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例6篇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1

论文关键词:我国青少年 身体自尊 研究现状

论文摘要: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研究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比国内外有关研究具体探讨了身体自尊的本质,以及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与他们进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研究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认知评价及情感反应(Son—stroem, 1984),它被认为是最能预测情感和生活变化的个性变量[1]。因此,自尊研究一直受到国外心理学家的重视。在运动和锻炼心理学领域中,自尊常用来检测锻炼后的心理效益的假设(Gergen, 1974),同时,自尊水平又可作为一种预测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的手段。

身体自尊(或称为身体自我知觉、身体自我概念)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Secord&Tourard, 1953),它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更为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满意感。身体自尊对研究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Sonstroem, 1974)[1]。当我们考察有关个人的许多问题时,如参与体育活动、竞技表现、肥胖以及伤病和老龄问题,身体自我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1 身体自尊(或身体自我概念)的概念

1·1 自我概念的内涵

对于自我概念,国内外学者们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国外学者(Anshel et al , 1991)认为自我概念是指:①个体对于自己是谁的一种自我认可、满意程度、秘密以及其他看法;②期望自己在特定环境中有适当行为表现的心理定势[2]。黄希庭教授则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等。由于个人自我概念所表达的经常与事实不符,使其成为自我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乐国安、崔芳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李德显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点的综合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机体及其活动状态,以及自我的地位力量、价值需求、权利义务、责任、动机、行为效果等等[3]。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概念的各种看法,可以发现他们都共同关心:①个人自我概念,指从个人角度看的个人秉性或行为特征;②社会自我概念,指个人认为他人对自己秉性或行为特征的看法;③自我理想,包括个人自己的自我理想和个人希望他人对自己能有的看法;④自我评价,指个人对自己是否达到自我理想或达到怎样水平的评价。

1·2 身体自尊的本质

身体自尊是指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看法。身体自尊与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感受密切相关,与其对体内自我的看法密切相关。身体的自我概念包含许多特殊的能力概念,例如:运动能力知觉(运动、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及身体形态(高矮、轻重或吸引力),个体身体领域内的自我概念水平是依据个体在该身体领域内各种要素的能力概念的程度而定。Fox主张,身体领域中所存在的概念范围可以说是从特定领域的能力概念乃至整体自我认同的概念(Debo-rah)。他提出了可能应用于身体领域中各层次的模式,称为“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所表示的意义是,个体身体的自我评估会因他们过去相关的状态、持续或稳定、满意的状态而有所差异。最高层的要素被认为会因底层要素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从上而下是由整体、持久到特殊、易变的[4]。身体自尊是通过身体自我形象剖面图(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 PSPP, Fox&Corbin, 1989 )来测试的。PSPP是Fox (1990)身体自尊分层模型(HierarchicalMod-el of Physical Self-Concept)的基础[5]。这个模型有助于预测个体积极的身体自尊,提高个体的整体自尊。

2 身体锻炼与身体自尊

2·1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身体锻炼对心理的影响是—个早已有之的课题,但明确地证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Folkins和Sime (1981)的综述是最早考虑到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综述之一,他们认为身体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随后,一系列的研究也证实了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心理健康(ISSP, 1992; McDonald&Hodgdon, 1991)。由于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当稳定这一点已经在众多的研究中反复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因此,许多考察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的研究当中,都将自我观念作为重要的指标来衡量锻炼的心理效应。目前,有一些研究证实了锻炼对自我观念提高的促进作用(McDonald & flodgdon, 1991; Fontane, 1996;Shestopal, 1999; Goni &Zulaika, 2000)[6]。

2·2 身体锻炼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

身体锻炼看起来是与身体自尊联系最密切的活动,对此国外学者开始的研究较早。White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概念影响行为。他认为在儿童时期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驱力。其后, Bandura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知觉为其行为改变的中介变项,此种说法已被接受,且作为过去在心理学研究主题之一。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促成大量的相关研究,并且产生明确的结论:“在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影响行为的选择、表现的质,以及是否会持续地参与某种活动”(Fox)[7]。Gruber在1986做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比不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6]。

Woelke曾探讨小学男运动员参与者与非运动员参与者在身体自我能力概念的关系。他以7所公立小学381名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对象,使用运动参与调查表(Sport ParticipationSurvey)及儿童自我能力知觉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概念高于非运动参与者。Roberm, Klejlm. &Duda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者,探讨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的关系,结果运动员比非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而自我价值、社会认知能力的分数也高于非运动员。Marsh & Peart以高中女学生为受试者,用自我描述问卷Ⅱ(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Ⅱ),探究竞争与合作的身体素质课程对身体素质与多向度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身体素质课程与身体能力的自我概念分量表有显著相关,但和其他自我概念的分量表无显著相关。而无论竞争或合作的课程对身体素质均有正面特定的内容的好处。Salokun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透过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Finkenberg将选修一般体育课与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的自我概念比较,结果发现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4]国内第一次在论文题目中使用“自我概念”一词,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卢蜀萍。她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有关研究”(1986)。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李德伟再次对小学儿童自我概念进行实验研究。1991年和1992年刘晓明、郭占基、王丽荣等人对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现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最早对自我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的是韩进之等人,他们在1983—1987年组成全国同行协作组,分别考察了我国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况。研究发现,“从学前三岁到小学二年级,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近乎直线上升,是大幅度的,高速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一阶段,总趋势是逐渐上升”,“由高中到大学自我意识发展平稳下来,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其中大学生与高三学生的独立性有显著差异”。这次调查的总样本达9 010人。

近些年来,黄希庭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们对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了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有9个方面:它们是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他们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并进行调查研究,黄希庭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焦虑程度呈普遍负相关”,“男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高低总的看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且主要表现为男生更为自纳和成熟。男生在学业和志向方面也有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女生似乎在友善和家庭两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出人意料地未显示出差异。”黄希庭等研究还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总体趋势呈“U”形,二年级大学生自我概念最低,四年级最高。黄希庭的学生王健(1994)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郑涌(1997)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结合(self-identity即自我认同)状态随年级而发展,其间没有出现大学生自我概念的“U”形趋势。乐国安、崔芳(1996)研究发现,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城乡、专业上频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方法为20问法)。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8]

3 结 论

⑴由上可知,国外学者早已开始了对自我概念、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⑵由于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所以对自我概念中的身体自尊的研究就少之又少。

⑶我国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自尊的研究只是单独零散的进行,并没有将各年龄段的研究统一成为一个系统,所以也无法从中得到儿童身体自尊与青少年身体自尊之间发展变化的实证证据。

(4)就测量工具而言,我国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国外已有的问卷,并且缺少中国常模的修订。直到2000年,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才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但是此量表的中国中学生常模却是空白。

参考文献

[1]徐 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0

[2]张力为,仁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58

[3]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报,1999,11(3):42-44

[4]邱服冰.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的相关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41-44

[5] Richard H. Cox.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 and Application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88

[6]张立敏,张力为.身体锻炼能提高自我观念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43-48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小学体育;低年级教学;“生本”理念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保证小学生的安全,并且将学生放在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一切的体育课堂活动都围绕学生来进行。“生本”理念是最适合小学阶段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丰富课堂内容,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真正地找到锻炼的乐趣,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锻炼,这样才能最为有效地完善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并且让“生本”理念得到真正的落实。

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往往与高年级体育不同的是:低年级的体育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安全,而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只需要教师安排任务,学生进行锻炼就可以了。所以,低年级的体育教学要紧紧地围绕“生本”理念来进行。教师在进行低年级的体育教学的时候,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锻炼。根据学生的锻炼情况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不重视集体的概念,教师就需要组织游戏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处在一个集体中的。例如,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集体荣誉感。组织游戏可以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的锻炼兴趣与积极性,并且学生还可以认为教师是为了学生而组建游戏的,以更好地突出“生本”理念的要求。

二、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

教师可以依据小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体育项目,学生在体育项目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身体,而且还能激发体育课堂上的锻炼兴趣。体育课堂往往是在教室外面进行的,外界干扰性比较强,学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的讲解学生也没有认真地听,并且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过多地讲解,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教师就需要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教师应当组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多进行锻炼,而不是听教师进行教导。教师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养成锻炼的兴趣,让体育课堂上保持在井然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三、采取多种的训练方式

教师需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在安全的体育课堂上进行独立自主的锻炼,才能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保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也是体育课堂上的一种训练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合作锻炼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找到胜利的。多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找到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且增强自己的体质,以足够的精力来进行日常的学习生活。学生在锻炼的时候,需要教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完善“生本”理念。

总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找到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中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最为有效地提升低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终身体育;大学体育改革;探讨

终身体育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成型,而终身教育概念也随之产生。随着工业化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以及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终身体育的涵义与意义

1.终身体育的涵义

终身体育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获得相应的体育锻炼场所以及体育教育;其二,对公共教育进行保障,从而促进人一生的健康发展。终身体育不仅仅是对身体素质的锻炼,更是一种浸润到文化中,与道德、艺术、社交等方面紧密联系的社会行为活动。践行终身体育主要包括学前体育、学校体育以及社会体育三个部分,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就是学校体育。

2.终身体育的意义

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是人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生物特性的局限,人体生理机能由生长发育期发展到成熟期后,便会进入衰落期。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缓解人体生理机能衰落水平,并提高身体素质。终身体育理念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相应的生理发展阶段有着相应的健康促进作用。其中发育期的体育锻炼以促进人体健康为主,成熟期的锻炼则注重对体力与精力的保持。而到了衰老期,锻炼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健康程度,降低患病几率,延长人体寿命。所以,体育锻炼在各个生理阶段有着相应的健康目的与作用。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国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目标,就必须促进全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间利弊也有待商榷,尤其是体力活动的逐渐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逐渐增多,都严重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并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终身体育理念,势在必行。

二、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

1.体育教学目标狭窄

大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成绩评比以及教学观念存在误区等原因,导致体育教学主要针对的对象,并不是学生整体的身体健康、身体素质水平,而是片面追求眼前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成绩,从而忽略了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作用。没有在学校体育阶段建立学生自主、终身体育锻炼的培养机制,使得终身体育理念最重要的扎根阶段被荒废。

2.体育课程安排不合理

学校、教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以为学生有足够的自制力督促自己锻炼。而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将体育活动的时间用来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或者用作休息娱乐。3.体育知识教育不足体育锻炼不是盲目的运动,而是应该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对身体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锻炼。在体育课程中还需要教师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水平为其制作相应的运动方案。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极度缺乏对体育知识的传授,从而无法使学生获取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方法。

三、终身体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改革的方法

1.树立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

首先要纠正以往的错误观念,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不应该局限在一时的教学效果,而是应该以之作为基础,使学生具备自主、自愿,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意识、知识与方法,从而通过大学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信念。将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作为终身体育目标下的阶段性目标,同时有意识地促进体育生活化的程度,刺激并加深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合理调整体育课程课时安排

大学课程学习仍旧是以基础课与专业课为主,体育课被边缘化的程度甚至超过中学、小学,从而无法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全身心投入,降低了锻炼效果与身体素质水平。笔者建议四年制的本科院校,其体育课程最低应开设满三年。并且注重学生的兴趣,开设多种不同的课程门类。从而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选择性。同时,在课程制定时,要规划得科学合理,尽量将一些诸如游泳课、滑冰课等课程安排到下午进行。

3.重视体育知识理论教育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科学的规避运动锻炼中的一些观念与误区,为终身体育理念的贯彻打下基础,需要格外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要建立体育知识考核机制,并使整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中20%以上作为体育知识讲授环节,每学期期末考试时,需要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体育课整体成绩中,从而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

本文对终身体育思想的内涵与意义做了探讨,并在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重视体育知识教育、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目标以及合理安排体育课程课时等方面提出问题的相应解决对策,为高校体育教育从业人员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周鹏.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126-128.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学;方法;途径

1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应试教育的不断增强,已经较少的学生能空出时间走出课堂进行体育运动,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了学生身体状况的日益下降。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1],但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水平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等问题。同时从1985年起,我国共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和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青少年的部分身体素质仍在继续下降,发胖率、近视率不断攀升。结果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媒体在争论,学者在反思,政府部门在进行原因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6年底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三部门联合,一起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以此为基础来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身体素质。

2什么是阳光体育运动

2007年,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决定,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2]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力争用3年的时间使85%的学生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天锻炼1h,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3]。阳光体育运动大致可以概括为让学生在学习后走出教室,进行跑步、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达到学习和运动相统一,使学生的时间向运动方面有所倾斜,在提高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体质。

3阳光体育开展的阻碍因素

现在的大学中,很多学生有很充足的时间,但是大多数同学都是把时间花在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方面,大部分学生无法保证每天1h的体育活动,甚至有的学生一周都很难保证一次体育锻炼。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和对相关专家的询问,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

3.1宣传力度不大,学生认识不深刻

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自从国家开始实施,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但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阳光体育运动在一些地方得到了很好的宣传,但是在一些教育发展相对较薄弱的地方,宣传力度远远达不到,很多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表示还很陌生,只听说过这个事情,但具体的怎么实行则很模糊,学生作为知识的受教者,体育锻炼的开展取决于自身对体育运动作用的了解和国家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宣传力度达不到,学生根本无法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意义,那样实行起来则无从谈起。学校应加大阳光体育的宣传力度,使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深入人心,这个应该是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实施的前提。

3.2学校领导不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开设较少

很多学校只重视抓学校的建设,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有些急功近利的学校领导不仅对“阳光体育运动”置若罔闻,甚至把公共体育必修课都给“砍掉”了[4]。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宣传,更需要下级部门进行完善的开展。部分学校仅仅拿国家的政策进行宣传,但是在落实这一块却远远不够,学校单纯追求在教学业绩方面突出,对于学校体育课程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则关注较少。

3.3阳光体育运动机制尚需完善

很多学校对阳光体育开展初期做了大量的宣传,而当宣传期过去,则无人问津,甚至被人们遗忘,这样就很难保证阳光体育的顺利实施。学校应制定长期的监督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学生的每天锻炼。学校体育计划的长期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管的力度,保证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

3.4体育课内容过于老旧,体育活动过于单一

学校体育课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学校体育也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课程,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有着推动的作用。虽然现在的体育课程摆脱了以前那种“放羊”的体育课形式,但是很多的体育课都是一学期一成不变地进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疲惫,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更无法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创新,学生对于体育课在心理上形成疲惫心理,那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则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

4开展阳光体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中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参加体育运动,体育活动的多样性是在初高中无法相比的,各种社团、俱乐部是大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坚实的保障,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体育锻炼的途径,同时学校开展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更激励和吸引着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大学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法有以下4点建议。

4.1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开展,宣传力度日益提升,但是有的同学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还比较模糊,甚至有的更没听说过,这样就无法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加强阳光体育的宣传,使更多学生理解阳光体育的价值,从而使他们主动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好的宣传,能使阳光体育的概念深入人心,为阳光体育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在某学校的操场西南角墙壁上,赫然写着这样一行文字“,每天锻炼一小时,轻松学习每一天,快乐生活一辈子。”这话似乎有点夸张,细处想是颇有道理的。有个理论叫作:7+1>8。在这里不妨用其来解释学习和锻炼的关系。就是7h的学习加1h的锻炼,效果绝对大于8h的学习效果,每天锻炼1h,身体有活力了,学习状态好了,学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这些宣传的话语无形中推动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更好发展。

4.2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确保运动的时间得到落实

“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国家宣传阳光体育的运动标语,也突出了阳光体育最根本的内容。1h的时间虽说不太长,但是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这1h的作用是很大的,这个也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实施的前提。学校领导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参加的监管力度,学校应该出台更多措施来保证学生每天运动1h,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比如:有的学校早起跑步,出勤的成绩和学生的最终成绩挂钩,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但是这只是表面上让学生参加了体育运动,应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每天锻炼1h的生活习惯。例如某校为了落实每天锻炼1h的方案实施,每天锻炼1h阳光体育运动时间由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体育活动等时间组成,在时间上进行了详细的安排,课间操每天上午第二节9∶30~10∶30,时间为30min,并进行详细的组织实施。

4.3利用体育课时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时,他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应该在室外体育活动上,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这样能够使他们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点就要求学校体育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体育选修课,让学生来进行自主选择体育课,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让其在课外时间更好地参加体育活动。例如开设以“跑步、球类、力量、健美操、武术”等社会体育项目为课余的体育活动内容,保证每天活动1h,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定期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因地制宜,锻炼身体的能力。野外自然环境宁静优雅,空气清新、地形条件多变对于开展体育活动非常适宜,组织学生开展长跑、爬山等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因地制宜地选择项目。可以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使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从自身的体会中认识体育的价值,培养体育兴趣,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具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在抓课间操质量的同时,向学生推行课间跳绳、跳橡皮筋、打羽毛球、乒乓球、排球、飞环、踺球、呼啦圈、单双杠练习、散步等体育活动内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自觉锻炼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4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体育活动

在进行体育活动中,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也许有的学生适合从事这种体育运动,也许有的不适合。这样就要求学校开展多项目的体育活动,不能只开展常见的大项如篮球、足球、排球等,更应该开展一些运动小项如乒乓球、跳绳等,满足同学们不同运动的需要。同时应该根据部分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开展体育保健课,使其在无法参加室外的体育课的情况下,对体育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其身体素质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指导。

4.5大力开展体育竞赛,创造校园体育氛围

如今的校园是多样化的校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校园歌手争霸赛、健身操大赛等。良好的体育活动气氛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好的体育氛围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身体育运动,各种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竞赛,能够调动大家体育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各种运动协会像轮滑、瑜伽、羽毛球等不断地开展和完善,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不再是一个人在运动,而是有组织地在进行体育活动,这样无形地带动着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氛围。

5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大力实施的校园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体力、心理、智力不可代替的作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需要改进和提高,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有各方面的因素。在不断的开展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调整。最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全民健身的要求,各方面力量多管齐下,最终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葛传华 单位:贵州省毕节卫校

参考文献:

[1]钱云飞“.阳光体育”背景下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现状调查报告[N].科技创新导报,2009-04-21(05).

[2]马春建.河南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9(5):185-186.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教学改革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在后天不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行为模式。简言之,体育锻炼习惯是后天形成的自动化行为。高职体育教学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作为重要目标。本文以浙江省6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探索影响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培养合格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查阅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有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1.2.2访谈法实地到访各所院校,与体育部门的相关领导、教师进行面谈和调研,了解各校体育教学现状,并听取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建议。1.2.3问卷调查法2015年11月10日—12月20日,对6所学校体育教师问卷发放5~25份/校,共90份;学生问卷150份/校,共900份。教师问卷回收90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88.89%。学生问卷回收886份,有效问卷798份,有效回收率为90.07%,经信度、效度检验符合要求。1.2.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高职院校体育现状

2.1.1体育场馆设施

体育场馆、设施的配套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群体竞赛活动和课余体育锻炼。对照《普通高校场地器材配备目录》要求,须有标准400m田径场和风雨操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应在5m2以上。但从调查统计看,浙江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只能基本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需要,篮球场地、排球场地和网球场地与规定相距较大。35%的教师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表示一般满意,48.75%的教师对体育场地设施表示不满意,而63.03%的学生认为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目前学生喜欢上室内课,而学校室内场地相当紧张,满足不了选项课的需求。另外,遇到刮风下雨天气,体育课的正常秩序被打破,甚至无法保障体育课教学的进行。走访中得知,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些年高职院校规模的快速扩张,各校近些年虽然注重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投入,但原来的底子薄,学校办学规模扩张过速,体育场馆和设施的建设跟不上规模的扩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滞后,学校经费困难,学校领导对体育不够重视,都是体育设施建设落后的不辩原因。

2.1.2教学内容满意程度

在对体育教学内容满意度的调查后,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设置态度基本一致,超一半的教师(55%)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接近一半的学生(43.98%)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26.25%的教师和49.75%的学生感到“一般”,有18.75%的教师和4.62%的学生对内容设置表示了不满意,有1.50%的学生表示非常不满意。这些数据说明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基本能满足师生的需求,但仍存在问题。高职教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全日制教育终结性阶段,一旦离开学校就意味着走上工作岗位,所以高职体育教育还承担着“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任务。因此,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内容体系时应更多地将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位置,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什么体育科学知识”,而是应考虑“通过体育教育学生获得了什么对他现在及将来生活有益的东西”,转变思维方式,改变和扩大课程的项目内容。

2.1.3锻炼目的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同时其目的指向呈多元化特征。其排名依次是健康身体(67.79%)、兴趣爱好(56.27%)、娱乐消遣(49.12%)、缓解紧张情绪(37.47%)、丰富文化生活(30.58%)、健美体形(25.06%)、社会交往(19.92%)、通过考试(14.54%)。结果说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积极健康的。现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有着较普遍的认同,生活环境的担忧、就业门槛对身体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体育教学中经常的教育和现实生活的感受,使得高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高职学生和社会人一样对健康身体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强身健体也成了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同时,以兴趣爱好、娱乐消遣、缓解紧张情绪、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学生也在1/3以上,也说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多样性和广泛性的。另外,以健美体形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学生也占不少比例,说明课外体育活动本身具有多重功能,并逐渐被高职学生接受。但是仍有14.54%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他们通过考试的目的之一,这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总体来说,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健康、科学、多元性的,同时也说明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2.2锻炼现状的调查

体育锻炼习惯是在特定情境下,通过反复的锻炼实践形成的具有积极的、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定势和思维模式。高职学生是否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判断标准是符合以下3个条件:(1)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低于3次;(2)每次活动时间不低于30min,且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或中等以上负荷(心率大于110次/min);(3)持续时间为1年以上。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因素有锻炼频度、锻炼时间、锻炼方式和锻炼选择的项目几个方面。

2.2.1锻炼频度

对锻炼频度的调查后发现,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有93.11%的学生能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但锻炼3次/周或以上的学生只有19.42%,大部分的学生(61.65%)是2次/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随意性很大,计划几乎没有,锻炼的系统性很差,这必将影响锻炼效果。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是反映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养成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需要运用多种途径传输更多的健身知识,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生提高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参加锻炼的质量。

2.2.2锻炼时间

对每次锻炼持续时间的调查统计反映,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时间比较长,30min以上的人数达到80.58%,其中每次活动时间超过90min的人数比例达36.09%。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锻炼的效果,锻炼时间太短肯定没有促进保质健形的作用,应多鼓励3次/周锻炼的学生加长锻炼时间,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2.2.3锻炼方式

经调查,浙江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生有87.62%的是与同伴一起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与锻炼伙伴一起锻炼优处显而易见,其一是增加了安全性,相互提醒,避免受伤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锻炼项目的技能;其二是与同伴一起锻炼,可以相互鼓励,营造出了良好的锻炼氛围,更能使锻炼坚持性提高;其三是促进沟通交流的进行,体现社会性提高。

2.2.4锻炼选择的项目调查

了解学生课外锻炼对什么运动项目感兴趣,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选项开设有一定的启示。在对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统计后发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比较喜欢的项目是跑步(49.34%)、篮球(41.25)、乒乓球(39.77%)、羽毛球(38.78%)、健美操(20.79%)、瑜伽(20.18%)、游泳(17.82%)。跑步因其简单易行还是得到喜欢程度排名第一。有些传统项目,如排球、足球、武术的喜欢程度下降,只有10%左右,而足球仅为7.43%,但有些新兴的项目正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如器械健身。从前7个喜欢项目的统计来看,学生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需要得到场地的支持越来越大,并且喜欢室内项目居多,这就需要各校更加重视室内体育场地的建设,以满足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需求。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高职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重要

性有正确的认识,锻炼行为不容乐观,认识和实践上脱节,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未养成。

3.1.2高职学生锻炼目的、兴趣和锻炼

项目选择呈多元性,传统学校体育项目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3.1.3高职院校现有体育锻炼设施和课

程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影响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3.2建议

3.2.1技能学习和素质练习相结合

体育教学是对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除了教授学生体育技能外,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强化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锻炼,使其积极主动不拘形式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2.2自选性和强制性相结合课堂

教学选项的自主选择与课外锻炼的强制性要求相结合。高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依靠每周1次的体育课教学显然不现实,必须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强制规定课外必须完成一定的锻炼内容。使得形成“课堂教学、晨练、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社团)、运动队训练”等“一体化”的“大体育”体系。

3.2.3严肃性和自觉性相结合严肃性

体现在体育教学评价上,严格公开、公平,不容忍体育成绩的随意“放水”,长此以往,增强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素养。

作者:张亚平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解毅飞.体育锻炼习惯研究概况及展望[J].山东体育科技,2004(1):42-44.

[2]张金标.高校体育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67-1669.

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范文6

1.简述阳光体育的概念

阳光体育运动即指在远离城市污染、摒除不良习惯、改变亚健康状态的基础上,要求人们走出户外,以接触大自然为前提,享受绿色体育运动的锻炼乐趣,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达到强身健体,调节身心以及舒缓压力的运动宗旨。这种改革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吸引高校生走进大自然和阳光下的全新概念,足以引起社会各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在建国初期蓬勃发展。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生健康指标却在持续下降。譬如肥胖症、情绪调整能力差、心理承受力较弱等。

针对传统应试教学不足以改变学生体质的问题,我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且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学校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运动。主要内容是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和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落实高效阳光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可以帮助高校生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2.研究高校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

落实高校阳光体育教学质量需推行正确的阳光体育理念,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融入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单一模式,让学生更易接受全新的体育教学设计,进一步推动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深入和发展。

2.1 主观能动性强。阳光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突出自主性的体育锻炼课程。主要目的是要高校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锻炼习惯,所以,要在大学期间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依据学生兴趣自行选择运动项目或社团。尤其,由于高校学习作息时间较为闲散,更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时间管理与习惯养成,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与主体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积极参与锻炼,从运动中获取愉悦的心情。

2.2 学习动机强。过去传统应试教学的枯燥无味,导致高校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在操场跑步或自由活动,这种毫无专业性的体育运动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所以,要培养高校学生的运动潜能和学习兴趣。阳光体育教学就是要将运动需要引导成习惯,成为每个学生的心理动力,由被动运动变为主动学习。

2.3课程内容丰富。高校阳光体育教学应该提倡各类运动项目的尝试,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课程,根据预院系现有条件,展开试点教学,不同地域、民族、体质、性别、年龄、兴趣等高校学生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体育项目,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活动,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压抑学生个性的弊端,全面扩大阳光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3.分析现行体育教育的现状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提高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但是,由于除了体育院校,其他专业院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仍然缺乏认知,不知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对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的理解尚属于摸索阶段,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和目标。

3.1 亚健康状态呈上升趋势。众所周知,体育锻炼从未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以至于高校学生的体质水平持续下降。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家长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出门有车,从来不走”的状态一直是导致高效学生肥胖的主因。据全国青少年眼睛近视率调查报告表明,初中生接近 60%,高中生为 76%,大学生更是高达83%。不良的生活习惯已经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的健康生活。

对此,体育教师可组织学生家长参加活动,让家长和学生通过参与运动项目,纠正不重视体育锻炼的错误观念。

3.2 传统应试教学模式。高校历年来追求升学率。受学校管理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消极影响,体育课程枯燥无味,形式单一仍然沦为反复做跑步训练等的应试课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课程讲授,缺乏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主动能力,对体育课感到乏味甚至厌烦体育课,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竞技运动是主要教学项目,体育老师只教基本的运动技能,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更不会因此养成锻炼习惯。

3.3 阳光体育教学条件滞后。全国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不均的现象。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上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教师配备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教学器材匮乏也是制约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高校体育教师比其他专业课老师的待遇低,也极大抑制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人与物两方面的欠缺,不仅无法为高校学生提供完善的体育锻炼设施,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也不能达到阳光体育教学的要求。

4.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

4.1 树立阳光体育理念。转变现有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观念,建立阳光体育理念的正确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次,要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培养高校生的自我锻炼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这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加强宣传工作,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氛围。为此,我国政府在 1999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就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高校体育应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目前,高校所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正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