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观念融入建筑设计教学的适用性

人文观念融入建筑设计教学的适用性

一、生态建筑概念所蕴含的人文成分

“人文”一词是中国古代典籍的固有词汇,西方“人文精神”的定义也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当代,“人本主义”则成为重要的西方哲学思潮,“它代表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对当代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的对抗上,科学主义强调理性,把人物化为‘工具’,忽视人的感性和个性,而人本主义则与之相对,强调人的感性,强调人的意志,显示人的非理性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建筑学教育中的人文观念具有一个相对宽泛的范围,但仍旧可以归纳为“以人为本”四个字。就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这两个概念而言,本文将其作为生态建筑的同类范畴来讨论。在它们各自的相关理论之中,同样可以发现对人文理念的关注。

绿色建筑学“研究的是由天、地、人所组成的一个活性有机生命体中建筑的理论及实践,其研究对象是建筑及其相关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在这一整体体系中建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绿色建筑是一门以建筑学为主,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环境学、心理学、社会经济学、人类学、美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强、学科交叉多的特点”。由此可见,人文科学的相关内容在生态(绿色)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

二、生态建筑设计竞赛反映出的人文评价标准

近两年的大学生生态建筑设计竞赛的命题内容中也已经显示出关注地方文化、文脉的人文主义倾向。例如,2012年Au-todesk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便提出“倡导低碳绿色理念,再生历史文化场所”,竞赛主题为“中东铁路建筑文化遗产体验馆设计”,生态之外关注的是历史空间的文化遗产价值;2013年Autodesk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则关注传统商业空间的再生,除了生态设计上的创新,并且“鼓励参赛者在针对现象展开实地调研,关注基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环境和消费者的行为,提炼相关数据;运用可量化的分析手段,综合建筑学和其他相关知识展开设计过程,创造性地提出传统商业空间的更新与改造方案”,充满了针对老城区、老社区的人文关怀;2013年“蓝星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同样提出了类似宗旨,主题为“美丽中国•我的家———中小城市社区活动中心方案设计”,一方面鼓励学生采用被动式生态设计来完成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求“探索地域、文化、环境、生态与建筑的有机结合,综合考虑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社会因素、生态因素、人文因素、历史因素,努力实践建筑与人的和谐、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都是人文观念上的提升。

在非建筑学会或建筑学专指委设立的生态建筑竞赛中,同样体现了注重人文价值的趋势,例如“招商地产2013年绿色建筑设计大赛”的“常州绿聚区会展中心建筑方案”征集,提出“创新思维,人文特色”,“在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设计上强调创新思维、有机结合,注重文化核心价值的倾注和凝练,设计上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充分反映常州武进的人文特色”。由此可见,无论是业界内部,还是市场需求上,都对生态建筑教学中的人文观念引导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学生在生态建筑设计学习中的典型倾向

近两年,本校三年级的生态建筑设计课程采取直接与Au-todeskRevit杯、蓝星杯这两个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正是看中了这两个竞赛“人文”与“生态”并重的命题方式,希望通过竞赛题目与教师的引导,能够达到学生自觉将人文价值观植入到生态建筑设计的目的中去,树立全面的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的设计观。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量学生仍旧把生态建筑设计当作一个“技术活儿”,或者仅仅从建筑美学的方面来理解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生态建筑作为一个特定的建筑类型来看待,相应的,认为可以从生态建筑设计课程中学到的是“生态设计技术”,或者特定“知识”。

2)热衷于摹仿生态建筑案例中“酷”的形态,而对空间形态与特定生态设计原理的关系则不太关心,或仅作相当勉强的解释。在不理解、未掌握特定生态技术特性的前提下做设计,结果是对空间功能的削弱或扭曲,也妨碍了对生态建筑设计的深入理解。

3)忽视生态建筑中人的感受,缺乏对场所、区位本身的关注,仅仅靠生硬的“生态原理”和形态说话,未能使建筑融入生活、融入城市。其实在当代一些著名的生态建筑案例中,人的体验,甚至建筑的社会学意义始终是促成这些建筑成功的重要角度。例如格雷姆肖的“伊甸园”系列工程,崭新的空间体验、生态体验使得这一系列作品极具吸引力,建筑形态与环境密切融合,所有的技术目的都是为场所精神服务的;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德国国会大厦改建工程,其穹顶构造包含折射阳光的生态技术,但同时也内置一条市民游线,循此盘旋而上,游客参观的同时可以感受议员的活动,具有显著的社会学意义。这些案例,学生大多会关注,但其人文内涵却往往忽略。

四、教师在生态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人文观念切入方式

从2011年起,Autodesk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命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持续关注历史建筑、旧建筑(或空间类型)的改造和利用,这明显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实际问题而来,关心的是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二者都超出了一般所言的“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技术范畴,具有显著的人文和社会内涵。在2011年学生的参赛作品中,“同学们基于自己对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态度和理解,提出了诸多独特的构思和概念,既有对院落、街巷等传统空间的延续,也有对场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回应,也有以场所精神、历史文脉为出发点的设计方式,以及基于当代科学、哲学基础发展而来的参数化设计思路等”。学生对生态命题的多元回应显然值得重视,作为创造性设计的切入点无疑值得在教学中予以倡导。根据近期教学经验,笔者建议:

1)明确生态建筑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将生态建筑的身份“平民化”“生活化”,将其视为建筑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而不应该仅仅作为“高技”的、昂贵的建筑,也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或设计手段,气候适应性好的“低技”建筑同样也可视为生态建筑。这样便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生态建筑的“原型”和适宜的被动式设计技术,而非直接从诺曼•福斯特等大师的高技建筑中寻找形式上的灵感(这些高技作品的生态技术反倒是仅凭一个设计课程学不来的)。

2)强调生态建筑与人体体验的直接关系,让学生理解什么叫“适宜”,从体验的角度把握生态的内涵,明白生态建筑不是奢侈的贵族建筑。“体验”一方面是建筑师对空间环境的把握方式,另一方面,“体验”也就是肌肤的温感、触感,对湿度的感受、对风速的感受,本身就具有本质上的人文意义,也就是建筑学界、哲学界常说的对“生活世界”的感受。当然这一目的需要在特定的生态建筑实验密切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3)强调社会学意义,例如前面提到的德国国会大厦改建,便可以作为对学生的启发案例来予以讲解,但应提醒学生不能直接照搬,而应根据具体社会语境来予以体现。也可以提醒学生低技的适宜技术同样也有相应的社会意义,包括建造过程的低技、低碳,例如日本建筑师坂茂在非洲所做的纸管建筑实践,便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充满了社区人文关怀。以上这些,都可导致生态建筑获得在“技术”之外的设计起点,使得生态建筑的教学与其他主题设计一样达到关注建筑基本“形式逻辑”的目的,超越“工具理性”,培育充满人文关怀的建筑师职业素养。另外,除了相关建筑理论的支撑,生态建筑设计课程中人文观念切入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

作者:徐永利 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