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监管范例

商业银行监管

商业银行监管范文1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南京银行;金融监管;转型发展

1城商行业务转型与发展路径的局限

(1)城商行“本土—全国—本土”发展路径演变。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为填补传统大型金融机构经营空白,更好地为城乡广大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各省纷纷设立城市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1995年7月,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商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各省城商行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随着城商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监管部门对城商行经营范围的限制也随之改变。自2006年银监会放宽城商行跨区经营的限制后,城商行纷纷加入异地设立分行的队伍,迅速扩大资产规模。然而,大部分城商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与其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并不匹配,出现了票据纠纷等金融案件,引发区域金融风险。2012年,监管部门重新定位城商行发展方向,要求其专注完善小城镇建设金融服务的功能,限制跨区经营。(2)传统业务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长期以来,传统信贷业务是我国城商行的立业之本,是经营规模不断积累扩大的关键。但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不断加快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金融子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之间以及商业银行(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同时因为受到区域经营等各方面的限制,城商行在信贷业务的发展上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2城商行战略转型发展与业务创新———以南京银行为例

2.1“三大计划”全面启动,确立实体经济服务体系

2017年,南京银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全面启动并推广“鑫火计划”、“淘金计划”、“鑫伙伴计划”三大计划,对大中小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有效增强客户粘性。“鑫火计划”取得良好开端,产融基金筹建工作积极推进,浙江区域三方合作协议、鑫通创新管理公司落户协议完成签约;“淘金计划”全面推开,联席会议和重点联系行制度有效运行,基础性研究和目标行业筛选等工作有序开展;“鑫伙伴计划”成长计划纵深推进,审批通道持续优化,获客来源不断拓展,基础客户数量显著增长。

2.2消费金融中心突破性发展,助力“大零售”战略深入推进

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CFC)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直属经营机构,由南京银行与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共同经营与管理,经过十年的发展积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7年,CFC线下直销业务与互联网创新业务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逐步形成,整体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7年末,CFC贷款余额达到295亿元,较年初增加179亿元,增幅达154.31%。2017年,在年初50万客户数基础上,新增客户数超过470万户,获客数量倍数增长。

2.3普惠金融经营机制建立,小微金融业务特色彰显

(1)产品体系方面:“鑫快捷”、“鑫联税”、“鑫采购”系列特色产品获得了市场肯定。“鑫快捷”是整合现有的快捷贷、抵质押循环贷、抵押放大贷产品优势,推出的产品,满足了小微客户快捷、便利的融资需求;“鑫联税”是为小微纳税户专门设计的一种“无担保纯信用”信贷产品,小微纳税户根据自己的纳税信用以及相关的纳税记录就能够申办,并获得相应的信贷额度;“鑫采购”是为收到政府、医院、学校等统一组织采购项目中标通知书、采购合同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满足其履行合同所需流动资金的授信业务。(2)服务科技文化企业方面:南京银行围绕科技文化型小微企业实际经营的具体需要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设计中长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打造安全资金链,助力科技文化型企业飞速发展。南京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科技文化企业中在主板上市的企业有30余家,在新三板上市的达到400多家。(3)服务“三农”方面:南京银行研究制定了“三农”金融服务模式下的客户准入标准,重点瞄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利率优惠、快速审批通道等服务创新,助力“三农”。(4)普惠金融方面:2017年底,南京银行在总行设立普惠金融部,下设市场营销部、系统支持部、风险管理部和综合保障部,成为普惠金融全面推进组织保障。南京银行坚持把发展普惠金融作为重要使命,坚定不移落实银监“五专”经营机制要求,将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升至战略层面,围绕支持小微,“三农”,“双创”等领域,积极布局,走出了一条具有南京银行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截止2017年末,南京银行普惠金融贷款总额为158.60亿元,较年初增长55.50亿元。

2.4开创“鑫云+”互联网合作新模式,金融科技引领转型新格局

2017年,南京银行金融科技着眼“高可用”“智能化”,研究技术创新,提高运作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加强金融安全,进一步提高IT基础管理能力,为全行“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夯实基础。配合全行业务板块发展战略深入,支持各条线基础管理能力提升,加大资源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加快“鑫航标”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加强前、中、后台的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助力全行业务快速发展。抓住金融科技发展机遇打造自身科技力量,“鑫云+”互金平台上线,采用分布式核心技术,打造互联网合作新模式。南京银行作为唯一金融机构荣获2017年度阿里巴巴“云栖奖”。

2.5鑫合俱乐部携手成员行共成长,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3年,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乐部成立,其是南京银行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在银行间市场资金联合投资项目十余年合作的基础上,由中小银行累的金融机构根据一定的规则所组成的交流合作平台。其成员主要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截至2017年末,吸纳正式成员行已经达到了142家,对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覆盖,成员行资产总规模超20万亿。俱乐部借助设立的金融市场、零售金融、贸易金融、小微金融、公司金融、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以及人力资源八大专委会,推动成员间开展各专业领域的战略合作与交流,提升成员行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增强俱乐部成员行的整体影响力与凝聚力,进一步扩大了鑫合俱乐部在国内的市场影响力,实现成员行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6资产管理业务紧扣市场与监管脉搏,专业、规范推动转型创新

2017年是强监管的一年,银行理财市场整体增长全面放缓,各家机构在负债端方面的争夺更加激烈。南京银行紧跟监管导向,推动理财产品创新和向净值化转型。一方面,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在2017年强化客户分层,面对一般个人客户推出了“教育无忧”系列,面对高净值客户推出了“创鑫财富牛2号”,“创鑫财富牛3号”和“悦盈”系列,面对私行客户推出股权投资类产品“鑫投一号”系列。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产品期限体系,增设封闭式产品2年和3年期,增加不同开放期的净值型产品,紧跟监管导向,促进理财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本质。

参考文献

[1]邓绍潼.对新监管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问题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8,(6):34-37.

[2]伍戈.金融去杠杆的虚与实[J].金融博览,2017,(7):94-95.

商业银行监管范文2

英国经济学家Parkinson(1958)的研究认为,“管理即是处理人的关系”。这个观点道理深刻,切中经营管理的实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囿于竞争压力,有时会重管事、轻管人,两者相分离,使得人力资源难以最大限度转化为正能量。事实上,管理是对经营主体“人”的不断释疑解惑过程,它是开启经营管理的智慧钥匙。

(一)提升决策能力

肖晓明(2013)认为,决策力是管理者决策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管理者的一种品质,贯穿于整个决策过程。Boselie(2003)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决策的制定和有效执行,涉及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运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会产生不同层面的疑惑。解决疑惑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深入钻研、学习实践、创新突破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能力的途径。

(二)激发创新活力

林凌(2008)认为企业的创新力就是企业通过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提升资源创造价值的活性和能力。当今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就是创新的竞争谁能在创新驱动上占得先机,谁就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金融创新的国际实践看,技术变化、市场竞争、管制放松、全球化等多种驱动因素交织作用,推动金融业不断创新发展。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创新战略来看,通过实施国际化、综合化、电子化等发展战略,加快业务创新发展步伐,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此外,为解决日常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满足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要求,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和效率,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系统平台搭建、风险监测模型、业务流程改造、运营模式改革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只有创新才能破解疑惑,推动管理出效益。

(三)强化执行效力

Welch(2001)认为企业执行力是指企业将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和效果。执行力是商业银行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组织经营管理的始终。Huselid(1995)研究认为“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源,也是战略实施的执行主体。商业银行的执行力关键在于基层行要结合实际,将上级行的战略意图转化为具体发展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有效推动业务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因此,执行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决策制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基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上下同欲、形神合一,行动才有正确的方向和良好的效果。决策、创新和执行“三个力”是支撑商业银行持续竞争发展的关键,也是银行管理者所必备的素质。其中,决策力像人的“大脑”,决定行动的方向;创新力犹如“双手”,由右脑控制,右脑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执行力则如“双腿”,每前进一步都必须靠它来实现。三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需要通过释疑解惑来推动和提升。

二、经营管理是门创造性艺术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门专业,又是一门学问,需要具备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更是一门实践艺术,需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断释疑解惑、破解难题。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管理的“理性”

蒋勋功(2009)认为最理性的管理是最简单的管理,无论产品设计、流程制度乃至经营决策,管理得以成功进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去复杂化”的过程。14世纪逻辑学家Occam提出的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通用电气、苹果等企业成功的共同特点就是以简驭繁,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做到简单易行、精简高效。简单即高效。效能来自简单,简单管理的精髓就是效率。Terry(1960)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看似是基层执行效率问题,其实往往反映出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弊端。具体来讲,在顶层设计上要避免“以内代外”,客户定位是核心导向,流程设计和职能安排要与客户定位相匹配。在风险控制上要避免“以虚忽实”,关键是注重实质、风险可控、处理高效。在管理分工上要避免“以统代管”,关键是平衡好集中管理与授权管理的关系。实践证明,商业银行规模越是庞大,“简单”越是知易行难,越需要靠制度和文化来保证。简单高效就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文化。简单则精准。商业银行经营能否抓住实质,好比打靶能否瞄准靶心。“靶心”就是现象背后的本质,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把握住“人”的靶心,对外体现为客户“靶心”,对内则是员工“靶心”。Angbazo(1997)认为瞄准客户需求的“靶心”,核心是寻求和解决客户需求的规律性问题,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存在差异性,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只有紧盯客户需求变化,对市场定位、产品创新、流程设计、渠道整合等不断进行调整优化,精耕细作、有效挖潜,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体验满意最大化,才能赢得市场。

(二)有效激发正能量———管理的“人性”

Drucker(2002)认为管理的本质是经营人,领导力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激发正能量、规避负能量,促进决策认同,进而达到“知行合一”。做事先安人。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潘茜(2003)认为作为银行管理者,在工作中发扬民主管理,让员工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监督,才能切实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参与决策,在拟定发展战略、出台重要制度办法,尤其是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考核、分配、用人等制度办法时,先民主、后集中,严格遵循流程,力求规范透明。让员工参与管理,有效发挥职代会职能,职代表代表员工参与民主管理,行使好代表权利和义务,积极献计献策、参与管理。让员工参与监督,发挥行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制度,通过职代表巡视、行务公开栏等载体,确保考核激励、资源配置、员工福利等重大决策和实施情况接受员工监督。育人先铸魂。所谓魂,体现为一种精神信仰,体现为一种文化力量。当前,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商业银行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做好员工工作,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胡鹏山(2001)研究认为作为银行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思想文化优势,树立“为员工打工”的理念,为员工打造一个快乐、和谐、幸福的精神家园,打造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人生舞台,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原则灵活相结合———管理的“柔性”

朱晓辉(2005)认为柔性管理是辩证思想在科学管理中的体现,旨在通过对制度内外的平衡、对变与不变的把握、对总体与个体的协调,激发最大管理效能。敬畏制度。对商业银行而言,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流程是稳健经营的保障,尤其对风险、质量以及纪律的把控。比如,贷款“三查”制度和客户优选原则,作为信贷风险控制的准则,只有不折不扣执行,才能守住风险底线。否则,教训非常深刻。各类服务管理制度、内控高压线、廉洁自律等规定,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碰,都应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和威慑力。尊重个性。对商业银行而言,经营发展更要具有灵活性,面对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不尊重个性,凡事一个标准、一种手段,往往扼杀创新、抑制活力。在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管理实践中,如果对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等关系处理不到位,格式化管理与灵活性经营之间的矛盾突出,将会制约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比如,信贷政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下,经营机构“按本宣科”则难以把握住实质性风险,“盲目出击”则带来粗放式扩张,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特点,真正符合客户和市场需求。同样,考核模式也需要根据不同机构特色分类对待,尽可能扬长避短、激发活力。

三、实践应用之见

结合经营管理实践,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充分激发正能量,关键是做好“聆听与沟通”、“甄别与换位”、“决策与调整”三个环节。

(一)聆听与沟通

信息是经营管理的灵魂。经营管理中产生的疑惑,很多时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解决信心不对称问题,除经营数据等“硬信息”外,更需要了解“软信息”,即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或想法,更为重要和关键。面对面的聆听和沟通,则是获取“软信息”的重要手段。聆听员工内心的声音。刘江国(2011)认为员工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者,又是现实问题的发现者。一项政策落实得到位不到位,符合不符合经营实际,一线员工最有发言权。如果员工的想法得不到倾听和重视,会导致下情不能上达,上级听不到基层最真实的声音。长此以往,小问题越积越多,就会演变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管理者要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多深入到基层去,多和员工面对面交流,多听听群众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员工“原汁原味”的心声,才能了解实情,了解员工的真实诉求。只有听到员工内心的声音,各项工作安排和决策才能凝聚集体智慧,真正接地气,促进基层工作,充分激发正能量。抓住问题关键的症结。白先华(2008)认为商业银行各级管理者,自身也是经营者,只有经常深入一线,亲自体验、带头实干,善于聆听、反复沟通,才能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问题的“牛鼻子”。要善于把握细节,从客户的投诉和期盼、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中找到经营管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突破口和关键点,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跨越。

(二)甄别与换位

听到的信息,不一定客观和全面,还需要有效甄别,换位思考,全方位权衡和考虑。每个机构和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认知差异,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很正常。作为管理者,更多时候需要站在全局高度权衡利弊,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反复比较,才能实现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甄别中判断取舍。信息需要甄别判断,面对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加辨别、分析和判断,来者不拒,就会受很多无用,甚至有害信息的干扰,导致决策失准。李庚寅(2012)认为只有科学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精准制导。作为管理者,要善于把握重点,结合经营实际,加强信息“过滤”,剔除无关的、不重要的信息,找出对管理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提升信息质量。善于捕捉热点,及时跟踪外部环境变化,寻找市场关注焦点和业务热点,迅速抢占市场先机。善于分析提炼,加强公开信息的深度挖掘,组建专门分析师团队,运用大数据分析,发现趋势性、规律性特点,为业务发展提供精确指导。互动中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管理者必备的一项基本要求和管理艺术。作为一名商业银行管理者,只有善于站在员工的立场、站在客户的利益、站在其他部门的角度出发,聆听不同声音和意见,才能寻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和平衡点。关注客户需求,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加快金融创新,优化产品流程,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整合联动,打破部门壁垒与区域分割,加强条与块之间的协同配合,既有效发挥条线的专业经营优势,又充分激发基层行的管理潜能,做到“全行一盘棋”。

(三)决策与调整

商业银行监管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建议分析

随着新课改在高校教育当中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作为高校经济学当中的核心课程,其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之多,例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础理论、以及商业银行知识等诸多方面。由此可见,在整个高校教育当中,商业银行经济管理在其中所占据的位置及比重等都是十分大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对其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方式等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该方面的知识内容有足够的认识。教材建设作为开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基础条件之一,其的好坏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同样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的建设都还存在不足,因此,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相应的解决建议逐渐成为了高校所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本文首先将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改革的意义进行相关的阐述,其次在对教材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些不足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改革的意义

目前,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进行改革的意义除了是为了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顺应社会的发展之外,其意义还可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育作为国家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标志。对于教育而言,教材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教育当中所占据的位置不言而喻,当然,教材当中的内容也可反应出一个国家的意志,因此,加大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的改革十分必要。二是,教材改革对于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如今这个先进的社会当中,教材建设应汲取现如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最新的知识,并在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研究出全新的管理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让教材建设具备先进性,以及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三是,教材建设改革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材建设的目的,除了需要让学生掌握该专业知识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该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针对目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革,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十分重要。以上就是目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改革的意义,相关人员需要对其加以重视。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现状

当前,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这门课程的教材而言,该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商业银行的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念等。若将其内容进行细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过程:该篇主要讲述的是商业银行的起源及发展,还有我国商业银行是怎么形成的,发展背景是什么,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它国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等诸多方面的基础理论介绍。(2)经营过程:该过程的主要内容是讲解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经营,以及怎样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3)业务过程:该篇内容主要概述的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这些基础业务,以及如何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管理等。(4)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该过程主要介绍的是巴塞尔协议的发展与内容,以及面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利率风险等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避免。就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理念都过于传统,这对于积极培养学生将有着消极作用。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而言,银行效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就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拥有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来看,教材并没有对这方面的内容过于重视,教材中拥有的银行效率问题,例如:银行效率的内涵及排名等内容十分鲜少。另外,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还缺少了对如何准确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测定分析或者是比较的内容。二是,教学理念存在问题。教学理念问题主要存在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对学习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十分被动,且不能在课堂之上积极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再加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且复杂,长期以往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自然会让学生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产生厌倦。三是,缺乏一定的实践教学。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材来件,教材上大都介绍的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很少有关于实践方面的内容,该现象的存在不但也会让学生缺乏对实际案列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而且不能让学生在今后遇到此类问题从容解决。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实践内容加以重视,不能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实践当中,从实践当中去理解消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知识。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由上述可知,大部分高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避免这些问题给教学带来不良影响,可从以下几点建议进行:一是,对教材建设进行改革。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银行效率加以重视,并在教材中合理的扩充有关银行效率的知识点,例如:添加商业银行效率理论、以及根据现如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加入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研究。这样不但可以让商业应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符合社会发展,而且能够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内容更完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对该方面的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二是,改善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改善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吸引学生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另外,教材在建设上一定要添加具有实践性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例如:学校可根据教材实践内容在校园内开展与教材中实践有关的活动等。当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结合实践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在该方面的需求,而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三是,为教材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想要完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交涉,除了需要做到上述两点之外,还需要为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现有教材、理论与实践及多方面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不但可以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在众多类似教材中脱颖而出,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教材。以上就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相关人员需要对其加以重视,促使教材建设得到不错的完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如今这个先进的社会当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学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教学质量都有着消极影响,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促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得到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柯仕魁.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内外影响因素研究[J/OL].中国商论,2019(03):60-61[2019-03-20].

[2]谢太峰,孙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征信,2019,37(01):62-67.

[3]杨金桂,张郃,饶依婧,杨雨虹.浅析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1):134-135.

[4]周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2):193.

[5]周朝波,彭欢.互联网金融崛起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法[J].征信,2018,36(12):72-78.

[6]潘小明,屈军.金融服务需求模式演变与商业银行渠道管理[J].南方金融,2019(01):82-91.

商业银行监管范文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广泛选取教学材料,充分利用实践设施,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建议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了解如存贷款、银行理财、证券投资、结算业务等的实际操作。这为其将来从事银行、公司财务管理等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学现状

1.缺少适合的教材

市面上,商业银行业务及管理相关教材品种众多,然而大多数教材要么理论性过强、达不到实用性的要求,要么光注重操作性、理论内容过于简单,能满足培养本科人才要求又切实考虑实践性的教材较好。另外,由于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商业银行在业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上不断推陈出新,而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现实的发展变化。

2.实践教学缺乏相应设施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很多银行业务,如存贷款、结算业务、外汇交易、证券投资等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若学生能亲身实践操作,将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虽然近年来很多院校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建设了模拟银行实验室,但真正使用起来用于教学的院校少之又少。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实训软件在仿真上做得不完善,有些只支持柜面业务,有些只注重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实训软件的不完善使这门课程未能达到很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目前,很多院校尤其是独立院校中教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师主要是刚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工作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缺乏社会经验,缺少科研基础和实践积累。另外,一些老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真正从事过银行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加上银行业务复杂繁多、变化日新月异,导致该门课程缺乏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教师。

4.考核形式单一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践

现行的学生课程成绩一般都由期末试卷分(70%)+平时成绩(30%)构成,期末考试由于形式所限,内容更偏重理论部分,这就造成很多学生依赖考前突击,平时上课心不在焉,课后疏于思考,不注重实践内容的学习。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实践部门的用人需要。

二、推进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1.广泛选取教学材料,大胆整合课程的理论体系

学校要尽量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如二十一世纪、“十一五”规划等本科教材,以保证教材质量。另外,学校可适当选取各大银行编写的产品手册、培训资料、网站上的业务介绍等作为教学资料的补充。这样,学生既能够学习到基础的理论知识,又能很好地了解实际业务。此外,学校应充分借鉴商业银行经营理论与实践,大胆取舍,勇于创新,整合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弥补过去理论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如银行理财业务等,同时可适当删减与其他课程重复的章节如证券投资等。

2.多种方式推进模拟实践教学

模拟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直接的办法。模拟教学的实施一方面是通过实训软件,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在适当的章节引入相应的实践内容。目前的银行实训软件大部分针对的是柜面业务,所以柜面业务的讲解,如存取款的操作、同城票据结算等都可以放在模拟实训室进行,一边讲解概念一边进行实操,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实操能力。其他一些业务,如零售业务中的银行理财、贷款业务中的贷前调查等,目前没有合适的实训平台,所以这些章节需要依靠教师引入实践内容。例如,针对银行理财业务,学校可要求学生选择2~3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期限、投向、收益等方面的比对,学习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同时可利用网上银行展示理财产品的购买。贷前业务的实践内容,学校可以给学生企业的背景资料,模拟保理、保兑仓等业务情景,要求他们撰写贷前尽职调查报告。

3.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目前,讲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教师基本具有研究生学历或讲师职称,专业基础都比较好。学校可多开展授课大赛、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技能。在提升业务经验方面,学校一是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到合作银行进行业务实践;三是聘请银行不同部门的职员做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师,让他们把工作经验带到实践教学环节。

4.考核方式改革

学校要改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提升平时考核的比重。学校具体可按考核内容分成理论部分及实务两部分,理论部分采取笔试考核,实践部分依据平时实践成绩进行考核。例如,实施模拟实践教学后,实验教学课时占其总课时30%~40%,甚至高达50%,相应的平时实践成绩要占到总成绩的50%,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5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促使学生平时努力学习和积极实践。

参考文献:

[1]韩颖.独立学院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1

[2]潘家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1.09

商业银行监管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长效机制

一、构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长效机制的内涵

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占比最高的资产,也是经营效益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能够承担多大风险,获得多少效益,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管理能力,其中信贷管理的好与坏,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主要集中于规范贷款操作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信贷管理长效机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长效机制,即长期保障信贷制度运行并实现信贷业务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既要确保风控合规到位,有效应对经济周期和产业变化,又要确保短效基础上兼顾长效,促进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二、当前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运作机制不完备,职责边界不清晰。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信贷管理团队设置和人员配备缺乏统一规范,数量和质量不尽合理,与业务发展不匹配;信贷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交叉、边界不清,导致管理不到位;机控智能手段滞后,跟不上业务发展与创新的步伐。

(二)制度完善不全面,落实执行不规范。制度缺陷的修复缺乏全盘考虑、全流程梳理,某些环节反复补丁、环环加锁,导致信贷制度不协调;部分制度设计未考虑基层行的架构与人员实际情况,有些制度落实弹性较大,缺乏刚性约束,甚至有些机构片面强调眼前效益,导致制度执行不规范。

(三)贷前调查不到位,审批决策不科学。贷前调查不到位,往往是授信责任认定和审计结论中的突出问题,贷前调查不到位缺乏制衡。受基层机构信贷人员数量与素质影响,时常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多以企业提供的贷款预期效益提交审贷会审批,内外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凸显,审批决策科学性受到局限。

(四)责任定位不准确,奖惩机制不完善。经营层面、审批层面以及信贷管理层面均存在责任界定不清的情况;贷款从发放到形成风险,前后时间较长,过程管理激励措施不尽科学合理,导致在时间跨度最长、变化最多、最难驾驭的贷后环节,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五)结构调整方向模糊,缺乏前瞻性与主动性。大多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对信贷结构调整刚性不足,缺乏硬约束,信贷资源配置合理性无从论证,随意性较强,产品退出、结构调整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欠缺,结构调整很大程度取决于营销偏好,奖惩机制未同步跟进,缺乏利益补偿机制。

(六)短效行为控制手段欠缺,信贷文化弱化。现行考核机制无法消除上下级机构利益着眼点的偏差,有效控制部分分支机构信贷业务存在片面追求短期和局部利益现象的手段不足。虽然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对大量的不良贷款进行全面的反思与改进,但效果并不理想,以质量、效益、可持续为目标的信贷文化未全面普及与实施。

三、构建信贷管理长效机制的策略与思考

(一)健全信贷制度设计与修复机制。制度修订必须要考虑其合理性,并经历完善再完善过程。一是制度设计要契合实际。要统筹制度的可操作性、前瞻性、管理成本、风控等因素,与时俱进,打破贷前贷中贷后传统约束,协调统一不同层级制定的规章制度,使其更加体系化,便于操作与执行;二是定期组织制度重检与诊断。各个职能部门一盘棋,定期对制度进行科学修订,通过充分论证和完善,确保信贷业务全流程的协调,让制度既能满足风控与合规要求,又不与市场营销相脱节;三是明确信贷管理职责交叉边界。各层级机构管理职责要重新定位,尽量上移基层行某些管理职能。厘清每个信贷产品配套管理要求,以及同一层级机构职能部门交叉重叠的管理工作边界。关键制度归口统一制定,通过合理的制度让全行风险偏好高度统一。

(二)健全科技在信贷管理上的应用机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只有加大科技应用力度,才能逐步走向智能与智慧管理。一是在生产流程系统中嵌入各种定性或定量识别的制度要求参数,推动实现合规底线控制刚性化和管理智能化。二是完善数据共享机制,运用多维交叉分析技术,创建风险预警机制,嵌入业务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推送给经营和审批相关人员,以便提前介入,强化管控,促进关键岗位主动履责,以及防范业务交叉性违约风险,增强全流程智能风控能力。三是建立相应的信贷业务决策支持系统,及时反映业务价值创造、资产质量、信贷成本等情况,为管理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

(三)健全信贷审批机制。审批决策要立足于当前、把握近期、着眼未来,提升项目审批判断与决策能力。一是向前延伸审批环节动作,施行对贷前调查不到位的制衡措施,赋予审查岗位相关人员督导职能,评判短板,改进质量,跟进激励约束机制,针对贷前调查不力人员要给予积分,积分累积到上限,强制培训合格后再上岗。二是建立审贷人员进修与淘汰机制,创造更多学习机会,提高信贷审批人员对未来预期的判断能力,熟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和风险偏好,更好地把握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前瞻、主动、有计划地进退相关领域。在提高审批专家待遇的同时,建立审批人评价机制,对评价未达标的人员予以换岗。三是坚持授权与责任的统一,将简单、重复、小额、风险低的信贷业务,授予信贷审批人个人一定金额的审批权,健全与完善单人或双人审批制度。对金额大、风险高的信贷业务实行集体审批制,落实权责对等,明晰贷款牵头审批人和一般审批人的责任边界,提升审批人独立判断水平。

(四)完善业务管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实现负有管理职责机构与人员工作可计量、可考核、可奖惩。一是在机构层面,明确各分支机构信贷管理评价内容,按照结果与过程管理并重,合理设置定性定量指标,将信贷管理评价结果纳入机构年度考核范畴,并与信贷授权相挂钩;二是在管理岗位层面,将信贷管理过程与结果指标执行情况,纳入相应前中后台责任部门与岗位考核范畴,制定信贷管理合规和管理成效等年度考核计划,量化评价信贷管理人员年度履岗效能;三是考虑信贷资产真实效益滞后性,探索信贷管理期权制度,实现权力、收益与责任的较好匹配,以强化激励与约束作用,控制短期行为,促进稳健经营。

(五)完善信贷业务责任认定机制。随着时间推移和信贷人员更替,及诸多因素变化,常常导致信贷责任界定复杂化。一是建立信贷责任边界划分制度,进一步明确项目移交程序规定,特别是涉及潜在风险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变更,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如实披露,厘清前、后手责任,提出防控措施,便于有针对性开展贷后管理工作。二是建立信贷关键岗位离职评价制度。增加重大项目的信贷关键岗位(信贷经营责任人、审批责任人)人员离任审计内容,约束基层经营机构短期行为和粗放经营。在员工提拔或管理层离任审计时,审计部门应对当事人作为信贷项目经营主责任人或贷款牵头审批人的情况进行评价。三是实施责任认定补偿机制。对于大额风险项目,如果被认定主观责任后,在规定的几种情况下,在相关当事人努力下,把本金全额收回的或挽回全额损失,在绩效和处分方面给予一定激励补偿,如该当事人被扣绩效返还但责任不变,或者在处分档次方面给予降档等。

(六)完善信贷结构调整机制。信贷业务只有有效地进与退,才能发挥最佳效应。一是将信贷结构纳入发展战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结构在执行总行信贷政策和全行统一风险偏好的基础上,按照银行实际,发挥高管层作用,实施顶层设计,提出总目标,坚持动态调整信贷结构,及时把控调整力度和方向,引导信贷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建立可计量、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可监控机制。定期从多维度监测、分析、评估本机构信贷结构调整工作的遵循性、协调性和持续性,跟进完善考核督导机制,采取减值准备差别化计提、经济资本差别化考核、配置专项奖励费用等方式,正面引导各分支机构加快优化信贷结构。

商业银行监管范文6

关键词:资本结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整体保持在14.21%,提升了2.08%。但不同类型的银行也存在分化,其中2014年3月至2020年6月国有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在15.92%,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其他中小型银行,例如城商行、农商行等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92%和12.23%,后者不升反降,下降了1.06%。尤其受今年疫情影响,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在过去几年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所恶化。显然,不同类型的银行在业务模式、复杂程度、资本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慢慢凸显出来,再加上金融去杠杆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实施,使得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资金压力,从而形成了流动性缺口。

一、基于资本结构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概述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满足客户随时的取款需要和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及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由于金融业的特点之一是风险具有传染性,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支柱,与其他金融机构之前有着复杂的债权债务联系,一旦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则会导致市场存在金融恐慌从而引发金融动荡。为了加强管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夯实流动性风险管理基础,我国银监会于2012年6月颁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2014年2月又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5月正式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基于资本结构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流动性管理框架,保证银行体系安稳良好运行。

二、基于资本结构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过高,资产负债期限严重不匹配。最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资本市场活跃度日益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投资仍然以间接投资为主,对商业银行依赖性严重,风险偏好偏保守。从资产端来看,这就导致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以高收益化为目标,利润主要来源于利息差。从负债端来看,资金借出的期限偏于中长期。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报显示,2011—2016年我国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不断上升,已超过50%的水平,而存款和短期贷款的比重趋于下降,资产负债期限严重不匹配,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商业银行之前采取的发行同业存单的融资方式或将面临较大的压力,且资金来源不稳定,一旦存款人大规模取款就很容易引起银行挤兑,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二)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资金回收越来越困难。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净息差,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后对银行的利润有诸多限制,减少了银行的利润来源,导致出现了部分贷款逾期难以收回的情况。此外,商业银行管理资产的能力不足,加上宏观经济周期下行以及疫情影响,经营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房地产、水泥、钢铁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而大部分投资资金都来源于银行信贷,具有很高的信用风险。随着行业进行周期性调整以及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断增加,信贷资产质量存在一定下行压力,资金回收困难,一旦遇到系统性风险,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非常高。

(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低,杠杆水平高,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能力不足。近年来,商业银行为了监管套利通道业务高速发展。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的规模相对于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而言,仍有很大差距。其中截至2016年,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12%,甚至有些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差。同时,在我国大力推行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银行业面临着超常规的资金需求,宏观审慎监管的资本金要求和杠杆考核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加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受资金利率的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行,疏通实体经济的利率传导机制,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而是推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作为贷款利率定价的参考标准。市场利率取决于市场资金的供需水平,仅仅将央行的基准利率作为参考。当银行存在资金利率缺口时,利率的变化将会对银行利率资产和负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流动性。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渠道越来越狭窄,揽存难度增大,这对于将存款作为主要负债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讲,存贷比下降,有关流动性监管指标受到负面冲击,流动性风险很可能上升。随着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利率市场化会增加资金的趋利性,这势必会增加资金的流动频率,从而加剧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增加流动性风险。

三、基于资本结构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一)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流动性风险内控机制。有效解决流动性风险的措施之一,即为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内部风控机制。一方面,在满足监管部门要求下,商业银行要制定详尽的政策措施。根据不同的监管要求,加强不同机构和部门的协调配合。要明确职责分工,从各个重要部门的管理层当中选拔成员,委员会要定期地讨论、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案,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银行流动性在安全的范围内同时,监督部门也要实时监测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做到及时反馈,从而进行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要利用金融科技技术,不断优化数据的业务标准,提高数据质量,为流动性风险计量的准确性打下良好基础。做好流动性压力测试,不断提高管理系统的性能,扩大管理系统的覆盖面,不断提高自身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控制的能力,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细致化和专业化程度。

(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的资产分为现金、证券投资、贷款和自有资产四个部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是以贷款作为收益的主要来源,证券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小。五大行的贷款金额占总资产的比例均在50%以上。同时,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比较高,资金占用比高,从而导致银行的可用资金较少。负债率过高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潜藏高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严控中长期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规模占比,扩大资金的使用途径,充分利用多种金融工具,例如同业拆借、回购交易、购买国债等业务,严格公开风险权重高的资产占比,增加低风险流动性高的资产比重,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三)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增强信贷资产流动性。作为实体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是极具重要的指标之一。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略有下降,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但是信贷资产仍处于高风险水平。我国商业银行仍需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提高拨备覆盖率增加风险抵补能力。还可以采用现金清算、资产重组、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处置手段,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增加管理效能,以保证资产质量洁净。除此之外,政府还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商业银行动用更多自有资金处置不良贷款,加速风险出清,增强信贷资产的流动性,降低风险。

(四)合理放宽上市融资渠道,提升资本充足水平。商业银行采取多种途径来补充自有资金,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近几年明显上升,从而增加了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并且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稳定的资金支持。由此可见,商业银行不仅要通过增加金融产品的种类来利用外部融资,更要重视内源性资本生成能力的提高。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的资管业务以及融资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要合理放宽以后的上市融资渠道,摆脱对外部资本补充的依赖,通过盈利增长带动内生性资本提升,从而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同时,表外业务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风险业务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增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在资管新规的引导下,应当理性发展表外业务,打破刚性兑付、资金池嵌套等问题,加大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程度,确保银行业的流动性安全。

四、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中国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的资本监管政策和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的出台,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和流动性风险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面临的主要问题后,认为应当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才能进一步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管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基于资本结构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9.

[2]谭思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3]史晓霞.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流动性风险影响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商业银行监管范文7

(一)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由于银行岗位设置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当前,商业银行普遍拥有许多分行或者支行,由于银行制度并不完善及人员配给不充足等原因,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岗位设置不合理及人员分配不科学,包括对银行印章等管理缺乏详尽的管理方案,而且不能明确责任归属。这种缺乏相互监督机制的人员配置和岗位分工根本无法保证支付结算制度有效运行,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商业银行产生支付结算风险。

(二)商业银行由于业务较为繁杂,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而易造成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处理相当多的银行业务,包括记账、审核、对账等等,工作量相当大。日常工作中较为繁重的银行业务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会计基础和较为熟练的技能。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许多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并且由于岗位设置等问题导致其业务技能并不纯熟。这样也就难以规避在商业银行业务支付中产生的操作风险。

(三)商业银行由于操作人员态度问题而引起的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的许多工作人员并未得到系统的培训,少数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较易受到社会恶劣风气影响而导致缺乏道德。当银行的薪水并不能满足其享乐主义的要求时很容易引起其不满心理,而相关责任人又不能及时做好监督及管理工作,造成这些人存在长期的不满情绪,于是不仅可能导致其对客户发泄不满也可能会最终导致其挪用资金。这些状况都导致了商业银行产生支付结算风险。

(四)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系统会因为被不发分子盗用而造成欺诈。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先进的支付结算工具也随着科学发展而发展。这些进步在为社会大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机会。据调查,近些年利用先进的科技工具进行非法欺诈的案例屡见不鲜,而且作案手段也不断提升。如果商业银行柜台人员对欺诈风险不够重视,并且责任心不高,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支付结算风险。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量十分庞大,对于签章并没有核对,这样就较难进行查询。不法分子较喜爱利用人员素质较低和业务较少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进行诈骗。这也是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又一个新的风险趋势。

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特征分析

在我国,银行支付结算已经形成了十分严谨的组织形式。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主要工具包括银行卡及银行票据,随着科技进行,移动及互联网支付也加入了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但是,随着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愈加庞大,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也就不断增强,支付结算风险主要产生于运用结算工具进行资金活动的进程中。可以说,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与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关

过去,我国对银行业监管并不严格,银行支付结算风险主要表现为违规贷款和担保、信用卡违规及高额利息揽储等形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行了巨大的经济体制改革,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支付结算风险已经转变到票据领域和业务,逐渐转变为信贷及票据领域成为支付结算风险的高发区。

(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危险性高

纵观近些年发生的支付结算案件,大多数案件的范围都十分广阔。许多案件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内部人员或者外部人员,联合其他不法分子一起作案,他们主要的作案手段包括挪用、欺诈及贪污等。可以说,当代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不仅范围广而且风险也较高。支付结算风险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可能会发生。只要涉及到商业银行业务,都可能会产生支付结算风险。

(三)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多以内部风险为主

根据对过去已经发生的案例研究得出:大多数案件都是有银行内部人员涉案。涉案人员不仅包括银行基层员工,还包括银行高层管理者,可以说是包含了银行的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同时,案件呈现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不仅作案的收到愈加科学化和专业化,而且作案人员也大多数是受到良好教育、具有丰富学识的高级知识分子。这样也就导致了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案件越来越难以解决。

(四)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涉案金额逐步增大

通过对近些年的支付结算案件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案件的金额越来越大,这样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差的影响。

三、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类型

通过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进行研究,因而支付结算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内控风险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内控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银行内部的执行和监督并没有区分,并且岗位设置不科学,重要的岗位缺少必要的监督等。这些都是内控风险的重要体现。

(二)市场竞争风险

当前,民间资本大量涌入市场,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就造成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许多银行不惜利率倒挂来增设基层网点。并且许多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各式各样的创新型金融业务开始不断涌出,违规操作的结算和贴现业务也不断增加,这些也都导致了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

(三)信息技术风险

商业银行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业务操作,因而信息技术就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信息技术风险主要是由于有些银行系统老化,服务不到位,顾客信息遭到泄露及黑客攻击银行系统等。这些都会造成商业银行信息技术风险。

(四)欺诈风险

商业银行的欺诈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自身权利对资金进行挪用或盗窃,并且相关负责人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同时银行内部人员对贷款审批不严格,恶意泄露客户信息,或者银行内部人员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伪造银行信息、伪造信用卡等行为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五)其他相关风险

其他可能归类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主要有: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四、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存在问题分析

(一)支付结算账户存在的问题

当前,商业银行的所有对公网点都可以办理企业的账户开立业务,企业可以通过该账户进行资金活动。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并未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得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为了完成存款任务而不能对客户执行严格的账户监控,形成了潜在的风险。同时客户的重要印鉴及资料都会在基层网点保管,这也就为某些员工伪造印鉴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审核管理方法落后

当前,商业银行对企业支付指令都是采取人工审核方式,银行通过手工审核来判断付款人的指令是否正确,当银行不能判断企业的指令是否正确时就会通过,这样就不能正确防范不法分子通过高科技进行违法活动。并且商业银行对现金收付管理更为宽松,对可疑的现金交易不能实现实时监管。由于许多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都需要招揽企业满足自身的营销任务,因而其对许多企业的现金管理基本都停留于表明,不得不尽量满足企业的现金需求。

(三)银行对账方式较为落后

银行对账是每个企业与银行必须进行的业务之一,同时定期对账也是确认客户资金收付是否合法的主要依据。而当前大多数银行是通过基层网点记账人员发送或收回银行对账单,并不能有效防止银行工作人员与企业财务人员串通挪用资金等行为。

(四)支付结算工具管理落后

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银行卡和网银为主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了支付的主流。但是由于我国计算机行业相对落后,加上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使得支付结算工具引发的风险时常发生,这也就不断暴露了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工具上存在的问题。

(五)支付结算监督管理机制相对缺乏

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较为优良的支付结算监督管理环境,并且银行的管理者对支付结算的重要性缺乏专业的认知,因此也不够重视。很多管理者甚至认为监管是人民银行的责任,同时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营销任务,在企业办理结算过程中并不能严格审核,这也违反了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监督管理的规定。

(六)监管效率较低,惩处力度不强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支付结算工具也不断更新,但是商业银行的检查方法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手段上,因此监管效率就不高。同时,很多操作人员已经长时间不进行系统操作,对系统并不熟悉,这样也降低了监管效率。另外,由于企业与银行的业务关系,银行往往碍于人情而减轻对企业的惩罚,有时甚至并不处罚。

五、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管理对策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管理对策需要银行内部许多部门进行合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完善其自身的管理机制。

(一)我国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是保障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平稳发展的基础,同样能够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是能够保障支付结算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二)我国应当构建健全的信用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开发建设包括个人征信体系在内的全社会的信用监管体系,完整记录各种企业或者个人的不良信用,并在依法的状况下提供查询服务。这样也能够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三)商业银行应当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是产生于支付结算的各个环节之中,商业银行都应当认识到防范支付结算风险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银行也应当从过去的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四)商业银行应当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监管范文8

关键词:信贷周期性;宏观经济

一、引言

信贷的顺周期性指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商业银行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愿意开展信贷活动。在经济萧条时期,商业银行对未来的估计更为悲观,银行的贷款意愿降低,贷款门槛提高,审查流程趋严,信贷规模逐渐收缩。商业银行信贷的这种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同向变化的特征被称为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近年来,我国持续面临经济下行压力,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回落至9.3%,此后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处于下降趋势。到2018年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突破2万亿,不良贷款率已经升高到1.89%以上。市场整体信用环境恶化,银行在该情况下难以收回全部发放的贷款,企业没有能力按时偿还;然而企业希望得到一笔新的贷款以保证资金链,但是商业银行针对经济形势下行、社会整体信用恶化的情况,提高新增贷款审批条件,限制贷款规模。这使得经济振兴成为难以解决的难题,经济低迷的状况持续恶化。商业银行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倾向于过度放贷,为自身发展和整个市场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又在经济低迷的时期收紧贷款,掐断了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使整个市场雪上加霜。这说明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是宏观经济发展的一项隐患。正确理解商业银行的周期性,并从市场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对银行周期性的影响加以干预,能促进经济形势良性发展。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现状切入分析,进而对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意见。最后得出结论,健全信贷管理机制,减缓羊群效应的负面影响,加强商业银行的逆周期监管,有效配合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货币政策,当局能缓解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现状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增大

商业银行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通常会过于美好地估计未来,将贷款条件降低,许多存在信用风险的贷款都能获得审批发放,这为后续贷款偿还埋下了隐患。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时会因为过分追逐利益而忽略应当防范的风险。但是,在总体经济与信贷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借贷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恶化,借款企业可能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更没有能力从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来维系现金流,到达一定程度,商业银行总体的不良贷款规模增加。商业银行的后续信贷政策会缩紧,许多急需资金的企业因得不到新贷款资金链断裂。因此,商业银行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判断,进行贷款审批的不慎操作,会使自身的坏账不断增加。

(二)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

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发放时,力求寻找目前还款能力最强、违约可能性最小、利润回报高的企业,通常不是一些小微民营企业。在经济大势好的时候,顺周期行业发展最快,其项目利润率高,稳定性好,回收期较短,所以顺周期行业也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在行业和企业的倾向性选择会导致商业银行总体的信贷结构失衡。此外,商业银行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经济现象背后的长远规律,很容易投资于错误的资产项目中,会使银行受到经济波动的冲击,影响整个银行业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信贷风险预警与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信贷结构失衡,主要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信贷风险预警与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风险预警机构不规范与指标体系的不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一般没有专门的预警机构,银行的信贷前台部门既要完成信贷业绩,同时又需要承担信贷风险的调查与预警任务;其次,关于风险预警的指标,商业银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导致最终测算出的相关业务指标不科学。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反映在弱势行业的融资难,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失衡,难以精准地扶持特定产业。但是近年来,随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试点与推进,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在逐步完善。

三、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的形成原因

(一)商业银行融资渠道与融资成本与经济周期平行

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的企业,也需要筹集资金,去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在经济繁荣阶段,商业银行市场效益好,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甚至追捧,利润率较高。在规模经济与专业技术的帮助下,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动力去增加发放的贷款总额,加大对其他行业的投资力度。而当经济萧条时,几乎所有行业都会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银行也不例外。这时,没有了充裕的外部资金支持,银行业也不能再支撑庞大的贷款体系,贷款的门槛与条件也随之严格,必然要缩减信贷规模。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成本与经济周期的持平,是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形成的诱因之一。

(二)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加剧。贷款者不知道借款者的真实经营状况,资金市场上符合贷款条件、越想获得资金的中小微企业越难获得贷款,而大型企业可能由于政策或者关系的原因较易获得贷款,借贷两方出现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经济繁荣时期,出于对国有企业的信任,商业银行向国有企业等经营状况良好的客户提供贷款时,贷前调查几乎成为了一种形式,国有企业相对来说获得银行贷款更加容易;而对于急需资金并且经营良好的小微企业,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稍微严格,但是由于经济的繁荣发展,一般来说也较易获得银行贷款。而在经济状况恶化时,借款企业无法还款也难以从银行新增借款来维系现金流,有的选择放弃抵押品,这些无法归还的欠款最终都是银行的损失。信贷政策普遍紧缩,整个银行业信贷审批与发放都变得谨慎起来,都会减少贷款总额,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业务良好的企业也无法获得贷款。

(三)“羊群效应”放大了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

出于对成本或自身能力的考虑,部分银行贷前调查不准确或无法获得精准的企业经营信息。此时,他们一般会选择实力更强、规模更大的企业去进行跟风投资,“羊群效应”放大了信贷的顺周期性。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的未来预期较为良好,看好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市场上资金需求高涨,银行也愿意扩大贷款规模,银行业间也开始争相贷款,扩张贷款规模被视为第一位。多数银行出于眼前利益考虑,会适当降低信贷审批标准以发展业务,但由于信贷业务发展过快,信贷规模扩张迅速,信贷质量会下降,这种行为会促进经济的过度膨胀,同时风险也会积聚。当经济泡沫破灭或者出现宏观信贷政策缩紧时,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风险,纷纷提高贷款标准甚至群体性拒贷,多家银行纷纷效仿这种行为,危机应运而生。

四、应对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银行信贷管理机制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工作不断创新突破,商业银行的信贷风控得以加强,并且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信贷工作的改进。健全信贷管理机制,首先,要在思想意识方面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加强银行从业人员的法律观念、职业操守,尤其是信贷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力求在信贷业绩和信贷质量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其次,要着力完善银行内部的信贷审核机制以及内控制度,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期保证严格的贷款审查制度,提高信贷风险防控能力,以缓解信贷行为的不规范。再次,尽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信用评级制度的改进。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记录计入统一官方平台,方便查询管理,实现银行间的信息共享。最后,加快健全目前我国金融业信贷相关法律,将进一步约束贷款者的行为,降低银行信贷的风险,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

(二)减缓“羊群效应”的负面影响

银行作为经济个体,趋利避害的心理会使“羊群效应”凸显。经济形势利好,有一家银行在信贷业务中获取了高额利润,其他银行一定会争相放贷,追逐利润。经济发展放缓,资金流速变慢,坏账率上升,众多银行都会在第一时间引以为戒,采取措施,提高放贷标准,严控放贷流程,市场上的资金进一步短缺。应对贷款市场的“羊群行为”,政府可以运用政策工具,可以通过窗口指导、道义劝告等间接的政策工具减缓商业银行行为主体的“羊群行为”。其次,当局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时,必须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严格试点并落实,积极发挥“领头羊”的引导作用。最后,在经济出现波动变化时,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掌握并有关行业及市场的最新信息,减少恐慌,降低“企业资金断裂”“挤兑”等事件对银行业造成的冲击,减缓“羊群效应”的不利影响。

(三)加强商业银行的逆周期监管

针对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问题,监管部门应建立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第一,可引入逆周期的资本监管要求,建设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经济繁荣时期增加资本缓存,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信贷过度扩张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经济下行时期缓解商业银行信贷紧缩的压力。第二,要求商业银行完善前瞻性的拨备制度。前瞻性的拨备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在其盈利水平较高时多计提拨备,相当于商业银行为其贷款损失提前备好足够的准备金,来缓冲其经济下行时候的压力。进入经济萧条时期,银行为保障自己的稳健经营,会增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此时正是大多数企业渴望资金供给的时期。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逆周期监管,有助于缓冲信贷逆周期的紧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配合使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有助于缓解信贷行为随经济周期性地波动。首先,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是抑制商业银行信贷周期性的有效途径,其实施效果与商业银行的信贷周期性相互影响。信贷传递渠道由银行掌握,尽可能避开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进行传导,能有效地使商业银行的信贷周期趋于平缓,政府在疏通信贷渠道的同时,也应该多考虑非信贷渠道,比如货币与资产渠道。其次,配合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采取针对性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主要是逆周期政策工具,比如前瞻性拨备制度与逆周期资本要求,有助于货币政策传导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既有助于缓解信贷的顺周期性,又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维护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红.逆周期监管工具、机制与中国选择[J].金融与经济,2010(02):64-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