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范例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

[关键词]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要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与普通高校相比,河北开放大学思政课教学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如学生以成人为主,教师主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就决定在河北开放大学开设社会实践活动会面临诸多与普通高校不同的困境。鉴于开放大学的特殊性,更加彰显了思政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特殊重要性。

一、成人教育思政课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一)提升质量,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

创新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在办学手段、培养对象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开放大学同样是党和政府办的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同样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教育部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要求,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通过增设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提升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克服理论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弊端;还可以改善思政课重理论灌输轻行动养成、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让成人学生做到学习空间不受限,社会角色与学生身份不冲突,通过实践课堂,进一步理解理论,验证理论,使理论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二)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理论研究水平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视角,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真正深入基层、企业、工厂等实践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掌握本领域最新动态,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与周密组织,促进实践活动与课堂讲授相结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传播红色文化,坚定四个自信

开放大学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向来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农村及边远民族地区办学,其学生来自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目前河北地区注册在籍的学生有30多万人,群体数量庞大。总书记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利用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落实“四史”教育。燕赵大地,红色“冀”忆无数,依托河北全省社会实践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受众面之广,影响力之大。结合省情开展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坚定文化自信。

二、成人教育思政课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一)社会实践增设背景

2019年,国家开放大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相关文件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国家开放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在现阶段开设的思政课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二)社会实践考核过程

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要求,思政课的最终成绩需要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共同完成,且两项考核均需及格。形成性考核要求完成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每一门思政课的专题视频学习和专题测验,学习网自动记录学生成绩,形成性考核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社会实践的考核隶属于终结性考核之中,终结性考核包括两项任务:一是社会实践环节,即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并提交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辅导教师查阅后给出相应成绩,社会实践报告的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二是期末考试作业,一般为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学生通过开卷的方式考试,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作业,并提交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阅卷教师审阅后给出相应成绩,该部分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30%。

(三)社会实践内容要求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社会实践主题、内容应围绕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选题包括:(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撰写观后感;(2)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撰写观后感;(3)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撰写活动感受;(4)访谈“平凡中的辉煌———身边的模范”,感受榜样魅力,撰写报告;(5)访谈共和国同龄人,感受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沧桑巨变,撰写报告;(6)感受改革开放成就———“我看家乡变化大”,撰写报告;(7)积极接受单位或社区等组织的思想道德、法律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等的宣传教育,自觉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学习,达到一定积分,撰写学习体会;(8)结合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资源,开展传承家乡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实践报告;(9)根据个人工作实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学内容,谈一谈对职业梦与中国梦的认识,撰写认识体会;(10)自拟题目。通过明确选题范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带动学生主动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

三、成人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开放教育的学生大多都参加了工作,有一定的政治素养,恰恰是这种固有的成人思想影响实践教学的进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大多都是在应付,没有切实进行社会实践,直接就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体会、感悟。个别学生就写一份社会实践报告,把它作为所学各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成果。

(二)辅导教师评阅太主观

对于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报告,教学点辅导教师在评阅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五花八门,有的是参观博物馆、有的是参观纪念馆、有的去烈士陵园,有的写观看电影的观后感,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河北省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学校尚未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燕赵大地是一片历史悠久的文化沃土,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多,有古建筑及建筑群,烈士陵园,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博物馆等。河北开放大学要积极谋划,分门别类地建立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带领学生去基地实地授课,可以邀请思政课老师进行实地研学。

四、成人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实践-理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本路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按照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我们把系统的理性认识或者说理论再应用到实践中,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人通过两种途径获取知识和能力,一种是直接参与社会实践;一种是学习书本知识。前者为直接经验;后者为间接经验。两种经验的获取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思政课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学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成人教育的学生尽管基本树立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依然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所以在本科专科每个专业中都开设思政课目的就是要通过思政课的教学帮助学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开学第一课,开门见山地重点讲解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占课程的学分,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是不能获得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与法基”)、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全部学分的。

(二)完善思政课的学分保障实践教学

按照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思政课社会实践的要求,他仅仅在两门思政课中开设实践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要求每门思政课都开设实践教学并赋予相应的课程学分,只有用学分才能保障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职成人学生的功利性很强,就是要求顺利拿到学历,而拿到学历需要获得每门课程的全部学分,所以,我们应该在统设必修的思政课中增设实践教学的学分,唯有如此才能在顶层设计上保障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工作的进行。

(三)组织编写思政课社会实践指导用书

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结合开放教育成人学员的特点及河北省思政课实践基地的现实,通过多方论证和细心研究,组织编写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指导用书。该书内容设置涵盖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求,统一的选题,具体社会实践报告如何撰写,具体的统一的评阅标准,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介绍。该书即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用书,也是各个教学点辅导教师评阅社会实践报告的依据。预计2021年11月初出版,通过该书规范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提升全省系统开放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河北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历史,面向未来。我们坚持对优秀文化和英雄精神的传承,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勿忘国耻,纪念英雄,热爱祖国,英勇奋斗。

(四)遴选社会实践基地

河北开放大学要积极投入资金打造属于河北开大的社会实践基地。河北省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革命历史传统的人文社科资源大省,燕赵大地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我校结合成人学生的特点和河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际,遴选了3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河北境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和文明,我们要用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切实教育学生,激发文化认同感;河北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四史”教育精神蕴含,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做到知、情、意、行。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时刻根据学生特点、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开辟教学途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培育学生爱党、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以及有温度、有情怀的课程。

(五)组建思政课教学团队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自从1982年北京大学等高校学生利用寒假进行“百村调查”开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历了三十六个年头。到如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现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将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特长去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并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但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也逐渐体现了出来。

1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体意识不强

现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体意识不强,主要存在以下情况:有的学生托父母或亲戚在单位盖个章,再随便拍几张照片,自己并没有真的去参加实践,就开始编造社会实践报告;有的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是抱着修满学分的态度,全程被动参与,实践过程马马虎虎;有的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走马观花,把实践当成一种旅游参观。

1.2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由于经费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多以参观工厂企业为主,也有社区、养老院服务等。而且这类活动多由团委组织,并没有专业教师地参与和指导。但是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项目、基地、内容、技术等方面出发,都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缺乏指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多数流于表面,社会实践报告多为象征性地做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缺乏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更没有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3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一般都是通过提交实践报告和证明材料的形式来完成。这种形式不够客观:有的学生报告写得好,却没有在实践活动中让自己得到真正的锻炼;有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让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却无法写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由此可见,目前的社会实践考核制度并不完善。

2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生成的原因分析

2.1课堂所学专业知识陈旧过时

有的大学生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书本知识相对陈旧,学生很难将书本知识快速且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这会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兴趣的下降,不利于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

2.2学校和家庭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清

造成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热情减退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重视。许多高校没有自己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并不清晰,误认为社会实践只是参观和劳动,没有从真正的意义上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内涵。而活动组织者也未能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策划的活动方案往往目标不明确,没有深远的意义。此外,许多家庭也对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缺少关心和关注。他们普遍认为孩子只要认真学习就好,有的家长甚至觉得社会实践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3.1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实际的效果。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等媒体,对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宣传报道,使学生提前了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可以通过采集学生意见的方式来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实施方式和成果汇报方式等。如果学生自己的创意得到了采纳并能由自己去付诸实施,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3.2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了解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有效地开展相关活动。在组织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学生意见,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来确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此外,学校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给予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并动员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担任指导教师。社会实践常常涉及到专业知识的运用,因此吸纳经验丰富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非常有必要。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加入,采取联合指导制度,经常开展交流、学习和研究,解决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3.3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

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势在必行。在评价考核的时候,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成果,做好实践活动的评价反馈,使学生能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单位的沟通,与所在单位负责人进行时时联系,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管理,以便切实了解学生的社会实践状况,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生和实践单位三者间的互动和沟通。

3.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实践基地为学生将来顺利适应社会提供了重要平台。高校应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与城市街道、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等的联系,探索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社会竞争力的合作方式,建立一批有法律保障的、稳定地、可持续的社会实践基地。另外,还可以聘请一些优秀教师共同参与,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群,张建荣.从社会实践看大学生能力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4.

[2]赵书颖,陈永华,郭鑫瑶,等.冮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J].湘潮,2014,6.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适应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

为更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高校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非常重视,并且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因此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野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现状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和社会建立一定的联系,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2]不过目前很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只需要交一份实践报告就行了,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他们今后就业和适应社会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在实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也出现了偏差,认为让学生适应社会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去企业实习,让学生上交企业实习证明,再交份报告就草草了事。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能起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作用,也没有实现将学生的专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预期。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一)实践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实践是指对社会进行改造或者其他有意识的活动;第二层含义就是一种实际的“做”的行为,结合起来就是进行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是一种能够对大学生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有实际帮助的实践活动,而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一些表面文章。因此学校和学生都应该正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学校应该为学生安排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例如组织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理解他们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也可以安排一些主题鲜明的社会调查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社会某一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课外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学校内兴建创业孵化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来源主要依靠实践,同时正确的认识对实践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在大学中学生可以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单单依靠这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实践的经验。因此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实践发挥出更大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要选择一些和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对我国物流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社会调查,金融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参加一些虚拟炒股比赛,或者在股市投入一些零花钱,真实地进行操作等。让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通过实践不断深化认识,并将深化的认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在大学中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可以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就是通过实践去增加对社会情况的认识,认识到社会的真实情况之后,等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就能够更加适应工作环境,面对工作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学生参加完社会实践之后,学校要让学生总结社会实践报告,无论是社会调查的结果还是学生对整个社会实践中的真实体会,都是一个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报告中的反思和总结,将认识升华,有利于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三、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需要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前建立和社会的联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毕业之后的社会生活。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以期阐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性,促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瑞凤.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J].山西农经,2016(11):84.

[2]潘俊英.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正确导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29-131.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

关键词:留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社会实践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已成为重要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及锻炼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对于来华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国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相比,留学生的社会实践仍然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一方面,留学生的社会实践可参考、融入中国学生社会实践中;另一方面,开展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又应注意到其不同的重要意义。应充分考虑留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目标、实际困难等方面的独特性,扬长避短,与校内中国学生社会实践团体合作,在推进留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同时,加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分阶段完善留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及组织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理论知识的转化、拓展及应用,培养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加深其对中国国情、社会的了解,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推进其职业生涯建构。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探讨医学留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开展医学留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情、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培养其“知华、爱华、友华”的情感

在异国求学的学子在校园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而对于学校所在国的国情、社会、文化等方面,需要拓宽渠道,多方面促进其认识。社会实践可为留学生提供一个走出校园的良好渠道,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当地的真实生活情况。通过各类社会实践,可促进留学生不仅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印象,亦可建立对于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新中国的新认知。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全方面多维度地开展中国国情教育,有利于让留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中国,进而有助于培养其对中国的浓厚感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2.有助于锻炼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增强其在所属高校中的归属感

选择与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国学生社团或组织合作,不仅能更快、更高效地提高留学生社会实践的可操作性,更能为留学生融入其所属高校打造良好平台。因社会实践的服务对象多为普通市民,语言交流必然以中文交流为主,包括在社会实践前期准备及实施阶段与中国学生的交流,都必然督促留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使用汉语,锻炼其汉语表达、听力能力。

3.有益于加强医学来华留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推进其职业生涯建构

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志愿服务类或科研创新类社会实践,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其奉献精神及大爱志愿精神,更可成为留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医务相关志愿活动及科研实践,可帮助留学生逐步意识到医务工作所需的综合素养,正确认识自我的不足,并完善其对未来升学、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留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尚未纳入留学生教育教学体系中

首先,南京医科大学尚未将留学生社会实践列入必修课或给予相应的学分,对于开展留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认识略有滞后。其次是留学生对于社会实践不够重视,因医学学习学业压力大、课程难度大,很多学生仍然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忽视社会实践环节。

2.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专业理论知识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科研性和创新性

对于留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重点往往置于文化体验类,通过访问、参观、游览、手工等形式,让留学生对中国国情、文化等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对于与其专业知识及技能相关的社会实践开展得较少,无法实现社会实践将理论应用投入实践的基本功能,对于留学生自己对未来工作的认知和准备的帮助有限,更缺乏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创新能力的锻炼。

3.留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和激励机制

目前,留学生社会实践尚未成体系,缺乏比较完善的组织管理及评估制度,社会实践活动比较零散,随意性较大,难有延续性。而因评估制度的不完善,容易导致留学生不重视,社会实践草草了事,流于形式。再者,留学生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对于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留学生缺乏必要的鼓励和表彰。

三、完善医学留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1.正确认识留学生社会实践,引导留学生提高重视、积极参与

应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于培养留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重要积极作用,将社会实践作为留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待,并授予一定的学分要求,在毕业时将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也列入留学生评价体系中。同时,学校应引导留学生重视社会实践,积极创建留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组织留学生积极参与,切实完成社会实践的内容及目标。

2.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特点,计划“三步走”完善留学生社会实践内容

第一步,短期规划,利用留学生语言优势,建立以语言服 务为核心的社会实践。对于母语或官方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可发挥其语言优势,针对社区、小学等,协同配合中国学生已成型的支教项目,开展英语教学类的社会实践。第二步,中期规划,针对留学生对于中国国情、文化的认识不足,建立以文化教育为重心的社会实践。目前,针对来华留学生,各高校的思想教育集中于文化体验类教育,开展各种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考虑到来华留学生的语言交流难题、学习时长有限等原因,文化教育内容局限性较大。可联通社会实践与各类比赛之间的联系,如江苏省每年开展留学生摄影比赛,可组织留学生以游览参观的形式,走街串巷感受南京当地生活中真实的生活。建议定期开展留学生城市街景摄影比赛,同时为参与省市级同类比赛做好准备。此外,可组织各类文化相关主题活动,一方面,可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新兴文化潮流,例如ofo公共自行车出行等现象,组织学生以健康方式出行,感受南京的人文风景。同时,可进行环保主题的宣传及志愿服务,如在景区志愿维护环境卫生、向市民提倡合理运用公共自行车等。第三步,长期规划,发挥医学类留学生的专业技能,建立以专业型、科研型为主导的社会实践。作为医学类留学生,进入高年级,需在华完成实习、见习等教育教学活动,而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利用医学类留学生的专业技能,组织开展以医疗帮助为主的社会实践。如社区义诊,协同配合中国学生的医务相关专业服务团队,下基层、进社区,为市民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如血压测量等;同时,配合中国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宣传。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可提高与中国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其次,组织健康知识宣讲亦为值得尝试的社会实践。鉴于各类健康知识宣讲的受众多为中国居民,留学生可参与的宣讲类社会实践受到限制,在鼓励其提高汉语水平并参与其中的同时,可考虑国际学校、双语幼儿园等可用英语宣讲的场所。在各阶段的留学生社会实践中,都应提倡自主创新,鼓励及支持留学生自由组队、自定主题,在其生源国家或在中国国内,开展社会调查或科研实践,并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引导低年级留学生进行专业型社会调查,高年级留学生进行科研型研究或实践。

3.建立完善留学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体系

应逐步组建留学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团队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如导师制度、留学生实践小组组织制度、社会实践报告考评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在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前,应对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帮助其规划可操作的实践内容;在社会实践进行期,应加强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导师指导作用;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应根据考核标准进行系统全面地成果评估,并对于表现优异的社会实践项目设立各类团体及个人奖项,以及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海涛.关于如何开展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实践与探索,2012:256.

[2]戴相斌.国际化背景下在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现状与思考———以广东高校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5,2(27):105-107.

[3]陆应飞.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4]孟鹏涛.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2,(3):80-81.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

第一:认知阶段———大学一、二年级。

实践教学要实现学生对社会环境和行业专业的认知,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对社会环境中的一些角色和现象能明白其原因和原理,做到心中有数。这一阶段实践教学旨在让学生为公共管理实践打下牢靠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新奇事物进行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分析能力对公共管理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学生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认知。

第二:掌握阶段———大学三年级。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一些专业实践知识的具体操作和应用,具体实施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知识以案例分析为主,以小组讨论等活动为补充;具体操作可通过各种专业模拟软件和实践课程进行。通过具体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再用理论知识指导具体实践,两者结合,不断优化改善,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提升阶段———大学四年级。

大四临近毕业,临近工作,此阶段实践目标旨在查缺补漏,综合运用前两个阶段的成果。这时实践需要通过专业实习完成,多数是在与专业相关的公共管理部门进行,实习阶段学生应将理论知识和模拟实践转化为真正的工作技能和素质。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要求,遇到困难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解决,熟练担负公共管理工作任务,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素养,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可提前熟悉未来就业环境和工作方式。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为目标服务。实践教学内容以目标为依据,可分为四个阶段和层次的内容体系:校内进行课堂实践和专业实践,校外进行假期实践和专业实习,这四种方式各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且具有相应的成果。具体如下:

(一)课堂实践:成果形式———小组合作实践报告

课堂实践以公共管理案例为依托,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具体操作两方面实施。理论分析方面可通过引进经典案例、热点话题、实时政策、新近公众事件等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完成成果报告,可分成小组,进行组间对比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具体操作方面可通过场景还原和模拟进行,一人或数人操作,大家共同检查问题,博采众长,填补缺陷。最终分享学习成果,且形成书面化学习报告。当然,这一过程也可以进行拓展。

(二)假期实践:成果形式———社会实践报告

利用寒暑假期实现对专业和社会认知的目标,学生应以印证理论知识和探究实践目标为目的。依托专业教师的相关课题,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社会调研,成果主要是与课题和项目相关的调研报告和论文。

(三)专业实践:成果形式———学年论文

主要指课程实践,如城市管理专业实践和社区管理实践等,专业实践存在诸多困难:往往实践人数多,实践单位有限,且实践时间相对比较分散,单位不愿意接收,根据现状,现有两个实践课程尽可能多地以调研为主,实践内容根据学生论文课题自行设定,如此不仅可以为论文写作提供更多可行性素材,还可以用实践成果。

(四)专业实习:成果形式———毕业论文

现状是多数高校安排学生在大四开始前的暑期进行实习,一般为期三个月,专业实习要求实践单位和教学单位的指导老师同时到位,对指导教师有严格的职责要求,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在学生实习之前,可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带着选题实践和实习,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完成毕业论文,或者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自拟题目,进行应用型研究。

三、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意识,很好地检测实践教学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优化改善。

第一,社会实践成果应该有规范的文本或报告呈现。

报告和论文内容及格式要有具体要求,格式要规范、条理,以便查询和保存。内容一定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避免纯理论叙述、泛泛而谈,充分展现案例观点和数据,做到有理有据。杜绝抄袭、挪用他人观点、虚编捏造等现象发生。成果的展现应该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致。

第二,成果的展现应区分优劣等级,并给予相应奖励。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职;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贯穿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挂职锻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组织协调、管理协作以及创新等综合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期望和要求。

一、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提出的“确保每一个人都参加社会实践”的要求,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从活动开展的效果来看,高职学生从真实具体的社会环境获得感性认识,这为他们理解和验证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又反过来深化了他们的理性认识,基本达到了社会实践育人的目的。但是,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相比,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建设起步比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以模仿、复制本科院校的实践体系为主,主要体现在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形式日渐固化,缺少新意,急需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一)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是,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来看,很多学生个人和组织院校只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了一项政治任务,并没有突出学生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笔者所在职业院校为例,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为寒暑假,2016年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学生100人次左右,自行组织参与的学生800人次左右。以全校近万人的学生数计算,参与率仅为10%。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说,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勤思善问的主动意识。面对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他们更多的是不加思考的被动参与,既缺乏明确的目标。又没有主动实施的能力。因此,这种被动参与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来看,有些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前并没有做广泛深入地宣传、动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率较低,与“全员参与”的目标相差甚远。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时,组织者也没有开展深入调研,了解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需求,结合学生的专长和兴趣,尊重学生的意愿,仅仅要求他们在活动中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完成任务,因而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形式日渐固化,缺乏创新和特色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有社会(企业)调研、结对共建、志愿(公益)服务、“三下乡”和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等。由于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历史久,经验多,机制相对完善,所以有些高职院校不顾学校实际和特色,仅仅是执行团中央、地方团委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文件精神,照搬本科院校的做法来组织实施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组织部门对实践活动的内容、时间、过程缺少科学指导、规范管理和有效评价。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主要分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专业开展的社会调研、学生骨干赴社区挂职锻炼和公益活动四个方面。活动的主题、形式相似度极高,模式单一,缺乏新意。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主要发挥的是安全保障作用,很少对学生们进行真正有效的指导。大部分自主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实现既定目标,失去了实践育人的意义。这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紧扣职业属性,结合学制短、经费少的实际情况,集中有限的资源来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社会实践体系。

(三)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几乎没有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对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效果进行科学地衡量和评价。多数高职院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学校实际制订了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评比细则(办法)。但是,有些社会实践评价的条目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比如有实质性的成果上报,这要求实践者撰写和发表实践论文或为当地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并受到当地政府、企业重视等;再如实践对象反映良好,这主要依据回收的实践活动反馈表、感谢信或寄语等;在实践活动反馈表中,要有当地党团组织对团队较高的评价,获得各级媒体的关注报道等[1]。这样的评价机制并没有对实践主体进行客观评价,未能对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反而因为过于注重“形式成果”,削弱了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育人作用。在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评比过程中,有些学生根据评比要求,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做实践材料上,经常有学生因为写出了一篇精彩的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而受到嘉奖;而一些目标明确、取得良好效果的活动因为评比材料的不完整而没有受到肯定,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功利性。笔者所在的学校主要是通过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盖章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等方面对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进行考核评价。这确实很难对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全程进行公平公正全面地考核和评价。所以,高职院校因校制宜地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提高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几点建议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高职学生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深化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的功能,笔者有以下四点建议:

(一)依托学校资源优势,结合专业实践技能,突出学生实践主体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高精尖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的实训基地、丰富的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全校营造“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内容应尽量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行业实际,了解行业生产实际,因此,高职院校要引导专业教师主动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来。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传授社会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专业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践单位的实际问题,还要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和生活上的困惑[2]。在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同时,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通过评奖评优、学分认定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才能拓展专业课程的课外学习,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打造职业教育特色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高职院校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需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全盘考虑,统筹安排,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确保实践教育活动有章可循。同时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并不仅仅是学工部或团委的工作,而是党、政、工、团各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构建良好的组织和保障体系。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和开拓社会资源,建立稳定长期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保证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长效性,提高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质量。此外,高职院校要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途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深入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以此争取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大力支持,提高社会大众对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认可度,为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高职院校要紧扣职业属性,立足特色专业,面向社会、面向生产一线,积极打造高职院校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三)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从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出发,确立正确考核评价的基础和原则,构建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考核评价体系。这是深化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构建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建立在以下三个维度,即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3]。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评价包括两方面: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组织实施的佐证材料,含对时间行为与效果进行日常性记载做出的定性分析。总结性评价是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下,由实践学生代表、指导教师、实践单位代表和专家组成员共同组成的评委组对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策划、实施、成果做出全面的评价。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积极促进高职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四)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专项经费

院系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所以,足够的经费保障与支持也是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与实际,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活动的宣传、组织、总结表彰等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对全国、省级、市级、校级、院级等不同级别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项目给与不同的经费支持。同时积极利用上级政策、政府、企业和校友资源的支持,引导和鼓励学生寻求校外支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项目化建设模式。

三、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不仅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从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上积极支持活动的开展,搭建和拓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平台,通过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和引导全校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在继承中大胆创新,建立适应知识经济变革和发展的育人体系,满足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学生成长成才三方面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技能型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雪亚,葛雪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及构建研究[J].科教文汇,2011(3):31.

[2]徐卫,胡丽芬,陈丽丽.试论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4(4):22.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7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以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例案看,在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但还存在重视不够、实践报告敷衍、学生认识不足等问题,必须进一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报告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规范化;凯里学院

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1]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以及高校大学生尚不成熟的思想观念,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高校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笔者主要结合凯里学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中特》)课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规范化水平问题提供参考,最终目的就是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产生实际效果。

一、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取得的成绩

自贯彻落实“05方案”以来,凯里学院开展《中特》课程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有3个年头了,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特别是凯里学院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与学校的转型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凯里学院提出了“转型发展”的目标,其核心内容就是办学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转变。围绕“转型发展”,学校推出了九个方面的改革举措,其中一条就是强化实践教学,具体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集群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学校要求实践教学增加到总学时的50%以上,实施“一次校内外社会调研活动、一次网络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我教育活动、一次公益活动、一篇调研报告”的“五个一”实践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行为,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让学生懂得如何依法守纪负责任,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言必行,行必果。凯里学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结合“转型发展”目标,雷厉风行地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自2013年以来,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开展,学校都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了一位副校长负责管理,并每年出台专题文件对这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与此同时,学校还按照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每年按生均20元的标准划拨经费,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调配合下,我们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根据《凯里学院关于设置“实践教学周”的实施意见》,每年都制定了中特课程暑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就实施对象、实施时间、实践内容、实施方式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并详细制定了工作步骤。针对实践内容,我们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对所在班级进行社会调查有关知识的指导,还拟定了30多个选题供学生社会调查作参考。对于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任课教师都认真评阅,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另外,每个班按5%的比例遴选出优秀报告,汇集起来编印成册,供下一年级的学生参考学习。从学生的实践报告看,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既有对家乡经济发展方面的调查,也有对教育方面的调查;既有对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也有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既有自己暑假打工经历的记录和思考,也有参加“三下乡”活动的切身感受。一句话,绝大多数同学真正走入了社会、走入了生活,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通过社会实践,学生普遍反映很有收获感,正如人文学院一位评优的学生在实践报告里所说的:“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既深入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认识了社会、了解了国情省情;既锻炼了自己的办事能力和交际能力,又增进了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感情。”还有的学生表示,暑期社会实践收获颇丰,希望这样的社会实践能多搞几次。另外,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从学生实践所在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学生的社会实践得到了各单位的认可和赞赏,各单位都普遍反映,凯里学院的学生素质高,懂礼貌,谦虚好学,吃苦耐劳。有些单位还直接表达了希望学生毕业后去他们单位工作的意愿。

二、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

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工作开展了三年,每年都召开工作协调会,不断研究实践教学的新问题,不断完善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尽管成绩在不断扩大,但一些问题常谈常新,必须与时俱进寻找对策。

(一)个别分院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在教育部制定了“05方案”的基础上,凯里学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个分院,而有些分院置若罔闻,竟然不将实施方案及时通知学生。接下来的工作就全是任课教师的事了,既没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也没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可是,任课教师毕竟只有十几个,要指导的学生就有2000多人,其指导难度可想而知。这样,许多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只能是单枪匹马地搞社会实践,其效果难免要打折扣。当然,也有一些分院还是比较重视的,比如人文学院,在学生离校之前都要举行隆重的动员大会,并将学生分组,每组都安排教师随学生下乡指导。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只有领导比较重视的分院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般质量都比较高。而有些分院置学校实施方案于不顾,没有及时将实施方案告知学生,所以,经常出现学生不知情,暑期社会实践根本就没做的情况,导致个别学生返校之后只有在网上抄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差了事。

(二)实践报告存在敷衍现象。凯里学院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文件里面经常强调,调查报告应为自己原创,不准许从网络下载或抄袭他人的成果,若发现调查报告为抄袭的,以不及格论处。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去参加社会实践,学校还制定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社会实践登记表,其中一栏需要学生实践所在单位签意见或建议,并盖章证明。但这一措施收效甚微,难以杜绝造假行为。另外,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报告要求图文并茂,让学生对调查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场景、人物进行拍照,学校的良苦用心也就是希望学生真正去调查,真正去实践,但学生拍了照之后是否真正地去调查了,也只有学生自己知道了。从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图不对文的调查报告还是存在的,似曾相识甚至雷同的实践报告也时常出现。

(三)任课教师对社会实践存有顾虑。围绕专题,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发现有许多任课教师竟然没下乡指导过学生的社会实践。究其原因,教师们普遍反映,经历了一学期的教学感觉挺累的,暑假该好好地休养生息了。这种想法应该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故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任课教师必须带队指导。也有些老师认为带学生出去搞社会调查是份内之事,但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有所顾虑。当然,还有一个很客观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班级多,学生多,而任课教师少,所以,一对一的指导是不可能的。另外,暑假期间学生回家了,天各一方,比较分散,任课教师也无法集中指导。

(四)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个别教学分院不重视,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也纯粹是为了应付。加之,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种情况在理工类学生里面表现比较突出。虽然现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理论掌握占4学分,而社会实践只占2学分,但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实践又苦又累,2学分无所谓,靠其他课程把总学分凑起来。所以,他们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常常出现抄袭现象,有的甚至缺交。当然,除了上述比较突出的问题外,一些带队指导老师回来反映经费申请和报销的问题,觉得手续繁琐,耗时费力;安全得不到保障,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往往难以招架,等等。一些学生也反映,黔东南少数民族多,在调查过程中经常碰到语言不通问题,交流困难;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凯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规范化的途径

早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作为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党的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民族的未来。那么,凯里学院针对以上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加强社会实践教学,也是学校实现转型发展、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就学生而言,走向社会是迟早的事,如何早日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加速自己社会化的进程,应该说社会实践正是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3]所以,大学生要珍惜机会,以火一般的热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就任课教师而言,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教马列要信马列。一方面,社会实践就是让任课教师信马列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教师本身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理论更有说服力。没有亲身实践的支撑,教师的授课既让自己感到心虚,更难说服学生,其教学效果就成问题。反之,如果任课教师能在传授理论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那么,理论的说服力无疑要大很多。就社会而言,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也需要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固然需要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但也需要社会各界提供各种便利和支持,不能当旁观者,而应当参与者,共同承担起培养和教育青年大学生的历史重任。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不同于专业实习和科学实验,关键在于前者侧重于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后者旨在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4]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时,首先就应该强调它的“实践育人”功能,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政策和国情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当然,大学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如能结合自己的专业,不仅服务了社会,而且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实效。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学过法律知识的学生,深入农村开展法律普及情况的调查,通过贴标语、办墙报、文艺演出等形式对村民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这样,不仅农民得到了实惠和帮助,而且大学生自己也从中受到了锻炼和教育。

(三)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力度。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及道德教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并在社会中接受再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所以,它是一项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如何制订周密而科学的社会实践实施方案,使社会实践既有统一而高效的领导又有明确的目标,既能让各方积极参与又能让各方明确自己分工和职责,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有序而高效推进的关键。为此笔者设想,学校可否成立一个专门的指导协调机构,在校党委的具体领导下,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和职责,督促并协调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进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力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真正取得实效。同时,我们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学校和地方的合作,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协调机构。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就必须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为此,学校必须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争取工矿企业、城市社区、农村乡镇、部队、革命老区、社会服务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包括舆论、物质条件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使学校与社会良性互动,使教育平台既有学校阵地又有社会基地,使教育内容既有校内课程又有校外实践,使教育主体既有校内教师又有校外导师,共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多人认为基地建设困难,主要还是反映了认识问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黔东南州民政局合作,分别将州救助站和州福利院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把社会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基地的问题,也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主动进行思想和道德锻炼,取一举两得乃至双赢、共赢之效。

(五)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报告科学的评价体系。社会实践陷入随意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当然在评价之前,首先要解决实践报告造假问题,笔者建议教务处可以考虑像毕业那样对所有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检测,不合格的实践报告一律让学生重写,并对往届的实践报告电子版归档存库。其次,对优秀实践报告进行重审,由相关领导、任课讲师、辅导员以及学生组成测评组,在任课教师初评的基础之上,对每一篇优秀报告再进行一次会审。这样,使优秀报告在阳光下运作,有利于提高其含金量。最后,要建立健全激励体系,将社会实践情况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绑定,对优秀实践报告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达到。

作者:苏庆华 单位: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EB/OL].(2004-10-14)[2016-12-03].

[2]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08-20)[2016-12-15].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8

让学生在结束相关理论课程时,立即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对于新专业,相关学校应该投入大量的新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来强化校内实践环境。校内实践主要是利用IT技术,提供较真实的场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完成相关业务,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真实感受,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校内实践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研发或购买相关模拟软件,让每个参与实验室国际商务活动模拟实践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

学生通过模拟实践中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模拟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和银行的日常工作,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感受到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关系,从而熟悉国际商务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模式等国际商务活动的全过程。

二、突出角色模拟和综合能力训练

国际商务活动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它融合了商务礼仪、外语、国际贸易实务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前要做好充分的分组和详细分工的安排,要求其了解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商务礼仪。各司其职,使其能够较专业地完成相应的角色任务。在角色模拟中运用国际贸易知识判断需要谈判的价格、付款等各方面情况。通过校内实践,提高学生的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定期举行国际商务技能比赛激励学生

进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技能的比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实践技能水平,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商务谈判教学实践中,将教学模拟和开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相结合。每年举行一次商务谈判比赛,这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举办商务谈判比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重视教学实践,防止教学实践流于形式。

四、扩大社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等校外基地

学校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应该走出学校,深入企业,尽可能建设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例如,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职工培育,充实企业人才队伍,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校企双赢。在扩大社会联系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大型国际商品交易会,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外贸企业,要求企业负责人和政府相关人员为学生作专题报告等等。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加强论文指导,提升毕业质量

毕业论文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四年本科学习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其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商务基本知识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通过毕业论文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严把开题关。安排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有可能的实习单位进行选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前撰写开题报告。

二是严把写作关。开题后,要防止学生将论文束之高阁,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定期与指导老师联系,说明写作的进度和征收指导老师意见。

三是严把答辩关。由学生自己运用口头陈述和PP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开报告。对答辩老师提出的论文问题,应该重写的部分就必须重写。

四是建立奖惩制度。应该建立一套国际商务专业本科论文评价体系,让论文答辩不再流于形式。对于优秀论文不仅要给予精神奖励,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甚至鼓励学生将其公开发表。同时,对于论文写作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重写和第二次答辩,真正提高毕业质量。

六、改革实践形式,重视社会实践

一提到实践,很多人只想到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实训。其实,社会实践对提高各类专业的学生综合能力是很在帮助的。社会实践应该纳入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四年教育教学方案体系,它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还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磨炼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在国际商务养育方案的课程设置上,也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社会实践,给予学生压力。在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上,可以安排在学生的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