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论文范例6篇

人文关怀论文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1.1.1护生分组情况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来我院我科实习护生20人,其中本科生6人,大专生10人,中专生4人,各学历护生按均等的原则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人,观察组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带教法,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带教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生的护理效果。

1.1.2肿瘤患者分组情况选择我科住院肿瘤患者90例,男61例,女29例,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55.6±2.5)岁。按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为护生相对应组的护理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被护生护理的效果。

1.2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对照组:实行传统的带教法。即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和写成教学计划,每周1次小讲课,按班次及资质安排临床带教。观察组: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带教法。即均由心理学专家统一培训相关人文关怀知识及沟通技巧,考核合格的有资质的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具体方法如下:

1.2.1人性化优质护理理念的输导当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关注身心健康,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健康。对护生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的输导。护生初到多数对带教老师敬而远之,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应以友好真诚的态度热情接待学生,用亲切自然的语言介绍自己,重视入科宣教,介绍科内人员及科室工作情况,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护生的陌生感及紧张心理。护生缺乏沟通技巧,对于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带教老师应通过各方面的人文关怀,加强与护生的交流沟通,较好地解决护生刚进医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需求。工作中,带教老师要亲力亲为,以身作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与带教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实习及工作。这样,既消除了教师与护生间的隔阂,增加了信任感,又提升了带教老师的形象。在老师这种人性化模式的引导下,护生会自动地接受并把人性化服务理念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1.2.2换位思考教学理念的介入开展换位思考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求带教老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注重加强自我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帮助护生提高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护生初到临床难免会畏手畏脚,患者因此会对护生产生不信任,甚至会拒绝她们,时间一长,护生的紧张恐惧心理会越来越深。作为带教老师要善于观察护生的心理,努力帮助她们提高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比如:在对患者输液时,带教老师可以有意选择血管暴露明显、容易一针见血的患者,先示教,然后鼓励护生操作,如果一次成功,带教老师应予以肯定,这样会使护生的自信得到提高。重视业务讲座、操作示教的效果。带教老师进行业务讲座和操作示教时,应以护生能理解和接受为目标,并为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倡鼓励式教学,切实执行教与学双向反馈制度。这样,换位思考的教学理念才能自然地介入到临床护理实践中。

1.3调查方法分别对两组带教法的护生对应组护理后的肿瘤患者给予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知识和护理满意度调查,按照肿瘤患者回答的得分进行评分,分为10题,每题0~10分,80分以上认为知晓。护理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肿瘤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1.58,P<0.01;χ2=19.53,P<0.01);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1.2,P<0.05;χ2=6.97,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2

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对受众实施“人文关怀”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我国当前新闻传媒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当前新闻传媒;人文关怀

一、新闻传媒存在“人文关怀”

“人文”与“神文”相对,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它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本身的自然本性。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其核心却基本保持了稳定,那就是承认人是目的的,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

新闻传媒的出现和繁荣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连,它以报道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为主,实际上无所不包,几乎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新闻传媒运用语言、文字、图片、广播、电视、电脑等各种传播工具反映和沟通整个世界,影响及于每个人,既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工具又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工具,它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纵观新闻传媒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新闻传媒这种文化工具的发展和运用是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的,尽管它也曾作为传播“神文”的工具(例如我国本世纪初的教会报纸);但更多的,它是作为传播“人文”价值观的工具而得到广泛运用和迅猛发展的。特别是在革命时期,它宣传民主,反对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迫,关心大众的生存与发展,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性的戕害(例如“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各类出版物),以新闻传媒特有形式在文化层面对广大受众进行了意义深远的“人文关怀”。历史证明,那一时期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对广大受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作用也是持久的。正是这种广播的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以及新闻传媒自身通俗、广泛、价廉的特有优势,使新闻传媒自身得到大众的接受和喜爱,并在短短几年中迅速成长为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新闻传媒的出现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文现象。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闻传媒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由于人的活动范围和精力的有限,人不可能与整个外部环境都发生直接的接触。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依靠于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正如居延安所说:“我们看不到世界本身,看到的是被大众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媒介。”①因此,新闻媒介的工作就等于为受众创造了一个“拟态环境”②。人改造社会的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而这种意识的产生基于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和认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的实践活动作用于现实环境,就会使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使“拟态环境环境化”③。因此,新闻媒介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调节机制。它有责任、有能力在人文层面上体现对人的关怀。

二、新闻传媒缺乏“人文关怀”的现状

在当代,人文主义的实质主要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

新闻传媒以新闻为主要传播内容。从新闻的内容看,绝大部分新闻报道的是与人有关的事物,因此,新闻总是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有选择、有倾向地向受众展示着人与其他各种对象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新闻传媒实施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传媒一旦在这个方面出了问题,将无法确立人的主体性,以及构建起能赋予受众以人生意义的人生价值关怀。其结果也必将是无法完成新闻传媒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或对受众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导,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当前,我国新闻传媒存在的一些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正是体现在这样几对关系的处理不当上。

1.人与社会的关系

1996年以来,关于下岗工人的报道开始频频出现在各传媒上,有的传媒却连篇累牍地把再就业的困境完全归咎于下岗工人的“观念转变”问题、“素质”问题、“缺乏专业技能”问题。类似的报道,无视原有体制问题(如缺少社会保障制度),无视再就业中公开的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它潜在地将下岗工人指认为“公平竞争”的“合理淘汰者”,不做具体分析地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他们自身的原因。

人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必须看到人是社会的主体。在人的推动下,社会的种种变革和运动,其目的都应落脚于人自身。也就是说社会竞争机制的引入、科学技术的推广,其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于人。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不适应其发展的弱势群体是正常的,传媒对这一事实进行报道也是正常的。但把这一部分弱势完全归咎于其自身的原因,并以“合理淘汰者”为理由而完全失去了对他们的同情,要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自救”上,这就不那么公正了。

因为这样的报道使传媒这一本来应为人服务的手段,反而成了人千文百计追求的主体,人在手段面前反倒完全处在了被动的地位。这显然是把人等同于机器零件,要么符合需要而得到使用,要么不符合需要而遭到淘汰。在这里传媒“物化”了人性,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维护人的主体性了。从实际的传播效果来看,这样的报道也是很难得到受众(特别是下岗工人)认可的。

2.人与人的关系

在现今的许多报道中,反映模范人物如何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无私奉献一切的较多,关于不计报酬的报道也曾经屡屡见诸报端。然而却很少见到报道模范人物在为他人奉献时,他人是如何理解、如何帮助、如何关心他们的。不求索取,只求奉献当然是一种值得报道和学习的行为,但单方面集中在如何奉献上,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很难在受众中产生共鸣。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人”只有在“为我”依托下,才能长久,才会形成良性循环。因为人性既具有其社会的一面,也具有其作为他自身目的的一面。传媒过分强调“为人”,就在客观上否定了人是目的的这一特性,自然也就背离了人性的价值。

3.人与自身的关系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以指导消费和宣传消费为内容的出版物纷纷投放市场。除却法国时装杂志ELLE的中国大陆版,《世界时装之苑》外,大型豪华休闲刊物《时尚》、《新时代》、《How》等纷纷创刊。相对低廉因而更成功的是形形的商业型小报。后者名之为《精品购物指南》、《购物导报》、《为您服务》。1995年的《精品购物指南》上索性刊载文章,具体告之,收入5000元者应穿载某一/某些品牌的皮带、皮鞋、皮包、手表;并以此类推出四千元、三千元、两千元者又当如何如何。④

这类传媒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显然是在传播问题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商业文化,部分电视媒介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有明显的效仿痕迹。必须看到,在这些传媒展现出的喧闹和繁华下,我国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能消受这种奢靡的商业文化“关怀”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这样的传媒又将引导受众建立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来面对转型期的社会调整。诚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全部了吗?在这种不切合我国实际的奢靡的商业文化吹拂下,受众难免要面临着对自己身份的重新审视,是“工作赚钱的消费者”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这种人与自身的困惑中,又如何会建立能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的终级价值关怀呢?

三、提倡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

新闻传媒中的“人文关怀”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的现代化必然分为物质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两个部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必然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在这方面,除了各种专门的教育系统外,新闻传媒这种最为广泛的文化载体,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在现代社会,新闻传媒几乎总是走在最前沿,几乎总是在传播最新的文化价值观。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了对人的生活质量的关怀;精神文明建设,应是更多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上体现这种对人的关怀。新闻传媒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阵地,在人文层面上将为现代化建设发挥以下作用。

[page_break]

1.新闻传媒“人文关怀”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把人放在核心地位的。从哲学角度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解放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以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加速社会主义建设。那么与以往的计划经济相比,在这种新型的社会机制下,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人格和人的素质。国家的现代化首先需要以人的现代化为基础,这种人格和素质的建立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

新闻传媒以其广泛性、通俗性、可反复性等特点,在这一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新闻传媒在文化上的向导性和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文化价值观的把握上,将是舆论上更深层次的导向。在境外文化纷纷登陆的今天,如何在我国社会构建起自己的人生价值关怀,并使这种价值关怀符合我国社会现在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将是新闻传媒的重要任务。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国家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国家之祸”这句话,更加意义深远。

2.新闻传媒“人文关怀”有利于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知识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文化建设的目的,并不只是局限在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在全民族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观念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一种长期的文化濡染过程;并且只有在社会上,与物相对的人的地位得以确立的时候,人们才会真正把文化看作与衣食一样重要,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手段,文化的发展也才能走上健康的道路。新闻传媒正适应了这一要求,特别是在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对娱乐的需求的同时,完成了这一过程,使它具有其它文化载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新闻传媒形成合力的角度看,它在社会上形成的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化氛围,将为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3.新闻传媒“人文关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国家安全是一个系统,安全不仅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也包括意识形态安全。一个国家如果意识形态发生了动摇,精神支柱锈蚀乃至瘫塌,那这个国家不仅在政治信仰上,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规范方面,将处于严重的无序的状态,引发政治动乱和社会动乱,也将从根本上损害国家的发展。”⑤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后冷战时期的思想文化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这种冲突不仅会伴随政治、经济利益全面展开,甚至成为诸多冲突的焦点。这种“文化冲突”的主要阵地就是“新闻”。苏联解体后,美国总结了其“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对东欧国家分化、西化“非常在效、非常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由美国新闻署管辖,美国中央情报局资助的对华广播网。在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简单依靠封锁信息来对抗这种渗透,显然是行不通的。特别是互联网络在我国日益发展的今天,这样做更是不现实的。但必须看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而文化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文精神③。犹太人没有祖国,没有法律的保护,被流散到世界各国长达1700多年,但是他们始终拿着一本《圣经》,他们心中始终有着共同的信念,在精神上始终有一个民族魂,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48年又回到了祖先的故士,成立了以色列国,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割不断的精神纽带,只是我们的新闻媒介把握住了文化这一核心,建构起自己的人文精神,在文化上维系住自己的受众,也就是在意识形态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这将对维护安全团结的社会局面作出巨大贡献,必将使任何渗透走向失败,必将使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成为出色的“宣传员”和“鼓动员”,成为国家建设中有力的“组织者”。

四、当前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是人文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⑥那么从人文角度出发,新闻传媒的关怀对象,显然应该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和维护,是对人的主体性和弘扬,以及在情感上对人的关怀和理解。新闻传媒的关怀方式,应该是在尊重受众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实现这种关怀,采用符合受众“文化—心理结构”的方式实施这种关怀。笔者认为,在我国新闻传媒中,“人文关怀”主要应体现在以下4点:

1.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立足于马克思理论

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性范畴的开掘,既包含了对人的全面性、理想性的追求,又包含了对人的现实性、具体性的认识,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实现了关于人的社会本质问题的科学解答。它通过对人的社会性的历史考察,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结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表着一种人文价值的终极关怀。⑦西方著名人道主义哲学家弗洛姆也这样称赞:“马克思是最传大的人道主义思想家;马克思的学说继承和发展了‘把人视为社会发展的目的’的传大传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为人的自我实现做出了贡献。”⑧因此新闻传媒应切实以马克思主义为建立自己的人文关怀的立足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维护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说过:“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也就是说,人既有他的自身价值,也有他的社会价值,过份强调人的自身价值,人就会变得自私;过份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人的主体性就会被抹煞。新闻传媒应在避免两种偏颇的基础上维护人的主体性。

我国当前的新闻传媒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宣传中不断校正方向,人的主体性的宏扬使许多新闻作品成为传世的名篇,《在大海中永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文中没有列举邓小平作为伟大领袖在国家建设方面的卓越贡献,相反,文中回忆了邓小平与卓林相识、相爱,共同生活了58年的历程。在这里,爱国主义、革命品质当然是伟大精神中最硬的内核。但同时,邓小平面对人生的三起三落,始终保持了对人生理想的忠贞不二,以及和爱人相濡以沫、携手人生的脉脉深情,使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成为了一种传大的人格力量;而这种人格力量所散发出的巨大魅力,将感动所有的中国人民。这与作者在采写过程中注意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和“双重存在”的特性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真正以人为主体的新闻者是受众能够接受的新闻。

3.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关怀”受众中的大多数

文化无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只有在对大多数受众进行“关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新闻传媒要贴近大多数受众的生活,符合大多数受众的情感、习惯与思维方式。

英雄是时代的代表,群众是生活的主流。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个人在历史上的特殊或杰出的作用,揭示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中发挥领导和榜样作用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也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新闻宣传中,对英雄与群众任何一方的“一边倒”,都可能造成对社会价值取向的误导,都不利于受众把握社会价值的平衡,也不利于建设一个有益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

新时期的新闻传媒在重视典型宣传的同时,注意了在新闻传媒宣传中“英雄”与“群众”的辩证关系,坚持了“点”与“面”相结合,出现了“平民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为内容的报道逐渐增多,关系平常人生存状态的专栏、专刊不断涌现。对人的关怀对象不是长远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关注的主体不是少数的“英雄人物”,而是人世间所有的苍生大众。这体现了新闻传媒对受众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中国青年报》的专栏“冰点”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它以“普遍关注”为突破口,以报道普通人中不普通的命运为显著特色。虽然报道的不是“热点”而是“冰点”,却由于在普通人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与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生存状态相关,而受到了绝大多数读者的喜爱,探其原因,除了接近性强,更深层次原因就是“冰点”所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人居家生活中的一般问题,而是,普通人的人性价值,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冰点”不是利用情感的扩张,使读者置于受摆布的地位,从而使其在情感错迷中被迫接受某些化解社会冲突的陈腐观念;而是以大多数人的行为语言、习惯爱好、思想伦理为切入点,遵循与大多数受众同一文化的潜在秩序,来叙事、说理、抒情,受众自然会与之同喜同悲,在情感与认识上产生共鸣。正是这种从文化层面上给予受众精神的激励和满足,使一些文化周刊、杂志和晚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对现代人建立一种平衡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应尊重受众的“文化—心理结构”

新应该是建立在旧的基础上的新。新闻传媒在构建文化价值观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否则,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为文化是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沉积,由此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不仅在书本上,在某些学者的头脑里;它更是根植在这个民族所在的社会里,溶解在每个人的血液里,因此,新闻传媒不可能割断这种文化上传统的联系。违背由传统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传播方式将很难被受从接受。

另外对受众“文化—心理结构”的尊重,仅仅体现在传播中使用受众习惯的“语词系统”(即符合大多数受众语言习惯的语言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大部分受众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审美习惯等。

新闻传媒与正面宣传相配合的反面报道、批评报道的增多,体现了对这种文化传统的尊重和自觉适应。例如,在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的典型宣传后,开展的对的罪行的披露和曝光,就体现了这种正面报道的完整性。一方面党的好干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党和人民敬仰而流芳千古;一方面一些干部视党纪国法于不顾,贪赃枉法,畏罪自杀,为天下人所不齿,遗臭万年。这种宣传建立在双方对立基础上,有破有立,使报道形象鲜明,意义深刻,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在受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

新闻传媒如何在文化层面上对受众进行“关怀”,将关系到更深层次的“舆论导向”。特别是在国门向世界敞开的今天,各种境外文化纷纷在我国登陆,“自己的阵地守不住就会有别人来占领”,新闻传媒更应在文化这个至关重要的“阵地”上做到守土有责,而构建起自己的“人文关怀”将是这项任务的重中之重,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

注释:

①《断裂与继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2页

②《舆论学》李普曼著,林珊译,华夏出版社

③《高信息化社会的传播》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编,1990年版,藤竹晓

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捍卫国家根本利益》姚有志苗小平《中国军事科学》1996年第4期

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现代化社会的文化基础(笔谈)》,王国政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期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3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骨外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51.0±7.5)岁。患者文化程度均为初中水平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1.2±7.5岁,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51.5±7.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具体如下:

1.2.1更新护士的服务理念为了使护士了解人文关怀的“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于患者,一切方便患者”的服务理念,医院定期组织人文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为了使护士从根本上转变既往“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医院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及讲座,着重理论与临床实际工作的结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及护理服务意识。

1.2.2提供高效的人文关怀服务骨外科门诊的骨折患者,就诊时需要做各项检查,大大延长就诊时间,考虑到搬动患者、移动患者要有正确搬动方法,为此,医院合理配备护士护送。根据门诊工作需要实行护士弹性排班,中午以及下午延长下班时间直到所有患者就诊结束,同时派专人及时疏导患者,有效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患者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1.2.3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为了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医院设置足够舒适的候诊座位及方便患者的人性化公共设施;为了优化就诊流程,护士在每一个就诊环节都给予明确的指引及温馨提示;为了使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和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就诊专家,医院在候诊区设置健康宣传栏和健康宣传手册、各专科专家介绍以及当天出诊的专家和专科医生等,这样有效舒缓患者紧张的就诊、候诊情绪。

1.2.4实施个体化的人文关怀指导骨外科就诊的患者分布在各个年龄阶段:对于年幼的脱位和外伤骨折患者,沟通时除了注重精神接触及,还要与患儿家属及时沟通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年轻的患者经常能从网络中获取到大量信息,有部分错误信息可能对患者造成误导,护士需要及时带领患者走出误区;年长患者的沟通应着重在宽慰他们,通过微笑及与患者或其家属的交谈了解患者的痛苦,给予相应的适当的疏导,必要时要全程帮助没有家属陪同的老年患者。与患者接触时,护士需通过面部表情、语气、语调、眼神等传达自身的热情态度,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患者消除陌生感以便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1.2.5构建良好的人文关系骨外科复诊患者都是术后或慢性骨科患者,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久治不愈的特点,所以同一名患者来门诊就医的次数可能有很多。采取共同参与的模式进行沟通,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充分了解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定期规则复诊。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个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讲授、示范、阅读指导,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3评价方法与标准

结合江苏省卫生部门的满意度调查表,自制开放式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包括医疗服务环境、医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诊疗技术、医疗费用、医患沟通等诊疗过程中的医疗服务满意度情况。由护士长在门诊随机抽取患者,向患者说明方法和目的,被调查者匿名填写对应的很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一般满意(3分)、不太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五个等级给予打勾。总满意率=(很满意+满意数/总数)×100%,问卷当场收回,有效率为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文人画家人文关怀修养自娱

人文关怀意识形成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自东晋至唐,文人画由萌生至成长。汉魏之际独尊儒术的统一局面被打破,文人摆脱了思想禁锢,竞尚老庄,由孔荀的“山水比德”至老庄的“道法自然”,前者以伦理道德释山水特质,后者用心性抒发山水情怀,由社会性到“游于心”,由礼法、道德规范的束缚至人心的自由解放,这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身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正是人文关怀的体现。画家们在重返自然中导致了精神的觉醒,形成了审美意识的自觉性。第一批文人画家应运而生,如晋代顾恺之,宋代宗炳、王微,唐代阎立本、王维等,他们耻于“与诸工巧杂处”在于“公私使令,躬为猥役”,认为这些画工无创作上的自由。文人画家这种追求创作自由的意识把人的精神与自然的精神合二为一,是宗炳的“澄怀观道”与“畅神”之精神,也是王微的“神飞扬”“思浩荡”的精神。

自中唐至元末明初,文人画由发展至成,科举制为庶族文人打开了仕途之路,他们既入世又出世的生活方式,兼有儒、道、禅的文化思想,居官不忘林泉之致的审美要求,这些都使得文人画成为不受朝代更迭影响的艺术形态。此时文人画把对人的关怀、对人心的关注,提高到了寻求一种更深沉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的高度,因此,文人画所绘之物不再仅仅为了观赏,而是画家生活、情感、兴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文人画家,五代的徐熙、董源、巨然,两宋的李成、李公麟、王诜、苏轼、米氏父子,元代的赵孟、钱选、高克恭等。从苏轼明确提出“士人画”(《东坡题跋》)概念始,文人画趋于成熟完善,董其昌是提出文人画概念的第一人,并在《画旨》对文人画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这时文人画已有了自己鲜明的特点:重视内心表达,突出画面意味,玩味笔墨形式,喜平淡天真,强调诗、书、画、印一体,力图展现画家无限的才情、智慧与修养。

自明中期至清末,文人画在极盛中逐渐发生变化,画工、宫廷的画这时亦融入文人意味趋于模式化。社会演进与文化新潮的呼唤、市井文化的生长,世俗审美的抬头,卖画娱人与作画自娱的矛盾,如此种种因素,均促成文人画家的革新。这一时期的文人画家,有借古开今的沈周、文徵明等,亦有个性鲜明的徐渭、、石涛、“扬州八怪”等。

文人画家精神品格的生成

中国文人画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演进的,它起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精神,植根于民族审美心理,又与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之文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紧密相关。文人画有着迥异于一般宫廷画师与民间画匠的自由意志。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唐朝上》中记载,阎立本因陪太宗游春奉命匍匐池畔对水写生,倍感“以画见知躬厮役之务”的羞辱,告诫其子切勿习画。文人画家以其所受教养,耻于与工匠为伍,不仅极力画所见,而且画所想、所感,表达画外之旨、言外之意,把画家的人品志趣、真情实感融于画中,创作出内心生活的生动写照。他们既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又注重文化与修养,中国文人画家自始至终崇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思想,经苏轼再次强调成为文人画的传统信条,文人画家以诗论画的“天工与清新”既在个人风格中体现了时代风格,又可在尚无新风的条件下展现独具特色的个人面貌。赵孟在“河图洛书”的影响下明确提出了“书画本来同”的看法,主张以“写”入画,强调诗、书、画的结合,倡导笔墨的独立审美内涵。

文人画家多数过着仕隐交替的生活,他们大多数在思想上儒、道、禅相兼,在现实社会与人生理想之中寻求一种平衡,画中体现了他们重才情、气质、格调、风貌、学问及情操的理想人格,文人画家中有因改朝换代,官场黑暗,宁愿归耕田园的,他们的作品更多寄托画家或同类人看破世事、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有为了生计之需,在出仕之前或罢官之后卖画为生的,他们是文人职业画家,寻求山水安息精神,但难免违心取悦大众;还有朝思暮想希望可建功立业者,除去以画为入仕筹码者外,大多把绘画作为陶冶个人性情的文化生活之一,比直接受命于宫廷的画家,也有相对自由的一面。无论何种出身背景的文人画家,均不满于宫廷绘画谨细奢华的传统,他们的画表现出对自身生命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将人性自觉转化为自身品格,并以此投射到作品中,笔墨中包含宇宙、个性、天人合一的物我观。

文人画家与自然的关系

文人画家在自然中彰显精神品格,在万物的陶冶中形成了自己的胸怀气度及品格取向,从而对生命意义重新发现思索,文人画是对自身价值的体现物。绘画创作成为了表达情怀的需要,精神升华的途径。兴之所至、以画为寄,文人画把人与自然的主动关系作为画之道。文人画的创作成为创造内心自然的活动,需要胸怀与学养的汲取,对待自然的态度是超然物外,脱去尘浊的。董其昌特别推崇米芾及倪瓒,认为米芾之画“一正画家谬习”(《画旨》),主张即兴而作及“顿悟”,这是他精通禅理,推崇南宗禅机之故,但客观上符合文人写意的创作规律,其强调体悟的创作方法,及以画为寄、以画为乐的创作态度对后世文人画乃至今天的山水画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中叶至清末,写意画突飞猛进,沈周发展了元代的水墨禽鸟,画法较元代多概括洗练而且文雅含蓄,之后徐渭异军突起,继而、石涛、郑燮等把中国写意花鸟推向一个崭新的水平。他们的画重“写”尚“意”,在立意表达上突破了宋元文人画家靠选取特定题材,借以表现认识的局限,找到了强烈而沉默地抒发内心情感的形象语言,以水墨为主,使诗、书、画、印的结合更趋于完善。徐渭的“墨葡萄”并不十分写实,但这流落荒野、无人摘采的枯瘪野葡萄,这生长于杂草乱藤中的野葡萄,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画中再辅以充满磊落不平之气的题诗,郁郁不满之情充分流露,这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嘲弄和揭露。

文人画家品格形成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最早把画与文联系起来谈论的是南宋初年的邓椿。他说:“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意思是说,绘画是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邓椿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修养对绘画的重要作用,这是对文人画思潮的概括、总结。文人画家有着自己的品格,或清高自居,平淡天真,或癫狂古怪、不满现实,或奇拙狂放、异趣为理,但他们大都向往自由,珍视生命,关注心灵,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特征。文人画家多寄情山水,视天地自然为生命,所以他们的画中有鲜活的生命力,看似平淡,细品其味无穷,画家总是游心于画、醉心于画,以画自娱。石涛在题画诗中曾云:“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元四家也视“自娱”为绘画终极目标,倪云林云:“仆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黄公望说他的画不过是“游戏而已”,“

自娱”既可得到性灵之适,又可找到性灵之居,自然山水之性即我性,自然山水之情即我情,“自娱”既是文人画家绘画的主张,也是他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这种对情感、心灵的关注与尊重体现了在封建桎梏中向往自由的人文精神,文人画家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即使身不由己也会以画为精神寄托,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曾云:“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冶乎我也。”

中国文人画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画种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个“文”字,强调画家的文化修养,强调熔各种艺术于一炉,这是文人画的可贵之处,也是难得之处,中国文人画在历史中形成并演进,承中有变。由于它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根植于民族审美心理,又与文人这一特殊社会阶层的生活、文化心理相关,故有其一贯之传统,那重人品、学问、才情与思想性的特点,及艺术与文化紧密联系的追求,崇尚主体性、文化性,崇尚绘画为一种精神生存方式。文人画为中华审美文化的探索和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迹,在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商业文化桎梏精神自由的今天,传统文人画家的人文关怀与品格取向留给了我们无穷的启示和思考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潘运告.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研究成果

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的重要性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方面出发,我们可以知道其作为一种疏导人的心理发展、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以人作为其学科发展出发点和基本点的。在这个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包含了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这一内在价值取向的影响和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发展才能得以存续和发展下去。[1]

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资源内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是以多种现实和历史的人文内容为发展的原动力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精神是其主要内容的重要体现方面。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种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的精神意志,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内容。其次,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社会的人文主义思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理论来源。再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建设架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是一个多维度、多方位和全角度的理论系统,在实际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可以从其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建设。在纵向上,应该深入到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土壤当中,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为中心点,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切入点。在横向上,构建以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统一体系的理论系统,加强对传统的人文精神和先进的时代精神渗透和学习。

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方法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相关内容的过程中,需要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把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的关键程序和重要突破口。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调整、和谐和感化的融合原则和实现方法的运行机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有理解人文关怀的含义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误区的纠正两个方面。人文关怀中的“人文”指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通过利用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把深刻的价值观念和共存的思想理念进行换位思考,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抽象的反思,赋予整个沟通过程以特有的意义和价值。在充分理解“人文”的含义之后,我们需要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紧密的理解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思想道德过程当中对于他人需要的满足与关注,把相关的人文载体的内容通过实际的思想道德的传播过程而实现完整的传递。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种以制度关怀为主要的工作立足点的推行机制。制度关怀就是利用有“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文化载体去渗透到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实现过程中。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误区的纠正的方面,人文关怀在实现的过程中缺乏了“人文”的核心内容和忽视了人文关怀主体的全面关怀是务须纠正的两个主要方面。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还没有很好地全面贯彻“人文”的关怀理念。目前的人文关怀主要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主要的利益进行关怀。这种关怀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人文”的内容,因此不能把该种关怀说成是人文关怀,而只能说是日常生活关怀。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关怀”与“人文”之间的联系并不大,“关怀”在过去和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解读为上级领导对下级员工或者群众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和关注。这种解读无疑只是停留于对应的层级关系上,从而也没有在更加广泛的范围上或者更加宽宏的思维上去进行落实。而另一方面,“人文关怀”缺乏对关怀主体相关内容的考虑。在过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当中,都把研究者排除出相关的关怀活动。

3.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发展方向的研究

促进研究方式的转化和优化,革新人文关怀的思维方式。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沿着系统思维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集合各种社会生活方面和范畴的系统学科,也是一个以人为本和根据人的实际生活需要来引导人进行终极价值最求的思想道德发展过程。其次,人文关怀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思维的发展。立体思维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方面,同时也是以人的发展多样性和立体性为出发点的。人具有多种属性,人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以是“抽象的人”;可以是“社会的人”,也可以是“自然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人文关怀过程中的立体思维的研究能力。

促进人文关怀的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促进人文关怀研究视角的多样化的主要途径是以世界的眼光去借鉴国外的先进研究经验。例如国外的社区健康活动和相关的关爱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与此同时,人文关怀应该利用多个学科之间的优势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例如,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现实的实践基础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化解相应的研究困难。历史借鉴的研究方法一直都是人文关怀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但在运用相应的研究手段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到相应的历史文本当中去寻找有意义的内容。而另一方面,比较研究法也是人文关怀研究的重要使用方法。在运用该种研究方法时,应该平衡好各种实例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对比,深入了解各个比较内容之间的异同。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人文知识之间的比较和探索,从而在反思先进的人文关怀的内容和实践方面的缺失当中可以得到相关的难题解答答案,最终确立起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最佳研究途径和研究爱方案。

参考文献:

[1]任效峰,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应对策略[J],理论观察,2006(1):32-34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6

【关键词】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人文关怀

在现代传播中,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通过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主要表现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作为最终要义。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同时,作为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体现出人文关怀,才能更好地体现媒体的作为。但人文关怀在当代的新闻传播中还没有实现普遍性。

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体中普遍缺少“人文关怀”。

尤其,在一些地方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明显缺乏人文关怀的痕迹。他们的节目编排和播出仍然是以一字一板、一腔一圆的方式向听众灌输所谓“正式”的新闻。听众对这种板着面孔说教的新闻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广播电台是“以声取人”为主要特征的新闻媒体,如果编排的节目不设身处地地为听众着想,恐怕很难让人买你的帐。地方电台离老百姓最近,地方新闻节目的编排、播出一定要有地方特色外,增强新闻节目的“人情味”和“亲和力”是地方电台新闻节目吸引听众的重要手段,否则就会失去听众。

一、新闻节目内容编排的“人文关怀”

媒体品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人文精神,取决于对人的关怀度。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记者只有把对人的关注放在中心地位,吸引受众,才能被受众认可,得到受众的尊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地方电台的优势是最“贴近”听众。但是,由于受方位区域的局限,听众大量的信息会从中央、省级媒体中获悉,轮到地方方面的新闻,听众往往是捎带而过的。因此,地方电台新闻编排更得关注听众的所思、所想,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编发他们想知道的地方新闻。比如时政新闻要放弃那种口号式的和繁琐的会议程序式的报道,把事关老百姓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内容放在显要位置。重要会议,比如人代会的新闻,重点突出代表的声音,突出政府所要为老百姓办的实事,而不是官员长篇大论的讲话。社会新闻要多注意他们的身边事,多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要研究女性听众、老年听众和青年听众的心理,增播他们感兴趣的新闻,尽量适合他们的口味。我们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因此,除在政治上保持“一个声音”外,我们地方台的“基层声音”要成为老百姓的代言人。说他们最想说的话,做他们最想听的新闻。时下,人们都喜欢用“理念”一词来代表自己的思维方式的“新”。我们地方电台的新闻节目也要有自己的“理念”,那就是全心全意地把听众当成自己的“上帝”,认认真真地关怀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既是对听众承诺的体现,也是对自身的要求,更是展示自己品牌的理论基础。总的来说贯穿新闻节目的“人文关怀”是地方电台的必由之路,更是提高电台新闻节目收听率和节目质量的大前提。

二、新闻节目播出的“人文关怀”

节目播出,是节目整体效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无论节目编排的如何好,主持人或播音员没有按照节目“人文关怀”的意图去播出,节目就会前功尽弃。在电台新闻节目的播出中有一个说法,就是播音员的“二次创作”。因为,第一次创作是记者、编辑的原作,播音员在原作的基础上还要有进一步的创新,才会使新闻稿件更富有韵味。特别在播音的语气、播音的声调要融入在同对象的交流上。坐在播音室里,你面对的不是毫无生命的话筒,而是千千万万的听众。你在那里不是在播,而是充满感情地同大家进行交流。

三、培养高素质的“人文关怀”人才

传媒人不应成为金钱和物质技术的奴隶,而有责任推崇向上的人文理想,启人心智。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包括高尚的情操、敏锐的观察力、坚守良知、维护正义、有理性有激情。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地方电台普遍存在着人员素质低,人员老化的现象,人员专业单一更为突出,有的播音员虽然一干就是一、二十年,可除了播音外连笔都拿不起来。并且就是那样一个腔调。有的记者虽然长年在一线笔耕,只会写会消息和一般动态性报道或一些“命题”新闻。新闻敏感性缺乏,编排的新闻节目格调陈旧,文体僵化,语言枯燥。几十年不变的声调更是让其听众不胜厌烦。这一方面是体制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人员流动不畅所致,因此,在地方电台中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是地方电台活力的出路。打破论资排辈的陋习,打破按部就班培养人才的老模式。引进人才,起用新人是地方台焕发青春的重要步骤。