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县域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农村县域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针对农村相对落后的社区教育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和办学实践,逐一确定四步推进策略,逐级完善四级办学网络,逐个解决四大办学问题,逐项开展四项创建行动,逐步打造四个培训品牌,从而有力地推动农村县域社区教育,促进县域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培训项目;办学实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上仍然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要进一步有效地整体推进农村县域社区教育,必须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从确定推进策略、架构教育网络、建立工作机制、用好创建载体,打造培训品牌等方面去实践和研究。

一、抓牢方向,逐一明确四步推进策略

思路决定出路,任何工作都应该讲究策略和方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县域推进社区教育,策略尤为重要,根据我县社区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具体情况,确定了四步推进策略。

1、整体工作定位策略

前几年,我们想促使地方党委政府对社区教育的重视,解决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人员经费、场地设施、政策制度等问题,为社区教育提供基本的保障,从而自上而下推进社区教育,但是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我们重新调整思路,在工作定位上,采取“三先”策略。一是先作为。即先作为后谋位,工作上自下而上推进,无条件从电大(社区学院)自身开始做起,逐步带动教育系统其它学校,然后逐步向其它领域系统拓展,等做出规模和影响力以后,再向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提条件、要政策。二是先投入。即培训先免费后收费,初期所做培训一律免费,费用都从电大学历教育的预算外收入中开支,不但不向学员收一分钱,还为学员提供免费午餐,等到条件成熟时再适当推出收费培训。三是先试验。即具体培训项目先试点后推广,在具体开展每一项培训时,先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做试点,边实践、边调研、边完善,通过试点取得成功后,再总结完善逐步全面推开,以确保培训效果。

2、资源有效利用策略

我县电大(社区学院)属于典型的人、财、物紧缺的办学单位,做好资源利用文章尤为重要。在资源有效利用上,采取“三多”策略。一是多方统一。首先,电大社区学院和各乡镇社区学校以及教育系统内部的中小学等单位,达成人员、场地等资源利用共识,统一有关做法和规定;其次,通过教育局与财政、农办、妇联、工会、老年大学、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有关单位达成统一,建立合作互助、共赢共享的密切关系,充分利用好县域教育资源。二是多校合一。在县级层面把电大、社区学院、老年广播电视大学、老年大学等多个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做大做强,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乡镇层面,把乡镇成校和社区学校合一,实习多块牌子一套人员班子的办学模式。三是多功归一。就是在村级层面把老年活动中心、文化礼堂、农家书屋、便民服务中心等各种场所集中到一处,在这里建立社区学校村级教学站,开展有关社区教育活动,把社区教育融入到相关的活动中去。

3、培训项目优选策略

县域内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系统或行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内容,作为社区学院,如何扬长避短打开社区教育新局面,关键是要选好项目找准培训突破口。在项目选择上,采取“三点”策略。一是把握政府关注热点。每一届地方政府在特定时期内都会有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工作,社区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关注这些热点,然后从中找到服务热点工作的培训项目,如我县的美丽庭院建设、新农村乡风革命、发展旅游一号产业、江南药镇建设、古茶场小镇建设等等,这样的项目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肯定,也容易得以顺利开展。二是找准学员需求特点。有需求才会有市场,社区教育的培训项目要满足教育服务对象的需求,要投其所好。这就要求深入基层开展学习需求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策划和设计地方市民喜闻乐见的培训项目。三是发挥自我优势重点。想方设法发挥和利用好社区学院自身的优势,把握好三个方面:首先,人无我有。即去开辟目前还没人做的培训项目,挖掘、培育和拓展新的培训内容和项目,如家长学校培训、假日学生集中营活动等。其次,人有我优。若开展的培训内容,别的单位也在做,那么我们必须要比别人做得更好,要有自己的亮点和特色,这样才有竞争力,比如餐饮旅游培训送教下乡,把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就是一种优势和特色。再次,人我结合。即按照不求所有但求共有的原则,部分项目在经费、场地、人员、智力等方面开展合作,联合开展培训,达到互补共赢的目的。

4、具体培训推进策略

培训项目选取以后,在培训具体推进上,采取“三从”策略。一是从点到面。全县域共同开展或巡回培训的项目,采取从点到面的方式推进。按照“先选择个别试点、再区域分批推开、后全县整体覆盖”的程序推进,如全县域的旅游餐饮送教下乡培训,全学段的学生家长培训等项目,都是采用从点到面的推进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从内到外。一是指从校内到校外,即从电大、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内部到校外。二是指从系统内到系统外,即从教育系统的所有学校到教育系统以外的所有部门和单位,包括乡镇村。如学生家长培训、技能证书考证培训、茶艺培训等,都是从内向外逐步推开的。三是从城到乡。根据我县城区大而集中,乡下多而分散的县域特点,社区教育培训和活动采取先在城区开展,然后再向乡下拓展的方式推进。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城区先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又能够让乡村一级有更多的准备时间,还能够使社区教育工作者不断积累经验,更好更多地服务广大乡村市民。如每年一次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承办单位,采用先在城区承办几届,取得经验后由乡下的乡镇轮流承办。

二、抓好基础,逐级建立四级办学网络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办学网络。然而我县原来的情况是,19个乡镇(街道)的社区教育主要依托乡镇成校,而原来的乡镇成校基本上是处在无独立校舍、无编制人员、无专项经费的三无状态,为了彻底改变现状,我们因县制宜地提出了构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简称“一中心四区域十九站一百点”的四级网络构架。

1、加强一级学院龙头建设

首先,增人明职授权。在电大和社区学院一校两牌、两套班子一套人马的基础上,增挂成人教育指导中心牌子,增加人员编制,增配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进一步确立社区学院的龙头地位,在履行好课程开发、教育示范、业务指导、理论研究等主要职能的基础上,协助教育局职能科室,做好全县成人社区教育的规划、指导评价考核等工作。其次,改善办学条件。政府投入近四千万实施电大(社区学院)异地搬迁工程,新校舍占地14亩,建筑面积11000多平米,明年下学期将启用新校舍,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变。再次,增加经费投入。向县财政争取社区教育专项人头经费,争取的经费通过县教育局全部直接拨入成人教育中心,中心将根据各区域分中心的培训情况,考核后再拨入到各区域分中心,确保经费真正用到社区教育培训上。

2、新增二级区域中心成校

学习丽水遂昌县的做法,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根据全县19个乡镇的分布情况,新成立了四所区域中心成人社区学校,每所学校负责辖区内的四到五个乡镇。各区域中心成人社区学校,校舍场地独立、人员编制独立、财务经费独立,承担所属区域内各乡镇成技校的职责,作为乡镇一级的社区教育主体,主要承担组织实施各乡镇社区教育活动、指导教学站工作的职能。

3、调整三级乡镇成校职能

新设立区域成人社区教育中心后,原来的各个乡镇成技校仍然保留,在设址上,在原乡镇成校不变;在人员上,确定一名兼职负责人或联络员,要求学校分管领导或教务处的中层干部兼任,并且计算一定的工作量;在场地上,安排一个专用办公室,其余在有培训需要时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在职能上,配合区域中心成校实施社区教育活动、指导教学站工作;在评价上,联络员个人和学校的工作都要纳入教育局的成人社区教育考核,并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

4、设立四级村居教学站点

我县共有363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居委会,根据村居的分布、人口、交通、条件等因素,分批设立第四级的教学站点。首次计划设点挂牌85个教学点,对象为已经建成和正在创建文化礼堂的村居,其余村居条件成熟一批再设点挂牌一批,在未设点前就近到附近教学点参加学习活动。教学点设在村文化中心、文化礼堂、活动中心等场所,共享场地和设备,主要职能为居民提供灵活便捷的教育服务,管理人员聘请村干部、文化中心或老年协会负责人担任。

三、抓实根本,逐个解决四大办学问题

要大力推进县域社区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从事社区教育的人、财、物、评价等机制问题,我们通过充分做足加法文章,逐步真正做到有人办学、有钱办学、有地办学、有规办学。

1、“内挤+外聘”解决办学人员问题

自2012年县编委会批准在电大增挂社区学院牌子以来,县里一直没有给予学校一定的人员编制,也没有给教育系统专门的社区教育人员编制。解决人员编制的办法只有“自挤+外聘”。“自挤”即在教育系统内部挤出20多人,落实四个分中心的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在19个乡镇中小学内部各挤出1个成人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在电大校内挤出2个教师从事社区教育工作。“外聘”就是县、区域、乡镇、村四级办学机构分别外聘一部分管理人员和兼职教师。通过“内挤+外聘”解决有人办学问题。

2、“自筹+外引”解决办学经费问题

截止目前县财政还没有安排人均一定标准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若等有了专项经费再去干工作,显然不行,我们不能等也等不得。为此,我们采取“自筹+外引”的办法解决有钱办学问题。“自筹”即电大不断做大做强学历教育,用学历教育的办学盈余开展社区教育,不仅用自筹经费开展免费的学生家长培训、老年教育培训、技能考证培训等,还拨出部分经费解决新设立四个区域分中心的办学启动资金。“外引”一是去争取参与有资金补助的培训项目,二是去争取引进社会民间团体、企业个人的捐助资金,三是争取政策使政府的社区教育人均经费能够逐步到位,并列入经常性预算。

3、“独立+共享”解决办学场地问题

一是建设独立的办学场地。一级、二级办学单位建设独立的办学校园,社区学院和电大实施整体搬迁,新设立的四所区域中心成人社区学校,分别设在布局调整和搬迁的职高、初中、小学、电大校园内,校园和校舍面积都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二是共享场地办学。三级、四级办学单位,主要通过资源共享的办法解决办学场所问题,共享乡镇中小学和村文化礼堂、活动中心的场地,实施一地多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

4、“达标+创优”解决规范办学问题

达标就是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化成校办学要求,创优就是达到省规定的现代化成校办学要求,同时办出地方特色,走在市内同类学校前列。我们根据省市教育考核要求,细化考核条目,逐一落实考核到各级学校,并且将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绩效工资挂钩,通过系列考核促使规范办学。下半年县社区教育学分银行分中心正式开始运行,开始建立居民终身学习电子档案,建立成人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及激励机制,全县共设立了24个学分银行受理点,首次共有19276人次培训录入学分银行。

四、抓住载体,逐项开展四项创建行动

我省出台了《浙江省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创建一批部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学习型城市和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全省80%的县(市、区)创建为学习型城市,其中重点扶持地区达到75%以上,其它地区达85%以上;重点建设300所省级现代化成人学校;培育300个省级成教品牌项目。为此我们以创建工作为载体,积极参与以下四项创建行动。

1、品牌化培训项目创建

即参加浙江省成人教育品牌建设。根据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设计和规划项目,落实固定的项目专项经费,配备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选择紧贴市场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有特色效果好的教学活动,持续不断做大项目规模,逐步打造项目品牌。近两年我们主打旅游餐饮培训、学生家长培训和茶艺培训等项目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创下两个省市级培训品牌项目。

2、现代化成人学校创建

新设立的四所二级区域中心成人学校,两所按照标准化成校建设,两所准备创建省级现代化成校。通过现代化成校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办学方向、组织建设、规范办学等学校管理;进一步改善校舍条件、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办学条件;进一步发挥办学功能,广泛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并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建设校园文化,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创新办学特色,赢得社会良好评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示范化学习组织创建

按照教育部等九部委意见,积极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共同体建设。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进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团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以逐步形成良好的区域终身学习舆论氛围。近几年来,每年进行一次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百姓学习之星等评比和表彰活动,2017年在县级层面评选和表彰了20名“百姓学习之星”,10户“学习型家庭”,7个“学习型社区(村)”,并且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公开表彰,提升群众对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为我县创建浙江省学习型城市打好基础。

4、特色化实验区域创建

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结合我县具体情况,创造条件积极申报参与省级、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建设。对几年来社区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总结梳理,组织人员带着问题到社区教育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确立实验区建设的项目和内容,找准项目的推动点和抓手,争取在2018年申报参与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以填补该项工作的空白。

五、抓准市场,逐步打造四个培训品牌

社区的开展和推动需要借助依靠具体的培训项目,在社区教育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紧扣县域市民的需求,瞄准培训市场,逐步打造具有县域地方特色的培训品牌,从而发挥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1、打造旅游餐饮培训品牌

把握政府把发展旅游作为我县一号产业的有利时机,分析了“旅游大发展、政府有要求、社会有需求、学院有基础”的县情,适时推出了“农民出题目、学院做文章、农办给经费、培训进乡镇”的培训模式,按照“先个别乡镇试点、再区域分批推开、后全县整体覆盖”的程序开展旅游餐饮培训。培训的整体内容包括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烹饪技术三大部分,按照“县有特色宴、乡有特点菜、户有拿手活”的农家乐菜肴制作要求,既注重体现我县特色的共性传统菜肴和小吃点心制作,更关注各乡镇村独有的个性菜肴制作,重点融入了养生药膳的制作培训。截止目前,我们在全县一半以上的主要乡镇举办了10个培训班,受训人数达到了7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被评为了省级成人教育培训品牌。

2、打造学生家长培训品牌

根据“培训永久有生源、教育内部有资源、现状薄弱有需要”的家长学校现状,采取“学院作统筹、内部聘教师、家长校组织、培训进学校”的模式,按照“从低到高、由城到乡、院校联合、分段推进”的策略,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培训,按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确定系列讲座内容、组建讲课教师队伍、举行试点巡回讲座、最后全县全面推开的步骤,有条不紊地推进家长学校建设,两年来共推出了6个年级13个专题的系列培训,举办专题培训讲座近百场,培训人数达到150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被评为了市级成人教育培训品牌。

3、打造老年教育培训品牌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老年人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办好县域老年大学,积极开展老年教育,对推进全民终身教育学习和建设学习型城市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从15年开始,我们涉足老年教育培训,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到社会福利院、老年居家养老中心等单位送教育送服务,老年教育培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开展了成立老年开放学院的前期调研工作,明确了发展老年教育培训的计划和时间表,接下去将联合和整合县老年广播电视大学和老年大学的资源,在电大增挂老年开放学院牌子,进一步做大做强老年教育培训工作,逐步打造老年教育培训品牌。

4、打造茶艺中药培训品牌

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全县有家种和野生中草药1219种,种植面积8万余亩,“浙八味”中白术、元胡、玄参、贝母、白芍主产磐安,俗称“磐五味”。“江南药镇”被确定为省首批特色小镇,“浙八味”特产市场是目前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磐安还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列入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共有茶园面积8.7万亩。为此。社区学院围绕中药材和茶叶两大产业开展系列培训工作,今年已开展了3期茶艺和食用菌培训班,取得了初步效果,也得到了政府领导的肯定,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茶艺和中药材培训品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区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农村社区教育,是落实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应该紧紧把握本地县域社区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深化教育实践改革,为搭建起人人愿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N].2016年6月.

[2]戴建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营”意识与策略[J].成人教育,2013,(2).

[3]侯龙真.回眸与省思: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进展[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5).

[4]吴戏贤.农村成校社区教育的实践探索[M].浙江:宁波出版社,2013.

作者:厉显畈 单位:磐安县社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