当地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敞开服务空间,并且从服务对象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然而,当前仍有一些图书馆局限于“封闭式”的服务意识,不太关注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对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建设规划非常隔膜,不熟悉地方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势必阻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其二,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建设路径缺乏深刻分析。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工程中可谓举足轻重,其中也包括坐落在该地区的高校图书馆。然而,不少高校图书馆仅仅成为地方文化交流的单纯的空间场所而已,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缺乏应有的沟通和认识,尤其是“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没有长远而规范的规划,使得地方文化资源很难形成特色的馆藏和科学的地方文献体系”[1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某些高校图书馆不太关注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工作方案,没有将地方文化建设纳入学术研究的重点范围,对地方文化建设路径未作深入的分析,轻视地方文化建设课题的科研价值。其三,高校图书馆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一般来说,各地文化资源总是呈现多元化的外部形态,共同构成“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体系,例如“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壁画”以及“戏曲、刺绣、剪纸、陶艺”等文化形式[11]。以笔者所在的盐城市而言,该地的特色文化主要有“湿地生态、海盐盐垦文化、新四军文化、名人文化、演艺文化、饮食文化、古遗址古墓古建筑”等类别[12]。高校图书馆如果不能科学地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积累与收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就容易陷入盲目无序的工作状态,从而削弱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四,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人才建设缺乏有力支持。“地方文化建设是自上而下、多层次、多方位的建设,因而,文化人才队伍也应包括方方面面的人才”,其中包括“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和“基层文化传播者”等多个领域的文化人才[13]。然而,综观各地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配置,从学科专业看,主要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人文科学的大学毕业生、硕士生;从工作性质来看,主要从事采访、编目和参考咨询等工作”,考虑到地方文化人才建设的特殊性质,“如此的人才专业结构配置,是难以适应21世纪的需求的”[14]。以此观之,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消极因素之一。

3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深度融入”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完美契合、高度和谐。高校图书馆要想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当中,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地方文化建设现状、全面把握地方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妥善解决上述的各种棘手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路径,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地方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与基本思路,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信息资源服务。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做好外联工作,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咨询,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经费补助;安排工作人员与地方文化机构进行信息交流和业务洽谈,获取地方文化建设的可靠情报,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做好相应的工作规划,将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其次,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明确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路径中所能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要彻底打破“封闭式”的服务观念,瞄准地方文化发展趋势,关注地方文化建设的现实难题,主动适应地方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加快建设具有鲜明地方文化色彩的文献特藏室、公众号、数据库、专题网站。高校图书馆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求的“大局意识”,努力将图书馆建成所在地的文化资源重镇和文献信息中心。再次,全面调研与梳理区域历史文化传统,对地方性的戏曲、旅游、雕塑、物产、民俗、技艺等多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发掘与整合,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馆藏方案。高校图书馆要对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传统进行全方位考察和分析,从当地丰富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凝练出最具代表性且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文化主题,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和整理,还可按照特定的文化专题完成二次、三次文献的加工与制作,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系统化、集成化的信息工作优势,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得以明显提升。此外,要加大高校图书馆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既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又谙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校图书馆要紧紧围绕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馆员的工作技能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他们在图书情报学知识和文化学知识等领域取得进步,又要使他们的文献资源管理、计算机操作、新媒体传播、社会文化实践等技能得以强化,大力培养复合型的图书馆人才。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要不断加强与校外相关专家、学者和能手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讲座、论坛、读书会、研讨会、报告会、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优秀人士加盟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为促进地方文化建设而共同奋斗。

4结语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地方文化;学术期刊;特色栏目;传播

2004年10月11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启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1]在“名栏工程”带动下,各个期刊越来越重视特色栏目的建设。基于此,浙江省各期刊的特色栏目建设开展得十分活跃,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五届评优活动中,“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浙江省高校学报共有9个栏目入选,分别是: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公安学刊》的“‘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版)》的“海洋文化”、《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温州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的“越文化研究”、《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的“浙东学术与中国哲学”、《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的“浙江现象与浙江经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职业技术教育”、《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以及《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的“民办高等教育”。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的“民办高等教育”和《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分别入选了第二批、第三批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上述9个特色栏目可以说是浙江省期刊特色栏目的代表。不难发现,这9个特色栏目中,除“职业技术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外,其他7个栏目都依托于浙江宁波、绍兴、嘉兴等地的地方文化,带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征。这些特色栏目的开办与影响力的扩大,势必会给浙江地方文化的传播带来正面的、深远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浙江的期刊特色栏目与浙江的地方文化之间的关联,希望通过研究期刊特色栏目,尤其是依托地方文化开设的栏目,探索其对传播浙江地方文化在哪些方面起到了作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继续产生更积极正面的影响等问题。

一、地方文化与特色栏目的关系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近年来,浙江省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在各种场合、文件乃至领导讲话中均可看到对文化建设给予了非常多的关注。早在199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2];2000年制定“建设文化大省纲要”[3],2002年更是将建设文化大省写入了党代会报告。[4]作为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旨在系统梳理浙江历史文脉,挖掘浙江文化底蕴,这是国内第一个以工程为抓手,通过学术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建设重大项目。而挖掘浙江文化底蕴,势必要研究浙江各个地方的特色,也就是要深入挖掘浙江各地的地方文化底蕴与特色。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浙江省的大文化,可以赋予浙江省更鲜明的特色;地方文化也是一个地区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可以反映浙江省的历史积淀。[5]但地方文化往往是隐性的,需要借助合适的载体才能释放出能量。学术期刊无疑正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地方文化相关特色栏目的开设,一定能够为地方文化研究、浙江省的文化大省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要传播浙江地方文化的价值,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开设应该有针对性、侧重性,以文化、科技、政治、社会、文明等方面为研究视角,对地方文化进行持续地研究,并不断深入挖掘其内涵和学术价值。那么,如何立足地方特色,办出栏目特色,继而扩大特色栏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传播浙江地方文化呢?本文尝试就此做一些探索。栏目是在内容上或表现形式上体现一定特色,并有一个提示性、概括性名称的板块。根据栏目的性质和功用,可以分为常规栏目和专题栏目。本文提到的特色栏目属于专题栏目。专题栏目策划是为了产生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围绕同一主题组织一组作品推出,其中一类专题栏目就是根据地域文化特色设立的,注重发表本地区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等方面的研究成果。[6]以地方文化研究为主题的特色栏目正属于此类。而要使一个地方文化栏目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就要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充实地方内涵,提升地方形象,彰显地方魅力,最终使其成为富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栏目。《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自其2003年开设以来,依托嘉兴的地域特点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坚持地方性、思想性、学术性和规范性的统一,将地方性与国家战略重点、学术热点相结合,研究地方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并遍邀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对嘉兴文化和嘉兴文化名人进行研究、探讨。[7]十几年的栏目开设历程,迎来了可喜的结果。《嘉兴学院学报》先后多次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学报,“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也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栏目”“特色栏目”等,并于2015年成功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三批“名栏工程”,不仅扩大了学报及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嘉兴地方文化研究、嘉兴乃至浙江省的文化发展和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对期刊和文化传播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特色栏目在地方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

期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专业性强,作者群和读者群都有较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对地方文化的传播具有其他媒体报道所不具备的专业性优势。而地方性文化又使期刊的这一特色栏目几乎具有唯一性的特点,例如《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细分出的“丰子恺研究”“王国维研究”“吕留良研究”“朱彝尊研究”“陆陇其研究”“穆旦研究”等研究专题,天然地具有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地域优势。所以,期刊特色栏目的设立与浙江地方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设立会产生学术的集聚效应,这从最简单直白的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来。还是以《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为例。其在2013年第4期的“嘉兴名人和嘉兴文化”栏目刊登了9篇系列研究“红船精神”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取得了较高的引用率,截至目前,共计被引用61次,其中,王祖强《论“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一文,单篇被引次数就达到12次,体现了特色栏目的传播集聚效应,也很好地提升了期刊的质量和知名度。再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的“温州研究”下设“专题:温州社区建设”,共刊登8篇系列研究文章,截至目前,被引次数共计达到19次,与期刊其他文章相比,频次较高,被引用次数较为突出。“温州研究”栏目下其他文章的表现同样不俗,这都是特色栏目传播效果良好的体现。又如:《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的“越文化研究”,共刊登5篇系列研究文章,截至目前,其中4篇文章都曾被其他文章引用,被引次数共计达到12次,篇均被引次数达到2.4次,这对于一本人文社会科学的非核心刊物而言,已经是相当不俗的成绩了。上述文章之所以能有较高的引用率,正是因为其作为期刊特色栏目的文章,被刊物作为重点推荐,因而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从而被更多地阅读和引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6

关键词: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地方文化;互动发展

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担负服务和引领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地方文化对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文化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具有滋养作用。二者是相生相融的依存关系,对推动二者文化发展的互动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在地方文化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一)在地方文化发展中承担着人才的供给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条件,在当前文化事业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显著提高。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相当多的地方均陷入人才缺乏的境遇。但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属于地方成人培养的基地,其所培养的人才均具有相关的实践技能,且精力充沛、专业知识扎实,这些人才正是相关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如此一来,就有效缓解了人才不足问题。为了保证地方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建议地方文化部门与地方高校开展合作,且将这种合作规划为长期以及全面的形式,从而使高校大学生成为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在地方文化的发展中提供指导作用

地方文化的发展方向问题关系着文化发展的性质以及成败,由此使得地方文化发展的方向、形式等均需要与地方高校成人教育进行密切的合作。这种合作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实际是整个大社会的缩影,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文化发展实际上代表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大方向;其二,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属于成人学习的最高学府,高校中的师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因此,地方高校成人教育与地方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相比,更加超前。此主要表现在某些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或成人学生,可利用自己的科研以及创作服务于地方文化发展。由此可见,地方文化的发展需要以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文化为榜样,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文化应在各方面对地方文化进行指导,以此保证地方文化的良性发展。

(三)营造地方文化发展的氛围

这里说的氛围实际指的是一种情调以及气氛。若具体到地方文化的发展中,则代表社会居民对这种文化的认可度。通俗地讲,就是地方文化发展的群众性基础。只有较为牢固的群众基础,地方文化发展才可能得以顺利实现。然而这种氛围的形成是需要很多部门数年的努力以及积累才可形成。而作为社会成员中的成人学生用他们众多的文化行为给城市文化氛围增添了活力。若从城市的角度来讲,成人学生用他们的文化行为丰富以及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以此为城市文化氛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拓宽地方文化发展的渠道

发展特色城市文化并不代表发展的就是单一的文化品种。若文化发展的品种较为单一,则对其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然而由于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存在,从实际上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灵活且经验丰富的成人学生勇于向多个方面探索,从而使得文化发展渠道被有效拓宽。如计算机专业学生一般会组建各自的工作室;而旅游专业学生通常会与当地相关的旅游资源进行合作,将部分传统的旅游项目进行调整等。从短期来看,这些学生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比较有限,然而这种努力有时会产生巨大的科研成果,所以这种努力值得鼓励。对此,地方政府可与地方高校开展相关的合作,选择共同感兴趣的新文化项目合力进行打造,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行尝试,由此,必将产生丰硕的成果。

二、地方文化对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作用

(一)丰富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对资源的需求

在2000年之前,我国较多的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如此一来,大多数学生都圆了“大学梦”,然而,这就给高校原有的资源以及设施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教学设施等,这些设施有的较为陈旧,还有的数量严重不足,从而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但是,地方上的部分文化资源以及设施却非常充足以及完善,甚至处于长期闲置的状态,因此,这些资源应该全面支持高校的教学活动。如将地方的文化场馆无偿提供给高校,这样不但满足了相关活动的场地需要,而且吸引大量的群众观看演出,从而实现双赢。对此,地方政府部门应对高校提供全面的资源支持,而高校在得到相关帮助后,地方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同样得到提升。

(二)满足成人学生实践条件

合格的高校成人学生不但需要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应获得娴熟的实践技能,然而客观地讲,较多的高校成人学生均未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从而无法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由于受到当前较多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重点还停留在理论教育上,而学生的实践技能无法满足,从而影响实践价值的发挥。但若和地方文化场所进行互动,那么,高校学生的实践技能就能得到有效满足。如让高校学生进行地方文化活动的参与等,由此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全面的检验,还增添了活动的亮点。通过这种方法就彻底纠正了过去那种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

(三)为成人学生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

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客观地讲,形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数量不足,因此,通过增加岗位数量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升级。然而这种增加是需要有科学依据的,不能盲目地增加。而在当前,由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得较多的行业被带动,因此,就产生较多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可从根本上释放就业压力。若从长远来看,整个文化发展属于一条产业链,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此链条会增粗变长,这无疑会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成人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必将出现较大的改善,而成人学生所学知识以及技能也可找到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

(四)促进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高校进行人才的培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换而言之,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进行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这也符合学生就业的原则。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的教育方针常常偏离这个原则。但地方文化的发展与高校形成较为密切的关系,由此可成为高校发展的参考,从而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足。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可采取增加实用课程的开设等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若学生在校内能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那么,在其将来的就业中就会多一些竞争优势。因此,地方文化的发展能够对高校教育改革产生助推作用。而高校建设若能够与地方文化建设主动对接,则高校就会实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继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以上说明,进行地方文化发展或高校人才培养均属于当代最为重要的工作,同时对其各自来说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意义。对此,若能够让二者进行互动,那么,就有可能产生互补作用,即获得双赢的效果。该种互动的良好效果应引起地方政府以及地方高校的全面关注,但应注意,由于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相关的合作模式上要避免照抄照搬方法,应按照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针对现有阻碍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和地方文化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相应地建设合理的发展机制,为有关政府部门带来启发以及借鉴,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地方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阻碍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和地方文化互动发展的具体问题

(一)应对校地文化的互动内容进行拓展

现阶段,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服务主要表现在培养发展经济型人才和应用型科研人才等。已经开展起来的校地文化互动包括针对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关系密切的课题研究以及学术活动、出版带有地方特色的学术性专著、具有区域文化特色学科的创建、打造具有学术载体以及文化类科研的平台建设。而地方文化对高校教育的需求表现在承担着地方文化的咨询、负责地方文化的传承、进行文化志愿服务的参与、建立图书信息共享机制等。但是,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中存在师生力量以及物质条件的不足,同时,在组织协调、整合文化资源以及引领地方文化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等方面,也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科的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在契合度上亟待提升。另外,地方政府在地方高校文化产业和相关学科的专业发展中,存在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由此说明,二者之间的文化互动领域还需扩大,其合作内容还需拓展。

(二)二者文化互动缺乏有效合作机制

从二者文化进行互动的基础情况分析发现,现阶段的互动合作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即浅显、低端、零散和短期等。双方一般采用各自为战的方针,缺乏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以及长期的合作机制,此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既未对文化互动做出全面性的规划,也没有形成深层次的对接和合作;缺乏常态化的交流活动,使得二者文化互动的频次以及广度和深度均未达到相关要求;双方由于未能全面发挥各自在机制建设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特色,因此,没有出现互相取长补短的局面;二者文化互动在进行文化精品以及品牌文化的打造方面具有较大的困难。

四、建设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和地方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

(一)构建二者文化互动建设的保障性机制

为了强化组织的保障机制,作为学校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进行二者文化合作常设机构的构建,且明确组织架构的目的是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学校应明确分管机构的责任领导以及相关机构职能等方面的权限;加强机构的制度保障,制定二者文化互动机构的议事制度,对双方文化建设中的较为重大问题应由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强化财政的保障力度,通过设立地方性文化建设研究的专项课题或申报相关的横向科研项目和高层次文化建设项目的方法,保障双方文化的互动研究以及实践的正常开展;借助平台的建设保障机构的正常运行。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并按照学科的建设情况,构建二者文化互动建设中的学科平台,以此协助参与到地方文化研究以及保护机构。

(二)进行二者文化互动机构的构建

该机构的构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同研制在特定阶段的校地文化互动的具体发展规划纲要,且明确指出互动发展的指导性思想、发展目标以及主要任务等;建设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会商的机制,共同举办校地文化互动发展的专题研讨论坛;构建地方高校和地方文化产业的协同机制,以此作为研究政校企合作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地方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建设校地文化资源合作的共享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影剧院以及文化艺术平台等文化资源的功能;成立地方高校和地方文化部门互动合作的科研机构,从而达到整合双方的研究力量,参与地方文化繁荣和发展工程、地方性的文化精品工程以及地方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三)成立二者文化互动评价机构

要求双方共同研究将文化的互动发展和建设,融入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整体性规划格局以及工作的所有层面之中。双方应联合组建专门的考察小组,共同制定文化互动工作成绩的考核方法。在制定考核方法时,需按照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以及全面评估等原则进行。利用共同建立的文化互动和监控评估组织,文化监督员应由双方共同聘请,以此促进监督评价职能的发挥,从而实现对文化互动和合作情况的有效监督、评估以及矫正。

(四)建立二者互动的激励制度

双方应创造出文化互动的发展环境,将推动二者文化发展以及繁荣当作评价文化互动成效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以及标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设立针对地方文化建设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的专项基金,且每年需面向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进行文化发展课题的申报;用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作为地方政府以及地方高校科研的评奖项目;进行双方文化互动特别贡献奖的设立,以此对那些在文化互动中成绩显著的单位以及个人进行奖励。另外,地方高校还应设立针对校地合作方面的发展基金,用此作为奖励校地合作中产生的先进集体以及先进个人。地方高校应扩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以此开展以下工作:划分出部分经费用于大学文化建设、服务和引领地方建设以及推动校地文化建设的研究;制定激励政策,对于开展文化服务和研究、为校地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学科研人员应给予支持和激励;积极争取社会性经费的资助,打造合作性区域文化建设研究平台;鼓励教师按照不同的方式参与文化服务以及文化研究,并在绩效方面给予激励。

五、结语

在构建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和地方文化互动机制时,应按照高等教育、市场经济以及文化建设等规律,以市场调节为主,以政府调节为辅,地方高校主动进行服务,区域社会依赖双方进行互动。在此机制的构建中,不但要按照相关的规律,而且要按照利益主体与互动目标的差异性,建立较为规范的校地文化互动建设模式,另外,还应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使之达成共识,最终实现互利共进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地方文化以及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月云,阚阅,吴琼瑶.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32-37.

[2]张元宝,宋瑾瑜.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204-206.

[3]涂建华.论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机制[J].城市学刊,2015(3):77-80.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7

关键词:地方文化;高校廉洁文化;反腐倡廉

一、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状况及问题分析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和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要求。高校廉洁文化是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它以廉洁思想和廉洁精神为核心,以廉洁制度为保障,以廉洁道德标准为约束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引导师生的廉洁理念、廉洁意识和与之对应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对社会廉洁文化建设起到引领、辐射、提升作用。200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启动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2007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标志着高校廉洁教育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纳入我国反腐倡廉教育格局。十余年来,各地高校纷纷开展了廉洁文化建设,围绕党政管理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修身、教辅工作人员廉洁从业等,开展了一系列廉洁文化教育活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开展,弘扬了正气,净化了发展环境,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教职工的道德素养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廉洁意识和氛围在高校初步形成,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形式多样的高校腐败问题时有发生,高校已成为腐败现象的高发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高校腐败案件,就已达50多起。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虎蝇”齐打,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反腐败斗争已成为常态。反腐新常态和高校改革深化新形势对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

目前各高校的廉洁文化建设有同质化趋势,建设内容大同小异,往往是上级有要求,学校才有行动部署,高校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结合地方和行业主动开展的廉洁文化建设内容偏少,缺少生动活泼和师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严肃的廉洁文化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结合得不够,因而,廉洁文化有时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廉洁文化建设出现“内容空、形象虚、实效差”的现象。

(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委统一领导,构建工作体制机制,以形成整体合力。当前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学生工作等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共同参与的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格局。高校的发展源于社会的发展,又反哺社会发展,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多是在“校内转”,校内的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与社会、地方、行业联动横向建设机制还未建立,高校廉洁文化对社会的引领、辐射作用发挥得不够。

(三)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展

高校一般将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思想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把廉洁教育与教学科研、课程开发和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借助传统传媒和现代化传媒技术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要使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必须与时俱进,拓展工作平台,创新教育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育人氛围,赋予高校廉洁文化新的活力。因此如何拓展新的实践平台,挖掘新的教育资源,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成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面临的新任务。

(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还未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其主要目标“旨在通过开展教育、健全制度、规范言行、营造氛围,在师生员工中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形成崇廉尚洁的文化自觉”。但目前高校的廉洁文化建设实践还多局限于工作的层面,有活动化、形式化的倾向,一些人对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认为廉洁文化只是一种点缀,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使廉洁文化建设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二、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契合性

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某一地方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地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地方文化与高校廉洁文化有密切联系,从宏观的角度来讲,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校园廉洁文化从属于地方文化的大范畴,尤其是地方政府作为高校举办的主体时,这两类文化的隶属性更加明显;从微观角度来讲,地方和高校具有相对独立性,高校能自成体系运转,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也能单独实施,伴随高校开放办学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不断扩大,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将一步加深。作为影响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挖掘、研究、传播、弘扬地方文化,契合了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反哺地方文化建设,推进地方文化的创新发展。

(一)地方文化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多元支持

第一,地方文化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大环境,其办学实体根植于地方,地方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形成了很多很好的工作机制、案例和教育资源,高校应充分发挥好这些资源的作用,使廉洁文化建设更接地气,更有实效。第二,地方文化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决定了廉洁文化建设要对古今中外的文化兼收并蓄,廉洁文化建设要不断调整,充实,丰富和发展。地方文化滋养当地大学文化,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方传统廉洁文化和具有鲜活时代气息的当代地方廉洁文化都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素材,这些理论素材随着时代的变化源源不竭,不断推陈出新。第三,地方文化蕴含的廉洁文化内涵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榜样实践典范。高校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即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典范。这些先进典型人物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力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反哺地方文化发展

第一,高校廉洁文化对地方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高校不断探索廉洁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发展有特色的廉洁思想、廉洁理论,形成优秀的廉洁文化理论研究成果,为地方文化建设发展注入营养,引领地方廉洁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第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为地方廉洁文化理论与实践提供智力支撑。高校作为思想的宝库、人才的高地、文化的中心,聚集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和未来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作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创造者和传播者,参与地方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成为地方廉洁文化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第三,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能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创新。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一方面对地方文化进行提炼、加工、升华,使地方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在原有地方文化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形式、体制、手段、技术等方面进行革新,能为地方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激发地方文化的活力。

三、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途径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有抓手,需要一定的路径。结合高校实际,地方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

(一)地方文化有机融入高校廉洁环境文化建设

作为廉洁文化内容展示的重要方式和进行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廉洁环境文化是廉洁意识与校园环境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廉洁环境文化总体上分为两类,即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硬环境”和以意识形态存在的“软环境”。“硬环境”是指高校基础文化设施、校内文化景观、传媒设施等,“软环境”是指通过充实廉洁文化教育实体,创新廉洁文化教育形式,发挥校报、学报、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体和博客、微信、QQ、MSN、微博、论坛等现代媒体的作用,传播廉洁文化内容,展现廉洁文化典范。将地方文化有机融入廉洁环境文化的“硬环境”的建设,抓住扩建新校区、校园景观改造、传媒设施更换等有利时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借景点题,塑景亮题,比如有的高校新建校园的道路、景观、院系名称以地方先进典型人物命名,让先进典型人物的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景育廉,以美化人。将地方文化有机融入廉洁环境文化的“软环境”建设,通过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开设地方文化专栏、专题、地方文化论坛等,地方文化信息,展示地方文化活动,提供互动交流咨询平台等,传播地方文化廉洁教育的丰富内容,以媒育廉,以文化人。

(二)地方文化廉洁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廉洁文化是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应挖掘地方文化廉洁教育的历史素材和现实材料,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传承性和针对性。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地方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廉洁文化素材;现实社会的先进地方文化素材可融入“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实的反面素材与正面素材互为补充,正反结合进行廉洁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还可开设地方文化专题选修课程,通过专题化的教学,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中具有廉洁教育意义的素材,帮助学生提升廉洁意识,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尚的道德操守。

(三)地方廉洁文化研究有机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

地方文化是地方的独特标识,开展地方廉洁文化课题研究,加强对地方廉洁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是实现地方廉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途径,能够提升地方廉洁文化的价值与张力,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有的高校尝试校地合作开展地方廉洁文化研究,如南通大学与南通市纪委联合成立了“南通廉政研究中心”,广东嘉应学院和梅州市纪委联合成立了“客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南京市纪委、栖霞区委建立了金陵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等。廉洁文化研究平台的创立与实践,整合了高校的理论、学科、人才、教育优势与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实践、经验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今后高校应继续主动参与,提高这类平台的联动效应,还应吸引廉洁文化相关协会、学会等学术组织和文化界的有关人士加盟,壮大研究力量,建设地方反腐倡廉理论的创新与实践平台、反腐倡廉成果的转化基地,为高校廉洁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文化与理论支撑。

(四)地方文化精品有机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实践活动

地方文化具有独有的价值体系和精神魅力。可以将地方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精品引入高校廉洁文化活动中,避免高校廉洁文化活动的同质化趋势,鼓励师生结合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进行廉洁文化创新与实践,开展体现地方性和时代性、富有创造性的廉洁文化活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品牌活动,以活动促教育,以精品树典型,促进地方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在廉洁文化的创新与实践中,发挥文化教育人、塑造人的功能,让师生在廉洁文化实践活动中增强廉洁意识,使廉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龚洋浩.高校缘何腐败频发[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04-27(4).

[2]高健林.廉洁文化:高校管理效能建设的重要元素[N].光明日报,2009-12-01(10).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8

【关键词】地方文化;学前教育专业;传承路径

一、地方文化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传承的必要性

(一)地方文化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伴随着地方文化的大发展,特别是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的加大,先后有多类古老而优秀的地方文化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包含音乐、舞蹈、曲艺、手工艺等。从历史经验来看,地方文化传承必须以人为本,特别是要有一批喜欢和了解地方文化的人,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一方面普遍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幼师可以在担任幼师的过程中将其对地方文化的认知、体验和理解传递给幼儿,在幼儿的心里种下地方文化的种子,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而且,地方高校本身也有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职责。由此可见,推动地方文化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传承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虽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幼师是学前教育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在当下,很多幼儿园已经开设了与地方文化相关的课程,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势必会影响到就业,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通过地方文化这项全新资源的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继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而且可以带动幼师专业教学理念、模式、方法、评价等多个环节工作的提升,形成专业优势。

二、地方文化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传承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学前教育专业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地方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全面融合已经获得了普遍认可,很多院校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从科学和长远的角度审视,目前地方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的融合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育取向存在偏差。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学习地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比如,对一些民歌、手工艺的教学,仍然是以是否唱熟、是否会唱为目标,不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其次,教学模式和方法较为单一。对一种文化的学习,仅通过单纯的“我讲你听”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加之相应评价机制比较缺乏,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价,这对整体教学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再次是教学情境有待完善。教学情境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情境越贴切、越逼真,教学效果也就越好。但是,在地方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地点和设施的布置与普通学习无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最后是教师的专项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许多教师在进行地方文化教学之前也未曾进行过专项学习,所以相关素质和能力也处于空白状态,亟需得到针对性的补足和完善。

三、地方文化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传承方式

推动地方文化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传承,并非跟形式和赶风潮,而是一项长期事业,所以,必须对多个环节进行思考,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选择内容

一方面,地方文化是十分丰富的,涉及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地方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糟粕,所以,学校要秉承批判继承的原则,对地方文化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并将典型性、适宜性和创新性作为重要标准。典型性是指这种文化是本地所特有的,是本地历史发展和人文风情的缩影,集中展示着本地人特有的审美风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地域和文化的视角切入,主动与其他地方文化进行比较,获得独有的体验和认识。其次是适宜性。适宜性是指该类地方文化可以和学前教育专业有机融合,成为当下教学的重要补充。如一些民间歌舞、民间手工艺等。教师要先了解其起源、发展、传承人等状况,然后选择这些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和技艺作为重点学习对象。再次是创新性。创新性主要是看这门文化有没有创新发展的潜质。总书记曾提出,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即“双创”。将地方文化引入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借助于高校的科研优势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所以,要选择那些具有“双创”潜质的地方文化作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推动其传承和发展。以笔者所在的河南省为例,中原文化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是中华文化之根,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基础性五大特点。根源性是指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原创性是指其对汉族文明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奠基和引领作用;包容是指其具有兼容并蓄、合体而成的特点;开放性是指其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基础性则是指其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处于主体、主干的地位。面对如此丰富和厚重的文化,就要坚持上述几个原则,选择最合适的内容为我所用。只有精心选择内容,才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学习目标

将地方文化引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有明确的学习和培养目标的,包含为什么要引入、学习到什么程度、今后将发挥何种积极作用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都应该得到明确。具体而言,地方文化的融入对双方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既可以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出专项的高质量的人才,也可以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等得到补充和完善。基于以上两点,可以将地方文化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对某一种地方文化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审美风格有较为全面和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其典型技艺的专门人才。在明确了培养目标后,学校和院系还要主动将其作为一个亮点进行推广和宣传。比如,积极和一些幼儿园签订用人协议,向地方文化部门主动推荐等,尽可能让这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得到最大发挥。与此同时,这项学习也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教师同样也是学习者,教师要借助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对地方文化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包含其起源发展、文化特色等,也可以进行田野采风、艺术创作等,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采用灵活形式

传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定,以讲述为主,在一些技能教学中则采取讲述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教学进程,保证教学按照计划进行,但是弊端也显而易见,即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不利于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所以,在将地方文化这一新的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后,必须要辅以新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地方文化所具有的审美性、创造性和文化性等特点。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地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依托于特定情境的,在讲解完某一种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后,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带领学生前往这类文化的发源地进行田野采风,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也可以采用工作室模式。可以由教师牵头,按照自愿报名原则,组成某种文化的工作室。工作室一边要开展日常教学,一边要开展实践和科研活动,如参加田野调查,举办公益演出等。特别是针对一些传承和发展境遇不佳的地方文化,更要进行专项研究,并对成果进行充分展示,拉近其与当代人之间的距离。还可以采用“互联网+”模式。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当下,几乎每人都拥有智能手机,使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学习地方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对互联网技术予以充分运用,通过微课、即时通讯工具等,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是保证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式,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必不可少。首先,学校要制定出科学的学分计划,学生修满学分后才能结业,以硬性规定的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其次,学校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革新。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是评价主体,量化评分是主要评价方式。评价不及时、不细致,难以体现出评价应有的作用。在地方文化这项全新的教学资源面前,要充分做到评价方式的变通和灵活。比如,改变传统的做试卷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发现和创造,比如撰写调研报告、制作手工艺品、举办专场演出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更要予以帮助和指导。又比如,引入学生自评环节。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个自我审视、反思和肯定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缺少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而自我评价则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空间,阐明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样既能够避免一些误会,也让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感。此外,在地方文化教学中,还可以引入受到普遍好评的成长档案袋模式,教师为学生制定一个档案袋,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经历、成绩和心得,档案袋由师生共同填写,力求翔实与客观。档案袋可以作为重要的复习材料,便于今后进行针对性地完善,同时,档案袋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成果,是学生学习地方文化的重要见证。

(五)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其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将对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从当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但是,在面对地方文化时,因为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所以,教师同样是一名小学生。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地方传统文化知识和相关能力。首先,学校要针对这项工作定期举办培训和学习活动,如邀请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举办讲座,为教师拜师学艺牵线搭桥等。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多元化和多层次两个要点。多元化是指要打破以往各类培训中单纯讲授的方式,将新媒体教学、田野采风、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熔为一炉,营造出一个立体化的学习氛围,教师全方位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地将原本略显枯燥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升学习效率。多层次是指,针对教师的培训不宜按照一个标准一刀切,而是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个人意愿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平台,鼓励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使他们成为准传承人。其次,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他们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一种素质和能力的扩展,而是一项文化责任和义务。一方面教师要与学校做好配合工作,积极参与到各种培训活动中;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对地方文化进行专项学习,如研究某种文化发展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的制作技艺等,这除了有利于教学外,还可以在学生面前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当教师成为一名“地方文化达人”后,整个教学活动也就具备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