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改革论文(共3篇)

艺术教育改革论文(共3篇)

(一)

一、当前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一)音乐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音乐教育的教材得不到有效的更新

当前我国在音乐教育上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果不加以及时解决,很有可能威胁到音乐教育的相关成果。因此,急需对这种现状加以革新和改变。这些问题首先体现在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由于许多音乐教育机构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大多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事实上,这种教育方法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但随着音乐学习者的不断增加,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大课堂形式所取代,教学质量缺少了有效的保证。其次,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相关的音乐理论性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目前许多学校在音乐教育的教材上都没有做到有效的更新,仍然采用内容上较为陈旧的教材,使得音乐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教材作为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如果在基础工程上就存在缺陷的话,那么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相关教师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待丰富和完善

音乐教师是音乐授课的主体,其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当前,由于对音乐教育人才需求的激增,短时间内无法对音乐教育人才进行有效的判定和评审,使得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并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科类,对于引导人的要求很高,如果教师的专业程度达不到要求的话,将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和日后在该领域上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当代的音乐教育改革中还应着重对音乐教学方法予以改进和创新。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育中一直都占据主导的地位,这种教育模式和观念已经在大多数音乐教育人员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但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实践和思考,学生们的能动性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这对于艺术类学科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二、当代音乐教育的具体改革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对相关的教材予以及时的更新

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体现出当代的音乐教育特征,就必须解决好在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面对新时代的大环境,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音乐教育,应当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建立起自由发展的科学教育观。以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为导向,以理论知识为载体,在良好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此外,教材书籍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各院校要对相关的教材予以及时的更新,使学生们可以掌握到最新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重视相关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并创新音乐的教育方法

与此同时,在音乐的师资队伍建设上也要下足功夫,积极引进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这种强化师资队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强化,主要使通过吸纳高水平的音乐人才,来增添师资队伍的活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内部的培训,对相关的音乐教师进行强化培训,使其专业能力和素养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其次,在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上也要做到积极地完善和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音乐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水平,对于展现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征,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音乐教育者要在根据现有的条件以及实际情况,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调动起音乐学习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简而言之,当代音乐教育的改革要符合时展的形势,要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相应的革新和发展。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共同入手,通过有效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方法的结合,来得到相应的教育成果。在提升音乐教师素质和做好音乐教育体制改革的双重保障下,增强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软实力,体现出当代音乐教育的新特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作者:杨凯 徐宁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二)

一、流行音乐的定义及特征

流行音乐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歌词比较短小、精悍,选择这样的歌词形式主要是由于这种音乐的受众群体比较广泛,利用通俗、短小精悍的歌词容易减轻人们的记忆难度,也让人们更容易传唱,使音乐变得更为流行。歌手在起跑线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也是流行音乐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歌手不一定要通过专门的声乐训练,不用承受嗓音练习带来的头疼、嗓子疼的痛苦,只要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通俗的语音唱法,并且在多种乐器的帮助下能够对音乐进行灵活巧妙的处理,然后歌手再经过台下精心地准确及临场较好的发挥,并能够将流行音乐独有的韵味充分地展现出来,使更多的人们喜欢直至爱上流行音乐。

二、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

流行音乐就是内容生动形象,能够让人普遍接受的一种音乐形式。从内容上来说并不特别关注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主要集中抒发个人的情感,并且比较通俗易懂;形式上也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但在外表上标新立异,能够吸人眼球;同时流行音乐对接受者的艺术修养要求并不高,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具有突出的消遣性和娱乐性,能够满足接受者较低层次的娱乐需求。因其自身个体性、通俗性以及时代性的特点而区别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流行音乐会给高校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影响首先,流行音乐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流行音乐以其鲜明的时尚性、娱乐性、以及参与性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的最佳选择,很多学生基本上都有听流行音乐的习惯,流行音乐可以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情绪,消除他们的疲劳,达到愉悦放松的目的。可以说,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课余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次,流行音乐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大学生从音乐欣赏者,转变为音乐的参与者。高校学生是一群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青年人,他们渴望拥有一个平台和机会来展现自己,而流行音乐则可以成为他们抒发自我成长经历和情感的最佳途径,他们可以通过流行音乐来描绘自己的心情以及生活情感,将流行音乐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及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以说,流行音乐将高校学生从纯粹的音乐欣赏者转变为积极的音乐参与者,他们可以通过流行音乐展示自己的才艺,变现个性,真正地融入到音乐中来。

(二)流行音乐带给高校学生的消极影响首先,流行音乐对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流行音乐严格来说是在商业社会发展的,主要是以现代化传媒为载体,有着明显的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的一种媒介音乐文化,所以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着明显的商业性文化元素,音乐艺术性就会淡化,所以很多流行音乐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已经脱离了音乐本质的深刻精神内涵,趋于表象化和肤浅化,甚至有很多流行音乐完全背离了音乐的本质,纯粹为了商业利润而显得媚俗化。通过大众传媒“扑天而来”的低水平的流行音乐,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审美素质的提升,对大学生正确的美学观、道德观的形成都十分不利,甚至还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流行音乐对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有不少流行音乐因为盲目的追求商业利益而丧失了艺术的独立性,严重缺乏高尚的文化底蕴和应有的审美价值,甚至有很多流行音乐在情感上表达过于腻味、虚幻,完全脱离真实、真挚的情感依托,这对大学生正确情感观念的形成十分不利,会使大学生沉迷于情感的漩涡不能自拔,整天多愁善感、哀怨缠绵、思想消沉、精神低迷,不仅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业,还会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十分不利。与此同时,流行音乐没有办法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音乐形式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可以给高校学生以深层意义的启迪,产生极高的教育意义,其娱乐性也会淡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甚的是目前有不少流行音乐含有及时行乐或者得过且过的思想,这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三、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育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让大学生成为拥有一定审美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为青年。高校音乐教育担负着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心理状态,培养大学生较高的音乐素质的重要教学任务。可以说重视高校音乐教育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更是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要求。但是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进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的水平参差不齐,审美意识普遍淡薄,更重要的是由于受流行音乐影响比较严重,学生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音乐形式知之甚少,音乐素质较低。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十分不利,而且也对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首先,高校音乐教学的设施以及硬件设备比较落后。音乐的教育不仅需要专业素养较高的音乐教师,还需要一定的教学设施以及教学硬件设备,比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乐器、影像设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现阶段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地扩大,教学资源开始日益紧张,教学设施以及硬件设备更是显得匮乏和落后,尤其是对高校音乐教学来说,远远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比如很多高校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都开展大班教学,几个班甚至几个系一起上课,严重影响了高校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师资的匮乏以及音乐教师压力过重。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师资普遍比较匮乏,往往出现“一人多用”的情况,即是音乐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又担任着高校音乐公共课的讲授,但毕竟个人的精力有限,会影响到音乐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随着高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教学改革,对音乐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不仅专业技能过硬,还要具备一定水平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时候不仅要考核教学质量还要考察老师的科研成果。由于音乐的特殊性,其专业技能部分必须依靠长时间学习和训练的积累,才能够保持和提高音乐专业技能的水平,这样就导致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性的学习,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导致音乐教师的压力比较大。第三,学生的质量下降。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生的质量却逐渐降低,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音乐的感觉和理解力都比较欠缺,这直接加重了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致使音乐老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一部分同学身上,进而导致音乐教学的效率下降,质量很难得到大幅度提升。不少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致使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与此同时,不少高校面临着师资、教育政策的双重压力,与提高大学生音乐教学质量的要求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冲突,并难以得到化解的,在这种教学困境下,广大音乐教育者承受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对音乐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四、流行音乐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在高校音乐改革中要区别地对待流行音乐,既要看到其消极影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又要看到其优势作用,将流行音乐引进到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重视主流音乐的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意义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主要的教学内容还应该以主流音乐为主体,必须充分发挥主流音乐对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教育作用,不能完全地依赖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适当增加当前社会音乐的热点信息,并针砭时弊,将不同时代的歌曲进行分类整理,并深入地剖析,让学生以发展的音乐史观看待音乐的多元化,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本质,初步形成完善的音乐欣赏观念,并掌握更加系统、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而更好地对流行音乐进行理解以及选择。比如,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增加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等等,并引进不同类型的音乐样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会正确的音乐欣赏方法,并有能力用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对当前音乐的热点进行分析。

(二)摆正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并合理疏导随着音乐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以及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利用风格多样、时尚性强、更加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流行音乐,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营造一个灵活多变、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摆正流行音乐的地位,不要忽视、排斥流行音乐,有很大一部分的流行音乐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的,适时的引进流行音乐可以促进音乐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避免音乐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泥沼。但是还要意识到流行音乐的弊端,其中商业化批量生产的流行音乐完全不具备教育意义,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不仅没有益处,甚至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合理选择流行音乐作品,选择具备很强音乐艺术性,又具有强烈时代感,同时其健康向上、曲调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流行音乐作品。比如,近几年来深受大家喜欢的“中国风”的流行音乐,其在编曲上所囊括进来的大量中国古典乐器,这对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民族音乐有着积极作用。只有积极引进,合理疏导,才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流行音乐的优势作用,通过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音乐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的,其方向和流行趋势都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进程中,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调整和改变传统的音乐课程设置,在教学环节中有效地增加流行音乐内容,并重视音乐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大胆地创新,亲身参与感受之后更加深刻地掌握音乐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所以,高校音乐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比如音乐剧的组织、编排、演出等,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音乐社团,开展艺术讲座,建立音乐论坛,以及聘请优秀的乐团前来演出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音乐氛围,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这样学生在专业音乐技能的学习时就会事半功倍,并且可以对流行音乐自觉地进行辨别和选择,有效避免了那些媚俗的流行音乐对学生精神和心理的侵蚀,树立一个正确的、积极自信的音乐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结语

总而言之,流行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高校学生正是流行音乐最普遍的接受者,面对流行音乐在高校学生生活中盛行的大环境,将流行音乐引进到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来,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发展趋势,这是时展的需要,更是音乐文化多元化主流趋势的标志。但是,当前社会中的流行音乐质量多是参差不齐的,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也是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所以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应该对流行音乐积极引入,并合理疏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艺术素质,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杨三川 单位:广东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三)

一、影响美术教育快速发展的问题

1.学生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

据调查,一部分学生报考美术专业是在对高考失去了信心的情况下“无奈的选择”。由于近两年来各高校不断扩招,招生的标准发生变化,不少艺术类考生只是奔着学历而来,这直接造成了学生的基础美术素养参差不齐。而在艺术类考生中,报考美术专业的人数占80%左右。其中,怀着对美术的热爱及自身具备技能与天赋的学生不到二分之一。学生的基础技能层次不一,这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以致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育理念存在问题

美术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但教育理念没有跟上其前进的脚步。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强调技术为主、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理念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小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造成了误导,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一些高校一味顺应扩招的趋势,在学生的基础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没有更好地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分类,造成了教育教学的不利局面。

3.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丰富学生知识的源泉,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但随着学生的扩招,对美术教师人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培养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的速度远远不及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而现任美术教师中也有些对美术专业技能一知半解的人员,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

4.就业率不高

人们普遍认为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给未来铺路,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据专家调查分析,艺术类学生毕业后能够就职于对口专业的很少,很多毕业生选择转行。美术专业的学生一小部分选择在中小学任教美术课,还有一小部分进行创业(如组队开画廊)。创业的艰苦是毋庸置疑的。

二、解决策略

招生方面——高校在遵循整体发展规律的同时,不能无休止、无计划地进行扩招,应注重对学生的选拔和全面素质的考查,以免适得其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加师资的储备,扩充师资力量——各高校及教育部门应注重对美术教师的培养,应适当地给予任课教师进修的机会,使其可以充实技能、拓展视野,以便更好地服务美术教育。除此之外,美术教师应注重与国外美术教育家的交流,以便及时掌握世界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进行高层次美术研究与创作,为美术教育更深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扩大就业率——扩大就业率是解决美术专业学生后顾之忧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可以保证在校学生专心学习,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专业知识的欲望,促进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美术教育的价值

美术可以使人精神文化得到充实,给人以高层次美的享受,它是人类追求理想美的手段,也是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途径。美术教育水平不仅是教育整体水平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体现。美术教育以自身的独特功能带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四、结语

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段磊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