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传承、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信仰的重要依托与精神传承的灵魂,是构建全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尝试在融合建设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繁荣。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发现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元素,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汲取文化自信给予高校师生的精神力量,可以更好地培育高校师生的文化归属感,提升高校师生的文化认同感,增强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在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思索如何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建设方式方法,具有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明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与任务,提升高校综合办学水平,进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品牌化、项目化建设不足。某些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认识不到位,建设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顶层设计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缺少系统性、连贯性规划。部分高校在二者融合过程中存在内容程序化、雷同性较高的现象,融合的方式与载体缺乏特色、新意与创新性,开展的形式与宣传手段较为陈旧,没有形成与高校特色相匹配的品牌化、项目化运作,吸引力不足,从而导致师生参与度不足,无法取得校园文化建设沉浸式育人的预期效果。[2]

1.2高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认识不足。(1)部分高校尤其是专科性高校开设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较少。课程结构以各专业课程为主,目前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较为单一,主要为“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也开设书法、绘画、武术、戏剧、太极拳等普及性选修课程,但选修课程学分比较少。[9]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类深入讲授的体验式课程、线上课程开设较少。受限于学科专业的不同,大部分高校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自身专业的探索上,文史哲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如何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不多、认识不足,主动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育的力度不够,课程思政效果不明显。(2)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也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学生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不积极、不端正,认为学习诗词歌赋、古典名著等传统文化书籍没有直接的现实效用,通过主动学习、辨析义理进行的体悟和笃行不足,“易知难行”“只知不行”现象比较普遍。加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较快,大学生群体中碎片化阅读、“快餐文化”盛行,出现远离文字、关注短视频的趋势。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不足,思维趋向碎片化、形式化、表面化、娱乐化,难以切实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内容、思想高度与深度,不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融会贯通地明辨笃行,导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不佳。

1.3新媒体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导向功能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得到传承。高校范围内传播手段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5]目前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多为高校“双微”平台,官方媒体大多为政务媒体,“双微”话题的主动性与联动性不足,没有形成校园新媒体生态矩阵。从整体来看,在师生中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建设系统工程中有效提升文化建设的水平,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加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面没有实现有效融合,对师生群体没有形成有效的文化导向。[7]

1.4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仍然占有市场,时常会沉渣泛起,社会上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认识不清的现象,存在用孤立、片面等非科学的态度解读传统文化的现象,在网络空间中还存在娱乐化、戏虐化、极端化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象。个别别有用心者会忽视、歪曲、贬损、否定、抹杀乃至颠覆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不断消减社会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归属感,不断冲击社会民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这些都直接导致某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明显退步。[9]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利用线上、线下渠道获取的各种知识量极大增加,但是受不同程度的的影响,加之错误思潮的入侵,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下降,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在下降,必然会造成历史、文化、精神传承的割裂。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是一项有目的的、有规划的逐步统筹推进的工程,二者的融合是沉浸式的呈现过程,是潜移默化的立德树人过程,是多方合作协调推进的过程。

2.1统筹规划,健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障机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一项工作,需要统筹纳入学校的综合发展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要有计划、有组织、有层次地推进。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主管机构或部门,统筹设计、协调推进相关领域工作,明确校院两级不同工作机构及其自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不同层级、纵向领导与横向发力相协同的工作局面;要建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6];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形成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日常管理规范;要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尤其是擅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教师,积极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工作中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全员育人的长效机制。[8]

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教学科研相结合。(1)要努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教师群体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根据各自授课课程的内容与特点,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通过有效方式方法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与人文资源,推进课程思政的落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2]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利用线上网络平台,逐步创造一种新型的人文艺术通识课、体验课、线上课,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引导大学生接触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敦促他们走进经典、了解经典、阅读经典、欣赏经典、感悟经典、崇尚经典,培养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2)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科研。依托学校现有相应的研究机构或项目基地化建设,组建不同的科研团队,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加强以传承项目为导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有条件的高校还结合校情校史、地方文化,编写具有高校特色、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校情校史读本、地域文化读本。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研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在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清楚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好、宣传好、转化好、应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价值、内涵、形式与手段,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2.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相结合。通过强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让师生浸润在浓厚文化的滋养中,实现师生在价值观上同心同德、在方向上同心同行、在行动上同心协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深入调查师生的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围绕需求有侧重点地稳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将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相结合。根据师生文化需求内容与层次的不同,通过开展多手段、多角度、多层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展示、转化活动,从单向式向多项式不断尝试,营造校园文化沉浸式、环绕式、全景式的建设氛围。[11]重视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媒介的互补与融合,可以利用校内传播传统的媒介,如广播、校报、刊物、海报、主题展览、展板等,也可以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学生易于接受的、符合学生特点与时代特点的方式在校园范围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如话剧、歌舞剧、音乐会、网络站点、文化工作室、“两微”平台等,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10]重视培养网络信息员、学术名家、文化名师、骨干队伍建设等,发挥网络力量,及时发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面的看法与见解,通过网络回应师生关注的问题,讲好校园故事、中国故事,使师生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深度和广度,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融,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规范作用。[7]

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个人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塑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躬行实践”加深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认知,促使其实现由浅层次感性认识到深层次理性认识的转变,既宣传又传播,体验文化传播、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新的意义,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入地看待国家的方针政策,体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使他们拥有更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高校可以利用各种契机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高校校际之间,高校与社会团体、机构之间的经验与成果交流,创建各种实践平台,通过调研、考察、宣讲、展示交流环节,促使学生做到由观察到体会,再到传播,由理论认知到美德践行,增强影响力、提升感召力、激活生命力。[2]

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物质建设相结合。校园物质环境与师生学习生活休戚相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与物质基础。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要注重人文精神在实物上的融入与体现,用发散性、创新性、抽象性思维设计、打造、展示校园文化物质建设中所蕴含、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积淀、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层次、增强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要注重地域特点,结合学校的历史与传统,对校园文化物质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有重点、有特色、有区分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物质文化格局。[10]尤其要注重校园景观和各种设施建设的文化元素展现,这是最能直观反映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质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物质因素,重视赋予物质文化建设的传统文化内涵,寓物于美、寓物于意,在布局、命名、造型等细微环节反映出高校的人文精神状态和校风校貌,增强校园物质文化的价值引领。[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总结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种精神。时代价值的最终衡量成效之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内化程度和外在表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化、长期化、深入化、创新化,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唤醒高校学生的文化意识、民族意识,认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精髓、道德精髓,不断尝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内在素养,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

作者:郭金玲 单位: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