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范例

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范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受惠于国家政策,城镇化建设也着实向前迈了一大步.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自然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更离不开辛勤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大都来自农村,他们常年工作在外,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城里人的美好生活默默地奉献着.他们背井离乡,却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被他们留在老家的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如何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社会的关怀,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这个新生的概念解析开始,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活现状,接着分析了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尝试指出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就如何改变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四个方面试图给出方法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

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100万,这个群体的总数甚至已经抵得上一个国家总人口.作为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群体,其占据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比例近40%,占据全国儿童的比例甚至超过了20%.这些数据可以表明,“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群体,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事实证明,由于长期跟父母分离,这样一个群体在生活、学习各方面已经开始出现不少问题.

1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

究竟什么样的儿童是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存、生活现状怎样?本章将为您揭晓相关内容.

1.1如何定义农村留守儿童

我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地点是在农村牧区;第二,留守的原因是父母为了生活外出务工,由于条件不允许,孩子不能跟着父母一起去;第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这个内容主要是指父母不在身边,孩子跟谁一起生活.针对第三方面的内容,笔者经调查发现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将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即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完成监护任务;二是将孩子托付给外祖父、外祖母;三是交给其他亲戚代管,这种方式较少;四是由孩子独自生活,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或者孩子中至少有一个年龄较大,不过这种情况是最少见的.我们这里说到的儿童,官方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那么暂且界定为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1.2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现状

父母长期在外,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孩子与祖父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一起生活,由于存在很大的代沟,再加上孩子的叛逆心理,导致一些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引发其他问题.最近几年,各级媒体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发生惨剧的报道屡见不鲜,我们以“重灾区”来形容并不为过.2015年6月,贵州省毕节市一个家庭的四名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四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仅十四岁,最小的才五岁.另据新京报报道,2014年1月,安徽望江县一名九岁的留守儿童悬梁自缢,他是因为得知妈妈不回家过年,心里想不开才去做的傻事.从查找到的相关权威资料中了解到,从地区看,这个群体不仅分布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也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份.报告还显示,中西部地区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孤僻、自闭、胆小、冷漠等等均有表现.(2)缺乏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案例呈现高发态势.(3)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不良行为比较突出.表现在留守儿童经常迟到、逃学、不服从管教.(4)受关注度不高.表现在校园里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欺负,也不向老师汇报;犯错时,受老师惩罚比较严重.

1.3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是一个弱势的群体.关注和研究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生活现状并着手加以解决,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是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保障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基本已经普及到农村,因家庭贫困原因导致孩子上不起学的现象基本消除,但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升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关注并加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有利于提升留守儿童的受教育质量,有助于保障农村受教育人数,有利于提高农村整体教学教育水平,有利于保障九年义务教育高质量的实现.

1.3.2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因为这个问题已然成为“三农”问题的一个焦点问题.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使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并健康成长,是各级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摆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面前的亟待破解的课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而现实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1.3.3是实现“中国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提出的“中国梦”,其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共筑“中国梦”已然成为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无论是构筑“中国梦”,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资源.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有利于揭示留守儿童基础教育的现状,有利于解决我国基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构建我国基础教育新模式,有利于提升农村整体教育水平,这样就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高的素质,就能为我国的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教育是一种活动,对施教者来说,希望通过自己的传授过程,被教育者能改变思想观念并能提高生存技能;对受教育者来讲,教育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狭义来讲,教育单指学校教育;广义来说,教育指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就是指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共同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一致,各地教育条件和教学设施水平不一样,各个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2.1家庭教育缺失

一是农村牧区的留守儿童缺少父爱母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不良心理,容易形成内向、孤僻、冷漠的性格,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二是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最为普遍.监护人素质有限,对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学习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容易养成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三是父母思想观念落后,大部分外出务工的人思想上,认为只要能挣到钱了,就能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就能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吃穿不愁进而得到比较好的教育.

2.2学校教育失当

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往往相对落后,农村牧区尤其突出.文化教育的发展客观上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生相伴,落后的经济、微薄的收入促使农村牧区教育发展所需的人文环境缺乏刺激和推动力.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牧区教育基础设施不齐全,教师收入微薄,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管理方法欠妥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对农村牧区学校教育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而学校又没有财力去改善学生的学习、住宿条件,没有财力去更新教学设备;其二是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城镇教育资源丰富,而农村教学资源匮乏,若适当地调整一下教学资源分配情况,则必然有利于农村牧区教育.

2.3社会教育不协调

留守儿童教育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的参与,还需要社会上各方面力量的加入,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也起关键作用.然而,目前的现状是社会教育方面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少之又少.一是农村风气盛行,影响留守儿童教育;二是网吧日渐增多,影响留守儿童学习书本知识的热情;三是户籍制度限制了留守儿童受教育地域;四是政府执行力不到位,也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效果不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3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近年来突显出来的问题,因此充满挑战性,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多方共同发力、齐抓共管,否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1学校方面

学校担负着教育主战场的职责,因材施教是为师者一贯秉持的理念,因此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地,如果资金条件允许,可多盖几座教学楼,将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开上课管理,保障学校软硬件供应跟得上.可以对学校的环境进行优化,比如在教学楼附近种树种花种草,给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花园式的学习氛围.加大体育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锻炼场地和健身器材.美化宿舍环境卫生,加强寄宿管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休息住宿环境.其次,提高师资力量.农村留守儿童本就在教育资源方面不占优势,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有利于平衡教学资源,有利于孩子们学习成果的提高.最后,学校应开展多内容多形式的活动,从细微处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不仅要建档立卡,还要开设亲情电话和亲情信箱,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的关怀;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可适时召开家长会,老师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使其形成一种机制;学校还要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如何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2家庭方面

家庭是造成留守儿童形成的“肇事方”,从本质上来说,是父母离家外出才产生了留守儿童.因此,减少父母外出打工,自然就减少了留守儿童数量.当外出务工成为必需的选择后,常回家看看也应该成为父母必须的选择.首先,父母要利用一切机会赶回家多陪陪孩子.不要让孩子长期见不到父母,否则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被遗弃感,这种感觉会促使留守儿童心理上发生诸多不利的变化,问题就会随之产生.心理学认为,父母的陪伴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胜过世间所有一切.其次,设立家长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父母可以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爱心人士中委托家长,由他们对孩子进行管理和辅导.如果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父母的作用,那么留守儿童心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觉得父母就在他们身边,爱一直在他们身边.再次,父母要转变观念,更加注重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挣钱养家是父母天经地义的责任,但是保证孩子全面健康成长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外出务工的父母要经常与学校和老师沟通,掌握孩子在学校期间的情况;临时监护人的角色意识也很重要,不要以为孩子有吃的、有穿的就够了,还要更多地与留守儿童交流思想,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努力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3.3社会方面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每个人将来都要走到社会上去.一切问题的产生都源于社会,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又都可以在社会中找到.首先,要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笔者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亲历了“留守儿童”这个概念的形成直至留守儿童发展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的全过程,并且一直关注着这个群体.笔者认为,尽管留守儿童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地少人多、土地瘠薄的农村.笔者在采访中看到,通辽市扎鲁特旗荷叶花嘎查也成了一个“空壳村”,但它所呈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年轻人留在村里从事农牧业生产,孩子送到城里读书,老人进城陪读.因为这个嘎查的村民都很富裕,年轻人根本不需要外出谋生.既然留守儿童分布呈现出了极强的地域特点,那么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村委会就要有所作为了.可以联合妇联、工会、团委、学校等群团组织,同时发挥媒体作用,引导社会关注、关心与帮助留守儿童.其次,发展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志愿者的力量来帮助这些孩子们,解决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有条件的话,可以发展一些明星志愿者,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来让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当中,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明星一般资金实力雄厚,能带给孩子们更多帮助,也能帮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3.4政府方面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政府应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法律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事实上,在这方面政府可以作为的空间也确实最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城镇化进程.户籍制度改革要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为核心,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加速城镇化进程,要让农民工进得了城、安得起家.严格控制房价,只有让农民工买得起房子,才能让他们带得起孩子安得起家,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应该向农民工敞开大门.均衡区域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不要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再为了生计而劳苦奔波.政府还应在拆除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制度壁垒方面有所作为,放宽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入学条件,并在学杂费、转校费方面尽量少收或者不收,减轻他们入学负担.其次,在办学条件上放宽要求,在办理程序上要简化流程.应鼓励支持社会上的其他力量创办学校并在教学上给予指导,比如允许有实力的农民工创办私立幼儿园,私立学校,在资金上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在教学质量上予以监督,在确保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前提下,也要提高教学质量,逐步缩小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最后,要完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出台了《教育法》,但仅有的这一部法律已经很难适应并指导当前纷繁复杂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形势.坦白讲,教育实践当中相应的法律欠缺严重,对留守儿童随父母到异地上学就缺少法律法规的明确支持.政府还应加快出台农民工进城务工后的各项权利保障机制和在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要鼓励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事关国计民生.要想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尝试让外出务工人员进城安家带走一批,返乡创业解决一批,整合各方力量安抚一批,唯有如此才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10-11.

〔2〕赵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4.

〔3〕贾梅,张炳明,刘雪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J].学理论,2013(01):95-96.

〔4〕张开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马晓磊.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6〕郑磊,吴映雄.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来自西部农村地区调查的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9-146.

〔7〕李长锋.佳木斯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

〔8〕杨曼.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9〕韦进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解决思路探讨[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07):42-43.

作者:白云梯 白若冰 白沐曦 单位:通辽广播电视台 通辽五中

第二篇: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

摘要:笔者结合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源村镇从事幼教支教一年的工作经验,并对贵州省5所农村幼儿园展开调研.从留守儿童群体逐渐壮大且存在问题的背景出发,介绍了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呈现极端化、社会认知的发展程度不高、同伴关系不融洽,亲社会行为不高、自我意识发展强烈等社会性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有家庭教育不当、幼儿安全感缺乏以及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缺乏,进而从教师专业化、家园合作、同伴关系、“独立性”特点和政府政策五方面提出了关于贵州省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建议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越来越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年轻劳动力走向城市务工,而其子女则交由祖辈或亲戚照看,成为了“留守儿童”,如今该群体逐渐壮大,留守儿童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贵州省有3900万人口,其中城镇人口1100万,农村人口2800万,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87%,是我国劳务输出的主要省份之一,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的4.41%,占本省儿童总数的9.5%.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直接监护,年龄小,且在祖辈或亲戚的监护中存在许多问题,社会性发展受到影响.

1概念界定

1.1农村学前留守儿童

目前,关于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概念内涵尚无统一的说法,根据查阅文献,可以总结得出: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长达半年以上,而其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的6周岁以下的幼儿.本文研究的幼儿年龄范围为3—6岁幼儿园阶段农村学前留守儿童.

1.2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与人交往、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所需的特点、能力以及自我的认同品质.它是和平相处、解决矛盾的技巧,是驾驭或掌握公共资源的能力.幼儿通过与社会接触,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贵州省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

学前阶段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石.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镜中我”理论,强调了家庭对培养儿童习惯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然而留守幼儿缺少父母的关爱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直接监护,年龄小,缺乏父母身教言传,且在祖辈或亲戚的监护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观察、调研,可以得出具体表现如下:

2.1社会行为发展呈现极端化

幼儿社会技能发展一般可分为退缩型、攻击型和自主型,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攻击型和退缩型.一部分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较为突出,在园时,常与同伴发生语言或肢体冲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故意不听从教师安排等行为失范.一部分留守儿童则较为胆怯,害怕与老师同学相处,很少说话,很少与同伴玩耍,不积极参与活动.另一部分留守儿童则过度依赖幼儿园教师.

2.2社会认知的发展程度不高

在幼儿园活动中,留守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程度不高.较非留守儿童而言,表现出知识储备量不大、视野不开阔、回答问题断断续续、缺乏自信、反应迟缓、注意力不够集中、适应能力不强等现象.

2.3同伴关系不融洽,亲社会行为不高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可分为受欢迎型、被排斥型、被忽略型、一般型、社会影响型,在幼儿园中,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一般为被排斥型、被忽略型和一般型.有的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不善于分享,不太懂得关心同伴,较少做出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也有少数留守儿童存在偷窃、说谎、欺负同伴等不良行为.

2.4自我意识的发展强烈

在幼儿园活动中,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而言,自我意识的发展十分强烈.表现出独立、自主的特点,且自尊心更强,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也不愿意别人插手.

3贵州省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3.1家庭教育不当

1.监护人因素

贵州农村留守儿童在大部分由祖辈、少部分由亲戚长辈看管,这一监护人群体存在的共同特点便是文化水平低、思想固化,他们不懂得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关心幼儿、与幼儿进行沟通,甚至部分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还给幼儿造成了骂人、打架等不良影响,也存在部分监护人营造寡言少语等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因此幼儿便缺乏了在身教言传中适宜发展社会性的机会.在访谈中,笔者还发现他们还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的情况,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幼儿园就是“看孩子”“学儿歌”“学写字”……的地方,不重视也不懂得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此外,由于“隔代亲”,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过度溺爱幼儿,促成幼儿存在任性、攻击性行为强等现象.

2.父母因素

通过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电话、微信等形式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父母在沿海地区务工,回贵州看孩子的几次很少,平均一年一次至两次,长期缺乏对幼儿的直接关心.同时,他们对留守儿童每月提供了相应的物质供养,但却缺乏和孩子情感的沟通,联系的频率不多.由于文化程度低,他们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较为关心,幼儿社会性发展等情感态度的培养却被忽视.

3.2幼儿安全感缺乏

在缺乏父母关爱和监护人不恰当照顾的环境中,留守儿童心理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普遍存在“情感饥渴”.当他们的情感在家庭中得不到满足时,大部分幼儿会在幼儿园中寻求教师的关心,因此有的幼儿会粘着老师,过度依赖老师,而有的幼儿则会通过大哭大闹、打人等动作引起教师的关注.

3.3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缺乏

根据调研,笔者得知贵州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师源大部分来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她们的文化程度不高,专业化水平较低,在教学活动中偏注重教学活动内容,常忽视幼儿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等问题.同时,由于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投入的经费分配较少,农村幼儿园环境较差,没有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4贵州省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建议

4.1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信任环境

在幼儿园中,与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人便是教师,提升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促进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应加大对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如:积极组织幼儿老师参加脱产培训、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等,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培训,使农村幼儿教师进一步意识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明确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科学方法.此外,教师应以公平、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并以合适的方式关爱留守儿童,发挥弥补留守儿童“情感饥渴”的作用,为其创建一个值得信任的环境.

4.2加强多种形式家园合作

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所言:“幼儿教育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哪一单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充分的成效.”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其充分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后,才能共同促进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一方面,针对留守儿童的直接监护人,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统一传达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一对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共育.另一方面,针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搭建新的家园合作平台,通过互联网保持联系交流,分享幼儿在园表现情况,并督促其与家庭、幼儿保持适宜联系.

4.3充分发挥“同伴关系”的作用

同伴关系能满足幼儿社交的需要,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相互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有助于幼儿社交技能的形成,有助于幼儿的社会认知和行为的获得,从而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或游戏中,有意识地安排社会性较高的幼儿和社会性较低的留守儿童搭档,产生“带动”效应;也可以多开展合作类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乐趣,逐步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

4.4发挥留守儿童“独立性”特点

处于3—6岁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由于身心发展程度较低,尚不具备很强的独立性.然而留守儿童处于特殊的生长环境,独立性较非留守儿童发展较强.教师应重视这一特点,并促进留守儿童发挥榜样作用,在其具有自尊、自主表现的同时,帮助其建立自信,获得满足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

4.5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促进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各项政策、制度的大力支持.首先,政府应因地制宜加大农村产业园建设、扶持农民创业,为幼儿家长提供适合的就业创业机会,便能大大减少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建设的经费投入,适宜增加村级幼儿园或村小附属幼儿园、改善幼儿园环境、提高设施设备质量,为开展幼儿园活动提供硬件支持;再次,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教师、公职人员“一对多”帮扶制度、农村社区小组互动制度,从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留守儿童;最后,应加大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媒体宣传,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多种形式地关心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印小青.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4(10).

〔2〕李颖,李敏.预防“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异常的几点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06).

〔3〕陈会昌,等.父母教养态度与儿童在2—4岁期间的问题行为[J].心理学报,2003(1).

〔4〕陈泽婧,严仲连.贵州省农村地区学龄前“留守儿童”个性问题与解决措施———以贵州省黄平县某幼儿园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1(08).

〔5〕朱芳红.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弱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12).

〔6〕王亚男,邢春武.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10).

〔7〕何征南.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8〕郭晓红.2—4岁留守儿童自我提升的特点以及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9〕徐慧,等.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31(4).

〔10〕黄寅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公共政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作者:唐婉贞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措施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农村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形式下,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这使农村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其中农村留守小学生,不仅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同时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此,通过对农村留守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相关的措施分析,希望可以将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并能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解决措施

农村留守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主要是通过家长与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而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是非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不仅存在着是非观念混淆的现象,同时也会出现道德情感迷失的状况。

1农村留守小学生现存主要问题

1.1德育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们身边,无论是在道德观念,还是在价值定位上,留守小学生都会在判断上出现模棱两可、不能明辨是非的情况,加之不能得到及时的引导与教育,使其在面对金钱与物质的诱惑时无法进行正确选择,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留守小学生缺少父母及时有效的情感关怀,使之不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缺乏责任心与自信心,对于道德标准更没有正确的衡量目标,长此以往,形成了迟到、旷课、说谎等不良习惯,进而还会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约束,违反校规,并与社会不良青年进行交往染上恶习。

1.2学业问题

对于农村留守小学生来说,在学习方面,不仅缺乏正确有效的指导,甚至存在着家长对学业不够重视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监护人一般都是隔代的老年人,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同时也不能与留守小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只在衣食方面照顾周到就算尽到责任了;另一方面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小学生,因长期以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中,都不能获得父母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使之失去了教育最佳的时机。

1.3心理问题

留守小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心理问题,他们不仅敏感、多疑,而且常常有被遗弃的悲观情绪,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使得留守儿童也因缺少关爱而内心苦闷与孤独,不仅心理承受力差,而且不懂责任与担当,慢慢脱离人群,变得目空一切、冷漠叛逆,长此以往,形成性格上的缺陷与心理障碍。

2加强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奠定德育工作的基础

为了能够将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必须认识到家庭德育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其不仅是德育教育最直接、最长久的影响力,同时也最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作用。首先,教师应促进家长与孩子多进行沟通。对于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来说,亲情交流不仅能促进孩子们心理与品行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由于留守小学生,多数是由爷爷、奶奶陪伴或抚养,无论是教育意识,还是代沟影响,都不利于孩子的正常成长。如果父母能够更多地关注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既增加了亲情的无障碍沟通,也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其次,学校应帮助家长提升家庭德育教育意识,家长如果能够以身作则地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与心目中崇拜的偶象,那么孩子不仅会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而且会对其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无论是在道德信念上,还是在认知能力上,都会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2深化德育工作改革,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首先,学校应为留守小学生营建与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无论是从学习环境来讲,还是对集体生活而言,都需要全面考虑到留守小学生的特殊性。相对于父母在身边陪伴的小学生,留守小学生既敏感,又脆弱,教师应象爱护林中的小鸟一样,不仅要多与孩子们亲近,还要进一步让孩子在学校感受到安全感,通过多种主题活动的举办,使留守小学生既能够健康成长、开朗活泼,又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素质。其次,可以为留守小学生建立起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这主要是将留守小学生与有父母陪伴的小学生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关系,使同年龄的孩子之间在没有代沟界限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在学习上互帮互助,还能在生活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使小学生从小就能感受到同学之爱,师生之爱,社会之爱,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道德理念。最后,教师应不定期地进行家访,这既是对留守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小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最佳途径。前面我们曾提到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家访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找到家庭教育中所缺失的部分,还能将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既能了解孩子们的优缺点,还能协助教师将留守小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措施解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留守小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当前农村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通过在学校教育方面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与内容的改进,一方面需要加强软硬件的设施条件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化社会环境的宣传作用,从各方面协调努力为农村留守小学生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婷.浅谈农村留守小学生道德教育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4,(7):112.

农村留守儿童范文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情感教育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务工,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但很多农村子女却不能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滞留在农村,由此就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据调查,目前全国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接近60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并且呈现一种持续增长的趋势。儿童时期正是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却与父母长期分离,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更应该是政府、社会、学校的责任。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情感问题

(一)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就是与普通人的认知理念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表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这种偏差主要是对于生活的消极心态。相比于普通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采用消极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将不利的现状归结到自己身上。比如说,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来看望自己,留守儿童会觉得是因为父母不喜欢自己;教师在课上讲课没有注意到自己,他们也会觉得是因为教师不喜欢自己;和同学交往中出现问题,他们还是将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觉得同学们讨厌自己、看不起自己,从而产生了消极的心态,不愿意和他人交往,对于事物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除了这种认知偏差外,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还表现在价值偏差上面,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不喜欢读书,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他们以父母为参考标准,觉得父母没有读过书依旧可以进城赚钱,自己同样不需要学习,基于这种心理,很多留守儿童就会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为打工挣钱。在课堂上,他们不积极听讲,不认真回答教师的问题,上课打盹睡觉甚至旷课玩耍,成绩明显不如其他学生。

(二)情绪消极

我国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由父母的长辈来照顾,也有的是单独的父亲或者是母亲照顾、哥哥姐姐照顾,甚至是亲戚和邻居监护,这些监护方式都不是正常的监护方式。由于缺乏本应该享有的父爱和母爱,这些留守儿童往往会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具体表现就是情绪上的消极。根据相关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方面。而且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让他们不敢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成,最终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总的来说,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大致会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并且还会出现泛化现象。

(三)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一般指的是行为问题,障碍者的行为活动与他人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障碍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就是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如一些留守儿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不听从大人的管教,喜欢做一些偏执的事情,甚至染上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另外,农村留守儿童通常会比较缺乏安全感,对于外界事物和人员做出一些攻击行为和逆反行为,比如说不尊重师长、随意辱骂别人、用恶作剧戏弄其他人等。行为障碍总结起来就是留守儿童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他们缺乏别人的关爱,同样也缺乏对别人的关爱,不能和其他人形成友好的关系。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儿童还有一些不当的行为,比如说遇事冲动或者退缩、不与人交流、性格变化比较明显、学习障碍比较严重等。

(四)人格障碍

根据相关研究,超过一半的农村留守儿童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这些障碍包括任性、冷漠、内向、孤僻等。从外在表现分类,这些人格障碍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攻击型人格,这种儿童情绪比较冲动,控制力弱,遇事容易激动,做出一些偏激的举止。另一种类型是畏缩型人格,这种类型的儿童表现为情绪冷漠、自卑、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或者害怕与人交往。

(五)人际关系障碍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通常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一般来说,这种障碍表现在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害怕与别人交际,内心自卑孤僻,常常不合群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大部分留守儿童都缺乏父母的正常关爱,他们被不同的监护人照顾,基本上只能满足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极度缺乏。少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道德情感教育极其重要,深刻影响着以后的人格发展。但是在最需要父母照顾的关键时期,父母却没有在他们的身边,其他的监护人不能取代父母的情感传递,造成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出现严重的缺失,最终引发一系列问题。另外,一些农村务工人员因为在外面吃了很多的苦,遭到不平等待遇,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事例,让孩子投机取巧,适应社会的一些“潜规则”,通过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来生活。很明显,这种思想非常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给学生的情感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二)学校教育的错位

很多农村学校在新形势的教育背景中,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育形式,依旧拘泥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之中,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丝毫不加重视。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教师只关心学习好的学生,忽略了学习差的学生,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缺少教师该有的责任心,这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偏差。此外,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很多学校因为害怕麻烦,不仅没有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情感教育,反而将他们的问题全部归咎到家长身上。有一些学校为了保持升学率,甚至采取劝退的方式来处理留守儿童。可以说,学校的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三、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策略

(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环境是影响人才的重要因素,对于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主要受到两个环境的影响,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学校环境,这里主要分析学校环境。学校的环境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一般来说,农村校园的设施比较简陋,但是整体比较安静整洁,不像城市学校那样处于喧嚣的环境之中。清幽整洁的校园环境可以舒缓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因此,农村学校应该注意校园环境的营造,尽量为学生构造一个恬淡温馨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是熏陶学生情感体悟的重要文化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和睦友好、充分爱心的,这种校园文化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心灵慰藉,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注重多样的实践活动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一般都会缺乏对自然的观察,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心底里,对其他事物不感兴趣,将自己封闭起来,这是很不利于自身成长的。为此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近自然,回归生活,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填充自己的心灵空白。在实践活动中,留守儿童不仅可以亲近自然,重燃对生活的希望,还能增加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走出孤僻的阴影。

(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学生的教育不仅取决于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不能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但是他们还有一些监护人。针对监护人对学生教育不当的状况,学校可以对这些监护人进行教育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孩子的情感缺失现象,增加对孩子的关爱,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成长。

(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心,滋养学生的情感

教师是学生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对于留守儿童同样如此,但是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他们喜欢成绩比较好又比较听话的学生,对于不爱学习也不听话的学生往往比较讨厌。留守儿童的性格大多比较孤僻,学习成绩也不太好,对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让留守儿童得到情感的滋养。为了确保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感,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师风师德培养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得到培训,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学生,感化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并开展针对性教学。另外,学校也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进行评估,对表现良好的教师予以实质奖励,对表现不好的教师适当做出批评,督促他们改正不良教育观念。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心,并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并发挥各方力量的合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叶梅.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分析与教育实践研究[J].赤子,2017(12).

[2]何海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的相关问题及情感教育德育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17(30).

[3]陈晓东,田畅.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分析———以沈阳回迁农村社区G社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6).

[4]廖运生,宋淑娟,陈勃.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沟通的研究[J].前沿,2009(8).

[5]赵坚.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研究[J].未来英才,2015(8).

[6]李向辉.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素质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7]李素梅,殷世东.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与学校教育的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13(4).

农村留守儿童范文3

1.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据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以母亲居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局第二位。53%的留守儿童是双亲不在身边,41%的留守儿童有母亲陪护,其余占6%。60%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由母亲看管。80%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由祖辈监护。虽然有亲缘关系,但由于隔代关系,较难进行真正的交流。所调查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只有21人为初中程度,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总体而言,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管教方式不恰当。访问到监护人如何处理儿童犯错,只有25%的监护人选择讲述道理,打骂、或单纯责骂的监护人占到40%。65%的监护人认为自己家的留守儿童并没有严重问题,只有个别家长反映孩子调皮,难以管教。由此体现出,在对留守儿童的管教上,监护人多采取放任态度,总结出如下原因:一、偏远地区教育水平低,监护人缺乏管理儿童的科学常识,教育意识匮乏;二、由于与儿童交流甚少,教育无从下手;三、面对调查未能客观评价自家儿童。

2.留守儿童心理现状

儿童对于父母不在身边表示反感,父母亲情的缺失,给留守儿童带来一定程度的心里空缺。非留守儿童的调查中,60%的儿童不能接受父母外出务工不在身边。回收问卷显示,留守儿童对于父母非常思念的达64%,比较想念的有24%,仅有7%不怎么想,3%没想过。访谈过程中,与监护人谈到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后的变化,其调查结果显示如下:50%的留守儿童显示出明显的消极变化。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监护人在一定程度代替孩子的父母亲照顾孩子,但是,这种替代是失效的。可是由于穷困,父母无奈只能选择远离故乡,造成了留守儿童在成长最敏感的时期缺失父辈关爱。当地留守儿童的父母亲一半以上(54%)工作在省外的,13%的人在本市打工,33%在本省,一年中在家时间寥寥无几,导致部分儿童叛逆、孤僻、内向等不良性格。

3.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

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如下比较:在学习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基本面临同样的困难。困难程度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基本无关。所调查贵州省处偏远地区,村民基本文化水品偏低,大部分属于小学到初中程度,多为小学,基本没有辅导功课的能力,只能起到人身监管作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态度上存在区别,92%的留守儿童基本很少或者从来不逃课(迟到),而非留守儿童有65%,在对学习态度上,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努力、端正。留守儿童从小没有父母照顾,思想上更为独立成熟,有些儿童了解到父母的辛苦,更懂体贴。问卷中,提到他们最想与父母沟通什么问题。个别留守儿童写到爸妈辛苦了,请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等。

二、建议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处境不仅关系到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教育水平的发展,更是影响制约城乡公平的核心问题。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寻求对策:

1.在政策制定上,应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尽快消除城乡差距

这里并不是说要完全取缔户籍管理制度,而应要渐渐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之间隔离开来的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顺畅流动。政府应研究相应的流动配套措施,让进城务工的农民能够享有和城市人同样的社会权益。同时,更应该清除就业、就医、居住、受教育等方面的障碍,彻底破解固有多年的城乡二元体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健康流动,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同时,更接纳他们的子女。目前,由于计划生育制度,城市中小学生源近两年逐步减少,现有教育资源出现富余,更应适当为民工子弟提供城市就学居住的机会,恢复原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给农民工子女在“进城”与“留守”两者间拥有自主、选择权。可喜的是,一些地区已逐步取消借读费用,一些学校也将打工子女和本地户籍学生一视同仁,有的还给与一定补助,帮扶农民工子弟。但这些举措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一定距离。

2.教育体系要健全,逐步加强农村教师素质,重点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引导

一是要逐步加强师资力量。调查体现,农村师资力量很是薄弱,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本科以上师范生支援农村教育。教师和监护人、家长间都应保持定期联系,教师要经常到留守儿童家中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更应该和身处外地的家长保持电话联系。义务教育阶段应开设心理辅导相关课程,配备心理教师进行引导,提供知识教育的同时给予心灵沟通。二是留守儿童集中的农村地区,应开办寄宿制学校。政府应加大投入,增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要尽量为生长环境不完整的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生活辅导老师随时陪同引导,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难题。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协调一致,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三是要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应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将其在学校相关表现登记到档案中。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做到登记备案,进行有针对性、有效的教育管理。及时向家长及亲属、监护人反馈信息。

3.家庭管护上,要尽量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

调查体现,如果父母双亲都不在家,对子女影响最为严重。但若有一方留守,影响相对轻微的多。父母外出务工时,若缺少可靠监护人,应尽量做到一方留守,保持家庭教育一定程度的存在与完整。若无法避免双亲离家,时间上不应相距太久,应尽力做到每周交流联系一次。父母要全面了解子女心理、身体、学习各方面情况,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要疆场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联系,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管护,做到争取经济利益与关爱子女互不耽误。

4.在法律保护上,要加大立法对留守子女问题的干预力度

农村留守儿童范文4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留守儿童”是一群日益受到关注的群体。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中作者通过自己农村小学工作实践,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如财力、人力等)非常有限,问题越发严重。由于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但父母的长期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在心理健康上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笔者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十几年,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一些探索。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指是在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达到6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在农村地区交由父母单方、祖辈、他人照顾或无人照顾的农村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一些表现

1.性格孤僻,不合群

长期的留守生活中,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甚至觉得自己被父母遗弃的感觉,他们缺乏夸奖、爱、温暖和兴趣。这种情感欠缺使他们性格孤僻,易产生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没有良好的伙伴关系,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2.自卑心理

儿童的价值观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爱攀比,又有强烈的自豪感,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业上缺乏辅导,在校学业成绩不是很好,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落,使得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其他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3.逆反心理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有祖辈监管,教养方式跟不上儿童心理发展的要求,亲子间沟通的缺少,使得孩子不能对父母外出打工正确的归因,错误的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因而不会体贴长辈,还会故意做出伤害父母的行为。有的还会报复父母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来,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

4.行为习惯较差

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使得他们心理上过分的关注孩子,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包办代替,没有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孩子过分的懒惰、缺乏生活技能,尽管已经到了完全可以自己做事的年龄,仍然习惯于靠父母来解决。校内表现为:不讲卫生、乱花钱、行为习惯总是我行我素。也有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出现了违纪或违法犯罪行为。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留守儿童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行为缺人管教

在农村,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90%以上留守儿童交由祖辈抚养,而祖辈文化层次低、思想落后,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情感需求;部分祖辈过分包容子孙,即使犯错,也很少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更不用说严厉教训或耐心细致的教育。此外,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我控制力差、明辨是非能力不强,行为长期缺乏管教,给他们提供了更多自我放纵的机会,不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心理缺人关爱

许多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种血缘的代沟,使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缺乏关爱和关怀,不良的情感体验没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导致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理或生理上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逐渐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等性格缺陷,久而久之,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

3.学习缺人督导,没有自信心

大部分留守儿童由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他们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业,又因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他们的要求只是停留在吃饱、健康上,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同时,农村学校受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难以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

四、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打造教育留守儿童的主阵地

农村学校要因地制宜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学校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得到有效帮助。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更多关爱。

2.父母应主动承担责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沟通。父母外出打工除了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之外,在闲暇时间多通过电话和孩子沟通,多进行情感的交流。

3.教师应加强自身教育素质的培训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认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对不正常的行为及时发现,正确引导,并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4.学校和社会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

学校和社会办一些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如:给父母开展“爱心邮箱”或搭建“爱心视频”等,让他们定期与孩子沟通,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作者:瓦永福 单位:渭源县田家河小学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安全问题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脚步加快的情形下,农村留守儿童这一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人群所衍生出来的个人安全问题则也十分严峻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从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娱乐安全、被骗拐卖等方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急需得到解决。针对家庭、政府、学校、村社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旨在建立一个更好的体制来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对策及建议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使得农村家庭中的父母选择流动到城市进行谋生。这一现象的普及意味着留守儿童这一人群的数量急剧上升。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十年间约增加了1.5倍。而这一人群在平时生活方面与普通农村儿童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疏于监护、安全教育缺位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由于溺水、触电、打斗等导致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报道。所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安全问题在现阶段仍是十分严峻的。

2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安全的现状

2.1留守儿童个人安全方面的现状

2.1.1交通安全。目前,由于留守儿童的年龄层次在1、2岁的幼儿到14、15岁的青少年不等,这些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性格养成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阶段,而他们的父母大多在这个时候离开他们外出务工,年龄较大的祖父母就必须承担起对他们的教育责任,对于祖父母而言,教育孩子已经成了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这些老人年纪较大,且大多精力放在平日家庭生活中,这使得孩童只能自己上下学。在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的前提下,农村留守儿童遭遇交通事故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2012年11月1日,山东费县梁邱镇裴家庄村路段,一名4岁女童跟随祖母在路北玩耍,当她独自横穿公路去找她的爷爷时,突然被一辆迎亲的婚车撞飞,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这类新闻在近几年也是屡见不鲜,可见交通安全问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是一大需要社会直面的严峻问题。2.1.2饮食安全。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市场上充斥着各类“三无”产品,由于年幼的留守儿童和年迈的监护人,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2015年1月,江西省彭泽县新星学校小学部的部分学生食用午餐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造成38人食物中毒,而大部分中毒者是农村留守儿童。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缺乏监管,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保护和辨别意识差。2.1.3被骗拐卖。2011年9月4日,在广州市珠海区一繁华路段,一男子骑着老式自行车,带着小孩突然冲出,被一辆轿车“撞倒”在地。小孩的手臂当场“骨折”,现场随即涌出大批评理吆喝者。出于害怕,车主报了警。当警察赶到时,骑车的男子也不见踪影,只留下骨折的男孩,被民警带到派出所,但真相令人震惊。骨折的男孩是被人拐带并贩卖给犯罪团伙的,男孩被犯罪分子敲断手臂成为“瓷童”,作为诈骗他人的“道具”,随后,这名男孩被送到儿保中心。而儿保中心在两个月内已接收了4个类似的“瓷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留守儿童。这一新闻直接反应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缺乏良好的教育导致被骗拐卖的事件不断增加,这类人群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2.2安全问题带来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频繁遭遇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安全问题。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2014年一份调查数据显示,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这些事件的频发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是有直接威胁的。而一些拐卖行为的发生则是对被拐儿童的人身自由权与人格尊严的严重侵犯,也对被拐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其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原因

3.1家庭监护方面

一个健康儿童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的监管和正确教育的,正因为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一方面的特殊性:留守儿童缺乏稳定安全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所给予的慈爱与温暖。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孩童家庭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照顾的责任便落在了年龄较大的祖父母身上,而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和人身观形成的阶段,隔代教育是不能很好的落实的。根据调查显示,34%的受访看护人承认仅仅“有时候”关心孩子的安全;8%的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安全问题。这一现象便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对于个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他们在面对威胁到自己生命健康的事件时没有很好的意识和经验,而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更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暴露在危险之下,在这种家庭意识的主导下,安全问题就变得十分严峻。

3.2教育力度方面

未成年人在成长阶段主要是家庭与学校的双重教育。由于我国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的地区比如中西部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的教育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学校对于孩童的安全教育问题不会那么全面且缺乏有效的落实。比如学校不会组织安全讲座或者是安全演习。这一意识与教育的缺失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已经缺乏了家庭安全教育的留守儿童又同时失去了学校有效的教育。并且农村学校很少并且很难召开家长会,这种沟通的缺失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安全问题严峻的原因。

3.3政策制度方面

城乡户籍制度、城乡教育制度、城乡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劳动就业制度的存在,导致了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逐渐凸显。很多跟随父母进城的农村孩子,并不能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同样的教育政策和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等。而那些不能跟随父母进城的便只能留在相对较为落后的农村,硬件设施较匮乏,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都远远及不上城市孩童。同时,政府对农村公共安全服务的投入不足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频发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基本的公共安全设施且存在安全隐患,这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安全保障存在较大的问题。并且农村留守儿童司法保护制度仍缺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专门的条款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问题,没有独立的司法保护体系,在客观上不利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的司法保护。

3.4不法分子侵害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管的缺失,他们常常沦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例如女童被性侵的案件越来越多,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经常处于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力的状态下,所以没有很好的安全保障,这就增加了犯罪分子可以作案的机会。同时,这种事件的与日俱增也意味着社会对于不法分子的惩罚力度是不够的。因为往往法律存在漏洞或是社会对于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忽视,使得留守儿童被不法分子侵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4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对策

4.1政府方面

4.1.1完善体制机制。大部分农村儿童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大多是因为他们的父母选择外出务工而因为种种原因不得已把他们留在了农村。政府在体制机制方面则应该建立一套可以使得外出务工农民子女可以跟随父母进城并且得到较好的待遇及生活,这样有利于家长陪在孩童身边给予他们应该有的教育与关爱。4.1.2加强社会治安。政府应该利用其优势,号召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安全问题。对于农村偏远地区也应该逐步配备安全设备及安保人员,加大财政投入,从根本源头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安全问题。在做到从源头上解决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对于不法分子的打击也是同样重要的。不法分子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薄弱的人群下手,其性质是十分恶劣的,政府应该加强社会治安,并且如若遇到这样的案件应严厉惩罚。4.1.3积极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政府可以每年定时组织各类“青年志愿者”和“安全教育”活动,让一些大学生和专业人士深入农村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引导。潜移默化的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2家庭方面

4.2.1注意与孩子的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由于严峻的社会现实,很多父母不得已选择外出务工而谋求更好的生活,但是父母应该在工作的同时利用一些通讯工具比如电话与孩子进行时常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平日的生活状况以及近来的心理情况,可以及时的提醒并叮嘱孩子远离危险源,这有利于孩童树立自我安全防护意识。4.2.2转变观念。父母应该转变那种重物质轻教育的观念,需要深刻认识到安全教育对孩童的重要性。父母应该承担起对自己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责任。

4.3学校方面

4.3.1扩大安全教育意识的普及。学校是孩子踏入的第一个小社会,尤其对于缺失了家庭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学校担负着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责任,这就意味着对于安全教育这一块学校需要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大的。学校应组织师资力量并且进行一定的投资,每月给学校孩子上安全教育课、普法课,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开展模拟演习,让孩子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这样遇到危险可以有足够的能力解决。4.3.2加大校园监管力度。农村留守儿童一天除了呆在家里,最多的时间就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首先学校要保证在校园中的安全。要有固定的人员来对这些孩子进行监管,以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可以适当的推行寄宿制度,实行相对较为封闭的管理,可以极大的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4.4村社方面4.4.1进行广泛宣传。农村的一些硬件设施不完善,村社可以进行大力宣传,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利用民间的一些资源对他们的个人安全问题进行保障。4.4.2利用固有资源。村社作为一个大集体,有很多固有的资源可以利用。比如,村社可以利用一些闲置的屋子将它布置成小型图书馆,将空余的场地改装成可以进行活动健身的场所。这样就可以吸引一些儿童课后在这些场所进行活动,从而减少一些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0).

[2]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2).

作者:邵文娟 魏熠 单位:大连科技学院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策略

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属充当监护人,由他们来照管孩子们的一切,有一些山区的留守儿童也会出现无人照管的现象。留守儿童70%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渡过的,所以学校也就成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能更有效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呢?我认为可以用以下的几种方法: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开展法制安全讲座,增加法制意识,老师也是“临时父母”,多方面引导,树立正确人生观,设立“爱心妈妈”咨询信箱。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的机械化耕种进程也在飞速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他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农村这个小天地中了,纷纷涌入大城市成为一名农民工。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但是他们的子女因为住房、求学等原因不得不留在农村,成为了农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属充当监护人,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生活上还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在思想上缺少正确的引导,学习上缺少正确的辅导,心理上缺少正确的疏导,行为上也缺少正确的指导,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因为一点点问题而在人生道路上迷失,这也是给未来社会留下的隐患,值得我们全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70%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渡过的,所以学校也就成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能更有效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的几种解决策略:

一、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学校要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为每名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上面要详细标注以下几项内容: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临时监护人姓名、临时监护人电话、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心理问题、行为习惯、闪光点记录。这些要求班主任随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如果只是闲置在那里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了,教师就是要利用这个档案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随时与其监护人联系,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使孩子尽快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二、开展法制安全讲座,增加法制意识

现代社会是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电脑、电视、平板、手机这些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但也会从中受到一些不良内容的影响。小小的一部手机,它的功能会被学生无限的放大,微信聊天、QQ聊天、流行歌曲、恐怖小说、暴力游戏......都是他们的最爱。再加上周围个别人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他们过早的成熟,逃学、与问题少年过多交往、为哥们儿义气打架斗殴......这些都是学校教育中遇到的大难题,急待解决。留守儿童年龄偏低,自制力较差,往往会对危险缺少预见性,更不要说抵制不良现象了。学校适当开展一定层面的法制教育,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触犯法律的,这会大大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三、老师也是“临时父母”

学校教育主抓的是学生的成绩,但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临时监护人的知识水平不够都会让他们的成绩受到影响,这些孩子在老师的眼中都是“问题学生”,是被严格教育的对象,这种情况下会让孩子心灵上再次受到伤害。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变,由严师变成“慈母”,除了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外,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对待留守儿童要事事关心,让他们的孤僻自卑心理得以缓解,重新回到正常孩子的圈子中来。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四、多方面引导,树立正确人生观

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其临时监护人为了填补孩子心中对亲情的缺失,常常会以金钱来表现对孩子的爱,而孩子也在大量的金钱面前迷失自我,挥霍无度,这也就让他们出现金钱至上的利益主义者,完全没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与人生观。而经常性的说服教育也会让孩子们感到枯燥无味,甚至逆反心理会更重,而如果换成他们喜欢的方式就会大不一样了,比如一些有正能量的影片、励志的歌曲、有教育意义的小品、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比赛等,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反而会更让孩子们接受。如果在这些活动中能更多鼓励那些留守儿童参与到这其中来,让他们既从中找寻到成功的喜悦,又起到了培养正确人生观的目的,那不是一举两得嘛。

五、设立“爱心妈妈”咨询信箱

留守儿童都远离父母,有的甚至一年、两年都见不到,那种对父母的思念,遇事无人商量的困扰往往会让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偏差,一直这样下去还会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可是如果有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爱心妈妈”在暗中帮助他们,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里话大胆讲出来,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那效果一定会非常好的。留守儿童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这些孩子能顺利的渡过这段艰难的人生之路。相信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还有很多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一直探究下去了。

作者:费喜报 唐桂阳 单位:农安县小城子乡中心小学

第四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校本管理

摘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校本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校本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组织制度缺乏力度,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留守儿童的档案还不够完善,安全管理还存在盲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校层面应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将留守儿童的管理纳入教师业绩评价机制;班主任不仅要学习留守儿童的相关专业知识,还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班集体的育人作用,形成积极良好的班风,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校本管理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一般指的是在农村小学上学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打工,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不能带他们进城读书,年龄一般在6~11周岁。他们一般跟随父母中的一方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生活的特殊环境,导致了他们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急需我们教育者发现并提出改善策略。

一、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和制度缺乏力度

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得知,虽然学校也针对留守儿童制定了很多的制度,但并没有真正执行。如帮扶制度中要求:负责帮扶的老师要每周与留守儿童家长通报孩子在校情况,但实际老师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并没有每周与家长联系,最多也是一月一次,有些老师两个月一次。如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中规定:提供儿童每周1次与父母视频聊天的机会,而实际上这样的教室也只是上级有领导来检查工作才开放。

(二)缺乏正规的心理辅导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管理的重要主体,拥有农村文化素质最高的群体,拥有专业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最好的场所。学校虽然建立了儿童心理辅导站,但是心理辅导一是缺乏针对性,在不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利用大讲堂盲目开展心理辅导。二是心理辅导站的老师是从后勤调过来的,在心理辅导专业方面缺乏知识与技能,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心理辅导能力。

(三)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不够全面

留守儿童档案是用声音、文字、图像来记录留守儿童生活的文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的目的是利用档案所反映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材料来指导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为全方位地反映留守儿童的现状,以便教育者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档案的内容应丰富和全面,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健康状况、交往状况、流动情况等。但通过访谈,学校虽然已有留守儿童的档案资料,但资料的内容太单一,仅仅局限在留守儿童的姓名、家庭住址、家长姓名、临时监护人联系方式等。这些只能反映留守儿童的最基本情况,是一种静态,留守儿童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上面这些简单的信息并不能给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四)安全管理存在盲区

走访中发现,绝大多数的临时监护人只能让留守儿童吃饱穿暖,他们的文化层次使他们无法肩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他们对于孩子的内心情感关心甚少,这就使得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无处述说,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提高。同时笔者还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薄弱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校车为节约成本,存在超载现象,部分留守儿童自己骑车来学校,不注意检查自行车的车况,有的存在刹车不灵等现象,还有部分临时监护人因为事务繁忙不能来学校接送留守儿童,路上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农忙期间,部分留守儿童假日独自在家里,极易发生溺水,触电等事故。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教育者们深思的课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校本管理策略

(一)重视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评价机制

要加大留守儿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让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能深切感受自己所做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其次,建立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评价体系,应有评分细则易于操作。将工作细化到具体的条目,列出标准,做到什么程度得多少分。再有,对于按照评分标准评出来的先进集体跟先进个人应在各种大型公共场合进行表彰,增加受表彰人员的荣誉感,同时应将留守儿童管理工作所得到的荣誉作为学校评优教师晋级的必需条件。

(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农村小学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设置招聘条件,引进大专院校以上的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每个农村小学至少应配备1~2名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其次,农村小学还应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师、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等兼职教师的骨干作用。因此,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全的师资队伍应该是一支由专职心理教师为主体,思想品德教师、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等兼职教师为骨干的全员的结合。

(三)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修养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上除了具有同龄学生的特点,还具有同龄学生不同的特点。班主任作为跟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老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儿童心理学等。同时,班主任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进行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影响深远。班风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良好的班风能够影响全体的团结,使得全体都有荣誉感,都愿意为自己的集体出一份力,不去拖后腿,起到规范的积极作用。而一个恶劣的班风则会导致班级涣散,使全体都不愿为班级做出贡献,最终必然影响到全体的学习和生活。留守儿童在一个有着积极正能量的班集体中才能积极向上,认真学习。

三、结束语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关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应积极探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虽然在现今条件下,户籍的二元制还不能立即得到改变,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还不会立即消失,但学校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让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状况有所改善。

作者:张霞 单位:卸甲镇实验小学

第五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现状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得不到有效的监护,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心理;道德;教育

一、生活质量低下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沙县小吃业为主,他们的子女受到经济条件和户籍制度的影响,无法跟随自己的父母外出,不能在父母工作的地方就读,只能留在自己的农村,跟随祖辈,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或者寄存在父母的亲朋好友家里,作为留守儿童,就读于家乡学校。形成了一老一小,或者两老多小的家庭生活模式,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祖辈来打理,老人不仅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还要肩负起抚养孙子辈的义务,精力与体力上均处于长期透支状态。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无论是生理还是情感上都希望得到父母的细心照料。农村的留守儿童虽然生活上有祖辈或亲朋好友的照料,但那也是“杯水车薪”,他们最为基本的,渴望亲情的要求却无法得到满足,亲情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奢求。他们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个人卫生差等问题,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孩子,有的已经步入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给她们带来了忧虑与烦恼,却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抚和生理卫生方面必要的指导。本应该处在花季般的年龄,却要遭受各种疾病、皮肤病的折磨,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而另一部分留守儿童,在家里不仅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本应该由大人做的家务全都落在了小孩子身上。由未成年人照顾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上照顾肯定是不到位的,更可怕的是,他们对危险的识别能力有限,自救能力缺乏,安全隐患时刻伴随在孩子们的身边。

二、心理发展表现异常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远离,他们的父母一年也难得回家一两次,见面的时日屈指可数,联系、沟通的机会很少。长期的与父母分离,缺少关爱,又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致使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有效引导和关心,容易造成不良的性格、情绪、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首先,因为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没有了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所以父母不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心理动向,孩子也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与孩子处于近似于真空的状态。当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困惑的时候,不能得到父母的及时帮助,儿童对父母的强烈依赖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法向人倾诉,继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因为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异常的情况,情绪上往往是不稳定的、消极的,与同学、老师或家人交往的时候表现为更多的是不愿交流,沉闷,和他人没有共同话题,自卑的情绪始终困扰着他们,并且很容易发怒,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脾气暴躁,行为具有攻击性。其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方面的疏导,心理教师也是由其他专业的普通教师兼职。他们专业知识匮乏,无法对儿童的心理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从而进行有力的辅导,有些微小的心理问题,因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道德价值观念扭曲的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教育中无人可以替代,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地,祖辈的文化水平都相对低下(文盲居多),家庭教育观念、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相对缺失,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起码的道德观念,对社会的责任感差。在小吃业盛行的沙县,父母外出的目的就是为了家庭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买车、买房、买名牌,让家人在物质上得以享受,生活更加快乐、幸福。大部分父母因为平时没有和孩子们在一起,为了弥补对孩子情感上的缺失,家长唯以金钱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作为补偿。面对金钱,儿童不能进行合理科学的使用,三餐不定时定量,街边的三无产品成了他们的生活必须“营养餐”,游戏机成了他们最为喜爱的娱乐;一身名牌成了他们得以炫耀的资本,这样造成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道德观念,唯以金钱论英雄,无以学习霸天下。

四、“重养轻教”的教育问题严重

农业机械化,土地扭转,为农村带来的更大的收益,也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富余的劳动力涌向城市,从事着各种建筑业、服务业、餐饮业,而他们的子女受到现有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只能留守于自己的家乡就读。在父母的监管缺失的情况下,临时监护人的素质高低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文化水平、社会道德观念等对小学生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家长(尤其是老一辈)的教育观念并未真正的形成,祖辈那时候生养孩子多,能把孩子一个个带大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对孩子的教育最多也就是说要做一个遵规守纪的人,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教育那是学校的事情。因此,这种只养不教的观念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自己的本分也已经尽到。要想让他们帮助孩子检查一下作业情况,监督孩子的预习、复习、听写和背诵等作业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更有甚者认为:如果我们在家里都把孩子的作业检查好了,辅导好了,还要你们老师干什么?还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做什么?放在家里就可以了。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理应给予积极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费文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2):91.

农村留守儿童范文5

摘要: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现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依安县2所小学360名学生,其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按1∶1选取,采用自编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收集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留守与非留守儿童180对。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告诉谁、父母不在家的心情、身边好友个数及了解留守儿童与否问题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习教育状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与父母间关系、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在校成绩及是否参加补习班问题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受到严重忽视。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心理状况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一个新兴的名词-“农村留守儿童”因此诞生[1]。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因其可利用的生活、医疗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成为留守儿童中格外需要关注的群体[2]。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者的广泛研究,但是有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综合关注较少[3]。我们于2016年3月对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小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发展及教育现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6年3月,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所小学,以年级分层,每个年级抽取1~2个自然班。共调查360名学生,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名180人。

1.1.1留守儿童

选取父母双方或其中的任一方目前为在外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在外连续务工时间到调查时间为止≥6个月,儿童在当地居住的≥6个月(不论户口是否在当地)的儿童作为纳入标准。

1.1.2对照组儿童

选取父母双方目前均在户籍所在地工作,在当地连续工作时间到调查时间为止≥6个月,儿童在当地居住的时间≥6个月(不论户口是否在当地)的儿童作为纳入标准[4]。

1.2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委托班主任发放留守儿童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调查方式,现场填写,当场回收问卷211份。剔除不合作对象31名,得到留守儿童180人;再按照学校、班级、年龄、性别等条件选取非留守儿童180人,按照与留守儿童相同的程序展开调查。对所有调查问卷严格复核,发现漏填、错填的调查表及时找到被调查者补填、改正。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心理状况和教育状况。

1.3统计学分析

经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双人录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

2组儿童父母亲文化均以初中及初中以下为主;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家庭类型、与父母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是否有自己房间问题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告诉谁、父母不在家时心情、身边好友个数及是否了解留守儿童问题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想法、父母不在家时性格转变及感觉身边人关心自己与否问题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教育状况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件事、上课迟到、在校成绩、是否参加补习班及遇困难找谁帮助问题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与逃课现象、父母是否关心孩子学习及儿童感觉学习快乐与否问题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对比的分析来看,家庭环境因素在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是因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是父母不在身边以及父母长期在外忙于工作;而对于家庭文化氛围及子女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父母能否及时给予帮助的差异,这与父母是否陪在身边紧密相关,同时,重视文化教育的父母对于亲子教育愿意去实践,对于子女受到的教育水平也更加关注,常常以身作则[5]。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大都不在身边,多由长辈照顾,而非留守儿童父母随时随地的跟进式教育,主要是以子女为中心的核心家庭,这也使得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产生差异。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的分析来看,父母与孩子的分离,使得留守儿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情感支持上都属于弱者[6]。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在外奔波忙碌,不能及时的与孩子谈心、交流,忽略儿童在成长中对于父母心灵上的依赖;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长期心理失衡状态,会使其负面想法无法疏散,因而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水平均高于非留守儿童[7,8],无法正常融入朋友圈;同时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贴心的照顾与呵护,留守儿童会比非留守儿童心思更加细腻,成熟的也较早。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教育状况的对比分析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多因生活工作压力大,与孩子很少交流,因而在遇到困难时留守儿童多数选择和老师沟通,非留守儿童除了选择老师之外,他们也同样相信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留守儿童多由长辈照顾,大都十分溺爱,回家后活动自由,不受拘束。而非留守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要求严格,回家后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留守儿童父母多在外打工,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因而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非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异者居多;同时,留守儿童的德智体美也不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该地区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心理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家长及社会各界应予以重视,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并积极与其沟通,共同为儿童成长创建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家园。

作者:孟繁君 张蒙蒙 王福春 张艺潆 祝丽玲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宫相君,褚英,蒋立勇,等.徐州市农村中小学生忽视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2):1293-1295.

[3]潘建平,古桂雄.儿童虐待与忽视[M].//古桂雄,戴耀华.儿童保健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30-234.

[4]杨武悦,潘建平.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忽视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318-320.

[5]霍婷婷,祝丽玲,周宪君.佳木斯市城区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现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3):310-312.

[6]秦明芳,韩芳,潘建平,等.云南省农村低年级小学生忽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555-1556.

[8]杨文娟,潘建平,杨武悦,等.中国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169-174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困境与矫正

摘要:

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主体对其教育的影响入手调查,表明家庭教育缺场、学校管理缺失、社会保护缺位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依赖自我调节、深陷行动困境、伴随环境异化;从心理———行为———社会化三个层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矫正,使父母、老师、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多维支持,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矫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周期更短、间距更长,农村留守群体也随之扩大并逐渐成为乡村治理症结。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遵从市场规律,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后所面临的住房、生存、教育等问题,是一个持久性过程;另一方面,留守人群主要由老人、妇女、儿童三大主体构成,要缩小留守数量必须从三大主体入手、由主到次,以便科学、高效制定方案。学术界对留守问题的研究偏重从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老年社会学和女性社会学等视角出发,而对留守儿童尤其是对他们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理论。本文选择以留守群体中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跨学科的角度对关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等问题进行教育社会学视角的解读,并探寻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成长过程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资源支持现状及困境

温恒福认为农村教育的基本含义就是农村里的教育。[1]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生育观念的转变、城镇寄宿制学校的兴起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等诸多因素,造成农村学生特别是初、高中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农村教育更多的是指向对农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教育。

(一)农村教育资源支持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支持农村地区发展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教育费用支出数据显示,全国教育经费2007年投入了121,480,663万元,2011年投入238,692,936万元,期间共增长了50.4%左右;对农村普通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由2007年的18,834,664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7,975,040万元,教育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比重得到提高。[2]而从2011年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占国家总经费支出比来看仅为15.9%,农村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仍显不足。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退休继续任教人员。据统计,1990年全国只有4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而农村中学绝大多数没有达标。[3]近年来,部分学校虽然配备进行网络教学的微机房,但由于班级较多、电脑有限、维护费用较高,学生对电脑技术的掌握,利用电脑搜集信息的能力仍然有限。而农村学校也处在整合之中,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由2005年的316,791所缩减到2013年的140,328所,其背后是社会大环境下农村人口流出、生育观念转变等原因带来的生源减少。

(二)农村教育困境的表现及影响

教育不仅为了给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同时也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觉醒,最终促进社会理性发展。而如今,伴随着农村问题的出现,农村教育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环境退化。“退化”一词本是形容生物物种的消极发展状态,与“进化”相对。农村教育环境的退化表征为农村辍学学生增加、在校学生人格和身体遭受侮辱、物质社会对农村学生的侵蚀更明显等现象。另外,农村在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反而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下降,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退化问题已经显现;第二,教育资源挤压。农村学生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差距较明显,学校所获得的教育经费来源多限于县、乡财政划拨。县乡政府财力难以承担原先分担的财政责任。[4]县、乡财政收入在教育经费支出上的力不从心,使得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经费及享有的条件方面落差较大。农村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使得一些优秀大学毕业生难以扎根下来,而本地学校原有教师又多选择往县城调动,最终造成农村师源匮乏;第三,教育观念滞后。师源匮乏和教学条件落后成为阻碍教育革新的现实鸿沟,学生搜集信息的平台与能力尚未有效培养、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第四,教育制度错位。制度建构的理念是让每个人能在公平、公正的竞争中获得均等的社会机会,我国的高考制度正是从这个初衷而建构。国家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5]这并不意味着对现有高考制度的否决,只是预示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制度上的分裂和错位的可能性增加。可见,现有的乡村教育虽然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但与教育考核目标所提倡的对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培养的价值相背离,最终会导致农村教育在国民整体教育进程中的脱节。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农村教育主体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呈现出向县区、城市流动趋势。就资源支持而言,农村教育水平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远不及城市。一旦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严重脱节,这势必会影响到受教主体即留守学生的教育公平性,而其中,留守儿童作为势弱方在教育方面则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加上家庭教育缺场、学校管理缺失、社会保护缺位等外部因素,留守儿童的的教育困境也势必制约其群体的身心健康乃至农村教育发展。

二、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表征

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6]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是作为他们最直接监护人的父母由于外出务工而将他们交由亲属照料,甚至出现长子(长女)照顾弟、妹现象,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身心健康令人担忧。而家庭教育缺场也成为其成长记忆中的断裂带;留守儿童所在农村学校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没有完全倾注,个别素质较低的教师反而成为伤害儿童的凶手,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保护的第二道防线的崩溃;同时,农村社会也遭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民俗、民风遭到破坏,原本安宁的乡村在城市化下沦为“空心”并成为犯罪高发地。村风低俗化、村落空心化、村规虚设化等一系列变化使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持面临困境,农村社会在保护留守儿童的角色中也必然缺位。教育作为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场地,伴随着“三缺”现象的出现,社会功能弱化,为留守儿童演化成问题少年乃至社会犯罪人员埋下隐患。

(一)依赖自我调节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身心智的提高、调节自我心理能力的提升和对外界认识角度的变化,特别是心理韧性的增强,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去主动适应不利的外部环境,。心理韧性,是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过程。[7]然而并不是每个儿童都有心理韧性,其产生及增强与儿童自身的意志、能力、遗传、后期教育情况密切相关。一个具有较强心理韧性、能够积极适应不利环境的留守儿童会形成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之,一个孤独、胆怯、懦弱和满足现状的留守儿童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会加剧他们成为问题少年、越轨人员的可能。

(二)深陷行动困境

心理适应、调节并不是留守儿童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只有认识向行动、心理向行为的顺利转化才能提升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才利于其健康成长。而由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失防,没有对留守儿童尽到保护的责任,使得留守儿童在自控能力、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践行价值等行动方面都产生消极趋向。而周宗奎等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8]正是因为教育对留守儿童规训功能的弱化也造成留守儿童人格、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积极的教育引导、行为模仿等范例缺乏,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丧失应有的理性判断,陷入行为暴动,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摆脱所面临的困境,不能通过积极行动获得优质的社会支持。

(三)伴随环境异化

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异化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失防的必然结果。与流动儿童不同的是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速度更快、受社会环境尤其是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更明显,更易诱发他们心理和行为异化。实际上,留守儿童受环境的异化从父母外出就已经开始,并在学校演化,到社会集中爆发,并将成为社会治理对象。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异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祖父母隔代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较为叛逆、认识问题较为极端;而亲属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则更为自私、隐忍。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如果具有足够的自制加上学校的管理,异化的可能性会降低。寄宿制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学校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之间不良习惯的模仿、内部帮派林立、结交社会闲散人员、学生遭受性侵等都将使受害的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生异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异变,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而当这种异变群体成长为社会力量,拥有社会影响之后又会作用于社会环境,促使社会环境与这类群体之间互构异化。

三、留守儿童的矫正路径

“矫正”一词主要应用于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亚健康病人、社区、越轨群体、犯罪人员等。从社会学视角看,矫正主要是作用于问题个人、群体而进行的恢复功能,其主旨在于保护对象心理、行为稳定,以维护良性社会秩序。社区矫正旨在实现矫正对象恢复社会功能、顺利回归社会的目标,恢复性和回归性是社区矫正的典型特点。[9]事实上,对社会问题所采取的矫正治理能够帮助对象恢复和回归,有利于将社会的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力量。留守儿童教育失防,需要对其心理进行调控、干预矫正,行为进行规训、范式矫正以及社会的帮扶、支持矫正,从而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实现社会价值。

(一)心理矫正

留守儿童的心理重塑是矫正首选路径。对他们心理的调控与干预需要其直接监护人父母介入,给予他们家庭式保护教育。成长期的儿童与父母生活会获得更多的照顾和教育机会。[10]农村父母在承担儿童教育的同时还需面对经济上的困难,他们中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将子女的成长寄希望于他们并不具有操作性。但可以尝试先让留守儿童转化为流动儿童,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就近入学,等父母有足够的能力在城市定居再固定学校,这样可以使儿童与父母保持沟通、加深代际感情和对家庭的归属。只要父母双方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教育环境,即使是留守儿童,也会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11]此外,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兴起,使得教育与流动人口进一步联系起来,这种现象也植根于家庭制度的变化。[12]寄宿制学校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方面承担重要角色,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宿舍管理机制,重视对儿童心理的安慰、呵护,开展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此外,还需搭建家长与儿童之间的联系平台,利用节假日组织亲情交流会,利用学校的网络、电话帮助学生与家长沟通。最后政府与教育部门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校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组织社会力量、农民工单位帮助留守儿童与农民工父母,为农民工父母提供交通经费,节假日优先给他们安排休假;需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保护措施,借助政府力量建设儿童精神家园。

(二)行为矫正

青少年只知道不能怎么样,却不知道做了会怎么样,也就难以形成成熟、健全的人格。[13]而儿童不但不知道行为的结果,还不知道怎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长期缺乏关爱、保护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发生偏差、越轨、犯罪行为。由此,对留守儿童的矫正不能忽视对他们所作所为的教育介入,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与青春期少年不同,儿童时期孩子的心理认知、行为规范更具可塑性,因此,对儿童行为的正向引导、积极示范能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长效的规训作用。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以身作则。虽然不能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但要通过电话、节假日适时向子女传递做人、做事的基本理念。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要以批评教育为主,适度惩戒为辅。必要的时候可以带留守在农村的子女去自己工作的城市去感受一下现代社会的文明,开拓他们的视野和胸襟,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敦促他们努力勤奋;其次,学校要制定一定的校规、校纪以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要杜绝留守儿童与社会闲杂人员接触、防止他们沾染社会不良恶习。任课教师的言谈举止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且往往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老师需身正为范,树立师德、师品。另外,学校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宣传校园好人、看望留守老人等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良知,对他们的行为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针对那些僭越法律规范、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劳教儿童,政府也不能放任不管,要积极联系学校收留他们并尊重孩子的隐私。对于无心学习、惹是生非的留守儿童不能仅仅依靠惩罚来强制他们遵守规范,可以尝试把这类学生调离原来的关系群体,以换班、换座位等方式来循序渐进式引导。一些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政府需要发挥其服务职能,为这类儿童提供相应的政策照顾、经济援助和人文关怀。

(三)社会化矫正

由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复杂,涉及的关联群体多样,暴露了农村社会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裂变,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介入性矫正乃至对整个农村社会的探索性治理必然会触及社会深层的结构、心态、价值观等领域,从制度、文化等方面形成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融合的良性发展机制与氛围,强调政策的公平性,在环境建设与教育资源投入上给予弱势儿童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14]从社会制度层面看,改革现有的城乡分化的教育体制,使农村学生能够获得更公平的竞争机会是切实之举。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不仅是教育机会、教育保障、教育条件、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的公平,还应包括农村教育政策、学习环境、招生比例和农村毕业生的社会评价等的公平;从社会结构层面看,农民阶层的“市民化”和城市各类学校的兴起有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城市教育。在城乡一体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是必然趋势,而伴随着城市结构设计趋于合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取消、城市接纳农民的门槛逐步降低等,流动农民转化为市民阶层的数量将不断增长。从文化层面看,有必要对留守儿童幼教期给予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导他们认知社会、遵守规则,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其社会归属与社会认同感。此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冲突在留守儿童表现为,他们既习惯于乡村生活又憧憬城市文明,到城市上学又产生诸多不适应。因此,需要将乡村与城市进一步联系起来,加快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的融合步伐,村民与市民双向互动、增进了解,使农村学生能够融入城市、城市学生也能充分尊重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了解到共存,由共存到共生是应对留守儿童成长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切善之举。

四、结语

总之,关注农村社会变革、探索农村未来发展趋势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主题之一,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农村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心理———行为———社会化三个层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矫正,使父母、老师、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市民多方参与、多维支持,不但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成长环境,也有助于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许君 单位:中共六安市委党校理论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温恒福.农村教育的含义、性质与发展规律[J].教育探索,2005(1):43.

[2]国家统计局.教育经费年度数据[DB/OL].[2016-10-08]

[3]耿德英.浅谈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7614.

[4]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0.

[5]冯广兰.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及解决对策:国际比较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6.

[6]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

[8]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74.

[9]方舒.我国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机制的检视与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13(3):143.

[11]郑英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对策[J].教育评论,2014(10):99.

[13]段炼炼,毕宪顺.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的三重境界:兼论问题青少年矫正的困境[J].东岳论丛,2014(7):183.

[14]何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现状与辨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3(7):39.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及回归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其原因主要为: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不重视,监护人缺乏体育价值观,村委会干部对农村社区体育的认识欠缺。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意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的体育权利法律法规。

关键词:

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回归

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社会急剧转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半年及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监护照看,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1]。2013年,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全国有17岁及以下留守儿童6102.55万。龙岩市地处山区,全市户籍人口约300万,农村人口210万,约占70%,外出打工74万,约占农村人口的35%,且农村进城务工人数不断增多,虽然有些孩子随父母进城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还是有很多家庭因进城成本高,只好把孩子留在农村,由(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照看,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心理等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是当前民生值得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落实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一直处于淡漠和被忽视状态,在倡导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网站查询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分别设计了面向农村中学体育工作者及农村中学生的《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调查问卷》两份,对龙岩市28所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现状进行了调查。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并在问卷发放前请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向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发放问卷1120份,向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56份,共计发放问卷1176份。回收学生问卷1080份,有效问卷986份,有效率为91.3%;回收教师问卷56份,有效问卷为51份,有效率为91.1%。

1.2.3访谈法

走访了部分农村中学分管体育的领导、体育教师和留守儿童监护人。

1.2.4田野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实地调查了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的现状。

1.2.5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权利的了解情况

学生体育权利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确认和应享有的权利,是公民体育权利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化,更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化。更上一层次就是学生的人权[2]。《体育法》自1995年颁布以来已有二十多年了,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摇篮,有权利和义务普及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法律法规。然而调查发现,在龙岩市农村中学留守儿童中,只有41人约4.2%的学生听说过体育权利,92.4%的学生从来没听说过体育权利,这反映出学校和体育教师对体育法律法规没有很好宣传,对学生的体育权利重视不够,学生的体育知情权也受到侵害。

2.2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现状

2.2.1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权利缺失

学校体育权利主要包括受体育教育权利、体育财产权、体育运动中人身权、参与体育活动自由选择权等。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权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2.1.1农村留守儿童受体育教育权利缺失

受体育教育权利是学生享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学生享有其他体育权利的基础。通过对28所农村中学学生的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中学学生每周上1次体育课的比例为34.4%;每周上2次体育课的比例为51%,只有14.6%的学生每周上3次体育课。这与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每周要保证3课时体育课相违背。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体育课课时不足的很大原因是被其他科目占用,农村中学还存在轻视体育课现象,应试教育思想依然严重,学校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到初三,体育课基本被停掉或者被其他科目占用,这是对留守儿童受体育教育权利变相的剥夺。

2.2.1.2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财产权缺失

学生的体育财产权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项体育权利。《体育法》第22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学生有权利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使用体育场地和器材,但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和器材比较缺乏,标准田径场没有一个,学校基本上都有200米跑道,跑道用煤渣或者黄土铺设,且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每所学校篮球场基本都有1~2个,但有些场地还是泥巴场地,篮球架也破烂不堪,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在国家大力提倡校园足球运动的大环境下,龙岩市农村中学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足球场,极大影响了足球运动开展,这种现状应引起当地体育、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了解还发现,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很匮乏,破损很严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体育教学,造成留守儿童在使用体育场地、器材的权利缺失。

2.2.1.3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中人身权缺失

学生的体育人身权是学生实现体育权利的基础权利,是学生作为学校人所必须拥有的权利,人身权缺失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在体育活动中被教师辱骂、体罚上。龙岩市农村中学存在着体育教师辱骂、体罚学生的现象(见下页表4),经常受体育教师辱骂和体罚的学生占9.4%。虽然比例不是很高,但这也足以使这部分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导致他们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影响其终身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坚决杜绝这类情况发生。

2.2.1.4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自由选择权缺失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选择权主要通过自由选择活动项目、活动时间、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来体现。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选择权受到严重的侵犯,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主要还是以体育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缺失。这种现象会严重压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打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有少部分体育教师采用放羊式教学,造成学生完全“自由”,影响教学质量。

2.2.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权利缺失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作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3]。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权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2.2.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时间不足龙岩市农村农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农闲时间外出打短工,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带领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照看他们的长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陪孩子锻炼身体;加之留守儿童初中阶段学业繁重,他们把更多时间花在完成大量家庭作业上,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更有甚者,少部分孩子回到家中还要帮助干农活做家务,使得家庭体育时间严重不足。

2.2.2.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开展缺乏体育设施和场地

农村家庭受先天条件影响,缺乏良好的开展家庭体育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只能依靠周边的山坡、房前屋后宽敞的地方进行简单的锻炼,有些儿童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到村庄的河边或湖边游泳,常会导致悲剧发生———溺亡。当地农村地区的居民点比较分散,生活条件比较拮据,不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参与家庭体育活动,乡政府和村委会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他们创设良好的体育场所和设施。体育设施和场地缺乏也是造成儿童家庭体育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2.2.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文化交流缺失

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家庭成员的整体身体素质,更可以有效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4]。这也是很多家庭热衷于进行家庭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家庭体育可以作为文化交流活动的形式,为家长有效缓解孩子心理压力提供桥梁作用,同时对孩子适应社会能力起推动作用。但从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来看,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的家庭体育教育几乎为零,他们没有机会与家长交流沟通,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文化交流缺失。龙岩市农村学校中没有受过家庭体育教育的留守儿童有947人,所占比例为96%;受过家庭体育教育的留守儿童占4%;还有871人从未听说过“家庭体育教育”一词。

2.2.3农村留守儿童社区体育权利缺失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感情为主要目的,能随时随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5]。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社区体育权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2.3.1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不足

通过实地调查,龙岩市农村地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比较严重,虽然有些村部修建有篮球场,因平时打球锻炼的人少,篮球场几乎成摆设,成为村民晒谷子、晒农产品的场所,而且年久失修,篮板腐蚀严重,村委会也没有相关经费维修。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没有对体育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没有将公共体育设施纳入规划并合理布局。总之,政府对该地区的社区体育不重视,没有将社区体育落到实处,导致留守儿童社区体育权利受到伤害。

2.2.3.2缺乏专业社区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区体育都由政府管理,管理内容较为笼统。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各村委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社区体育相关部门,缺少社区体育具体管理组织和执行机构,村委会负责社区的体育活动内容又少,没有贯彻“业余、自愿、多元化、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管理原则;作为专业人才的体育教师,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发现,只有三位体育教师在课外指导过村民体育锻炼,龙岩市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有3000名,但真正参与指导的人很少,少部分爱锻炼的人则成了村民体育锻炼的带头人,但他们易造成体育锻炼方法等方面的误区。在这种形势下,留守儿童社区体育受到严重的制约,社区体育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2.2.3.3社会体育文化交流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性,他们平时与父母、社会交流相对较少,而社区体育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与外界交流的平台,他们在参与社区体育的过程中,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培养他们开朗的性格,提升他们生活的自信心,使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调查结果显示,龙岩市农村社区体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开展相应的社区体育,造成留守儿童社会体育文化交流缺失,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3原因与对策

3.1原因分析

3.1.1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课不重视

龙岩市农村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课不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体育课是门不重要的科目,体育课常常被其他文化课挤占,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还很严重。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学校为了规避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取消了很多体育项目,这实际上侵犯了学生的体育权利。体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生教育权加以保护,事实上这一权益也常常受到侵犯,体育课被占用、学生在体育课中被体罚、辱骂等现象时有发生。总之,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体育价值观不强,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了留守儿童体育权利受到严重侵犯。

3.1.2监护人重文轻武,缺乏体育价值观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质的厚度,体育锻炼能够为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农村留守儿童的直接监护人对体育教育认识不够,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不理解体育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监护人关心的只是孩子的作业是否完成、考试成绩怎样,很少询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参加体育锻炼,有没有参加群体运动,总是担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普遍重文轻武,缺乏体育价值观。

3.1.3村委会干部对农村社区体育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对社区体育重视不足、投入不够,导致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缓慢。村委会干部对社区体育的认识比较欠缺,理解较为模糊,在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中未起到主导作用,没有把全民健身工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中,对社区体育地位和作用的理解还跟不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乡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忽略民生发展,体育场地、器材缺损,社区体育形同虚设。作为特殊群体的留守儿童,无法参与社区体育,体会运动的乐趣,侵犯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区体育权利。

3.2对策建议

3.2.1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意识

一个人的意识往往决定一个人的行动。留守儿童对体育权利的概念还很模糊,对体育权利的意识严重不足,当他们的体育权利受到侵犯时,他们也意识不到。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保障留守儿童体育权利,必须加强他们的体育权利意识教育,使他们在体育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利,加强学生对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其体育权利的维护和保障力度的监督。

3.2.2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加大监督力度

国家制定的体育法律法规和提倡的体育理念在农村学校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要加强社会对体育法律实施的监督,确保关爱保护保障措施的实施,加强留守儿童、家长、教师以及政府官员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管理机构的监督权,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以确保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不受侵犯。

3.2.3加强和完善相关的体育权利法律法规

在现有的体育法律法规中,有关维护和保障学生体育权利的主题缺乏明确化和细节化。当学生的体育权利受到侵犯时,维权就难以有一个度的把握。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和完善与学生体育权利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学生享有体育权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权利观,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关爱保护。

作者:廖金琳 黄庆彩 林锦福 单位:龙岩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宋义,梁建平.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留守儿童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2(5):100-109.

[2]郝彩云.赣州市农村中学学生体育权利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2.

[3]刘江南,周在平,刘永东,等.穗、深、港家庭体育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9(4):77-80.

[4]李小进.制约我国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1):10-12.

[5]兰林,杨肇云.整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2008(1):124.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现状

摘要:

探讨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选取赣南地区留守儿童256名,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相比,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低。其中热爱感最低,幸福感较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生活情感中父母文化程度、与老师和朋友的关系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研究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设,加强对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和心理行为的规划指导”[1-2]。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生活幸福感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所谓生活情感(Lifefeeling)指的是个体在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包括幸福感、珍爱感、热爱感和自强感等[3]。如今,学者对留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多,但对生活情感现状研究报道较少。该文以赣南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问题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像,为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教育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赣南地区鹰潭市余江县、上饶市横峰县、弋阳县、萍乡市安源区、芦溪县256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34名,女生122名。

1.2研究方法

参考刘伟等[3]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情感》问卷,测试题20道(其中2道测谎题),采取6点计分,信度和效度优,主要包括幸福感、珍爱感、热爱感、自强感4个因子。

2研究结果

2.1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总体情况

该研究中,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均分为3.26,4个因子均分为2.56~3.45,其中4个因子均分中,幸福感最高,热爱感最低。单一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相比较,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均分明显较低(P<0.05)。

2.2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

单一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

单一样本F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在父母文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与老师和朋友关系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

单一样本F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除珍爱感外,与老师和朋友关系在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后期访谈后发现,通过建立与老师和朋友的可信度之后,留守儿童与老师和朋友关系会出现明显的“升温”,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得分也有明显的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全国平均水平与赣南地区留守儿童情况分析

该研究发现,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相比较,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现状很低,提示赣南地区有关的县市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该改地区留守儿童的关爱,认真履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方针和要求。在生活情感的4个因子中,留守儿童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幸福感、自强感、珍爱感、热爱感。留守儿童幸福感相对较高的结果与以往研究具有一致性[4],这可能与幸福感被社会广泛关注以及社会提倡的频率高有关。同时,政府的两项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幸福感,这一积极的诱因促使社会、学校等机构对留守儿童幸福感的培养投入有所提升[5]。

3.2男女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差异情况

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在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全国平均水平中仅珍爱感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生活情感无明显变化的研究结果相似[6-7],且这一研究结果与美国相关学者研究的结果相符[8]。男、女生活情感上的差异性的不同可能存在性别结构性差异,但这与总体水平上的差异有所不同,提示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及社会环境对生活情感可能存在有一定的影响性。

3.3父母文化程度及与教师和朋友关系情况分析

在父母文化程度及与教师和朋友关系方面,父母文化程度及与教师和朋友关系均分较高的留守儿童生活情感也高,这与相关学者研究相似[8]。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会对其子女产生一个良性的诱导和产生榜样效应,对其人格发展也有积极作用。调查中发现,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会积极的与留守在家的子女沟通和交流,其做法有利于其生活情感的发展。相反,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往往忽视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下降。相关学者研究指出,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对子女健全的人格和生活情感产生一定影响[8-9]。与教师和朋友关系方面。首先,青少年儿童正处于求学阶段,学习活动中与教师和同学、朋友的关系是他们的主要行为轨迹,即会对其生活情感产生左右的作用,而且研究中发现这种影响具有相互作用[9]。良好师生和朋友关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有积极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与余南宁[8]提出的与老师和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有较好预测作用的结论相似。

作者:巫文辉 周丽英 蔡科 孙焱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Z].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3]刘伟,卢家楣,李玲玲,等.中国当代青少年生活情感现状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10(6):1319-1323.

[4]匡仪,吕飒飒,刘枫,等.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6(6):919-921.

[5]陈曙,王京琼.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9):93-100.

[6]夏维海,蔡昭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11):23-27.

[7]史沙沙,崔文香.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研究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2(6):757-758.

[8]余南宁,薛甜,林平安.安徽省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现状调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6(1):103-106.

[9]翟莉.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1):44-47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体育治理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回顾近年来发生的有关留守儿童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有关留守儿童的事件很多,而且伤亡事件时有发生,让人很是心痛。通过文献检索法,梳理有关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大都存在着生理或者心理健康问题。不过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留守儿童的生理健康问题得到较好的改善,然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变得突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能健康成长,是我们社会应该关注的重要事情。体育作为改造人自身的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的一部分。积极发挥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可能性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

体育功能;留守儿童;可能性

2015年6月9日晚,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发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死亡事件,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服毒自杀。公众焦点再次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上。在国家大力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体育作为一种对人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可以发挥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值得去研究思考。

1研究目的及方法

1.1研究目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在急剧转型。而在转型过程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在近年来不断扩大,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在最近几年得到广泛关注。在我国目前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等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制约。目前,在政府积极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体育治理作为社会公共治理的一部分,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我们去研究思考。

1.2研究方法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查找法,通过在中国知网等期刊数据网站查找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及体育治理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得出自己的研究结果。

2农村留守儿童

2.1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

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问题,周福林在《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一文有详细的描述,他指出:要严格定义留守儿童,需要确定外出父母的数量、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和孩子的年龄界定3个要素。学界对第一个要素达成共识,但是对第二个、第三个要素没有达成共识。因为此文是研究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作用,结合周福林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综述,所以该文将农村留守儿童界定为农村地区单方或双方均外出,由别人监护或者独自生活的儿童。

2.2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2012年由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发表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根据对《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报告指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6000万,相比较2005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加了242万。同时,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占总数的38.37%。另外,近1/3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在一起居住,而且有3.37%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安徽、四川、河南等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很大,而且还在继续扩大。而且其中很多人与父母其中一方或者两方不能长时间在一起。缺少父母关爱呵护必然会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因素,进而导致各种问题。

2.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现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他们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3.1缺乏父母的家庭教育,导致生活缺少照顾

根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0年我国0~11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占总体的70.38%,其中0~5岁为2342万,相比较2005年增加757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时间外出打工,对急需父母呵护成长的低年龄段孩子来说,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他们生活无法自理,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

2.3.2学习成绩不理想,逃学等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缺少父母的监护,而且有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都要生活自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态度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学习不认真、逃学、沉溺于网络等现象比较普遍。

2.3.3行为容易出现偏差,与人交往能力较差

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时间不能陪在自己身边,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去处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和所面临的诱惑,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自主判断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容易出现偏差,走向极端。

3体育治理

3.1体育治理的界定

对体育治理的界定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对体育本身事务的治理,例如体育体制、体育市场行为的治理等;二是将体育作为一种手段治理其他事务。例如,该文研究的是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可能性,就是把体育作为一种手段,探究是否可以通过它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积极作用。

3.2体育的功能

熊晓正在《体育概论》一书中指出:体育作为改造人自身的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已经不仅仅是改造人的自身,强身健体这么简单,而是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因为该文研究视角的关系,所以这部分体育功能主要讲述的是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功能及作用于社会的教育功能。

3.2.1作用于个体的功能

首先,体现在强身健体上,这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会增强人的身体机能,使人体更加健康。其次,是人际交流功能。体育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交流手段。不同的人在一块交流自己对体育的认识,会促进健康人际交往。最后,是塑造人格,娱乐身心的功能。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涵,经常参加锻炼会增强人的道德水准,健全人格,养成公正的精神。

3.2.2作用于社会的教育功能

在我国,体育一直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同样在其他国家,体育也得到广泛重视。通过体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体育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具体体现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促进人的社会化两个方面。

4结论

从以上的描述不难看出,将体育作为一种手段来治理存在于农村留守儿童上的问题,具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性。体育的功能可以帮助改善以下这些问题。

4.1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

这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政府应该加强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是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学校体育作为大众体育的源泉,大力推广学校体育也有利于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

4.2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化

农村留守儿童有时在课堂上学习并不能得到缺乏的亲情,而体育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通过提高友情来弥补缺失的一部分亲情。另外,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化,为他们提供一个社会角色尝试的计划等。

4.3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

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学校体育背景下,在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的地方开展体育活动,或许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摆脱贫困的机会,形成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机会。既然存在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干预的可能性,那我们就应该积极去做、去实施。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创造有利条件,支持体育更好地进校园,保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应该更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支教的公益组织可以适当增加体育运动的教学。积极拓展体育治理的内容,更大发挥体育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有着特殊意义。

作者:管家磊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王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学海,2005(6):25-29.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3]陈晓荣,罗永义,柳永荣.公共治理视域中的体育治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1):23-27.

[4]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5]熊晓正.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62-80.

第六篇: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摘要:

采用亲子同伴依恋问卷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江西地区247名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进行亲子、同伴依恋及社会适应能力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是否留守不影响农村初中生的亲子、同伴依恋及社会适应能力;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受亲子依恋质量的显著影响,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的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好,与父母双方均不能形成安全依恋的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最差。

关键词:

留守初中生;依恋;社会适应能力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严峻,许多研究者纷纷开展了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关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社会适应的外显行为还是内隐行为上,留守儿童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1-4]。然而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受留守方式而不是留守本身的影响,与父母联系频率高的留守初中生其社会适应不良水平较低[5]。依恋理论告诉我们,儿童依恋形成于人生的早期,随着个体的发展,依恋也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影响到儿童的社会化,并最终形塑个体稳定的依恋模式。亲子依恋作为儿童的最主要依恋形式,是儿童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对自我价值感的认知的起点和来源,与父母的安全型依恋会使儿童认知到外界是可信的、自我是有价值的,他们会因此能深感安全并能自信地探索和应对各种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与父母的长时间和远距离空间上的分离必定会对个体的亲子依恋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可能会导致儿童认知到外界是不可靠和不值得依赖,自己是无价值和不值得时时关爱的。因此影响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能并不是留守本身,而是由于留守带来的情感支持缺失、安全探索港湾缺乏、人际交流与沟通的典型榜样和有效指导缺位导致的。本研究旨在以农村留守初中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与父母同伴的依恋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江西省几所不同的农村中学,选择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由本人及当地学校经过培训的教师一同施测。施测时,统一指导语,集体施测,问卷当场回收,收回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82%。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2-17岁,平均年龄14岁,其中男生132名,女生为115名。留守学生148人,非留守学生99人。

(二)方法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ofParentandPeerAttachment,IPPA)采用由王争艳等2005年修订的IPPA量表[6]。该量表最初由Armsden和Greenberg1987年编制[7],由父、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个分量表组成,王争艳等2005年对其进行了修订使之适合中国国情。本研究每个分量表各由25个项目和信任、沟通与疏离三个维度组成。每个项目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1表示“从来不是”,5表示“几乎总是这样”)。本研究三个分量表及各项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67-0.89.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由心理学家郑日昌编制,是一个包括20个项目的单维结构,采用Likert3点计分,得分范围为-40到40,总分越高代表社会适应能力越强[8]。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76。

三、结果

(一)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依恋关系的基本状况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在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是否是留守儿童并不影响初中生的亲子依恋,也不影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质量,是否留守对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亦无显著影响,这与肖聪阁等人[9]的研究结果不同。进一步比较父、母亲和同伴依恋,结果发现农村初中生在亲子依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同伴依恋(F=5.42,P<0.01),即在初一和初二阶段农村初中生与父母亲形成的依恋较与同伴形成的依恋更为牢固也更为重要。

(二)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比较

对不同性别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在母亲依恋上得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信任和沟通维度依恋得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以上维度上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形成的母子依恋质量较女生形成的母女依恋质量高,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男生表现出对母亲更高程度的信任,男生与母亲的沟通也好于女生与母亲的沟通。另外从整体上看,男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好于女初中生,差异显著。

(三)不同社会适应等级农村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比较

根据初中生在社会适应量表上的得分,采用郑日昌的方法,并根据样本的特点将农村初中生依社会适应能力的好坏划分为四个等级: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得分在29分及以上);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得分在17~28之间);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得分在6~16分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得分在5分以下)。结果各种等级的人数分布为:社会适应能力良好10人(占比4%),社会适应能力一般53人(占比21%),社会适应能力较差75人(占比30%),社会适应能力很差109人(占比44%)。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初中生总体社会适应能力偏弱,社会适应能力有待于整体加强。由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被试人数较少,为满足相关统计的要求,最终根据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将被试划分为三个等级:社会适应能力较好(一般及以上),社会适应能力差和社会适应能力极差。对三种社会适应等级的初中生在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上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不同社会适应等级的初中生与母亲依恋各维度的得分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与父亲依恋各维度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同伴依恋上,只是在同伴疏离维度上存在统计学上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社会适应能力等级较好的初中生,在母亲依恋的信任、沟通维度得分较高,而在疏离维度上得分较低。

(四)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亲子依恋相关分析

1.不同依恋类型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比较

依据Beyer的依恋类型划分方法[10],根据被试的亲子依恋得分将被试划分至四类不同的依恋模式组别中:①完全不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母亲的依恋均为不安全依恋);②只与母亲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亲不安全依恋、与母亲安全依恋);③只与父亲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亲安全依恋、与母亲不安全依恋);④完全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母亲均为安全依恋)。比较不同依恋类型农村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得分,结果表明四种依恋类型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显著(F=8.99,P<0.001)。事后检验表明完全安全依恋模式组及只与母亲安全依恋模式组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显著高于完全不安全依恋模式组及只与父亲安全依恋模式组的农村初中生。

2.不同依恋类型与不同社会适应等级初中生人数分布比较

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依恋类型农村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的人数分布,并检验其差异。不同依恋类型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完全安全依恋初中生适应能力总体较好。相比较而言,只与母亲安全依恋的初中生比只与父亲安全依恋的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完全不安全依恋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最差。进一步检验表明,农村初中生的亲子依恋类型在性别及是否为留守儿童上没有差异。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分布也与性别及是否留守儿童无关。由此可以看出依恋类型影响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否留守儿童却并不影响农村初中生的依恋模式,也不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

四、讨论

(一)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亲子、同伴依恋一般情况

本研究中农村留守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亲子及同伴依恋状况与非留守初中生之间并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整体高于女生,差异显著。在母亲依恋的信任与沟通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整体母亲依恋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即一方面农村初中男生较初中女生社会适应能力好,另一方面,男生形成了更高质量的母子依恋,他们信任母亲,与母亲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从整体上看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偏低,这与章鸣明等的研究结果类似,再次支持了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的结论,也说明对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干预和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农村初中生亲子、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

不同社会适应能力等级农村初中生在母亲信任、母亲沟通、母亲疏离三因子及母亲依恋整体维度上得分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同伴疏离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适应能力等级一般或良好的初中生在以上因子的得分都高于社会适应能力等级为较差或差的初中生。研究还发现没能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的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不足,而仅与母亲建立安全依恋就能显著增强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说明良好的依恋关系特别是良好的母子(女)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即使他们与母亲长期分离,这种依恋模式仍然发挥着作用,并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产生积极影响。与父母、同伴关系越亲密、沟通越密切的农村初中生,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得越积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时间也更短。而与父母、同伴沟通不足的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差。这类初中生一旦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困难,则易怨天尤人、消沉不振,他们常常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甚至有时虽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也难以适应环境,结果他们常常感到困惑,并因为与周围事物的格格不入而苦恼万分。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各种问题,并不是因为来自父母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低,而是他们对支持的利用度低[11]。对当今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往往并不缺乏来自父母的物质支持,他们更缺乏的往往是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本研究表明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特别是与母亲的沟通交流是使留守儿童在与父母亲长时期和远距离分离时仍能维持良好的亲子依恋并能保持和培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特别是与母亲的沟通交流,也许是解决留守儿童众多心理和行为适应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以上解决方法的前提是留守儿童在留守之前已经与母亲建立了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有大量的研究提供了此类证据,有研究表明父母和同伴支持均与心理复原力呈显著正相关[12]。与父母沟通不良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较差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12-14]。留守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抑郁水平受留守方式的影响,与父母沟通密切频率高的儿童较少会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其抑郁水平也较低[5]。因此,良好的父母、同伴依恋为儿童提供了安全基地和避风港,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在面对问题时能放下后顾之忧,不惧外界的挑战,勇于探索,表现出热情、乐观与自信。对留守儿童来说,成功应对留守生活的挑战和压力的基本力量是来自于对依恋对象的信任。当留守儿童没有建立对依恋对象的安全依恋时,他们对依恋对象没有信任感也难以相互沟通交流,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自信而积极乐观地加以应对,行为表现在外便是退缩、攻击、羞怯、消沉或手足无措[7]。本研究再次支持了儿童的留守状态并不必然造成适应问题,引起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儿童能否与父母同伴特别是母亲建立积极健康的相互影响。关注留守儿童,应着重关注留守儿童的亲子互动,尤其是与母亲的互动。

五、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家庭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儿童与依恋对象特别是母亲之间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只有当儿童对母亲产生了信任、愿意与母亲进行积极交流与沟通,才能使儿童在面临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时,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增强处理问题的积极信念和能力方法。因此过早的留守是对儿童的发展不利的,因为过早的留守使儿童难以与母亲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故在幼年期,儿童若能与母亲长时期相伴,社区及教育服务部门对母亲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教育培训,让广大的即将外出打工的母亲能在儿童幼年期能以良好的方式与幼儿互动,建构安全型的母子(女)依恋模式将极为重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曾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然而近年来的深入研究发现,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会不断因新的经验和新发展出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而不断得到修正和改变。因此,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即使他们暂时未能与父母之间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式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成为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只要新的经验和认知使他们感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使他们重新获得对他人的信任并获得对自我价值感的认同,从而重新设定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也能使他的内部工作模式得以重新形塑。

作者:梁凤华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71-79.

[2]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1,(6):6-9.

[3]张晖,刘静,陈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4):87-88.

[4]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3714-3715,3728.

[5]章鸣明,曹召伦,顾晨龙,汪凯.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10):875-877.

[6]王争艳,雷雳,刘红云.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J].心理科学,2004,27(5):1056-1059.

[8]郑日昌.初中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222.

[9]肖聪阁,陈旭.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92-96.

[11]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25(6):755-756.

[12]王坚杰,张洪波,许娟,王敏,吴泽俊.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3):162-164.

[14]方晓义,林丹华,孙莉.亲子沟通类型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1):18-22

第七篇: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技术探究

摘要:

文章从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安全问题、道德问题4个方面简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针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优势加以分析,最后基于信息技术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策略进行设计。

关键词:

信息技术;留守儿童;关爱;策略

伴随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受制于户籍、经济、入学等因素,无法随迁进城,而成为教育实践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农村留守儿童难以获得正常的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及教育培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提供了创新的实践思维和丰富的技术手段。在短期返乡就业及随迁进城难以实现的背景下[2],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概述

我国人口流动主要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农村留守儿童因而占据了留守儿童的主要比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3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3]。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儿童出于户籍、经济、入学等因素限制,只能留在农村托养于祖父母等亲人、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其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1.1心理问题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缺乏亲子交流的机会,难以获得父母的适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子关系表现疏离。留守儿童的苦闷、烦恼、压抑、恐惧等情绪往往积压内心,无法找到倾诉出口及途径。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对外部世界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自信心不足,少言寡语,胆小懦弱,害怕与他人交流交往,以至自我封闭,变得自卑孤僻[4]。

1.2学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离开父母,托养于祖父母等亲人、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无暇关心和顾及孩子的学业状况。另一方面以祖父母为代表的托管方,更多着眼于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在面对孩子的学业问题上,由于自身较低的文化水平而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儿童因而极易对学校产生疏离,出现孤立感、无意义感、无力感和无规范感[5],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缺乏,厌学、逃学,不求上进,不服管教;学习习惯不良,自觉性较差;学习基础薄弱,学业发展产生重重困难。

1.3安全问题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天性好动,生活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较差[6]的特点,极易陷入各种风险之中;其次,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及安全教育减弱,留守儿童被拐卖、受侵害、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最后,学校教育由于侧重文化教育,加之学习资源缺乏,面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实践薄弱,留守儿童所应具有的安全风险意识及风险防范知识较为缺失。

1.4道德问题

由于父母常年离家外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十分缺乏。家长难以通过身体力行,点滴示范,树立榜样,实现有效的道德引导,进而影响留守儿童正确是非观的树立,具体表现为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横行霸道,任意妄为。在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极易养成不良生活作风及行为习惯,误入歧途。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优势分析

2.1丰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形式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有效补充、延伸和创新传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活动,基于留守儿童关爱创设虚拟、多媒、开放、共享的协作交流、资源获取、工作管理的社区平台。活动开展形式更具时代性和技术性,使留守儿童关爱实践工作更为灵活、高效。

2.2突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时空限制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有效地突破时空限制,增强信息交流的直接性和便捷性,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学校三方之间提供随时随地的同步或异步交流,创立多维的沟通交流体系,为留守儿童关爱提供了畅通的信息交流基础。

2.3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资源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图、文、声、像多种媒体素材的高度集成以及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传输。其能满足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实践工作需要,提供多媒化的留守儿童宣传素材,加强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效果,营造关爱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此外,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和关爱需求,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终端,设计和开发立体化、形象化、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文化教育资源、安全教育等资源,从而丰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资源,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策略设计

3.1打造家校合育互动平台,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要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共同努力。以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为基础,创建家校合育互动平台,实现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之间多维、开放、高效沟通交流,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健全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首先,家校合育平台为留守儿童和家长提供了在线团聚功能,双方可利用平台的文字、语音、视频功能进行聊天、留言、评论等交流活动。多媒体信息传递,缓解了子女与父母间的思念之情,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留守儿童在突破时空限制的沟通交流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无奈,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进而获得心灵抚慰。其次,家校合育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过程性记录了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便于家长受孩子成长点滴,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家校在线交流”功能实现家长和学校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开展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深层次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家校协助共同解决孩子教育问题。最后,家校合育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功能,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当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无助、苦闷压抑时,可在线求助学校教师,通过倾诉和对话的方式,及时排解心理不适,进而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3.2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克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

学业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核心任务,学业问题因而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关注焦点之一。纵观诸多因素,学习动机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学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在文化学习中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能实现儿童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学业问题,实现学业成绩提升。首先,学校应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使信息化教学实施与推进成为可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时、合理、有效地引进信息化教学,以新颖、先进的教学形式吸引留守儿童的学习注意力。其次,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实施信息化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内容的多媒呈现与高效讲解,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帮助其建立牢固的知识基础,获取学习成就感。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内容学习,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应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所在,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习形式,实现从以听讲为主的传统学习形式向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转变,逐步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与自我规划能力,强化人际交往能力。在新型学习形式中,留守儿童初始由于学习形式新鲜参与尝试,随即在过程中获取学习成就感,体会知识学习快乐,学业成绩逐渐得以上升。

3.3巧用信息化学习资源,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由于缺乏父母的日常监护,人身安全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传统实践上,提升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风险普及和风险知识获取,是以学校为主体,实施安全教育课程。其实施形式单一,以课堂教授、专题讲座等说教的形式为主;学习资源较为单一,以课本、简单音像材料为主;内容呈现缺乏情境性、可参与性以及可视化特征,忽视了从留守儿童学习需求及学习特点出发,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各种基于学习者视角,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资源不断涌现,例如目前流行的教育游戏、微课等。教育游戏以传统游戏活动为原型,通过多媒化、情境化、虚拟化的学习环境将安全教育内容以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呈现,有效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疑、通关、奖惩等学习环节,实现留守儿童对安全教育内容的深入认知和理解。微课则是基于某一知识点或主题内容颗粒度,以一般不超过5~10分钟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多媒化、网络化的自主学习资源。可将留守儿童需要了解的安全教育知识加以碎片化,形成安全教育专题系列微课。其不仅适合教师用于拓展安全教育课堂的内容及资源,而且合适农村留守儿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信息终端,在课外进行安全教育学习的延伸、强化与巩固。富媒体化、情境化、教学设计精细的安全教育微课,有效契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需要及特点,有助于深层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微课中内嵌的问题思考、模拟操作、练习评价便于营造安全风险场景及氛围,通过多次重复播放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安全风险意识,深化安全教育知识的认知与记忆。

3.4建设思想道德微信平台,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关键因素。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修养,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目前,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为开展思想道德课程教学。为拓展和延伸思想道德课堂,可利用当前快速发展的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社区。平台设置思想道德学习、名人成长传记、同辈榜样掠影、励志名言警句、思想交流论坛、思想变化日志等栏目。通过多媒化、可视化的信息资源推送,回顾课程讲授,感受名人成长,学习同伴事迹,感悟励志文字,让农村留守儿童浸润于思想修养的正能量环境中,进而抵御不良思想和风气的侵袭。通过思想交流、思想记录与呈现进行自我反思,提升道德修养。

4结语

关注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心理、学习、安全、道德各个层面关爱留守儿童,最大限度地弥补情感关怀和教育缺失,才能促进其健康快乐发展。

作者:廖倩 单位:钦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5)[2016-02-14].

[2]赵延东,石长慧.用信息技术缓解“留守儿童”难题[J].当代广西,2016(5):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2-25)[2015-7-30].

[4]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症候探析[J].求索,2016(11):57.

[5]倪凤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疏离感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12.

[6]李新.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刍议[J].人民论坛,2012(3):82.

第八篇: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文献分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人口流动而出现的社会现象,这个群体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学科视角三个维度,对1993—2015年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类梳理和分析,展现已有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并对现有研究的总体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评述,旨在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文化问题;文献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伴随着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在安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并引起相关部门关注。2016年4月,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旨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效。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应该更确切地被界定为文化和教育极度匮乏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源于亲情的缺失,更在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了解在父母陪伴长期缺失的情境中,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有哪些,文化能力如何,如何消除留守儿童在文化知识获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让留守儿童在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优秀文化,缩小城乡儿童之间的文化能力差距,培养和提升留守儿童的文化竞争力,对留守儿童本人、所在家庭,以及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统计方法

为掌握国外学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状况,笔者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关键词=Left-behindChildren”为检索策略,检索获得1993—2015年发表的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外文文献135篇。文献梳理发现,SwansonJ于1993年开启国外学者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先河,他指出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需要整个社会体系引导与支持,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等层面,从而共同塑造儿童未来。[1]同时,对135篇文献进行计量操作,选出高影响力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可知,国外文献主要基于横截面数据和实际调研数据,研究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留守儿童成长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和亲情关怀缺失下的儿童个性等问题,但极少以留守儿童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能力培育等主题为研究着重点,缺乏系统研究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以国内学者对中国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状况为对象进行综述分析。在中国知网中检索1993—2015年发表的题名中同时包括“留守儿童”和“文化”的研究文献仅66篇,其中报纸文献8篇,考虑到报纸载体的特殊性,不将报纸文献列入研究对象。

2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内容

2.1实施主体对留守儿童文化需求的研究

自古以来,图书馆就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提升社会成员文化素质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职能,现实环境下也确实有众多的图书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始终如一、实实在在地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搜索显示,将图书馆作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责任主体的研究文献数量有15篇,约占研究文献的26%。这些文献的作者多来自于图书馆领域,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强调图书馆要立志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文化权益方面给予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同等的待遇;[2]②探讨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上的作用。[3]如,杨文东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图书馆的文化关怀》中分析了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指出图书馆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建立农村文化服务站、建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帮助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图书室等实实在在的举措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扶贫和关怀。[4]叶爱香[5]、刘云英[6]等人也提出了图书馆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文化关怀的观点。马爱玲提出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图书馆并将之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以充实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7]邓倩、胡登全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样本,深入调查分析其精神和文化生活特点,提出建设农家书屋,以农家书屋为平台提升留守儿童文化素养的建议,[8]刘国钰也表达了通过农家书屋为留守儿童服务的观点。[9]傅斌[10]、李忠实[11]则分别论述了图书馆应该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为留守儿童服务。从留守儿童中大部分属于学龄儿童的具体实情出发,将学校纳为留守儿童文化能力培养实施主体的研究文献有10篇,占17%。这些研究探讨从校园音乐文化[12]、体育文化建设上对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教育,形成良性的互动。师文月提出,可以依托校园体育环境特别是社会人文环境的教育功能,借助阳光体育活动这一平台,提高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调节他们的情绪状态,让他们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从而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3]查玉兰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作用,关爱留守儿童,营造团结友爱的校风,促进校园德育文化建设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14]胡淑娟认为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应该形成良性互动。[15]廖幸鸿通过对所在学校的调查,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学校观,并介绍了所在学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办好家长委员会等模式,践行让儿童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该校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代管人会议,总结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和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利用亲情视频聊天室,帮助学生与家长沟通,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6]

2.2留守儿童家庭对其影响的研究

这类文献主要从监护人、家庭文化水平及教育方法上来研究留守儿童的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且以调查研究方式进行研究的仅有1篇。江莉莉在2010年以所在城区某小学一年级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家庭为研究对象,针对他们的文化程度及不同类型家庭对留守儿童采取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对比研究,希求通过第一手材料寻找到一条针对城区小学留守儿童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17]

2.3文化资本对其影响的研究

社会学界的研究者在这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通过检索获得关于该研究内容的文献有10篇,约占17%。何瑞菲试图从文化资本角度来论述留守儿童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竞争力的培养,认为留守儿童在文化资本的获取上先天不足,必须通过后天培养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文化竞争力,从而使这一群体在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掌握和获得更多文化资本。[18]袁艾兰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文化资本拥有上的缺失是导致其处于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其文化资本缺失表现在具体化文化资本先天不足、客观化文化资本极度缺乏、体制化文化资本营养不良等方面,要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多渠道保障他们家庭的文化资本:①政府在财政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②呼吁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合作,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区开设乡村儿童图书馆,使留守儿童能够获得足够的客观化文化资本;③以社会工作者为桥梁,进行有效干预和普及,让家长知晓学校和社会无法代行家庭教育的职能,让从而使父母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④文化资本匮乏的家庭应不屈服于现状,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激发孩子健康的成长动机和培养进取心来获取文化资本,弥补不足。[19]李丹丹则采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CapitalCulturel)理论的分析框架,论述农民进城后文化资本发生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如对其留守在家的子女的知识掌握、学习观念、学业成绩、能力与认识、文明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其父母后获取的新文化资本的影响效果等问题。[20]

2.4文化及环境对其影响的研究

阐述环境对留守儿童文化养成的研究文献共11篇,约占19%。江立华的研究指出,当代文化的冲击,导致现实中的乡村文化与传统的乡村文化、乡村历史影象呈现断裂状态,农村陷入较为严重的文化、伦理及秩序危机,乡村文化逐渐衰落,乡村社区缺乏健康活力,乡村文化价值体系被迫解体,直接导致了乡村儿童精神世界的荒芜,加剧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需要从重建乡村文化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两个方面同时展开努力,通过建设乡村公共文化、重建乡村价值认同等方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21]夏治禹论述了亚文化,尤其是犯罪亚文化和亚群体对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传播主流文化和价值规范、控制亚文化传播,消除留守儿童的“差异化交往”,引导留守儿童社会化健康进行,积极提供机会,使之得到向善的社会互动并融入主文化群体。[22]韩亚旗以河南省某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得出如下结论:低俗文化对农村中小学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影响非常恶劣,由于缺少有力监管,留守儿童接触低俗文化的机率大于非留守儿童,在文化养成教育方面受低俗文化影响的程度也大于非留守儿童,倡导从创造高雅健康文化的浓郁社会氛围、强化学校在防御低俗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留守儿童自身的免疫力、发挥家长教育引导作用、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等方面防御低俗文化对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影响。[23]此外,陈运普从城乡文化冲突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教育进行了研究;[24]张婵通过对湖北省某村的乡村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了乡村文化变迁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25]王秋香探讨了农村集镇文化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正反向影响,提出了净化农村环境,让留守儿童实现正常社会化交往的若干措施。[26]上述研究均肯定了建设健康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对健康的精神环境有助于留守儿童早期文化养成教育形成了一致的认识。尚有部分研究者从其他方面对留守儿童的文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马燕?子以安徽省一个自然村为调查的田野点,对“留鸟”留守儿童和“候鸟”留守儿童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调查,从文化描述的角度进行了详细叙述。研究指出:针对“留鸟”和“候鸟”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政府等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力保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心智得以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及留守儿童归属家庭既要意识到实施良性教育儿童的重要性,更要致力于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能使留守儿童快乐成长的美好环境。[27]张硕等人则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留守幼儿的现状上,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实施以“田野调查”为前提、以“非正规化教育”为途径、以“教育文化补给”为目标的留守儿童教育援助行动。研究认为在科学组织管理的前提下,可以实施留守幼儿教育文化补给的大学生志愿者模式,让留守幼儿获得成长助力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极佳的平台,实现双赢。[28]

3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方法

归类分析58篇文献可知,学者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较为全面,既有理论研究,也有田野实践;既有个案分析,还有区域调查。思辨研究是大部分文献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学者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的首选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有:王晓京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分别从家庭与学校两个层面对阻碍留守儿童文化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29]罗建生、吴晓蓉从文化适应的视角分析,认为促进留守儿童适应文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源[30]等。采用调查研究的文献有16篇,是使用较广泛的研究方法。这类文献以某一学校或者某一地域为范围进行研究,如:李华成等对湖北省某村留守儿童文化权进行调研,分析其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邓倩、胡登全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例,研究通过建设农家书屋来满足留守儿童文化生活需求;潘?等人调查了湖北省某县四所学校的留守儿童文化现状;[31]李忠实以开县图书馆服务实践为例,阐述了文化资源共享的重要性。采用比较研究的文献有3篇,研究者通过对城乡文化的比较、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来研究留守儿童的文化问题。如,刘玉梅分析了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文化差异,对如何让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实现彼此融合做了深入探讨。[32]

4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学科视角

对检索到的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得知,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问题研究。从教育学视角研究的文献有24篇,约占41%;从文化和社会学视角研究的文献有31篇,约占53%;从心理学视角研究的文献有2篇,占4%;从法学角度研究的文献仅有1篇,占比不到2%。

4.1教育学视角

留守儿童的年龄决定了从教育学视角对其文化问题进行解读的比例是较高的。在某种意义上,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其文化能力的培养过程。大多数研究者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正好契合了教育的三大责任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处于文化弱势的根本原因应归结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学者提出了从非正规教育途径对学龄前留守幼儿进行文化教育援助的模式。[28]尹文波从极端文化方面剖析留守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令人担忧的处境。[33]李振堂则用“三喻文化”传递现状来分析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改善家庭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的解决途径。[34]

4.2文化和社会学视角

文化养成教育是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阶段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的文化问题是必备的。吴桂彬、龚剑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剖析,分析了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的诸多表现,认为留守儿童主要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和社区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这三者本身就蕴含着三种不同特征的“亚文化”,这些文化以各自独特的特性对个体施加着各种影响,而个体也从中接受不同的文化规范,逐步取得社会人的资格,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留守儿童由于其自身特殊性,在接受不同文化传递的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弱势”地位。[35]

4.3心理学视角

从心理学角度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有师文月和仲彩霞。两位研究者均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事关重大,认为健康的心理是留守儿童顺利获取文化信息的保障。

4.4法学视角

从对所有文献的分析中得出,从法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文化权利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多,仅有李华成等人通过对湖北某县某村的调研,分析留守儿童文化权实现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36]与受教育权、生存权、平等发展权等众多越来越受重视的权利相比,留守儿童的文化权还有待得到更多关注和保障。

5研究总结与后续研究展望

综观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的现状,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内容指向是多维的,文化问题仅是其一。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使得社会和政府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等问题的同时,也显示了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关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同时,不同领域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将会使该主题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研究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出台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实际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并能促进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解决。

5.1加大研究力度,完善研究体系

实现文献数量上的合理增长,逐渐扩大研究规模。与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献数量多达2854篇相比,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数量仅为60多篇,对比悬殊。虽然这与儿童是教育的主要受众密切相关,但我们也要知晓,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加大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一样不容忽视。综观本领域研究,可以看出,仅从学校教育、图书馆服务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的文献占据了研究数量的大多数,绝大多数调查研究对象的地域为内地省份,如湖北、湖南等,对边远省份、沿海省份中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几乎空白,需要在体现这一研究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上下功夫。

5.2加深研究层次,提高研究水平

通常来说,文献发文刊物的等级是文献学术水平的表现。分析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文化问题文献的发文载体可知,受研究者的学术背景限制,在权威性刊物上发表的文献廖廖无几,且有相当部分文献是发表在非学术性刊物上,因此,需要呼吁更多学者,尤其是研究功底深厚的学者加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来,引领研究方向,提升研究层次。

5.3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的学科视角

在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对研究的总结和验证还不够,多停留在设想层面。在今后的持续研究中,研究者可试着改变对研究方法与视角的被动选择,尝试新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提高个案研究、比较研究、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的运用比例,注重样本的选择,使之更具代表性;在比较研究上可以考虑对东西部区域和同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在研究的学科视角上,加强基于其他学科视角的研究,如多从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研究视角,丰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系统研究。将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置于法学视域下进行研究是当前和谐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期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法学研究者对此进行关注。从心理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把握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问题,也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保障,这将会成为今后留守儿童研究的重点之一。毫无疑问,多学科、多元化、多视角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李露芳 何义珠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浙江丽水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2]傅尔玲.关爱留守儿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1):14—16,80.

[3]毛太田,彭丽徽.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18—21.

[4]杨文东.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图书馆的文化关怀[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4):99—102.

[5]叶爱香.论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关怀[J].河北科技图苑,2007(3):15—16.

[6]刘云英.图书馆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文化关怀[J].图书情报研究,2013(1):43—45.

[7]马爱玲.建留守儿童图书馆繁荣农村少儿文化[J].中外企业家,2012(11):178—179.

[8]邓倩,胡登全.留守儿童文化生活需求下的农家书屋建设研究———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4):78—81.

[9]刘国钰.客家传统文化与面向留守儿童的农家书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5):33—36.

[10]傅斌.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公共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2):72—74.

[11]李忠实.共享文化资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开县图书馆服务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2):99—102.

[12]叶长浩.丰富校园音乐文化使“留守儿童”不再孤独[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11):33—35.

[13]师文月.论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C].西安:2012国际体育科学与学校体育学术会议.

[14]查玉兰.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问题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54—255.

[15]胡淑娟.论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82—84.

[16]廖幸鸿.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留守儿童的视角[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6—6.

[17]江莉莉.关于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及其教育方法的调查———以城区某小学一年级留守儿童监护人为例[J].新课程(教研),2010(11):14.

[18]何瑞菲.社会学视野下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留守儿童与文化竞争力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9—41.

[19]袁艾兰.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的社会学分析———以文化资本为视角[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7—9.

[20]李丹丹.农民工文化资本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1]江立华.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J].江海学刊,2011(4):108—114,238—239.

[22]夏治禹.亚文化理论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初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16.

[23]韩亚旗.低俗文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影响与防御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

[24]陈运普,董惠玉.城乡文化冲突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31—33.

[25]张婵.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6]王秋香.农村集镇文化与“留守儿童”社会化[J].湖湘论坛,2007(4):61—62.

[27]马燕?子.“留鸟”还是“侯鸟”?[D].合肥:安徽大学,2015.

[28]张硕,等.留守儿童教育文化补给的田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44—79.

[29]王晓京.阻碍留守儿童文化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7.

[30]罗建生,吴晓蓉.农村留守儿童文化适应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6):25—27.

[31]潘?,鲁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文化现状调研报告———以湖北省阳新县四所学校为例[J].考试周刊,2013(55):178—179.

[32]刘玉梅.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融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4—4.

[33]尹文波,翟翔宇.好莱坞大片极端文化解析———基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教育视角[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4—17.

[34]李振堂.从“三喻文化”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J].天中学刊,2012(4):71—72.

[35]吴桂彬,龚剑.文化传递缺失与留守儿童行为失范[J].现代教育科学,2007,(10):15—16,8.

[36]李华成,等.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对策———基于对湖北省L县B村的调研[J].广西社会科学,2014(6):196—200

第九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探索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涌入,逐渐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注度不够,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使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又一现实课题。

【关键词】

农村教育;留守儿童;弱势群体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SKL-2016-102)成果。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一起共同生活,而将他们远留在家乡长期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亲戚代为照顾的这一特殊儿童群体。基于生活所迫,农村的很多父母不得不外出到城市里谋生,养家糊口。由于收入有限和工作条件的约束,很多农村父母不得不将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乡,与子女分开生活,处于成长期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了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情感上的沟通,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也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在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上,将产生负面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深远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许多留守儿童跟父母一年能在一起团聚的机会屈指可数,有的孩子一年只能与父母见一面,短短的几天团聚又匆匆离开。子女与父母长期不能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平时与父母沟通的主要方式就是通电话。父母为了赚钱长期不在孩子身边,长期的分离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得到父母应有的爱护与关爱,遇到成长问题与困惑时,不能与父母及时面对面交流,父母也不能及时了解与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身心发展和心理变化,缺乏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引导。虽然这些孩子多由亲属代为管理,亲属作为监护人,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是任何亲属无法代替和弥补的。由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程度有限,平日这些孩子的教育很多只靠学校一方进行,只靠学校单方管理,不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长期以往,许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与关注,成长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缺失。[1]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孩子健康的心理需要在和谐而美好的家庭环境中形成。然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缺乏父母的理解与关爱,缺乏亲情的温暖,容易产生胆怯和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有话不敢说,有想法不敢真实表达,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性格会越来越孤僻。还有一些留守儿童与亲属生活在一起,长期得不到更多的关爱,就会对一切丧失信心,性情变得自私与冷漠。这些孩子在缺乏温暖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容易缺乏安全感,易形成消极冷漠,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也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公平和遭受欺负后,容易产生仇视社会、仇视他人的病态心理,使得他们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价值观扭曲,逐渐产生报复社会,报复他人的心理[2]。甚至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早早辍学,自暴自弃,他们抱着追求自由,强大自我的心理,跟着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学做一些扰乱社会、违法乱纪的事,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疏于父母的家庭管教,无法感受到父母在亲情上给予的关爱,因此,在这些孩子思想道德的塑造与价值观念的形成上,都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指导。留守儿童多与亲属生活在一起,大多数亲属只重视生活上最基本的物质满足,不重视思想道德与价值观的教育与规范,家庭传统教育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上容易产生不良表现。一些留守儿童思想叛逆,不服从学校和家人的管教,厌弃学习,在学校常常违反校规校纪,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对这些做法不以为然。他们常常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抽烟酗酒,偷人财物,扰乱公共秩序,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近些年来,刑事犯罪的留守儿童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不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的人生价值极易产生偏离,将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和谐幸福家庭,强化家长监护责任。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身心发展和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沟通与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家庭教育方面:一是提高父母监护人责任意识。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在外只要能给孩子赚足够多的钱,供起孩子上学,就是对孩子负责,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与教育,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对物质上的满足,还要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形成负责。二是父母应多与子女沟通交流。亲人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孩子养成良好性格的关键,如果缺乏沟通就会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通过电话、书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倾听孩子之所想,及时解决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三是尽量缩短与子女的分离时间。在外务工的父母要尽可能抽更多的时间与子女在一起,逢年过节多与子女团聚。在经济和住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接子女到身边上学,即使不能让子女留在身边,也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将子女接到自己身边生活。亲子之间相处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是学校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与帮助。学校不要总认为管住学生在学校不出事就是教育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作为班主任,在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多加强沟通,做留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二是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多联系。班主任要给班里的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父母打工的信息、联系方式和监护人具体信息等。班主任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反映孩子在校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父母清楚和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并向父母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意见和建议,帮助父母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同时,班主任定期去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与监护人面对面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帮助和指导监护人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三是重点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培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3]

(三)依靠政府力量,建立社会长效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除了解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国家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政府要保证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校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资源,优质的教学设备。政府支持学校建立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多开展积极向上,形式丰富,乐观活泼的文体娱乐活动,减少青少年去网吧的机会。二是政府大力发展农村本土经济,支持农民工家乡创业。要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要先解决留守儿童父母的就业问题。依靠政府的力量多引进外商到本土投资办企业,扩大当地经济商区,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政府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大力提倡并鼓励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积极回家乡创业。三是政府要发动省市妇联部门,建立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继续为农村留守儿童做大量而有富有成效的工作。要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幸福之家”、“爱心乐园”、“欢乐殿堂”等等,联系企事业单位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扶贫帮困,开展爱心助学、扶贫帮困结对子等活动。

作者:王姗姗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毕菁.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150~151

[2]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2:29~32

[3]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46~249

第十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与父母亲分离,使得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来自于父母的教育与关爱,这为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在文中结合具体案例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1.社会背景

不容置疑,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再加上在城里务工,收入与农村相比高出甚多,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出去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也就越来越高。有的父母双双出去,把孩子留给老人,甚至是叔父帮管教,一年到头很少回家,电话也少打回来。处于这样家庭中的儿童被称为双亲留守儿童,这样的孩子在性格及习惯的生成中,往往受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的影响。面临这样的一个社会问题,学校是留守儿童的集结地,留守儿童教育的难题自然就落在教师肩上了。[1]

2.具体典型案例

我任教的班级有这样的一位留守儿童,名叫黄明。他平时来学校作业懒得写,随便旷课,离家出走,还成了惯偷,很少说实话,大多是满口谎言。最为突出问题的是偷窃,有一次他的贼眼瞄准的一家人,为了很好地掌握偷窃的时间,他连续旷课几天,日夜察看那户人家,最终成功地进入那户人家偷走了一台手提电脑,还有几百块钱和一部手机。

3.案例分析

3.1家庭情况

黄明是四年级时由村小转到完小就读,是我接教的。第一个学期也许是来到了新环境,接触到新老师,他觉得新鲜,问题不大。到了第二学期,各种坏毛病就显露出来了。通过多次家访以及多方了解到:黄明家里还有个哥哥,他母亲妈外出打工好几年了都没回家,还想离婚,并且想带走一个孩子,他父亲死活不同意,直到目前婚没离成。他父亲为了挣钱养家也外出打工,把两个孩子留给老人看管。黄明转过来的第一个学期,我就发现有些问题,但却联系不到他的家人,开学注册所给的电话也打不通,刚开始以为是他记错电话号码的,然后我又去找他哥哥注册时所填的电话,发现号码是相同,可就是打不通,问他们两兄弟都说家人就给这个电话了。

3.2宠孩子

黄明父平时生亲怕孩子喜欢跟妻子亲,于是什么都依着孩子宠着孩子惯着孩子。家务也不让孩子做,铸造孩子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性,一懒什么都懒,书懒得读,作业不完成,老师说多了的就厌学,甚至干脆逃学,做了小偷小摸的事儿,村里人或老师告状他父亲还袒护着孩子。

3.3家长没有长远的教育规划

黄明爸爸没有长远的教育规划,没有想孩子的将来,只顾眼前,一味地宠着孩子。等到孩子慢慢地长大了,养成懒惰、偷窃恶习,并且越偷越大,才察觉到事态的严重。于是又从城里回到农村工作,想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孩子长期没有家长的教育,单纯的说教也不不起作用。做父亲的心急,孩子只要一犯错,就采用暴力教育孩子,如此一来,孩子觉得家里缺少父爱与母爱,没有温暖,只要一被打就选择离家出走,甚至露宿甘蔗地里,饿了仍然去偷东西。

3.4家长不想跟老师沟通

家长等孩子离家出走找不到孩子慌了,才来找老师,那时才肯给老师真实电话联系,这样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4.对策

4.1学校里的德育有待加强

针对个别学生在校内的不良行为,老师们应当尽职尽责去进行引导,每学期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老师的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不能及时跟进和矫正。要让每个学子成为有用之人,学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仍要加强。

4.2对症下药

针对黄明同学懒惰、随便旷课,离家出走,还成了惯偷,很少说实话,大多是满口谎言的坏习性,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一定时间内的与他谈心,了解他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让同学们找找他的优点,多表扬,让他慢慢地融入班集体、成为受人欢迎的同学。现在,黄明同学也能和班上其他同学一样,每天按时来到学校上课,还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作业,他的学习成绩在逐步提升,老师和同学校们都夸他。得到别人的欣赏,成为这个孩子学习的动力。对于留守儿童,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习成绩,更主要的是思想教育。于是我平常鼓励班上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喜爱学校,眷恋校园。上课时尽量运用幽默或感人的小故事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听课。针对留守儿童的偷窃行为我利用每周升旗时间或班会时间讲一些真人真事的故事.慢慢的,黄明同学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与其他同学交往范围也相应地扩大了,再也不是人人讨厌的小偷了,他找到了自尊与自信,恢复了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明白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小善小而不为”等做人的道理。

4.3想方设法与家长联系

黄明家长在我们的老师的诚心爱心引导下终于解开了心结,我还联系到黄明的母亲,动之经情,晓之以理,让她为孩子的未来着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终于,孩子的母亲明白了老师的苦心,愿意和老师共同合作教育孩子,还回到了家里,陪伴孩子成长。在我们多管齐下,这个曾经让邻里乡亲厌恶,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终于渐渐走上阳光大道。

5.案例反思

在农村,由于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农村的老人们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无法胜任的,很多未成年人成了学校的问题学生,甚至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更为迫切。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学校老师要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面对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也许他们有一些污点,但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学会尊重孩子,不能一味强行灌输,使用暴力,以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爱心陪伴和耐心教诲、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策略,才能放飞一双双翅膀。[2]

作者:刘德学 单位: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团阳小学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范文6

【摘要】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父母引导的缺乏,导致内心的迷茫,以及学校教育的不足和社会的不良影响,并且分别从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方面给予了解决对策,以期待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缓解。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奔向城市,致使我国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1]留守儿童是指长期与父母分离,父母将其留在家乡,需要其他监护人予以照顾的孩子,孩子的年龄一般是3-16岁。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但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调查显示,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达2000万人,到2010年底,全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5800万,到2016年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6000万,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引导,内心迷茫。家庭支持是儿童最初、最重要的外部支持,是儿童进行其他外部活动的基础,在儿童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性。[2]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减少,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引导很少,并且父母将孩子留在家中,交由监护人看管。调查表明,有56.4%的留守儿童与留在家中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隔代代养占到32.3%。[3]但父母选择的监护人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年龄差距极大,并且监护人教育孩子的思想落后,无法很好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引导。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农村的孩子,与外界的沟通很少,他们无法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也不知道未来朝哪个方面努力,留守儿童的内心是迷茫的,也是无助的。

2.学校教育不足,专业老师缺乏。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成长的,现阶段,农村学校在极力的推行寄宿制,但由于条件缺乏,寄宿条件较差,农村孩子往往多人住一个宿舍,并且没有专业的生活老师进行照顾。农村学校一般都是大班,班级的学生较多,老师根本无法兼顾所有的孩子。如今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农村依旧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唯考试之上,成绩优秀的就给予关注,而对于成绩差的则放任自流。[4]

3.社会监管不力,落后观念的影响。如今网络发达,很多的农村都有游戏厅,留守儿童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自制力较弱,面对游戏没有自控能力,再加上父母及监护人教育的缺失,以至于更多的孩子迷上了游戏而无法自拔。农村的社会观念落后,读书无用论等观念被很多人都认可,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只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就可以了,然后拿着初中毕业证,像父母那样去城里打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并且认为即使多读书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还不如早点步入社会,学习社会经验,拥有这样观点的留守儿童比比皆是。如此落后的社会观念,对留守儿童身心的发展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不利于留守儿童长期的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减少孩子的孤独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的同时应当尽量兼顾到孩子,不能为了自己的经济收入,而牺牲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思想,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且经常关心孩子的日常问题,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爱的,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父母在给孩子选择监护人时,也必须考虑监护人各方面的条件,因为监护人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监护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并且父母应当利用节假日经常回来看望孩子,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互动,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的孤独感,也不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家庭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重视家庭的功能,并且发挥其作用。

2.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学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唯成绩论,应当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教师的教书能力及育人能力进行评估,给老师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以提高老师的整体水平。并且应当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将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了解孩子心理的发展趋势,还应当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让留守儿童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课程中加强对孩子心理的引导。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管理,因为当留守儿童在群体中生活时,可以减少内心的孤独感,可以改善人际交往方式。[5]

3.加强社会关注,改善生活环境。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各农村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儿童的活动场所,如建立图书馆,并且购进积极向上、有益于思想进步的书籍,让孩子在闲暇时刻能够畅游在书的海洋中,丰富知识,充实内心。[6]应当加强对于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的进入,同时也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对孩子的网瘾进行纠正。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清理,减少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社会各界应该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想出恰当的解决方式,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徐友名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凤萍,王晓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

[2]代艳君,刘宗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3]宋广文,周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战略应对.战略决策研究,2012.

[4]王江南,邓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学校原因及应对策略.河南科技,2013.

[5]孙小蒙,葛元?.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

[6]门萃苗.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理论,2012.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关爱模式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系社会热点。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主阵地的学校关爱工作纷纷开展,然而却受到关注较少,更缺少理论提炼。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学校主动探索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概括为家校合作模式、校中建家模式、重点关注模式三种。家校合作模式把家校合作机制纳入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强调学校和家庭(社区)共同承担留守儿童成长的责任,其举措有恢复家访制度、创新家长会形式、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异地成员搭建平台以营造“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等。与家校合作模式所持的理念不同,主要在寄宿制学校实施的“校中建校”模式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动“揽”到学校来,在承担正常的教育教学职责之外,增加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机制。更多的学校采用“重点关注”模式,即在关心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的需求进行重点关注并完善工作机制。然而,各种模式的运行中也存在运行维系、质量提升乃至家国关系的处理等诸多困难。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校中建家;重点关注

随着留守儿童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实践纷纷展开。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总目标。这一文件预示着:在官方意识中,作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主体主要有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组成。而作为处于入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其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注等问题几乎都集中到了教育领域,牵动着教育的敏感神经。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1]这表明,学校是他们主要生活、学习的场所,教育部门或学校客观上起到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主阵地作用,绝大多数学校也有针对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因此,本文对以学校为主的教育部门探索出来的关爱活动进行模式化概括,描述各种模式的实施背景、指导理念及其具体措施,并分析目前学校的主要关爱模式的维系和质量提升困境,最后讨论关爱网络中的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教育部门(学校)的视角而言,教育部门(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主动探索的留守儿童的主要关爱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种:家校合作模式、校中建家模式、重点关注模式。

一、家校合作模式

(一)背景

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未进入学校教育之前,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负有更重要的责任;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就退到了次要的地位上。这一观点,中国农村更为流行。如有的家长在碰到学校老师要求其配合管教小孩时,认为“孩子已经交给你了,当然由你负责,要不然还不如放在家里。”“如果我教得了他,就不会交到你学校手里来了。”更有的家长认为,“等孩子长大一点就可以送到学校了,如果能在学校住校就更好了,我们就可以安心外出打工了。”把儿童成长中本应家庭承担的责任转移到学校等其他现代组织机构的观点,在学者中也不时出现,如认为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监管缺位的情况下,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区)教育[2]和监护体系[3]。其实,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的国务院文件精神是相违背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为强化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责任,一些学校探索家校合作模式,即把家校合作机制纳入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强调学校和家庭(社区)共同承担留守儿童成长的责任。

(二)理念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家校合作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不能推也不能揽,帮扶应建立在家庭责任的基础上,现实操作中如果过于依赖政府,则可能增加家庭的依赖性而弱化了家庭责任。教育、民政、工青妇、社区(乡镇、村委会)等各个部门应根据各自部门的特性来做好帮扶工作。江西省一些市县开展了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实践与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就是爱普斯坦“交叠影响域理论”(Overlap-pingSpheresofInfluence)[4],即各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

(三)举措

1.恢复家访制度,变家访为帮扶。家访,是一项由教师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的制度,曾经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亦是家校合作的有效形式。家访,意味着老师与学生家庭成员面对面交流、意味着“此时此地”,这种现场感便于教师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头脑亲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访出每个‘问题孩子’背后的特殊原因,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达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家访往往被电话访问甚至网络访问(QQ、微信等)代替了,甚至出现家校之间“没有重大问题不见面,见面肯定有重大问题”。全球化的信息技术使人的沟通更具时效性了,然而却失去了许多“地气”。江西省教育厅开展的“万师访万家”活动[5],通过实地家访与问题解决,让不少辍学留守儿童因此返学。家访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教育方式方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类采取措施,如为留守儿童物色合适的“家长”以心理帮扶并缓解其亲情饥渴,或者帮助贫困的留守儿童家庭申请困难补助,又或者通过送教上门方式让承担隔代教养任务的祖辈学会正确的“育孙”方法。传统意义上的家访,更直接的原因是学校通过了解家庭状况以促进儿童学业与品德成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今天,针对留守儿童的家访除了传统的儿童社会化意义外,更起着一种对于特殊群体的关爱与帮扶意义。

2.创新家长会形式,营造家校共育氛围。有的学校把家长会开到偏远山村或外出务工的集中地等。如2013年,上饶市一所初级中学(600多名学生中近500名为留守学生)的校长了解到其中200多名留守学生的家长在浙江义乌和浦江务工,便与班子成员决策主动走出去,把家长会开到家长省外务工集中地去。其具体做法是,让孩子们在学校里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地方,把自己在学校的生活拍成视频,并跟家长说一段话。校长与12名班主任,于2013年的一个周末,带着这些视频先到浙江义乌事先联系好的一所学校多媒体教室与务工创业的家长见面开会。学校向家长报告学校发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展示视频,与家长探讨如何携手共助子女健康成长。该校已连续3年把家长会开到浙江。“现在,许多家长体会到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陆续有30多位家长回家创业了。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都力争留一方在家了。”(2016年3月调研资料)另外,江西省的德兴市与乐平市也有些学校,利用寒假春节期间,外出父母都要回家过年的机会,把家长会开到了学生居住地较集中的边远山村。(2014年3月调研资料)

3.利用信息化技术,营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二元社会结构下,一种制度性乡城拆分型家庭已占据庞大规模。时空分隔必定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历史总是会在困境中自我寻找出路。时空距离分隔中的成员们并不是坐以待毙,全球化技术日益打破时空隔离并维系亲密共同体的生活。笔者经过较长时期的田野观察与思考,将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秩序命名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在2014年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年会(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论坛(中南大学)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这一理论经同事与本人的推广逐渐在江西省上饶市、抚州市、新余市的一些学校因地制宜地践行,并被省级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文件采纳与实施。一所民办寄宿制学校(弋阳县育才学校)招收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校方为了体现向消费者负责的理念,稳定和吸引生源市场,竭力用信息技术向家长呈现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状态,以宣示“将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是放心的、值得的”。该校各班建立起了班级微信群,班主任每天都会在班级微信平台上传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用图文并茂展示、传递孩子的点滴进步。看着孩子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看着孩子认真学习的劲头;看着孩子们获奖照片……家长心里欣慰,“每日能看到孩子照片,我干活都有劲”!很多孩子的父亲母亲都加入微信群,家长和老师一起在微信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学校经常组织和鼓励孩子给家长写信,主题以感恩为主,通过班级微信平台以照片形式上传。班主任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通过班级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页版微信,让学生和家长现场微信互动。家长们也上传在外工作和生活的场景,使孩子了解到父母的艰辛,激发孩子学习热情。

二、“校中建家”模式

(一)背景

实践“校中建家”关爱模式的主要是寄宿制学校,因此,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依托寄宿制学校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完善学校设施建设和学习生活条件,把留守儿童集中管理,让留守儿童住进学校,统一食宿、统一学习,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结构的缺损、亲子关系的不畅、监护人的亲情替代不完善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学习、生活、行为、安全等方面确实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寄宿制学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应由家庭承担的职能,客观上可以弥补家庭教育职能与环境的缺失。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也认为这是目前最适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办法。弥补家庭监护和教育的缺失成为政府和社会赋予寄宿制学校的新社会功能。不少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并利用寄宿制学校的这一“看护功能”,甚至有非留守儿童的家长也认为,“等孩子长大一点,可以住校了,我们就可以出去打工了”。因此,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不断上升是近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呈现的新态势,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6]

(二)理念

与家校合作模式所持的理念不同,采用“校中建校”模式的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方面,没有采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传统教育体系去划分责任,而是主动担责,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动“揽”到学校来,将传统上寄宿制学校的“管食宿、保平安”管理模式向“重思想、抓习惯”的管理模式转变,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把本应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与空间转移到学校,由教师和家庭教育老师来完善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在学校中生活。因此,学校在承担正常的教育教学职责之外,增加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机制。(2016-3-25,DX调研资料)

(三)举措

以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为例,这所学校的前身是私立学校,在2010年转制之初,生源主要来自县城各校分流学生及部分农村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70%-80%。为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中心,作为学校一个独立的有正式编制的中层处室,对留守儿童集中编班,统一管理。在同一个班级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组合原则,把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家庭组合小组。组合的原则可以是同质组合,也可以是异质组合,组合中要有男女同学。同一个小组在一起就餐、劳动、学习、活动,同性同组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寝室就寝。学校根据老师学生的配比情况、硬件设施条件等决定每组的人数,一般为8~10人左右,每组安排一个家庭教育老师。这个家庭教育老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老师,他们不只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不是保姆式的生活老师,而是相当于家长,负责学生的生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还有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等。一般的家长会以学校的这种“家”为单位召开。家庭教育老师一般由班上的任课老师兼任,学校的活动以“家”为单位参加,劳动课以“家”为单位参加。一“家”的学生在学校里朝夕相处。“校中建家”,使得一个班级成了一个大“家”,一个寝室、一个学习小组成了一个个小“家”。同学成了每天集中学习、生活的“兄弟姐妹”。班主任、任课老师则全天候“守护教育”,充当留守儿童的“父母”,对住宿生起床、晨练、就餐、午休、就寝等进行全天候跟班管理;校长、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晨跑、做早操;就餐时定人、定桌、定菜,班主任与学生坐一起,吃同样的饭菜;就寝时,逐个点名核实进入生活区。学校表示,这一做法是本着“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基础”为办学理念,重视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思想教育和习惯培养,重视营造“家”的氛围和开展“家”的活动,让他们尽享“温馨家园”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生活教育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设生活教育课、加强生活实践指导;思想教育主要通过主题班会、晨会、电视课等进行感恩、励志、诚信、自信自强等品格教育以及问题学生的思想转化、亲情沟通等;习惯培养主要有分年级制定习惯教育培养目标、星级评比、榜样促进和引领、住宿班班级习惯教育日常化等。

三、“重点关注”模式

(一)背景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日益被看成社会问题,为促进留守儿童发展,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一些省份在有关留守儿童的政策文本中不约而同地突出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对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提出具体要求,如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建立对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应急机制、改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等。[7]面对交待下来的任务,学校虽能尽职尽力地完成,但很难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抽离出来另搞一个体系。笔者将部分学校根据基层实情并体现基层智慧的关爱模式命名为“重点关注”模式,即在关心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机制,对留守儿童的需求重点关注。

(二)理念

据笔者的观察与判断,在实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采取“重点关注”模式的学校占大多数。与“校中建家”模式中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教育与管理不同,“重点关注”这一“民间智慧”虽未得到理论提升,但在客观上体现了公平教育中的全纳理念和关注弱势群体的原则。全纳理念认为,教育体系是全体适用的资源分配,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尊重学生不同需求、能力、特点和学习预期,但又尊重弱者优先的原则,重视弱势群体(处境不利群体、边缘群体)的教育平等,尽可能使他们日常生活的类型和状态与成为社会主要潮流的生活模式相接近。“上级文件要求我们怎样做,我们肯定照办。这样,也利于我们摸清学校底数。但在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并没有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区分开来,而是一视同仁。不管他(她)是不是留守儿童,谁有特别的需要和特别的困难,我们就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帮扶。”

(三)举措

以赣南山区的于都县为例。作为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于都县较早要求相关部门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于都县教育局总结该县经验为:“一个理念”、“两个结合”、“三个补充”、“四个加强”,全方位、立体式地关爱留守孩(2016-3-28调研资料)。所谓“一个理念”,即有爱,不给留守儿童贴标签。“要端正观念,明白留守孩不是‘问题孩’;要心灵关爱,让留守孩情感上不孤单、性格上不残缺;要注重引导,让留守成为希望,而不是失望。”两个结合,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关爱”的双边合作,以形成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课内课外同步、校内校外结合、家校社合力的立体教育网络。“三个补充”,则为补“亲情”、补“钙质”、补“阳光”,具体路径为通过由课内关爱延伸到课外关爱,由学习、生活关爱延伸到心理健康关爱,由学校关爱延伸到家庭关爱的三个延伸补“亲情”,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增补留守孩成长中缺少的“钙质”,通过“一校一品”填补留守孩心中缺乏的“阳光”。坚持“四个加强”,即通过加强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帮扶力度、体系建设等让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得到有效保障。该县教育系统已经探索出一系列的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如留守孩教育管理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生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关爱帮扶制度、心理辅导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制度化规定,如学校领导小组职责、学校具体负责人职责、辅导员职责、“家长”职责等。

四、评析与讨论

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主阵地,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了家校合作、校中建家、重点关注等三种主要关爱模式。这三种模式是“自下而上”的自然形成而并非政府意志建构的,各自都有其相应的现实背景及儿童关爱理念,并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关爱措施。从方法论上看,以上模式的划分,是为便于厘清现实的繁杂而基于经验材料上作出的理想类型划分。这些模式甚至尚未来得及命名,笔者对其勉强命名,也是为了便于比较分析以得到规律性认识乃至实践推广。既然是理想类型,就意味着这些模式可能与现实本身保持有一定的距离,较难在现实中能找到完全对应的案例。也就是说,在现实中,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可能采取某一种模式为主,兼采别种模式。如以家校合作模式为主的学校,也可能实践着“重点关注”模式的某些要素;以“校中建家”模式或“重点关注”模式为主者,也可能通过开展亲情书信、网络视频、周末家长热线等活动,为孩子和父母搭建起“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平台;即使是便于实施“校中建家”模式的寄宿制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中也可能同时践行着“重点关注”模式。从调研情况来看,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中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功效。然而,各种模式的运行中存在运行维系、质量提升乃至家国关系的处理等诸多困难。

(一)财力与人力是现有的学校关爱模式维系之困

有人对党和政府、社会组织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行动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现有的成功经验大多有强大资源的投入,其中包括专家的技术支持和各方资金的支持[8]。笔者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的调研中,同样发现,现有各种模式的维系存在着不小的财力、人力困境。也正因为物质上的保障不力,导致一些地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浮于浅表,不少学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主要依靠教师良心以及校长的事业心。据某省“十三五”扶贫规划测算,如果要对该省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提供放学后集中活动和周末看护,按照每生每学年开支200元计算,每年至少需财政投入2.4亿元(注:200元*120万人)。以上述实践“校中建家”模式的那所学校为例,该省现行初中生生均公用经费是800元每生,住宿生另加100元。即使在已有学生公寓和食堂满足的基础上,留守儿童中每个寄宿生的学年额外经费开支高达1300元(包括水电、宿管员工资、器材损耗、食堂补贴、周末和课后看护的课时补贴等)。另外,非寄宿生的学年额外经费开支也在500元左右。可一般来说,留守儿童多的地方,往往地方财力较为紧张,难以设立专项工作经费,使得不少关爱工作有计划,难落实。如留守孩关爱阵地和校内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运转、专业技能老师的工作补贴和培训等,都需要相当大的财力投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人员的缺乏是影响学校关爱工作质量的又一大关键因素。尽管一些地方建立了政府、学校、群团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但依然缺少有效的组织队伍,表现为专职的管理人员以及心理辅导、儿童保健、音体美等专业人员缺乏。比如于都县要求每所留守儿童较集中的学校都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办公室、活动室等,但几乎所有关爱办公室工作人员都是学校教师兼职,近三分之二的活动室因缺乏音体美教师而利用率不足,大多数学校因没有心理老师而无法开展留守儿童团体(或个体)辅导活动。

(二)关爱质量的提升仍需提升政策的针对性

留守儿童政策的针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群体看,关注留守儿童的全部还是其中的“特殊群体”;从内容看,关注儿童发展哪些方面。留守儿童不是铁板一块的同质群体,其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不一致,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同,本人的天资秉赋各不相同。因此留守儿童是一个多元分化的群体,其中留守女童、青春期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双亲外出家庭以及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又是其中的“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出现在留守儿童本人身上的问题分为安全问题、心理和行为问题、健康、学业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亲子分离有关,也可能与经济社会结构有关。在弋阳县的家校合作模式中,学校与家庭建立起了“合伙人”关系,但也存在个别低学历、低收入、无闲暇时间的父母(或监护人)无法达到学校的要求,从而在“家校合作”中掉队。构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平台的学校,因为是一所私立学校,收费较公立学校高,大多学生家长经济水平较高,具备购买智能手机的经济实力,但也存在一些家境困难无力支付智能手机费用和没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父母被排除在外的风险。这所学校的做法中,还有一个需要改进之处,就是单一地依赖微信技术,其实共同生活不仅仅依靠新的全球化信息技术,若此,则这一模式在网络和电脑不普及的偏远山村、办学条件较薄弱的学校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资源和传统信息技术资源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校中建家”模式因能较好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而深受学生家庭欢迎,但同样引来褒贬不一。“贴标签”是一个热议点,如有的学校有意地划分出留守儿童群体,甚至在分班、住宿、用餐、校服、校牌、社团活动处处分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并“对症下药”。为了迎接检查的需要,不少学校不得不在宣传板报、条幅上鲜明地标示出“留守儿童”字样。有学者认为[9],对留守儿童“标签化”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但也可能使学校与社会给儿童带来不恰当的关注、理解与帮助,并可能无形中加大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隔阂,“标签化”对留守儿童不但不是正向期待反而是一种不良暗示,从而产生不少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调研中,有学生表示,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话,他们不愿意进入“留守班”。另一个热议点是寄宿学校的封闭管理模式。[10]目前寄宿制学校更多考虑是政府管理方便,而不是将以人为本、儿童权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很少考虑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与儿童的感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举办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研讨会”上,就有学者直指寄宿制学校出现了学校“囚笼化”、学生“囚徒化”的不良趋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重点关注”模式,从理想层面考量,能较好地体现人本思想,但执行难度相当高,一不小心可能成为“不作为”的挡箭牌。目前来看,政策上和理论上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现有政策往往将留守儿童视为一个单一化的群体,因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比较笼统和宽泛,这对于学校关爱工作缺乏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另外,大规模的留守儿童是较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研究逾二十余年但大多停留在经验描述阶段,使用的儿童发展理论基本来自于西方,或者在研究中国留守儿童时也大多用西方理论框架打捞本土经验,或者为了吸引阅读量而迎合大众日常认识。这些特殊群体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和人生安全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基于本土经验的理论概括不仅仅在于增加中国学术的地位,更有利于基层学校提升留守儿童的关爱质量,从而更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国家与社会:留守儿童关爱的责任划分仍为理论瓶颈

本文旨在考察基于学校立场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这些模式的生成是学校结合国家政策要求、社会期待以及本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产物。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主阵地,但并不赋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专属责任”,当然这种可能要成为无限责任“专属责任”也是基层学校所不愿承担和承担不了的。调研中,教育部门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各关爱主体间缺乏必要的协同合作,彼此难以形成服务合力。现有关爱工作的牵涉部门多,现有的关爱阵地如“儿童之家”“儿童快乐家园”等相关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各自为阵。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志愿组织对留守儿童关爱仍然处于零散关怀状态。市场上托管中心的规范管理方面则又处于缺乏监管状态。除学校以外的不少组织在开展关爱行动时,往往出于政绩和社会声誉的考虑,常常以阶段性、运动式、走亲戚式的关爱活动居多。作为主阵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在面对各部门和组织的关爱活动时,普遍感叹疲于应付。大规模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制度设计、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的实质是亲子分离。当国家介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时,更多从社会问题、社会治理的角度考虑。学校作为隶属于国家的组织,成为可以依托可资利用的极重要正式组织,政府文件中频频可见对于学校的指示性意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除了集中农村教育资源的考虑外,也是因为“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11]。国家从监管角度考虑,还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对留守儿童的监管真空。从时间上看,留守儿童在下午放学后,周末、节假日,以及不能与父辈团聚的寒暑假时间段,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空档。从群体上看,入学(园)前的留守幼儿可能有监护人时时看护,然而义务教育阶段后又未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散落于社会的留守儿童,也处于监管真空。虽然假期里有的村落会有家长自发组织起来不定期地到水库、河边巡查,不让学生下河游泳。但总体而言,社会力量的薄弱,被分割各地的家庭成员凭借血亲关系较易形成“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可是地理空间上相近相邻的成员要生成“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反而有更大难度。在考虑是否征用教师和学校力量时,也许会进入惯性思维。调研中,教育部门普通表示“学校在职责内尽可能多地关注,但学校不能全程跟踪”。有学者明确提出,推行“学校家庭化”,以及以“家长”等名义强迫教师承担留守儿童监护职责的做法,不宜提倡与推广,回到父母身边,才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解决[12]。华中师大在受教育部委托的课题报告中也写道:当留守儿童被问及社会、政府、学校等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时,大都回答不太可能,认为父母是不可替代的。另外,他们也不希望特别的关照使他们更显得与那些父母在家的孩子不同。[13]这似乎也在提醒人们,以留守儿童为对象的关爱服务工作,还必须回到儿童立场上来。基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个体观”路径缺陷、学校主阵地责任的繁重以及当前家庭能力的弱化,有学者[14]建议将“支持家庭发展”纳入基本国策。家庭立场也许是在研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政策时值得补充的一个政策方向。

作者:戚务念单位: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文)2013年05月10日[EB/OL]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28.

[3]庞文.关爱农村/留守孩[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10).

[4]EpsteinJL,SheldonSB.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行动手册[M].吴重涵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5]刘华蓉,等.江西省“万师访万家”活动系列报道①:家访,访出教育的力量[J].中国教师报,2016-7-20(1-3).

[6]董世华.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已成农村学校主体[N].中国教育报2013-9-26(5).

[7]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政策分析

[8]卜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6).

[9]郭文良.“标签”观照下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9(24):65-69.

[10]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1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12]程方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江西的案例[J].教育学术月刊,2008,(6).

[13]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4]徐晓新,张秀兰.将家庭视角纳入公共政策———基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演进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6,(6).

第三篇: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调查

摘要:

目的:调查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及其特点,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微山县794名留守儿童,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编儿童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学业水平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为(86.81±16.68)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92.68±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6,P<0.05);②男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3.824,-3.725,P<0.05);③学业水平优秀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学业水平不良的留守儿童(F=15.46,P<0.05);④父母学历高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父母学历低的留守儿童(F=16.38,P<0.05);⑤监护力度严格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监护力度放任的留守儿童(F=14.86,P<0.05)。结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水平显著低于国内常模;性别、学业水平、父母学历、监护力度与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均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以年轻人为主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成为我国特殊的社会现象[1]。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关爱和陪伴。有研究调查显示,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4]。但也有调查指出,留守儿童并不一定会出现负面问题,逆境并不必然导致适应不良[5]。同样处于不利环境,有的儿童却能够适应良好,表现突出,这与其心理韧性有密切关系。心理韧性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意味着面对困难经历时的反弹能力[6],心理韧性是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保护性因子,且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7-8]。心理韧性越高的个体,在其遭遇应激后,心理抗压能力越强,能够迅速复原或具备良好适应的能力。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提高其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帮助[9]。目前,我国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效地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5年9月,在微山县4所中学的留守儿童中,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初高中各年级留守儿童806名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794份,有效率98.5%。被试年龄从12~18岁,平均年龄为(14.23±1.56)岁。其中男生405人,女生389人;七年级124人,八年级131人,九年级136人;高一146人,高二129人,高三130人。

1.2研究工具

1.2.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theResilienceScaleforChineseAdolescent,RSCA)[10]胡月琴、甘怡群(2008)编制,量表共27个条目,包括5个维度,分别为: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采用5级评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水平越高。量表在中国内地进行实测,初测(n=283)的内部一致性为0.85,复测(n=420)信度为1.83;量表总分与Wagnild和Young的Rs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3,与中学生生存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49,均达到显著水平。

1.2.2自编留守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性别、年龄、学习状况、父母学历(以夫妻中最高学历为准)、父母是否在外打工、父母打工时间、监护人状况等基本信息。

1.2.3学业水平调查表

收集被试留守儿童所有科目的期末成绩,将这些分数标准化后得出Z分数,然后再将Z分数转化为T分数,求T分数的平均数,把成绩分为优秀、中等、不良三种水平。

1.3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担任,在取得学校领导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展开集体施测,统一发放调查问卷,施测人员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和填写注意事项。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完毕后当场统一收回。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F检验、双变量,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

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总分及其3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

2.2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性别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总分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但留守儿童男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2项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学业水平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不同学业水平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其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2项因子的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多重比较后发现,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以及心理韧性总分上得分明显低于学业优秀和中等的留守儿童。

2.4父母不同学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父母学历维度上,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其家庭支持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重比较中,父母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留守儿童在家庭支持、心理韧性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留守儿童。

2.5不同监护力度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监护力度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总分及其目标专注因子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重比较中,监护力度严格的留守儿童在目标专注、心理韧性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监护力度放任的留守儿童。

3讨论

3.1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

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说明在面对重大事件和压力情景时留守儿童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本研究与张海芹[11]研究结果一致。留守儿童因成长过程中其个体成长、生活和学习环境等原因造成的心理压力比非留守儿童更为突出,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12]。另外,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3个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支持、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其中积极认知得分最低,提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了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处理困难时,缺少鼓励,对克服逆境没有足够的信心,在困难面前不能保持乐观态度。

3.2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性别差异

性别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目前国内研究的结果并不尽完全相同,李浩然[13]认为留守女童的心理韧性要明显高于留守男童,而张胜红[14]、蒋玉红[15]等人的研究则相反,他们认为留守男童在遇到困难时比女生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因而留守男童心理韧性要高于留守女童。本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同样处于留守状态,男女生所处的家庭背景、学校环境、生活经历没有明显差别,心理韧性水平具有相对一致性。但男生青春期控制力差,容易情绪不稳、出现逆反和敌对情绪,易冲动,情绪控制和目标专注得分上显著低于女生,留守男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适应困难。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根据男女生的不同心理韧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

3.3不同学业水平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水平与心理韧性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研究显示,学业水平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水平有统计学差异,学业水平优秀者其心理韧性总分、积极认知以及目标专注均显著高于学业水平不良的留守儿童,与葛秀杰[16]研究结果相似。这主要是因为学业优秀的留守儿童相对于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其自信心强、自我认可度高,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倡“普及教育”比“精英教育”更为重要,教育者要让更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锻炼出使他们受益终生的心理素质。

3.4父母不同学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有研究证实,父母学历的高低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17-18]。本研究显示,父母学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也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目标专注和家庭支持因子上。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越低,在平时管教孩子时,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其他优秀素质的培养,而学历高的父母,管教中能对孩子包括学习成绩、心境、人品等各方面给予同样关注,并能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从而心理韧性相应提高。

3.5不同监护力度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一般认为,不同的监护力度对孩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监护力度严格的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以及目标专注得分上要高于监护力度放任的家庭,与Werner[19]研究结果相似。监护力度是儿童对监护人自我要求的自我感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要求和控制越严格,儿童心理韧性水平就会越高。刘巧兰等[20]也提出,严格的监护力度能够增加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这可能是因为严格的监护力度,有助于促进儿童坚韧性格的培养,当其面对困难时,不畏失败,有足够的信心迎战,而且严格的监护力度也对儿童独立处理问题和人际交往有一定帮助。本研究虽然调查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但仍存在一些因素尚未探讨,如人格、社会支持等。今后的研究可以再对这些变量深入调查;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提高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登芹 陈现彬 宋国红 李雷 张帆 单位: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帆,刘琴,赵勇,等.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849-857.

[2]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6):67-69.

[3]杨圆圆,张仲明,郭晓伟,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371-1373.

[4]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102-104.

[5]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7]李义安,张金秀.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797-799.

[8]赵晶,罗峥,王雪.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078-1080.

[9]彭阳,廖智慧,盘海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1):65-68.

[10]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11]张海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韧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613-614.

[12]胡昆,丁海燕,孟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94-996.

[13]李浩然,孟群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77-79.

[14]张胜红.低年级大学生心理韧性与被看重知觉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1007-1008.

[15]蒋玉红,孙业恒.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365-367.

[16]葛秀杰,李春玉.延边地区汉族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3,36(2):119-124.

[17]张愫.父母学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校园心理,2009,7(6):379-380.

农村留守儿童范文7

一、毕节市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健全家庭留守儿童的“幸”

健全家庭的留守儿童相对还好。其中一部分留守儿童自出生不久便营养不良。相当数量的农村父母为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双双外出务工,将处于哺乳期的孩子留给老人照顾,致使婴儿得不到足够的母乳喂养,从小营养不良,进而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另有一部分儿童相对“幸运”,母亲会将孩子照顾到两三岁再交给老人照看。但在农村,老一辈人的观念比较陈旧,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便能茁壮成长,并不会注重饮食搭配,只吃当季蔬菜,肉类成了孩子的奢侈品。此外,在农村家里都有繁重的农活,孩子从小就要帮家里分担照顾家禽、收割庄稼、搬运粮食等家务。留守儿童摄入的食物营养不足,加之承担了繁重的农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发育。

(二)非健全家庭留守儿童的“不幸”

造成非健全家庭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多是经济条件差、父母离异等。许多年轻人进城务工,由于文化水平低下,恋爱观浅薄,致使有些女孩未婚先孕。生完孩子送回老家,前期还勉强过活,日子久了越发难以忍受,便会悄悄离去。此类孩子是极其不幸的,从小便彻底失去了母爱,导致其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孩子成长成才。

二、毕节市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

(一)家庭教育不足

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儿童的教育不够重视,有的父母即使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但因“城乡二次元”制度,只能将孩子留在老家上学。还有相当多的家庭仍坚持“读书无用论”,对教育持消极态度,女孩更是如此。送入学校的留守儿童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父母一方在家的,因家务、农活不断,也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二)学校教育缺失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一块,存在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农村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教授,极易忽视孩子的心理状况。他们认为,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管教,此时更需要老师通过严格的教育来约束孩子的行为,但这更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胆怯、畏惧等心理。留守儿童回到家中本就没有父母引导教育,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比如害怕老师、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敢与同学交流等,进而导致厌学。因此,应注重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不仅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更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三)心理问题严重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对于孩子来说,有父母关爱的地方才是家。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一年见一次的父母是十分陌生的,“父母”二字,也只是一个代名词。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松散,感情寄托缺失,极易造成心理、行为上的偏差。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都要尽到监管责任,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第一,针对留守儿童数量大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摒除重男轻女思想,做到少生优生,提高生育质量。第二,针对留守儿童营养不足问题,有关部门应落实学校营养餐计划,确保留守儿童能够按质按量享用营养餐;同时,相关部门应做好扶贫工作,确保留守儿童不会缺衣少粮。第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教育部门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师资水平,在建制村增设阅览室,以供留守儿童学习。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范文8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政策;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群体,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更是儿童群体的弱势,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就此问题均发表过解决建议与措施,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依然严峻。鉴于此,笔者从创新解决方法与理论上入手,尝试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切入点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思考与考量,以期为该问题的解决与缓解提供一个新颖的思路和方法。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概述

环顾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正在快速进行中。然而,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上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关系失调状态这种失调不仅影响面广、影响度大,且达到了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程度。这种情况下社会问题的发展导致了政策干预行为的出现[1]。“补充发展缺陷”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目的所在,后来在长时间的社会演化中政策逐渐制度化和职业化。政府通过立法、转移支付、社会服务等措施解决社会问题,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措施都可以称之为社会政策。早期的社会政策有两种分类形式,其中包括剩余型模式和制度型模式。发展型社会政策正是在此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与衍变出来的,经过实践证明发展型社会政策能更好地处理社会问题并推动社会发展。

(一)产生背景与涵义

最早的社会政策定义源于1873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政策学会,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将社会政策定义为运用立法与行政的手段,调节生产所得与劳动所得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2]。此后,伴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加快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社会结构等的变化,社会政策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不断扩大。现阶段,在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认为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作用,总而言之,社会政策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全球化的挑战越来越能影响到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发展型社会政策以人力资本为核心来试图将个人、家庭、群体和国家等不同层面的利益与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形成一种帮助个人和国家的政策机制。

(二)基本理念

传统的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注重维持人的生存,在政策实施手段上主要会通过给付实物或者现金的方式来救济困难人群,在政策实施作用效果上往往是急救式的事后补偿。而发展型社会政策则为社会政策注入了“发展”的维度,它的实施目标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并增强人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政策的实施手段上注重培育人力资本、增强人的能动性,在政策作用效果上与预防为主重在创造有助于困难群体自我发展的条件。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传统社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作出了新的解释:第一,更加关注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发展型社会政策通过协调社会元素和经济元素使得社会政策在耗费较少社会成本的前提下去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与生活质量。第二,强调“上游干预”,重视中长期战略。发展型社会政策通过事先预防来减少问题的发生,达到缩减社会问题解决成本的目的。在解决社会问题时会对面临的问题进行排列解决次序,通过中长期发展目标的设定来解决相应的问题。第三,注重社会政策对社会的投资。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于社会的投资行为主要关注的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社会资本的累积,一方面通过投资儿童、家庭与提升就业和工作能力的方法来培育人力资本,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和整合社会关系的方式来满足困难人群的需求。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可行性

新世纪以来,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现实中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大多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然而,在得不到父母关爱、生活物质水平相对较低与成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必然会对童年生活蒙上阴影从而使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受到影响。以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来看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理论的广泛应用更是解决问题的创新之举。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2016年11月由民政部召开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为902万人[3]。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竟如此之大,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更是值得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不完善和功课辅导有难度的情况下学习状况堪忧,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成绩在班级的中下游。就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来说,师资力量非常有限,教学方式多是刻板的课本讲授,对儿童的发展推动作用很是有限。第二,品行养成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品行养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无人管束或者管束不力的原因无法给留守儿童构建完整的三观认识。这让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存在出口脏话、自私与不懂分享的问题,学校在品行建设上也是力不从心,现有的教育资源距离留守儿童的需求还相差甚远。第三,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尚在一个未发展成熟的时期,在面临危险时常常浑然不知,这让很多潜在的危险潜伏在儿童身边,时刻威胁着他们健康成长。家庭中祖辈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以及学校中对此问题的教育不充分致使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弱,与一般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受伤害的几率较高。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天使,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客观因素以及农民寻求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等催生了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农村留守儿童。在最该天真烂漫的年纪里,他们却无比艰难地活在不受关爱和保护的角落里,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种:

1.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因为原生家庭的贫困,农村地区的部分青壮年需要进城务工来维持基本生活,而他们的孩子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只能被迫留在农村与祖辈生活在一起。长期与父母双亲的疏离状态致使留守儿童缺乏来自于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就导致了孩子从心理和精神状态上产生孤独无助的情绪,在生活与为人处世方面显得呆板木讷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2.学校教育的不全面

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亟待完善,开设课程也相对片面刻板,对儿童的教育多是为应试准备很少从全面素质综合培养上来考量,过分注重成绩分数只能让儿童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讲,学习意识很低而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自控能力不足加之没有父母的管束与教育,他们很容易产生厌学或者发生退学情况。

3.留守家庭低收入的生活压力

农村地区的主要家庭收入来自于农业种植,但是很多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可供开垦种植的农业用地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农产品处于加工链的最底端,在其中可以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农民大都面临着增收困难,收入薄弱的难题。迫于生计压力,青壮年父母只能选择走出农村去往就业机会更多的大城市里去谋生。

4.政府较低的政策关注度

2016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国中央政府第一次全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政策。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早已存在,然而政府真正的从政策层面来关注却是在去年。由此可见,政府对该群体的保护和关爱还远远不够。该政策的定能对推进中国儿童保护事业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农村地区的儿童需要更多类似的法律政策来关注。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作用

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应用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最重要的是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政策框架,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必须具有预防和保护的作用。从发展型社会政策出发,它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具有如下作用:第一,理论指导作用。过去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主要依赖人们的经验与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而把注重于经济发展的发展型社会政策应用于社会问题解决方面不仅是理论的创新更是研究视角的独到。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就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路径多停留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与儿童息息相关的方面;而发展型社会政策把解决方法聚焦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留守家庭的经济发展情况上,认为从根本引发因素经济方面来入手能最有效地解决父母双亲离家谋生而使孩子与祖辈相依为命的状况。除从经济方面解决外发展型社会政策还注重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成的愿景,具体的解决方案要制定出阶段性目标与长期性目标,在实践中把解决任务精细化与可操作化,这样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第三,向农村留守儿童赋权。赋权是社会工作中的概念,主要是指赋予个人或者群体一种权力以此来激发与挖掘案主的潜能来达到让他们自己走出困境的目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内涵有培育人力资本的期望,一方面可以赋予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是赋予留守家庭发展的能力。改变家长认识的误区,使他们认识到在关心孩子衣食住行的基础上,更要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道德品行给予关心[4]。发展型社会政策还强调为农村留守儿童构建社区支持网络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支持与保护,切实让他们从被动的服务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有能力的改变者。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基本路径

从现有文献和日常媒体中可以了解到,很多专家和民政部门已经关注和解决了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比如,在教育问题上,政府为他们建造学校并聘请老师加强学校内部硬件设施的建设,社会民间组织会捐赠图书来提供学习书籍;在生活问题上,社会爱心人士建造的爱心托管班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照顾;在心理发展方面,高校心理专业学生会进行心理辅导与教育。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留守儿童的处境,但是从长远和可持续来看,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解决必须有一套长效机制。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来考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意义在于,它提出的观点是从中长期战略的眼光来对留守问题的积极干预与解决,主张的解决路径有几下几个方面:

(一)要从中长期战略角度入手解决

对于全国来说,留守儿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2016年3月底,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截至2016年11月份,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5]。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效果将直接关乎到农村地区一代人的发展,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对留守问题的关注应该是长期目标,政策制定和活动介入一定要树立中长期目标,综合考虑留守儿童一生的发展与长远利益。因此,我国政策的制定要有长远战略规划,凸显可持续生计这一理念,是社会政策的执行达到好的效果[6]。

(二)学校教育政策的全面性建设

学校是儿童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由于体制化和制度化的教学安排,学校管理者很少考虑到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以及在成长中的不良变化[7]。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品性问题、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学校形成的,且学校的教育偏重在应试上,所以儿童综合素质提升的诉求并没有得到回应。素质的单一发展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埋下了隐患,学校环境的限制致使留守儿童视野受限,学习受阻从而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农村地区学校里师资力量的薄弱也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儿童的受教育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学校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讲课内容上来做出改变,一切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利益和成长为出发点。

(三)政府加强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型社会政策中的政府角色并没有退出,始终位于主导型地位。政府通过发挥汲取资源、进行再分配、培育社会体系、实行监管的一系列作用,有效承担起了为社会大众提供充足和高质量社会服务的责任[8]。由于历史和人口众多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发展表现为区域不平衡的特点,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的青壮年需要依靠外出进城打工来维持生计。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政府需要均衡经济发展,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治理和发展。只有农村地区的经济获得了可持续的长效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才能安心留在家乡谋发展以达到“亲在子旁”的效果。

(四)突出强调投资儿童、支持家庭的社会政策

社会化的理论主张家庭对幼儿的影响,人早期在家庭中生活和发展,初期的社会化对人一生都有重要意义。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然而,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家长与子女是一种分离状态,留守儿童出现的根源问题可以说是亲情的缺失与匮乏。所以,在解决此问题时要完善农村地区的家庭功能,形成家庭与社区之间的一个支持网络,促进网络良性运行与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坚持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的同时,旨在改善公民生活水平和增进人类福祉[9]。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实践中强调对儿童的福利支持,帮扶家庭就是帮助儿童,只有美满幸福的家庭才会给儿童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借此来解决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对家庭的投资契合了从社会政策利于经济发展的目的,国家对未来的长期投资也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良好践行。

参考文献:

[1]顾建光.公共政策分析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2-133.

[2]白秀雄.社会福利行政[M].台北:三民书局,1981.

[3]康怀飞.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9):166-167.

[4]佟海霞.对城市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7,(10):13-15.

[5]新华社.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摸排数量902万人,九成以上在中亚部省份[EB/OL].

[6]徐兴文,刘芳.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国政府政策制定的启示[J].社会工作理论新探,2011,(8):22-24.

[7]蒋艳斌.留守儿童成长问题探究[J].关心下一代,2017,(11):2-3.

[8]鲁晓宁.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山区农村贫困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