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选修课调查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通识选修课调查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通识选修课调查初探

【摘要】高校通识选修课的调研和教学改革,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就课程开设、选课动机、出勤情况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据调查结果归纳总结出A高校当前通识选修课开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旨在提高高校选修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挥高校通识选修课的优势功能。

【关键词】高校通识选修课;调查;现状;对策建议

高校通识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常跨学科、跨专业,是大学生知识体系的补充,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具有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师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扩展学生思维方式等作用,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高校通识选修课的调研,有助于掌握通识选修课开展的现状,找出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课程改革开展,对人才培养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来自多个学院,兼顾文理科、本专科,发放问卷720份,回收720份,有效问卷70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7.78%,其中男生占43.75%,女生占56.25%。调查内容涉及对选修课程是否满意、选课动机、出勤情况、听课效果、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并访谈了数名教师。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层面

超过半数的学生对选修课程满意,但学生选课动机参差不齐,多数学生是根据自身知识和兴趣选课。86.2%的学生能够按时上课,超过半数的学生认真听课并与老师互动。对于教学方式,66.9%的学生喜欢老师用PPT展示教学内容,29.9%的学生喜欢课堂互动;对考核方式,59.8%的学生选择开卷,29.9%的学生选择写论文,少部分学生选择闭卷或论文与考试结合。对于课堂教学,多数学生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态度及语言风格、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部分学生重视老师的相貌、年龄与气质。网上选课系统得到了85.8%的学生的认可。

2.教师层面

(1)教师开设通识选修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由于政策及课程的开设不稳定,有经验的专业老师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公共选修课,新开设课程的多为年轻教师。(2)通识选修课教学内容随意性大,不同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内容不一致,没有集体备课,有的只涉及自己感兴趣或是熟悉的部分去讲授,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3)课程要求过低,绝大多数期末考核方式为论文和开卷考查(70%)外加考勤成绩(30%),学生认为比较容易过关,导致上课学习不认真或是出勤率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通识选修课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各大高校都很重视通识选修课的开设。A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前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当前热门学科,兼顾教师和教室资源,参考同类学院,开通学生试课机制,学生对选择的课程,可以试听课两次,不满意可以重新选择,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满意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开设通识选修课的目的和意义。本学期共开设通识选修课173门,分属于六大课程类别:社会探究与批判性思维、科学思维与工程素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体育保健与心理健康、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创新创业与职业素养。根据调研结果以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提高通识选修课教学质量方面,学校、教师和学生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学校学院层面

(1)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教学督导组,加强对选修课教学监督评测,严把教学质量关,建立有效的听课制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和老师对选修课程重视程度。(2)完善选课系统,加强选课指导。完善网络教学内容体系,教师可以修改并上传课程内容,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简介、课程大纲及考核方法等。对于严重缺课的学生给予引导、谈话、警告,杜绝教学资源的浪费。对于没选课却能坚持上课的学生,给与考核机会,考核合格给予学分。(3)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实行过程评价。学生随时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不记名评价,并提出意见或建议;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对自己及课程的评价,并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改进。(4)打造公共通识选修课品牌课程,有助于激发教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提高教师建设课程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修正教学大纲、丰富教学手段等,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将通识选修课学分与评先树优挂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教师层面

(1)多人教授同一门课。提倡集体备课,授课教师互补不足之处,统一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组建教学团队,分专题讲授,学生也能体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2)提高课程要求,考核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考核,避免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故缺课超过限制的学生不能参加结业考查。尝试机考,平时课堂表现、课堂讨论等纳入总成绩,可避免学生逃课、上课应付现象,更能体现考核公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注重教学效果。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注重结合实际案例和前沿知识,采用混合式教学手段或探索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式、体验式、角色互换法和情景、环境陶冶教学等多种结合的教学方法,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4)提高自身素质,充实自身知识。公共选修课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精彩的课堂展示能力以及让人无法抗拒的个人魅力。这需要教师不仅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亦要注重言谈举止。

3.学生层面

(1)正确认识通识选修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避免盲目选课。要充分认识到通识选修课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扩展,更是对扩展学生思维方式、提高其视野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所以,选课应考虑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素质能力的提高,及时咨询学业导师,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做长远的规划。(2)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律意识。对待通识选修课,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能随意逃课、旷课。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提高上课及学习的效率。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具有独立性、灵活性,其课程理念、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也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是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阵地。切实开展好高校通识选修课,离不开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的重视和共同努力。调研通识选修课的现状,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助于促进高校通识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心智培养、知识扩展的功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小庆,明庆华.大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态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4,2:49-56.

[2]蒋湘祁,魏书敏,夏丹凤.高校公共选修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116-118.

[3]黄伟力.国内外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建设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7,(4):100-103.

作者:韩庆典 杨美娟 于军香 张广娜 陈广艳 单位:临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