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哲学论文范例

体育哲学论文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1

中国哲学本体思想下的翻译本体探究

不同的翻译学家对翻译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认识。自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后,翻译研究的领域由内部转向外部,研究的视角由原文转向译文,研究的方法由规定转向描写,研究的重心由语言转向文化、认知。除了翻译界以外,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也把目光投向翻译研究,翻译的领域越来越大,翻译是什么变得越来越模糊,如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重写,翻译是操纵,翻译是叛逆,翻译是解释,翻译是文化行为,翻译是政治行为等不一而足。弄清翻译是什么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形而上的哲学高度探讨翻译本体问题。

中国古代农耕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在人们眼里草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依靠的最根本的依靠。《诗经》的《大雅》中有“: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这里的“本”的含义是指草木的根、干。逐渐在有的典籍中,逐渐出现了用草木的根本比喻社会人事的说法。《庄子知北游》中说“: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顾;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悯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根本。”这里的根本具有天下万物根据的含义。“本”还有事物的根据、根基或主体的意思。如《论语学而》中:“君子务本”。对“本”的重视,是农耕社会中哲学研究的一个特色。“体”的最初的意义是身体,人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能近取譬”是中国先哲创建的哲学范畴和建立哲学体系的基本方法。所以哲学家十分关注与身体直接相关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首先与人对自己的直接体验有关。《礼记大学》中说“:心微宽体胖”。《论语微子》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除了指身体之外“,体”还有“实体”“,形体”,“形状”“,卦形”“,卦状”的意思。《易经系辞上》有“: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本体”二字,很早就出现了,大量使用是在宋明理学中。其最初含义是“本来面目”“,本来状态”。后来“本体”的含义扩展为“根本性状”“,根本依据”“,根本源泉”等意义。唐代佛教经典《大日经》中有:“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这里的本体已经超越了有形的事物而进入了无形之境。到宋代“本体”已经成为哲学界普遍通用的范畴。张载在《正蒙太和》中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这里的“本体”指天下万物本来恒有的状态,具有最抽象最普遍的哲学范畴的基本属性。中国哲学中“,本体”含有“最高”“、最根本”、“最重要”的意思,指无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来状态。

东晋僧人道安,他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中指出,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在道安看来,佛经翻译必须要“案本”,而何为“本”,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道安认为,翻译的目的正是因为人们不通异域之言,因而需要译者传达,使其通而晓之。由此看来,这个“本”指的是经文“大意”。然而,从道安的“五失本”的表达来看,“本”又可以说是包括了内容、形式及文体风格的。一“失”指经文形式的更改;二“失”指经文文体风格的改变;三、四、五失指经文内容的删简。可见,道安对“本”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他的同代人,他在对翻译之“本”的阐释中不自觉地把内容、形式、风格和意义结合了起来,认为它们都是意义的组成部分。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先进的观点。这样,形式、风格、内容和意义的关系构成了翻译的本体论即“翻译是什么”的论题。然而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中国哲学在没有发展到对本体有着充分认识的时候,道安没有能从正面找到翻译的本体,而是从侧面指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他不拘泥于字面形式,而且追求翻译内容、风格,抓住了翻译的“根本”,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对“根本”的重视。而近代的钱钟书先生饱读诗书,深谙中国国学之道。在中国哲学对本体有充分的认识前提下,钱钟书先生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翻译是什么即翻译的本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化境”。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transmigrationof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从钱先生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翻译本体的理解与中国哲学中“本体”的解释不谋而合,翻译的本体就是翻译无形而永恒存在的本来状态。无论“化境”能不能达到,“化境”就是就是翻译的本来状态。在中国哲学体系下,本体是无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来状态。翻译的本体是“化境”,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理想状态,根本状态,本来状态。但从实际翻译来看,受源语和译语差别、文化知识等等因素的影响,会有道安说的“五不翻,三不易”现象,“化境”很难或者根本不能实现。“五失本,三不易”从侧面体现着翻译的本体。而说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重写,翻译是操纵,翻译是叛逆,翻译是解释,翻译是文化行为,翻译是政治行为等等,都是翻译本体的具体化,是本体的某个方面。

认知视域下翻译客体探究

从字对字翻译,意对意翻译,到动态对等,文本类类型,再到最佳关联,翻译的对象由最初的静态语言现象,到重视读者反应,到被视为跨文化交际行为,这体现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由对世界(客体)的认识,深入到主体的认识,再到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翻译活动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不断拓展,翻译理论也经历了由文本为中心到读者为中心,和文化的转向,认知转向。翻译的客体大概由词、意义、意义及其语用范围、意义及其文化、意义及语篇发展到概念内容及识解能力。翻译的客体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受人类认知水平的决定,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结果。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活动,各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和特点,现有的翻译理论都是以某两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虽然语言不尽相同,但是语言背后的人类认知本能是一样的。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在翻译理论呈现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局面下,认知视角为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p#分页标题#e#

罗马时代的“字对字”翻译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人们用拉丁语最贴近的语法对等语替换希腊语的每一个单词。这样,罗马人阅读译文时可以把希腊原文与拉丁译文逐字对照。这与当时人们对希腊源文的崇拜、敬畏有关,也与当时的翻译范围狭窄有关。当时翻译仅仅局限于经典著作和宗教文献翻译。“字对字”的翻译方法将单个的字词作为了翻译的客体。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和公元4世纪晚期的圣哲罗姆提出了“意对意”的翻译,将“字对字”的翻译客体拓展到了意义,包括语言的风格和力量。奈达将翻译客体拓展到意义及其语用范围。奈达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以及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理论获得启示,并借用其中的概念和术语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功能主义学者霍尔兹-曼塔利将翻译视为涉及文化转换的“信息传递综合体”。哈蒂姆和梅森的研究考虑到翻译的语用和意符层面,以及各类话语和话语所属不同社会的社会语言和意涵问题。认知视角下,翻译过程被视为有源语文本触发的心理场景的激活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或刻画该场景的目的文本的选取。翻译的客体是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

翻译客体的不断演化,从不同侧重点强调了翻译主体指向、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某一方面,如形式、意义、文化、语篇等等。而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将这些方方面面全都涵盖起来,实现了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的译文就实现了形式、意义、文化、语篇等等方面最大程度上对源语文本的心理场景的激活。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是认知语法的两个术语,可以被借鉴到翻译理论中。概念内容由一系列的认知域组成的,识解能力是人们用不同方式描绘或构建相同场景的能力。认知学法学家兰盖克认为语法认知观必须建立在语义之上。翻译同样要建立在源言语和目的语语义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础上。兰盖克指出意义是概念化的结果,概念化指的是心理经历的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对物质的、语言的、社会的及文化的等经历的理解。但他也强调对语义结构作完整及确定的描绘是不现实的。语言意义都是开放的,在范围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意义要依赖语境及对世界的百科知识来理解。语言的意义不是自足的或界限分明的成分。意义建立在概念化之上,建立在人类的世界知识上。意义包括语义内容及人对该语义内容的识解,而识解的方式各有不同。意义是内容和识解作用的结果。认知域给我们提供了内容,认知能力给了我们识解。一个语言表达的概念内容是由一系列的认知域提供的。认知域构成意义的基础,但它们本身却不是语言表达的意义。作为认知主体,人们可以强调不同的认知域,其结果是同样的客观事实不同的语义表达。在翻译理解原文和译文输出时,对不同认知域的强调通过识解的不同维度的侧重来实现,寻求译文最大程度上对源语文本心理场景最大的激活。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2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阵地

从哲学教育活动的宏观层面来讲,教师与学生是主客体的关系,教师作为主体承担着制定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任务,学生作为客体接受教育制度的安排。这种主客体关系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制度实施中,课堂教学对教育效果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是双主体的关系,教师的主体性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实现自我教育和主动教育。哲学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学生的参与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具体来说,教师要大量运用启发式、问题式、案例式、辩论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注重从经典的问题、案例或者有争议的观点出发,组织、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与讨论,以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师生智慧的碰撞与情感的互动,为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烂熟于心,有系统、有组织地围绕学生,把握好教学环节,这是师生互动的前提。在互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问题的提出者,而教师则是解决问题的引导者。其次,引导的过程要注意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舞学生和鞭策学生。实践证明,建立在平等信任、尊重理解基础之上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创设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进步的教育情境,还能在彼此理解和沟通的良性互动中达到精神的愉悦和生命意义的分享。要注重于创造,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继而引导学生展开哲学探究和反思。再次,问题的设计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是师生互动成功的关键。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既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又不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如在讲到道德哲学中有关善恶的问题时,要结合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明星“诈捐门”、陈光标的“裸捐”以及“郭美美事件”等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善的本质与善的原则;在讲到人生哲学中有关人[摘要]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哲学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在“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指引下,生价值问题时,就女大学生“宁做二奶,不嫁80后”“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单车后面笑”等言论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人生选择等。最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对教师的职业修养要求很高。教师个人的学术水平、思维方式、沟通技巧和人格魅力等综合因素决定着师生互动的效果和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哲学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德行、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比较透彻的人生感悟等,教师体现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提高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任务驱动与社会体验相结合,打造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桥梁

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曾提倡“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回归生活”即“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这是哲学教育目标的本质所在。实践教学既是巩固与深化哲学理论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哲学教育回归生活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和参观体验相结合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参观考察、现场体验中培养主体意识,锻炼思辨能力,领悟知行合一,确立价值取向,继而提升哲学素质。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通过专题研讨和社会调查的方式,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师再现式教学转变为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学生探究式学习,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用学生比较关心的、与哲学理论相关的现实热点与焦点问题组织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每一小组指定或自由选择一个任务,利用课余时间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对研究和调查任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纳、总结提炼,通过相互协作与交流,完成对研究和调查主题的初步论证,之后形成成果以课件方式在课堂中予以展示、讲解与答辩、交流与讨论,最后由教师给予总结或点评。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哲学是对人生终极性问题的探索和反思,研讨和调查题目的设计应符合哲学引导学生透过生活世界中事物和现象的表面,思考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终极性的哲学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追问的特点。如通过对“人造美女与美的本质”“山寨文化与创新“”善心与善行”“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2012’与天人关系”等专题任务的研讨,训练学生对人生终极关切的思考,培养学生批判与反思的理性精神,实现哲学教育之目的。另一方面,哲学教育本身就是思想的创造性的交流和对话。课题展示过程中,当学生展示完自己的作业任务后,其他学生与教师的盘问、诘问、反馈与评价显得非常重要,智慧的火花是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才能产生的,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探究乐趣的体会,要在交流与对话中才能得以加深。社会体验是实践教学的传统方式,也是象牙塔中莘莘学子贴近生活、回归生活的重要途径,注重把课堂向社会延伸,以社会为大课堂,实行开放、体验式教学。可以结合一系列校内外实践活动,如学生社团活动、寒暑假“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感受生活、思考社会、体悟人生、锻炼能力、提升境界。为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且形成长效机制,可以在校内外开辟实践教学场所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如“哲学基础”课在校外逐步建立了11个实践教学基地,每学期教师都会带部分学生去基地参观考察,近两年学生先后到顺德展览馆、顺德戒毒所、孙中山故居、广东省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考察心得都感触良多。此外,我们还将学生的心得体会编辑成册以便“存史、育人”,同时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校报和有关媒体发表,使全校师生都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迪。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3

一、罗蒂认识论中的反主体性倾向

后现代主义认为,主体是现代性的一个发明或“杜撰”,这种“杜撰”的主体自发地需要一个客体,由此导致了主客二分。后现代主义者反对主客二分其实主要是反对主体性,对主体性的超越和消解自然也就摆脱了主客二分。一般认为,这种反主体性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以认识主体为核心的反映论;反对理性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和普遍主义。这几个方面在罗蒂的认识论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第一,罗蒂认为,反二元论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这种二元论传统具体表现为“本质和偶然、本体和属性、表象和实在之间的对立”。然而,如果不消除这种二元论,就无法摆脱真理符合论及其面临的困境,也无法避免笛卡尔式的怀疑对认识论造成的危害。19世纪以来,一些哲学家认为可以通过语言的澄清来填补这种鸿沟,然而罗蒂不赞成这种观点,他强调语言不是再现客体的工具,而且认知主体不可能通过语言来再现客体。

第二,在罗蒂看来,反映论预设了主体与外在对象的符合以及做出判断的正确标准,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实体现了主体对外在世界的控制和支配,因而传统的反映论在本质上预设了真理标准的存在,进而也和权力相联系,这就为权威和独断权力的存在创造了可能。罗蒂反对把知识看成反映外部世界的镜喻式的知识论哲学,反对传统的表象主义、基础主义和反映论,认为主体性哲学必须要被终结。

第三,罗蒂反对理性中心主义,要摧毁传统的“中心”、“基础”和“原则”。他认为没有人能达到永恒的基础和绝对的真理,不存在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予人以指导的永恒原则和模式。他要消除“大写的哲学”,挑战宏大的柏拉图式精神气质,提倡“小写的哲学”和后哲学文化。

由此可见,罗蒂的认识论中蕴含着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颠覆。他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一书中指出,柏拉图主义、康德主义与实证主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致力于发现各种本质是人具有的一种本质。因此在这些传统哲学家看来,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张扬人的主体性,在人的镜式本质中去准确地映现周围世界。罗蒂认为,“心灵为自然之镜”的认识模式是完全错误的,与认知主体完全分离的客观现实并不存在,也没有永恒的本质、普遍的真理或道德法则。

此外,分析哲学也遭到罗蒂的批评。他认为分析哲学是另一种形式的康德哲学,它并没有展示哲学观念的根本变革,仍是要为认识提供一个“基础”。在分析哲学中,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再现模式不再是心理的而是语言的,然而这种模式实际上并没有改变笛卡尔-康德式的哲学气质,因为它也在致力于将一切知识与文化纳入一种永恒和中立的构架之中。分析哲学预设了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必然遵循某种恒定的理论结构或模式,这就仍然无法脱离“认知主体”、“外部实在”和“表象论”框架,只不过将认识论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代之以语言分析方法。

总之,分析哲学并未消除镜式的反映,它只是通过“检查、修理和刨光这面镜子”来提升心灵对外部世界映像的精确度。因此罗蒂认为,如果说分析哲学构成了对笛卡尔-康德式认识论传统的一种挑战,那就是一场失败的革命。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小写的哲学”与后哲学文化,试图为处于困境中的传统哲学开出疗救的药方。

二、“小写的哲学”与后哲学文化

如果将后现代主义看做一种新的哲学形式,那么它是对宏大的柏拉图式精神气质的挑战,这里不需以任何形而上学的普遍范畴作为前提或基础。因此,后现代主义并不寻求“真”或“善”的本质、人的本性与普遍真理,语言也并非要表达某种不变的实在。罗蒂认为,后现代哲学的这些观念蕴含着疗救哲学药方。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都是“大写的”哲学家,他们追问某些规范性的观念,追问“大写的”真理、善和理性,以使人们遵循这种普遍的规则,使日常的事变得更为合理。类似于这种追寻普遍性和规范性观念的哲学可被“大写”,它可以检查文化的各构成部分以某种方式认识世界是否正确,并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精确地描述实在。这种“大写的”哲学、真理、善和理性是彼此联系的柏拉图主义概念。实用主义者不主张去实践“大写的”哲学,因为它无助于我们去言说“小写的”真和从事“小写的”善。“小写的哲学”实际是一种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解释学,要与其他意识形态进行平等的解释学对话。罗蒂进而提出要以一种“后哲学”和“后哲学文化”来取代坚持基础主义与表象主义的镜喻哲学。

罗蒂指出,后哲学的出发点在于克服这样一种传统信念,即认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与某种永恒的东西建立联系,诸如上帝、柏拉图的“善”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实证主义的物理实在本身或康德的道德律等。他认为,“传统的、前实用主义的哲学充满了德里达所谓的‘出现的形而上学’,即希望发现某种固定不变的、使我们有可能用认识来代替意见的东西。”因此,只有“放弃这样的希望,连同现象与实在、意见与知识之间的对立”,后哲学以及后哲学的文化才是可能的。罗蒂强调他的“后哲学”是一种“无镜的哲学”,它代替了镜喻式的传统哲学,不再把知识看做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摈弃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无谓争论。在后哲学时期,哲学的思维并未终止,它应该以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解释学形式存在。在后哲学文化中,哲学不是文化其余部门的基础并给予它们以指导,而是与其他文化形态和谐共存,彼此促进;哲学不再体系化,而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教化哲学。每个人都不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更“理性”、更“科学”、更“深刻”,没有一种文化的特定部分可作为其他文化的衡量标准和普遍规则。毕竟在“后哲学文化”中,个体是“松散而灵活的,以感觉、情绪和内在化过程为旨归的,并持有一种‘成为你自己’的态度。”所以人不是通过追求永恒真理,而是通过不断克服旧我并努力创造一个新的自我来塑造和完善自身。这里没有普遍性规则可供遵循,也没有一个“理念世界”中的实在或“形式”让我们去追求,我们不需假定一个永恒真理的领域,也不存在绝对的关于人性的任何说明和社会道德的基础。#p#分页标题#e#

对于后哲学文化中的科学、文学和政治状况,罗蒂同样有自己的见解。其一,实证主义者十分推崇科学,但罗蒂认为科学与文学艺术应具有同样的地位。罗蒂在这里并不是要贬低自然科学家的地位,而只是说把他们当做牧师一样来看待。其二,他认为文学语言是隐喻性的,这种隐喻性意味着语言的逻辑空间永远是敞开的,具有创新性,但是文学不能替代哲学或科学,哲学也不能消融于文学,二者应互相合作,因而“后哲学”仍有自己的话题。其三,在后哲学文化中,政治是自由的,它既不是其他文化形态的基础,也无需其他文化形态作为其基础,哲学、文学、道德等不会对其加以限制。总之,罗蒂的“后哲学”不在于寻求终极真理、普遍性规则或规范性,而是倡导不同范式之间的开放和平等“对话”,以扩大交流和促成共识。

三、普遍性规则的缺失与后现代个体的困境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4

在当代西方工程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中,有三个方面,下面分别阐述。

(1)工程教育方面的问题。

该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问题、工程学位鉴定的评价标准问题以及关于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工程教育内容的问题等。

(2)理论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该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工程本体论和工程知识论。其中,传统的观点对工程本体论的理解是,主要强调工程对于社会进步起到的作用,将工程理解为科学的应用,重点突出了工程的知识性特征。一些研究者强调工程的创造性本质,通过建构论来对工程进行解释。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将工程定义为“制造”,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对于工程知识论的研究,则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研究背景、不同的语境对工程知识进行探究,主要包括工程知识的增长与工程实践的相关性、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工程知识的结构及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演化等问题。

(3)实践和伦理方面的问题。

该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工程伦理和工程方法论。对于工程设计的研究,研究者们主要从具体的案例分析入手,关注工程设计本身的实践本质,主要包括对不同工程领域中不同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对工程设计方法与科学方法及艺术设计方法之间的区别进行研究、对工程设计思维的特征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设计行为的维度出发对设计过程本质的不同进行理解等问题。西方工程伦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工程师的职业责任及历史演变、工程伦理思想、扩大的伦理责任概念的讨论及伦理自治与工程实践的全球化趋势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主要立足于工程实践之中,对于工程师的主体行为特别关注。工程方法论的最重要、最典型、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设计。

2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工程技术哲学的研究的主要问题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下面分别阐述。

(1)工程本体论。

在该方面的问题中,可以将工程理解为各种工程要素的集成过程、集成方式和集成模式的统一。有的研究者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理解工程的本体,认为它是联系着的工程的物质和意识构成的有机体,是发展变化着的工程中的人、事等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

(2)工程实践与工程知识。

在该方面的问题中,国内研究者以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研究的导向,突出“哲学家与工程师及其他工程实践者的对话”,同时重视研究工程案例,突出了工程技术哲学研究的本土化的特色。例如,程序设计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应用个体软件过程(PSP)方法进行程序设计语言的实践。个体软件过程(PSP,PersonalSoftwareProcess)是卡内基梅隆大学WattsS.Humphrey主持开发的一种可用于控制、管理和改进个人工作方式的自我持续改进过程,是一个包括软件开发表格、指南和规程的结构化框架。PSP与具体的技术(程序设计语言、工具或者设计方法)相对独立,其原则能够应用到几乎任何的软件工程任务之中。PSP能够说明个体软件过程的原则;帮助软件工程师作出准确的计划;确定软件工程师为改善产品质量要采取的步骤;建立度量个体软件过程改善的基准;确定过程的改变对软件工程师能力的影响。在软件专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初期引入PSP方法有助于尽早培养学生的工程性思考方法。

(3)工程哲学视域下各类问题的研究。

在该方面的问题中,主要包括工程教育、未来工程师素质、学科、专业、社会工程等问题,将工程技术哲学放到一个开阔的视野进行研究,从不同时期、多个视角、多个维度等分别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工程技术哲学进行研究。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就是“立德树人”,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信念、有博大情怀全面发展的人才[1]。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文科学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内在品质的表现,其内容包括哲学素养、文学素养、史学素养、艺术素养等方面[2]。体育专业大学生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践行者。长期以来体育专业重专业技术教学、轻人文素养形成已严重阻碍了体育人才的培养。因此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经济政治、历史文学、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可极大的优化体育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更能提高学生体育精神和人文关怀意识的教育。为此,本文调查研究了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以期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体育专业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查阅有关文献,并将收集到的大量相关的期刊文章进行分类、整理,为论文写作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1.2.2调查问卷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分别在长安大学、延安大学、西安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中随机发放问卷共200份,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占60%,社会体育专业占40%,回收180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有效率为95.6%。1.2.3数理统计法。运用MicrosoftExcel2003统计软件制作图表对调查结果进行平面直观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古人常说的“开卷有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养心智,在不断提升思想,丰富精神境界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2.1.1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书籍阅读情况分析由表1可看出,有15.7%体育专业大学生经常阅读有关提升自我人文素养的书籍,有63.4%的则很少阅读。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正常专业学习和训练之余,对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重视不够,大部分人错误的认为课外阅读对专业提升影响不大,缺乏主动学习人文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兴趣。2.1.2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阅读类型情况分析由表2知,体育专业大学生阅读类型单一,他们更热衷于言情武侠、休闲娱乐等刊物。分别有47.1%和43.6%的学生热衷于言情武侠、休闲娱乐刊物的阅读;而中文名著、诗歌散文的阅读仅占2.9%和4.7%,如此显著的差异不得不引起体育教育界的重视。在电子读物快速发展的当今,体育专业大学生闲暇时间主动读书多为消遣娱乐,对中文名著、诗歌散文的知识则更多存在看不懂和无兴趣。2.1.3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中国古典人文内容的认知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中国古典人文内容知道且能表达的最多的也只有25%,很大一部分知道但不能表达。能准确背出经典古诗词的仅占25%;通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占12.2%;有4.7%的学生对于名著小说竟然不知道。48.3%的学生对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人仅听说过而已。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了解甚少,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耐心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部分体育生对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浅的表象化阶段,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很多学生对于相关文学文化知识常抱有不考试不用学的心态。急功近利使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重视专业技能课,忽视公共理论课程;重视技能训练,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2.1.4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国内外人文内容认知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能准确完整表达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主要领导人的仅占10.5%;仅有13.4%的学生了解中外名画的创作者及其创作意境;能指出中外名曲的歌曲作者且了解其主题的仅占7.6%。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及思想无深入探究的主观意愿,他们很少涉猎中国历史和哲学,而西方经典则由于对其文化背景的不了解,更是不感兴趣。

2.2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2.2.1个体层面:人文素养学习兴趣长期缺失造成的不均衡体育专业的学生高考模式是专业素质与文化学习并重,大量的专业训练冲淡了他们文化课学习,导致中学时文化课学习能力较弱,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考试项目的特长进入了大学,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上大学而报考体育专业,他们热爱体育项目,过多的参加体育专业学习,不自觉的挤占了大量的文化学习时间,其共同的特点是文化素质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较低,对体育项目之外的人文科学知识了解甚少。2.2.2学校层面:专业发展不均衡限制了体育专业人文素养的提高体育专业在综合性大学属于一门交叉学科,在专业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教学中重视专项训练,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很多学生对专业课之外的学习内容则基本没有要求。因此造成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技术、技能教学,轻理论与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新时代体育人才的需求,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现象。2.

2.3社会层面:显性指标要求限制学生的学习理念

社会用人需求片面强调一些显性指标,因而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得不把精力投放到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考试上,同时专项裁判证和专项运动员等级证等相关体育专业凭证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社会对人才专业的多项性,使得很多学生认为读书还不如去学习和参与自己感兴趣或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项目,他们不愿意“浪费”在那些摸不到、无法凭证的内在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且与就业关系不大的知识学习上,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既存在着先天不足,又存在着后天教育及自我教育的缺位。

2.4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2.4.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3]。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可以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体育强国的重要使命,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勇于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团结协作的合作品质,能够树立起民族精神,形成振兴伟大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竞赛等,以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使体育专业大学生逐步感受、理解、热爱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文物馆等精神教育基地,更直观的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多渠道提升和丰富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2.4.2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专业技能的学习。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将体育元素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并将人文素质教育渗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使得专业学习、专项训练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4],依据体育学科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和运用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元素,在专业教学中体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目标,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奋勇拼搏的体育人物、顽强进取的女排精神等,鼓励激励大学生完善自己的性格,塑造更加完整的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人文姿态和非凡的人文气质。2.4.3优化课程设置,调整知识结构。在突出主干课程学习的同时,适当加大人文素养的课程,将中外人文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当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意识[5];通过开设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举办各类中外文化论坛、经典名著,音乐绘画欣赏等人文素质教育讲座,不断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气质和修养。2.4.4强化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人文科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深切领悟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乃至行动[6]。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之道。体育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素养与情操都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用良好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吸引学生、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和由浅入深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

3结论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体育教育;身体哲学;价值;词源学

前言

身体作为联系外在世界的物质实体,长期以来,“身心二分”的哲学话语割裂了身体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看成是“自然的人化”过程,而忽视了“人化自然”的能动作用。随着后现代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身体也开始被肃反和正名,预试身体转向的可能性。身体作为体育和教育的研究对象,从对身体本体的追问,到体育教育对身体外在形态的塑造,无不表现出人类对身体认识主体的本性回归。本研究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范式,探讨体育教育的哲学线索与身体价值的批判反思,对于构建当代体育教育价值体系和实践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寻回体育教育中身体之“本真”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身体教育的词源学考查与现代焦虑

1.身体教育的词源学考查

从词源学的角度,在我国古文献里主要从“身、体、形、躯”来定位身体教育。“君子之学也……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美七尺之躯……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身体教育是通过教化、修养来达到对君子之身的塑造,改变身体外在的形态结构,这种教育过程是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来加以规制和形塑,由此形成的身体观不仅存在于身体本位的物质空间,还与社会空间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1]。西方身体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腊身体术语,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把身体看成是“器官”“有机体”,身体的肉体骨架被囚禁在精神世界的牢笼之中,形成与精神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教育本身隶属社会范畴,对身体的教育自然也就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把“身心二分”聚焦到心智层次,采用“非具身性”(disembodied)[2]思维来表现身体的双重思路,身体本身表现出“缺席在场”(absentpresent)价值样态。霍布斯和福柯从社会建构的视角试图揭开身体教育的话语规则,身体作为社会教育的定位场所而存在,但尚未挖掘身体客观存在的生命态、情感态的价值取向,生命态身体的本位回归是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可是,按照这种社会思维来构建的身体教育实质倾向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和社会流动之间的内在关联,导致身体教育的缺场。

2.身体教育的现代焦虑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科学启蒙运动掀起了现代身体教育的哲学思潮,并展开对传统“身心二分”身体观的思维批判,身体教育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按照西方哲学的思维逻辑,从情绪、情感视角形成身体教育的“单向度”思维,强化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倡导教育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真正使身体教育回归生活本体,突出身体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终身学习观,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这种用体验代替认识,用生活教育取代科学教育,用学生的能力取代知识,用发现研究取代知识传授的身体教育观会导致实践理性的超越和价值理性迷失。否认身体教育的客观规律是对传统理性教育的批判,实现了身体主体的理性回归,却忽视了理性教育的价值意义,引发实用主义身体教育的现代焦虑。

二、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历史线索

1.近代体育教育的身体叙事

近代体育教育按照卢梭“自然主义思想”来建构身体思维,以“身体本能”作为立论依据,提出教育本体化、生活化主张。也正如威廉士提出的“体育即生活”的观点,把身体教育转向社会领域,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学校体育教育理论,有效提高了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体育学习兴趣,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实现了教育系统的精细化。到了上世纪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基本稳定,编排出版了一些体育教育参考书籍,使体育教育按照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执行。

2.现代体育教育的身体叙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体育教育按照苏联模式,否认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学校对学生身体教育更多转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确立了“健康第一”(即体质教育)的体育教育主导思想,注重对学生身体质量(即体质健康)的控制。按照体育“劳卫制”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的绩效模式来规制身体的教育思维,以国家意识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范式加速了身体工具化的进程。1979年,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国内体育竞赛活动日益高涨,形成了以运动技术、技能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观。进入90年代以后,以运动技能掌握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身体观,打破了以运动技术教育为核心的教法体系,开始反思身体主体教育的理性回归,形成了快乐体育、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等多种体育理念相结合的格局。

三、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价值理性

1.体育教育之“真”

求真是人之本性,把身体教育融入到现代生活体验之中,按照“人化”结构来表达情感、意志、信念的体育教育价值样态系统,都是在对身体认知基础上引发的[3]。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身体哲学思维中,都是把体育教育目标定位在引导身体发展,实现身体社会化的手段。体育教育作为一种规范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体育教育身体思维在经历效仿、引进、探索之后,从身体求真的角度来推进体育教育改革,按照“实践——反思——重建”的纵向思维逻辑法则来构建身体形象,使体育教育根植于身体求真的活动之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体育教育的价值内涵,并把这种价值归咎于个体生命的表达和生命体验的创造。

2.体育教育之“善”

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逻辑,身体教育不单单是肉体之真的物质实体,还表现出一种道德身体的伦理范畴[4]。体育教育对身体的改造按照“道德形上”的原理,通过身体形塑达到所需要的幸福和主观体验,形成改善后的自我,以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的体验过程,构建了符合道德伦理的体育教育标准。体育教育崇尚对躯体健康形象的塑造,彰显体育课程价值观的善。按照体育教育“善”的思维逻辑,建设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体系、教育评价体系。

3.体育教育之“美”

遵循美的规律来建构身体形象,形成符合审美思维逻辑的价值判断,转变传统身体哲学思维偏见,把体育教育身体观作为感性鉴赏和自我创造性形塑的核心要素[5]。理查德•舒特曼从实践层次上展开身体美学的认识,批判体验身体的方式,寻求培养和改良身体的具体路径,借助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身体的自我感官和主观体验,美化人的内在心灵情感和身体的愉悦体验,形成自觉的身体感知(审美意象)。按照客观审美规律来构建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也是体育身体教育的价值所在。

4.体育教育之“利”

身体作为物质实体,同样属于资本范畴,由此形成身体教育的功利化思潮,人们选择接受体育教育总是有一定的功利需求。教育对象体育教育参与积极性和兴趣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的达成情况,体育教育自然也就成为身体资本的积累与养成过程。按照体育教育之“利”的思维逻辑,生命态的身体被置于快乐的基础之上,以构建自我愉悦的心理空间。此处“利”之价值理性除了“功利”以外,还具有“权利”的性质,完善体育教育制度,保障教育对象拥有平等接受身体改造的权利,形成对身体尊严的社会认同。

四、结语

体育教育对身体的关注为我们呈现出体育教育思想演化生成的逻辑线索,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不同时期体育教育的身体话语,从生物性身体到生理、精神层面身体的变迁使“身心二分”对立走向“身心一元”的辩证统一。身体哲学对于构建现代体育教育价值表现出真、善、美、利的理性回归,以规避传统身体教育的缺场。近现代体育教育的身体叙事表现为体育教育对身体的改造转向身体治理,实现了身体主体教育的理性回归。体育教育的现代焦虑亟须身体教育回归生活本体,从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角度重塑身体主体,期待体育教育变革趋向理性。

参考文献:

[1]何胜保:《融摄与对话:周易哲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发微》,《体育科学》2013年第33卷10期,第93-97页。

[2]童丽平:《身体哲学视野下的体育文化反思》,《体育与科学》2015年第28卷第5期,第31-35页。

[3]刘欣然:《从身体哲学中寻找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7卷第1期,第23-27页。

[4]聂真新:《论身体与体育教育》,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第74-75页。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8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莲香教授的《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是作者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的一个理论总结。20多年来,作者一直从事的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主要是球类专项,在认真负责、高质量地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她写作了大量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论文,这既是其创造性教学工作的升华、反思与总结,也进一步促进其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全书的内容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板块:首先是体育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其次是体育文化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与高校体育的联系与渗透,最后是体育文化建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要求,特别突出了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全面培养,把人们经常提倡而很少落实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体化落到了实处。我认为《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在体育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体育文化研究在我国已经起步多年,但是由于理论视野的局限和研究工具的贫乏,一直很难深入下去,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性文化热的有力推动下,文化问题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之后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也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入。任莲香教授不仅一直关注着文化理论的研究,而且由于其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始终紧跟国内文化理论研究大趋势,在体育文化概念的科学界定、其地位作用的理论分析和特点的准确把握方面在国内实属一流。比如,《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对体育文化的分析是这样切入的:“体育文化”实际上有两个上位概念:一个是“体育”,一个是“文化”。   体育文化的复杂性首先源于这两个上位概念的多义性,只有在这两个基本点上达成共识,讨论才能进行下去。可以说对“体育”和“文化”概念的分析研究是我们谈论“体育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这样严密的逻辑分析在以往的体育文化理论研究中虽然不能说是绝对没有,但起码是比较少见。因此,任莲香教授关于体育文化的界定在目前看来是比较全面准确甚至是权威的:所谓体育文化就是在以身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竞争为特殊的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精神生活的那些方面。它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是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和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体育文化可以分为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三部分。我国体育发展的两大战略———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金牌战略———就是直接针对这三大领域的。作者在把体育分为三大块,把文化分成四层次(这是作者运用的重要文化学工具之一,所谓四个层次即文化是人化、人造、人的精神创造和人的知识结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建立起了广义的“体育文化”概念:所谓体育文化就是人化的生存方式和化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渗透到人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文化,这种文化同样也具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知识文化内涵。这正是作者研究体育文化问题重要的逻辑起点。它与以往的所有关于体育文化的研究有一个明显的不同,这就是引入了哲学文化学的辨名析理的概念分析方法,不仅深刻提示了体育文化的内涵,而且提出了较为科学清晰的分类,作者从体育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把体育文化分为古代体育文化、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三大类;从体育的空间分布,从最大的方面把体育文化分为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两大类,从中观的层次将中国的体育文化分为中东部体育文化和西部体育文化,从较小的方面把体育文化分为企业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军营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和村镇体育文化;从体育文化的内在品质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观念、体育思想、体育理论、体育科学、体育精神、体育艺术、体育道德、体育法规和体育风尚;从体育活动所依附的文化载体将其分为体育场馆文化、体育用品文化和体育影视文化三部分。科学的分类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不可少的前提,由于这种分类,使该书对体育文化的研究比其他作者的研究更加全面系统。作为该书前期成果的《论体育文化》一文被2003年第7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后引起广大同行读者的认可,被不少博士硕士论文和其他研究者引用①。   二是体育文化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面发挥了指导作用。作者认为,从体育的不同活动主体、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可以把体育文化分为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三大类。学校体育文化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文化活动过程,它主要是作为文化教育或教育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的。竞技体育文化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对抗和竞技展示身体的力与美的活动过程,从审美的观点看它更具文化艺术或艺术文化的特点,从哲学的视角看它实质上是人的本质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社会体育文化是以大众参与为主要特征,以健身健美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文化生活过程,它是社区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上的清醒认识,她自觉地运用自身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一成果不仅在于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对整个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三是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学生人文体育教育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对体育文化的分析重点在高校体育教学得到了应用,作者从第十九章开始用了八章的篇幅讨论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问题,从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谈起分别论及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人文精神、丰富个性、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的培养。论及的范围之广、涉猎的学科之多、实践操作性之强是以往类似的论著中所不多见的。我国通行的体育理论一般认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与德育、智育相配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的作者则认为,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全面塑造人的一种文化,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除了传统的工具价值之外更应该注意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所以还应该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等体育人文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据我所知,作者是国内较早关注体育人文教育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特别是在体育精神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方面,她的观点到目前仍然没有过时,作者认为,所谓体育精神就是在体育运动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体育运动本质和特点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崇高的人类精神,它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发展自我的超越精神,公平友好的竞争精神,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正是在类似这种深入论证的体育文化理论的正确引导下,作者及其同事在西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了大胆的实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不论是从理论研究的进展来说,还是就其实际作用来讲,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说《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对大学生人文体育教育做出了独特贡献。#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