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教案范例

课外阅读教案

课外阅读教案范文1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身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对阅读教学予以高度重视,要在带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息息相关,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而且还能开发其思维模式,扩大知识含量。教师只有采用正确的阅读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一、课外阅读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出主体作用,才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填鸭式教学始终是教师惯用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以教师核心,只是一味的想让学生掌握大量知识,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已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课外阅读,不仅注重学生的体验性,而且能站在其角度思考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制定教学方案,开阔学生知识面,提升其语文阅读水平。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要想学好一门学科,首先要对其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更容易接受带有趣味性的知识,对比枯燥乏味的知识而言接受起来就吃力。所以,必须要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对小学生而言,其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肩负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各方面能力还不够成熟,语文综合素养较差,而语文阅读有一定难度,学生极易出现厌烦情绪。为解决这一问题,可课外阅读引入其中,能有效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可通过用一些乐趣性的材料不断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在课前预习中的运用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之所以要求其进行课前预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事先清楚课文大意。所以,把课外阅读运用在此环节中显得至关重要,课前开展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和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例如作者的个人资料和创作背景等等。例如:教师在讲解《大禹治水》时,可先让学生在课前提前了解主人公大禹是谁,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其生平遭遇了哪些经历。通过对文章历史背景的了解,能调动学生了解历史的积极性,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还会主动去了解相关故事,从而完成课外预习的既定目标。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联想当时洪水的汹涌,联想在古代科技水平有限的状况下,大禹是怎样处理洪水的。可让家长帮助其搜寻资料进行探究,通过搜寻气压有关资料和了解背景知识,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二)在课堂中的运用

经过课前预习,学生已大致了解了文章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讲解出文中的重点内容,还要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主认识。阅读时,其经常会碰见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把疑难点和侧重点引进课堂之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喜欢用的一个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完成阅读理解,此时便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针对文章进行延伸,所延伸的内容必须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易于接受。比如:教师在讲解《狐假虎威》一文时,鉴于学生了解的成语典故较少,可适当延伸相关成语,延伸模式可采用讲故事的模式。还可要求学生在上一环节中完成成语积累,利用课堂上的讨论,把延伸出的所有成语呈现在课堂中。学生可延伸的内容较多,教师不但要拥有坚实的知识储备,还要加强备课教案的制定,这样才能保证阅读延伸工作落到实处。

(三)在课后的运用

教学结束后,通过课外阅读能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提升其知识储备量、情感体验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做到融会贯通。此环节把知识的累积作为阅读重点,有些学生上完课后常常感到余味无穷,还要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此时教师便可向其引荐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2]。比如:在讲解完《木兰从军》后,很多学生表示还想知道一些其他的古代励志故事。基于此,教师便可为其推荐一些符合其年龄段的书籍,让其在课后时间里能了解更多和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故事,进而调动其阅读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或者在讲解完《问银河》后,学生会向往太空生活,教师可借此机会让其阅读一些和太空有关的图册和图书,如《星空五千年》等,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地球,对世界有正确认识。综上所述,把课外阅读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满足素质教育发展要求,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考虑,有针对性的选用应用策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语文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肖菁敏.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12):49-50.

课外阅读教案范文2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课外阅读;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应长期贯穿在小学生的学习当中,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彻底改善目前的情况,教师需要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探究能力,并认识到课外读物在小学课堂的重要性,以促进知识的推广与吸收,积极改善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具有新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

一、小学课外阅读中现存的问题

(一)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得不到很好落实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课业负担较重,部分学生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对课内知识的学习上,由于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只能将比较少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并且,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除了要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学习多方面的才艺,比如唱歌、跳舞、绘画等,更是压缩了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其次,部分教师没有课外阅读指导意识,教师关注的只是语文教材本身,对课文的分析、对教案的钻研是教师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应该有超越教材的思想,不断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计划地定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除此之外,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互联网也在飞速发展,其中的网络游戏让吸引了部分学生的部分精力,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不要因为沉迷网络而忽视了美好的现实世界,正确处理娱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二)小学课外阅读缺少精确引导

目前大部分课外阅读都是集体阅读行为,教师下发读书任务,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的书籍,并自主决定课外阅读的时间与地点。在读书过程中没有教师的跟随与指引,所有的课外阅读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缺少父母和教师的精确引导。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与阅读的时间没有明确的目标,使课外阅读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而且无法满足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学习要求,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完成教师下发的任务。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关注,并在课堂上只要求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对学生没有进行及时的课外阅读辅导,导致课外活动的效率较低。现在学生最需要的是教师的鼓励,如果没有教师的鼓励,学生会觉得自己难以进行阅读。家长也不要一味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要给孩子构建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精神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精神导致他们在独立思考探究时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自主进行学习时无法提出问题,学生有时会处于无问题的状态,只能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学习目标和方法,有的只能简单效仿班级其他同学的做法或者必须在教师或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有的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时,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对发言不感兴趣,在自主研究问题时不知道究竟要研究什么;有的学生课前不做好预习工作,对课堂上教师要讲的内容只是被动地接受。部分学生即使预习也是走马观花,难以掌握教材中各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尝试思考解决或请教教师和同学。长此以往,问题越积越多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这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缺少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许多学生只知道如何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加强小学生对自主学习策略的了解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学习情况,下文总结了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主学习的概念。首先,让小学生详尽和细致地了解自主学习策略的含义,以便让他们制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掌握了基础后,让学生将自主学习策略有效地融入到校外阅读过程。其次,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让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然后在班级成立课外读物分享俱乐部和读书角。最后,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课外阅读,并将其分享给教师和同学。将小学生的校外阅读形成周期性活动并定期在班级举行分享推荐会,并选举出优秀的读本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在分享中教师应注意到每个学生,观察每个学生的反应,针对自主探究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在课下加以指导。课堂是学生自发学习的地方,每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都应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教师也应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意见,不可随便否认学生的奇思妙想,应鼓励学生经常使用新鲜的语言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上、课下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减轻在学习上的精神负担,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向与方法,新的学习模式总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学校也应配合开展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例如,举行最具书香气息的班级评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书香班级评选中,学校德育处每月评出读书活动最好的三个班级,授予“书香班级”流动红旗。这不仅给其他班级以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也起到了模范作用。还可以进行经典诗文朗读比赛、读书征文比赛、亲子共读活动、学生读书交流会等,搭建出一道多姿多彩的读书风景线。每天早晨,只要一走进校园,就能听到读书声环绕校园,课间到处都是拿着书在安静阅读的学生。那时,学生将真正感受到阅读校园的魅力。书籍好比一架梯子,能引导学生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好比一把钥匙,能帮助学生开启智慧的大门;书籍好比一叶扁舟,能载着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书籍好比一盏明灯,能指引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向。

(三)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小学生对生动有趣的故事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课外书中的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他们的目光。细致地讲解故事的内容与故事所讲述的道理与意义。学校应定期组织班主任、语文教师等教育工作人员开展课外读书交流会,促进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寻找到最优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在焕然一新的教育方式中爱上读书。同时也可以组织读书比赛,通过竞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读书产生兴趣,时间久了,就可以将兴趣培养为学生的爱好。在举行各类活动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书籍,并对其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书籍的魅力,去吸收书籍的知识、并形成笔记。学生可以将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课堂中与同学进行分享,在各不相同的方法中取长补短,不断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主探究能力,摆脱对教师、家长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为了加深从课本中获得的知识,并将其内化到个人的生活经验中,学生不仅要有背诵、理解和复述的能力,还需要有获得信息并加以应用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对探索个人生活和责任感的培养都有益处,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拥有自主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自主探究阅读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作文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让他们发现语言的博大精深,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让其对作品的内涵产生深刻的理解,并且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的探究学习具有参与性、自主性、趣味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时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对书本知识进行补充,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观察中走进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当学生就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并了解学生的想法,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效率。

三、结语

课外阅读教案范文3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存在问题;对策;新课程改革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教材是教师的唯一教学资源,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只能反复讲解教材,导致语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教材没有创新,对于好奇心很强的小学生来说,就得不到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学习天赋和学习兴趣就会在无形中被扼杀,同时也严重抑制了新课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这也是当今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小

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即小学阶段,小学语文打好基础的前提就是增加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学生和外界沟通来往的比较少,认识新鲜事物的机会也比较少,所以在认知广度与深度上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增加课外阅读是让农村小学生吸取更多知识的有效途径。但是受家庭条件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家长不能给孩子购买很多书籍。由于一些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认为课外书就是作文书、教辅书,其他课外书都是对学习没有帮助的,所以往往禁止学生看这些书。还有就是学校阅览室藏书有限,不能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条件。学生的阅读量小,语文又是一门覆盖面宽广的学科,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二)教学观念没有更新

目前一些地区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倾听。因为信息更新速度比较慢,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具有创新理念的教案启发,导致教学创新意识匮乏。课堂氛围沉闷,不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性,让学生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三)学生写作热情不高

现在的小学生,除了写教师要求的作文以外,很少有学生能坚持写日记或者周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小学生没有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这并不是由学生的惰性造成的。同时再加上学生的阅读量又小,写作的时候往往无话可说,这更增加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出现不爱写作的现象,长时间下来,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减弱。

(四)师资力量较弱

在农村小学任课的很多是老教师,教学观念没有更新,对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用不熟练。学校中新的血液注入的比较少,年轻的优秀教师较少选择驻扎乡村,进而导致农村小学教师资源缺乏。

二、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原因

(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学生上学那天起,家长关注更多的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标准也是他的成绩。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教师为了达到高分效果,以知识的强硬传授为主,平时在课上讲授的也多是与考试相关的内容,采用大量的练习题来训练,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枯燥的氛围下学习,渐渐地失去了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学科的知识涵盖面非常广泛,如果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则不利于语文学习。

(二)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纵观学者们对优秀教师素质的研究,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质。一位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之一就是普通话标准,但是在农村小学,一部分教师就是周边农村的老教师,有些人在课上课下都不习惯讲普通话,即便讲的是普通话,也有欠标准。整个课堂和校园都以地方方言为主,学生在家庭中没有讲标准普通话的氛围,最有利于他们学习普通话的渠道就是学校,然而有些农村小学的语言环境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要求。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首先需要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能力。然而现实中一些农村小学由于师资匮乏,认为一年级语文课程比较简单,所以安排一些并非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授课。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小学并不少见,导致我们教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三)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落实不到位

在实际教学中,面对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一些老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虽然意识到新课改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但并没有把新课改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对先进的教学手段不能够熟练使用,他们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中间寻找平衡,却愈加茫然。在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领会得比较片面,盲目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例如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等,并没有根据所讲课程内容来做调整。满堂灌的模式改为了满堂问,认为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问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内容,使学生无法分辨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反而影响了课堂质量和效率。

三、采取有效对策,改善语文教学

(一)增加投入,高效利用教学资源

当前农村教学所面临的困难还比较多,例如资源缺乏,硬件设施不完整,软件设施不齐备等。由于有些农村基层学校确实存在实际的困难,没有能力完善校园设施,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说,要逐步加强对基层学校的投入,给予学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改善当前落后的办学条件,利用现代化的设施武装校园,从物质上对农村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所以有关部门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合理安排现代化教学,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小学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二)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努力开发、建设语文教学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变得更加开放而有活力。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时事政治、风俗民情、学生的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在农村田间地头、青山绿水、民间传说、生活故事等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熟悉的语文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学习。农村学校还可以多开展城乡交流活动,扩大交流的范围,加深交流的内容,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让学生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三)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完善学校的用人机制,把更多的优秀教师吸引到农村来。农村小学教师流动性较大,一些年轻的教师不愿留在农村发展,要想完善师资队伍,必须吸引外来的优秀教师,在待遇上给予外来的优秀教师一定的补偿,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在农村踏实任教,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四)完善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机制

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经验技能、教学方法、教案创新等各方面做起。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迎接新的挑战,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

(五)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学校要对阅览室进行一定量的课外读物投放,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必要的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将家里的课外读物定期带到学校来,放到班级供大家在课下时间阅读。学生大部分的课外阅读都是在家里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家长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阅读环境。教师要积极做好家长的工作,改变家长的观念,给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学生读的书,并在阅读方法上给家长一些指导。

(六)树立正确观点,培养学生积极性

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然将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视为主要目标,然而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当然听、说、读、写依然很重要。语文是一门需要较强基础和记忆力的学科,并融合了知识理念和道德思想,如果将这些全部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势必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比较大的影响,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掌握教学技巧,在课前制定好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身边的乡土资源都可以用来做教学资源,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将学生带到语文天地中。

(七)因地制宜,采用多样化方式进行教学

在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块黑板代替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有着城市课堂没有的自然环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和动植物接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些自然因素应用到教学中,开放教学的空间,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搬到教室外去。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一节课上能专注听讲的时间可能只有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到教室外边去,融入自然环境中,比如可让学生观察远处任何一个画面并思考该怎么描述,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把生字的讲授部分搬到课堂外,因为生字也是学生认为比较枯燥的,可以用树枝拼接成汉字,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记住汉字的书写及结构。

四、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家长、学生观念的转变非常关键,观念改变了,行为才能有所变化。其次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校方资源调配、教师资源的改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设备完善程度等方面都要积极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提高教学质量,让农村学生也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季益仓.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J].语文天地,2018(29).

[2]李爱丰.农村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30).

[3]蒋松德.农村语文课改的问题及对策———以新邵县义务教育学校为例[J].湖南教育,2018(10).

课外阅读教案范文4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阅读教学形式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教学从传统的黑板教学转变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有效地改变了课堂教学形式,而且更加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让课堂更生动活跃。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是,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仅仅将其看做一种新奇的工具,这样只会让课堂变成多媒体课件的堆砌,只会让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作秀。这样反而失去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根本目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本身略显枯燥乏味,只有将文本塑造的形象展现出来,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寻找文章的灵魂及真谛,然而文本中的形象并不是单纯靠几张图片或者一段视频就能展现出来的。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果不能恰当使用它,只会让多媒体成为学生进步的阻碍,让阅读教学流于形式,失去其教学的原本目的。

(二)阅读教学教案不切实际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使教案更加完美,过多地注重教案的设计以及书写,以让教案臻于完美,其中甚至详细列明了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但是,真实的课堂教学是复杂的,是教师不能完全预料的。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不切实际的教案进行教学,学生往往无法专心研究文章,而是被一个又一个问题与经验之谈困扰。尽管新课程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但是实际上,教师依然困在所谓的经验中,预设好课堂以及学生的反应。追其根源,无非是教师没有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根本,让阅读教学过于死板,缺乏动态生成性。

二、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更是为师生提供足够的互动空间,是使师生间交流共进,协同完成任务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务必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当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一味被动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务必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氛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梯度性教学设计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对象是课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梯度进行设计,大致可以分为认读以及解读两个环节。其一,认读环节。虽然认读较为简单,但是仍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同一个焦点上,然后再将问题层次提升,并使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其二,解读环节。需要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以及表达方法。这样有层次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三)培养阅读习惯

学生的阅读应该厚积薄发,在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需要的时候将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充分发挥。因此,在日常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注重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积累,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做好读书笔记。除此以外,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培养学生朗读的好习惯,学生在朗读时应当情感丰富,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初中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但是现今的阅读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多问题,阅读教学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务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梯度式教学设计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作者:王海荣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十八中学

第二篇

一、重视资源开发,展示丰富性

延伸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语文的课本意外寻找适合阅读的资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但是阅读资源的开发,要注重立足文本,由此及彼,以课文为重点,以点带面,向学生推荐与课本相关的阅读作品,让学生以课外延伸阅读,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达到积累文化知识的目的。如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教师首先为学生介绍了鲁迅先生这一经典之作,让学生了解这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体现其爱国思想,想拯救国人于水深火热之中思想的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向学生介绍其他能够体现鲁迅先生这一思想的文章。如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作品集《朝花夕拾》中《范爱农》这一表现鲁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的思想。或者从另一角度出发,向学生介绍如《藤野先生》一类的关于回忆的文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这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会随着不断深入的阅读而得到提高,学生对于鲁迅作品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为其以后阅读鲁迅作品、解释鲁迅作品做好铺垫,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对于资源的获得,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的实践,让学生从各方面收集阅读文章,跟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阅读资源的丰富性。但是教师在延伸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立足课本,发散阅读,让学生围绕课本阅读的作者、主体、文体等去拓展阅读,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摒弃不良阅读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注重阅读感受,营造民主性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将自身的感受与体验融入阅读中,学生对阅读的文本也会有自己的感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正确的评价鼓励学生多多展示自己的阅读感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阅读环境。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这是一篇表现父爱的文章,是大家所熟悉的内容,也是学生能切身体会到的感悟,所以教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回答教师先前设置的问题:文中哪处你觉得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哪处最能体现儿子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为什么,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我的感受,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关于父爱母爱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鼓励,学生就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能使学生在分享环节真正地爱上阅读,获得阅读的乐趣。

三、利用指导解惑,加强实效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阅读的形式有很多种,人们不单单可以从文本上获得阅读的知识,还可借助手机、电子书等阅读。在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下,如何掌握阅读的方法才是关键。教师应该本着开卷有益的原则,指导学生多好书,好读书,指导学生写读书心得,做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学习文言文《醉翁亭记》的时候,这是初中学生最难消化的一种文体,延伸阅读也非常困难,这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如从实词、虚词的用法、从特殊句式的解读、从古今异义字的解释等方面,让学生记录下这些阅读的重点,学会自主阅读,将这些特殊句式、特殊词语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做好阅读笔记等。最后教师再稍微给出提示,来深化主题,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如《醉翁亭记》中表达的是滁州人民安居乐业、怡然自得的生活现状。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中获得良好的阅读感悟,从而学会阅读各类文章。

四、总结

总之,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教材为立足点,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发阅读资源、指导学生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去了解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戎玉琴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第三篇

一、开展阅读活动,激励学生学习

(一)用读来指引读

在课内的时候,对一篇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然后将同一类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对朱自清的《背影》一课进行学习的时候,再引导学生对《父爱是金》这一课进行阅读,学生就会感觉到会有一种不一样的韵味在里面。

(二)用说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在整个班级当中,让一些喜爱阅读的学生将杂志、报纸中遇到的一些好的文章介绍出来,利用这样的方式,将班级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上来。例如老师要让学生对看见的故事进行一下讲解,讨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热门问题,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上来,将良好的讨论习惯培养起来,在进行讨论的时候,美化和净化学生的人格。例如,有的老师会定期举行对精彩片段朗诵,将学生的语感、审美能力、朗诵水平提高上来,将一些语言进行积累,将学生的欣赏水平提升上来。

(三)通过写来引导读

例如,老师可以先将一个题目布置出来—“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冒险给我们的启示?”“在对《朝花夕拾》进行讲解的时候,对鲁迅童年的生活同学们有怎样的认识?”“在对陶渊明的诗文进行阅读的时候,说说对当时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认识?”“在《爱莲说》中陶渊明与周敦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用文章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为了将这些问题弄清楚,学生就会自觉地对大量的文章进行阅读。

(四)用活动来引导阅读

老师要将知识抢答赛在每学期进行一次,有意识地在知识题中将一些文学作品方面的知识加入进去,例如和四大名著相关的情节、人物、歇后语、典故等。

(五)对阅读的成果进行展示,加强阅读

在学生对大量的延伸阅读进行阅读的时候,表达的欲望在很多的学生当中开始存在,对所读文章的内容,将自己的看法表现出来。老师在评论文章的艺术这一环节当中就要正确地进行引导,整理出学生们写的随笔或读后感,在学习园地当中进行展示,学生在进行展览的时候,看见了自己的成果,体会到了成功所带来的快乐,这样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上就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六)运用好生活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

当一些疑问、困惑出现在了学生的平时生活或是学习中,老师就会引领他们在书中寻找答案。但是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意志上的淡薄,很难有效地对自己进行控制,老师就会引领他们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在文章中发现生活当中的一些真谛,从而加强学生生活的信念。有一些学生感觉学习或是生活没有乐趣,学校的生活比较枯燥,呈现出比较消极的思想,老师就引导学生对《给我三天的光明》译文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完之后,让学生写读后感,这样来进行谋篇与布局,表达的时候用怎样的形式进行,当疑惑存在于学生内心中的时候,再对这类文章的描写进行出示,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二、结语

对于语文课来说,阅读在其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可以说只有良好的阅读水平,才能促进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提升。因此,在随着新课程标准推出后,语文阅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就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学人员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上来,文章从以上内容对具体的教学、培养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借此给初中语文教学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上来。

作者:杨军选 单位:甘肃省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

第四篇

一、初中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初中教学依然还是以升学为导向,教师工作的目的在社会眼里就是提高初中生的分数,上一个好的重点高中,至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人文素养等,学校及学生家长并不关心,语文教学受到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很多教师还停留在教学就是紧抓教材、做好课堂讲解,将教材知识传输给学生的传统教学理念。很多语文教师认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引导也不够,或者很多教师自身都不热爱阅读,自然也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

二、解决课外阅读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一)自主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教师应该重视课外阅读教学,抛弃过分看重以分数为导向的填鸭式、机械式、灌输式的教材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中心环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穿插课外阅读,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将课堂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及发挥出来。课外阅读补充着课内阅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足,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自我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自发地产生阅读有用的真实共鸣,使学生完成自我阅读驱动力的构建。盲目阅读不仅无益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增加学生对精神世界“真善美”的怀疑。教师应该营造阅读氛围,建立起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联系,比如留置作业、例行考试等都可以渗透课外阅读的内容,这些都不必作为标准性考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二)为课外阅读提供正确的指导

初中生约束力较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课外阅读读物理解的难易、质量的好坏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学生,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不能让学生们漫无目的地阅读。教师应该结合正常的教学任务适时推荐一些课外书籍,比如讲到鲁迅的散文,可以推荐一下鲁迅的其他作品。讲到李白的诗,可以延伸到杜甫的诗、宋代的词等等,尽量做到同体裁、同作者、同类型等有关联性的推荐。尽量为学生推荐那些篇幅不太长,却饱含人生哲理的小文章。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推荐如下方法。第一,泛读法与精读法结合。泛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书本知天下。精读是让学生细细品读,深入理解,选择性地背诵,积累适当素材,增强文学修养。第二,自主阅读与教师解读相结合。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语学会自己查字典或与同学沟通交流,还是不明白的地方就标记出来,向教师请教,最后由教师选择大家遇到问题比较多的地方进行集中性的课堂解答。解答完后让学生们重新阅读,加深理解,提高记忆,如此反复会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借鉴如下的形式。

第一,每节语文课上课前,由轮到的学生摘抄几句优美的诗词或散文句子等,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摘抄,并让该学生讲解其好在哪里。这些素材积累时间长了,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去。

第二,每周为学生推荐一首课本外的古诗词。由语文课代表利用午休时间,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摘抄后反复背诵,最后由教师在课堂上抽查,最后组织大家一起朗诵。

第三,以两周为一个周期,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两本书。在班级中建立起阅读小组,每两周开一次以“今天我来说阅读”为主题的阅读分享课。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最后集思广益由按顺序轮到的代表阐述他们的观点。可以谈阅读体验,可以谈阅读心得,也可以将阅读中的故事表演成小品,形式多样,不作限制,营造一个积极良好、轻松活泼的交流氛围,锻炼了学生当众发言的能力。

第四,每一个月组织一次作文竞赛。写作文体、写作字数、写作题目等都不作限制,交由学生自由发挥,目的是将学生在这一个月内积累到的好词好句、写过的阅读观后感等都合理运用起来,最后由班级选出优秀的作品参加学校的月度赛。班级的优秀作品可以张贴到墙壁上,供学生们传阅,激发他们也想写作好文章的热情。

第五,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比如,诗词朗诵会、讲故事大赛、演讲比赛、汉字认识大赛、词语辨析大赛、汉语知识竞答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教学,也容易凝聚起学生们的团结心。这些活动,可以充分让学生们发挥创造力来构思,由学生们提议下次将要举办什么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结论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增强学生的思考及认知能力。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课外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性工程,长期大量正确的阅读才会产生效果。初中语文教学应该看重学生未来的长期发展,不应为了盲目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既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硬件资源,比如提供图书资源、阅读场所等,也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软件资源,比如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阅读观后感分享会、组织写作比赛等。

作者:黄海彬 单位: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第五篇

一、筛选与概括信息的策略

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学生筛选信息策略的培养,指导学生在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应鼓励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真实地感受阅读材料的内容,对读者的写作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培养学生利用文章结构知识的图式对文本加以筛选;再次,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立场对阅读的目的进行明确。善于进行阅读学习还应重视和培养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常用的策略包括从阅读材料中的摘要入手明确文本的内容,同时,重视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在文本中通过特殊的符号提取重要信息,加强对阅读材料句子、段意和中心思想的归纳训练能力。

二、推理与质疑信息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推理能力,而实施推理信息的策略要培养学生在不同阅读材料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文本提供的信息创造出新的语义信息。在这个推理的过程中有助于促进文本与学生的互动,能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文本加以理解。而在实施推理的过程中连接推理与阐释推理是极其重要的推理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文本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重视和启发学生对文本隐性内容的合理想象。让学生体会留白的艺术。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还应鼓励学生质疑。通过反复的探讨挖掘同一阅读材料的不同之处,激发学生思维,调控自己的阅读过程,在反思中唤醒已储存的相关的知识和经历,来解释和重组所读的文本,使所读的文本生成新的意义。

三、评价与激活策略

广大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对阅读材料要求和读物特点的准确把握,结合特定的学习环境确定的教学目标,更有益于教学过程的开展。课堂激活策略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材料的要求来调整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好的思维活动要善于激励,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针对阅读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识去理解和消化文本所蕴涵的信息等等。

四、优化生活阅读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倡师生、文本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文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受到课程资源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优化阅读课程资源就成为我们提升阅读教学品味的基础。首先,广大的一线教师在优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应该立足语文教材,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本,进行知识的拓展,发挥出课内与课外的良性互动。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应鼓励学生变生活阅读为阅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所谓的阅读生活是指从学生自身的生活出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将所获的知识同真实的生活场景产生联系,赋予知识存在的价值。

五、互动式阅读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阅读教学,应重视对话策略和体验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课堂上形式化的对话教学而主张在学习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应该更加的多元化和有效性。同时主张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体验和参与,将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总结与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注重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诸如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合理的推理和质疑,并善用评价和激活策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提倡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教学等等。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其实效性,从多角度进行创意式的阅读教学。但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出较高的互动性,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互动,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探讨和总结。

作者:王玮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

第六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手段落后。语文阅读的传统教学手段就仅仅只限于教师带领大家齐读课本,学生把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标记,教师整理出中心思想和课后习题答案并写在黑板上大家抄下去,课后也无需做其他的作业。语文课阅读这样重读写轻理解的教学手段过于落后和单一。这种教学手段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对语文课产生厌烦感,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对于重点段落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叛逆心理。

2.考核方式过于传统。考核是对学生一学年的学习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的展示,可是大家在实践中却抛弃了考核的实质。现今的学生已经熟悉传统的考试方法,聪明的学生会“对症下药”只侧重于重点词语的解释和段落的背诵等。事实上,由于教师讲课也只是带领大家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这让即将参加中考是学生在考试中阅读能力低下等问题。从另一方面讲,现今的考试都采取闭卷形式,考试后会进行排榜,学生们的思想就会形成惯性的思维认为现今为了应付考试把一些知识背诵的滚瓜烂熟就可以,而在实际应用中就像“盲人”一样,不知应该做些什么、从哪里入手、如何思考,所以想要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彻底改革,那么考核就应该打破传统方式。在考核应该可以增加一些适用的考核,这样不仅可以“考”出学生们的真水平,还可以让学生们增加文化底蕴。

3.教材有待改进。现今初中生用的语文教材内容多与混乱,还有待改进。教材中的内容都是非常混乱的编排在一起,从大方面来看,有可能第一篇是文言文,第二篇就是议论文。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有可能第一篇是励志的文章,第二篇就是比较抒情的文章。从难易程度来看,有可能前面的是重要的,中间突然出现一篇可能考试不会涉及的文章。这样混乱的皮安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可能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措施

初中生在九年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理解能力,因此在答题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阅读模式、理解模式和答题模式。如果想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就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传统式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

1.转变思想,大胆改革。想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大胆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首要环节就是要突破在课堂上旧的教学手段。在授课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教师还可以采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授课,用趣味教学的方式授课。例如,在课堂上大家就某一篇课文中的中心思想一起研究、讨论,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潜意识中增长知识。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进行授课。虽然说初中的学生比较愿意上课溜号,但是那正是由于学生的思维活跃、不受拘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阅读理念。用创新的手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扩展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积攒更多的文化知识。

2.改进考核方式。对于现今的考核,就是一张卷纸考核学生对于一学年知识的认识和了解的展示,但是所展示的却不一定是学生的“真”水平,所以在考核中可以加入一些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元素。

3.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环境。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才会被学习氛围所感染,带动学生学习让学生有想要阅读的意愿,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结语

对于初中学生阅读教育,主要都是以实际运用为目的进行培养,同时还要结合考试内容。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教育,应该以长期培养为目的加强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教育,同时这也是对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提高、文化底蕴的积攒和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但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同时,语文阅读的教学手段可以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制定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找到一种最适合的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初中语文阅读学习更加高效。

作者:武华 单位:河南省方城县四里店乡中心学校

第七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最佳学习状态

在学习的《七律•长征》的时候,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体会整首诗磅礴的壮志豪情,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把红军过草地、翻雪山、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精彩片段放映出来,这些场面可以深深地震撼到学生的心灵,在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之后,学生对长征中的困难认识得更多,对红军身上的豪情壮志也会有更多的感触,那么再次读起这首诗的时候,肯定会更加有感触,可以更好地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念融入进去,如果这些还没有达到目的,还可以为学生放《七律•长征》的诗朗诵原带,通过专业人员的朗诵,教师再逐渐交代背景信息,让学生反复进行感受并进行小组讨论,在这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二、理顺课文结构,把握文章篇章脉络

说到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获得更多、更直观的知识。语文阅读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文章的脉络,有了多媒体设备,把握文章篇章脉络变得更加容易了。比如在学习《祥林嫂》这一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可能会对人物关系把握得不好,对祥林嫂的几次出现容易搞混,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影视作品《祥林嫂》搬到课堂上去,学生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可以更好地记住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的发展的脉络,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忆,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件,把祥林嫂这篇文章的重要事件记下来,串成一个脉络展现给学生,从在鲁四老爷家做活,到被婆家人抓回去再到生了阿毛等,通过这条线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篇章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整合教学流程,拓展学生想象力思维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从之前传统课堂的领导者变成现代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要想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教师就应该注意整合教学流程,拓展学生想象力思维,特别注意多媒体设备的引入。要想让传统的课堂从“一潭死水”变成“奔腾的河流”,那么就需要让学生放飞思想,拓展思路。比如,在学习都德先生的《最后一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气氛的渲染,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放一段普法战争时期的纪录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那样一种环境下,阿尔萨斯的教师韩麦尔先生是如何坚守着最后的一片阵地,将自己最热爱的语言流传下去,并教育学生不忘祖国,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才可以更好地体会这种心情。

四、筛选有效信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表达

如何让学生从一篇较长的文章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是有一定难度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让教师把课堂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和相关的影像展示,让学生感受紫藤萝花的美丽所在。学生对紫藤萝花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才明白《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所要表达的主题,学生对紫藤萝花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更想好好读这篇文章,并且自主探索这一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内外延伸,扩展学生视野与知识量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不可以仅仅局限在课堂内部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对课堂内容进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不但要讲述课本知识,还应该把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南方的一些风土人情介绍出来,通过图片或者影视资料的展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像孔乙己穿的长衫,吃的茴香豆,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图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打开思维,拓宽视野。

六、结语

初中学生因为处在一个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更加应该注意技巧。多媒体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教学设备,如果将多媒体手段引入到课堂当中去,从视觉、听觉上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优化学生的感知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更好理解。只有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才能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水平,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语文阅读教学,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作者:吴才宏 单位:湖北省天门市黄潭中学

第八篇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增强阅读审美情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初中学生通过学习语文阅读教材中的知识,深刻感悟每字每句所包含的真实情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坚持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加强对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积极探究、加强合作,通过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形成对美的认识,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美。只有在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通过采取“感情转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的实际情况,谈谈朱自清的《背影》中我为什么怕父亲看见我流泪。同时老师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讨论,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感受到《背影》这篇文章所传达出非常深沉的父爱。这样在整个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身的生活实际与教材内容有效联系起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通过长时间的阅读情感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审美能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内化能力。内化能力是针对新课程提出来的一种理解能力,它包括了感受语言风格、了解结构层次、熟悉意象类型三个方面。首先,要认真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教师让学生以反复阅读的方式去感受课文的语言特色,既对文本有初步理解,又对课文作为有一定的印象。在阅读学习中进行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其次,要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如,散文因为“散”的特点,行文比较随性,没有规整的模式去总结;而一些结构松散的散文的节奏还是比较明快,主题通过在一段或者几段中说清楚,因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纵观全文来把握文章的大致的轮廓。另外,要熟悉课文的意象类型。语文阅读审美教学离不开意象的学习,意象不如口语交际那样直白,通常都是曲折的表达意思,达到陌生化效果。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作者只是单纯在写紫藤萝花?紫藤萝花的命运不是简单地赞美,而是饱含对生命价值的赞叹。文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来描写紫藤萝花,并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个道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意象进行深入探讨,才能使学生对散文的意象有一定了解,才能在散文阅读中对美学有初步认识,才能帮助他们将散文的理解内化成。

2.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鉴赏能力。初中审美教学中的重点就是鉴赏能力训练。现代语文阅读课文继承了“经世致用”的审美理念,语言更加平实而质朴,更讲究服务于表达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来自由行文。这需要有深刻的哲理和真纯的品质、朴实的语言才能深深打动读者。例《散步》一文描写了“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充满着浓浓的亲情。作者从一次平常的散步中感受到了一家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行文简单而符合初中生的语言水平,在平实的描写中表现出执著的信念。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部,根据平淡的语言来体会作者对家的那种深厚的眷恋之情,理解这篇课文的核心要旨。初中生知识能力有限,思维能力及事物认识能力也不强,在阅读鉴赏中容易浅尝辄止。教师应该多强调散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不停阅读、不停领悟文本情韵,感受文本外在形式的分散和内在情韵表达的统一,并由此透过文字表面看到文本美的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创造能力。要做好阅读审美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了解课文特色外,还要鼓励学生去尝试文学创作。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迅速的青少年时期,需要适时的情感表达,写作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利用写作教学教他们进行写作创新,既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这也必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鉴赏课文,对作者的创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方法有深入了解。初中生的写作创作方法一般需要有真实的情感流露,不能无病呻吟,要写身边有意义的事,文章应该充满人文关怀,而且还要注重文章的形式美,即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可读性。通过文章创作,可以深化学生对阅读审美性的理解,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得以的一种体现。

作者:王颖颖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关弟中学

第九篇

1当下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作为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其内容是丰富多彩也是良莠不齐的因此就要求初中生在进行课外读物选择时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然而初中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尚显不足,他们既可能选择诗歌、名著、散文、论文类的读物,也可能会接触到色情、反人类的垃圾文学。初中的社会经验和控制能力都不完善,所以在缺乏教师和家长的阅读指导时极易受到垃圾文学的影响和侵蚀,这就证明了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有着不容替代的作用和责任。

2改善课外阅读不佳现状的方法

2.1开展课外活动引导阅读

初中生的思维意识、人格品性和思想意志都还处于形成阶段,而课外阅读的进行可以促进这些品质的形成,使学生产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并由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文学信息。(1)组织读书体验交流会。读书体验交流会既可以分组开展又可以分班开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可以花样百出,例如,抽签发言,轮流发言、指定发言等等,教师应就每次交流活动的内容设置一个主题,使学生围绕主题积极发言。(2)用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开展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强化他们的阅读意识,而且还能够扩展学生的文学空间,使他们在竞争中享受阅读课外书籍所的快乐。(3)动手动脑相结合。学生应当在阅读课外读物的同时做好相应的阅读笔记,通过整理阅读笔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学资源。

2.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将正确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其课外阅读过程中加以指导和规范。(1)浏览式阅读。指导学生先对读物的前言绪论、目录标题进行了解和掌握,在浏览过程中有一个大概的内容印象,然后再采用快读、跳读的方法,强化学生整理和联想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实效性。(2)品味式阅读。有些文章语言优美,应用范例,学生可以凭借对这些作品的理解,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对事物、场景、环境等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应当教会学生准确词汇的运用方式,强化学生的用词准确性,指导学生在看到描写精美的词汇和语句时,及时的抄录下来,并加以记性,帮助学生扩大语文词汇量。(3)笔记式阅读。指导学生做好词句的摘抄工作,采用笔记的方法帮助学生强化阅读记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3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

课外阅读在课堂上的具体应用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和阅读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在确保教学内容完成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空间和时间。(1)同步阅读。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段落和文章,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在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完善。(2)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定期为学生安排一次课外阅读活动,由教师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主题,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和材料,并就其内容展开交流和讨论。

3总结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对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和影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在明确课外阅读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和阅读空间,指导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

作者:林玲 单位:台州学院椒江附属中学

第十篇

一、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作用,并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篇课文可提的问题是很多的,即使是一篇短文,除了最基本的内容问题,语文基础知识而言就有“字、词、句、段、篇、语、文”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一篇课文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比如,《社戏》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被学生所喜欢,就是因为他不仅具有传统文学的特点,更具备充分的感情色彩,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对于这一类情感类的文章,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抓住关键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内容。

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述例文时,可以在文章中提出的创新性问题,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整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教师在听取学生观点和问题之后,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注意把学生观点与文章主题之间的不同进行分析比较,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进而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此外,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水平,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初中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以不断拓展初中生的阅读知识面。

二、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因素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促进或者阻碍作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促进语文的学习质量,比如,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营造了欢快的教学情境,学生们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语言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也会随之提高,对语文的学习效果也会更有成效,反之,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学习潜力的挖掘,不利于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提高课外时间的情感投入。课堂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语文教师不能将较多的时间放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所以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情感投资在课外时间,教师任何一次出乎学生意料的理解和肯定,都会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通常情况下,情感体验一方面可以促进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会在教师的启发下,理解明白如何正确学习语文,进而不断培养自己的语文自学能力,在语文学生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得初中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可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单一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比如,很多性格偏内向的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往往不善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关注这类学生,并且在作业的批改或者课堂回答问题之后,积极鼓励他们,进而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总结

课外阅读教案范文5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重要性

众所周知,对青少年学习成长来说,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对阅读、语言、思维、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课外阅读越来越受认可和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是课程革新的要求,也让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广受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

1.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1)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根据对小学语文教师关于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的调查显示,百分之六十四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教学很重要。统计显示只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这项调查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在慢慢提高的,但是总体认识度和使用度不够深入和深刻,具体来看是由于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和课堂所授内容的结合度较低,并且有些教师觉得课外阅读教学的使用要额外地投入很多工作,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在实际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中,很多教师由于对相应的阅读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并且对所授内容缺乏多层次的理解和素材,因此,即使有参与指导课外阅读教学,但是使用效果也差强人意。

(2)课外阅读指导缺乏创新,情境阅读难以融合学生特征

在教师课外阅读指导调查结果中显示:年轻教师更能接受和使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年轻教师使用情境阅读的频率也更高。但是,也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年轻教师的教案和课件很多都来自网络。存在的一种情况就是,年轻教师在网上下载了教学资源与课件之后,并没有花很多时间进行吸收理解和更改,更没有进行创新,仅仅是生搬硬套。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指导体系老套、情境老套,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课本,去研究自己所带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教学中处处以学生为发展来考虑,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地将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特点、阅读内容完美融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其他学科素养、教育教学技能、项目情境资源的积累。只有自身的知识丰富,才可以创造出更好的情境。具体来说教师可从文学素养、课文解读技巧、阅读技巧等方面提升自己。

2.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分析

(1)课外阅读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课外阅读内容,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大大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一年级课文《地球爷爷的手》用童话故事的叙事方式介绍地心引力,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一定会对“地心引力”的概念充满好奇,这时教师除了可以结合牛顿被苹果砸到的故事给学生讲解相关概念和知识外,还可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地球科学、物理知识方面的具有趣味性、通俗易懂的儿童科学读本,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延展阅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了“桃子落地”的自然现象和“地心引力”的科学知识,还可通过课外延展阅读学习更多有趣的知识,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课外阅读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自控力差,课堂教学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解课本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感到枯燥以至于走神、不认真听讲,甚至对语文学习感到厌烦。这时,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前推荐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有趣读物,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前补充对课文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在课堂上增加“知识分享”环节,让学生将课外阅读到的知识在课文学习过程中与同学分享,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可加深对所阅读内容的感悟,提高阅读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多推荐类似《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中外神话故事》等寓言、神话、童话类课外读物,不仅因为小学课本的文章体裁多为此类,通过阅读可以更多地熟悉文章题材和写作手法,而且这些故事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寓言童话类故事极其生动活泼,极易激发学生自发、持续地进行阅读,同时故事的启发意义也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进行思考、产生情感共鸣。

(3)课外阅读能极大地拓展知识面

学生仅通过课本教材的有限阅读难以达到全面认知世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结构的教育目的,通过海量的课外阅读就可以较好地弥补阅读材料单一的不足,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途径全方位培养学生。例如,二年级上册《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介绍了宇航员如何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等生活趣事,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表示出惊讶和好奇,急切地想知道太空和宇航员的一切。这时,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宇航员的视频进一步讲解,还可以趁机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太空和航天方面的读物和绘本进行课外延展阅读。特别是由图画绘制并佐以文字描述的绘本,因其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十分适合推荐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

(4)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阅读和理解能力不强,无法深层次理解课文,教师在教学时常常会感到障碍重重、力不从心。大量且扎实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积淀、积累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素材,同时也可以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在一定量的阅读后学生的文字理解力会有比较显著的提升,这对语文课堂学习来说是很好的补充和支持。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能只是为了“读”而阅读,教师应注意适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理解文章内容、模仿写作手法。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掌握故事梗概后再一次深入阅读,同时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或其他自己喜欢的角色,在脑海中演绎故事情节、具象化文章内容,这样将纸面上的文字变成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一起探索文章所蕴含的寓意或揭示的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5)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丰富和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好作文,除了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之外,还要“言之有物”才不会让文章看起来空洞、无趣。对知识储备少、语言相对匮乏的学生来说,要做到写作时“有话可说”,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日常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积累丰富的素材库。例如,在学习课文《珍珠鸟》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欣赏文中描写珍珠鸟的优美文字并摘抄好词好句,同时提出课后任务——收集并阅读描写某种动物的文章,并将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摘抄下来在下次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反过来,也可以利用写作促进阅读。例如,可以布置一个“描绘你最喜欢的季节”的写作任务,教师应提供一些关于季节、天气、景色等方面的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先广泛阅读这些描写季节的文字,揣摩写作手法并积累部分描写季节的词句,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阅读动力,也为写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作文质量也会有明显提高。

(6)课外阅读可以极大提升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在语文的知、能、智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学素质,包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以及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文学素质也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存世众多且极具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文学典籍,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教师都可以积极代地向学生推荐,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广泛阅读,在日积月累的课外阅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7)课外阅读协助培养正确三观

课外阅读体量巨大、种类繁多,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多为新奇有趣的故事,很容易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注重把握这一优势,精心挑选适宜的读本推荐给学生。这些故事性读物中的人物形象多为正义、乐观、勇敢、善良等美好形象,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可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高尚道德的鼓舞,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教师在教授《孔子拜师》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课后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等途径,了解更多积极向学、刻苦读书、好学好问方面的古代小故事,并采取故事分享、绘画、演讲等方式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在拓展阅读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人物刻苦好学的精神影响,不自觉地产生向榜样学习的意识并主动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1)重视培养学生“好读书”的意识

前面已经了解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也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和任务。在培养“好读书”的习惯时,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掌握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喜好,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学生想象力丰富、爱幻想,情节丰富有趣的故事类读物会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如神话故事、科幻小说、童话故事等,这些充满幻想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很容易满足学生对探求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神奇的虚幻世界的向往,充分满足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树立良好阅读习惯的初期向学生推荐此类读物容易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迅速培养起喜爱阅读的意识。另外,教师也有义务指导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在家庭生活中形成阅读氛围,也能帮助学生快速养成阅读习惯。

(2)注意培养学生“会选书”的能力

课外读物虽然种类多样、内容广泛,其中也不乏良莠不齐,不健康的读物,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心智和三观的成长,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培养学生“会选书”的能力。首先,教师应主动筛选、推荐一些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如优美的散文、有趣的故事、经典古文古诗词等,通过不断地诵读并辅助讲解,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爱上文字。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即使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读物,不适合学生或漫无目的地阅读也不会产生很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应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口味和阅读能力的儿童文学方面的读本,低年级学生可以多读一些童话寓言,高年级学生可以逐渐涉猎经典长篇文学,也可以向学生推荐《读者》《意林》等杂志。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会慢慢形成有目的阅读的意识,学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适合且有益的读物,逐渐形成“会选书”“会阅读”的能力。

(3)特别培养学生“能阅读”的技能

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并不是说谁读得多谁的进步就更大,而是要看阅读效果和质量,要学生学会阅读、能够阅读,读完要能理解、有感悟、会运用,这才是真正掌握了“能阅读”的技能。培养学生“能阅读”技能的关键,是要培养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人们常说“好习惯受用终身”,阅读亦是如此。要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注重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一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专心、要用心,多研究、多思考。不能囫囵吞枣、读过就忘,要注意文章的内容逻辑、写作手法和蕴含意义等,并想办法内化形成自我认知。二是要注意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学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可以用圆圈圈出精彩词句,可以用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将这些词句段落誊写、剪贴到专门的读书笔记本上,还可以在书籍空白处、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想。三是教师要安排合适时机让学生分享或运用这些摘抄语句和内容,比如采取读书分享、命题作文、日记随感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和运用读书成果,提高阅读成就感,从而越发热爱阅读,形成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良性循环。

4.结语

总之,具有丰富性和多元化的课外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传授知识的渠道、拓宽视野的平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芳,李大全.基于课外阅读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革新思路[J].中华少年,2017(32).

课外阅读教案范文6

在教学内容方面,“老师根据自己的知识优势,对教材重新取舍,并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一项最受追捧,345份有效问卷有209位同学肯定了此项。与之相对比,“客观严谨地遵循教材体系,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一项,只有不到30%的同学认可。但老师太过随意地发挥也不太受欢迎,只有15%的同学对“老师自由随兴地调整教学计划”这一项表示赞赏。与此相关联,调研表中设计了“你心目中优秀的古代文学老师是什么样的”这一自由陈述环节。虽然同学们的陈述五花八门,但通过综合与分析不难看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同学们最渴望的。同学们在描述老师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知识渊博”和“与时俱进”。与这两个词相比,“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等出现的频率仅居其次。这一调研结果对老师们大有裨益。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也印证了:此次调研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和愿望。例如,关于司马迁的生平,几乎所有的文学史和有关资料都认为司马迁的一生大致与汉武帝相始终。但郭沫若先生早就此提出过异议,认为司马迁有可能是被杀害的结局,但郭老的观点没有得到《史记》研究界的肯定和重视。笔者对此话题有所关注和研究,并收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认为郭老的结论是有据可循的。于是在课堂上,我向同学们讲授了自己关于司马迁之死的研究成果,同学们凝神静气地聆听,生怕漏掉一句话,课堂教学效果极佳,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史记》的兴趣。高校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因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知识量和知识欲的需求都有所增加。所以高校教师不能满足于只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不能只停留于赏析的层次。这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度,且能够做到深入浅出。比如《诗经•关雎》的主题,传统的说法是《毛诗序》的“后妃之德”,虽然今人已不大相信此说,但让学生了解这一说法却是必要的;至于其是否正确,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陆游教子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功夫是在教学方法之外的。这首先需要教师很强的责任感。除了教师自己的学术研究要不断进步之外,还需不断关注自己教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把它们及时补充到教案中,教授给学生。笔者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十余年来,自己的古代文学教案年年都有新的补充和修改,每一次教案的更新都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使自己对课堂教学更有信心。记得在讲授陶渊明时,所有教材和有关资料一致认为陶渊明是个超然世外、悠然自得的人。

如果我按部就班地照此观点讲授,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有学者2012年在核心期刊,认为:“陶渊明的一生,尤其在归隐后,心中始终有着强烈的矛盾与痛苦:他对白首无成的焦虑,对声名的渴求,对死亡的忧惧,始终纠缠在他的内心。所以他不得不借酒消愁,从先贤那里寻求精神上的安慰。陶渊明并非那样的超然世外,悠然自得。”我在课堂上把关于陶渊明的这一最新观点和结论传授给学生,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肯定,收到了很好的反应。又如,关于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大鹏虽然能高飞于九万里的高空,但它也需要借助风才能做到,所以大鹏最终也是庄子否定的对象。但学者对此最新的研究结论是:“庄子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逍遥境界,大鹏就是向这个理想境界勇敢进发的追求者的形象。”我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授了这一最新观点,同学们非常兴奋并给予肯定,教学效果极佳。作为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关心学术前沿动态,把自己和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自己的教学跟上时代,富有新鲜的魅力。这样做固然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大为受益,老师也会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尊敬和人生乐趣。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感化、熏陶和启迪。高校教师面对已经是成人的学生,要善于围绕优秀文学作品,与学生达到一种心灵的沟通、审美的愉悦,分享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探索、研究所可能有的喜悦、困惑与焦虑,交流对人生、事业、情感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等等。教学活动的最佳境界,或者说最高境界,应该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知音境界。笔者在这方面曾做过一些尝试,围绕着诸如“屈原是否可以离开楚国而出走”“庄子的逍遥人生境界是否有现实性”等话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这些话题的讨论是否有最终结论,或者最终结论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讨论,师生之间进行了一次人生观及世界观的交流、沟通与思考。这对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距离都大有裨益。

二、对古代文学课外阅读的调研与思考

文学的学习,除了课程教学之外,阅读和拓展是反映教学的延展性和深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总量占整个文学阅读的比例”这一问题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在同学们的阅读活动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在345位同学中,回答这个问题的有284人。根据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没有填写具体答案的同学中,有很大比例是极少进行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活动的。结合具体数据来看,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占课外阅读总量的比例小于10%的在345位参与调查者中有70人,而高于50%的也是少数,只有17人。绝大部分同学都在10%-50%之间。其中,占10%的有50人,占20%的有67人,占30%有72人,占40%的有26人,占50%的有24人,这些是比较集中的。从这一结果来看,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是比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但在这看似可喜的结果背后,当我们进一步调查古代文学阅读的内容时,也发现半数以上同学所进行的古代文学阅读基本限于课堂涉及的作品,有20%的同学能够在课堂讲授之外阅读作品选中其它的大部分作品,而真正能够在教材之外认真开展古代文学阅读的学生,仅有73人。可见对古代文学作品延展阅读的引导还需要加强。在当前古代文学的拓展课程方面,关于诗词和古代文化的主题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也是文学院当前比较重视发展的环节。同学们“对古典诗词朗诵和背诵活动的态度”大部分是积极的,愿意积极参与的有245位,但其中有大量的同学选择了“愿意参与,但担心做不好”,可见还需要进一步鼓励。对于古典诗词写作或古典戏曲改编等实践性的学习内容,同学们也很有兴趣,普遍觉得能提高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不过在成立古代文学兴趣社、创办古代文学内部刊物的问题上,持赞同态度、愿意参与的只有大约40%的同学,群众基础还不是很坚实。

三、选择古代文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调研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指定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愿意选择古代文学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同学有139人,占有效问卷数的41%;不愿意的有111人,占32%;还有持无所谓态度的93位。看得出来,古代文学对学生还是有不小的吸引力。而在不愿意选择的理由中,古代文学太难是比较主流的意见。考研是本科同学走向研究的重要途径,在341份有效回答中,有187位同学保留了考研的选项,其中愿意选择古代文学方向的有51人,而选择其它方向的有136人。在考研方向的选择中,仍然以传统的唐代文学为大宗,其次是明清、先秦和宋代文学。显然,在传统的唐宋热点之外,随着明清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地方文化发展的推动,同学们对近古文化和文学的了解更加深入,兴趣不断增强。总体看来,本次调查是一次比较深入的教学信息的互动,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则可以通过调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态和需求。同学们认真的态度从调查表上的留言可以体现出来。“这样的调查很好,期待能带来真正的变化。”“希望调查的结果能有实际的体现。”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思路并加以操作,将调查研究的成果落到实处。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确定的基本改革思路和目标是:

(1)运用尽可能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

(2)更新教学观念,切实落实多媒体教学和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中“满堂灌”的传统,努力使古代文学教学注入更多生动活泼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因素。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案,去除陈旧的观点,代之以最新的研究成果。

课外阅读教案范文7

摘要:

从巧借学生姓名,唤起课堂共鸣;“卖弄”自身形象,调动学生视听;妙用课文内容,化解课堂尴尬;借助语言“穿越”,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研究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注意力;细微环节;小花招;寓教于乐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期待学生能以最为积极的状态专心致志地学习,积极投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但心理学家指出,由于受到年龄、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一堂课45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不可能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状态。加之语文课作为培育人文素养的基础性语言科目,它的教学功能必然更多地倾向于隐性层面,它的教学效果相对而言是来得比较慢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否认,语文课堂上就更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老师在严谨认真、条分缕析地讲课过程中偶尔出现一个小错误,比如发错一个字音,写错一个人名,往往会让学生一下子来了劲儿,兴奋上好半天。这些细节不禁引发了教师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更多的时候,他们的心思是介乎于课内与课外之间的一种半游离状态,一旦给他们一些“兴奋点”,便会专注于课堂。关于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专家再三强调教师在课堂设计环节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增强师生互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课堂45分钟是瞬息万变的,教师除了要有这样宏观的原则方向,还需要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随机应变。在充分把握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之上,抓住一些细小环节动点脑筋。其实,有时候教师只需稍微耍点“小花招”,便可围绕学生营造出轻松自然的“气场”,拉近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不露痕迹地把学生引向课堂学习过程,使学生放松、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担负的责任重大。学生不会喜欢刻板、单调,很少把快乐、惊喜带进课堂的老师。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广博的知识、开朗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同时还要善于揣摩学生心理,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健康、积极的因素。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有无穷的艺术呈现形式,这就给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耍花招”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一、巧借学生姓名,唤起课堂共鸣

中国人的姓名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个人的名字中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古流传下来的美好寓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可以将文本信息和某些学生的姓名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在讲《渔父》这篇古文时,其中有一句“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需要翻译。在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时,便有意识地喊了两位学生:薛皓月、陆文皓。全班学生马上心领神会,课堂气氛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中活跃起来。大家的注意力自觉地集中到老师要讲的内容上来,这个“小花招”对于接下来要强调“皓皓”这个文言实词的含义起到了很好的预热作用。再比如默写李煜的词,许多学生容易把作者的名字“煜”写错。在点评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来一句:“这个字其他人都可以写错,但马恬煜同学要是写错的话,就绝对不应该啦!”开怀大笑之中拉近了学生与这个字的距离,无疑加深了他们对这个字的印象。其实,像这样借用学生姓名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的行为,无须之前刻意准备,有时就是信手拈来、妙手偶得、亲切自然,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二、“卖弄”自身形象,调动学生视听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特点以外,还可以用自身形象来做些文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可以是“平等中的首席”,真正能驾驭课堂的教师应具备亲和力,要具备亲和力,就要敢于在课堂上“卖弄”一下自身的形象。记得在做一道成语辨析选择题时,学生遇到了“鸠形鹄面”这个比较陌生的词。教师按照常规向学生具体解释了它的含义“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此时,发现有些学生记得并不认真。于是,教师指着自己略带夸张地说道:“很多同学刚才都记录得很认真,但也有几位同学没有动笔,一直在看着我。其实,你们想从观察老师的形象上体会鸠形鹄面的含义太困难啦。本人体重160斤,从我身上,你只能了解什么叫心宽体胖!”一席话语,逗得学生哈哈大笑,那几个不认真的学生边笑边借过周围同学的本子,开心地动起笔来。可以肯定,今后万一学生再遇到这个词,一定会想起老师这个“反面形象”,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个成语一定不成问题。充分挖掘教师自身形象,只要不低俗、不刻意,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妙用课文内容,化解课堂尴尬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文体众多,类型各异,不能保证所有文章都适合学生的阅读审美口味。所以,在课堂上难免会遇到有些学生打瞌睡、开小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中断授课内容,整顿课堂纪律本也无可厚非。但也许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语文课就变成了政治思想课,原本课堂连贯有序的节奏就会被打乱。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有时候教师可以动动脑筋,借助正在讲的课文内容,巧妙地进行批评教育。这既可以化解课堂的尴尬与不和谐因素,又不至于把课堂的连贯性破坏,有时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可谓一举多得。比如,在讲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散文时,正好赶上下午学生上完体育课后的第二课,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者大有人在。怎么办?情急之下,想起了课文中的一句话,于是便来了一番借题发挥“:同学们都在用心体会朱自清先生优美的散文语言,我发现有几位同学已经用实际行动在揣摩‘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意境了……”这招“借力打力”唤醒了“小睡”者。据说自此之后,但凡有人课上睡觉被老师提醒,同学都会冒出朱自清先生的这一名句来,这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颇感欣慰。

四、借助语言“穿越”,活跃课堂气氛

时下,荧屏上出现了很多“穿越”式的影视作品,将穿着时髦、思想前卫的现代人置于古代,时空的错位生发出许多离经叛道之举,啼笑皆非之言。虽然这类文艺作品为很多人所诟病,但不可否认它们的收视率一路飙升。由此想到,其实语文课本上古今中外的篇目内容决定了语文课堂是有深度和广度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如果教师能立足好目标,掌握好火候,适时地运用一些“穿越”式的语言,肯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这篇文章,学生纷纷评价完主人公———鞋匠格斯拉的形象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这样一番总结:“我觉得,化用我们学校的校训来概括格斯拉的品质再合适不过。如果说我们每位同学在高中学习生涯中追求的是‘人品与学问的同步卓越’,那么,格斯拉就是用他的一生在追求‘人品与技艺的同步卓越’。这就是他最高贵的品质。”这一招,无疑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再比如,描述《与朱元思书》中“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的情景时,可以适时地加上一句时髦的歌词“:这些蝉不停地互相鸣叫,一定是在说‘:亲爱的,你慢慢飞,飞到丛林去看小溪水……’”活泼的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不再感到学习古文是那么枯燥了。

五、结束语

总之,语文这门学科包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透射出鲜明的思想感情色彩,表情达意之中尽显学科特有的魅力。作为培育人文素养的基础性语言科目,课堂上有时很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抓住一些细小环节,践行“寓教于乐”的方针。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行为举措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语文课堂上一系列“小花招”是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一个个亮点,对它们的使用宜精不宜多,并且要注意时机和效果,刻意而为等于无所作为。只要语文教师抱着改革、发展与提高的决心,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则语文课堂一定能别开生面,异彩纷呈,语文教学必然会活力四射,激情洋溢,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作者:姜晖 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参考文献:

[1]高珊.新课标下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21).

[2]张传宗.语文教学应从学科理论出发进行科学创新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3(08).

[3]李建军.中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归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2).

第二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摘要:

小学语文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小学生语文方面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两方面出发,提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问题;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笔者认为,真正高效的课堂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相处融洽,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快乐,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还不够明确,只是单纯地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忽略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关注语文考试成绩的好坏,不理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正确与否以及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守旧,教师上课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不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教师讲起来很吃力,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很差。

3.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每位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的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能够快速掌握,但是还有部分学生不能掌握甚至完全不理解。再加上小学生比较贪玩,不会主动复习课堂上讲过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之间就形成差距,差生会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进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学习缺乏积极性

学生学习时缺乏积极性,再加上教师只布置一些死板的课后作业,增加了学生的惰性。教师在课堂上只教授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课后布置的作业难度系数都一样,既提不高差生的成绩,也减慢了优秀生的进步速度。久而久之,所有学生都习惯了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方式。

5.课堂气氛不够和谐

语文课堂上的气氛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要想调节课堂气氛,就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主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会使学生没有在课堂上提问的想法,使学生不敢进行学习上的创新,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分析学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高效的保证是师生关系平等,课堂气氛融洽。要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在课前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真实想法,并了解学生之间知识水平的差距。

2.研读课标,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更要将语文知识完整地传达给学生,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目标。学习语文能让学生领悟到学习的方法和奥妙,经历基本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与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认真备课,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清晰明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听得懂,学得快,学习效果才会好。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预习课文,把课文的内容归纳成一条清晰的提纲。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4.深化改革,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许多新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快乐地学习知识;利用多媒体的声情并茂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的含义。这些方法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因材施教,让学生都能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好有坏,不能所有的学生都“一把抓”。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全面兼顾,既要将优秀学生的再提高考虑进去,又要将差生的接受能力考虑进去。

三、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学生各有各的特点,不能采取“一把抓”的方式。要调整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结合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融入学习中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贾杰 单位:磐石市烟筒山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莫丽.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第三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

作为一名中国人,语文自然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精通的一门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高低。虽然在近些年以来,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但是如何能真正地提高学生课堂阅读的效率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课堂阅读的效率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以本文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课堂阅读;提高;效率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的特点

(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不强

在现在的语文阅读学环境下,许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较以前,有很大的退步,主要是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学习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一种对抗考试的无奈之举,而没有清楚的意识到学习本身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从老师的角度来讲,教学也变成了一种目的,越来越单纯的为了学生的高分而教学,没有从学生本身的特点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而这两方面的作用结果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变成被动,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学生的阅读面不够广阔

由于各种各样的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阅读面始终打不开,换句话来讲,就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小。有人认为,课外阅读会使学生分心,对学生的正常发展影响是不好的,其实这是种错误的认识。有研究表明,有课外阅读和没有课外阅读的学生相比,在小学时期的影响差距是不明显的,但是到了初中、高中直到大学以后,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些从小有些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在为人处事,学习研究方面的能力有着明显的突出,这是因为课外阅读会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加活跃,逻辑思考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见到的东西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学到的更多,学到的知识也会融会贯通,作用起来更加灵活。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效率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语文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去做课堂的主人。语文课堂相较数学等其他课堂来说,气氛还是比较好进行调动的,可以通过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名人小故事,做一些游戏等,把阅读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不同文章阅读方法要有不同

在学生的课堂阅读中,要注意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对待不同文章。这是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在学习及教学上的一个误区,盲目的以为阅读就是读,只要读会了就行了,其实不然,阅读的读分为很多种,比如有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和泛读等,都应该在对待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时合理选择阅读方式。另外,不要拘泥于哪种文体就必须要用哪种阅读方法,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来指导他们不同的阅读方法,学习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只要能够学到所要学习的知识,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一定要多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三)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懂得的知识更多,而知识之间是可以融会贯通的,这样,对学生本身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其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相比较课堂上的一些阅读来说,大部分学生肯定更喜欢课外阅读那些有意思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阻止,相反,应该就行鼓励,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所以说,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家长老师应该走出“课外阅读有害无益”的误区,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的训练。

小结

阅读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学习的方法,最终目标只是为了有益于人们的发展。而课堂阅读是学生与老师,与书本之间的一种对话。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效率进行了一些分析,认为初中语文课堂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的主动性太差,对阅读提不起兴趣,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低,只是一味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提高学生课堂阅读效率,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可以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学会对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采用合适阅读方法,事半功倍,最后就是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堂阅读效率不高的问题。但由于本人阅历的局限性,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以此文来引起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田婕 单位: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李雅蓉.《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小议》[J].学术期刊:商情,2010年35期.

[2]付永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J].学术期刊:吉林画报(教育百家),2014年6期.

[3]王喜霞.《浅谈初中数学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学术期刊: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年9期.

第四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摘要:

结合教学经验,从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性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顺利达成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高效;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型学习方式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无论如何,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都必须以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而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呢?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育即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创设适合个性发展的和谐教育环境和氛围。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下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质。需要加强教学目标设立的合理性:一方面,明确学生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写作课程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进行全面分析后,设定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此方式促进相关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注意尊重学生,使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获得教师的有效帮助,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语文教师需加强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关注,进而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能力及兴趣爱好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写作课程,使每个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技巧与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注重课前准备

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在课前做扎实的准备工作。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一是设计好自己的教学方案。只要深入考虑变化了的学生因素,再加上有关该课的日常知识,积累方法,就很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高质量的新教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认识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使用教案,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所提的问题有价值,有启发性,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源。网上关于中小学教材每章每节每课都有教案和资料,以供教师方便快捷地体会借鉴,结合实际生成新的教案。另外,制作好教学中必需的课件及课堂练习。当堂巩固,当堂消化,当堂吸收,当堂反馈。三是搞好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同时,多浏览本专业新报刊,借鉴最新成果,寻求最佳方法。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特别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挖掘教材内容,使其多样化、多层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找到文章的突破口,抓住重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还要设计并重视课堂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及所学知识展开讨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在采取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评析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利用分组讨论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将不理解的语句标注出来,并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乌鸦喝不到水”“为什么乌鸦将石子叼进瓶子,水会慢慢上升”等。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取长补短中全面发展。

四、科学、合理的有效性评价

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学习信心。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认可,尤其是小学生。教师对他们的看法在他们心里的重要性甚至胜过家长,有效的评价方式是促使小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手段,教师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首先,评价要民主,民主科学的评价方式可增加师生间的信任度,促使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下放开自我,积极表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水平。其次,评价标准要注重分层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不能是唯一的,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评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互评或自评。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评价标准也应不同,要对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给予认可和鼓励。在评价中不断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才能增加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尝试着将更多新的理念引用到语文教学中,扬长避短,除旧更新,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作者:张洁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八冶一小

参考文献:

[1]王树红.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185.

[2]梁华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简谈[J].读写算(教师版),2013(34):255.

[3]谢金茂.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17):79-80.

第五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思路探析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学生要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学习的时间却是有减无增。如何在减少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做到提高学习的质量是教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初中的语文教学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创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迫在眉睫。

关键词: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创设思路

语文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我们需要创设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高效的课堂并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教了多少知识,也不是要加强上课的节奏,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高效课堂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锻炼学生的能力。以下就如何创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作以简要的探讨。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育观念、方法落后。

很多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落后。在教学中他们严格按照课本上的知识教学,完全不结合现实生活。他们太过强调所谓的课堂秩序,使课堂变得沉闷、无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堂课下来,教的时间占了大部分,而完全忽略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忽略了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紧密结合。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不浪费课堂时间,多教点,教学效率自然会很高。其实不然。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知识不求甚解,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率。还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注重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曲解了学习的真正目的。这样会让语文教学变得死板,让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对于初中学生,要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思维,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发展。

2.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较强的抵触心理。

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语文学习更需要学生主动思考。但是,很多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初中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他们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他们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群体,有叛逆心理。一旦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批评,就会对教师或家长的要求产生抵触心理。久而久之,便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再地让学生好好学习,强调不好好学习就会受到惩罚,这样不仅不能强化课堂效率,反而会加深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创设。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方法

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创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脱离教师的教学,而是指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的引导作用就是指在教学中正确、快速地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例如:在进行小说的教学时,对小说场景作用进行分析,教师不要只是简单地提出“该场景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而应先让学生仔细阅读,引导学生将思想融入小说中,从一个小说人物的角度去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有效地解决课堂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真正的高效。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向往,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顾。很多人认为初中是最重要的学习时期,需要严格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教学确实能培养出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并不能做到真正的课堂高效。真正的课堂高效,不仅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培养了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很大一部分是靠学生自动自觉地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大的积极性。千篇一律、死板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活起来。在课堂中可以联系教学来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在学习话剧类的课文时,可以开展一些话剧表演比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既有助于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可以先让同学熟读课文,然后在课堂上开展诗朗诵比赛,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注入诗歌中,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诗歌能力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真正做到课堂高效。

三、结语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虽然不断变化,但是教育的目的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培育人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对初中学生的学习十分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如何创设更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作者:郭兴 单位:中宁县大战场中学

参考文献:

[1]吴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成贤,王会平.浅谈初中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创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2(6).

[3]周磊.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5).

[4]丁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J].中学时代,2014(10).

[5]毛慧梅.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5(2).

第六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建设分析

【课题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年度课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5]GHB07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始终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建设严重滞后,以至于在高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以期为高效课堂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管理保障。

【关键词】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现状;思考

一、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我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和“少教多学”等新兴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在备课环节上,导学案已经普遍替代教案,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新型模式;在上课环节上,“注入式”和“满堂灌”式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逐步退出了课堂教学,代之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和“成果展示”;在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上,大多数教师开始注重作业设计,不再照抄照搬课本习题,突出拓展性和延伸性作业的巩固提高功能。其中特别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在课前教学设计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强调“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写“教案”转向设计“导学案”;备课的重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向指导学生如何学。但是我们调研发现,高效课堂建设在备课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备课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在备课环节上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部分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消极抵触改革,依然沿袭传统的备课方式,仅仅把自己多年沿用的教案,改头换面,美其名曰导学案;二是部分青年教师,虽然改革热情很高,但缺乏深入钻研精神,体现在备课上,许多教师不是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要点、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在课堂教学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强调“多学少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注入式”和“满堂灌”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教师上课的重点从传统的“精讲多练”转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点拨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我们调研发现,高效课堂建设在上课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上课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在上课环节上出现如下问题:一是传统的“以教师中心”做派阴魂不散。许多教师为了圆满完成自己预定的教学内容,把教学掌控在自己的预设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到自己设计好的套路中来,导致整个课堂教学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教师把它演出来就行了;二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体现“多学少教”的高效课堂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又缺乏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导致为课堂提问而提问,为课堂讨论而讨论,为学生探究而探究,只追求“表面热闹”,不注重课堂实效,进而使“多学少教”的理念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3.在课后教学反思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特别强调“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学会教学反思,形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并将其视为快速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我们调研发现,在高效课堂建设在课后反思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教学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课后反思意识不强,多数教师把课后反思看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

二、进一步加快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对策的思考

上述的种种问题表明,在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全面系统地总结近年来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经验,将高效课堂建设业已成熟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教学管理常规条例,为高效课堂建设可持续发展构建长效机制,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课题。

1.切实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要充分认识重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摆在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顶层设计,从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学业成绩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切入,全面系统地设计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力求做到计划详实,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切实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2.进一步强化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专题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此,学校应当组织骨干力量,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考试评价等日常教学常规改革的有效策略,切实增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课外阅读教案范文8

关键词:医学英语;超星泛雅平台;线上教学;两性一度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医学英语是一门以中医药专业知识和大学英语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的英文翻译和口语表达能力、深化学生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理解,是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中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课程。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线上教学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可随时随地开展,这无疑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如何保证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这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挑战[1]。2020 年 2 月 至 6 月,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面 向2017 级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和针灸推拿学专业的 355 名本科生开展了以“ 课程思政” 和“ 两性一度”为引领,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导向,以超星泛雅平台为主要依托的医学英语线上教学。本文基于此教学实践,从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评价体系 3 个方面探讨医学英语课程的线上教学。

1教学平台建设

1.1课程门户建设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建立相应的医学英语课程门户,有利于不同专业线上教学的开展。 一门课程建立不同的课程门户,可以在不同的门户上传不同的教学资源,资源的专业指向性更加明确。

1.2教学资源建设

依托超星泛雅平台的线上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学相关的各种视频、音频、课件、课外阅读、题库等。笔者建立的医学英语线上课程,上传视频资源 396个,非视频资源 561 个,题库涵题量 1 087 道。 根据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授课教师原创制作、倾力打造了课程安排、教学课件、授课视频、重点短语和重点句型诵读、课后练习以及章节测试等 9 类教学资源。在课外阅读方面,上传了英语类、中医专业类以及课程思政类医学英语课外学习资源。

1.3平台访问量

线上教学的关键一环是“ 互动”。 笔者建立的医学英语线上课程,课堂活动和作业总计 367次,师生合计发帖量 11 863 次,学生章节学习次数近 13 万次,平台累计访问量超 65 万次。

2线上教学实施

2.1学生自主闯关与课堂活动相结合

根据学生对线上教学的适应情况,笔者逐步建立了依托超星泛雅平台的“学生自主闯关与课堂活动相结合”的线上教学模式。

(1)学生线上学习流程。 学生线上学习任务包括课前预习、课程闯关、课堂活动及课后巩固与拓展。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与课文电子版、课件、单词预习视频、课文预习视频等线上资源完成课前预习。 在课程闯关阶段,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在课堂活动开始前,完成课程的相关视频、课堂测验、重点句型和重点短语的诵读任务,通过课程闯关。 在课堂时间(15 min 左右),按时参与主题讨论、测验、投票等课堂活动。 最后,通过完成每日重点句型的口语打卡、课后练习等进行课后复习,并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同时,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可通过超星泛雅平台私信老师,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基于超星平台的线上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学生线上学习流程具体见图 1。

 (2)教师线上教学流程。 教师线上教学任务主要包括课前准备、线上教学、课后答疑以及总结反思。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针对线上课程内容,融入课程思政,优化教案、完善课件、录制教学视频,完成线下准备。 在此基础上,依托超星泛雅平台,“ 线上”建立章节结构、上传教学资源、创建课堂活动、课程安排。 当线上教学开启,学生开始闯关时,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并对随堂测验和视频内容进行实时答疑。 线上教学时,开展签到、主题讨论、测验、投票等课堂活动。 课后,进行实时答疑,关注学生口语打卡任务中的诵读情况,纠正学生口语语音语调。 最后,通过开展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学生自评、教师他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及总结反思。 教师线上教学流程具体见图 2。

2.2以“课程思政”和“两性一度”为引领的线上教学实施

2.2.1从多环节开展线上课程思政,促进情感层面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强对中医药的文化自信,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与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当前中医药界需要高度重视的时代课题[3]。 基于医学英语授课内容,笔者以“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为主线,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通过主题签到、视频讲解、主题讨论与小组讨论、课外阅读等多环节从中医药的历史与发展、中医药的国际化、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坚定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使线上课程德育水平得到提升。

2.2.2以“两性一度” 为引领,促进知识和能力层面教学目标的实现。

(1)高阶性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笔者引入思维导图法,借图促思、以图导记,将思维导图教学法贯彻始终。 从授课视频中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绘制课程相关内容的思维导图,到学生绘制课程内容的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和复习、绘制课程关联内容的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拓展,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培养上,笔者通过线上课程了团队协作主题汇报作业,学生以制作视频的形式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 教师汇报主题、汇报形式、汇报时长、作业分组、上交方式、评分体系和评价方式等团队任务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其中,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评价、组间评价和组内评价。 教师及组间评价的评分标准包括内容设计、PPT 制作、讲演技巧、英语表达及综合印象 5 个方面。

(2)创新性方面,课程的内容应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应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应具有探索性和个性化[4]。 笔者开设的医学英语线上课程,引入最新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英译内容,使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通过采用“学生自主闯关与课堂活动相结合” 的线上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启发性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实施口语提升计划、开展主题讨论等,使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索性和个性化,切实提高了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

(3)挑战度方面,宜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增加课程形成性评价占比;提升课堂活动和作业的挑战度,挖掘学生潜能。 笔者开设的医学英语线上课程,学生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 ①期末考试由学生在学期末,通过手机完成线上考试,满分 50 分,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②平时成绩包含授课视频(10 分)、课堂活动(10 分)、作业(10 分)、 签到 (5 分)、 课外阅读 (5 分)、 讨论 (5分)、章节测验(5 分)7 个考核项目,满分 50 分,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其中课堂活动包括主题讨论、小组讨论、选人、抢答、投票等,作业包括团队主题汇报视频制作及思维导图绘制,所有项目均在线上完成。

3线上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性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是督促及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水平、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5]。 笔者建立了集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学生自评、教师他评于一体,以教师教学情况评价和学生学习教学效果为“ 两端”的医学英语线上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3.1教师教学情况评价

授课教师可通过超星泛雅平台,以问卷的形式定期开展学生评教。 同时,校内专家和教研室教师也可通过线上平台浏览、观看课程,进行专家评价。笔者建立的线上课程获得了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3.2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授课教师可按教学内容划分章节,分阶段开展线上教学效果的学生自评,并通过口语打卡、课堂测验、章节测验、主题讨论、小组讨论、作业等途径开展教师他评。 笔者建立的线上课程进行了 9 个时间节点的学生自评,课程开设中期时学生自评结果显示:88% 的同学能英译中医语段,80% 的同学加深了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74.51% 的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坚定了中医药文化自信,73% 的同学中医英译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69% 的同学逻辑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