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革新思考

商业银行金融革新思考

本文作者:段琳 单位:哈尔滨银行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创新中求发展,已成为银行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金融创新是当今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银行业规避风险,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对国际挑战,促进银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分析金融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且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随着传统银行业务竞争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较之以往逐步加强,在组织制度、经营体制、业务品种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经营体制创新。一些商业银行积极探索专业化经营,实现内部的公司化运作,成立了票据中心、资金运营中心、信用卡中心、电子银行中心、个人理财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各类业务中心。部分银行还积极推进综合经营试点,工行、交行和建行设立基金公司,开始发行银行系基金产品。

(2)管理创新。一些商业银行开始构建新的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加快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推行业务前、中、后台分离,完成数据大集中,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内部组织架构,开发各种业务系统,部分业务实现了垂直化的条线管理和业务整合,不仅加强了风险控制,也提高了分析与管理能力。

(3)产品创新。各商业银行逐渐从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转移到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并重的轨道上来,纷纷推出各类创新产品。资产类业务创新表现为对贷款对象的细分和满足特定融资需要的业务品种;负债类业务创新表现为商业银行各类主动负债产品的创新,它以各种理财产品为主流,包括各类债券、大额存单、企业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以及与资本市场连接的银基通、银证通、银保通等产品;在中间业务领域,结算、咨询、担保承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基金托管、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等创新活动,为商业银行改变收入结构、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实施经营战略转型提供的契机。

(4)服务手段创新。各商业银行依托技术支持,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改变服务方式、提高业务附加功能,各种自动存取款机、自助银行服务和银行卡产品,为银行增值延伸服务提供了平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网上银行服务的发展,继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国联通“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以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网银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尤其在城市地区,网上银行已日益成为帮助居民理财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金融创新对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1.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使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面临“流动性困境”,而且过度的流动性,会催生资产泡沫,2006年沪深两市股指分别增长了130%和132%,两市A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不断刷新历史记录,而且日成交额也在不断创出新高。房地产方面,2006年以来,即使在政府部门大力调控的情况下,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仍然啊大幅上涨,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上涨幅度都超过一成,尤其是北京、广州、深圳等区域中心城市,涨幅更为惊人。可见,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会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2.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和人均利润率是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最常用指标。资本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总额)反映资本获利能力的大小,即每百元的资本金能取得多少利润,实现的利润越多,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强,资本利润率也就越高。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总额)能有效衡量商业银行利用总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该指标的数值越大,表明该银行的获利能力越强。人均利润(利润总额/期末员工人数)反映银行职工人均创利能力,它综合反映了一家商业银行的人才素质、服务质量和运转效率,是体现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3.金融创新对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彻底解决,社会诚信制度还有待建立,各种利益主体矛盾交织在一起,稳健经营、控制风险成为银行发展的第一要务。本文选取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安全能力的指标。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该指标主要是从银行方面衡量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它是衡量银行能否承受坏账风险的一个重要尺度。根据现行的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资本充足率低将加大银行的风险和成本,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总额/贷款总额)反映问题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该指标值越高,安全性越低,反之,指标值越低,则安全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