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级小学教育现状及建议

农村村级小学教育现状及建议

【摘要】初中学生向城市集中、小学生向集镇集中的大背景下,农村村级小学正面临生存的压力。从事农村基础教育三十二年,对农村村级小学的发展深感忧虑,故篆此文以期引起重视。

【关键词】村小困境;现状分析;相应对策

一、村级小学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1.村级小学在校学生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

村级小学布局不合理,点多面广,以及农村人口出生率的持续降低,一定程度上使各村小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家长们认为良好的教育在村小教育是不能提供的,于是把孩子送进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租房陪读。学生人数减少,导致教师编制减少,不少村级小学不得不采取复式班教学,不但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而且教学质量越来越差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客观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的不公平。

2.村级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村级小学的师资队伍构成一般是“年老的+近年来新分配的+代课的”,年老的多是“拿起书本是教师,放下课本是农民”的乡村民转公教师,代课的多半是一些因在编教师请产假、病假之后临时聘用的或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管理员。不少偏僻的村小,年龄大的教师,都在五十八、九,即将退休的年龄阶段;大多是由于年龄大、学历低等原因被集镇学校“抛弃”了,只有到村小发挥余热;他们没有了希望、更没有激情;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等待退休。优秀、年轻的村小教师纷纷调往经济条件、地理位置较好的集镇学校,甚至有的自愿放弃教师行业,或外出打工、另寻出路。

(1)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

一方面,在村小教师队伍中水平有限,吸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虽然每年各级教研部门都组织了各种培训,但“牛不喝水,强摁头也不会喝水”;培训,虽说有点进步和收获,由于自己缺乏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也收效甚微。

(2)教师工作负担重,责任心不强

村级小学办学规模一般较小,办学条件差,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少(6个年级6个班,教师一般为8~9人)。为了达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要求,使学生全面发展,所有教师不得不担任多学科教学,甚至复式班教学。同时,每个教师还要负责分管学校其它工作;每年的各项检查又多,教师疲于奔命。另外,以“民工潮”为背景,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孩子多由祖辈代管,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村级小学目前的现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工作责任心,更要有父母般的爱心。但多是些自怨自艾、牢骚满腹,不安心工作。少有扎根乡村、安于奉献、努力进取的年轻教师,他们能够使村小的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3.村级小学办学条件依然较差

近年来,通过“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尽管乡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还差得比较远;再加上农村村小,由于学生人数较少,“按照学生人数预算学校公用经费”的政策,造成乡村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保证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一些小型维修都无法自己解决。另外,学校安保人员、食堂员工的工资和养老保险以及档案达标创建等支出都是不小的数目。由于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依然不容乐观;不少村级小学运动场地还是土场坝、还没有教师住房(新分配的外地教师租住在农户家中)、还没有学生餐厅、除了一栋教学楼之外没有综合楼(功能室不健全)、没有冲水式标准厕所;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差,已严重影响和阻碍着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

二、村级小学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

1.调整农村小学布局,提高办学效益

(1)不足10人的教学点,应与本村完小合并

专家分析,10名以下的“微型”学校,生均费用远远超过一名高中生一年的费用。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

(2)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

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规模较大的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要提高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标准和学生公用经费标准。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在调整中,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人口测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农村小学校舍布局调整工作。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2.加强村级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过硬的村级小学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能弥补村小办学条件差、布局不合理等方面的不足。那么如何切实提高村小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2)高村小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为了解决村小教师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知识面相对狭窄的问题,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村小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另一方面,村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3.城乡之间、乡镇内教师交流要制度化、常态化要加大城乡之间、乡镇内教师交流力度,不能形式化;今年你给我派1~2个,我给你派1~2个,一年后又回原校,这纯属应付形式,这样安排的人不仅不好安排工作(不稳定,不便于当班主任),更不好管理。要像行政干部一样每年按一定比例流动,没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的不能晋升职称和干部提拔。不能一个老师分配到一所学校后,若不提出合理的调动申请,就在一所学校教到老。

3.以政府投入为主,改善村级小学办学条件

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使改善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改善村级小学的教育教学条件、尤其是教师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通过对村级小学的危房改造、校舍建设、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购置等,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建花.浅析现今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亚太教育,2015,(12):32.

作者:金必友 单位:恩施市白杨坪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