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扶贫工作中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教育扶贫工作中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教育向前发展,实现完全脱贫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陕西大荔县官池镇为例,基于支教过程中的一系列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调研,认识到大荔县官池镇教育扶贫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农村教育扶贫师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扶贫;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1]。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是我国的贫困县,其中官池镇现辖10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5741余户,总人口254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50人,可以看出,官池镇主要以农业为主,多数学生为农村户口,并且家庭较为困难。大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各类扶贫机制已经基本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尤为关键。通过此次调查,针对农村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大荔县官池镇教育扶贫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绝对数量不足

《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指出,农村小学阶段教师与学生的数量之比为1:19,然而,以支教的帖家村小学为例,该村小学共有教职工9人,教师学生之比远超此比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存在教师“一人包班”的现象,导致教师工作量极大,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教师精力过于分散,不能同时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进度,因此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由于该地区经济水平较低,致使教师应聘者数量极少,原有的师资队伍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出现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逐年递减的现象。

(二)教师年龄结构不平衡

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骨干力量少”的现象。以支教的帖家村小学为例,学校现有教师9人,其中50岁以上有4人,40岁以下有3人,调研的其他乡镇中小学基本也是如此。老年教师数量远大于青年教师数量,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出现教师梯队的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尽管老年教师相比于青年教师而言具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老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缓慢,教学观念陈旧,改革意识不强。如该地区的大多数老年教师对于交互式白板、电子书包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不了解,不能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授课。不同年龄的人在学识、经验、精力、能力、创造力等方面表现不同,因而师资队伍的年龄构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的活力和兴衰趋势[2]。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如青年教师可以学习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老年教师可以学习青年教师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因此,一个地区教师年龄结构的平衡对这个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在乡镇的普通中小学中广泛存在着教师所学习的专业与在校所教授课程不对口的问题。师资学科结构配套不齐,比例额偏差失调。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导致教非所学,一名教师同时负责多门课程等现象的出现,其中素质类课程的缺失是最为严重的问题。据调研,乡镇中小学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教师大都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生无法全面发展。与新的课改要求相比,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专业能力严重不足,教育质量自然难以提高。

(四)教师学历普遍偏低

学历即一个人的学习经历,教师所具有的学历尽管不能完全反映他的教学能力,但却可以体现出该名教师对知识及技能的获取、掌控能力。该村小学教师大部分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低学历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储备有限,在授课方法及策略等方面也逊色于高学历教师,无法为当地的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从根本上影响了当地的人才覆盖率。

二、农村教育扶贫师资问题的对策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要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贫困地区教师整体水平。近几年来,尽管贫困地区教师整体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提升贫困地区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准补充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们要建立灵活多源的教师增量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于每所学校的基本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解决最严峻的问题。如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问题,按照需求设立岗位,严格选拔标准,定向招聘,使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平衡。如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问题,精准补充农村中小学紧缺的学科教师;如素质类课程教师(音体美、社会、自然科学教师)、心理教师、外语教师等。开齐科目,保证每个科目都有专业的教师任教。

(二)精准培训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

对于当地教师开展定向培训,着重针对紧缺的教师,如素质类课程的教师[3]。对于学历偏低的教师进行专业的辅修培训。通过培训人员的专业引领,学历偏低教师可以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全新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改进培训的方式,除师徒结对活动、当地教师到外集体学习之外,还可以通过校本研修、网络继续教育等形式,力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及效果。

(三)分配高等院校学生到农村地区支教

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在输出教师资源方面有极大的人才优势。因此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绝对数量不足的问题,挑选分配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村地区支教可解燃眉之急。各高等院校可以遴选出经验丰富的教师监督支教工作的展开,并对支教的志愿者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主要培训志愿者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能力及树立志愿者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支教工作的质量。

(四)提高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待遇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不仅在工资待遇方面不及后者,而且在编制设计、评先评优、评职称等很多方面都与城市教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更主要的是,农村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无法解决,如教师住房难、求医难等问题[3]。无法满足教师基本的生存和后续发展的需要,最终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整体的教育水平,导致优秀的教师都想方设法调至更好的环境,造成优质教师的大量流失。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与几位农村教师进行了交谈,几位教师认为农村教师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往,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极为不利。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不仅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还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教师能够心无旁骛地承担农村教育工作,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三、结语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我国农村教育扶贫亟待解决的是师资问题。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师数量、教师质量、教师来源等作为改善的重点,精准补充,精准培训。同时还要保障并且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任教,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实施农村教育扶贫和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永林,王钧丹.农村教育扶贫现状探析:以百色凌云县玉洪瑶族乡玉洪中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探究为例[J].赤子,2016(8):62.

[2]赖波平.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脱贫步伐[J].老区建设,2014(5):40-41.

作者:闫寒 刘晓 王小英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