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哲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体育哲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体育哲学论文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就是“立德树人”,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信念、有博大情怀全面发展的人才[1]。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文科学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内在品质的表现,其内容包括哲学素养、文学素养、史学素养、艺术素养等方面[2]。体育专业大学生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践行者。长期以来体育专业重专业技术教学、轻人文素养形成已严重阻碍了体育人才的培养。因此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经济政治、历史文学、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可极大的优化体育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更能提高学生体育精神和人文关怀意识的教育。为此,本文调查研究了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以期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体育专业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查阅有关文献,并将收集到的大量相关的期刊文章进行分类、整理,为论文写作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1.2.2调查问卷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分别在长安大学、延安大学、西安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中随机发放问卷共200份,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占60%,社会体育专业占40%,回收180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有效率为95.6%。1.2.3数理统计法。运用MicrosoftExcel2003统计软件制作图表对调查结果进行平面直观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古人常说的“开卷有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养心智,在不断提升思想,丰富精神境界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2.1.1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书籍阅读情况分析由表1可看出,有15.7%体育专业大学生经常阅读有关提升自我人文素养的书籍,有63.4%的则很少阅读。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正常专业学习和训练之余,对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重视不够,大部分人错误的认为课外阅读对专业提升影响不大,缺乏主动学习人文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兴趣。2.1.2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阅读类型情况分析由表2知,体育专业大学生阅读类型单一,他们更热衷于言情武侠、休闲娱乐等刊物。分别有47.1%和43.6%的学生热衷于言情武侠、休闲娱乐刊物的阅读;而中文名著、诗歌散文的阅读仅占2.9%和4.7%,如此显著的差异不得不引起体育教育界的重视。在电子读物快速发展的当今,体育专业大学生闲暇时间主动读书多为消遣娱乐,对中文名著、诗歌散文的知识则更多存在看不懂和无兴趣。2.1.3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中国古典人文内容的认知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中国古典人文内容知道且能表达的最多的也只有25%,很大一部分知道但不能表达。能准确背出经典古诗词的仅占25%;通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占12.2%;有4.7%的学生对于名著小说竟然不知道。48.3%的学生对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人仅听说过而已。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了解甚少,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耐心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部分体育生对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浅的表象化阶段,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很多学生对于相关文学文化知识常抱有不考试不用学的心态。急功近利使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重视专业技能课,忽视公共理论课程;重视技能训练,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2.1.4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国内外人文内容认知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能准确完整表达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主要领导人的仅占10.5%;仅有13.4%的学生了解中外名画的创作者及其创作意境;能指出中外名曲的歌曲作者且了解其主题的仅占7.6%。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及思想无深入探究的主观意愿,他们很少涉猎中国历史和哲学,而西方经典则由于对其文化背景的不了解,更是不感兴趣。

2.2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2.2.1个体层面:人文素养学习兴趣长期缺失造成的不均衡体育专业的学生高考模式是专业素质与文化学习并重,大量的专业训练冲淡了他们文化课学习,导致中学时文化课学习能力较弱,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考试项目的特长进入了大学,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上大学而报考体育专业,他们热爱体育项目,过多的参加体育专业学习,不自觉的挤占了大量的文化学习时间,其共同的特点是文化素质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较低,对体育项目之外的人文科学知识了解甚少。2.2.2学校层面:专业发展不均衡限制了体育专业人文素养的提高体育专业在综合性大学属于一门交叉学科,在专业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教学中重视专项训练,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很多学生对专业课之外的学习内容则基本没有要求。因此造成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技术、技能教学,轻理论与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新时代体育人才的需求,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现象。2.

2.3社会层面:显性指标要求限制学生的学习理念

社会用人需求片面强调一些显性指标,因而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得不把精力投放到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考试上,同时专项裁判证和专项运动员等级证等相关体育专业凭证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社会对人才专业的多项性,使得很多学生认为读书还不如去学习和参与自己感兴趣或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项目,他们不愿意“浪费”在那些摸不到、无法凭证的内在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且与就业关系不大的知识学习上,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既存在着先天不足,又存在着后天教育及自我教育的缺位。

2.4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2.4.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3]。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可以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体育强国的重要使命,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勇于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团结协作的合作品质,能够树立起民族精神,形成振兴伟大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竞赛等,以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使体育专业大学生逐步感受、理解、热爱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文物馆等精神教育基地,更直观的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多渠道提升和丰富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2.4.2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专业技能的学习。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将体育元素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并将人文素质教育渗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使得专业学习、专项训练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4],依据体育学科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和运用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元素,在专业教学中体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目标,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奋勇拼搏的体育人物、顽强进取的女排精神等,鼓励激励大学生完善自己的性格,塑造更加完整的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人文姿态和非凡的人文气质。2.4.3优化课程设置,调整知识结构。在突出主干课程学习的同时,适当加大人文素养的课程,将中外人文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当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意识[5];通过开设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举办各类中外文化论坛、经典名著,音乐绘画欣赏等人文素质教育讲座,不断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气质和修养。2.4.4强化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人文科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深切领悟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乃至行动[6]。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之道。体育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素养与情操都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用良好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吸引学生、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和由浅入深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

3结论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体育教育;身体哲学;价值;词源学

前言

身体作为联系外在世界的物质实体,长期以来,“身心二分”的哲学话语割裂了身体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看成是“自然的人化”过程,而忽视了“人化自然”的能动作用。随着后现代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身体也开始被肃反和正名,预试身体转向的可能性。身体作为体育和教育的研究对象,从对身体本体的追问,到体育教育对身体外在形态的塑造,无不表现出人类对身体认识主体的本性回归。本研究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范式,探讨体育教育的哲学线索与身体价值的批判反思,对于构建当代体育教育价值体系和实践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寻回体育教育中身体之“本真”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身体教育的词源学考查与现代焦虑

1.身体教育的词源学考查

从词源学的角度,在我国古文献里主要从“身、体、形、躯”来定位身体教育。“君子之学也……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美七尺之躯……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身体教育是通过教化、修养来达到对君子之身的塑造,改变身体外在的形态结构,这种教育过程是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来加以规制和形塑,由此形成的身体观不仅存在于身体本位的物质空间,还与社会空间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1]。西方身体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腊身体术语,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把身体看成是“器官”“有机体”,身体的肉体骨架被囚禁在精神世界的牢笼之中,形成与精神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教育本身隶属社会范畴,对身体的教育自然也就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把“身心二分”聚焦到心智层次,采用“非具身性”(disembodied)[2]思维来表现身体的双重思路,身体本身表现出“缺席在场”(absentpresent)价值样态。霍布斯和福柯从社会建构的视角试图揭开身体教育的话语规则,身体作为社会教育的定位场所而存在,但尚未挖掘身体客观存在的生命态、情感态的价值取向,生命态身体的本位回归是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可是,按照这种社会思维来构建的身体教育实质倾向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和社会流动之间的内在关联,导致身体教育的缺场。

2.身体教育的现代焦虑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科学启蒙运动掀起了现代身体教育的哲学思潮,并展开对传统“身心二分”身体观的思维批判,身体教育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按照西方哲学的思维逻辑,从情绪、情感视角形成身体教育的“单向度”思维,强化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倡导教育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真正使身体教育回归生活本体,突出身体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终身学习观,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这种用体验代替认识,用生活教育取代科学教育,用学生的能力取代知识,用发现研究取代知识传授的身体教育观会导致实践理性的超越和价值理性迷失。否认身体教育的客观规律是对传统理性教育的批判,实现了身体主体的理性回归,却忽视了理性教育的价值意义,引发实用主义身体教育的现代焦虑。

二、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历史线索

1.近代体育教育的身体叙事

近代体育教育按照卢梭“自然主义思想”来建构身体思维,以“身体本能”作为立论依据,提出教育本体化、生活化主张。也正如威廉士提出的“体育即生活”的观点,把身体教育转向社会领域,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学校体育教育理论,有效提高了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体育学习兴趣,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实现了教育系统的精细化。到了上世纪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基本稳定,编排出版了一些体育教育参考书籍,使体育教育按照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执行。

2.现代体育教育的身体叙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体育教育按照苏联模式,否认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学校对学生身体教育更多转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确立了“健康第一”(即体质教育)的体育教育主导思想,注重对学生身体质量(即体质健康)的控制。按照体育“劳卫制”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的绩效模式来规制身体的教育思维,以国家意识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范式加速了身体工具化的进程。1979年,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国内体育竞赛活动日益高涨,形成了以运动技术、技能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观。进入90年代以后,以运动技能掌握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身体观,打破了以运动技术教育为核心的教法体系,开始反思身体主体教育的理性回归,形成了快乐体育、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等多种体育理念相结合的格局。

三、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价值理性

1.体育教育之“真”

求真是人之本性,把身体教育融入到现代生活体验之中,按照“人化”结构来表达情感、意志、信念的体育教育价值样态系统,都是在对身体认知基础上引发的[3]。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身体哲学思维中,都是把体育教育目标定位在引导身体发展,实现身体社会化的手段。体育教育作为一种规范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体育教育身体思维在经历效仿、引进、探索之后,从身体求真的角度来推进体育教育改革,按照“实践——反思——重建”的纵向思维逻辑法则来构建身体形象,使体育教育根植于身体求真的活动之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体育教育的价值内涵,并把这种价值归咎于个体生命的表达和生命体验的创造。

2.体育教育之“善”

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逻辑,身体教育不单单是肉体之真的物质实体,还表现出一种道德身体的伦理范畴[4]。体育教育对身体的改造按照“道德形上”的原理,通过身体形塑达到所需要的幸福和主观体验,形成改善后的自我,以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的体验过程,构建了符合道德伦理的体育教育标准。体育教育崇尚对躯体健康形象的塑造,彰显体育课程价值观的善。按照体育教育“善”的思维逻辑,建设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体系、教育评价体系。

3.体育教育之“美”

遵循美的规律来建构身体形象,形成符合审美思维逻辑的价值判断,转变传统身体哲学思维偏见,把体育教育身体观作为感性鉴赏和自我创造性形塑的核心要素[5]。理查德•舒特曼从实践层次上展开身体美学的认识,批判体验身体的方式,寻求培养和改良身体的具体路径,借助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身体的自我感官和主观体验,美化人的内在心灵情感和身体的愉悦体验,形成自觉的身体感知(审美意象)。按照客观审美规律来构建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也是体育身体教育的价值所在。

4.体育教育之“利”

身体作为物质实体,同样属于资本范畴,由此形成身体教育的功利化思潮,人们选择接受体育教育总是有一定的功利需求。教育对象体育教育参与积极性和兴趣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的达成情况,体育教育自然也就成为身体资本的积累与养成过程。按照体育教育之“利”的思维逻辑,生命态的身体被置于快乐的基础之上,以构建自我愉悦的心理空间。此处“利”之价值理性除了“功利”以外,还具有“权利”的性质,完善体育教育制度,保障教育对象拥有平等接受身体改造的权利,形成对身体尊严的社会认同。

四、结语

体育教育对身体的关注为我们呈现出体育教育思想演化生成的逻辑线索,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不同时期体育教育的身体话语,从生物性身体到生理、精神层面身体的变迁使“身心二分”对立走向“身心一元”的辩证统一。身体哲学对于构建现代体育教育价值表现出真、善、美、利的理性回归,以规避传统身体教育的缺场。近现代体育教育的身体叙事表现为体育教育对身体的改造转向身体治理,实现了身体主体教育的理性回归。体育教育的现代焦虑亟须身体教育回归生活本体,从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角度重塑身体主体,期待体育教育变革趋向理性。

参考文献:

[1]何胜保:《融摄与对话:周易哲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发微》,《体育科学》2013年第33卷10期,第93-97页。

[2]童丽平:《身体哲学视野下的体育文化反思》,《体育与科学》2015年第28卷第5期,第31-35页。

[3]刘欣然:《从身体哲学中寻找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7卷第1期,第23-27页。

[4]聂真新:《论身体与体育教育》,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第74-75页。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4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莲香教授的《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是作者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的一个理论总结。20多年来,作者一直从事的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主要是球类专项,在认真负责、高质量地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她写作了大量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论文,这既是其创造性教学工作的升华、反思与总结,也进一步促进其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全书的内容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板块:首先是体育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其次是体育文化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与高校体育的联系与渗透,最后是体育文化建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要求,特别突出了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全面培养,把人们经常提倡而很少落实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体化落到了实处。我认为《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在体育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体育文化研究在我国已经起步多年,但是由于理论视野的局限和研究工具的贫乏,一直很难深入下去,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性文化热的有力推动下,文化问题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之后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也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入。任莲香教授不仅一直关注着文化理论的研究,而且由于其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始终紧跟国内文化理论研究大趋势,在体育文化概念的科学界定、其地位作用的理论分析和特点的准确把握方面在国内实属一流。比如,《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对体育文化的分析是这样切入的:“体育文化”实际上有两个上位概念:一个是“体育”,一个是“文化”。   体育文化的复杂性首先源于这两个上位概念的多义性,只有在这两个基本点上达成共识,讨论才能进行下去。可以说对“体育”和“文化”概念的分析研究是我们谈论“体育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这样严密的逻辑分析在以往的体育文化理论研究中虽然不能说是绝对没有,但起码是比较少见。因此,任莲香教授关于体育文化的界定在目前看来是比较全面准确甚至是权威的:所谓体育文化就是在以身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竞争为特殊的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精神生活的那些方面。它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是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和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体育文化可以分为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三部分。我国体育发展的两大战略———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金牌战略———就是直接针对这三大领域的。作者在把体育分为三大块,把文化分成四层次(这是作者运用的重要文化学工具之一,所谓四个层次即文化是人化、人造、人的精神创造和人的知识结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建立起了广义的“体育文化”概念:所谓体育文化就是人化的生存方式和化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渗透到人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文化,这种文化同样也具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知识文化内涵。这正是作者研究体育文化问题重要的逻辑起点。它与以往的所有关于体育文化的研究有一个明显的不同,这就是引入了哲学文化学的辨名析理的概念分析方法,不仅深刻提示了体育文化的内涵,而且提出了较为科学清晰的分类,作者从体育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把体育文化分为古代体育文化、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三大类;从体育的空间分布,从最大的方面把体育文化分为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两大类,从中观的层次将中国的体育文化分为中东部体育文化和西部体育文化,从较小的方面把体育文化分为企业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军营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和村镇体育文化;从体育文化的内在品质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观念、体育思想、体育理论、体育科学、体育精神、体育艺术、体育道德、体育法规和体育风尚;从体育活动所依附的文化载体将其分为体育场馆文化、体育用品文化和体育影视文化三部分。科学的分类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不可少的前提,由于这种分类,使该书对体育文化的研究比其他作者的研究更加全面系统。作为该书前期成果的《论体育文化》一文被2003年第7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后引起广大同行读者的认可,被不少博士硕士论文和其他研究者引用①。   二是体育文化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面发挥了指导作用。作者认为,从体育的不同活动主体、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可以把体育文化分为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三大类。学校体育文化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文化活动过程,它主要是作为文化教育或教育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的。竞技体育文化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对抗和竞技展示身体的力与美的活动过程,从审美的观点看它更具文化艺术或艺术文化的特点,从哲学的视角看它实质上是人的本质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社会体育文化是以大众参与为主要特征,以健身健美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文化生活过程,它是社区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上的清醒认识,她自觉地运用自身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一成果不仅在于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对整个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三是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学生人文体育教育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对体育文化的分析重点在高校体育教学得到了应用,作者从第十九章开始用了八章的篇幅讨论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人文教育问题,从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谈起分别论及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人文精神、丰富个性、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的培养。论及的范围之广、涉猎的学科之多、实践操作性之强是以往类似的论著中所不多见的。我国通行的体育理论一般认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与德育、智育相配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的作者则认为,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全面塑造人的一种文化,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除了传统的工具价值之外更应该注意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所以还应该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等体育人文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据我所知,作者是国内较早关注体育人文教育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特别是在体育精神的内涵的深度挖掘方面,她的观点到目前仍然没有过时,作者认为,所谓体育精神就是在体育运动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体育运动本质和特点的精神活动,是人的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崇高的人类精神,它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发展自我的超越精神,公平友好的竞争精神,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正是在类似这种深入论证的体育文化理论的正确引导下,作者及其同事在西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了大胆的实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不论是从理论研究的进展来说,还是就其实际作用来讲,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说《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一书对大学生人文体育教育做出了独特贡献。#p#分页标题#e#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5

一、明确通识教育理念是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前提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在价值层面上以工具理性指导人才培养,忽略了大学本身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与下游的高等职业教育相似,“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为了就业”成了人才培养唯一的指导思想,就业率成了高悬在高校领导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以至于大四成了就业年和“空巢”年,学生为了就业无心学习,到处找场子、通路子。在教学方面,通识教育则让位于职业技能教育,通识教育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附加部分。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是公共必修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重视,实质上没有得到重视;其次是课程教学急功近利,学生学习心态浮躁;再次是通识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学生只求学分、不讲学习效果;四是专业理论课负担过重,学生无法安心于通识学习。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都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对教师队伍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高素质教师的补充远远不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学校引进人才首先考虑的是急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学校高水平的人文专业教师紧缺,加剧了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象国内一流的本科高校那样积聚起一批能开设高质量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力量。四是在操作层面上,通识课程建设不到位,教学管理不严格,教学内容没有主要方位,教学方式单调,使通识教育课程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学校对实施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理念认识缺位,对通识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原意是教导人要接受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从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一个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成形在美国,它是美国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的产物。1945年7月,哈佛大学颁布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强调,通过通识教育应该帮助人们“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158国内著名学者李曼丽博士则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7根据以上论述,大学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关注作为整体性的人的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接受适于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是求得每一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使命,因此,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主要内核。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符合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与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相吻合。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基本情况与20世纪30-4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十分类似。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究竟是全面“育人”,还是功利性地“制器”,这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需要正确抉择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其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前提是高素质,然后才是应用型。一个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只有人格健康、文化修养好、科学素养强,再加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识教育可以避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专业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功利性过强的现状,培养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以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制器”,更要重视“育人”;要在组织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建设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以专业教育为根、通识教育为本,将通识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之中。

二、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发展通识教育的核心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规格必须有严格的课程体系来支撑。目前,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都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通选课)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共必修课程中占主要比例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和公共体育(一般要占40个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大学英语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些课程是无法承担通识教育任务和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公共选修课程则是天女散花式地多而杂,数量有数百门之多,课程内容没有深度,课程间没有内在联系,形不成有效支撑专业教育的课程方向,教学要求不严,导致很多学生混学分。很明显,目前所实行的公共选修课方案实际上未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体系的建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也是美国和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曾相继学习哈佛大学的经验,推出了自己的核心课程体系。但问题是,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有自身的特殊性,以教学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决定了这类学校不能盲目照搬哈佛和国内一流高校的做法。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根深蒂固的学习习惯也不一定能完全适应哈佛大学的做法。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不似哈佛芝加哥的自然科学课程多为所谓“非专业的科学课”,而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较有特色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要求较高,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8门其质量份量和严格性很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规定至少3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基于上述案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核心课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人文类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主要载体,人文精神是养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最核心的心理营养。在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已基本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应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通识教育要以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为主线,精选包括传统文化(如四书)、伦理学、文学、外国经典、中外历史、哲学等课程,通过这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生命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类课程特别要渗透中华文化传统,使通识教育内容本土化。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特有的道德理想、人生态度、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在今天仍有不容忽视的教育价值。二是要改革现有公共必修课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原因,目前的公共必修课框架还不可能有大的变动,但其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如思想道德课程可以与传统伦理教育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道德元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与介绍西方经典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大学语文可以从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它应不仅是一门语言课,不仅是为了学生考级,我们要通过大学英语对学生进行国外先进文化和精神遗产的教育。即使是大学体育课程,也可以体现通识教育的内涵。传统体育课程的目标过于关注人的生物学意义,侧重身体需求和生理需要,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心灵渴望。现代大学体育完全可以渗透“精神、道德、人格”教育,使体育课同样充满人文情怀。三是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通识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将来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除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专业教育则满足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职业要求。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知识领域上的适度宽广,强调的是横向上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专业教育则是对学生某些专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要求,主要强调纵向上的理解。作为学生,能以人文和更宽广的科学视野思考和处理专业问题,或能从精深的专业角度来观察、适应社会的变迁,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修养。学校的专业教师,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精神,把历代科学家和专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人文情怀、顽强精神,以及自然规律中的美学原则等渗透到教学中。另一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要与不同的通识课程相匹配,例如,培养建筑工程师,要学会造房子,就要学习专业课“结构力学”;房子要造得美观,就要学习美学;造的房子质量要好,不会成为“楼歪歪”,则应该学习伦理学。因此,美学与伦理学应是建筑类和艺术类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四是重视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和管理。目前大部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有公共选修课课程模块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补充。但这类课程多而杂,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管理混乱;师资基本以青年教师为主,开课质量不高;学生对选修该类课程积极性不高,听课不认真,考核不严格。因此,学校要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在建设经费上给予扶持;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对现有的公共选修课进行疏理,要按大类整合,如人史类、艺术类、科技类、经管类等,以便于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及专业特点进行选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优秀网络课程资源,以“网络课程+辅导教师”的形式充实到公共选修课体系中;要重视通识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通识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自觉意识。五是开设通识教育系列讲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设专家讲坛、系列讲座,对不同专业或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的通识教育。每位专家教授在自己熟悉的专业或相近领域内精心准备若干讲座,学校可建立精品讲座专家库或网站,学生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选择相应的讲座接受教育,经教学管理部门考核后承认一定的学分。

三、严格要求和教学方法改革是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

学习国外通识教育经验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象通识教育概念引入、通识教育课程的分类、通识课程学分的认定等。其实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精华在于它的严格的教学方式及对学生严格的训练要求。尽管美国各类大学的核心课程各具风格和特色,反映了这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历史传统,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严格的质量要求和严肃的课程管理机制。如美国南部杜克大学2008年秋学期的一门通选课“人口贸易的过去与现在”,这一课程是教师小组共同主持的一个研讨性课程,旨在通过历史研究去真实地揭露移民工作者的移民与强迫劳动产生之间的关系。课程在研讨的前十周,学生每周要阅读所有规定的资料,每周的阅读任务是150页左右,同时还要调查他们自己的研究主题;研讨的最后三周是做论文并对其他同学的研究论文进行批判。在整个研讨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两种论文,第一种论文是针对每周的讨论主题,在阅读后对问题进行解释;第二种论文是自己的一篇研究论文,要求篇幅在15页到25页之间,学生要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运用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分析某一种人口贸易现象。两种论文都要被打分,在研究论文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作研讨的主持人。所以,学习国外经验,最值得参考借鉴的是他们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而构建起来的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教学制度设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刚刚起步,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经验时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只看重通选课程的数量、不注重课程的质量。学校要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结合专业教育,精选少量“核心”课程,明确课程目标和精选课程内容;要挑选最好的老师或配备最好的教学团队进行通识教学;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来为通识教育的实施提供管理制度的保障,要制定严格的课程执行计划,加强课程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学训练,实行严肃的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标准;人文类课程要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阅读和进行充分的课堂讨论,并向学生提供全面细致的学业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6

一、关于教学选篇问题

由于《大学语文》不像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那样有足够的课时展开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与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选篇上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古”“今”“中”“外”全都涉猎,虽然“古今中外”都重要,但相比之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更值得重点学习。理由如下:

(一)重点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可以切实关联一定的中医文化教学。

今日之中医看似与其他学科毫不相干,事实上,在传统文化大背景之下,共同的滋生土壤,决定了彼此之间具有许多共融的理念和规律。自然,关注古典文学作品,必定能够深化学生对中医相关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医儒同源”这一既定历史社会现象之下,不难看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中医强调救死扶伤,以“仁术”救人,可见二者的道德观念是等同的;再从细节来看,孟子有“扬汤止沸,沸益沸,不如釜底抽薪”之语,而中医治症八法中有“汗、吐、下”三法,显然二者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相似之处;儒家强调等级制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中医开方用药则有君药、臣药之别;又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与中医“若要身体安,三分饥与寒”的关联;周敦颐“出污泥而不染”与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犯”的关联等等。中医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尤其儒释道三家思想作为华夏民族精神骨髓的主体部分,在中医范畴之中当有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体现,华佗兼通数经,孙思邈善言老庄,晓百家之说,朱丹溪则直接化用宋理学观点开创“滋阴学派”。此不赘述。基于此,这种关联性教学模式,抑或更能充分体现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特色教学,关键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先秦作品应作为源头与标杆,给予更多关注,其次才是汉唐及宋。

溯源中医,先秦乃其源头。这一时期是华夏历史从原始社会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则昭示文化的空前交融发展和繁荣,中医有关阴阳五行等基础核心理论就是在这一特定时期逐步确立和建构体系。反言之,如果没有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渗透,没有这一时期空前繁荣碰撞和交融的文化作为其存在的基石,今日之中医就不可能因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而愈久弥香,并以有别于西医理论体系的独特思维模式在今日世界医林中大放异彩。故此,关注先秦作品,必定能够在一定层面深化学生对中医相关理论和学术的深层次掌握和理解。

(三)对选篇的讲解,重点做到“点”“线”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力图把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相对重要的几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都讲到,如众所周知的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庄子,汉代司马迁,唐代李杜、韩柳,宋代欧苏,元代关汉卿,明清罗贯中等。所谓“线”是指梳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传与变,如司马迁《史记》与唐韩愈古文运动,与宋欧阳修“诗新运动”,与明前七子“复古运动”,清“桐城派散文”运动的关联;如先秦“诗经”与“汉赋”、魏晋玄言、唐诗宋词之关联等等,让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递相繁荣。在此基础之上,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尊重,对中国古人的尊崇,由此催生对滋养这些经典文化的华夏土地的尊重与热爱,实现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在当今科技条件下,学生拥有众多的渠道来接触与了解现代文学作品,并且学习阻碍不大,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完成学习讨论,没必要占用有限的课时数。

二、大学语文教学应该适量加入文字学的内容

传统大学语文明显对文学文化层面倾靠过大,因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最大特色——象形字。按照今天世界通用文字学教材的说法“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中国汉字的定位往往也如此照搬,这是很不负责的。陈寅恪先生有言“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如此说来,汉字的定位应该是“汉文化的生动载体”,而非仅仅符号那么简单。所以,极有必要给学生加入一些汉字“音”“形”“义”的文字学基本教学常识,如“爱,繁体字为‘’小篆为,形声兼会意字,篆文从?(脚),从(惠爱),会心有所系而行徘徊之意。”;“女,甲骨文为象形字,是一个跪跽的人形,很直观再现古人家居的坐姿,双膝着地而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不似现代人坐在凳子上。”;“取,甲骨文为,会意字:从又(手),从耳,会(抓到野兽或者战俘时)割下左耳之意,“取”字的构形反映了古代的一种习俗,狩猎或打仗,以割下战利品的左耳来作为记功的凭证”。而且,面向中医院校学生,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尝试做一些中医和汉字关联的思考。否则,“多年来,《医古文》‘汉字’部分的教材编写模式一直与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相关部分区别不大。……,那么在中医院校中开设如此雷同的‘汉字’内容,意义何在?”汉字作为汉文化的主要载体,理当对根植浸润于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中的中医有一定侧面的多角度体现。有关汉字字形字源的讲解,不能不涉及到繁体字教学,所以有必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识繁写简”,即可以逐步在板书过程中加入繁体字。大学语文是否要求学生做到识繁写简,或许是个有待争议的问题,但对于中医院校而言,或许就不存在了。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医古文》教材本身就是繁体字印刷,有鉴于此,在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补充适量繁体字教学,更显得重要,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古医籍,本来就需要以识别繁体字作为基础。总之,通过汉字“音形义”的文字学常识,让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开始思索自以为早已熟知的汉字,原来蕴含如此丰富,由对汉字的熟视无睹转变为思索探寻,逐步产生兴趣,并在兴趣中产生感情,由对汉字的感情加倍触发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喜爱,最后顺理成章达到对祖国的热爱。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与习惯

亚圣孟子有言“诵其诗,读其书”,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无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的声韵之美,还是“庄子”的调和其声、孟子的浩然正气、韩愈的为文多变、桐城派的因声求气……都需要从朗诵之中品味传统名作口头刺激带来的别样美感。虽然诗文吟诵在中华大地上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因古代没有录音技术,书面符号形态的音尺音谱又无法记录,所以从汉儒、唐宋八大家直至清朝桐城派古文,均无吟诵声音资料传世。吟诵这种教学形态在延续了几千年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受到强烈冲击,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传统读经教育的中断而使得吟诵寂然中止。有幸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录制了他吟诵古诗文的胶木唱片,留下了吟诵教学的宝贵资料,证实了吟诵教学有助于培养语感、体验品位、养气注情,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现代的大学生,习惯于大声朗诵英文单词和课文,却很少愿意诵读古诗文。笔者通过分析诗文的用词用句、情感脉胳、起承转合、平仄起伏……让学生投入到作品情景之中完成朗诵,在朗诵之中培养学习兴趣,培养举止气度。如上,大学语文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寄予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辅助,尤其近几年由于医患关系日趋恶劣所发生的诸多医患纠纷,深层次暴露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而这一素养恰恰又是医务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其实,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本就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与基石。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不起来,人文素质是无从谈起的。与素质课、哲学课、史学课、伦理课、艺术课等相比,大学语文课才是最好的人文课程。要孕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开好大学语文课;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必须开好大学语文课。笔者多年教学证明,选篇恰当,教学点线结合,加入一定量的文字学教学内容,培养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与习惯,在这几项教改措施下,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热爱将会变得水到渠成,这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成效斐然。在严格遵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下,把上述改革思路具体融入具体教学中,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大增,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点,而且拓展了知识范围,自觉把兴趣拓展到中医知识的学习之中。大学语文对于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均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

作者:李荷莲 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第二篇:体育强国战略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1体育强国文化强国

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体育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套用上述理论,王智慧认为竞技体育成绩、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体育科技水平等应该归属于硬实力,而体育文化、体育教育等应归属于软实力。体育文化作为体育软实力在体育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意义重大。体育文化的传播以及繁荣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影响着我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这一战略举措的实施。

2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对大学生加强哲学、历史、伦理、美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以致使受教育者获得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内在素养的内化过程。在体育院校,人文素质的增强可以间接地使体育人的心智更加健康成熟,能给人长效的未来全面发展的智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各大体育类院校快速发展,如何提高体育类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愈加重要,要着重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但是体育院校历来是一个特殊的“强者文化”环境,体育院校的游戏规则,多数向“术科专业”倾斜,语文教学、科研发展处于“边缘化”的不利处境,这对于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十分不利。世界一流的大学是研究型体育大学,就是要培养社会的体育领袖人才,领袖人才就是“能够把人群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的人”。首先就应当成为“会说、会写、会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文化人。近年来针对我国退役运动员群体的负面报道较多,从因病无钱医治而变卖金牌的长跑运动员艾冬梅,到为了生计在澡堂搓澡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再到在北京地下通道卖艺的世界体操冠军张尚武,这些昔日受人瞩目的运动员们都在用各种方式,艰难地为退役之后的生活奔波、劳碌着。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体育院校有义务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人文化素质,大学语文课程首当其冲。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汉语言文学之博大精深,举世公认。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种交流工具,作为母语,其本体意义上的文化功能同样重要,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形成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基础。语文教育是知识、艺术、道德的统一体,蕴含着丰富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语文素养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社会里,语文教育日益重要。

3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途径

(1)编写适应的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课本要适应体育院校大学生特点,2005年11月,全国8所体育院校的语文教学一线教师代表、资深专家学者第一次聚首北京体育大学,共同交流体育院校的语文教学与科研情况,认真磋商了大学语文系列教材的编写大纲。认为语文教学对于体育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但目前语文教学、科研发展仍处于逐步“边缘化”的不利处境,“以体为本、为体服务”的专业语文教材建设迫在眉睫。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各体育院校吸取总结业内专家同行的智慧与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共同完成了一项体育文化建构工程—《国语读写教程》,希望能够提高体育人的语文能力以及人文素质,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更好的服务。

(2)加强师资力量。

加强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高低是衡量人才质量优劣的重要方面,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指通过对大学生加强哲学、历史、伦理、美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课堂和课外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内在素养的内化过程。教师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必须首先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能够加强教师从业信念,努力致力于教授工作,心无旁骛,从而使学生能够跟从教师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具有生命化指引力量的教师,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向他的学生展示人生的最高境界,还要做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榜样,引导大学生确立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直接联系着整个社会。因此要切实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高校教师的使命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引领和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对教育功能影响较大,生命教育需要有生命化的教师来组织和管理。生命化的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师道德、精准的专业技能知识、教育职能和职业规范,还要对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能够建构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和模式等。

(3)开设具有生命意义的课堂。

教育是个人与社会不断建构的必需过程,课堂必须具备较大的生命活力,它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生命化的教师运用多元化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具有生命价值取向的人才。教育的生命本质会在体育课堂各个环节中有所体现,课堂中的主体是以人为本,在生命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挖掘个体智慧和潜力,尊重个体的内心世界活动,完善每个人的生命自由、完整地发展。许多院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在国家原有规划基础上,参考或借鉴其他院校制定的,而原有的规划多以国家制定的全国高校课程规划为蓝本,规划的方法、目标、理念、措施等多方面都会主动迎合行政领导的观点,明显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带有较强的政绩观念,而容易忽视科学的课程规划方法。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组织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熔铸传统文化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品位的人文和学术氛围。当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需要各级组织的指导和经费支持,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作者:高雅静 单位:河北体育学院

第三篇: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一、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走着解释词语、分析意义、体味思想、概括中心以及大量背诵的道路

已经形成了僵化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语文教学更是越来越趋向工业化思维。符号化、技术化、标准化的教学,消灭着语文这个学科中特有的千变万化的魅力和它特有的丰富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确立如下教学观来改变“高四语文”状态,力图将《大学语文》还原为其应有的面貌。

1.注重文本细读和美文赏析,在美文中体悟人生哲理。

2.注重独立思维培养,要求学生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用自己的眼睛看文章,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世界。

3.打破面面俱到,努力突出美文中某一方面的“美”,力求用一点打动学生,获得心灵感悟。

4.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发言,鼓励将自己的想法行诸语言,并能较流畅地将之表达出来。

5.在背景介绍和主题深化中揉入历史,进一步促使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能从中获得有效经验。《大学语文》并没有直接的作文教学,但一学期四到五次的作业,实际就是小论文的写作。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提倡学生“用说话的方式作文”。何谓“说话的方式”,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二、写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急于将种种高尚情操栽种在孩子们心里,久而久之,孩子们只会说“主流话语”,不敢自我们思考,也没有自我们表达的空间。写出来的文字都是新八股。学生写不出,就胡编乱造,写的人难受,老师看了也痛苦。我们告诉学生,无论自己是何种想法,都力求真诚地表达,不写假话、大话、套话、空话。每个人都有自己体验和珍藏的感情,写作,不是让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恰恰相反,是要写自己生活中已经积累了的真实的情绪和体验。“说真话”,才能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才能带来表达上的满足感。

三、用自然的方式写。

从小学开始,老师们很注重教写作技巧,修辞方法、篇章布局等等。很多学生,说话说得很流利,文章写出来不通顺,就是被许多的所谓技巧束缚住了。很明确,对高职学生来说,学语文不需要精、专、深,但需要学会较流畅的表达。我们告诉学生:“我们的作业,不是过去意义上的作文,而是一种‘自由表达’”。事实上,当文字抛开那些“小技”,说真话,诉真情,才是回归到写作的“大技”。所以,首先提倡“真诚的表达”,再辅以“自然的写作”,二者一为内容,一为手段,互为表里。换个角度而言,文章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要求学生“说真话”,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怎样做人的问题。

四、不过分追求深刻。

如果说技巧可以训练,说真话可以鼓励,“深刻”却不是三两天可以形成的。它更多的与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思想素养有关。我们的学生都会渴望能在文中表达出自己有见地的思想,但总是觉得自己写的文字浅薄平淡,也会为此感觉沮丧。针对这一点,我们提出:“如果不够深刻,就坦然做一条虽浅却清的小溪吧。”真实的清澈浅显胜过无病呻吟的深刻,坦率的平淡胜过矫情的拔高主题,也绝不要为了深刻而去曲意逢迎。基于这三点,我们一直努力在《大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不要学生心存顾虑,也不提出一个框框约束他们,有话则长说,无话则短说,不凑字数,反复强调的就是“自由表达”和“真实表达”,用极大的热情批阅学生的作业,还鼓励学生进行网络写作,并给以真诚的评语。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来,也许不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在树立一个好的写作态度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五、结语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对策

护理学硕士学位是为顺应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同时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护理学硕士分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与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探索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型硕士以专业技能和实践发展为导向,注重临床实践和专业技能。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普及及护理学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扩大,护理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结性成果,其质量高低不仅反映出学位申请者本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目前,国内仅个别院校设立了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方法,但其评价标准不一,且没有考虑护理学培养目标及要求的特异性。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构建全面、客观、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为护理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护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

护理学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增为高端人才培养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契机,同时高校及导师人才培养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近些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论文选题缺乏创新点、选题与本专业无关等问题。(2)论文结构混乱模糊、设计不合理。(3)论文写作缺乏严谨性,中英文摘要直译痕迹明显,语言表述不专业、关键词不准确等,甚至将多篇他人文章拼凑成一篇文章。(4)论文论点把握不全、实验证据不充足等。(5)重复前人的实验结果,或已经有前人发表过此类文章。以上情况令学术界和教育界对硕士生培养质量担忧。

2护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现状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硕士论文评价”进行检索,结果为相关期刊文献共81篇。以“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到相关的期刊文献共37篇。其中,涉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评价的研究文献有8篇,查询到与护理学专业相关的学位论文评价的研究文献1篇。唐瑛等[1]指出,由于所有学科实行同一个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于不同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方式、综合素质和论文能力水平也存在不同,因此出现评审意见相悖的现象。而且现在学科分类比较复杂,研究方向广泛,会出现评审专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知之甚少的现象。因此根据学位类型的不同,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与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刘金等[2]认为硕士论文盲审体系大致相同,但是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因学校的侧重程度不同而异,就会产生论文评价差异,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硕士论文盲审评价标准。而且要进一步完善论文送审工作,送审的全过程都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直接操作,保证客观、公正的空间和条件。曹利美等[3]发现由于评价标准简单化、形式化,限制了评审专家做出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意见,从而导致论文评审出现另一个不公正现象,例如“优秀”和“一般”没有明显的区别,难以区分不同等级的论文。这样的评审只是满足形式上的规定,其实质没有达到科学可靠的评价论文质量的目标,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质量监督和导向功能。因此,评价指标要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促进论文质量的提升。

3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李传兵[4]曾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缺位”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专业性、研究性、创新性、应用性和规范性5个方面作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筛选出10个二级指标,其中专业性包含论文选题和研究设计,研究性包含文献综述和分析论证,创新性包含创新运用和创新成果,应用性包含应用实效和推广价值,规范性包含操作规范和写作规范,该评价体系简洁明确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邓晓红等[5]将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类型划分为应用研究、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并针对每一类型构建详细的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模型化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能够合理、有效地对多形式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质量评价。杨扬等[6]致力于构建全面、系统的针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根据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最终确定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42项,并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体现与强调临床硕士的培养要求与特点,从而为专业学位硕士的科研培养管理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程姗姗等[7]旨在构建一套针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量性研究的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经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一级指标8个(即论文选题、创新性、文献综述、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科研设计、写作、诚信、所获成果),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40个,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较强,侧重护理学专业特色,指标体系全面、细化、操作性强,获得专家认可,可作为各护理院校科学有效评价量性研究学位论文质量的工具和标准。

4提高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水平的策略

4.1优化分类评价体系是科学评价和有效引导培养质量的方向

为了引导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效率和水平,提升培养质量,应该明确区分学科类别,建立多元质量评价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首先,要充分了解评价学科,针对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制定出符合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的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使评审工作更加科学可靠,有利于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推进。其次,进一步细化成多个具体可衡量的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筛选出多个二级指标,还可进一步确定出三级指标,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有效发挥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导向和监督作用。不同学科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均不同,因此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所有指标的总和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总体特征,而且评价指标要具有全面性,指标的总和必须充分反映论文的各个方面,不能忽略任何方面的指标,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应充分体现评价目标的本质。

4.2坚持学位论文双盲评阅制度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双盲评阅即评审人和被评审人双向匿名的评审制度。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高论文质量监控力度,双盲评阅制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双盲评阅使评审人不需再为“碍于情面”而担忧,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对学位论文做出客观、全面、公正的综合评价,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保证学位论文的评审质量。还可进一步完善盲审评阅办法,组织非本校专家或非导师专家进行评审匿名的论文,加强研究生及导师对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

4.3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评审组织与参与人员的协作管理

由于评审组织与各实施参与主体之间缺乏及时的反馈信息,导致难以发现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实际评审中需要加强信息的收集与互动,以便及时发现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在加强协作的同时,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一方面护理学院的管理部门应对该学院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工作进度进行监督,定期检查是否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展开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其工作成果;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中主观性过大,受非学术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应该公开整个评价信息,保证评价细节的透明,力求让每个相关的人都有所了解,来加强社会监督的约束作用。

4.4加强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建立学位论文抽查制度

在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建立预答辩制度,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体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位论文应筛出并修改,直至合格再参加正式答辩。答辩程序应严格、规范、严谨,应由符合规定的专家组建答辩委员会,并做到答辩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可将评审专家的表决票改为对各要素分项目、分指标的打分制,使学位论文答辩的评分过程更加科学、有说服力。为了推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及监控,研究生处应组建抽查小组,建立事后学位论文抽查制度,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后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位论文进行再审查,如若发现有严重问题的论文,除追究该学院组织责任和相关专家的评审责任外,还要严肃处罚相关导师和研究生。总之,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学习的最终结果,不仅是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和检验能否达到硕士学位标准的重要依据。要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需要通过科学、客观、高效的评价标准对其评估分析。因此,要重视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建立健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使其在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与学位授予的质量评价和保障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瑛,王鲁娟,于丽,等.关于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43-144.

[2]刘金,邢军.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盲审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74-75.

[3]曹利美,张培莉,马梦柯,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质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2):1892-1895.

[4]李传兵.新时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5):150-156.

[5]邓晓红,宫磊.多形式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8):89-94.

[6]杨扬,仰曙芬,付玉,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12):1205-1209.

体育哲学论文范文8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决定着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兴衰。而人才的培养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否拥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决定着国家培养人才的水平,甚至是国家的未来。   一、中外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所以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我们现以俄罗斯为例简要介绍中外课程设置的差异:俄罗斯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国家历史、俄罗斯及国外文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宗教研究、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基础、外语、俄罗斯宪法基础、生态学基础、生命安全、国防、劳动保护基础、体育、政治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经济学说史、经济历史、经济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企业经济、管理学、市场经济、企业金融、会计、经济分析、保险、投资、经济法、国际经济、财务管理、税收体系、银行程序、金融市场、财务分析、基金市场、货币与信贷、资产定价、国际金融市场、第二外语、国家经济部门和区域金融、区域金融的当代问题、审计学基础、金融风险管理、国家资金目标学期论文政治经济、微观经济、企业财务、保险、国家金融、税收体系、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国内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必修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经济法专业限定选修课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工具、金融工程、西方金融理论、公司财务、资本运营、信用管理、管理学、金融英语、财务管理通过以上两所学校课程设置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内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存在一些差异:   1.国内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没有重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比较落后,决定了我国金融专业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主要是银行、证券领域,因此导致了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货币银行、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长期以来课程设置单一僵化,不能紧跟金融实践的发展需要。而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大学课程必须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横向联系[2]。国外的课程中涉及到了哲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第二外语,甚至是劳动保护和宗教,这些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更有利于毕业生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   2.从国外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到除了基本课程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学期论文。国外高校从大二开始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就本学期的课程完成一至两篇学期论文。这是列入教学计划并在学期末要进行考核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综合阅读文献资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国外,国内在这方面做的稍显欠缺。   3.国外大学四年每学期都安排有课程,并且学生到课率非常高,因此以上的课程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学习。而国内到大四安排课程非常少,大四第二学期基本没有课,而且大四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写论文等诸多原因,到课率非常低,因此以上很多课程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学习。   二、中外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1.我国金融学本科阶段课程多,主要依靠教师课堂授课,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是有可能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障碍。教师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以统一式的课堂讲授为主,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太少,使有限的学习讨论流于形式。相比而言,俄罗斯高校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灵活。每门课程通常都分为大课小课两种形式。每门课程在每周都设有一次大课,叫做讲授课,这种课程是合班上的,教师统一式的授课,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每周该课程还设有一次小课,即讨论课,这时要分成小班,由不同教师组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学生可以与教师自由交换意见和观点。这也是一个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   2.国内高校本科阶段课堂时间繁多,课外时间不足。除了安排满满的课堂学习时间外,还有学校规定了早晚自习。而国外的教育是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俄罗斯教育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启发他们主动学习,不是简单地从老师那里接收知识的单向过程,而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就所学内容提出疑问,不断思考[3]。俄罗斯高校一般一天时间只有半天是在学校上课,其余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这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形成自己的问题和观点,然后拿到讨论课上去研究讨论。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高校考核方式僵化落后,无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全靠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成绩。其中客观题占40-50分,主观题占50-60分。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有很多学生全靠期末突击,不论其是否真正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也能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而国外的考核方式就相对较为灵活,教师在考核中的主动性也比较强。考查课有很多不是笔试,而是口试。每个学生接受教师面对面地提问问题,一般为3个问题左右。考查课成绩没有等级,只有过与不过,并且教师有资格对每班学生中的3-5个进行考查课免试。考试课不是出一套试卷,而是针对这门课程,每个学生有3-5个论述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考试课成绩实行五分制。并且有些课程要求完成学期论文,完成学期论文是参加期末考试的前提,否则将不具有参加考试的资格。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教师具有比较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p#分页标题#e#   三、启示与借鉴通过以上对中外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课程设置要从社会需求、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学习国外课程设置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又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开设课程,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课程设置。比如,虽然我国当前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但我国还是银行主导型国家,银行还是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所以在开设金融学课程的时候就要针对这一点,立足于宏观金融,以微观金融为辅,这样才能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能与世界接轨[4]。   2.国外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很多金融学、经济学的教授都是各大银行的行长、保险公司的高层,拥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国外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比国内学生多很多。   3.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国内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了大量的类似“1+1=2”这样的“无用的、绝对正确的”知识,而教给学生的有用的方法太少,这样的学生动手和科研能力都会比较低下,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少讲多做,真正把相应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教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习惯,有更多的思想空间。   4.改革考核方式,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主动权。让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笔试、口试或是其他考核方式,消除仅凭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应试教育的弊端。   我国金融学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适应和满足经济全球化要求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熟练掌握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管理、决策、科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改革那些陈旧过时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如应对来自各方面、全方位的挑战,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