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摘要:美术教学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作者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该文首先分析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明确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然后从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因地制宜,发挥农村自身资源优势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农村中小学

美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①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有些农村地区美术教育还有待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视技能传授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部分学生认为美术就是简单地描摹对象。第二,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师不足,部分美术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缺乏相应的美术教学培训。第三,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难以持续,针对美术教师的培训较少。第四,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第五,教学设施较为落后,缺少专用画室和教具,教学信息较为闭塞,学生较少参与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活动。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提出,完人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其中一条是“美感经验,对美的兴趣,识别美的能力,把美吸收到一个人的人格中去以及其他美感经验的组成部分等”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品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待发展,而中小学阶段是审美教育的最佳时期,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三、如何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教师不能以高标准评价学生,要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只要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想法即可。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并提出表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美术是学生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往往通过绘画描述,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唤起学生的创作热情。《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一课的教学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描绘事物的能力不高,学习本课比较吃力,个别学生可能会缺乏自信、不敢下笔。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少指责、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发挥想象力,连续画出与前一个形象有关联的多个形象,使学生能够大胆、准确地表达物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积极发现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肯定、鼓励学生。

3.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美术教育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借助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美术教育。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美术教师应该利用这些积极的条件开展美术教学。在雕塑教学中,学生可以动手挖泥,教师由“捏泥人”的游戏导入雕塑教学。在《民间美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各种民间手工艺,展示各种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刺绣、拼贴画、刻葫芦、砖雕等。利用农村丰富的美术资源,能够使学生更真实地领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四、结语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独特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使美术教学充满活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永建 单位:甘肃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