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观范例6篇

社会文化观

社会文化观范文1

    在管理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它的技术层面(技术方法)上。这种做法,在这一新兴学科的奠基和成形阶段,是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否则,这一新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基本框架就可能建立不起来。

    可是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为了使它向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发展,使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就不能只停留在它的技术层面、而必须把它提高到社会文化的层面上,来认识和处理有关问题。

    众所周知,在会计领域,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所形成的会计信息,并不是死的数字,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会计信息怎样形成和使用,关系到社会成员。社会组织乃至整个国家的利害、得失甚至前途命运。①

    可见,会计问题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性问题。通过会计的技术方法进行收集、加工、综合、分析所形成的会计信息,要使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首要的问题是必须以正确的社会文化观为指导。

    人类社会的文化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一般认为,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长期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与行为准则。其中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的深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的基石,在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一个人的价值观反映着他的最终追求和判别是非的标准,并由此而形成特定的行为取向。因而可以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道德风尚与行为准则都是由价值观所驱动的。例如,一个人如果确立了这样的价值观:不愿意辛勤劳动而又要追求尽可能高的享受,在道德上就会损人利已;在行为上当这不到目的(追求尽可能高的享受得不到实现)而又别无其他选择时,就可能挺而走险,甚至谋财害命。在会计文献上有一个广为流行的说法,即“会计是经济活动的语言”。当然,它不是原始的语言,而是一种符号化的文字与数字、图表相结合的语言。但语言(不管是口头上的或书面上的)都只是思维的外壳,它通过特定的形式,表现和传递人们一定的思想文化内容——包括有关人们的价值观、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会计的功能,不管会计文献上有多少种说法,归根到底,是行为功能(behavinnd function)。会计的技术方法不管如何复杂、先进,如果它提供的信息不能有效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包括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就不可能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任何实际作用。而要使会计的行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不是单纯靠研究它的技术方法所能奏效的,还必须深入研究它的社会文化层面,使会计研究的技术观和社会文化观相结合。

    更具体一点说,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如果在价值观上要通过“以权扰数”,达到“以数谋官”、“以数谋位”的目标,并为此而要求会计部门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那他们在道德上就不可能做到诚实守信,在行为上就会假帐真算或真帐假算,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②。这样的会计问题,就不是单纯依靠改进会计的技术方法所能解决的,而必须探索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在社会大环境中,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无异于舍本而逐末。

    二、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1.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③

    成本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前身,是工业化的产物。由于工业革命在生产方式上开始从工场手工业向使用机器的工厂制度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要求筹集大量资金用在昂贵的生产设备上,使折旧费用大幅度增长,加上生产的品种日趋多样化,使间接费用的分配、吸收成为成本计算面临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竞争的压力又要求分产品提供较正确的成本数据,以实现成本计算与利润计算的直接联系。这在客观上要求成本计算的技术方法能够解决折旧费用的计算和产品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在其起始阶段,这种计算是在帐外进行的;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又由帐外计算转入帐内计算,使成本的形成、积累与结转,纳入复式簿记的框架,从而标志着成本会计的正式诞生。成本会计向纵深发展,是从原始的实际成本计算发展到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管理)相结合,具体表现为本世纪初期,配合泰罗制在实践中的广泛实施,“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这些同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直接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引进、应用到会计体系中来,形成独特的标准成本系统。它把严密的事先计算引进到会计体系中来,实行事先计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相结合,为会计直接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管理开创了一条新路。这是十分可贵的。

    2.本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④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以泰罗制为基础形成、发展起来的标准成本系统,虽可视为管理会计形成的一个起点,并成为至今流行的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仅此一项还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是和“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直接相联系的。从本世纪50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所谓战后期,战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和特点,促进了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正是现代管理科学适应新的情况提出来的企业管理的新的指导方针,并由此而促成了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简括地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是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并把“决策会计”放在首要地位。其中“决策会计”是以长、短决策的效益评价为核心,而计划(预算)则是决策所选定的有关方案的加工、汇总。“执行会计”是以责任会计为核心,着重于对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与控制。

    从技术层面看,经过较长期的实践,管理会计所用的多样化的技术方法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更趋成熟和定型化了,它主要包括成本性态与本一量一利分析;决策的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的划分和短期经营决策方案的对比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案评价方法和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生产经营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标准成本的制定和差异分析方法;存货的计划与控制方法;成本可控性的划分、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及其在责任会计中的应用;以及现代数学方法(如数学分析、数学规划、数理统计和矩阵代数等)的广泛应用等。上述方法可总称为分析性方法,其多样化和复杂程度,比财务会计所用的较为简单的描述性方法显现出更鲜明的特色。

    从总体上看,一门学科的技术层面可以看作是它的“硬件”,而相应的社会文化观可看作是它的“软件”,后者是前者的灵魂和生命。任何技术方法的应用,如果没有正确的社会文化观作指导,将无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管理会计自然也是如此。

    三、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应用必须以正确的社会文化观为指导的具体论证

    1.决策的科学化必须以民主化为基础⑤

    现代管理科学认为,管理首先是决策,决策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首要职能。因而以现代管理科学为指导所形成的管理会计,也把“决策会计”放在首位。

    经过较长期的实践,在“决策会计”领域所形成的对决策(无论是短期经营决策或长期投资决策)方案效益的评价方法是相当丰富而多样化的。但其具体运用,在决策程序中首先必须正确解决好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问题。

社会文化观范文2

[关键词]文化;和谐社会;行为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社会管理会计

一、文化的概述

㈠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沉积与传承。政治、经济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政治与经济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文化也影响着政治与经济。我国《辞海》对它的解释为:“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总的来说,文化是一种传承,起源于过去,影响着现在,指导着未来。它若无形的空气一样,生活中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而它却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㈡中国和谐社会文化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文化是以和谐内涵为基础的文化体系。和谐文化包括与人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二、文化对会计的一般影响

㈠文化与会计的联系

霍弗斯特德1980年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IBM公司的员工进行调查得出具有四维度的文化价值观:权力距离、对不确定性的规避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

葛雷教授利用文化论法,在霍弗斯特德文化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基于会计实务的四维度会计亚文化价值观:职业导向与法律监管、灵活性与统一性、乐观与保守、透明与保密。

劳秦汉在葛雷教授研究结果下,增加决策有用性与客观性。与此同时,他进一步分析得出基于会计理论研究的五维度会计亚文化价值观:创造性与传统性,求同性与求异性,多元性与一致性,实证性与规范性,应用性与纯理论性。

㈡文化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西方按照文化生成的地域将文化分为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陆地因其自身封闭性等特点导致其具有保守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小农文化;海洋因其流动性等特点导致其具有冒险的特点,是一种传统的商业文化,因此基于劳秦汉的观点: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下在会计实务处理角度下分别表现为法律监管、统一性、保守、保密、客观性;职业导向、灵活性、乐观、透明、决策有用性。会计理论研究角度下分别表现为传统性、求同性、一致性、规范性、纯理论性;创造性、求异性、多元性、实证性、应用性。我国的会计亚文化价值与大陆文化下特点相同。

三、中国和谐社会文化观对中国会计的影响

我国的会计亚文化具有大陆文化特点,这也正体现着我国会计的现状与问题。然而文化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当下的创造,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助力又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当代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营造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倡导与贯彻,也必将影响会计发展方向,甚至是会计亚文化价值。基于中国和谐文化观,我们应着重发展行为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与社会管理会计。

㈠与人和谐――行为会计

与人和谐,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重视人的作用,关注人的行为。20世纪90年代初,行为会计理论产生,它是由财务会计学、心理学与社会性构成的边缘学科。人是在“经济人”与“社会人”结合体,具有有限理性。它就是建立在有限理性下的会计系统。行为会计学的理论根源为认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认识心理学认为会计会基于如锚定调整等主观心理策略进行会计行为。这使得人的行为受主观意识驱动。社会心理学则认为会计会受会计亚文化价值等影响。近年来,如獐子岛事件等的财务造假事件频生,这主要是“人”的原因,关注会计主体的行为,才能最终遏制会计恶性事件的发生。鉴于我国会计亚文化的特征,我国会计人员的行为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这使得我国更应该加快行为会计发展,合理分析会计主体的行为,促进会计人员改善现阶段的消极行为,进而发展当下的会计亚文化,达到真正的与人和谐。

㈡与自然和谐――环境管理会计

与自然和谐,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就率先提出环境管理会计概念。它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和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产生的。我国经济发展是目前以过度消耗资源换取的,企业只关注如GDP等量化指标,而没考虑环境负担问题。张亚连等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知环境管理的实施与否对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这表明企业并没有从长远视角,考虑环境资源价值等问题。如今雾霾橙色警报也是给企业的危机警报。企业需要承担生态环境信息披露等责任。我们应该从根源上节约资源,关注影响环境的决策、行为的成本与收益。最终企业在与环境和谐的大环境下,实现经济最大化。鉴于我国会计亚文化的特征,会计的思维是局限在狭隘的财务方面,并受法律制度限制,因此更应该在上层角度关注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制定强制规定,让环境管理观念逐步渗入现有会计系统中。

㈢与社会和谐――社会管理会计

与社会和谐,就是把眼光投放在社会中的各方面,使它们可以和谐相处。社会管理会计是从一般的管理会计原理或是企业管理会计原理延伸到社会领域,从整个社会的角度预测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可能对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向管理层提供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决策信息。我国现阶段对社会管理会计关注度不高。如果会计只关注自身的经济活动,不考虑社会中如企业产品责任等因素,那么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就不易获得核心竞争力,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因此率先引进此概念的企业必将获得超额回报。鉴于我国会计亚文化的特征,会计主体不愿接受新观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先发展理论,对会计主体进行理论宣传,以理论促文化价值观的进步。

我国目前的会计亚文化观限制了会计理论的发展,我们现阶段应该做的是突破现有文化的枷锁,积极发展相关理论,再形成更适应发展的文化。最终使中国会计完善自我体系,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和谐社会形成的助燃器。

参考文献

[1]张亚连,张卫枚,邓德胜.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现状及其对策―基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2(1):55-58.

[2]雍小青.基于行为会计理论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J].财会研究,2012(3):37-39.

[3]胡际莲,郎永健.社会管理会计在西部开发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04(6):57-58.

[4]劳秦汉.文化环境・会计人・会计实务与理论――兼论中西文化环境对会计的不同影响[J].会计研究,2001(1):32-37.

社会文化观范文3

(一)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必然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文化的功能,有时也称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作用。总体而言,文化具有“存史”“、资政”“、教化”和“休闲”的功能。具体来说,文化的功能还可以从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层面来加以细分。从文化的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就个人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具有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功能;就社会而言,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以上三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从文化的使用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功能,即文化具有传递社会经验得失,从而维持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功能;二是育人功能,即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的功能,这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还表现在社会教育上,即通过积极的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三是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有作用功能;四是认识功能,即文化以特有的方式渗透在认识主体、中介系统和认识客体中,制约和规范着人类的认识。除此之外,文化还具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

(二)文化育人的表现

育人,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文化的育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播知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来自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的记忆和活动的印记。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客观实在”和“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意识”,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前者是“形而下的”,后者是“形而上的”。知识,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是描绘“对事物了解广度、认识深度”的静态表述。知识,内含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知识与文化,形影相随,相互依存。因此,文化的传播必有知识的传播同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中的“化”和“育”离不开“文”的传导和传授,而这里的“文”即“知识”。

2.传递能量。

能量是对一切宏观、微观物质运动的描述,比喻人所能发挥的能力和作用。“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国人眼中的“正能量”常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但能量的总量不变。故而,“正能量”越多,“负能量”就越少,这样社会才会充满希望。大凡文化,都源远流长,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这些即是文化所具有的潜在正能量。因此,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正能量的传递。“正能量”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思维方式。

3.提升修养。

文化是客观的,可以习得,其生命力在于修养。修养是主观的,是自我驾驭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外在的,而修养是内在的,文化与修养密不可分。修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涵。所谓“修”,是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修养”就是把知识变成自我生命的过程。知识内存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的内容是知识,经过修养的知识是属于生命的。借助知识修养,形成新的有生命力的内在的知识———修养就是内在的知识。以文化人,即谓以“文”来“感化”“、教化”人,使人不仅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还能把所学外化于形。将所学内化为精神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即是修养及其提高的过程。修养的提升需要依托文化这个载体。

二、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发挥的路径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这就要求切实把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传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得到弘扬,使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得到培育和践行。当前,尤需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发挥。其发挥的路径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教育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本身具有文化的特征,同时也会反作用于整个文化,“对传统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和创造的功能”。因此,我们在讨论如何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该充分重视学校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融入教案,展于课堂”、“独辟课程,专门讲授”、“建立基地,课外体验”、“文化之旅,寓教于游”等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舆论引导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通过舆论的导向,才能使社会成员按照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得以健康、有序地运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具有普适性,但具体到各地,因环境条件的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会呈现出特性。在社会转型期,各种观念大量涌现、相互交织,人们思想也十分活跃。因此,有必要通过舆论,用源自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资源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整合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同时,有必要通过舆论,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广西传统文化“精华”挖掘的引导工作。

(三)环境熏陶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来表现;需要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和维度,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可以采取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四)文艺创作

社会文化观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十报告适应时代需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精神生活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但在这种繁荣盛世中,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开始表现为唯利是图、浮躁炫耀、自私冷漠等,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化。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核心价值观。正是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使中国文化发挥出旺盛的生命力,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体现传统,一个凸显现代,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

1. 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中的“和谐”就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孔子强调“和为贵”,主张礼仪制度等以“和”为标准,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都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体现。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矛盾,阴阳的相互作用构成“和”, “和”是万事万物生存的基础。由此可见,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可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2. 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代积淀、传承下来的,它贯穿于人的价值观、风俗道德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就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孔子的“杀身成仁”、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表现了个人对国家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鼓舞着人们的爱国热情。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可以归结为“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谦”,要求人们不要见利忘义、要守礼修身、要诚实守信、要廉洁自爱、要知耻向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正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全盘继承传统文化,而是吸其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与创新。

1.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改造了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融合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思想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和谐”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等和谐思想,这是一种继承与超越。当今中国社会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思想就是要调和矛盾,解决存在的不和谐问题,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思想的要求下,每个人都要遵守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合力营造和谐的局面。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了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时代精神,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一直在民族精神中占据核心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包括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等内容,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永恒主题,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与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无数的先烈用他们在革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等,都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我们要以宽广的眼光看世界,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这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不相悖。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正确处理爱国与关爱世界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了爱国主义理念,

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 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实践证明,无视或者抛弃传统文化,必会造成不良后果。改革开放后,我们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2. 正确处理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时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接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核心问题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通之处。对待传统文化要分别看待,首先要充分重视。鸦片战争后,我国对传统文化大都是采取否定的态度,走向了极致,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最终造成了断裂的一代。其次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有着优秀的历史,包含着很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都值得深入挖掘。再次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剔除糟粕的东西,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从中吸取有益因素。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中国近现代曾有过多次论证,其中张岱年现实提出的综合创新论意义比较深刻,认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只有在综合创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要吸收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并赋予时代内涵;同时,又要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实际,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价值理想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当代价值观。

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获得了蓬勃发展,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侵入,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出现了形形的社会思潮,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成就,更加开放、民主。虽然各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获得了空前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 精神需求,但商业化社会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不断的腐蚀人们的精神。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剧烈变革中,对道德、诚信等优良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提高温和的自觉性,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是中国文化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推动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和谐,可以说核心价值观相对于个人主义来说是一种集体主义,它不否定个人利益,但反对将少数人的利益立在多数人利益之上,否定损人利己的行为。我国社会主义还存在发展中,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确立尊重多样、承认差异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符合社会需求,同时还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集体主义价值观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将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协调起来,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快,核心价值观有其特定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虽然集体主义价值观与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思潮、价值观念不相符,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主流与支流的关系,是多元化的体现。因此,只有尊重多元,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进而抵制腐朽思想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当前,中国文化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引导,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与核心。从本质上说,文化属于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无优劣之分。随着文化一体化的深入,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不同文化就会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他者的视角,形成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在比较中产生文化的自觉性。

建设先进文化就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需求建立新文化。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的先进文化,尊重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符合时代需求。不尊重人的主体性的文化,是不合理的、不健康的文化。我国有着民本思想的传统,封建社会有体现,但“民”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政治权力。西方启蒙主义者也倡导人本思想,但轻视人的社会属性,结果导致个人利益至上。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尊重人的主体性,使人摆脱金钱、权力的束缚。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但要注意以人为本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并重的集体主义,不是个人利益纸上。当前随着人类交往越来越频繁,发扬人的主体性,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以人为本的先进文化,与时代的需求相符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先进文化,是倡导平等、合作的和谐文化。人的主体性不是不可见的,是实实在在通过每个人身上的自立、自强等人格品质体现出来。虽然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不同,不同个体的主体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每个人的主体性都有充分发挥的可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针对共同关心的话题,用平等的对话实现人们之间的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这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也是和谐文化的内涵。

总之,中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如果脱离了中国文化是很难想象的,也是难以实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了传统文化,使之具有了生机与活力,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消除文化领域内的金钱、权力等消极因素,塑造平等、互利的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中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0(6)

[2]肖季文,欧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之——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

社会文化观范文5

>> 文化基因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根基与路径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的哲学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透视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诚信教育的意义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诚信培养途径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隐性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地域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价值及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育是文化创新的典范 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的底蕴 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证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建设 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道德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战国]崔高维,校点.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3][战国]荀子.荀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14][战国]孟轲.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15][明]洪应明.菜根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16][汉]陆贾.新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7]杨洪,王刚,注译.中庸[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18][南北]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9][春秋]墨翟.墨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20][唐]吴兢.贞观政要[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1][唐]陈子昂.陈子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Value of Socialist Honesty and Credit

ZHANG Qianyuan, SU Lihui

(Marx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社会文化观范文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本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性

自党的十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精髓,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并用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历史关联性和传承性,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贯通性和历史延续性,对全面深刻地把控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思想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思想文化精华的积淀,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思想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思想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大肆宣扬人生而不平等,人命天定的价值观;封建社会时期以“三纲五常”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比如在建国之初我们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八十年代逐渐发展为“五讲四美三热爱”,2001年提出了20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2006年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

1.国家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的导向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思想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其思想根源,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历来以国富民强作为一个国家兴衰的衡量标准之一。《荀子•富国》中提出“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姓”,在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贵和”思想,提出了将“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和道德准则,其思想发展也经历了殷周时代“天者,颠也”[1]的天命论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的“天人相通”思想,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儒家学派中荀子的“天人相交”观点,道家学派庄子在《庄子•山木》中阐述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的观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易传•系辞下》中指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简言之,从国家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的基础。

2.社会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

从社会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思想内涵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根可循。《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公天下”思想;墨子在《尚贤上》中提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平等思想;道教的《太平经》中阐释了“人命最重”的人人平等思想;《管子•明法解》中阐述了“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的法治思想。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倡导依法治国的“王道”思想,开创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先河。同时,古代还将“礼”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以礼为纲“的教化目的,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行为规范,并有相应的教材予以施教。如针对儿童教育的书籍有《三字经》《弟子规》《礼记•少仪》,对整个社会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礼仪标准,帮助人们获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思想内涵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和价值根基。

3.个人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判断准则

从个人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内涵。古人的爱国情怀在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墨子“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及《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友爱思想;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言必信,行必果”“民无信不立”及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诚信思想,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灵魂,在今天社会中这些品质依旧是衡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标准。正是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判断准则才更符合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映射,其思想内容会受到历史时代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其优秀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会依据时代的要求创造性地扩充和丰富其思想文化内涵。

1.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民本”就是注重百姓福祉的思想。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商周时期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与动荡,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民稳邦固的重要性,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荀子将百姓与社稷的关系概括为“载舟覆舟”理论,汉代《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到清朝晚期,民本思想逐渐向民主思想过度,梁启超提出“民主是主,天下之公理”的民主概念。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升华。同志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标准之一。同志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执政指导方针,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此表明人民的重要性。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点。同志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那个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倡导广大民众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指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学国学,举办了“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的全国巡回演讲,帮助领导干部增强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文化底蕴,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2.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思想文化的洗礼,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精神、崇尚道德精神、民为邦本精神、尚中贵和精神。对于民族精神的阐释古已有之,《周易•乾•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子路》中“刚毅木讷近仁”都是对古代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个人品质的阐释。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精神的养成,认为一个人具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品质才可以称之为是“君子”。古人已具备朴素的整体性思维,将万事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时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华古代的民族精神是当时历史环境的真实写照,反应了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热爱国家、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许多与该时期紧密相关的民族精神,比如在抗战年代,我们涌现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了摆脱“贫油”的帽子,我们产生了“大庆精神”,即不怕苦、不怕累,爱国奉献。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学雷锋”精神,“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号和价值判断准则。创业年代,我们涌现出了“64字”创业精神,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涌现出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其思想内涵中具有对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其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弘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其思想内涵。

1.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产物,是在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融合的产物。从理论层面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长久发展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李存山教授出版了《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既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又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

2.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常道”文化,即“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今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即“知常知变、知古知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与人民社会生活的关系,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各种问题,如市场经济中的义利关系,教育体制中的明体达用关系,民主制度中的民本自由关系,思维方式中的经学哲学关系和政治中的观天下与民族国家关系,从而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情民意,适应中国时展的要求。

作者:苗雪 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上一篇生态茶产业

下一篇生态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