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年总结范例

高一学年总结

高一学年总结范文1

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建设一支严谨入微、工作负责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实行自我疏导,使学生达到学有所教、有教无类,使科任老师更好地投入到科研立项的教学研究中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确定人选,有意识地使一些优秀学生在班中树立模范,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与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班委管理工作。其次是竞职演讲,使其有步骤地充分准备竞选演讲,到自如地发表就职演说,取得大家的认同。再次,拓展聚合两种方法相结合,使其权威与认可度日渐形成。最后,逐步松绑学生压力,使其有效管理,完成角色的完美替换。

二、确定班级宏观与微观建设目标

“倡导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树立严格的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理性的德育方法。”这是师生默许的理念与追求。而努力培育的班级成员则应是:具有宏大的理想与坚毅的信念,更具有吃苦耐劳、关心他人等难得的道德情操。这应是高中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在高一学年,完成学生的修养培育与素质提高;在高二学年则完成学生的学业教育与德育提高;在高三学年结合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与不健康思想情绪。这是高中三年教育的德育工作交替展开,科学规划的微观目标。

三、实现班级宏观及微观建设目标的方法与途径

1.自我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通过三年的过程管理,即:领着学生走第一年,指导学生走第二年,伴着学生走第三年,毕业时让学生达到自律自理的较高境界,使目标管理发挥最大作用,使得德育工作的中心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生活能力能够得以实现。班级各项活动的初衷必须与德育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才是缓解当前班级建设与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体制机制障碍的必要措施。

2.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最大限度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并发展其个性特点,使得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多方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实现有效减压。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学生自主遵守德育规范的前提与基础,各级学校教师应该密切与学生日常活动开展的紧密性。教育学生应该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不劳而获的腐朽思想,在新时期应该锻造踏实肯干的学习态度与精神风貌。

3.以有益身心的户外拓展带动个人及班级的发展

高一学年总结范文2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高一学年总结范文3

[关键词]衔接教学;心理引导;教学策略;学习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讨外语尤其是英语教学的规律,已成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顺畅程度直接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高中英语教材起点高,学生对教材、教法的改变不适应,加上课堂参与方式和学习策略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因而有些学生感到高中英语学习乏味、深奥、内容多、无从下手,成绩也一落千丈。如何处理好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问题,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一年级英语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一、高一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和教材都是全新的。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的学习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两者之间有知识的断层,但并非不可逾越,其中还是有衔接的规律可循。现行初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要求有明显的梯度,初中侧重于基础知识,强调听说领先;高中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及读写能力。初中课文句型较简单,基础知识占一定比例,学生容易接受;高中课文句型较为复杂,词汇量明显增多,出现一些难句、长句,且语法繁杂。教学要求的梯度和侧重点的转移使高一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而高一起步又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因此衔接工作特别重要。学生在高中入学前后的这段时间内,只有复习好初中知识并预学部分高中知识,提前熟悉和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才能扎实地迈好从初中到高中的第一步。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要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都导致英语学习中散漫现象的发生。

2.教材跨度大

初中阶段的英语要求学生把握1500-1600个单词、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语法知识。升入高中后,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在初中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语法点和知识点,使句子结构更为复杂;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且加大词汇量、阅读材料的份量,更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较浓;内容涉及文学、教育、天文、科技、金融和电脑网络等诸方面,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加之初中教材以口语为基础,听说领先读写滞后,反映在考题上则是听力占20分,口语用于补全对话占10分,共占30多分,而高中教材虽然强调听说读写,听说只在课堂上有所体现,试卷中体现不出来,基本上偏重于读写多,高考听力不计入总分只做参考分。另外,初中考查的是学生对英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而高中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语法和阅读理解等综合能力。

3.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一个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却减少,因此课堂容量大,进度加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教师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使高一新生很不适应。初中英语课堂比较有趣,师生互动较多,生动活泼;高中教学基本上属于知识灌输型,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做笔记为主。初中教学教师调控得比较紧,学生精神集中,学习效率高;高中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投入的注意力小,更加侧重于教学的知识传输。再加上初中阶段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后反馈,以此检验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否成功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而高中教师更加强调学习方法、应试技巧的传授,注重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转化成为适合高考的能力与技巧。

4.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英语学习学生的依赖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高中英语教材由于内容多,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在课堂笔记方面,初高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初中英语知识大量存在于课文中,教师授课时随堂带领学生在课本上做标记即可;高中英语知识学习有明显不同,课文只是英语知识的承载物,大量的英语知识存在于教材之外的习题中,所以教师的目标是通过教材解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顺利实现教材知识到高考应试技巧的转化。

5.初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

初中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高中试题范围广泛,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同时通过自身的分析、判定和归纳能力才能完成,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难,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受到影响。

二、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1.正确引导初高中学生的心理转变,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端正他们的思想,消除他们的各种消极情绪。要让他们知道高一虽然是起始年级,却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要害阶段,不能存在一点麻痹思想,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于那些想要“歇一歇”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熟悉学习的规律,只有发奋努力,继续发扬拼搏精神才不至于落后于他人;对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首先要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熟悉高中和初中英语都是阶段性的,初中英语基础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是太大。同时,要鼓励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只要认真,完全可以学好高中英语。要结合实例,采取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英语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熟悉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方法及难度的差别;讲明初高中英语在教学与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学法,指出注重事项,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2.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主导作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除了一定的知识讲解外,更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把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学会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而非鱼,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学生方面,教师要摸清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可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一定的教学策略,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教学指导及教学辅助手段等。在教材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英语教材,全面了解初高中英语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水平对高一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从高一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分层次、多练习”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注重由已知引入未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缓解教学坡度,分解知识难度。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初高中英语在学习方法、教材范围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相比初中要有较大的提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苗芸.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6.

[2]张莉.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

高一学年总结范文4

1.化合价概念的讲解

初中阶段对化合价的概念是指各元素相互化合时的原子数目比。但是换句话讲,要是有学生问我“既然是原子数目比为什么要加正负号呢?”我觉得光利用初中阶段的定义就无法解释了。作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个人觉得由于上了高中之后不会再有章节专门讲解化合价的基本知识,我们完全可以把高中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拿到初中课堂上做一个简单介绍,给学生简单地讲解为什么化合价有正负之分。离子化合物是由于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依靠离子键所形成的,得电子元素化合价为负价,失电子元素化合价为正价;而在共价化合物中电子不会得失,不同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但电子对会有偏离,偏向哪个原子的那个原子的元素化合价就为负,偏离哪个原子的那个原子的元素化合价就为正。

2.部分离子的鉴别

初中阶段常见离子的鉴别主要是在酸碱盐部分学习的,其中对硫酸根离子、氯离子以及铵根离子的鉴别要求只是了解;而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鉴别是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第二单元中,书中并未对这些离子的鉴别再做详细讲解,只是引出了焰色反应这一知识点。那么初中阶段我们完全就可以按照高中阶段对这些离子的要求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到了高中就不会手忙脚乱。

3氧化还原反应的讲解

初中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是指物质得氧与失氧的反应,而高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则是指元素化合价上升的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下降的发生还原反应。为了学生上高中时更容易接受氧化还原的定义,我们在初中阶段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时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基本反应类型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变,置换反应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当有单质参加或生成时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这样学生很快可以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区别和联系。

二、解决措施

初高中化学知识联系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高一年级,针对上面提出的一些问题,为了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个人觉得初三毕业的这个暑假和高一学年应当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期间我提出了以下的一些措施。

1.利用数字化网络资源

现在有些网络上比如中学学科网,就有很多的初高中衔接资源,初三毕业学生利用暑假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做好预习工作。另外作为我们初高中老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微课视频放到网络上供学生自学,制作这些微课时不需要讲解的过于细致,只要能让学生掌握基本定义就可以了。学生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和视频进行预习,并适当完成一些练习,就可以为高中的化学课程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2.教师对学生的帮助

2.1心理上的辅导

学生进入一个新环境,需要有一个漫长的适应阶段。由于知识难度的增加,高一学生的考试分数要比初中下降许多,怎么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由优秀到落后,对学生的心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时,如果老师能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就能帮助学生克服焦虑、不自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古人云:“亲其道,信其师。”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情绪高昂,鼓励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拼搏奋斗精神。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2)以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平等对待学生,和后进生交朋友。(4)处理好师生关系。

2.2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

初中课程教学着力于基础知识、一般概念和基本的化学反应;而高中则更加深化,不仅知识量大大增加,而且难度和深度也随之增强。所以高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在利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将其引导到高中教学中来,有意识地衔接好初高中知识,做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必须熟悉初中教材中的知识,哪些高中需要初中教材没有出现,哪些知识点初中出现了,但层度不够,这些都要了然于心。

2.3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

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初高中衔接。初中课程改革以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能够根据课改精神更新观念,教学中多采用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互动,重视能力的培养,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也存在着“课堂热热闹闹,课下啥也不会”的现象。和初中教学比较,高中课程教学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制约,教学方式还相对滞后,这便使进人高中的学生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这要求高中教师改变方法,在新课改与现有高考模式之间寻找平衡点。多多学习优秀的教学理论,寻找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可以提高成绩,实现高分高能的完美结合。

2.4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

高一学年总结范文5

1.课程内容上

从2002年起实行多学科综合,在美术教学中将文化课知识作为研究的重点。由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知识面窄,课外阅读量不够,把美术知识与历史、地理知识结合不但能整合美术资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高一美术欣赏课中有民族服饰、民居等内容,把这部分内容整合历史、地理知识,把傣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的聚居地生活习惯,美术文化特色进行单元学习,学生们不但能将文化课的知识进行拓展,而且寓教于学,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

2.课程形式上

经过多年的总结与研究,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无法保证多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因此寻找一种可行的课堂模式成了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结合学校的教学科研开发“三学一验”的教学模式。“三学一验”教学模式为自学、导学、研学、检验四个环节,其中自学由学生在课前进行,导学、研学、检验在课上完成。这一教学模式在学校的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经过四年的实践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沉闷的课堂变成了主动学习的阵地。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科实际成为研究和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关键。

(1)课前自学。在教学进行之前把课程系统单元整合,请学生按单元系统自学。例如雕塑艺术部分,在课前把需要自学的要点制成自学提纲,并下发给学生。请学生在课前自行完成提纲,在完成自学提纲的前提下还布置了若干思考题,布置的思考题不能过多地限制学生的学习思路。

(2)课上的导学。五十八中的学习模式是分组制。班级的各小组已相对完善,组长负责制,并且在班级的座次也安排的很合理,这就解决了课堂的许多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的导学完成得很顺利。再以雕塑艺术部分的“外国雕塑撷英”一课为例,按教材体系把教材内容按时间和区域在自学提纲中分成六部分,小组自由选择,可以多选。

(3)研学环节最精彩。在课上各小组展示课件,展示准备的作品,介绍雕塑家,总结本组提纲的雕塑艺术特色等。如发言中有问题和不足,本组成员一同完成,也可其他组补充。这样一来,生动的课堂就出现在教师面前了,更惊喜的是学生的自我总结更让我们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以往他们没有如此优秀并不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而是没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与舞台。总结评价的方面有很多,如积极性、灵活性、动手能力、合作性、独立性等,总结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如语言、文字、数据、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等。这让课堂变的更加鲜活,生动。

(4)检验环节可以课上完成,也可以作为家庭作业,还可以变为展示内容后面的单元进行展示,这就解决了以往课堂教学无法检验的弊端。在课堂上期待已久的学生们的热情目光,感受到了他们释放的深藏已久的学习热情,创造性与主动性就是这样被调动起来的,这也成为教学中一个特色。在这段教学中体会到美术学科教学一直以来处于高中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少,这些都成为教学的屏障。自五十八中的“三学一验”教学模式运用以来,更加明确了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真正改变了美术课堂的那种生、死、硬的印象,作新型的美术教师,为学生营造全新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找到符合学校美术教学的新路。本次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教学课时数增加了,由过去的36课时增加到54课时。二是教材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的美术鉴赏变为五个系列、九个模块,增加了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并且实行学分管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才能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分。单就增加的八个模块而言,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学识修养提出了极大挑战。面对巨大的挑战,通过积极参加并组织市、区培训,不断明确理念,理清思路,读懂课标,学习意见,深刻认识到:课改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能促进师生交流、师师交流、探讨、实验的平台。课改也是一个舞台:是一个能促使师生充分施展自己特长,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探讨各种教学形式,呈现“异彩纷呈”教学效果的舞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实现专业化发展,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必先实现专业化,这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教师的发展是不可能专业化的,只能是“教书匠”。因此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师与学生间教学地位的改变,这也是课程开发的又一大特色。

二、美术素质教学资源的开发

高一学年总结范文6

一、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1.受到以前教学理念的影响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就使学生承受着高考的压力.数学在高考中所占据的比重比较大,所以会受到学生以及老师的重视.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这种应试教育,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且,很多老师还会占用放假时间来为学生们进行数学的补习.许多教师秉承多做题会让学生成绩提高的观点,让学生们陷入到题海战术当中,对于重点以及非重点题型都进行大量的练习.没有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练习.这种做法让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让学生对数学以及练习充满着恐惧的心理.

2.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没有进行精心的准备

高中学科中的数学比较难,一些老师在课堂之前没有确立课堂目标.与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不相符合,所以,会产生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的现象.这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很难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有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合理地把握节奏,所以,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效果极其的差.在课后,教师还不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一直循环下去,让课堂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改善.

3.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及时应变的能力

如果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教师能够应对各方面的情况,掌握课堂节奏.比如,学生在课堂当中突然的提问、解题思路的变化以及发生的意外.假如老师不能够灵活地解决这些问题,会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1.教师需要积极的进行备课整理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想要在讲台上能够应对自如,需要教师在课外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提前就将知识内容想清楚.想要将课堂的效率提高,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备课准备.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对教材的结构进行把握,明确教材内容的难点以及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情境设置,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应在进行备课时就将在课堂上的教学结构设计好,在教学时,教学环节之间要进行紧密的链接,有层次性,有逻辑性.教师在课堂之前要认真的设计知识点的讲解过程,划分先后,最后在课堂快要结束时进行总结.如在讲解苏教版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时,一定要充分设计好教学设计,因为这一章节是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第一节课,也是学习如何使用和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更是能通过集合来体会函数对应关系的重要知识点.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依次来合理紧密的安排教学活动:(1)理解集合的表示法,选择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图形语言;(2)了解空集与全集的含义;(3)学会并集与交集的意义,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4)学会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5)学会补集的含义,并会应用已知子集求补集.然后就是课堂的引入,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就要从实际出发引入集合的定义.例如高一学年要举行运动会,那么应通知全体高一学生还是个人?并以此来引出集合的定义、特征、符号等.

2.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进行教学效率提高的过程中,要将以前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在教学时,学生是课堂当中的主体,教师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当学生向老师进行提问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并且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练习.同时,教师在进行讲授的时候,要注意讲课语言要容易理解,并且幽默一些,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集合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应该运用Venn图来直观地进行教学.如图2,这两个图的阴影部分则表示的是A∩B,A∪B.通过Venn图更能清晰地表达出集合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比语言形容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师在讲课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节奏,让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在学生理解出现困惑时,教师要及时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及时跟上自己的思路,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的浓厚.

3.进行设问,加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要想让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努力,还要学生的配合.在课外学习时,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同时,老师可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对解题充满热情.老师要灵活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学生进行思考之后,解答学生的疑惑.比如,在学习集合之间的关系后,先由简单的Venn图来进行设问,培养学生对于集合关系的深刻思维.

4.加强对重点内容的讲解

高中数学在进行教学时,每节课都有自己的重点以及难点.所以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要对重点问题进行着重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全面的进行掌握.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就将重点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够在重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的听讲.在课后,也可以对重点进行有效的复习,从而达到全面掌握重点的目的.

5.能够及时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高一学年总结范文7

关键词:绿色发展;绿色信贷结构;经营绩效

一、引言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发展战略在我国许多城市得到积极响应,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总结了绿色发展等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具体提出了绿色发展指数。2019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在第二次一带一路银行家圆桌会上预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2007年我国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随后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资金进入绿色产业。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基础上,探讨绿色信贷结构(区域、行业、规模、期限)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绿色信贷与银行经营绩效

绿色信贷是在传统信贷基础上,要求银行评估贷款企业或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发挥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的调控作用,对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的企业或项目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甚至不提供贷款,而对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实施优惠性低利率,利用金融杠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申晓辉(2012)实证得出绿色信贷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陶茜(2016)认为短期来看绿色信贷政策的成本效应对于我国银行绩效有正面影响,但是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行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信贷余额会不断增加,而两高一剩贷款余额会进一步压缩,在某一时点会导致成本效应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此时需要潜在收益与潜在损失效应、声誉效应、激励相容效应及时发挥作用,才会使银行有动力继续推行绿色信贷政策。王晓宁和朱广印(2017)证实短期内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企业进行贷款清退会降低其盈利能力,但从长远来看,开展绿色信贷会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刘立民等(2017)得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能够显著地提升其盈利能力的结论。张琳等(2019)实证得出绿色信贷占总贷款比重上升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对规模较小的银行而言,绿色信贷更能改善银行的财务绩效。傅丽菡等(2019)实证得出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绿色声誉对银行长期绩效有正向影响,绿色声誉能为银行提供竞争优势。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绿色信贷不仅是银行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环保政策的要求,同时也是银行防范自身信贷及声誉风险,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超过9万亿元。全球可持续债务的近80%以银行贷款的形式发行,而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太可能容纳相应规模的新增信贷资产,需要合理配置绿色信贷资产的结构。

(二)绿色发展、银行绿色信贷结构与经营绩效

信贷结构是指银行将信贷在不同区域、行业、规模、期限上的资金投放及运用的配置。信贷结构的优劣在于银行信贷多少进入实体经济,多少流入产能过剩行业,多少进入绿色发展行业,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宋典典(2014)认为信贷结构调整承担社会责任,应对新兴的中小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信贷结构调整为商业银行带来持久利益,合理的业务和客户结构可以提高银行资产的安全、效益性。韩光聚(2015)的观点是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商业银行各类风险加大,商业银行应从发展战略、业务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着手逐步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杨佳伟等(2017)认为商业银行应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把握区域协同发展机遇,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综上所述,信贷结构的合理化对上市银行自身经营发展影响较大,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亦须提高自身的经营发展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改善绿色信贷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信贷资产资源,从而提高银行经营效率。

三、上市银行绿色信贷结构及经营绩效现状及原因

(一)从区域结构角度看

2016年,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7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到1.69万亿元,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余额达到5.57万亿元。通过相关数据可见我国上市银行对绿色信贷项目的支持力度稳步上升且划分依据主要为是否绿色项目。然而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太可能容纳相应规模的新增信贷资产,短期来看,由于成本效应,可能会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将绿色发展指数作为选择重点开发地区领域的参考标准,更有利于从另一角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从行业结构角度看

两高行业指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行业;一剩行业即产能过剩行业。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便是传统两高一剩行业,其贷款规模占比较重。如果上市商业银行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将大规模缩减对两高一剩企业的贷款金额,短期内大大削减了银行的收入,不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可能会严重影响国家绿色金融的发展。

(三)从规模结构角度看

从客户规模角度看将企业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大客户和中小客户,商业银行偏好风险低且收益高的客户,即大型企业,以便提高银行经营绩效。银行对客户规模的偏好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发展往往受制于其资本实力及融资能力。在不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前提下,绿色信贷同样需要考虑中小企业带来的收益是否可以支持其发展。

(四)从期限结构角度看

一方面,从银行角度看,绿色信贷的中长期化使得银行放出的贷款不能在短期内收回,这就造成了银行不能足额支付客户大量提现的潜在危险,一旦有足以影响社会经济稳定的因素产生,可能使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看,罗韵轩(2016)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债务期限结构偏短,期限结构错配严重,上市公司短期债务占主导。绿色项目实施期限较长,需要的资金期限也较长,绿色信贷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期限结构错配情况。

四、对策及建议

(一)从区域结构角度看

利用区域绿色发展指数,对绿色信贷的区域结构进行调整。将绿色发展指数作为选择重点开发地区领域的参考标准,更有利于降低银行绿色信贷的风险以及提高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通过绿色发展指数来改善绿色信贷结构,进行区域重点发展,从而通过绿色信贷这一路径提高银行经营绩效。

(二)从行业结构角度看

通过对绿色发展指数中细分的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对绿色发展指数中公众满意程度这一因素,具有预见性,在绿色环保行业中选择更加有利于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行业,从长期看影响绿色声誉从而提高银行经营绩效。

(三)从规模结构角度看

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中小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绿色再贷款。借鉴中国人民银行的实践经验,以前再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一些薄弱环节的业务,比如说小微、三农贷款,现在绿色支持也可以纳入到再贷款的范围中去。

(四)从期限结构角度看

上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资产在提供贷款时除了要考虑《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等相关政策的指引,同时应当考虑贷款收回的期限配置,实施差别信贷,防止期限错配现象的产生,有效控制风险,提高银行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申晓辉.绿色信贷、绿色声誉与银行绩效[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2.

[2]陶茜.绿色信贷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机制探讨[J].财经调研,2016(5).

[3]王晓宁,朱广印.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对盈利能力有影响吗?———基于12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J].2017(6).

[4]刘立民,牛玉凤,王永强.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1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J].西部金融,2017(3).

[5]张琳,廉永辉.绿色信贷、银行异质性和银行财务绩效[J].金融监管研究,2019(2).

[6]傅丽菡.绿色声誉、公众关注度与银行绩效———基于百度指数的经验证据[A].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第十三届(201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18(8).

[7]宋典典,隋建利,马宁.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分析[J].学术交流,2014(7).

[8]韩光聚.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亲周期行为风险、动因及缓释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11).

[9]杨佳伟.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D].杭州:浙江大学,2017.

高一学年总结范文8

关键词:高中政治;始业课;教学目标;实施策略

一、政治始业课的教学目标

上好始业课,首先要明确它的特殊性,弄清它的独特功能或者期望达到的特殊目标。这是始业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政治始业课,是每一课程模块教学的第一堂课,它不同于常规课堂,不能承载太多的功能,但又是其他常规课堂无法替代的。正是这一性质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目标有别于一般常规课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政治始业课的主要目标集中指向三个方面。

(一)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激发兴趣是任何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始业课更甚,这是始业课的第一目标。这是因为,学生存在第一印象效应。所谓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是第一印象的影响。这种效应是客观的,它不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起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也一样。始业课是学生对一门新课的首次接触,能否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对后续学习的热情。

(二)明确学习方法

不同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是一致的,重视文本,联系实际,再辅以必要的训练,这是不二法宝。但就高中政治不同课程模块而言,各模块又有一定的特殊学习要求,如学习经济部分,要使学生能“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文本,更要透过文本掌握它所体现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其核心是效益观念,这样才能体现经济学学习的意义。再如哲学部分的学习,肯定要注重思辨,以培养科学精神,明确不同模块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作用巨大。

二、政治始业课的实施策略

为实现政治课始业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实施以下教学策略。

(一)用好《致同学们》

政治教材的每一模块开篇都安排了《致同学们》,介绍该模块的学习内容、学习意义和阅读教材的方法。这样的内容安排,非常切合始业课的目标指向,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但有许多教师出于不同原因,或不重视始业教学,或不懂始业教学的特殊性,或为赶进度,没有利用《致同学们》安排始业教学,而是直接进入实体知识的教学,即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教学,这样效果并不好。因为这样的安排不符合首框内容的特点,也背离了学生的学情。

(二)贴近现实生活

一提到政治课,学生就认为都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尽是远离我们生活的大道理,不学也没有关系,到考试的时候背下就解决了。为此,政治教师要拉近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改变学生“不愿听”“不愿说”“不愿想”的状态。以经济生活始业课为例。高一新生刚踏入新的学校,一切都觉得比较新鲜,对政治课虽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但对教师、对教材还是有一些期待。这时,教师可以聊天的方式问大家:当你们被学校录取的时候,除了开心,你还想到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学生这时来了兴趣,有的说准备钱、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还有很多好吃的等。这时,可提问学生在学校里带钱,要用来干吗呀?很多学生马上回答:吃饭、买零食。那你们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是用什么买来的呀?———钱。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用钱买东西就是我们经济生活中的消费活动,消费活动离不开“钱”。我们现在的“钱”是人民币,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呢?那么,我们现在的“钱”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呢?它有什么作用?我们家里的“钱”是怎么来,怎么花的?国家的“钱”又是怎么来,怎么花的?

(三)突出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原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前进,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此任务举一反三,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展示课程体系

1.展示课程体系。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政治课程体系,了解本学科的开设宗旨,了解教材切合高中课程的阶段特点,合乎高中课程方案对本课程的定位及其模块建构方式。比如,在把握课程“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学习领域中应具有的学科价值的同时,更要凸显课程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功能和视角;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基础内容的同时,更注重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知识的应用,注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人生规划能力的培养。2.展示课程特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应根据学生现实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的发展需要,阐述了该理论观点,构建出课程模块,结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形成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高中教材改革后,内容更接近生活,但课程体系的逻辑相对较弱。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政治课程体系,了解本学科的目的,改变过去超重的课业负担。在《生活与哲学》的始业课中,我们要贯彻新课标要求的“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紧扣社会生活主题,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着眼学生的发展需要。3.创设问题情境化教学。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新课程的实施,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变革。基于问题情境,以问题研究为平台的建构性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师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力也随之成为教师的重要专业能力。把问题情境教学用于始业课,使学生在课堂上融入其中,充满激情。始业课之前,教师应多积累钻研,丰富充实专业知识,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与教学模块相关的实例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创设更具理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联结课堂情境与教材内容,落实教学目标要求。始业课上,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设计开放性、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运用研究[D].张璐璐.福建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