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共3篇)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共3篇)

(一)

一、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

语文学习首先是母语的学习。母语是一个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沉淀下来的用于记录文化、传递文化的一种工具。因为它记录了、传递了文化,母语本身也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不仅是工具,还具有文化的特性,更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思维的特征。语文应立足在这一点上才能讨论它的特点。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性质作了这样的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王尚文先生在1991年就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对象化为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传授文字学、语音学等知识,而是启发引导学生以他们的感官、心灵去感知、领悟课文的言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文字学、语言学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以语感为核心的读、写、听、说能力。10年过去了,至今仍有一些教师在语文课上遵循“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教师讲解居于课堂核心,条分缕析取代文本元读,结论获取遮蔽文本开放的意义世界。正如有人描述的那样:令人惊异感奋的语言,化为僵直的图解;盈天地之美的诗意创造,被平面削切。人们步履匆匆,紧张忙碌,文化语境变得苍白,生存体验成为奢侈。思绪不再翻飞,心情不再荡漾,心灵之旗不再猎猎,诗的喉咙不再宛转低回。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我们要继承几千年来语文教育好的传统,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来教学。离开这个前提,去追求语文课的“有效”“高效”,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二、语文教学要纲举目张

王尚文先生说: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只有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教学内容的纲,才能真正对上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号”。2006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上,李海林先生发表了一篇《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是一针见血:不管我们如何理解语文和语文课,语文课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语言的关系,这是没有疑义的。语文课就是建立在以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为核心的、并由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的一系列矛盾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因为有了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所以才有了语文课,没有人与语言的关系,就没有语文课。

三、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

需要指出的是,时下的语文教学还存在两个较大的问题:一个是“反文本”,脱离文本,抛开文本,架空分析,进行所谓的“人文拓展”,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另一个是“咬文嚼字”,简单生硬、理性肢解,漠视了语文和语言的人文内涵,把语文课上成了工具操练课,把这么一个富有诗性的、情感的、想象的学科,变得工具化、机械化。我们应该警惕这种现象。我认为,这是因为很多语文教师缺乏清醒的语文意识。我们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声、音、电、影,光怪陆离,华而不实的东西多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少了。语文就是语文,它不同于外语,也不是综合实践,更不能用数理化的方法教学语文。要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我们应该记住语文教学的这个逻辑起点。李海林先生说:“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建构人与语文之间的一种内涵关系。”潘新和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语文教育,不只是听、读、说、写技能的培养,语言文字的练习,也不只是为了求得文从字顺,言能达意,而是文化精神、言语智慧和言语生命的承传,是言语上的自我体认、自我实现,是对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理想、信念、抱负和言语动机的陶冶和引领。这些理论,为中学语文教学开启了洞察现实与展望未来的新视野。

作者:张立谦 单位:河北南和县第三中学

(二)

学生首先要具备基本的文言文知识,才能够读懂国学经典;同时培养阅读习惯很重要,因为国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培养对国学的兴趣与形成广泛涉猎国学的思维习惯要比读懂一部具体国学书籍重要得多;还有,从经典典籍中品味人生哲理,完善健全人格,获得文学审美体验,如此种种皆需要借助语文学科的教育来完成。由此可见,发展国学教育,就必须尤其重视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但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教育现状,规范和完善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国学教育体系成为目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大国学教育之必要性

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国学教育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是有其深刻必要性的。

(一)近年国学热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日益升温

2005年9月28日,世界各国同时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的活动;随之中国人民大学挂牌设立国学院;清华大学设立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儒教研究中心;《光明日报》开设了《国学》专版;新浪网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国学类图书在全球热销;截至2013年10月,世界各国创办的孔子学院达到282所,272个孔子课堂,遍布88个国家。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皆证明了国学热已成为当下一种社会现象,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

(二)在学术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东方文化被列入学术研究的视角

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以其独有的姿态尤其强烈地吸引着学者们的眼球。其实,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中国文化的优质性。众所周知的伏尔泰、罗素、托尔斯泰、李约瑟等大家皆对中国文化给予过高度的关注和评价。1988年发表的《巴黎宣言》中由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观点。尤其随着上个世纪两次大战爆发的震动,西方科技文明的霸权神话在诸如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这样一些学术作品中遭到剖析与质疑。汤因比先生提出的“前五百年西方文化引导世界走向物质的统一,后五百年将由东方文化引导世界走向精神的统一”的学术观点,叶舒宪先生提出的“西方文化自身精神危机无法靠自身力量来治疗,需借助于非西方文化的解毒作用”的论证充分的观点。将西方文明放到被质疑的审判席,同时也将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文明最直接地拉入了学术视界,从而中国传统国学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与推崇。

(三)基础教育期是培养的重要阶段,国学教育必须抓住中小学教育这一阶段

因为一方面在义务教育体系之下,能够保证接受教育者的最大普遍性;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期是学生性格养成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强,且因教育周期长而带来稳定性、系统性特征鲜明。从而,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育成为加强我国国学教育必抓之重要环节。

二、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国学教育之现状

笔者曾对呼和浩特市市区南门外小学、市第三中学等六所中小学进行了关于国学教育情况的摸底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第一,学生、家长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大国学教育的必要性普遍认同度比较高,尤其是听说北京率先要进行高考改革,语文成绩满分即将增加到180分的消息,小学生中95.6%的同学、中学生中94.8%的同学以及92.7%的家长都认为应该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国学教育。第二,学生、家长及老师对国学教育的效果普遍不太满意。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3.1%的学生会在课外时间学习国学典籍,由此可以发现,学生对国学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梳理如下:首先,国学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经调查,所有的学校没有系统的国学教育教学计划,国学教育只是分散于各个学科之中;所有的学校都没有专门的国学教材,必学的国学经典只是散见于语文课本中;对于其他古代典籍,如何选择进入中小学生阅读视线范畴,存在随意性及不规范性,也存在解读过程的引导与指导;授课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实效性,采用诵读的方式是大部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普遍选择,所占比例达到59.8%。而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目标也大部分是读懂字面意思,应付语文考试。其次,学生对国学因缺乏浓厚的兴趣,家长与教师对国学经典中的一些思想与现代快节奏的商业化社会现实相冲突之处缺乏辩证思考与教育自信。即反映出我国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国学的现代性阐释尚有待完善。

三、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国学教育之举措

面对这一新时期的变化与现状,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首要的任务是对国学精髓的深入挖掘,其次是立足现实,从而尽快建立完善的国学教育体系。

(一)确立完善的国学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

如史学专家孙家洲在百家讲坛讲座中提出来的:“发展国学教育应该是在创新的基础上重建,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新形势不断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于是,国学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对现有国学做好辨正、选择、挖掘,将国学之真正精髓纳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将这一理念渗透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中,首先,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国学篇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规范和完善,建立健全国学教育体系,语文老师对课本中所涉及的国学篇目细讲、精讲的同时,补充与课本中所学篇目相关的优秀经典国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拓展国学知识面,形成一个个国学知识群;其次,教师在讲解国学知识的时候,要做到辨正然否,因为教育要面向的是中小学生,思想体系尚不完全成熟,还不具备对新知识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因此教师的引导工作显得尤其必要。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一定要规范、准确,从而给学生以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再次,不只在语文课堂上要加大国学教育的力度,准确辨析并选择国学教育之精髓进入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生活中要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将国学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外的广泛学习生活中,这一过程更需注重对学生所涉猎国学经典的选择进行规范和引导。

(二)中国文化的“根”性渗透

正如学者提出的,“超越,须得回归。要超越传统,首先要尊重、了解传统。要全球化,首先要民族化。”这就要求从中国文化之“根”上对国学现象作出分析和接受。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国本土文化受到各民族文化的冲击和考验;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和的冲击,今人对其理解和把握有了距离感与隔膜。加之前文论证的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也存在着误读。面对如此现状,还需彻底打破文化的隔膜。这就需要在中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工作中,对国学经典进行挖掘并深层阐释,因为客观上存在时代的隔膜及文化背景的变化发展,尚不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一方面知识积淀有限,导致理解能力也有限,同时思维也没有完全成熟,这些特定条件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讲授国学经典时就不能只告知其然,还需告知其所以然,将挖掘国学经典之深层合理性背后的文化内涵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不只是被动接受,重要的是深层理解,为今后学以致用打好基础。

(三)国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国学进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体系,除了挖掘国学本身的精髓之外,还应将国学与当下现实相结合,对其做出现代性阐释,进而建立一个完善的现代国学教育体系。如学者纪宝成提出来的:今天发展国学教育,就必须“用当代的理论、世界的眼光对国学重新定位,用现代的语言和现代的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开发,而不是复古。”众所周知,“明史以为鉴”,学习国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今人所用。将国学与当下学生要面对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给学生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无疑是当下国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比如,从人才培养背景出发,要有“仁”的国学教育,同时还需有“农夫和蛇”的故事欣赏。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教育中,还需渗透“小兔子乖乖,不把门开开”的安全教育。人类生存的社会是一个需要每一个人去面对的复杂存在体,良莠并存,善恶杂陈,不存在爱的真空,美的天堂,也不存在完全灾难的地狱,巫婆魔咒的笼罩,这就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既然它是需要每一个人必须去面对,绝无法逃避,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将这个复杂的世界不加隐晦客观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开始认识它,就直奔真相,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学生在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时,需要有知识、经验、技巧,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弥轮群言”之后才能独抒己见,国学经典皆为华夏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精粹,需要吸取;更需要有智慧、思索,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辨正然否,钩深取极”的过程则需要睿智的思考,立足于社会存在的现实,利用所学知识和前人经验,整合出一种成熟的思想体系,应对社会中需要面临之状况;而且,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刻处于变化中,没有绝对一成不变的真理,国学不是用来盲从和迷信,是用来求证和应用的。见义勇为在中小学课堂上往往是真理,但是在现实世界中面对歹徒持枪抢劫,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对于中小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要务。但是,运用智慧,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的理念却是教育中始终要贯彻的思想,比如遇到抢劫行为,最好的办法是运用智慧,在保证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想办法借助其他力量,将罪犯绳之以法,从而实现课本中“见义勇为”的国学精髓。

如上所述,当下国学教育需要将诞生于中国古代的国学之精髓做出现代性阐释,并融入今天的社会现实中,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现代性国学教育体系,为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梳理这一国学教育体系可以囊括三个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及教学之三境界:其一,授人以鱼。最大限度地教给学生国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兴趣。其二,授人以渔。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在浩瀚深厚的国学经典中最大限度地汲取精华;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国学产生之文化“根”性,结合中国文化产生的根源,剖析和理解国学的合理性及深刻内涵。其三,启其心志。教育中渗透学以致用的观点,引导学生培养将国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理念,启发学生用国学经典中渗透的思想作为指导,并且在国学的海洋中遨游,重要的是结合现实背景辨正然否,独抒己见,找到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的最好方法,从而为建立无论智商、情商皆完整的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丁晓敏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三)

一、充分展现自我——全面协调多种感官,积极运作知能并举

学习的最佳状态是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答案寻求、知识探索、问题解决的主动性过程之中,而这要以孩子们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发现问题的学习行为在课堂上得到经常性的启发为基础条件。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来自高效率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才是课堂上的主角。老师处于陪学辅学的配角地位,从事教学情境创设、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思路点拨等工作,帮助孩子们通过自己亲力亲为的实际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顺应社会需要、时展,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广大的一线老师必须更新观念了。仍以《群鸟学艺》为例。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纽带,默读自学课文,划出问题的答案,标出存疑之处;边想边读边动手,脑口手并用,多个感官齐上,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在自主学习中得以掌握,技能在自主学习中得以养成。一堂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取决于孩子们对老师教学风格的认可度,取决于孩子们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取决于孩子们学习积极性自主性被激发的程度,取决于孩子们自我调动多个感官全方位的投入度。

二、生生师生互动——放飞思辩的翅膀,让学生的个性张扬

学生当仁不让,各抒己见;老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教材创造性利用,随机性生成;课堂疑义相与析,讨论无止境……对文意的理解各有千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再千篇一律,强求唯一。知识的日积月累、经验的已有固有、问题的多方思考构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见解的强有力的后盾,成为辩论分歧求同求异的肥沃土壤。思辨中智慧生发,红脸时共同成长。知识无穷尽,学习无止境;人谓我博学,实则贵感悟。气氛活跃的课堂,精神自由的时空,学习自主的天堂,我做时间的主人……都为无拘无束、自由搏击的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 再以《群鸟学艺》一文的教学为例。关于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一半多的学生都认为是真本领的获得靠的是学习认真,虚怀若谷,持有耐心。然而有一个学生却固执己见:有些鸟儿没有学会搭窝的原因是凤凰老师的缘故,搭窝的方法他教得不好。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回答就犹如一根导火索点燃了火药库,一时间,火花四射,夜空绚烂——孩子们展开了热烈而友好的讨论,好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被一一列举出来。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得以保护,文章寓意的理解得以正确归结。

三、课堂教学“变活”——还原朗读地位,形式不拘一格

独到的阐述见解、深邃的思想表达、美妙的语境描述、精妙的语言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堪称是质文并胜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文佳作,都有引导学生深深感悟的必要。因此,采用朗诵会、读书会、朗读比赛、读书感悟等等方式,使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得以发掘,使每个学生的一技之长得以闪光。就在这闪光发掘的过程中,课文内容得以理解、语言词句得以积累、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写作技能得以拓展。还是《群鸟学艺》,引导学生抓重点反复朗读,分角色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模拟,感悟出各种鸟类学艺的态度和内心的想法。进而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自编自演《我爱学艺》课本剧。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全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角色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怒一嬉之中。话语的生动丰富、手法的独特新颖、形象的逼真酷肖,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详细表述自己朗读课文感悟的精华,自品自评,老师指导提高。

四、体味成功喜悦——平等看待学生,尊重孩子人格

每个人都有自尊自爱之心,自尊心有时甚至能支撑起一个脆弱的生命,保护学困生的敏感神经,尤为必要,因为他们比普通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用分层教学法激励这部分处于弱势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及时的肯定与鼓励赠与他们成功的喜悦。他们的点滴进步,就是我们眼中的巨大成功。

作者:邢玉霞 单位:河北省武邑县城关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