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线索中体育游戏分析

哲学线索中体育游戏分析

摘要:研究采用逻辑与文献分析的方法,以游戏和体育为哲学考察对象,目的是对体育回归游戏本真,以及游戏与体育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进行哲学的探析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了游戏和体育概念的前人理解进行梳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再从游戏视角去看待体育,从体育视角看待游戏。并从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角度对游戏与体育进行新的审视:认为从游戏到体育再到游戏是一个渐进式过渡回归游戏本真的过程。

关键词:游戏;体育;哲学

前言

游戏与体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联系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交织在一起,时至今日经历了纵向与横向的磨合与发展,构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发展机制。国内外学者对游戏与体育的研究成果累累,其中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关于“游戏”与“体育”的相关概念研究的界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近现代国外学者以约翰•赫伊津哈等对游戏概念的探索,另一种现代国内学者以刘欣然、李力研等在对国外学者游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对体育概念的理解。国外学者对游戏的理解,约翰•赫伊津哈认为:“游戏与体育的联系体现在文化背后的现象线索揭示。”弗里德里希•席勒认为:“游戏是一种游戏冲动。”康德认为:“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迦达默尔认为:“从本体论角度出发,游戏的真正主体是它本身。”从斯宾塞到谷鲁斯和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一种的模仿行为,具有虚拟性,想象性。”在对体育的理解上,国内学者较多,如:李金锁认为:“体育是从思维图谱、历史线索、哲学内涵和自然人化中进行解读,最终认为体育是拯救人类生命的一剂解药。”刘欣然认为:“在对体育的认知中,务必具有游戏精神,挖掘人类最原始的本体实质的精神,才能表现人类最真实的自我。”叶强指出:“基于身心一元论的角度来阐释体育,先进行身体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再对身体运动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技能的掌握。”韩丹认为:“体育是一种融健身、娱乐、竞技、教育于一体的人类身体活动的文化模式。综上所述,国外学者更注重游戏本身内在的冲动性、自由性以及想象性,国内学者更注重体育本身运动技能的展现,导致国内诸多矛盾的产生,如“体育的异化(兴奋剂、黑哨假球等)”。因此,我国体育的异化,需要继续进行审视,对其以前的状态、现在的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才能寻找到明确的道路。因此本文从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出发,立足于游戏本真,作为体育回归游戏的切入点,以期从哲学的线索中来解释体育回归游戏本真的见解。

1游戏本真:源头的审视

抽象的哲学思考,人类的本真的源头,现实的迷茫,无疑将哲学凌驾于人类知识的巅峰。因此,对于游戏的哲学思考,国内外学者一直在进行探索。其中几个主要代表的外国学者的游戏理论,如文化游戏论、审美游戏论、自由游戏论、本体游戏论和虚拟游戏论等。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完善的科学理论应该是对于同类现象普遍适用的,而上述的内容在普适性上还有待进一步论证,这不得不说是他们游戏理论的一个局限。在狭小的文艺理论圈子内,可以从不同视角去分析游戏,相反,游戏也可以作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在劳动起源说领域里,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竞技游戏的兴起,对这些起源说产生了新的挑战。而当前在我国,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得到了众多我国学者的认可,如:程志理认为:“文化因游戏而生,人类以游戏而始。”王冰泉认为:“游戏是‘快乐体育’理论的源泉”等。由此可见,游戏的源头依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究,而通过哲学才能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去寻觅游戏的本真。

2哲学审视:体育源流

谈到体育,由不得不谈到哲学,哲学为体育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为体育概念指明正确的方向。目前,“体育”体育主流的英文解释是physicaleducation(缩写PE或P.E.)。而“体育”一词的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哲学家柏拉图讲的:“最后的体育是什么?一种简单而灵活的体育训练,尤其是专门为了备战而进行的训练。”之后在1760年,法国的一家报刊也使用过体育(EducationPhysique)这一词,是有关少儿教育方面的。其中,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卢梭,在《爱弥尔》这本书中曾运用过gymnast(体操)一词,并在对其身体教育中运用的是“体育”。之后,体操在德国得以创新,并流传于欧美国家,使得体操在学校的开展不能满足当时学校的现状,又添加了许多体育项目,建立了初始化的“体育概念(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在之后的时间里,“体操”与“体育”之间彼此转化着使用,大约在1900年之后,“体育”才在全球得到统一认可。而此时,体育的表现形式已经从群众游戏向贵族阶层过渡,转向为新的社会行为。当然,追寻一个历史问题,还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因素,比如:政治、历史、文化、宗教和阶级等因素。而“体育”传入我国,并不是由西方国家先传入过来的,而是在1897年从日本引用到我国。在当时背景下,日本学习西方的文化,我国学者日文翻译成英文的“physicaleducation”,也就是“身体的教育”。后来,我国从西方又引入了许多所谓关于“体育”的英文单词和词语,如play、game、sports、physicalculture等。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化,游戏的性质也在发生着改变,研究体育的线索,不能脱离游戏的本质精神。或许一个时代的产物只是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通过特定视角研究“体育”,会有特定的价值,顺应时代的要求,推陈出新,方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3游戏与体育:朦胧的关系

游戏与体育朦胧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本源现实性的表现是目前比较认可的思想潮流,但是“游戏”并不等于“体育”。其中,“游戏”的解释是国人对英文“play”和“game”翻译过来的统称,但是要具体区分开来,“play”的意思更偏向于“玩耍、嬉戏”,而“game”更倾向于“游戏”。目前,从英文解释过来的“sports”的意思更接近“体育”或者说是“运动”。游戏是天性,是人和动物发挥本能的基础。而游戏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运用智力为主,二是运用体力为主。智力游戏主要是通过脑力来进行消耗少量身体能量的游戏项目(如:下棋等),体力游戏主要是通过身体行为能力来进行的需要一定量的思维活动的游戏项目(如:走、跑、跳、投等)。游戏本身是自然的、纯真的,它源于最为古老的、普遍的人类社会的文化与实践的行为活动,是野蛮到文明道路上的结合。而体育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而经过后天练习的运动习惯,通过运动来对内心欲望的宣泄,来感受内在的自由,最终实现身体与精神的解放,并且扮演着游戏规则的公正尺度的角色。

4游戏与体育的方位互换

4.1游戏视角对体育审视

游戏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可以从社会、历史和文化上对游戏视角如何看待体育进行审视。从社会上看,身体作为人类从事游戏和体育必须的载体,出现了人类可以拒绝体育运动,但不会拒绝游戏活动这种现象。从历史上看,游戏早于体育,体育是是在游戏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从文化上看,游戏是文化的本源,其核心的发展方向还是离不开游戏的本质。综上所述,从游戏视角对体育进行解读,终究离不开游戏本身,游戏作为基础的、本源的范畴,体育始终以外在形式进行固有的发展,作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二阶段匍匐前行。

4.2体育视角对游戏的谛视

人类社会体育的发展,从游戏到体育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如今的体育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群众、学校和竞技体育,从三者的角度去看待游戏,会有不同的结果。首先,从群众体育的角度去看待游戏,并且以其自由、自愿、小型、多样的特征,功利性的性质更低,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以娱乐身心和陶冶情操为主。其次,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去看待游戏,它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学校体育作为学生在学校增强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学校体育的运用游戏的关键。最后,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来看待游戏,竞技体育作为当前国与国之间体育方面的水平较量的重点,社会商业体育利益的竞争,导致异化的“冠军效应”在竞技运动中越加的明显。竞技体育人本的缺失,也是我们应该重新正视游戏人文的回归,回归游戏的本源。综上所述,从体育视角对游戏进行解读,体育与游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集,体育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回归游戏的本源,才能往更高级的方向发展。

5游戏到体育再到游戏的未来哲学演进

游戏是文化的本源,体育是游戏的外在表现。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从游戏到体育是由种子到果实的过程,从体育到游戏是果实到种子的过程,从游戏到体育再到游戏,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正如唯物辩证法指出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游戏与体育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对两者的基础上对肯定的部分进行再发展,并且集中游戏和体育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后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在此过程之后两者的状态,并不是从体育到游戏的肯定状态,而是对体育到游戏回归的“扬弃”,对其迷失的道德伦理、公平、公正等进行“扬弃”;使之在内容上是前进的,在形式上回归游戏的本源,逐渐形成从游戏到体育再到游戏的渐进式过渡的过程。

6结语

通过用哲学的角度对游戏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游戏进行分析,游戏与体育之间存在着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区别,游戏是体育的本源现实性的表现,两者之间相互交叉、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从社会、历史和文化上对游戏的视角看待体育,从体育视角去看待游戏,并从体育的三个方面,群众、学校和竞技体育的角度对游戏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运用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探索出从游戏到体育再到游戏是一个渐进式过渡的过程。体育回归游戏的本真,回归自由,回归人本,才是体育繁荣的理想状态。

作者:冀晓龙 王国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