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人文教育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放在首要位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让每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人文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人文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教学;人文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时代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开阔眼界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和新媒体也为学生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容易被多元的网络文化所侵蚀,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许多教师在过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和方法,但是教学效果甚微,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处在尴尬的处境当中,成为初中教育较为棘手的问题。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专业教师并不多,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要以“技术”为核心,课堂教学就是要传授复杂的专业技术知识,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全无。教师无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找到提升教学品质的突破点,而这时学生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去突破,玩游戏、刷微博、看视频成为了学生信息课的选择。一旦某种行为成为定式,想要纠正就会耗费很大的力气。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要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介绍从语言使用到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这一过程所经历的五个阶段。教师要用至少两节课的课时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发展史,改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肤浅认识,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学科意识,搞清楚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深刻领会到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这一宗旨。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逐渐渗透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持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有效落实人文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一)科学疏通引导,建立道德准则

人文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教育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人性教育,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科学思维,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实践应用。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在呈现其技术价值的同时,还要展现出信息技术发展应用过程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当前的教育理念进行了一次根本性的变革。过去,只要下节是信息技术课,学生就会飞快地奔向机房,抓紧利用这段时间上网,而上课时有些学生就表现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于信息技术那些枯燥的技术知识搞不懂、学不会。而教师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切断网络,或利用软件对学生屏幕进行监控等,强迫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这种方式改变不了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教案,创新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中来。当前初中学生普遍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方式进行交流,在学习《走进网络世界》时,教师就可以把“微博的使用”纳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环节,教会学生用信息交流的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文字和图片,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通过互联网出来,与大家共享。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规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意识,知道利用网络散布谣言和传播不良信息是违法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只重视培养学生基础操作能力远远不够,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不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引入研究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思考、会学习。其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征,采用学生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现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帮助。其二,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理解、分析和甄别身边的一些人文现象,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比如在《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这个单元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和现象,制作出“小记者看世界”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小记者针对校园节约用水的问题进行采访,并通过PPT进行节约用水方面知识的介绍。学生在完成这个主题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在网络上搜集资料了解到了更多珍惜水资源方面的知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从细节入手,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品质、修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意识。比如,学生进入机房后要维护教室内的环境卫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和其他教学设备,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内心里尊重他人,树立良好的公众意识,等等。

(三)尊重学生差异,培养科学精神

初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理,而且每个学生从基础水平到学习能力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新的教育形势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体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水平特点和认知能力,有的放矢地制订出科学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对于一些基础水平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网站供他们浏览、学习,帮助他们自主制作一些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网页和网站,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基本素质。而对于迷恋游戏的同学,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过滤和拦截一些不适合他们浏览的网页和网站,确保学生安全上网。另外,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尊重他人、实事求是。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或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进行人文知识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比如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他一直认为有一种神秘能力的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在牵引着太阳系中行星围绕太阳旋转。有一天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认真思索,突然一颗苹果落到了牛顿脚边,引起了他的注意,牛顿由此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了技术的本质。我们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还要把科学技术应用到人类生活中,为人类服务并提供方便,改善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各方面的便捷服务,也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比如网络诈骗、不良信息、沉溺游戏等,这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非常必要。总之,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人文教育的渗透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领悟到做人的意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作者:王晓瑜 单位:南通市越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