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毕业班德育管理

农村初中毕业班德育管理

[摘要]当前农村初中的德育管理问题依然有着较明显的短板,有着异于城镇学校的特殊情态,基于对当前农村初中毕业班德育管理问题的分析,本文从管理的层面,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初中毕业班德育管理,促进农村初中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德育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这种对德育工作的新需求,并没有在教育的实践中得到真实体现,一些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依然固守陈旧的模式,缺乏对时代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捕捉,使得德育管理工作处于低效或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农村的中学、农村的初中毕业班德育管理方面,这种德育的时代滞后性和低效性尤其显得突出。

一、当前农村初中毕业班德育管理问题分析

初中毕业班德育管理的问题,确实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业的压力带来的,但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又与这些共性的问题有着特性的差别。

(一)农村毕业班德育的“重智轻德”

一说到毕业班,首先想到的是学业压力大,所以,普遍认为初三德育管理的难,根源在于学习压力的大。确实有一些农村学生一心扑在学习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新的“围城”。但在农村学校更多的是新读书无用论的泛滥,使“重智轻德”成了“轻智轻德”。“读书无用论”不是第一次出现。第一次是后期,那种对文化的群体性“蔑视”;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初期“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种经济分配现象的思考。而现在以农村为核心的“新”读书无用论,则是教育发展不均衡、求学经济压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现象引发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德育的管理。

(二)农村德育环境的先天问题

农村德育无论是从大环境上还是从小气候上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比如大环境,农村生活的松散性、文化的落后与缺位等使德育缺少环境依托。比如,校外摊点针对学生的低俗经营,游戏厅、网吧等的无序无质。再说小环境,家庭主要成员外出打工、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等问题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比如智能手机的问题,城市的学生随着学习压力增加、新鲜度减小以及管理的规范,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引导。而在农村初中毕业班,却呈现着相反特征——有些学生学习压力在逐渐减小(前面有过分析),而对智能化设备新鲜度特别高,这就使这方面的管理难度极大。

二、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毕业班德育管理工作

基于对农村初中毕业班德育管理的特殊性分析,我们应对管理模式、方法进行深刻反思,对一些弱化的德育工作进行强化,对一些滞后的、无效的管理工作则进行改进。

(一)加强班会德育教育职能

对初中毕业班的班会,很大程度上学校放松了指导和管理。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实施“专人负责制”,即挂级行政必须蹲点在本年级,指导、协助本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一方面,对班主任组织德育主题班会进行定量、定质、定性,强制定期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指导班主任针对农村初中毕业班的具体实情开展初中生人生规划指引等教育。比如针对于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网络的问题,比如针对于学生“学习无用论”的问题等等,组织具有现实价值的主题班会。

(二)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管理是个系统的工作,我们不能将德育工作视为品德教师和班主任的“私家活”——这种德育体系缺乏立体性和全面性。所以,德育管理者,既要抓住德育的主要力量,还应抓住德育的推动力量——在制度上、内容上,对科任教师提出德育学科渗透的要求和目标、内容,对他们进行德育学科渗透技能方面的指导。使每一个学科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成为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如,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语文的人文引导使学生将视野从智能手机上移开,放眼更广阔的世界;比如通过数学的价值体现使学生脱离学习无用论的窠臼。

(三)打造良性的德育环境

德育的管理必须能够放眼于校园之外,尽一切可能地为学生的品德成长打造良性的环境。如,通过与有关部门配合,对学校周边的商业经营场所进行约束和整顿——如向经营者提供学生健康成长、学习生活需要的消费信息(学生需要什么书籍、什么文具等等),使他们由低俗型向需求型经营转变。也可有目的的组织家长会,请有关专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提升学生德育小环境水平,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总之,农村初中毕业班德育管理具有普遍的问题,也有其特殊性——这些农村学生所体现的读书无用论以及对智能手机、网络等的依赖性,是其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对这些特征有较准确的把握,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德育管理方法,探索出一套有创新、可操作的德育管理模式,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有成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建.农村初中德育现状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09(2):160-161.

[2]何文高.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应策略[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8):185-185.

作者:张石才 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