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改革探析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改革探析

摘要:高校是文化传承艰巨使命的“执行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第一课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仅是出于传承民族文化精华的考虑,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必要举措。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表现出课程效果不佳、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有效衔接、融入过程机械化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根本,找准二者的融合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融入

曾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深厚的力量”[1]。这不仅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来源的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向我们阐释了新时代如何传承优秀文化精髓。高校作为培育国家希望的主阵地,理当秉持着文化育人的使命前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是对国家政策号召的积极响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时代育人要求加以传承;还是增强大学生的传承认同感,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举措。这样既打好了文化自信坚实的根基,又使得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了深厚持久的力量源泉。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需要。曾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浇灌”青少年必不可少的“养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各种专业素养人才的输出基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之一,应克服自身针对性不足、实效性欠缺等问题,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紧跟党的领导步伐,把握改革的方向。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为高校育人机制提供新的契合点,增强了思政课的理论性,使其具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支持;还提高了高校思政课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拓宽知识背景、视野,从而推动课程目标的完成,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提高思政课的理论高度,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培育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新时代下,各种意识形态交流碰撞,争夺文化话语权,抢占意识形态高地的竞争愈演愈烈,对我国的主流思想产生影响。加之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偏离、传承弘扬手段滞后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群体往往认同感薄弱,缺乏自觉的文化保护意识,进而无法在情感上、行动上保持文化自信。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深刻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文化底蕴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内在精神品格也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二者相融,能够成功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内在文化涵养,提升其文化自豪感。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

(一)育人目标具有相通性。曾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培养人的理论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大的育人功能,并进一步凸显了思政课在秉持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上,培养新时代合格青年、合格接班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是潜移默化地使人们秉承家国情怀理念,把自身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兴盛繁荣紧密相连,培育对社会有用的文化。因此,二者在育人目标上具有贯通性,在价值观念上具有一致性。

(二)内容具有耦合性。剖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之间存在契合点。如辩证法思维与“揠苗助长”、团结友爱互助道德品质与“孔融让梨”故事,这都在例证着二者内容上的耦合性。并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强调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家的整体利益至上具有一致性,彰显了融入的重要理论保障。

(三)二者融合具有良好的政策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了一系列重大的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放在了重要位置。从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到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再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生命线”理论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时期。同志在继承和发展党的“生命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3],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出来。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纲要中亦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结合。这些政策的出台、策略的号召,都为二者融合的可行性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

(一)思政课自身要应对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课程教学存在着“内卷化效应”,即经济学意义上的长期从事一种工作,但没有任何的效果以及改观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当代我国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存在着这些挑战。首先,教学内容和主旨泛娱乐化、空洞化。为响应国家思政课改革的号召,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但出现了“为了新而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教师为博得学生出席率、抬头率的提高,采取娱乐化的教学手段,大量运用当下流行语进行教学,而忽视课程学理性内容的体现,导致定性阐明较多,但缺乏实证举例,无法使学生得到情感、价值观上的认同,从而漠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盲目“西化”。其次,教学形式随意化。高校思政课大多为大课堂教学,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兼顾,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模式一元化,变相消解了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再次,思政课教师传统文化理论素养缺乏。教师是思政课的主要组成人员,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着专业素养缺乏、专业知识背景混杂的缺陷,加之其教学设计随意性,导致不同程度上思政课实效性的缺失。最后,人文教育的缺乏。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德育与人文素养教育两大任务,但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尤其是工科院校,这就造成了教化和文化的分离,没有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的协同效应。

(二)融入过程中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在融入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首先,二者融合过程流于形式,缺乏合理的教学组织工作和教学设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安排部署中,只注重形式的融入,而忽略内容的本体基石作用。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占比,融入情况与实际效果存在差距。其次,融入的手段和方式简单。当前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仍是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方式,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创新教授方式,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视,而使得学生无法增加对本门课程的认同。最后,融入管理规章制度不规范。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时监控具有一定的难度,因其考核机制不健全,考核手段仍为传统行政部门的常规检查,对大学生课程掌握理解情况的评估只建立在考试这一单一手段下。而且多校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不足,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建设而一味追求实用性学科建设,也使得融入过程面临着挑战。

(三)二者无法有效衔接。综观二者的融合过程,存在着过于机械化和脱节的现象。体现在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易出现“话语失真”的现象即融入话语转化的过程中,新话语非全面或近似反映原初话语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转换后的新话语与原初话语内涵相悖的现象,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旨思想单一化、过度阐释化现象的出现,造成新话语根本性错误的出现,即所谓的“话语失向”。这些错误现象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二者缺乏衔接点、融合的效果欠缺等问题。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依时进行改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扎根于社会发展状况,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高度凝练,是文化的内核,因此高校要注重德育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的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使德育思想充分发挥示范、教化的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内在素养和家国认同感。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融入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要考量因素,有针对性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合理地融入。并且还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深入发掘其他课程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借鉴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打破学科界限,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协同体系。

(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曾说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定层面上指出了办好思政课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在课程讲授中,思政课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主要考虑因素,围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来开展教学。其次,夯实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理论功底,加强传统文化类素养的研修,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与传统文化素养辩证地结合,打造综合型高素质教师。除此之外,加强多学科背景素质人才的引入,充实思政课的教师队伍。最后,加强教师教学设计理论功底,课程设计多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实行“对话式教学”,摒弃单向教学方式,与学生平等交流,促进其对知识的掌握。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单调,单凭教师讲授无法有效增强大学生对此课程的认同感。因此,面对国家思政课改革政策的需要,要开拓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要使教学方法模式‘新常态化’,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实际、教学内容不拘一格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首先,坚持理论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实践过程,将课程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加强第二课堂的训练培养,积极组织爱国主义运动、德育精神培养等文化传承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感,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创办弘扬网站,开设学生创新参与板块,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网络传承活动中来,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最后,为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乏的现象,应改革传统教学考核方式,加大对传统文化内容考核的力度。如在整体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课外爱心时间的考核,考核问题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运用考察。

(四)加强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在校园中,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建筑物造型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个角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如建设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建筑或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长廊,即在学校的教室以及走廊处张贴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标语、名言,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化的作用。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还要加大新媒体部门对此的宣传力度。利用校园的舆论环境,通过精神层面的渗透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新媒体部门也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实时监控,开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种形式的网络活动以及网络思政活动,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手段,建立正确的优秀传统文化舆论导向。

(五)找准融合点。针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过程中的问题,找准二者的融合点。如共产主义理想与“天下大同”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兼爱”思维的融合等。除此之外,要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完善,找准二者培养目标的融合点,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的继承人和坚定文化自信的传承者。

(六)构建“责任共同体”。促进融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的协同合作。教师是课程取得进展的关键因素,具有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作为立德树人、培养优秀传承人的主阵地之一,应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思政课教研组,教育经费投入彻底,并处理好与教师的合作关系,与教师密切配合。社会环境是“责任共同体”中的另一方,是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主要背景因素,社会整体环境态势的发展,影响学校传承政策的制定和弘扬工作的进行。因此,三者应协同发展、积极配合,承担各自的责任,促进融合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任虹励 单位:燕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