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作业设计范例6篇

课外作业设计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1

一、课外作业布置的原则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使作业起到巩固学习、加强记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注意其趣味性。教师要在作业形式的新颖性、趣味性上下工夫,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完成做作业。

2.交际性。英语是一门语言,其最终目的是运用和交际。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句子、短语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唱英文歌曲给家长听,或和父母开展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中,成功的喜悦更容易增强学生学习的劲头。

3.合作性原则。新课程要求把英语的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成功、发展合作精神。因而,布置作业要充分注意到学生集体的作用。

二、课外作业布置的类型

(一)自主学习型课外作业

1.说一说。小学英语教材在内容设置上紧密地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自然就有兴趣学习。

2.画一画。孩子年龄小,都喜欢涂涂画画。在学完Is this your skirt ?这一单元以后,可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衣服,或者搭配一套,如white sweater with green skirt等,并配上句子和单词。这样图文并茂,既直观形象,又能使学生在绘画和语言学习的交汇中巩固所学知识。

3.唱一唱。教材中有许多歌曲和歌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乐意唱。而且这些歌曲来自课文,能够加快学生对单词和句子的掌握。学会之后还可以填上新词再唱一唱。这样在愉快的歌声中,语言知识不再陌生,学生很容易巩固所学知识。

(二)探究学习型课外作业

随着小学生学习的深入,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信息,这样他们就需要更为宽广的时空去学习和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教材。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获得知识和技能。

1.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学生常把英语字母和拼音字母联系在一起,这让他们忽略了字母的英语意义。因此在教完26个字母之后,除了布置必要的书写作业,还可以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特殊字母组合,像USA、CCTV、VCD等,并把它们摘录下来了解含义。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字母的认识,更把字母学活了,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与自己生活的紧密性,亲近英语感受英语,还能了解相应的英语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2.改编或创作式作业。让学生在已有的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二度创作与改变。例如在学习了相关的问候、问路等句型后,让学生自创情景剧,用上这些句子。学生可以创建去超市购物、公园玩耍、学校学习等场景,然后用自己所学的简单的英语句子进行相关的对话。这种形式形象、具体,深受小学生喜爱,使他们在玩耍中不自觉地就熟记了知识。并且,他们可以在创作中体会到自己学习英语的快乐与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设计小课题进行研究。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设计一些小课题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例如中外主要节日差异的研究。西方主要节日有:复活节(Easter)、万圣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圣诞节(Christmas)。中国主要节日有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s Day)、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通过研究,同学们知道了各个节日的基本情况和习俗,有些知识连我也是第一次听闻。

(三)合作学习型课外作业

1.家人合作作业。让孩子当父母的小老师,当学完一些句型和词汇后,让学生回家教给自己的父母,并且让父母及时反馈给教师。即使父母边学边忘,甚至不懂英语都不要紧,要虚心向孩子请教,让孩子给自己纠正,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活动作业。制作英语手抄报,进行英语的对话表演特别需要与同学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共同学习的乐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一次教五年级学生一个童话故事,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第二天表演的时候,他们自行准备了头饰和道具,配上了音乐,表演得栩栩如生。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就非常好。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2

一、实践性课外作业设计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重要来源,数学中的内容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设计实践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参加到实践活动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乐趣。如在学习“比例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校园大小,并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来绘制学校平面图。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实践能力,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除了让学生进行实践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探究性问题,比如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

二、实验型课外作业设计

数学是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是比较抽象而且枯燥的学科。然而小学阶段学生更容易接受直观、感性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采取正确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转化成直观的事物,便于学生接受。由于在课堂上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能进行实验教学,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这种方法,让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运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通过课外实验,学生能主动投入到数学探究中,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三、开放性课外作业设计

传统的课外作业只是为了让学生重复练习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不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课外作业设计对学生成长十分不利,而开放性课外作业可以弥补传统课外作业的缺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是在设计开放性课外作业时,教师必须要保证作业起点低、内容新,问题要尽量具有发散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分数大小比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学生提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用文字和符号表示;二是通过画图表示;三是将两个数与1相比。通过这些方法不难看出,开放性作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十分有效。

四、创新性课外作业设计

在课外作业设计过程中,除了要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获取知识的特点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课堂学习内容自行设计作业题目,让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课堂内容的重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作业。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利用圆形、长方形、线条等创造出各种几何图案;在学习混合运算时,教师让学生自行用数字和符号编出数学题,并与其他学生合作完成。这样,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基础性课外作业设计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外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改革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英语教学中,作业是反馈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对作业的设计和优化,可以促进教学相长。有效的作业能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作业是巩固、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发展学生自我指导和自我负责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外作业的设计方面,如何做到改变重语言知识点,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传统观念,对课外英语作业进行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课外作业设计的原则

1.均衡性原则

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是对某一阶段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同样,现代的教学理念早已打破了学科的分化和对立,学科间的整合正日益形成。现行的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就涉及了多种学科话题和实践活动,如,地理学科的星球知识、物理学科的重力知识、语文学科的诗歌知识及生活知识等。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把来自于其他学科、实践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让作业更能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融入学科。

2.因材施教原则

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的特殊性。如果要求所有的学生同时、同量、同质地完成相同的作业,必然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

二、巩固作业的设计

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巩固已学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巩固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巩固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有趣味性、梯度性、实践性的,从而调动学生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成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于是我在复习巩固新单词时,设计趣味性作业,使原先枯燥无味的单词变得有趣,从而寓教于乐。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大大地发挥了他们主观学习的能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实践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设计实践性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课外作业设计的诸多问题

英语课外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多样性、层次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原则,课外作业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服务于教材,高质量的课外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心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1.难度自选,弹性作业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特点,但其认知基础、个性特征和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设计课外作业时,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水平的高低,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的课外作业,有效地克服了一刀切的弊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层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这样的课外作业才能让优等生吃得好,中差生吃得饱,才具有人本化和弹性化。

2.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英语课堂是学生的“文化大餐”,课外作业是学生的“休闲点心”,两者主次关系不言而喻,这种课外作业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但形式新颖有趣,而且通过课外作业完成,能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外作业,严格把握课外作业的质和量,处理好课堂知识巩固的课后作业和课外作业的关系,还要注意协调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之间的关系。

3.跟踪指导,重在落实

英语基础好且自制力强的学生或许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课外作业,但对多数学生来说,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全过程指导,否则很难完成所有课外作业,为避免课外作业流于形式,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1)学法的指导。善教者必须与善学者相结合,才能取得“师逸而功倍”的良好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2)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把课外作业的教学目标落在实处。

总之,新颖多变、生动活泼的作业为英语教学撑起了一片新天空,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在课外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成长,注重价值引导,体现作业的趣味性、梯度性、实践性,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作业中体验成功,感悟方法,提高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布置和批改作业的方式,设计有趣、活泼的作业,不但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感悟。

参考文献:

[1]高学栋.重新思考,设计和评价中学英语家庭作业.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05).

[2]张芸.小作业 大学问.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7).

[3]邱娟.英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思考.新课程,2011(06).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4

长期以来,传统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缺少师生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互动,皇现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甚至成为学生和家长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外作业富有全新而丰富的内涵。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外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因此,在当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评价进行全息透视和深刻反思,使其设计、评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从而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提高素养。

本文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等为理论依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探索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形式、发展趋势和多元化评价方式诸问题,以期促进师生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减轻课业负担,增强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引言部分,着重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第一章从语文教育与作业现状、传统语文作业存在的弊端两个方面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二章界定有关概念、概述相关问题;第三章重点讨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通过大量案例,具体论析作业设计的目标设定、结构优化、特点突显、趋向把握诸问题;第四章提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问题,从评价理念、原则、类型、方式等层面进行理论阐发和案例分析;结语部分,就研究成效、讨论结论、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进行总结与思考。要之,本文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所强调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快乐参与,主动实践,自主创新,人文提升。

关键词: 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评价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走到今天,课堂教学有了较大改观,“填鸭式”教学方式逐渐淡出。新型且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异彩丰呈。但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作业问题正成为新课改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课外作业的改革如果仅站在传统教学理论视野,将很难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新课程下的课外作业己不应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应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将构成学生课外、校外(社会、家庭)生活的重要时空,将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这样的作业不应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应该成为学生减负的需要、发挥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和学习需要。学生对待课外作业的态度也同样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在这种态度的指引下,学生在课外作业过程中尽情体验苦恼和辛劳、幸福和快乐。

1. 学生减负的需要

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作业练习,能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同时,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兴趣等,也可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过程中得到培养。然而,新课标颁布己逾七年,一些教师的观念迄今仍未得到更新,课前作业缺,课后作业补,大量的题海战术,给学生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再次强调减负是势之必然,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应在减负之列。

2.发挥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需要

黄孟柯先生曾指出了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的本质,即语文是从民族文化精神中衍生出来的学科,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文化精神。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情操,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完善的智能结构,健全的思维品质等。语文教育应构筑学生的精神大厦。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也强调“涵养言语能力、发展智慧结构、建设美丽人生”2。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突出学生个性,张扬民主风气,注重个体体验,实际也是在大力提倡学生的人文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审美精神。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的空间,有利于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发挥。①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方面

自提倡“减负’夕、新课改以来,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多。有些学校曾经或者正在做一些有益的改进尝试。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作业“、”个性化作业“、”研究性作业“等。目前,对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己日趋深入。如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中就相当重视作业的内容,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并加强了感悟、积累、实践,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学生的生活。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不少宝贵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本研究的实施。尽管如此但尚属局部、零散,尤其在评价方面较欠缺,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无法从根本上革除传统作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犹如昙花一现。学生对待新型作业的态度重又回到传统的作业态度观中。故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很有必要,也极为迫切。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国外情况

对于学生作业的设计,国外的教育家们早已摈弃了课本的约束和课文的限制,大多采用开放式的、综合性的作业。通过学生自己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同学相互合作来完成某一专题研究等。故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与评价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实践作业:有教师指导的各种活动(实验)、独立观察、完成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书面作业:客观性测试,分为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实践报告、评论、

调查报告、做科研项目等;三是口头、听力作业;四是表演作业。朱仲敏老师曾在对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目的的定位研究中认为,美国中小学教师以较为宽广的视野从多方面、多层次定位作业的目的。分别从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养的关系,作业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作业对学生、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社会的影响等角度考虑。使作业成为学生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联系的一种中介。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教育评价进入专业化时期。强调评价是”心理建构“过程,提倡评价价值多元、全面参与共同建构,力图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其方法论呈现从实证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发展的趋向。由此看来,教师应更多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设计和评价作业,不应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出发,作业内容和要求可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近年来,随着减轻学生负担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对课外作业的看法也成了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观点认为课外作业可以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技能,让学生有时间践和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另一些则认为课外作业侵占了学生的空闲时间,使他们不能参加集体活动。对课外作业价值的意见虽然很难统一,但对它的性质和目的还是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它是学校正式布置的功课,要求在课外完成。包括一系列活动,如复习旧课,预习新课,扩大研究和课外自修项目,以及进一步自习等。有鉴于此,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而设计新的形式和相应的评价方式,使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成为语文教学与课程发展之间的稳固”桥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联系的有力”链条“,最终达成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凸显价值—这也应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和责任。②

(三)理论依据

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进行设计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和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及新课程标准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崇尚天性、更崇尚培养的模式。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各种智能,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有效学习方法。在认识和发展自己最强能力的同时,不仅能控制自己的优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把握大多数智能的发展。学生不存在聪明不聪明的问题,只有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发扬自己的聪明优势的问题。学校里不存在差生,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沿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可造就人才。适当的教育和训练能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一个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激发潜在的智能,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他也提出了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能力观和德才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机会,有利于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后现代主义思想

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中,创新己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而”任何新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逻辑法则“‘。在遵循客观规律和逻辑法则时,后现代主义更注重过程,注重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观点,认为个体应该在创新活动中得以不断发展。这与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评价主旨是一致的。至此,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新视野: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水平和发展程度。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通过对学生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进一步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作业的价值,将它作为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与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更作为记录学生成长的珍贵履历。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川这为我们在实践中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③

此外,对评价有如下表述:“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飞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2。这同样为我们在实践中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外作业理念,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使学生以语文学科为主的听读说写能力得以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具体目标

A.探索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形式、趋势和要求。努力形成新理念。

B.突出情感性和可操作性,探索课外作业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课外作业的兴趣。

C.促进师生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学, 业成绩,使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D.在实践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把学生从层峦叠嶂的课外作业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为其提供创新的最佳条件。

E.使学生初步具备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探究能力。成为好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F.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见解和信息,成为好的交流者。

G.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养成热爱劳动、关怀他人、团结协作、尊重劳动成果等品质。

H.形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思想意识,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体验自我对自然、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形成负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I.促进教师教育观、作业观的更新。

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教育教学思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一)语文教育与作业现状

1.语文教育问题与作业体系现状

多年来,语文教育界为提高语文教育效率,在理论与实践领域作了很大努力,获得不少成绩。但存在问题确实也不少,如母语教育平均水平下降。具体体现为多种传播媒体的冲击,用于母语教育的时间减少,人们对母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等。此外,还有语文考试方式的负面影响以及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片面强调实用功能,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系统,简单移植科学法则等语文教育思想方法上的问题等。关乎语文教育问题,具体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囿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小学生语文作业严重呈现出“机械呆板,负担沉重”的操作模式,如频繁的重复抄写,机械的死记硬背,枯燥的题海训练,单一的知识仿效,屡见不鲜的偏题怪题等。教师布置的作业中大多是书面习题与课本阅读,而很少有诸如观察、制作、实践、读课外书、社会实践之类的实践性作业。这种种的作业形式,减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潜力的开发与培养。联系我们自身的语文教学也有类似的现象。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被动接受为特征的学习,缺乏自主作用的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业形式“ 机械呆板、负担沉重”的现状,从一个视角上反映了我国义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长此下去,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健康发展。山东潍坊、山西太原、苏州等一些学校的调查资料和其他统计资料也表明:小学生语文课外作业负担较重,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语文学习持积极态度的比例在逐渐减少。许多教师对布置作业充满无奈,对学生的拖欠作业甚至完成, 作业情况苦恼不堪;许多学生对当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意,完成的有点勉强。甚至,完成作业留于形式。提到语文作业,几乎没有学生不感到头疼的,也几乎没有老师不感到繁琐的。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被作业所占,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怕做,教师也改得筋疲力尽。我们还发现,目前我们的作业布置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独立完成的、机械巩固的、统一规定的、应付差事的作业明显多于自主选择、合作互动、创新实践的作业。

2.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现状

A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面过于狭窄,注重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

B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对讨厌的内容不认真做甚至不做。

C学生“等靠”观念较强,不愿花费时间,遇到难题马上请教同学或教师。

D学生渴求尝试形式新颖,有新鲜感、探索性、开放性,与实践密切联系一类的创新题目。

E学生对课外作业存在完“任务”或敷衍了事的现象。

F每个班或多或少的学生完成不了作业。

G遇到难题时,害怕、紧张;自尊心强,怕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

以上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学成为有教而无学,基于“教”的作业逐渐转向了教师的补充和强化。作业目的与内容越来越注重机械训练、模仿,冷落了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业过程与评价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互动。即使作业评价有简短的文字交流,也生硬单一,缺乏教育性。

此外,我们的语文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并且忽视了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学生的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应是作业的主要生长点。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运用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在应试教育下,这些无从实现,作业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

(二)传统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

由此看来,传统语文作业尚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问题提出的单向性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一个模式,又易导致学生与作业“供需脱节”现象的发生。

2.答案的绝对统一性

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

3.形式的单一性

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局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教师可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刻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4.内容的机械性

不分年级差别,许多作业就是抄写生字新词,查字典,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全部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丧失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 没有魅力”的负担。

5.完成的封闭性

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进行培养,合作、探究只限于偶尔、非组织形式的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与人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很少涉及,即使有,也缺乏载体。

6.评价的片面性

作业评语教条化,作业评价单调。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或分数,诸如“优”、“良”、“中”“差”或“95”、“80”、“75”、“60”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意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没有感觉了。严重地忽视了有关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就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合作意识、问题意识、想像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在逐渐衰退,对作业不重视、应付差事。对教师反感,对文本丧失兴趣。课外作业缺少了学生主动参与而失去了她应有的光泽,令人忧心忡忡。

固然,学生对语文课外作业消极态度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长期的课外作业设计情境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忽视了学生人文内涵的培养。我们能否设计一些既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内涵又能深化课堂学习、生动有趣、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外作业呢?能否改革“机械单一”的作业形式,设置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让他们爱做乐做、丰富多彩的,能引导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新型课外作业呢?能否让学生爱做,动脑筋,不怕麻烦,可以合作完成,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可以选择做或不做,老师批改起来也轻松愉悦呢?很多学校对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延伸作业”、“主体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等创新设计。在丰富作业形式和评价、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弊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对教材内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等都作了较为新颖的阐释和规定。但是,对于占据学生学习活动近三分之一时间量的作业活动却没有明确说明。那么,我们如何在作业领域落实新课标精神,构建符合

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体系呢?积极引入现代课程理念,构建情感互动性作业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和生活化,形成“以自主学习为主线、师生情感互动为主体”的课外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使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指导与评价模式产生新的飞跃应是我们的目标。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1.基本概念

课外作业:指课堂 以外的作业练习,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进行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日常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

课外作业的设计:主要是指对课堂以外进行的作业练习,包括日常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的设计。

课外作业的评价:指通过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反馈等多

个流程,对学生课外作业进行评价,是师生对话的重要平台,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主渠道。

2.课外作业的类型

新课程下的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其设计形式、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主宰着学生的课余生活时空,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课外作业设计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看,课外作业有不同的类型。

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简单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课外习作、制作和表演)等。

从时间上可分为:短期作业旧常家庭作业)和长期作业(假期作业)等。

从选择性上可分为:必做、选做等。

从完成形式上可分为:操作表演、读写积累、采集创编、查询探究等。

3.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原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业改革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趋势,由注重整体划一走向自由发展,从封闭状态逐步走向开放,从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呈现协调发展的综合态势。因此,作业设计也反映出如下原则:

A、 主体性(人本性)

学生是作业的主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幸福的生命历程的学习与体验。

B、 差异性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不同特点与层次,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分层设计与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他们在作业中都有所得,有所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逐步的提高和发展。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有快有慢,且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书写,有的喜欢动手做实验等。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就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可以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选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局。

C、 实践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应用,并得到巩固与发展,使之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素质与实际的能力。知识从实践中获得,能力从实践中提高。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又能把己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D、 趣味性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创设入耳、入脑、入心的作业,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真正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机械单调的重复、训练,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讲究作业内容、形式的趣味性,使学生一看作业,就能跃跃欲试。

E、 开放性

传统作业在训练学生时,往往忽视思维训练,作业流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应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业的内容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

三、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主要是指对课堂以外进行的语文作业练习,包括日常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的设计。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探究、自主性发展的活动过程,与课堂作业的设计是相对而言的。《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们在课外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使我们对语文课外作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定位,使课外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又帮我们打开了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

(一)《语文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美国着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划分为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一一观察智力八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在加德纳看来,人虽拥有这八种形式的智力,但其强弱及熟练程度却因人而异。语文作为一门有自身特色的独立学科,首先应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同时平等地培养学生的其余七种能力。因材施教应在立足语文学科本体地位的基础上,对语言能力不同的学生来取共同与区别相统一的教学方案,设计适合于每个学生的不同层次的作业,以尽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着重发展自己在这八种能力中所拥有的特长。这样在作业设置上就要求教师细分班级学生群体,根据学生群体语言运用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和梯度的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目标分解(语言、逻辑、思维、动作、合作、协调等),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吃的饱”,“吃的好’,,”吃的细“,”吃的精“。从而使语文课外作业功能的发挥更科学有效。教师应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将学生依听、读、说、写能力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学生的强弱势,在班级同时布置具有不同难度、不同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对个别选择了不宜于自身能力提高作业类型的学生,委婉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其尽量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作业形式。这样作业的目标更明确,效率更明显,学科性特点更突出。学生也更乐意投入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新的课程标准同时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具体到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使课外作业内容个性化和自主化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针对学生的差异,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减少机械性的单纯以积累知识为目的的作业分量。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单位时间的作业效率。

2.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填充到学生的课外作业中,就为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了作业新的生命。让学生独立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与自己生活环境相贴近的作业。也可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3.运用感官,提高课外感知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多方面地调动学生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重要环节的课外作业,教师却往往会忽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认识事物,也很少想起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课外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个性不仅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作业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也是一种凭借,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课外感官体验。鼓励学生凭借感官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和文化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课外作业。从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丰富的经历。

(二)设定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目标

按照现代终身教育的观点,教育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不断延 续的过程,人文教育也应当从小开始,不断深化。小学阶段的人文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在教育自标、内容等方面不同于其它阶段。为优化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设定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目标。

1.总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形成一定的人文观念,如善待自己,善解人意,关心社会,具有使命感等;弘扬人文精神,如精神关怀、思维方式、政治意识、价值取向等。

2.具体目标

a感受来自祖国和世界、历史和现代的多元文化熏陶。

b强化民族情感、民族思想和思维方式,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

c提升人文意识,使语文课外作业焕发生命活力。

d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在与同伴交往中,善于

e合作,理解真正的友谊。辨别是非、善恶。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培

f养公民意识,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文化建设作贡献。

(三)优化语文课外作业结构策略

1.情感互动

从教材的开发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入手,拓展到校外活动。使学生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除借助现成教材以外,还可开发校本教材,挖掘自身作业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改变传统校本、乡土读物的特点,列出一些”探究小课题“,为学生提供探究路径,激发探究的兴趣,寻找”人文性“与”探究性“的有机结合点。

2.关注差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外作业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其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保护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价研究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外作业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语文作业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有区别的制定课外作业目标,运用不同的作业方法,促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3.领悟反思

可借助课外阅读,调动感情。运用感官,用心体悟,吸收文本中的人与事、物与理等,获得生动形象、丰富具体的知识,激发真切情思,学习鲜活语言,充实学生内涵。唤起学生领悟人间真情、做人真谛、生活激情、文化精华、生命价值等。之后,反思主人翁的命运,呵护弱小和纯真,领略人格的魅力,体验生命的价值,关注个人以外的世界,接受心灵的洗礼,采撷真善美的小花等。人文是潜移默化、长远且隐性的东西。个体对文本材料的体验也不尽相同,教材中的人文色彩通过学生主体的感悟,会积蓄到自身的体验中去,不断丰富其人文内涵。人文体验的外化表现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体现,在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培养的人文内涵,将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拓展延伸,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 思考建议

(一)关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思考

通过此次研究,我逐步认识到创新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形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觉得这也改善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我们遵循新课程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应有之举。但是要积极而成功地落实”创新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形式“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真正让学生喜做、乐做、会做、善做语文作业,真正激发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调动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下几点还是值得我及同行在今后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中继续不断地给予思考和重视的,以期促进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达到日臻完善的境界。创新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形式,以创新的教学思维,想方设法,活化学生的作业方式。要充分运用个人、合作、集体等,让学生体验与实践各种不同的作业方式,让他们在不同的作业方式中学会独立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会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能力与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教学理念,拓展语文作业的空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内容的自由,有学习语文时间支配权的自由。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及其他各方面条件的不同,自主选择做什么样的作业,以怎样的方式完成作业,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作业,为他们创造更加宽松、愉悦、积极的作业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自主时间观和自觉学习语文、做好作业的习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要坚决改变过于繁琐的作业设计,使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凸显重点,语言适合少年儿童口味,题意简洁明了。切实减少题量,减少训练测试,杜绝用偏题怪题去”镇“学生,减轻学生负担努力避免机械性作业,减少机械抄写、记忆、机械理解。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按照少年儿童思维的特点,设计出新颖活泼,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具有训练价值的语文作业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外作业中愉悦的成长。要变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注重作业内容的开放,作业方式的开放,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作用,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教师、学生个人与学生群体的合作互动作用,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学得更丰富扎实,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训练与培养。还要重视优化对学生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标准科学化。尊重学生自主评价,体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充满人性化与人情味,不以简单的分数”论“英雄。在评价中,真正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并激励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气馁,努力学习,勇往直前。

(二)关于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建议

在今后长期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小学阶段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打好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其他方面如:阅读、写作、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将很困难。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呈现,交流,不断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切忌用反复抄写、练习等简单、枯燥的方式来强化。可及时通过比赛、展示等活动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及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2.提高学生基本语文素养

书写能力与质量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有忽视写字教学的倾向,以为电脑的广泛运用可以代替书写,这是一个误区。写字教学是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重要途径。能写规范、美观的方块汉字是课标的明确要求,应该得到重视。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让学生多阅读思考、理解、感悟和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感,欣赏、理解、评价的能力。对于精典的、好的诗文还要诵读,对于阅读中的标点、修辞等可随文学习,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还应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和量。

3.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够丰富,涉及到拓展、开放、灵活的题,如常见的动物名称组成的成语,或两个成语首尾两个字组成一个词(地名),常见的广告用语,对联的积累,写名言警句等方面。重在联系生活实际,从课外和生活中积累,不能局限在教材中的几十篇课文。

总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和在课外学习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这一点不同于传统语文课外作业仅仅以文本为依据来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这一点又不同于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中一味强调知识的巩固,训练与强化,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科学地设计与评价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组织生存的能力。因为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完全是在预设的课堂教学和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实现的,这一点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外作业的训练,而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注释:

① 肖川主编《名师作业设计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靳健着《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版,第62一63页。

② 转引自王济《课题阶段小结汇报一低段作业设计》,《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③ 赵敦华《现代西方 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一291页。吴格明《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参考文献:

①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②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③ 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④ 张大钧:《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⑤ 赵样麟:《外国现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⑥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⑦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⑧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5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可安排口头作业,书面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等。作业的量要适度,既要重视基础性,又要联系生活,具有应用性,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一、科学设计,讲究质与量

课外作业的科学性指所设计作业的质与量,质就是所布置的作业要与课前预习,课堂问题探究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东西,课后作业不必再进行训练。而对于多数学生未熟练掌握的知识,很有必要继续加强巩固。所以课外作业统一筹划,避免重复。所设计的作业必须正确,表达准确、简洁明了,不能含糊不清,前后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否则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量是指要控制作业的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以作业量控制学生,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乐于完成老师布置 的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

二、分层设计,搭配难与易

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坚持差异理论,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作业题设计做到“上不封顶下保底”,定内容而不定人数,难易题有合理的比例,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让不同层次学生在“试一试”的过程中各有所得,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学习乐趣,同时也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从而实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让基础差的学生有可做的题目,优等生也能“吃得饱。笔者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针对基础较差、学有困难的学生,作业的份量较少,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为主,作业内容主要是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一个题目尽可能安排一个知识点的练习。通过练习,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下,真正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针对基础一般、学业中等的学生,即面对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作业内容主要是每一课时后面的作业题和相对应的学习指导训练题。课外作业内容是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变形、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本课时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班级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内容是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智力训练题、提高题及一些灵活性较大的作业。以综合性、拓展性为主,一个题目尽可能安排多个知识点综合练习。它综合面广、操作灵活、创意性强。让学优生吃得饱,达到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三、多元设计,追求新与活

1.游戏性作业。游戏性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如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作业,用扑克牌与父母比赛算“二十四”。同时,把碰到的难解题与父母一起讨论交流。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天地、学习的乐园。

2.绘画式作业。绘画式作业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数学作业。如学习了“面积”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同时,结合所学知识算出这个图案的面积是多少?又如学了“位置与方向”后,让学生画一画与好朋友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空间。

3.调查性作业。调查性的作业就是通过自己查资料,获取超越课本信息之外的作业, 调查性的作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广泛进行课外有关数学知识的活动,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验数学的学习价值。如在学习了“统计”后,可以请学生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身高或者体重,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再计算出平均体重或者身高。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计算和检查,此时学生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科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延伸设计,构通内与外

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只能复习旧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培养学生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就是要以课本已学知识为平台,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课外作业在复习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指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学科与学科间的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的价值。

总之,课外作业的设计也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习行之功”,只有教师下题海淘金,精心选题,精心设计,才能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等都在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佐才,小学数学教学常规,中小学管理,1994年09期

[2]黄芳芳,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广西教育,2011年6期

课外作业设计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100―01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其地位之重显而易见。长期以来,课外作业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设计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成果。本文探索小学高年段语文作业有效性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及促进语文作业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一、课外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要想提高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有劲,就想跃跃欲试,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作业的质量就有保证。老舍先生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课前我让学生查阅有关书籍和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也可搜集古今中外描写内蒙古大草原的诗词等文章,加深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课外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语文作业要有层次性,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改变作业的命令性、强制性,让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有收获。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对所需知识的程度 也都不同。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 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作业积极性提高了许多,主动性也增强了,上课积极性也提高了,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三、课外作业设计要有开放性

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或摘或录,或写或画,或唱或演,或讲或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法要开放,查阅、访问、调查、实践,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请家长、老师来共同完成。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或检查型的、或汇报型的、或展示型的、或交流型的、或评比型的。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过程。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外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

语文的实践性,不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主题是“走进信息世界”,本组教材通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可让学生成立调查小组,确定调查主题,通过看、问、查、记的方式,然后把收集到的材料归类整理,并利用数学课上学过的统计知识,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于是一份份图文并茂的调查报告摆满了教室。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享受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以升华。而且也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 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

五、课外作业设计要有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