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6篇)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6篇)

第一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艺术实践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艺术类教学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良与创新。文中主要针对艺术实践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及艺术实践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校;校音乐教育;艺术实践;实施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要求逐渐提高。为此大部分高校艺术专业都将艺术实践作为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中的音乐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一、高校音乐教学开展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

艺术实践的有效展开不仅有助于全面提升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有助于提高高职音乐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艺术实践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其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水平。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将课堂中所学习音乐理论、音乐技巧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了解到自身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做出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从而不断的去改善不足,不断提高音乐专业水平。同时,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舞台感,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舞台风格,实现自身舞台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其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很多方面。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弱,艺术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和表现能力,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和音乐素养得到有效的积累与丰富,在就业中占据更加明显的优势;其三,艺术实践活动的展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就业者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丰富的兴趣爱好。艺术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音乐舞台的价值和魅力,使学生发自心底的热爱音乐,激烈学生勇于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去奋斗,为音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艺术实践,学生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市场的发展形势,从而提高竞争意识,在压力下更积极的进行音乐创作。另外,学校展开的艺术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其次对于高校自身而言,艺术实践课程的展开,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音乐专业教育体系,缩小与专业音乐院校之间存在的差距。艺术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促进学校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之前的联系,为学生争取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而实践可能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从而提高音乐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高校音乐教学开展艺术实践的有效措施

艺术实践活动可能会涉及到校外表演等内容,因此学生的安全和日常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为此,高校需要加强对艺术实践活动的讨论与规划,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艺术实践活动计划。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艺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对于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较大,但是对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方面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而展开艺术实践活动。在保证学生充分掌握音乐理论和音乐技巧的基础上,才能够展开艺术实践活动。部分学生可能可能对艺术实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和不安的情绪,为此,教学管理人员与学校宣传部需要对音乐艺术实践展开良好的宣传,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艺术实践活动最好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每一组都有组长方便随时与学校、与教师取得联系,汇报生活和学习中的情况,教师可根据这些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目前随着高校艺术时间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实践已经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教师需要合理安排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任务,在不同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巩固基础的音乐知识理论和音乐技巧尤为重要。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品质。每一次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都需要对整体活动的结果进行汇总和评价,分析其中的长处和不足,提高下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水平。高校的艺术实践活动主要分为校内艺术实践和校外艺术实践。为了不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低年级学生展开校内艺术实践活动是一个良好的选择。为此,学校方面应该充分重视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各种音乐表演比赛,音乐汇报演出等,鼓励学生转型组织一些音乐会、综合类艺术表演等。同时,学校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见与其他学校联合举办的大学生音乐艺术节、音乐专业学生汇报演出等。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学校也需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的参加义务演出、音乐义务教育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或者组织学生展开不同主题的音乐艺术民间调研活动,让学生了解到音乐艺术发展的脉络,从更多的方面了解到音乐艺术的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从多个方面对高校开展艺术实践的措施展开了分析,以期与相关教学人员共勉,进一步提高高校的音乐教学水平。

作者:李伟 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睿.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3,(05).

[2]张蓉.一场歌剧排演引发的“蝴蝶效应”———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一瞥[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02).

[3]刘瑶.艺术实践在培养高校声乐表演人才中的重要性[J].时代文学,2012,(11).

[4]郝亚南.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6,(14).

[5]王博.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第二篇:高校音乐教育发展

【摘要】

新世纪下,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下,使得中国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不同的空间领域内,人文背景的不同下,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和品味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革特点。

【关键词】

音乐教育;新形势;民族音乐;流行音乐

一、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当今高校音乐教育中主要包括两大培养体系,分别为高校教师教育中的艺术院系,因普通高校音乐课程在设置上缺乏对课程标准和规范进行完善,造成培养目标模糊,专业雷同。高校中教师纷纷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多数教师没有重视新教育观的落实,学生对音乐教育思想的认识不够充分。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出现技能单一,综合素养较低等问题,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音乐理论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实践的指导。

二、阻碍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原因

(一)重视程度不足

现如今,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均对音乐教育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但仍然表现在“表面重视,行动上不重视”。而且不少高校对音乐教育管理不太严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音乐教育管理机制,多数处于管理无序的状态。

(二)师资力量不足

因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教师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和科学的准入机制,从而使得音乐教育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文化修养较差,教学能力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还未形成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也未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在课程设置上也比较零散,多为音乐欣赏课,且多为选修课,课时并不多,学生更多的是凭借个人兴趣来选定课程,加之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倾向性,也使得选修课效果并不是很好,而必修课虽为必过科目,但学生为毕业多敷衍了事,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高校扩招为高校音乐教育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

自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得到极为迅猛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国家在急需各类高端人才及满足国人接受高等教育迫切的需求形式下,开始全国范围内高校的扩招,师范院校、综合院校、甚至理工、医学、农林等纷纷采用申报新专业的名义开办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其中音乐表演、表演方向是高校扩招中的主力军。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扩招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还带来了不少挑战。高校音乐教学中,在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音乐专业文化课分数低,而备受众多考生青睐。据了解,高校中报考音乐专业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音乐专业如火如荼的扩招下,造成毕业生数量增多,市场需求饱和,这一现状更加剧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学习困难。针对此而言,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急剧下降俨然是当今发展的一个不争事实,同时还是极为严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四、高校音乐发展的新策略

(一)正确认识高校音乐教育并端正态度

首先,高校音乐发展必须端正态度,因不少人将音乐教育看作是不重要的课程可有可无,针对此,需要积极转变高校对音乐教学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对音乐教育做出科学合理的定位,使得更加深入地投入到音乐的具体教育中。此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今天,思想上正确认识音乐教育。并且让人们能够正确牢记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助推力。可以说,这能够在美育教育的今天,积极发挥音乐教育的素质教育与美育教育作用,从思想上立足定位,重新将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到新的高度。从某种角度而言,从课程体系入手,着重提高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不同的情况及音乐素质教育下,正确对待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教育的素质教育水平。此外,音乐教育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新世纪下,音乐教学发展中根据发展需求更新理念,便于跟上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步伐。

(二)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因当今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现状中的教育体系不太健全和完善,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完善音乐教学体系,让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一部分高校认为音乐教育仅仅是唱唱歌、跳跳舞便完成了教学任务,可以说,正是这一短浅的认识导致音乐教育效果没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今后的音乐教育中不能够将音乐教学简单地等同于音乐作品鉴赏,音乐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学科,融合了美学、哲学、文学及众多学科领域。针对此,高校音乐教学中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找准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完善地构建富有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将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等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三)加强高校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

音乐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音响教学效果的好坏。针对此,普通高校出现音乐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逐步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思想队伍的建设。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用教师独有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把学生当做朋友,进行平等的交流、此外,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估计教师进修,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多培养机会,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朝着更高的层次进行提高和发展。另外,高校教育中制定完善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标准,鼓励音乐教师进行主动进行,提升教师师资队伍水平,此外,鼓励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五、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中,音乐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加深学生对艺术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眼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今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进步,文章就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进而旨在提高学生音乐教育素质。

作者:李木一 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包其锋.壮民歌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现状[J].戏剧之家,2014,(11).

[2]刘德崇.探究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艺术科技,2015,(2).

[3]罗丹阳.探析阻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J].戏剧之家,2015,(14).

第三篇: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摘要】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态和文化形态,民族音乐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出现较早,做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研究有助于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是提升我国音乐水平的关键。现阶段,高校要结合教育实际,注重对民族音乐的借鉴,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本文指出了高校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民族音乐文化和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针对加强民族音乐传承,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水平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传承传统文化

一、提高民族音乐教育水平的重要性

(一)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音乐是一种艺术载体,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和历史文化,是民族精神内涵的展现。各个国家非常重视自己本国的民族音乐,并将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进行弘扬。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风俗习惯和音乐形式差异很大,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有助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二)是新时期我国音乐创新的需要。我国音乐近些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国音乐急需创新。音乐文化传承是音乐创新的前提,而音乐的创新是传承的继承。民族音乐是一切音乐的起源,提高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提升音乐的发展水平,现存的优秀音乐形态都是充分借鉴民族音乐的特点发展而来。吸收民间音乐,对音乐再创造是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开辟我国音乐发展的新纪元。

(三)是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需要。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音乐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的音乐技能。民族音乐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历史和政治的反映。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

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提高音乐教育的前提。高校音乐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用民族音乐范例加强音乐教育,利于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和历史性。民族音乐作品十分经典,一般作为音乐教育的典型案例,因此,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

(二)高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是一个综合体,音乐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想要传承音乐文化,各高校就要肩负起使命和责任,开创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目前,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主要依靠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这种宣传力度不够,高校必须要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一种使命去完成,做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三、加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升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传统观念,优化音乐教育理念。首先,我国教育部门要制定规范、合理的民族音乐教育的相关制度,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进而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保护工作。其次,高校要用科学的民族音乐理念指导教学,音乐教师要对学生施加正面引导,借鉴优秀的文化成果对当前音乐教学加以改进和完善,在教学中找到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结合点,寻找到适合我国的民族音乐传承的方法。

(二)加大高校音乐教材改革力度。首先,要选用有代表性的音乐教材,激发学生的热情。其次,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快教材修改,结合当地的民族音乐特色进行编写,将地方音乐与大众音乐有机结合。学生要加强对本土音乐的了解,提升对外来音乐的认知,将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创新的音乐教育形式。

(三)开展活动,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质。高校在音乐教学中要多组织各种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自我提高。有些高校经常举办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社会采风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加大对民间音乐素材的收集,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掌握和认同,有利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教师通过组织和开展活动,逐渐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与专业教学水平,学生也在实践中获得大幅度提升。

四、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民族音乐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一些民族音乐的典型案例通过音频、视频的格式展现给学生,进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和传统音乐之间的距离。其次,音乐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加强学生的传统音乐审美和现代音乐审美,在多元文化并行发展的今天,如何调整音乐教学,开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高校音乐教师的重要责任。

五、结语

民族音乐有着自身的特点,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形式多样,各有特色。高校要以传承民族音乐为出发点,提高音乐教师综合素质,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将我国的民族音乐推向世界。

作者:张博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娄雪玢.论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

[2]李巧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J].艺术科技,2015(45).

第四篇:高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初探

【摘要】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作为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专用合理教学训练为实际依据,构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选用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音乐学习条件。基于此,本文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为切入点,为其提供几点优化建议,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钢琴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引入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要务。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是学生必备的音乐技能,占据高校音乐教育关键性地位,通过专业化的教学指导、实用性的技能演练,培养技术性音乐教育人才,满足高校音乐教育的建设需求。此外,提升钢琴教学的科学水平、艺术水平,也需围绕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便于发挥音乐教学的引导作用。

一、注重扩展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向

(一)深入教学内容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钢琴弹奏训练教学作为基础必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纯专业的技能训练(钢琴弹奏技巧),教学内容多以钢琴演奏效益为衡量指标。目前,大多学生存在钢琴弹奏时间短、学习效益不高等问题,正式学习钢琴演奏的时间均维持在升入普通高中艺术班级后,自身演奏技能较差,并不利于学生的钢琴学习。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遵循“三看三查”原则(即为“看谱号”、“看调号”、“看拍号”,“查变音机号”、“查表情术语记号”、“查弹奏指法”),秉持“利用手指来唱歌”理念(注重手指的指位、指法),并融入一些弹奏技巧(指法变换、乐曲说明);从演奏技能基础练习入手,注重升降调(大调、小调)、音阶、和弦等弹奏方法,围绕乐谱基础演奏,为学生的后续钢琴进阶教学打好基础,且具备快速、便捷地教学特点[1]。

(二)联合即兴伴奏

“即兴伴奏”注重钢琴演奏、键盘和声、伴奏造型等综合技能效益,界属于钢琴教学的综合艺术范畴。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专业钢琴教学离不开基础训练与即兴伴奏演练,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方式,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技巧,比如:利用调试音阶、琶音、和弦、八度等优秀的钢琴作品资源,采用层层递进、深入分析的方法,将作品资源视作参照模版,与其伴奏练习曲调作对比分析,提出共性问题及其差别要素,加深学生对其指导型伴奏的印象。此外,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即兴伴奏技能,也需从和声知识的应用方面入手,合理运用以和声为基础的多声部演奏技巧,实现伴奏风格与和声效果的统一、和谐,这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培训也具备一定辅助功效。

二、强化合作教学机制,转变教学模式

钢琴教学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的典型代表,合作演奏课目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直接影响音乐教学的实际成效。对于学生而言,钢琴教学时间有限,合作演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有效时间内的无限教学效益,通过钢琴协奏曲、四手联弹曲目、双钢琴作品,适时增加钢琴教育课程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弹、唱、听、鉴、导”学习模式,选择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适时开展团队协作教学活动,构建“互动式”教学体系(比如:以两至三人为一组,成立钢琴弹奏协作团队,原创或模仿优秀的钢琴作品,现场演奏教学曲目)[2];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演奏曲目中,开展小型班级演奏会、曲目合作演奏竞赛,让学生真实地体验钢琴演奏的魅力,通过现场表演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这对提升钢琴专业教学效益具有辅助作用。此外,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化方面入手,围绕学生不同级别的音乐鉴赏能力,结合“以优带差”分组原则,安排小组分工协作任务,完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创新型模式,便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三、构建新型评价体系,实现全面效益

任何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合理的评价体系,在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遵循专业技能教学目标,拟定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满足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综合表现,以钢琴理论成绩、乐曲伴奏成绩、实践教学等为评定标准,适时开展钢琴演奏活动,立足于学生综合运用钢琴能力的考核模式,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评定效益;以理论教学考核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创新接受形式(避免死记硬背、多次进行实际演练),比如:融合弹唱教学方式(自弹自唱),从弹奏指法、基础技能的评定内容入手,利用歌唱、键盘的综合应变技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整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可构建师生互评机制、生生互评体系,注重展示伴奏织体、和声配置等方面技能,以合作伙伴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内容,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下,实现钢琴专业教学内容,也需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在天赋(综合应变能力、演奏技巧的应用),为学生提供附加值评分依据,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音乐人才,这与现代音乐课程教学标准具有共通性,值得大力推广并引荐高校音乐教育。

四、总结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合作机制”、“构建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注重学生的综合表现,从多个层面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音乐潜能,完善现代高校音乐教学机制。

作者:张蓉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洋.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8):117+119.

[2]江影.对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伴奏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3,(06):768-770.

[3]曹泓.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简单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69-70.

第五篇:高校音乐教育教师教学理论方法

多年来,音乐专科教育一直沿用统招音乐院校教材,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浅显化”“片断化”方式处理,各学校教学要求进度不一,难度不一。为了明确音乐学专科的教学要求,也为了提高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专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少高校组织编写了符合现代音乐教学要求和新时展需求的音乐教育教材,对我国高校音乐理论与技能教学大有帮助。由郭玉锋组织编写的高校专科音乐教材《音乐教育》一书,对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专科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作用。该书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音乐学专科各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为目的,最终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高校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具备广博的音乐文化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从而适应新时展的需要。所以该教材既可以用作音乐学专科学生学习指导用书,也可供音乐专业专科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该书共有六编,第一编基本乐科主要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音乐欣赏等内容。其中乐理是高等教育专科音乐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学习所有音乐相关课程的前提与基础,乐理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奠基石,是大学生走进音乐大门的第一把钥匙。通过乐理教学理论研究,能够使学生系统地理解与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将乐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声乐与器乐学习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同时也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视唱练耳包括视谱即唱和听觉训练两大主要内容,主要用来培养学生能够按照乐谱要求,准确地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并加深对拍子、音程和调式的感性认识;练耳是用来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基础理论课,重视视唱练耳训练可以使声乐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音乐欣赏课程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与音乐审美能力。第二编音乐史论主要包括中国音乐史和外国音乐史,对于高校音乐学生来说中外音乐发生发展的历史,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史论内容,只有了解音乐发展史才能把握音乐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三编技术理论主要包括初级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内容。在第四编民族民间音乐中,论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各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赏析,正是丰富多姿的民族民间音乐成就了我国音乐的辉煌。第五编音乐实践主要包括声乐、钢琴、钢琴即兴伴奏和合唱指挥等内容。第六编主要是关于音乐教学论的内容。该教材中每个科目的编写都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和要求、学习方法、知识要点和练习四个方面,通过简明扼要、层次清晰的内容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各科目基础知识。其中,学习方法及练习部分都是音乐教师多年的教学心得,主要针对学生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给予解答,具有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通过该教材学习可以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文化修养及必备的专业技能。当前我国高校专科音乐理论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由于近现代中国音乐教育受到西方音乐严重侵蚀和渗透,一元化音乐教育导致传统音乐文化主体意识的失落,不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音乐艺术;其次,音乐理论课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使音乐理论课变得十分枯燥单调,从而失去了音乐鲜活的感性特征;第三,教学手段和设施陈旧落后,音乐理论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整合与更新等。

因此,加强高校专科音乐理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以建立强大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为前提,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其次,加强高专音乐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要加强音乐理论课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的横向联系,加强音乐理论课与哲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相关文化学科的横向联系,从而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第三,科学合理地整合音乐理论课程,开辟新的特色音乐理论课,如增设“中国民族基本乐理”课,加强民族音乐视唱练耳和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加强民间音乐采风力度,注重民族音乐实践。第四,应注重“音乐文化”的定位,从理论教学与研究入手,注重音乐文化层面的学习与交流方式。第五,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应创造条件为音乐理论教师提供进修和再教育机会;第六,应加大对音乐理论学科的建设及管理力度,加大音乐理论教学硬件投资,努力为音乐理论教学创设良好的条件。

作者:邓红 袁艳华 单位:江西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

第六篇:高校音乐教育与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悠久的文化逐渐被掩盖,还由于其受到流行音乐及西方音乐的影响,民间音乐的在传承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所以我们在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应使民间音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老祖宗的文化及智慧不被遗忘。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民间音乐传承;关系

民间音乐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最为珍贵的部分之一,它是我国先辈们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发展的几千年间,其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和历史的变化,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特殊时期,使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及传承被忽视。我国天津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也包括民间音乐,那么本文就试着分析讨论天津高校音乐教育和民间音乐传承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民间音乐可以得到全新的发展。

一、浅析民间音乐及传承价值

(一)民间音乐

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是由最早的诗经,到后来的汉乐府民歌,再到最后的唐宋诗词,我国祖先把歌演变成文字一代代的流传下来,并且把这些歌谱成曲广为流传,这就是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到如今,已经发展为多种形式,包括舞蹈、戏曲及民间音乐等等,这每一种形式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从民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由最初的阶段演变为后来越来越成熟的阶段,民间音乐具有巨大的可持续发展性。比如我国的京剧,它是由戏曲经历了多年演变成国粹的,民族音乐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祖国新时代的年轻人,将这些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是我们的责任。

(二)传承价值

不同的文化铸就了民族的灵魂,民间文化也是我国灵魂中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有着历史价值。民间音乐反映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变化、精神面貌变化及文化的发展过程。总的来说民间音乐文化的传统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上文有说道民间音乐反映了我国祖先及劳动人民在工作中的一种情绪表达,所以从民间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的不同人们的生活状况,所以说民间音乐也是对我国历史发展文化的一种传承。(2)我国是一个大国,其中有不同的民族及民族文化特征。就比如南方的民间音乐中有充满温暖的南方气息,北方的民间音乐中有充满豪放的北方特点,所以说民间音乐也是对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传承。(3)我国有不同的民族,也就意味着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比如古代中有专门的祭祀音乐,同时也有专门的婚庆音乐。所以说米念音乐也是对我国不同风俗习惯文化的一种传承。[1]

二、天津高校音乐教育与民间音乐传承的互动关系

民间音乐属于非物质音乐遗产,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其中天津地区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区域,所以充分利用天津的传承教育体系,改革创新当前的音乐教育模式,使我国民间音乐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这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首要解决问题。下文就全方位的讨论了天津高校如何利用民间音乐传承资源,来调整天津高校培养人才的音乐教育模式,从而使我国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传承及民间音乐的传承,并且能够成为其今后传承的核心人才。

(一)将民间音乐的传承变为天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资源

天津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有许多的传统民间音乐都分布在天津的各个地区中,其中也有许多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都被传承了下来,所以高校师生对于他们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将他们运用到教学活动中。(1)天津拥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音乐、歌舞及乐器,这些历史资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民间音乐也是天津民族音乐的基础内容。所以天津各高校应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资源充分的运用到音乐教育中,使我们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深入到大学生的发展中区,使大学生能够将民间音乐及其中的歌曲和乐器都能够运用到自己创作的作品中,这不仅对于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有重要作用,还使我国民间音乐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及保护。(2)天津戏曲文化历史也非常悠久,自夏商时代就有“优伶”,天津市也成为了戏曲艺术的活动中心。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流传下来的戏曲也有近三十多种。通过上述说明就表示,我国戏曲文化的起源就在天津地区,但是据调查,在我国各种文艺演出中,采访喜欢音乐的占了一半,喜欢戏曲音乐的只有27.2%,喜欢戏曲音乐的多半是高龄组,其中中龄人只占了一小部分,低龄人几乎为零。这个数据就表明了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如果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的话戏曲文化可能就会逐渐消失。[2]

(二)如何在高校教育中使民间音乐得到有效传承

目前我国传统音乐在音乐界所占的空间越来越少,就以戏曲为例,在最初的三百多种戏曲种类经过时间演变发展成目前的两百多种,平均每一年就有两种戏曲种类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原因有两种,一是我国音乐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二是当前我国音乐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只是被动学习,并没有在学习中创新。所以为了培养该文化的艺术人才,及为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做出贡献,创新及改革教学模式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可以开展多元的教学模式。比如使教师进行下乡采风,或者聘请我国民间音乐艺人到高校对教师进行传授艺术文化等,这些方式在我国教育界都有重要意义。所以高校可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聘请专业的民间艺术人员到高校对学生进行授课,使我国民间音乐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传承,使我国民间音乐得到发展和保护。(2)由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教师对于我国民间音乐文化并没有太过深入的研究,还由于目前我国社会在发展,高校也在扩招,巨大的压力使教师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对此进行了解。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基础,可以采取另外的方式了解我国民间的音乐文化,比如到乡村采风。教师可以在其中学习民歌、戏曲文化,还可以研究我国民间器乐。另外学校也应该改革教育体制,使教师能够在实施教育的基础上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化艺术的研究及传承中去。

三、结束语

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使民间音乐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得以传承及发展,是高校的责任。我国高校应该担起此责任,创新改革教育体制,为我国非物质音乐文化及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作者:孙志虹 王乐琼 郭越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莉,黄剑敏.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开发[J].民族艺术,2012,(4):133-134.

[2]舒畅.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